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立意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325.00 KB
- 文档页数:6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学生版必备知识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关键: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同文字型材料作文一样,审题时要弄清画面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方可进行立意。
1.读懂漫画内容(1)弄清漫画要素。
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
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2)理清人物关系。
弄清了漫画里有哪些人、物后,我们还要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理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2.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
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标题把握漫画寓意。
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3.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这是漫画类作文的关键,即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实际上是跳出画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漫画隐含的现实价值。
典型题型1.哲理性漫画所谓哲理,即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
哲理性漫画,就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见解的一种漫画样式。
命题者通过呈现一些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这类漫画要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一、漫画的基本知识(一)漫画定义漫画就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的特殊艺术形式。
(二)漫画特征1.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感、现实性2.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3.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三)漫画构成●主体:是画面各“要素”构成的情景●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注释(可以没有):是对画面情景的提示与注解。
二、漫画题审图立意方法(四看法)1.看画面——各个构图要素2.看标题——图外文字3.看注释——图内文字4.看手法——夸张、比喻、象征、对比、细节◆通过“四看”联系现实生活,揣摩漫画的寓意,由寓意确定作文立意。
◆观察漫画要仔细,尤其不能遗漏画中的文字和画外的标题。
◆行文时不能抛开漫画中的主体。
三、小试牛刀1.【立意】以实干抓住机会2.【立意】自食其力,自力更生;恪守本职工作。
3.【立意】反思成人们应如何看待孩子们所受的挫折或所犯的错误4.【立意】抒写师生情:感念师恩;思考现实中和谐的师生关系。
【注意】如果脱离了“师生”这一对写作对象,泛谈离别情、奋斗、奉献、敬业、教育,属于脱题。
四、高考题范文赏析【范文1】吻痕掌印,莫唯分数论给我一个吻,只因考百分;给我一掌印,只因差几分。
考得好,家长、学生喜笑颜开,“吻痕”如花,在脸上绽开芳华;考得不好,学生、家长愁眉苦脸,“掌印”如火,在心头煎熬焦灼。
对当下教育评价唯分数论给予极大的讽刺。
【引:简洁概述漫画内容,点明漫画的寓意。
】考得好受到奖赏本来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考得不好受到惩罚也无须指责,因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关键是我们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不能少考两分,就暴跳如雷,如丧考妣。
其实人的成长,是以完整人格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
知识的学习不是一个人的全部。
若将分数作为评价人好歹的唯一标准,那么其后果是不堪的。
【议:对漫画内容展开议论,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不能唯分数论,不能分分计较”。
漫画题立意
第一,理解漫画特点。
漫画,是一种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艺术形式。
取材于社会现实或热点问题,一般运用变形、比喻、象征、暗示、影射等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与社会性,常常能引人开怀、发人深思、启人心智。
第二,审读漫画内容。
首先看漫画的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这个“眼睛”,可以发现整幅漫画的内容和指向。
