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园林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 格式:doc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6
园林工程施工中树木栽植方法与技术要点园林工程的树木栽植是园林景观营造的重要环节,不仅能美化环境,还能起到调节气候、保护生态等功能。
树木栽植方法和技术要点对于树木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下面将从土壤改良、树木选种、栽植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土壤改良1.调查土壤条件:在进行树木栽植前,首先要调查土壤的性质、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等,确定土壤存在的问题和改良的方向。
2.施加有机肥料:土壤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使树木根系得到充分供应,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3.增加疏水性:对于过于湿润的土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
可以采用埋设排水管道、挖掘排水沟等方式,提高土壤的疏水性。
4.增加固碳性:对于土壤质量较差的地方,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等材料来改良土壤PH值,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固碳能力。
二、树木选种1.区分树种特点:树木栽植前要根据景观要求和树种特点选择合适的树种,包括树种的习性、生长速度、抗逆性、根系特点等,确保树木能适应生长环境。
2.关注市场价值:栽植树木不仅能美化环境,还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
在树种选择上要结合市场需求,选择市场价值高的树种,提高树木的经济效益。
3.避免病虫害:选择抗病虫害性强的树种,减少后期管理和喷药次数,提高树木的生长质量。
三、栽植方法1.挖掘合适的植坑:栽植树木时,要根据树木的大小和根系情况,挖掘合适深度和宽度的植坑。
植坑底部要平整,并清理杂草和石块,以免影响树木的生长。
2.合理修剪根系:在栽植树木之前,要对树木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使其根系与地面平行,剪去破损的根系,促进树木的生长。
3.正确安放树木:将树木放入植坑中时要保持根系的完整,并调整好树木的位置。
树木的颈根部位要与地面平齐,不要埋入土中,以免导致树木腐烂。
4.适时浇水:栽植完树木后要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树木的根系生长。
浇水要均匀,避免给树木造成积水或干旱的情况。
四、后期管理1.及时修剪树木:树木生长期间要及时对其进行修剪,保持树冠形态的美观和通风透光效果,促进树木生长。
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是园林绿化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乔木栽植的位置要合理、土壤要培育,养护管理时要根据季节进行合理的修剪、灌溉、施肥等管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一、乔木栽植技术1、选择适宜品种,买大不买小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环境、耐寒性好、根系发达等特点的乔木品种进行栽植。
购买苗木时,应以树干、根系粗壮、光滑、无疤痕、断丝、有分枝、分叉等问题,以及具有健壮的、水平分布的毛根系为佳。
当然,也要尽可能地选大一些,避免选择过小的苗木,以免生长缓慢,时间过长。
2、土壤培育,保证乔木根系健康土壤的培育是树木生长的基础,因此,在栽植前,应在树穴底部放入足够的营养土,并在土壤表层铺上有机肥料,使乔木生长时能获取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要控制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切忌将乔木”下葬“于积水的土地中,以避免根部腐烂、生长不良、落叶、死亡等问题。
3、栽植深度,控制好角度在栽植时,应根据乔木特性来控制植入深度,一般以根领上方土面为宜。
此外,还要让乔木以适当的角度倾斜,不然容易导致根系挤压变形或运输树干的采血流失。
因此,为了让乔木更好地长成,从种植的开始就要注意控制倾斜度。
二、乔木养护管理技术1、季节性管理,根据季节进行定期修剪乔木根据季节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阶段,对于草木来说,根据不同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修剪是十分必要的。
春天一般是调整分枝,清除多余的小枝和过密的叶子、早芽以及新生枝等,便于树木更好地利用养分,生长快速;夏季主要是除蔽修剪,包括将部分枝条顶部剪去,避免遮阳过度,保持适量光照;秋季主要是修剪、灌溉、刨土、修剪秃枝、断枯和操作灌溉系统,以保障草木足够的营养;冬季主要是疏松根系,防止它们枯萎、腐烂和肿胀。
2、保证灌溉,避免过浇或欠浇灌溉是保护乔木生长的重要措施,但要保持适量,避免多次浇水或干燥情况下过度浇水,以避免根部伤害和土壤病菌滋生。
园林绿化栽植养护措施方案为了保护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园林绿化栽植养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园林绿化栽植养护方案:一、充分了解植物需求在进行园林绿化栽植时,首先要充分了解所选植物的生态环境要求。
包括阳光、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因素。
确保选择的植物种类在这个区域可以生长良好。
二、科学合理规划在园林绿化栽植规划中,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和居民需求等因素来选择不同的植物。
对于树木的种植,要根据其生长习性来确定合适的空间,每棵树之间的间距应该足够,以确保树木之间的竞争不会过度。
三、种植技术在进行园林绿化栽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有机肥料可以提供养分并改善土壤质量。
2.确保良好的排水:合理设计排水系统,避免植物因过度浇水而受损。
3.善于利用雨水:对于多雨地区,应合理规划雨水收集系统,以提供植物所需的水分。
4.注意树木修剪: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保持树形美观,并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四、养护措施1.定期浇水:根据植物的需要,确保植物得到足够的水分。
2.定期除草:定期除去杂草,以减少对植物的竞争。
3.定期施肥:根据植物的需要,在适当的时间进行施肥。
