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标准》

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一、标准修订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展开。

2010年国务院适时推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

见,国内体育产业发展遇到了良好的机遇。塑胶场地运动面

层以其良好的物理性能,在各大中小学和体育场馆全面铺

设。但是,近年来在多个省份相继发生塑胶面层运动场地中

小学生“中毒事件”,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在社会群体中

引起了强大反响,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建设在全国一度

全面停止。现有的合成材料面层场地标准GB/T 14833-2011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GBT 19851.11-2005《中小学体育

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重在物理

性能,对有害物质的限定仅对对面层中苯、甲苯与二甲苯总

和、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4种可溶性重金属含量(铅、镉、

铬、汞)含量进行了界定,对合成材料面层挥发性有机物没

有限制,对合成材料面层的其它技术指标要求未进行规

定。现阶段跑道建设行业中从原料到施工建设环节存在的问

题,导致运动场地合成材料面层良莠不齐,不时出现“毒跑

道”事件,对中小学生健康造成威胁,也对合成材料面层建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设行业产生致命打击。因此,无论是学生家长、学校还是场地建设方、场地原料生产方,都强烈呼吁更新出台合成材料场地面层标准,保护中小学生健康,规范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标准,促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湖北省

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湖北省体育场馆建设协会委托国家体育

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联合编制湖北省合成材料面层运

动场地团体标准,用以规范湖北省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尤

其是中小学场地建设,保护运动人群健康,促进中小学体育

活动蓬勃健康发展。

二、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进行编写。编制本标准遵循科学

性和对合成材料运动面层行业的适用性原则,是在现行国内

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充与完善,与现有标准没有冲突。

三、主要条款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材料铺设的学校运动场地,其主要

技术要求:在满足合成材料物理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控制有

害物质限量和挥发性有机物限量,要求产品无毒化、无味化、

无溶剂化、环保可回收。针对不同受众人群,对产品作出不

同的要求,从原材料生产、施工过程及成品三个环节对合成

材料面层的产品质量提出具体要求。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

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一)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物理性能1.厚度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厚度与其保护性能和运动性能息息相关。在各标准对合成运动面层材料的要求中,衡量保

护作用的数值是冲击吸收,它体现的是合成材料运动场地在

受到冲击时,对势能的吸收性能。该数值体现出了合成材料

运动场地对运动员的保护作用:数值越大,合成材料运动场

地的能量吸收能力越强,对运动员的足底,膝盖等部位的保

护越佳,适合较长时间的体育锻炼而不至于受到长期的慢性

伤害。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的冲击吸收值与厚度有着一定的关

系,在面层材料具有相似结构和材料构成的前提下,合成面

层材料的冲击吸收与厚度有着正比的关系,因此为了保证合

成材料运动场地能完善地起到对运动员的保护作用,需要确

保其冲击吸收值达到一定要求。本标准结合现行国际田联标

准《合成材料田径场地面层技术要求》和欧盟标准EN

14877-2013《户外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技术要求》,规定比赛

型跑道厚度≥13mm ,球场面层厚度≥8mm ,非比赛型跑道

厚度≥10mm ,球场厚度≥6mm ,网球场地厚度要求为

1.5-

2.5mm 。

2.冲击吸收

冲击吸收是指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对冲击力的减缓

性能,是目前国际通行的衡量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运动性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能和缓冲保护性能的核心指标。本标准考虑到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不同的适用范围、人群及目的,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分为比赛型运动场地和非比赛型运动场地。比赛型运动场地是指满足运动训练教学及竞技比赛功能的运动场地。

非比赛型运动场地是指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校、幼儿园体育、

教学及其他活动的运动场地,侧重于对中小学生和幼儿的保

护。结合田联标准《合成材料田径场地面层技术要求》和欧

盟标准EN 14877-2013《户外合成材料运动场地技术要求》,

对比赛型跑道的冲击吸收值规定为35-50,非比赛型跑道为

25-50,合成材料面层球场冲击吸收值为35-50,硬地丙烯酸

网球场地为5-20,弹性丙烯酸网球场地为20-35。

3.垂直变形

垂直变形是指20kg 重物以规定的高度落在地面时,受

力地面垂直方向的变形。我国在GB/T 14833-2011和GB/T

22517-2011中对合成材料跑道面层的垂直变形进行了相关规

定,要求数值在0.6-2.5mm 之间,本标准功能型跑道的垂直

变形参照原标准定为0.6-2.5mm 。非功能型跑道侧重于对运

动人员的运动保护而非运动成绩,故定为0.6-3.0mm 。

4.抗滑值

抗滑值是指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通过滑动摩擦阻力

吸收能量的程度,也就是面层能提供的摩擦力的大小,能很

好的衡量是否能保护运动人群免于滑到摔伤。本标准参照现

仅全

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行国家标准GB/T 14833-2011中所要求的在潮湿条件下测试要求≥47。5.阻燃性

阻燃性是指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面层具有的延迟火

焰蔓延的性质。在指标规定上,与现行国家标准GB/T

14833-2011和GB/T 22517-2011保持一致。

(二)合成材料面层有害物质限量

1.可溶性铅、镉、铬、汞

由于室外运动场地受阳光照射、气流的影响,合成材料

面层有可能形成可吸入颗粒物,因此除通过皮肤接触暴露

外,还通过呼吸道影响运动人员的健康,除铅外,这些指标

与我国现行标准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中

的限值相一致。

铅可作为聚氨酯材料的催化剂和塑胶跑道面层材料的

颜料存在于合成面层材料中。生物体不需要铅,铅暴露对绝

大多数的生物都有害。铅中毒的最易感人群是儿童,铅暴露

严重损害儿童健康,包括大脑和神经系统损伤、生长发育缓

慢等。因此,要积极预防儿童铅中毒。铅的毒性作用没有阀

值性,即体内有铅就有毒,因此,“零血铅”已成为临床控制儿童铅中毒的目标。

随着科技进步,已经出现铅催化剂替代产品,运动场地表面颗粒颜料也有低铅和无铅产品。编制组在考虑技术经济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标准信息平

使用!