其次,品读漫画上的文字,这些文字言简意赅,或是提示,或是交代,或是观点,常常是点睛之笔,透过它们,往往可以洞察出漫画的主题或作者的思想倾向。
再次,全面理解漫画内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细节主要包括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表情、动作等,可以从中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心理动态以及行为取向。
此外还有周围环境,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还要理清漫画内容的寓意。
最后描述画面,将图像内容转换为文字内容,进而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并提炼出自己的观点。
第三,揣摩漫画的对比、夸张之处。
漫画立意详解1、漫画含义一门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方式反映现实与表达哲理的艺术。
漫画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多以讽刺为主)某些人和事,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2、常见的漫画题题型(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2)揭示漫画寓意(3)给漫画拟写标题(4)设计公益广告语(5)漫画作文3、漫画题解题技巧一、如何描述画面?①找对象,辨主体②抓细节,辨特征③理关系,找联系④品文字例:2005年天津高考卷4、解题思路(画面)①画面的构成这幅漫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四只小狗,窨井,望远镜,墨镜,盲杖。
第二部分:一只小狗,窨井,墨镜,盲杖,一串脚印。
②注意细节窨井、望远镜、盲杖、墨镜、脚印③注意画面中各构成之间的联系窨井和这些狗;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脚印和狗;两幅图之间④总体描述画面画面上方显示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脚印。
例二:描述画面:这是一幅名为《影响力》的漫画。
背景是一个教室,画的左上方是一位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理想是什么;画的正中心是两位小学生,他们端正地坐着,天真大声地回答道:“中五百万元大奖!”这时老师显出惊愕的表情。
5、画面描述时语言组织要点①、语言要客观②、顺序要合理③、描述要全面二、如何揭示寓意例一:解题思路(寓意)①、找出对象讽刺:前三只小狗;颂扬:盲狗②、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盲狗却绕过了窨井③、联系现实(物——人)参考答案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例二:参考答案:批判社会上只重视金钱(物质)的不良思想,这种不良思想已经泛滥成灾,甚至已影响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4、寓意揭示时语言组织要点①、概括、切中要害②、议论性的语言③、常用语言新例题:1、06年山东高考卷2、《等待》答案:这幅名为《等待》的漫画中,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
“三代人”漫画作文立意分析
莫羽
一、审题分析:
爷爷小时候玩“滚铁环”,爸爸小时候玩“呼啦圈”,如今我玩“朋友圈”,他们的小时候的活动与运动健身有关,充满生机与活力;我的活动是利用通讯媒体的“朋友圈”与外界进行交往,交往变得简单便捷,但缺少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生机与活力。
并且,漫画中的我身背一个大“书包”,可以联想繁重的学习任务已经影响到我与伙伴的交往,只能选择“朋友圈”进行交流。
纵观三幅图片,这里面隐含有“变”与“不变”的要素,变的是年代,变的是童年的活动方式,这里面隐含一个主题:不同的年代,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童年的活动方式也随之变化,这是与时俱进的一种表现。
不变的是“童趣”,是对成长身心的影响。
对照三幅图片,爷爷和爸爸的童年活动是充满活力的,是生机盎然的,而我的童年略显沉闷,虽然也能通过“朋友圈”收获交往的乐趣,但这种乐趣是建立以通讯技术为凭借的条件下的,缺少面对面真诚与活力,甚至过渡地依赖通讯媒体,对身心的健康成长也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三幅漫画存在一种对照关系,爷爷爸爸的童年交往方式与我的童年交往方式进行比较;而且是存在主次关系的,用爷爷爸爸充满活力生机的童年来衬托我略显沉闷、缺少活力的童年。
漫画隐含着这样的主题: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童年?我们的童年需要一种什么样的交往方式?如今的社会环境能够给儿童一个适合身心成长的交往环境吗?
二、立意归纳:
①放下书包,远离朋友圈,找回“逝去”的童趣
②时代在变化,生活在改善,但童年的乐趣是不变的,我们需要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童年
③通讯科技的发展,让我们童年交往变得便捷丰富,但也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负面的影响,我们要保持一种警觉心。
漫画立意详解
1、漫画含义
一门通过讽刺与幽默的方式反映现实与表达哲理的艺术。
