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18.98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中国历史与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中国古代史传说中的女娲、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以及尧、舜、禹时期,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父系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和文学成就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科技成果医学成果第一部编年体著作是<春秋>书法成果农学成果和地理著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第二节湖北省历史发展概况湖北,因地处洞庭湖之北而得名。
简称“鄂”,是因为自隋朝开始,湖北部分地区为鄂州所辖,又因为历史上湖北的部分地区为鄂州所辖,而战国时又属于楚国,人们习惯上把“荆楚大地”作为湖北的泛称。
《尚书.禹贡》为湖北最早的地理书。
2.种类型的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湖北龙山文化大溪文化所反映的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
3.目前湖北境内发现了一些殷商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是武汉市黄陂区发掘的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约建于公元前15世纪,是我国迄今在长江流域发现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国发现的第二座最早的商城。
4.宣威盛世楚国在行政建制上普设县治,在边疆设郡开了秦统一中国前地方郡县体制的先河。
5.公元前600年,楚国令尹孙叔敖修建了著名的期思坡,这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
6.《云梦睡虎地秦墓》——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法律文本7.公元222年,东吴孙权改鄂县为武昌,去“因武而昌”之意。
8.南北朝时期,荆楚地区之间形成了3个中心城市,它们是江陵,襄阳和夏口。
9.南宋时南宋三大都会:江夏城(今武汉市武昌)和建康(今南京)临安(进杭州)10.明代:湖广熟,天下足11.明末清初,明代四大名镇:汉口与景德镇,佛山镇,朱仙镇12.1911年11月11日革命党人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11月3日黎元洪拜黄兴为战时总司令。
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一.远古时期1.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2.距今7000~5000年,人类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仰韶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彩陶文化”;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稻种。
3.距今5000~4000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为代表的,手工业从农业中国分离出来。
二.夏商周文化1.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西州实行分封制,东周前半期称为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东周的后半段称为战国时期。
三.秦汉时期1.公元前221年,秦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王朝,实行郡县制度。
2.东汉末年。
黄巾起义。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1.赤壁之战后,形成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三国鼎立局面。
2.司马炎建立西晋王朝。
3.这一时期中国处于政权林立、南北分裂状态。
4.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隋唐五代时期1.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为以后各朝代沿袭、改进。
2.南北大运河是古代水利工程史上的伟大创举。
3.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唐玄宗时期—开元盛世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六.宋辽金元时期1.赵匡胤建立宋朝2.女真族建立的金联合北宋灭辽,后又灭北宋,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变”。
3.成吉思汗建立元朝,元朝设行省制度统治全国,实行民族分化政策七.明清时期1.朱元璋建立明朝2.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3.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4.文化思想上,提倡封建纲常礼教,屡兴文字狱;对外关系上,长期闭关锁国。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中国至此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近代史1.1911年。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建立“中华民国”。
中国历史概述(经典)课件一、中国古代史1.原始社会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生产力水平较低,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掌握了农业生产技术,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2.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后期,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国家制度逐渐完善。
商朝晚期,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
这一时期,诸侯割据,战争不断。
同时,各国思想家辈出,如孔子、老子、墨子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成果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秦朝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如修建长城、灵渠等。
汉朝继秦而兴,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汉朝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进入了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
三国后期,晋朝统一全国,但不久后分裂为东晋和西晋。
东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形成了五胡十六国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国家分裂。
这一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中国中古史1.隋唐时期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隋朝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朝继隋而兴,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朝时期,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对外交往频繁。
唐朝末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2.五代十国时期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分裂,战乱不断。
同时,这一时期的文化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词、画、书法等。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大全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而闻名于世。
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家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涵盖了数千年的时间。
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了艺术、哲学、科学、宗教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为您呈现中国历史文化的全貌,带您一睹中国数千年来的辉煌。
第一章:先秦时期先秦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涌现了众多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如孔子、老子、孟子等,他们的思想影响了后世。
同时,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第二章: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统一。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则进一步发展了这种制度,并开创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分裂成多个政权,但也涌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他们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
第四章: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
隋朝统一了南北,而唐朝则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科技、艺术、文学等方面达到了巅峰,如唐太宗时的盛唐文化、杜牧、白居易等文学大家都给后世留下了深刻影响。
第五章:宋元明清时期宋元明清时期,也被称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依然是封建专制,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和文化现象,如宋代的宋词,元代的元曲,明代的文言小说,清代的四大名著等,这些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第六章:近代以来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列强入侵、战争动荡等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但这个时期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化人物,如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他们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结语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几千年的历史和多元的文化给中国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本文试图概述中国历史文化的全貌,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中国的机会,并进一步激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研究欲望。
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三章内容:中国文化之序幕,可以上溯到商周之际。
自商至于西周,自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文化的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是古代社会的成长期。
自春秋至战国,自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是中国文化的第二阶段。
这一阶段,是古代社会的转型期。
在商周之际,中国文化的序幕已经揭开。
夏朝和商朝,分别是农业文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繁荣期。
这两代,约莫经历了相距数百年的一千多年历史。
西周则是在殷商文化繁荣的基础上再创繁荣,而且也开启了春秋以至战国的文化新篇章。
这一文化新篇章,规模宏大,气象万千,影响深远。
在商周之际,中国文化已具雏形。
西周文化在殷商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也有所创新。
例如在政治制度上,西周实行了分封制和宗法制,以维护周王的权威和统治秩序。
在经济制度上,西周实行了井田制和耕藉礼等制度,以保障农民的权益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在商周之际,中国文化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例如在思想观念上,西周文化注重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的追求。
在艺术上,西周文化则注重形式的完美和内容的意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自春秋至战国,中国文化的规模和气象更趋宏大。
春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多元期,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涌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战国时期则以儒、墨、道、法四家为主导,其他各家也仍然存在并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的特色更加鲜明。
例如在思想观念上,儒家强调仁爱与礼制,墨家主张兼爱非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法治和集权。
在艺术上,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艺术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总之,中国文化史导论第三章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第三章-中国历史概述第三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化与哲学第三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第四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
熟悉:中国历史各发展阶段的主要成就;中国主要科技发明的相关知识。
掌握:中国哲学、文学、戏剧戏曲、中医中药、书画艺术和历史文化常识。
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一、远古时期二、夏商周时期三、秦汉时期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五、隋唐五代时期六、宋辽金元时期七、明清时期八、近代史一、远古时期1.人类起源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
考古发现,距今约200万年的建始人化石是中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化石。
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约110万年的蓝田人等都是早期中国原始人类。
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距今约3万年的北京山顶洞人已经能够加工石器和骨器,已经学会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的墓葬遗存说明了他们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一、远古时期2.母系氏族文化遗存距今约7000~5000年,人类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阶段,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为其杰出代表。
仰韶文化以西安半坡遗址最为典型,“彩陶文化”。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的稻种,是目前世界上确认的已知年代最早的栽培稻,证实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发明打井技术,最先建造了中国南方特有的干栏式建筑。
一、远古时期3.父系氏族文化遗存距今约5000~4000年,人类过渡到父系氏族阶段,以黄河中下游的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龙山文化以及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辽宁的红山文化为代表。
原始人群(旧石器时代)代表性考古发现原始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代表性考古文化一、远古时期4.古代传说有巣氏构木为巢。
燧人氏钻木取火。
女娲和伏羲“蛇首人身”,“龙的传人”的源头。
伏羲氏画八卦、刻文字。
神农氏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中医的滥觞。
炎帝、黄帝战蚩尤传说,反映了华夏远古部落争战、融合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