可行性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儿童健康,设定固体原料和成品中可溶性铅含量限值为50mg/kg 。2.6种邻苯二甲酸脂类增塑剂总和

邻苯二甲酸脂在人体和动物体内发挥着类似雌性激素

的作用,可干扰内分泌系统。合成材料面层中可能加入该类

物质作为增塑剂,其含量应预以控制。本标准参照GB 22753

《玩具表面涂层技术条件》的限值从严限制。

3.18种多环芳烃总和及苯并芘

多环芳烃(PAHs )是一种由二个或两个以上苯环所组成

的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的常见多环芳烃多为四到六环的稠

环化合物。苯并芘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环境化学致癌物,且

致癌性很强,故常以苯并芘作为多环芳烃的代表。PAHs 会

存在于合成材料或橡胶制品中,考虑到其致癌性,因此其含

量应预以控制。本标准参考德国产品安全委员会GS 认证中

对“预期与皮肤短期反复接触”类产品的限值,即18种多

环芳烃总和≤50mg/kg ,苯并芘≤1mg/kg 的限量。

4.短链氯化石蜡(C10-C13)

氯化石蜡为聚氨酯类合成材料面层(除人造草坪)中的

增塑剂和阻燃剂,通常来说添加的为中长链氯化石蜡,没有

毒性,但其中可能含有少量有毒性的短链氯化石蜡或者被人

为掺入价格较低的短链氯化石蜡,其含量应预以控制。根据

欧盟化学物质信息系统,短链氯化石蜡(C10-C13)属于可能

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致癌的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裂、可增加鼠类肝、甲状腺、肾的腺瘤和癌的发病率,并对水生生物有剧毒、可能对水生环境造成长期有害影响的物质,是具有持久性、生物积累性、有毒物质的一类化合物。

我国环境质量和相关产品标准中还没有对短链氯化石

蜡的标准限值。短链氯化石蜡被列入我国2015年危险化学

品名录。欧盟法案EU 2015/2030对法规EC No 850/2004附

件1中有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相关条例进行了修订,针对

短链氯化石蜡在消费产品中的限制使用进行了更新,修正案

引入了针对消费产品的新要求,即产品含有的短链氯化石蜡

含量大于等于1.5g/kg ,则被禁止。本标准也参照欧盟法案规

定,设定相同限量值。

5.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MOCA )

MOCA 主要用作现浇型聚氨酯材料的扩链剂,哺乳动物

试验表明能增加大鼠肺腺癌、肝腺瘤和肝癌、乳腺癌和乳腺

纤维肿瘤等癌症效应水平,是疑似致癌物,应进行限制。我

国环境质量和相关产品标准中没有MOCA 的标准限值,

MOCA 被列入我国2015年危险化学品目录。US ATSDR (美

国毒物和疾病登记署)把MOCA 列入其2015危险物质优先

名单,并给出MOCA 的最小风险限值为3μg/kg/d 。本标准参

照欧盟REACH SVHC 161种高度关注的化学物质中MOCA

的限量值1.0g/kg 。进行现浇型聚氨酯材料的生产企业,应科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

平台

使

使

学设定其产品中MOCA 的用量和配比,以保障合成材料面层成品中MOCA 的残留量应符合本标准的限量要求。6.氯乙烯单体

由于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可能会用到聚氯乙烯材料,

因此参照国家标准GB 18586-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

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制定了聚氯乙烯层中氯乙烯

单体限量指标。

(三)挥发性有机物限量

1.合成材料面层成品气味要求

合成材料运动场地的气味是给人最直观的感受。目前,

有可能存在各种指标合格,但仍有异味的情况。合成材料运

动场地有异味会影响人们对运动场地的正常使用,也有潜在

危害,应予以规定。本标准参照HG/T 4065-2008《胶粘剂气

味评价方法》气味等级评定法规定指标值。

2.面层挥发性有机物释放条件的选择

在检测挥发性有机物时,小型实验舱被家具等行业普遍

采用,见标准GB 18587-2001《室内装饰材料地毯、地毯衬

垫、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

释放条件为:23℃,

换气次数:1次/小时,空气流速:0.1-0.3m/s ,材料/舱负荷

比:0.4㎡/m3。

环境与人类健康组织(EHHI )总结了历年来人工运动场

地对空气和人类健康危害的相关研究后指出,材料在夏天高

仅全

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温及阳光直射下,温度可以达到60℃以上,常温23℃温度下有害物质释放量不能代表夏天高温时可能产生的最大潜在危害,所以本标准制订时选择释放温度60℃。

关于换气次数,本标准编订时最终选择不换气密闭舱进

行释放试验,理由如下:

(1)假定环境为无风的不利条件,场地可能出现不换气的

极端不利状态;

(2)在23℃试验时,由于样品调节温度也是23-25℃,选择

每小时换气1次为模拟一般室内条件;如在60℃时做换气舱

试验,每小时换气一次,相当于采用60℃、每小时换气1次

的条件对材料面层进行烘干通风处理后,再采集释放气体检

测,不符合实际情况;

(3)根据密闭舱和换气舱释放的气体浓度曲线(如下图):

密闭舱释放曲线示意图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

平使台

使

标准信息平使用!