漫画往往从当前时事或生活事态中取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它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多以讽刺为主)某些人和事,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2、常见的漫画题题型
(1)描述(说明)漫画内容
(2)揭示漫画寓意
(3)给漫画拟写标题
(4)设计公益广告语
(5)漫画作文
3、漫画题解题技巧
一、如何描述画面?
①找对象,辨主体
②抓细节,辨特征
③理关系,找联系
④品文字
例:2005年天津高考卷
4、解题思路(画面)
①画面的构成
这幅漫画是由两部分构成的。
第一部分:四只小狗,窨井,望远镜,墨镜,盲杖。
第二部分:一只小狗,窨井,墨镜,盲杖,一串脚印。
②注意细节
窨井、望远镜、盲杖、墨镜、脚印
③注意画面中各构成之间的联系
窨井和这些狗;第一只小狗与望远镜;
盲杖、墨镜与最后一只小狗;脚印和狗;
两幅图之间
④总体描述画面
画面上方显示有四只狗排成一队,第一只戴着望远镜领路,最后一只是戴着墨镜、拄着盲杖的盲狗,它们将要路过一个无盖的窨井。
画面下方显示只有盲狗走过了无盖井口,其它狗都落入井中,只留下了脚印。
例二:
描述画面:这是一幅名为《影响力》的漫画。
背景是一个教室,画的左上方是一位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理想是什么;画的正中心是两位小学生,他们端正地坐着,天真大声地回答道:“中五百万元大奖!”这时老师显出惊愕的表情。
5、画面描述时语言组织要点
①、语言要客观
②、顺序要合理
③、描述要全面
二、如何揭示寓意
例一:
解题思路(寓意)
①、找出对象
讽刺:前三只小狗;颂扬:盲狗
②、思考讽刺、颂扬的原因
视力正常的狗掉进了窨井
盲狗却绕过了窨井
③、联系现实(物——人)
参考答案
告诫人们不应眼睛朝上、好高骛远;不应盲目跟从,而应脚踏实地亲自实践。
例二:
参考答案:批判社会上只重视金钱(物质)的不良思想,这种不良思想已经泛滥成灾,甚至已影响到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4、寓意揭示时语言组织要点
①、概括、切中要害
②、议论性的语言
③、常用语言
新例题:
1、06年山东高考卷
2、《等待》
答案:这幅名为《等待》的漫画中,有一个人掉到水里了,只露出一只手,急等着有人来救援。
而岸上有一群记者,或扛着摄像机,或在做笔录、或拿话筒,在等着英雄的出现。
漫画借媒体记者的丑行揭露了社会上某些人缺乏职业道德的行径,从中可看出这些人对生命的漠视
3、05湖北卷
4、《这并不是胜利》(1)简要介绍漫画内容。
(2)结合漫画的标题,用一句话谈谈你读漫画后的感受或启示。
答案:(1):这幅名为《这并不是胜利》的漫画,主体部分,了一棵手掌形的树。
“手指”被砍去了三根,只剩下光秃秃的“食指”和“中指”成“V”形。
画面的左上角有“这不是胜利”的字样。
(2):这不是表示胜利,而是对人类的控诉。
这不是胜利,而是人类的毁灭。
5、看下面漫画,写一段解说性文字
答案:这幅漫画,形象地讽刺了某些治标不治本的处罚行为。
画面上,一个身着制服的执法人员提着一只从标有“制假售假”字样的螃蟹身上折断一只蟹钳,得意洋洋地走了,而那只被处罚的螃蟹心存侥幸,心里想着“元气未伤,咱照样横行”。
提示人们:对违法乱纪者,必须严厉打击,做到斩草除根。
整个画面图案简洁,形象生动。
6、(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6分)
答案:画面上正准备冲向美国大选的总统布什,被一个标明伊拉克问题的大铁球拖着了后腿,难以起跑。
画面突出了正要起跑的布什,而他的回头动作及视线,又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身后的大铁球,这就将画面的两大焦点自然地联系到一起。
三、如何拟加标题
①.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主题
②.要紧扣寓意,选择角度拟题
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
从呼吁主体命名
从两者的关系
从寓意角度
③.注意标题的要求
观点鲜明、醒目,
新颖生动,
简洁,注意字数要求。
例:
标题:①从讽刺主体命名:
“溺爱”“沉重的爱”“扭曲的爱”
②从呼吁主体命名:
“妈妈,请给我阳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③从两者的关系:
“爱与碍”“庇护与妨碍”
④从寓意角度:
“溺爱之下难成材”“大树之下难以成材”“成长需要足够的空间”
四、拟公益广告词
①、读懂画面的内容
画面上一个人站在由一个“毒”字变形的无底洞前,脑子里还好奇地想着:“吸一次试试看。
”而变形的无底洞下已经掉下了一个白骨骷髅。
②、把握寓意、主题
告诫人们,毒品是绝不能一试的,一试就将落入无底深渊,变成白骨骷髅。
③、明确公益广告要求
要求:体现画意,通俗易懂,有一定文采。
(不超过16个字)
答案:
1.尝试毒品等于葬送终身
2.接触毒品结束一生
3.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4.毒品不能试一试变白骨
5.毒品,生命的陷阱
6.珍爱生命,创造美好人生
7.不要陷进吸毒的无底深渊
8.毒品好比化尸炉,身陷其中变枯骨
9.如果你想走完完美的一生,请别尝试毒品
10.一次吸毒,终生戒毒
11.一朝进了毒门口,一个骷髅俩白骨
12.享一时飘逸,变一堆白骨
公益广告的要求:
主题鲜明,感情真挚
构思新颖,创意独特
语言简洁生动
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
请仔细观察右边这幅漫画,用仙人掌的刺(或仙人掌)作喻体写一个比喻句,揭示出这幅漫画的主题。
答案:人言(或舆论)就像仙人掌上的刺一样令人生畏。
(评分标准 :本体与喻体要有相似之处,符合比喻句要求得2分;切合题意,准确揭示漫画的主题得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