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 2.2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优质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62.00 KB
- 文档页数:9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对第1框内容在逻辑和生活上的延续。
前1框《市场资源配置》的学习,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学习本节内容起了铺垫作用。
这两框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内容,它们和第1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起构成我们每个人参与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背景和舞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
【教学目标】1.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与作用;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与主要手段。
2.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
3.支持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自觉尊法守法用法。
4.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和主要任务【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通过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一年来我国经济上取得的成就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点,体会党和政府的作用,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经济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在合作探究中针对问题提出对策,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分析方法:在提建议时,既要从政府的经济职能和宏观调控方面,又要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方面来提建议,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
3.法治意识:了解我国《宪法》关于“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导”的相关表述,增强法治意识。
4.政治参与:关注当前的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参与调查及提建议,提高公共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手段的区分【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盛世十年!中国发展的成就!》并阅读材料《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课题】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标要求】阐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意义,辨析经济运行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解析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教材分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第二课的第二框,是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框题内容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明确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从基础上继续学习《经济与社会》,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吸引力,毕竟经济是与我们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
学生学习经济知识的兴趣浓厚,提升用经济理论分析经济现象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十分必要,所以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要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学生的阅历,设计实践操作环节,增强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以便于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必备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及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关键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通过展示成果环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和自我表达能力;通过对政府作用发挥知识的学习,增强理论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核心价值: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持新发展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努力学习。
【学科素养】政治认同:坚持党的领导,促进共同富裕,坚持有效的政府治理,认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科学精神: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分必要。
法治意识:各种市场主体依法参与经济活动。
第二课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重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2.难点: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最常用的手段【课前预习案】自主预习导读(熟记课本重点知识,加深理解,注意运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①重要特征:我国是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
②在我国,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③根本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使得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④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主义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2.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1)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1)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宏观经济稳定;(3)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4)通过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6)通过加强和优化_____________,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宏观调控①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②宏观调控的含义:宏观调控是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进行。
③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
④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P24相关链接)⑤常用经济手段:。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支出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政策力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3)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基础巩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单选选填)A、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C、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D、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1)我国建设西电东送、西部铁路等基础设施,促进人口与资源合理分配与有效利用。
()(2)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保持高速增长,远高于世界同期平均水平。
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及高收入国家水平。
()(4)我国扶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答案:(1)——D; (2)——B;(3)——A;(4)——C。
2、政府科学宏观调控:区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单选选填)A.财政政策B.货币政策(1)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2)我国农产品实行目标价格制度,补贴低收入者收入()(3)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4)政府发行国债,扩大经济建设支出,降低企业税费,扶持企业创新()(5)2018年我国政府机型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营改增”并提高起征点,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等()(6)扩大货币发行量、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答案:(1)——(5)A;(6)——B【课中探究案】★课堂探究一:议题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新体制的基本框架由以下六个方面构成:如,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等等。
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国成功地突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课堂探究一:1.(解析与论证·政治认同)透过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
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通过十四届三中全会相关精神,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提示: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相融合的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②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③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课堂探究二议题二:政府职能与宏观调控。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
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1. (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政府工作报告相关要求体现了政府的哪些职能?提示: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
2.(解析与论证·政治认同)国家为什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提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在不同的经济形势下,政府可选择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实现宏观调控目标。
【议题追问】易错易混辨析(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求更好利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 )(3)坚持市场配置资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同步富裕为根本目标。
( )(5)我国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表明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 )(6)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 )(7)减少财政支出、减发国债、提高税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现。
( )1、提示×。
增加财政支出、增发国债、降低税率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表现;减少财政支出、减发国债、提高税率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表现。
2、提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有机结合起来,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3、提示×。
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4、提示×。
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
5、提示×。
我国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表明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6、提示×。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
7、提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课后巩固案】★课堂探究一:议题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是()A.坚持共同富裕B.党的领导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D.政府科学宏观调控2.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下列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有()①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②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减轻企业融资负担③发展“互联网+中小企业”,完善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④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A.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3.2019年1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这是中国首部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性法律,针对舆论关注的个人代购、刷单、大数据杀熟、捆绑搭售等都做了相关规定。
这表明国家致力于()①依法经营管理,打造电子商务品牌②加强市场监管,维护电子商务市场秩序③运用行政手段,实施科学宏观调控④完善市场规则,规范网购市场交易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成本上升、融资难融资贵、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日益突出。
下列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有()①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实施普惠性税收减免②落实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减轻企业融资负担③发展“互联网+中小企业”,完善智能制造支撑服务体系④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推进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一般来说,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为扩大社会总需求,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所采取的财政手段是()A.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B.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信贷规模,提高税收大C.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信贷规模,下调利率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提高税收6.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仍是2019年我国经济工作首要任务。
对此,从财政政策角度看,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②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出④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2019年央视3•15晚会主题为“品质消费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