换气舱释放曲线示意图

释放条件一定时,密封箱中,浓度持续上升,随体系中浓度梯度的缩小,浓度增幅逐渐趋缓,最后接近一个稳态浓度;换气箱中,浓度快速上升到一个峰值后持续衰减,随着

污染物不断被换气带走,浓度降幅逐渐趋缓,最后接近一个

稳态浓度。换气舱试验测定结果是一个稳态的低浓度值,不

能反映可能出现的高浓度时最大潜在危害情况。

(4)室内空气质量测定时,关闭门窗12小时后采样检测,

可以认为是一个密闭舱试验。

综合以上几个考虑,本标准选择不换气实验舱来测定面

层材料释放气体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材料舱负荷比沿用0.4

㎡/m3,即0.4㎡面层,2.5m 高度对应的空间为1m3;释放

条件为60℃,2小时。

3.挥发性有机物限量值的说明

本标准中合成材料面层产品的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共包

含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甲醛,苯,甲苯,二甲

苯,苯乙烯,二硫化碳,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氯乙烯,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

台用

平台使

使

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萘,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TDI ),游离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15项指标。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一类有害物质的释放总量,相比于单项目标物的控制,采用该项的指标控制可以有效避免目

标物的遗漏,本标准参照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

准将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指标定为0.6mg/m3。

甲醛是胶粘剂中经常含有的一种有害物质,塑胶跑道施

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胶粘剂,其中部分种类的胶粘剂可能

含有甲醛并以游离形式释放到空气中,从而对人类身体健康

带来危害。本标准参照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将甲醛的浓度指标定为0.1mg/m3。

苯和苯系物是合成材料面层原料中可能含有的对人体

危害较大的一类有害物质。苯的毒性最大,是典型的中枢神

经危害物和致白血病物质;甲苯和二甲苯的毒性及化学性质

相似,在塑胶跑道施工中的作用相同,这三种物质均在产品

中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本标准参照GB/T 18883-2002室内空

气质量标准将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指标分别定为

0.11mg/m3、0.2mg/m3、0.2mg/m3。

编写组在对合成材料面层场地实地取样分析实验中发

现数类合成材料面层挥发性有机物中共有的物质,主要为二

硫化碳、1,2-二氯乙烷、二氯甲烷、苯乙烯、氯乙烯、三氯

乙烯、四氯乙烯、氯乙烯、萘等物质,考虑到未来合成材料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使

面层在生产及施工中溶剂及其他添加剂的使用,其含量应预以控制。本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室内空气质量指南》对以上几种物质进行限制。

异氰酸酯类化合物是塑胶跑道场地施工中的重要初始

原料,但施工之后即参与聚合反应,以游离态形式存在的较

少。因此,本标准规定游离甲苯二异氰酸脂(TDI ),游离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的浓度指标为其最低检出限,

分别为0.036mg/m3和0.050mg/m3。

含硫有机化合物是运动场地橡胶制品可能产生的一类

化合物,考虑到其异味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预以限制。

本标准参照GB 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三种含硫

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进行限制,其限量值亦参照GB 14554中

无组织排放一级厂界标准值。

四、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

无。

五、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由

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

六、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暂无。

七、预期效益分析

标准制定后,现有的合成材料产品按照该标准生产,将

促进产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该标准以发展环保和循环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

平台

使

平使用!

经济为目的,从供给侧调整的角度,将重塑产业链,提高现有产品的环保性能。

该标准可有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产业技术革新,催生新型产品、技术的更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

品,开发出“含金量”更高、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实现持

续性发展。使湖北省体育产业占据有利的制高点。

该标准实施后,可促进湖北省新增就业岗位约10万个。

《学校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建设标准》标准起草小组

2017年5月9日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台用

平台使

使

附:评审专家与主要起草人名单

评审专家名单

序号姓名单

1宋宝清《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的主要起草人2范义虎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湖北省教育厅教育技术装备处处长3郭龙

保定超达体育设施有限公司总工、《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

道面层》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4王卫

《GB/T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保定长城合成橡胶有限公司

5何砚洲

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武汉市教学条件建设管理处书记6方长庚

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湖北省江汉油田教育集团电教馆

馆长7肖江蓉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科研技术部部长8金锦秀湖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9李武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副所长

10陈平湖北省农科院研究员

11孙涛武汉第十二中学高级教师

12杨涛棋盘街小学高级教师

13

刘平枝江市教育装备站站长

14徐宝华中南民族大学后勤建筑保障处副处长

15熊颂国中南民族大学后勤建筑保障处副处长

16吴国鸿武汉纺织大学基建处处长17

闫杰武汉纺织大学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

使

准信息平使用!

主要起草人名单

序号姓名单

1郑伟涛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院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

2王季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总工程师

3陈凌湖北省体育场馆建设协会会长

4熊北平

湖北省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教育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王虹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6王朝晖湖北省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总经理

7况成尘湖北省理化分析测试中心质量总监、环境工程师

8蒙延荣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教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工程重点实验室检测研究中心主任

9徐华林湖北体安体育场馆检测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10刘干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11

谢衍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工程与信息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2沈刘曦湖北体安体育场馆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

仅全团标信平使仅全团标信平使台限

平台使

使用!

