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理讲义》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28 MB
- 文档页数:14
《会计原理教案》PPT课件一、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定义和作用掌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3 教学内容: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二、会计要素2.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会计要素的计量和披露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2.3 教学内容: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会计要素的计量和披露三、会计科目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科目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3.3 教学内容:会计科目的定义和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四、会计分录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4.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4.3 教学内容:会计分录的定义和作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五、财务报表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5.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5.3 教学内容:财务报表的定义和作用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六、会计凭证与账簿6.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过程掌握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6.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6.3 教学内容: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填制过程会计账簿的分类和登记方法七、会计循环7.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理解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7.2 教学方法:讲授法流程图演示法7.3 教学内容: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会计循环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八、财务分析8.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掌握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方法8.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8.3 教学内容: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方法九、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9.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原则掌握会计估计的方法和程序9.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9.3 教学内容:会计政策的概念和选择原则会计估计的方法和程序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0.1 教案目标:让学生掌握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理解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的影响10.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0.3 教学内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信息质量对决策的影响十一、税务会计与税务申报1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掌握企业税务申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1.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1.3 教学内容: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企业税务申报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十二、审计与内部控制12.1 教案目标:让学生理解审计的目的和程序掌握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12.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2.3 教学内容:审计的目的和程序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十三、国际会计准则(IAS)1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原则和分类掌握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应用和影响13.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3.3 教学内容: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原则和分类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应用和影响十四、会计软件与应用1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类型掌握会计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14.2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14.3 教学内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类型会计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十五、会计伦理与职业素养15.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的伦理规范和要求掌握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准则15.2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15.3 教学内容:会计职业的伦理规范和要求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准则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会计的定义和作用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会计要素的定义和分类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财务比率分析的基本方法税务会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审计的目的和程序内部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原则和分类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类型会计职业的伦理规范和要求难点:会计科目的分类和应用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实践操作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会计循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财务比率分析的综合运用税务会计的具体操作和税务申报流程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应用和影响会计软件的安装、使用和维护会计职业素养和道德准则的实践体现这些重点和难点涵盖了会计原理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来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
会计原理基础速成(此课件纯属想让广大初涉财务的学者们获得更多的知识,不涉及任何商业侵权,如有雷同存属巧合)《会计原理》辅导课件陈勇副教授编写一、 会计的基本理论(一) 会计的概念: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综合地核算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
(二) 会计的职能:,核算,监督(三) 会计产生发展:产生:会计是适应生产活动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是生产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发展:三个阶段(古代会计、近代会计、现代会计)(四) 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具有综合性2、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经济业务3、以合法原始凭证作为核算依据(五) 会计目标任务:会计的目的在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帮助信息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进行经济、财务决策和控制经济活动,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贵任的 履行情况。
(六) 会计对象:是指核算和监督内容。
会计的一般对象是企,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具体内容:它可以分为动态表现和静态表现,包括资金投入、资金运用、资金退出三个阶段。
(七) 会计核算的前提:1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3会计分期:我国以日历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4货币计量5权责发生制(八) 会计核算的要求:信息质量要求(九) 会计核算的方法:设置账户,复试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公司(含分公司) 具有法人资格的公司 国有企业 合伙企业 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独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报表。
二、会计核算基础(一) 会计要素1 资产含义: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特点:2 负债含义: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