国家标准《铂》编制说明

铂 编制说明(送审稿) 2014年3月

铂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 海绵铂产品国家标准GB/T 1419-2004中规定:(1) 对挥发物的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2) 用发射光谱法(附录A)测定其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附录B)测定其中的14个杂质元素含量。 在用有关铂产品标准已有《海绵铂》GB/T 1419-2004、《精制铂》ASTM B561-94 (2012)。鉴于本标准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附录A”完全适用于铂锭产品的要求,为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故将原标准《海绵铂》修改为《铂》,并增加铂锭产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我国湿法冶金精炼海绵铂和火法熔炼铂锭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广大使用公司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故将海绵铂和铂锭产品牌号SM-Pt 99.99中Pb、Mn、Sn和Zn 各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2%修改为0.001%,SM-Pt 99.95中Pb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5%修改为0.003%。 由于在铂的提取和精炼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铵盐、炭或其他易挥发物质,且铂粉在保存过程中易引入氧、氮及水分等,故对铂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针对GB/T 1419-2004中存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采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了海绵铂灼烧损失量,方法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已被国内同行认可。此外,为了准确测定铂量,国内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公司都对海绵铂产品进行灼烧损失量的测定,根据国内部分生产、使用和检测公司,于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牌号多批产品所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故于修订的标准中增加海绵铂产品的灼烧损失量允许范围,及其灼烧损失量测定方法(附录B)。 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因基体成本高,Mg、Al、Si杂质元素易被污染和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国内检测机构已普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代替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海绵铂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考虑到国内整体分析检测水平,故删去原附录A。但考虑到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灵敏度较高,且少数生产厂家还需一定时间向先进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硫酸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与项目编号、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简要起草过程 根据卫生部下达的2010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有关要求,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将于2011年底完成食品添加剂硫酸镁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计划编号:20100102)的制定工作。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和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归口。 主要起草单位有: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莱州市莱玉化工有限公司、南通励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接到上级部门下达的制定食品添加剂硫酸镁国家标准的计划后,首先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制定标准工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2010年10月22日~25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召开了制定食品添加剂硫酸镁国家标准工作方案会,会上生产厂家就各自的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用户应用情况以及对制定标准的要求发表意见,然后进行讨论,并根据讨论结果,制标工作小组提出了工作方案及工作进度。2011年5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初稿和编制说明,寄给生产厂、用户、检验机构和科研单位征求意见。在对意见进行汇总的基础上于2011年8月在青海西宁召开了标准讨论会,与会代表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讨论,确定了修改意见,具体修改意见为:2中增设“无水硫酸镁”和“三水合硫酸镁”两个产品规格;3.2中增加重金属指标为“不大于10 mg/kg”,无水硫酸镁灼烧减量指标为“不大于2%”,三水合硫酸镁灼烧减量指标为“29.0%~33.0%;4.1.2中“每批产品不超过30 t”修改为“每批产品不超过200 t”;文字修改。按照修改意见对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修改之后,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上交至卫生部,并于2011年8月底在卫生部网上广泛征求意见。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标准的关系 硫酸镁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2007)规定用作加工助剂。目前,国内无相关食品添加剂硫酸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国外标准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2006)(以下简称为JECFA)(未被CAC确认)“硫酸镁”、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FCC6(2008)] (以下简称为美国FCC)“硫酸镁”和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八版,2007)(以下简称为日本公定书)“硫酸镁”。JECFA “硫酸镁”标准的指标设置比较全面,且铅含量的指标要求高于FCC指标,更符合国内食品添加剂硫酸镁产品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分做到与国外先进国家标准接轨,从国内食品卫生安全出发,本次制标修改采用JECFA “硫酸镁”标准,增设“无水硫酸镁”和“三水合硫酸镁”两个产品规格,增加重金属指标,制定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可以使标准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并对国内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达到统一和规范市场的效果,从而引导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出口,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二○○七年五月

前言 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是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组成和结构,是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发展的规划蓝图。《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是标准体系的具体体现,是编制水运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库的依据,是开展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标准立项和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也是标准科学管理的基础。 现行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自2001年12月颁布实施以来,对指导和加强水运工程建设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我国水运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原体系表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运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要求,满足我国加入WTO后对水运工程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对原体系表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随着水运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标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保持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标准动态管理的角度而言,也应对《水运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表》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交通部水运司组织进行了本次修订。 本次体系表的修订,在第一层扩充了工程建设管理类标准和工程维护技术类标准,完善了体系结构;调整了标准体系号,将设计标准与施工标准分离,整合了内容交叉和性质类同的标准,增强了标准体系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应用的适应性;增加了设计通则、施工通则、耐久性设计等标准,拟将涉及安全、环保、节能、可

持续发展和通用的强制性条款统一编入通则中,为实现“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的分离,为“强制性标准”上升为“技术法规”,并为逐步形成“技术法规”和“指南”、“手册”并存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本次修订共录入体系表的标准共87本,每本体系标准均赋予一个体系号,以便于体系表的管理。 为了使新体系表和现行标准管理能顺利衔接,本次修订建立了具有可整合性和可扩展性的水运工程建设标准项目库。项目库纳入了水运工程建设已颁标准、在编标准和拟编标准。 在本体系表的实施过程中,请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交通部水运司工程技术处(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11号,100736)。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高纯镁挤压棒材》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行业标准《高纯镁挤压棒材》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项目来源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的工信厅科[2017]40号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文件精神,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主导制定《高纯镁挤压棒材》行业标准工作,完成年限为2019年,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管理,项目计划号为:2017-0130T-YS。: 2、主要工作过程 2.1编制原则及意义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的科研所、大学及医院组成了创新团队,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生物医用高纯镁挤压棒材和医用外科植入物的研究,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用外科植入物用可降解高纯镁挤压棒材的产业化已初具规模.它的问世,填补了国内在骨科内植入材料领域的空白,改变了目前国内骨科内固定物市场主要被进口产品占领的局面,进而实现高纯镁骨科内植入材料进入国际市场。 为保证骨科用高纯镁挤压棒材的生产质量及市场推广,研发和制定骨科用高纯镁挤压棒材行业标准,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基础,对生物医用材料的推广和临床应用非常有必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2.2工作分工 本标准由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主导起草,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巢湖云海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镁安镁业科技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负责起草单位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行业领域、技术和合作研究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1)行业优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轻合金材料成型、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广东省生产轻质合金产品的知名企业。具备从模具设计、制造至原材料熔炼、提纯、挤压、压铸成型、精加工、表面处理、检测、包装等完整的生产技术,具有从事轻质合金材料研发的先天优势。 2)合作研究优势: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都十分重视与研究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对于合作方式、条件保障和成果转化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2009年,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东省科技厅支持下联合中国科学院等国内知名的科研院所、大学及医院组织创建了“生物可降解镁及镁合金及相关植入器件创新团队”; 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新材料专家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下,于2011年组织成立了“医用镁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国内从事可降解镁合金植入器械研发的主流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于当年5月26日在北京签订协议书正式成立。 3)技术优势:近几年来,宜安科技以医用镁合金产业联盟和创新科技研发团队为基础,创建了宜安科技松山湖研究院和生物可降解镁合金及其相关植入器件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一、制定依据: 1.1998年机构改革后,国务院“三定”方案中所确定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 2.1993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的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技监局标函[1993]529号)。 二、主要作用: 1.《旅游业标准体系表》(以下称《体系表》)是对国务院“三定”方案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的具体实施,是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基础性工作。 2.《体系表》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作为旅游业标准立项工作的依据。 3.在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工作中,对于管理交叉关系的协调问题,《体系表》将作为解释的重要依据。 4.在与世界旅游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过程中,《体系表》是解释我国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的最基础资料。 三、编制说明: 根据《旅游行业标准归口管理范围》所确定的框架,特别是根据国家旅游局旅游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经验和今后旅游标准化工作的实 际需求,参考1999年底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制定《体系表》的主要建议,按照两种体系对旅游标准进行分类和

编排,在此基础上构建旅游业标准体系的框架: 1.按照标准的一般划分,分成基础标准、设施标准、服务标准、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5大类。 2.按照旅游业构成要素的划分,分成食、住、行、游、购、娱6大类,并且增加一大类综合类,共7类。 3.按照以上划分方法,对于已经出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经批准立项正在起草的标准和考虑申请立项的标准在表中确立位置。 4.此表是开放式的,在框架确定后,可以根据需要及时修改和补充,并及时向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 旅游业标准体系表 制表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注:为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制表时间:2000年11月 基础标准 设施标准 服务标准 产品标准 方法标准 食 旅游定点餐馆设施 旅游团队餐质量标准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稿版次:征求意见稿 完成日期: 2018. 04.28

目录 一、任务来源 (3) 二、编制过程 (3) 三、研究背景 (3) 四、编制依据 (4) 五、方法概述 (4) 六、实验技术论证 (4) 6.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4) 6.2 仪器参数优化 (6) 6.3 方法评价 (8) 6.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 (11)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73996-T-469,标准名称为“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4)归口管理,由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主持起草。 二、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xx。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标准起草组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和本标准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实验,通过参数优化、添加回收、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精密度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建立了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起草组于2018年1月15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形成了标准制定方案,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和编写工作。 2018 年1~3 月,标准起草组按照标准启动会制定的方案进行信息收集和调研、标准方法参数的实验优化及技术论证等标准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标准和编制说明的工作组讨论稿; 2018 年4 月20 日,开始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工作。 三、研究背景 造型黏土又名彩泥、橡皮泥、太空粘土、棉花泥、轻质泥、魔幻粘土等,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型益智类玩具。造型黏土柔软而不粘手,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孩子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能模仿甚至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可以培养幼儿手部、脑部、眼力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因其独特的教育效果而成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造型黏土主要由面粉或高分子粘性材料、香精、食用油、颜料或染料、水、盐、保湿剂、防腐剂等按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由于制造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不高,造型黏土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企业质量管理比较薄弱。造型黏土产品可在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保持不变质;揉捏过的黏土,只要不脱水,数月内仍可不变质,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这些防腐剂若添加过量,孩子长期接触或误食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关于造型黏土造成儿童皮肤过敏、皮炎伤害事件屡见报道,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网站报道:“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因为玩彩泥而出现手部皮肤发痒、过敏的情况”。 目前,EN 71-9:2007《玩具安全—第9部分有机化合物限值要求》规定了以不同暴露

塔格糖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塔格糖》行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D-塔格糖(D-tagatose)属于稀有糖的一种,是一种罕见的天然己酮糖,甜味类似于蔗糖,而热量值只有1.5kcal/g,仅相当于蔗糖热量值的30%;10%(w/w)浓度D-塔格糖甜度为蔗糖的92%,没有后味也不会产生任何不良风味,是FDA批准的5种低能量甜味剂中唯一一个口感、甜度和蔗糖最相似的甜味剂。D-塔格糖具有低热量、降血糖、调节肠道菌群、防龋齿、抗衰老作用、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功效,本标准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生物技术领域,及时制定标准规范非常重要。 2001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已正式批准D-塔格糖作为甜味剂用于食品饮料业以及医药制剂中;JECFA第57次会议批准D-塔格糖用于食品添加,推荐ADI值0—80 mg/kg:欧盟也于2005年12月批准D-塔格糖在欧洲上市;目前D-塔格糖在美国已被大量用于健康饮料以及酸奶、果汁等产品中作为白糖的代用品。D-塔格糖产品目前已获得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等食品卫生部门批准使用,在我国仍未获得产业化。本标准国内首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1年组织上报,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2011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64)归口,计划号为2011-2447T-QB,计划名称为《结晶塔格糖》,后调整为《塔格糖》。 2.简要起草过程 2011年10月工信部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于2012年3月15日召开了标准启动工作会议,和有关起草单位一同针对制定《结晶塔格糖》行业标准的具体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总体工作方案,并组建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牵头组织该标准的制定工作,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主起草单位,负责写出标准文本(第一稿)。按照具体工作时间和进度,2012年6月15日,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结晶塔格糖》行业标准第二次起草工作组会议。针对标准文本(第一稿)进行讨论,会后,综合各方意见,整理修改成标准文本(第二稿)。之后,进行了大量样品检验,完成数据汇总分析,为标准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有力依据,标准名称调整为《塔

PK体系 网络交换芯片 参考板编制说明

《PK体系网络交换芯片参考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2020年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第一批团体标准制订立项计划,成立编制组进行《PK体系网络交换芯片参考板》标准的制定工作。 团体标准的参编单位包括: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浪潮思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主要工作过程 a) 2020年,编制组正式向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提交立项申请。经审核,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于2020年发布的《关于印发2020年第1批标准制订立项计划的通知》(中信商【2020】标03号),批准《PK体系网络交换芯片参考板》团体标准正式立项; b)2020年9月3日,在国二招宾馆东楼三层三号会议室,PK体系标准化编制组组织召开了“PK体系团体标准专家评审会”,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腾讯集团阅文公司、中国软件测评中心信创中心、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泛在计算系统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全国轨道交通自动收费系统技术标准组等单位,共12位标准方面专家,对PK体系各团体标准进行评审,并对编制工作给予指导; c)2020年9月15日,在中国电子信息安全技术研发基地A座1层汇报厅,PK体系标准化编制组组织召开了“PK体系标准化工作培训会”,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标准化专家讲授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中国信息产业商会专家讲授了团体标准的工作概率,并根据2020年9月3日专家评审会的修改意见,进行了团体标准修订工作的安排; d)2020年9月底前,提交修改后的标准,请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标准化专家对标准进行审核,对标准的形式、格式、表述、架构、内容等进行了完善和修订,形成PK体系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起草单位、起草人 (二)简要起草过程及意义 如,为了……,我公司计划生产××产品。由于该产品无相同产品或同类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其他国际/国外标准),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的规定,按照《北京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试行)》要求,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特制定该产品的企业标准,作为产品生产、检验、贮存和销售的依据。 ……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的说明 如,我国现有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中最大农药残留限量》(GB2763)、……等国家标准与本企业标准密切相关,均作为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三、产品的原料和工艺要求 (一)原料的技术要求 说明使用的所有食品原料,按照添加量递减排序。如,产品使用××为主要原料,辅以××、××、××、××、××、××、……,应符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要求。 1. ××应符合GB××××的规定。

2. ×××应符合GB/T××××的规定。 3. ×××应符合SB/T××××的规定。 4. ×××应符合NB/T××××的规定。 5. ×××应符合……的规定。 …… (二)产品的生产工艺 说明详细生产工艺。如,产品以××为主要原料,××、××、××、××、××、××为辅料,经××、××、××、××、××、××等工艺加工制成。 …… 四、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比较情况 (一)食品安全企业标准编制原则: 如, 1. 对照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相同或同类、相近)食品标准,结合××食品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标准; 2. 以“×××评估”结果作为标准制定、修订的依据; 3. 没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国际标准的,应当与两个以上国家或者地区的标准进行比较,优先选择发达国家或者与我国国情相近的国家或地区;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编制说明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内的所有标准按其内在联系而形成的科学 的有机整体,它是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的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需要面向市场,参与竞争,也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的企业标准体系,它展示了企业现有、应有和预计发展标准的全面蓝图,是编制标准、制定修订规划、计划的重要依据。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和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需要,我公司组织整理汇编企业标准体系表并予以发布,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1.体系表编制依据 《XX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依据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导则》、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 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2.体系标准的编制过程 本标准体系表于2011年首次发布,2011年,为了创建一流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按照GB/T15496-1995《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GB/T15497-1995《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和 要求》、GB/T15498-1995《企业2005年,为了创建AA级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构成和要求》,组织对公司标准体系表进行制定。“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结合贯彻2003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在标准化委员会的领

导下,研究当前标准化工作的现状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编制了《启东晋盛大公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表》 3.编制本标准体系表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体系表的编制,遵循下列基本要求: 3.1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方针政策; 3.2符合GB/T13016-19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的有关规定; 3.3将企业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等各个具体管理体系的相关标准(规范性文件)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避免多个体系独立并存,从而导致体系间相互交叉重叠、彼此不协调的问题。 3.4包容公司现有的和应有的全部标准,所有标准力求分类明确,定位准确,以有利科学地、规范地进行企业标准化建设。 3.5贯彻公司提出的“统一、协调、精简、优选”的标准化工作方针,进一步简化、优化标准体系,保证体系的合适性和有效性。 3.6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定企业须执行的标准以及有关强制性标准应全部纳入企业标准体系。 3.7应结合具体情况充分采用和贯彻全国标准体系中的有关标准并纳入企业标准体系表内。 4.本标准体系表的结构 按照江苏省提出的“公司运营规范体系”的概念,我公司把

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海绵镉》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海绵镉行业标准起草小组二0一八年六月

一、工作简况 1.立项目的 镉用途很广,镉主要用于钢、铁、铜、黄铜和其他金属的电镀,对碱性物质的防腐蚀能力强,镉可用于制造体积小和电容量大的电池,镉的化合物还大量用于生产颜料和荧光粉,硫化镉、硒化镉、碲化镉用于制造光电池。如镉的化合物曾广泛用于制造(黄色)颜料、塑料稳定剂、(电视映像管)荧光粉、杀虫剂、杀菌剂、油漆等,镉黄为硫化镉与硫酸钡组成,镉具有较大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因此含银(80%)铟(15%)镉(5%)的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中子吸收)控制棒,镉氧化电位高,故可用作铁、钢、铜之保护膜,广用于电镀防腐上,镍-镉和银-镉、锂-镉电池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等优点,镉作为合金组土元能配成很多合金,如含镉0.5%~1.0%的硬铜合金,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镉(98.65%)镍(1.35%)合金是飞机发动机的轴承材料。同时碲化镉已成为薄膜光伏技术的研发重点。碲化镉太阳电池潜力很大,目前有数百名研究人员在德国、中国、印度、和美国四个研究中心紧张进行GE太阳能技术的开发。 镉在自然界中相当稀少,常伴生于硫化锌铅矿,特别是闪锌矿(ZnS)之中,目前,在自然界中主要成硫镉矿而存在;也有小量存在于锌矿中,所以也是锌矿冶炼时的副产品。镉的主要矿物有硫镉矿(CdS),赋存于锌矿、铅锌矿和铜铅锌矿石中。镉的世界储量估计为900万吨。镉探明自然储量约为180万吨,可开采储量60万吨。中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394686吨,我国镉矿约占世界镉矿资源总量的23%,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镉矿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占我国镉矿查明资源储量的48.2%。主要分布在云南(48.2%)、四川(6.5%)、广东(6.1%)、湖南(5.6%)、广西(5.3%)、甘肃(5%)等省。 湿法炼锌过程中,由于镉对锌电积将产生不良的影响,根据工艺技术要求,在锌电积前必须将镉元素从硫酸锌溶液中分离出来,方能保证生产的稳定运行。目前国内大部分厂家将产出的铜镉渣进行分离后,分别富集于海绵铜和海绵镉中加以回收,所有在湿法炼锌净化工序,是产出海绵镉综合利用的重要体现,一方面减少了镉冶炼渣对环境的危害,另一方面为镉冶炼提供了原料、节约了镉矿资源的消耗,因此加大、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的镉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有利于相关企业的健康发展,而海绵镉的交易是促进湿法炼锌过程中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9版)全文及编制说明

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2019年版) 2019年12月

一、产业发展综述 超高清视频具有4K(3840×2160像素)或8K(7680×4320像素)分辨率,它具有更精细的图像细节,更强的信息承载能力,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结合高帧率、高位深、广色域、高动态范围、三维声等技术,为消费升级、行业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新工具、新要素、新场景,将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深刻变革。超高清视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跨领域综合性强等特性,正在形成全新和复杂的生态系统。 当前,视频技术从高清向超高清的演进,不仅引发了芯片、内容制播、显示、传输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升级换代,而且驱动了广播电视、安防监控、教育医疗、工业制造等行业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转型。自2018年起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已达“万亿”级,据预测,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 超高清视频产业链重点环节主要包括核心元器件、内容制播、网络传输、终端呈现以及行业应用。其中核心元器件为超高清视频专用基础元器件;内容制播包含超高清视频的生产与播出;网络传输指超高清视频的传输渠道;终端呈现涉及电视机、机顶盒等产品;行业应用为超高清视频与各行业融合应用形成的新模式新业态。

图1超高清视频产业链 二、建设指南编制总体要求 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为指导,从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坚持标准先行,建立覆盖采集、制作、传输、呈现、应用等全产业链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加强标准的统筹规划,鼓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同发展,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统筹推进。加强标准体系顶层设计,明确标准化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指导标准化工作分领域同步推进实施,加强超高清视频标准制定工作的整体协调。统筹国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

编制说明(体系框架)

附件2: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 编制说明(草案稿)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起草组 二〇〇七年十月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说明 (草案稿) 一、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背景 征信标准化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信用信息共享,规范征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民银行履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标准化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早在02年由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国务院征信专题工作小组的三项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征信标准。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信用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加快征信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自2005年底组织启动了征信标准化工作,并已取得突破进展。优先制定的《征信数据元数据元设计与管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等五项征信业务与技术基础性标准已作为金融业推荐性标准于2006年11月发布实施。2007年,按照国务院“积极推进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我局又着手企业征信数据元、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采集格式、个人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等7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我国征信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而征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且征信标准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尽管目前发布的几项标准通过有效地实施对推动征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重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征信市场实际发展的需求,与征信标准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制定征信业重点及急需标准的同时,须对征信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问题和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研究,使征信标准化工作更具前瞻性、适用性和科学性。为此,在经过充分调研并借鉴其他行业标准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当前急需编制征信标准体系框架。通过该框架的编制,明确征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初步方案,确定征信业重点和急需标准的制定,力求在框架的指导下,使征信标准化工作能够少走弯路,避免盲目建设。 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意,我局正式组织,于2006年10月启动了“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草案稿的编写。 二、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征信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征信标准体系必将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形成有利于信用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 通过征信标准体系的构建,可为制定我国征信技术的一系列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加强

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固态甜味剂》标准编制说明 1、任务由来及说明 据有效数据显示, 2009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9.7%,糖尿病前期为 15.5%,预计今年 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 1 亿人。又因为糖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的例子举不胜举。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开始对糖渐渐说不,并且处于一种爱很纠结的状态 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放弃传统的蔗糖来烹饪食品,从而选择低 GI 的蔗糖替代品,比如 木糖醇之类的甜味剂。上棠公司“玉棠”品牌都属蔗糖系列产品, 在这个健康理念为主导的时代,纯蔗糖产品将限制公司“玉棠”品牌的未来发展,新品的开发 迫在眉睫。 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我市固态甜味剂生产企业较多,大多以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主。米粉、米线作 为深受重庆地区老百姓喜爱的主食之一,具有“消耗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 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老白姓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米粉、米线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这不利于政府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全行业的规范。为了规范 企业的生产,提高重庆市米粉、米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 监督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故制定米粉、米线的地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3、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07 年 3 月开始,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具体承担。 本标准制定严格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 :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 从接到标准的编制任务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米粉、米线的资料,随后召集了重庆市部分米粉、米线生产企业的代表共同讨论,获取了关于米粉、米线类的产品从 原料选取到生产加工的整套资料,并在认真听取了生产企业对米线、米粉的地方标准的建议后,结合 GB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的国家 标准确定了本标准中需要检 测的各项指标。

酒店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天地仁和酒店标准化体系编制说明 一、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依据、目的和意义 本酒店在服务标准化工作中,通过对各项服务标准的提炼、制定和实施,不断强化全员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规范了服务行为,全方位提升了服务品质。因此,服务标准化试点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技术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更新服务观念,不断创新服务机制的过程;是实现“服务质量目标化、服务方法规范化、服务过程程序化”的重要途径。 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可以促进标准的组成达到完整有序,为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间的技术交流活动,加速技术进步,减少重复劳动,提高经济效益奠定良好基础。 我公司编制标准体系表的重要参考依据有: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企业标准体系实施指南》GB/T 15624.1《服务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总则》、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8《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等国家标准和相关资料。 二、标准化发展概况 随着陕西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总体规模的不断扩大,服务业标准化的作用日益凸显。2010年以来,陕西省政府相继印发了《陕西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陕政发〔2010〕20号),《陕西省标准化发展战略纲要》(2011-2020年)陕政发〔2011〕8号,《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意见》(陕政发〔2012〕56号)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加快发展全省服务业和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做出了明确部署和要求。2012年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加强服务业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扩大标准化覆盖范围。商洛市为推进旅游服务标准话工作进程印发了《关于申报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的通知》(商旅标〔2011〕1号),《关于确定商洛市省级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的通知》(商旅标〔2011〕4号),进一步加强旅游服务标准化实施力度,2012年印发的《关于印发发商洛市旅游服务白哦准化试点单位工作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编制说明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编号、主要起草单位、协作单位 根据浙卫便函〔2011〕48号通知函要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制即食水产品》(以下简称地标)列入2011 年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制订计划项目,受浙江省卫生厅委托(委托协议书编号2011004),舟山市卫生监督所主要承担该标准制订工作,国家海洋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舟山市出口水产行业协会、中国水产舟山海洋渔业公司、浙江富丹旅游食品有限公司、宁波史翠英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绍兴市咸亨酒店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瑞松食品有限公司作为协作单位参与制订。 (二)主要起草人及其所承担的工作 地标主要起草人:陈忠伟、顾仲朝、梅宏舟、周震海、王萍亚、杜俐、史翠英、宋瑞忠、徐静波、郭宝达,其中陈忠伟担任起草负责人。起草人员主要负责标准制订工作的组织、协调,相关资料的查阅、收集,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的起草、撰写,组织召开研讨会,通过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方式,征集、整理和归纳相关的意见、标准送审等。起草负责人在地标制订期间未担任或兼任其他食品安全标准主要起草工作。 (三)简要起草过程 1、标准任务下达后,舟山市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地标制订方案,并于2011 年10月组建标准起草工作组,由舟山市卫生监督所负责起草标准文本及编制说明。 2、起草工作组首先查阅相关的国内外技术标准资料,在参照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基础上,广泛调研了浙江省调制即食水产品企业水产、标准执行和应用现状,初步形成包含感官、安全限量、质量指标以及检验方法的标准基本框架。2011年10月份,起草工作组召开会议对标准框架进行研讨,并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征集省内专家的制标建议,形成标准初稿。之后,各起草单位针对标准初稿中制订的指标判定值,调取了近几年产品的检测数据,并组织抽样对指标、试验方法进行验证工作,积累了检验数据。 3、起草工作组依据研讨会、对比验证及其他形式所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多次对该标准初稿进行修改,于2012年3月上旬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2012年4月至5月,起草工作组向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大专院校、检测机构、食品监管机构和食品安全标准专家学者征求意见,共发放征求意见函103份,收到修改意见14份,经过整理分析,与6月召开专题研讨会,采纳了部分意见,并于2012年6月底形成标准送审稿。 二、与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关系 地标依据《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结合近年来我省对该类食品监督抽检以及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充分考虑本省水产企业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并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予以制订。本标准引用或参照了现行的GB 276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10144-2005《动物性水产干制品卫生标准》、GB 2733-2005《鲜、冻动物性水产品卫生标准》、NY 5073-2006《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NY/T 1712-2009 《干制水产品》、NY 5328-2006《无公害食品海参》和NY/T 1514-2007《绿色食品海参及制品》等标准的污染物限量标准,并充分考虑到GB 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在征求意见,即将出台,其中对水产品制品污染物指标作了限量规定,本标准也进行了参考。而致病菌限量的国标尚处于制订过程,直接引用还不现实,本标准直接引用了GB 10144的限量指标。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进行编写。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16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61341-T-424,项目名称为《健康信息学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本标准是ISO/TS 17938:2014 Health informatics -- semantic network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system的修改采用。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2 本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通过制订《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国家标准,不仅规范和支持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建设,还为中医药学术语系统和本体创建提供了语义标准,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和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的映射提供了支持,对于中医药学术语信息的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主要工作过程 1. 建立标准起草组 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出后,于2016年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2016年10月成立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组成的标准起草组。

2. 形成标准草案 标准起草组于2016年11月启动本文件的调研工作,并于2017年5月底前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起草组经多次组内研讨,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于2017年10月形成了标准草案稿。 3. 征求意见阶段 标准起草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多次组内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根据专家意见,起草组对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于2018年3月底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 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应考虑适应不同内容的中医药术语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与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MLS)的兼容性,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 标准主要内容与确定论据 2.1 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通过描述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概念间的关系来定义语义网络的概念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分类,及中医药学知识组织体系构建。 2.2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