4.定期检查病虫害:定期检查植物的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5.定期修剪: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定期修剪树木,保持树形美观。
5.病虫害防治: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治疗,使用环保的方法和药剂对植物进行病虫害防治。
养护期间,还需要不断检查和评估植物的生长状况,并做好记录,以便在后续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植物的问题并进行处理。
通过以上的园林绿化栽植养护措施方案,能够确保园林绿化栽植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绿化质量,并且为居民提供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
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而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的栽植与养护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和植物的生长健康。
下面将针对乔木栽植及养护管理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乔木栽植1. 选址:选择合适的乔木种植地点非常重要。
乔木生长需求较高,应该在露天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种植,避免树木因缺少阳光而长势不佳。
2. 土壤改良:在进行乔木栽植前,应该对土壤进行改良。
根据不同的乔木种类选择不同种类的土壤,并且要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水透气性。
3. 树木选择: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环境的乔木种类进行栽植,确保乔木能够适应环境并且生长稳健。
4. 栽植方法:在栽植时应该保持乔木的根系完整,避免损伤,同时合理调整根系位置,确保乔木能够牢固立在土壤中。
5. 园地围护:在栽植完成后,应该对园地进行良好的围护措施,保护树木的根系,避免被外力损坏。
二、乔木养护管理1. 浇水:刚刚栽植完成的乔木需要进行适量的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度。
但是不可过量,以免导致树木根系腐烂。
2. 施肥:定期对乔木进行施肥,补充其所需的养分,提高生长的质量和速度。
3. 剪枝:及时对乔木进行适当的修剪,促进其伸展和分枝,造型美观。
4. 除草:定期对乔木周围的杂草进行清理,避免杂草的竞争和对树木的侵害。
5.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乔木,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障乔木的健康生长。
6. 支撑扶正:对于生长较快或者嫩枝伸展过长的乔木,需要进行支撑扶正,避免树木折断或者倾斜。
7. 环境保护:在乔木周围进行相应的环境保护工作,避免污染物的侵害,确保乔木的生长环境得到保障。
以上就是关于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栽植与养护管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园林绿化施工中,乔木的栽植与养护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只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护理,才能保证乔木的健康生长,并为城市的绿化工作贡献出一份力量。
园林绿化苗木的种植及其养护园林绿化苗木种植及其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苗木的健康生长首先取决于种植环境的条件,其次便是养护工作的质量。
下面将从苗木种植和养护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苗木种植1.选择适宜的品种。
园林苗木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园林苗木既要符合园林绿化的要求,又要适应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一般来说,树种或灌木的高度和宽度、生长速度、习性、成长周期、树冠和根系的形态、枝条密度、花果性状和耐旱、抗风、抗霜等特性,都应当根据当地的国情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2.制定合理的种植方案。
制定种植方案是园林绿化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包括:种植点的选定、苗木摆放位置、栽植季节和方法等。
3.适时进行栽植。
不同的树种其栽植期也不同,有些树种在春季栽植,有些在秋季栽植。
要合理选择不同树种的栽植时间。
4.选用质量好的苗木。
苗木的质量是决定苗木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好的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要比质量差的苗木更健壮,更能够适应环境。
选用苗木时,需要选择壮龄、健康、根系发达的苗木。
5.栽植前需要进行土壤处理。
土壤的pH值、氮、磷、钾元素含量和水分情况等都会影响苗木生长,为了让苗木能够更好的生长,需要对栽植土进行调整和施肥,使之能够满足苗木的生长需要。
二、苗木养护1.掌握浇水的方法和时机。
不同的树木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半干旱树种对水分的需求要远小于湿润树种,因此,在浇水的时候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土壤和树种的特点,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浇水。
2.掌握施肥方法和周期。
根据不同的树种及施肥期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的作用在于充分提高苗木的营养水平,增强抵御病虫害、逆境等不利因素的能力。
3.病虫害防治。
在苗木养护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常见的病虫害包括:蚜虫、斑点病、黑粉病等。
处理方法一般包括采用化学农药、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等措施。
4.修剪整形。
根据不同的树种特点和需求调整树冠形态,一方面使苗木外形美观,另一方面使树冠呼吸顺畅,对根系生长也有好处。
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
园林树木的栽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选择合适的树木品种:根据栽植地的环境条件、它们的生长习性和用途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树木品种。
考虑树的大小、形状、落叶还是常绿等特点。
2.准备栽植孔:根据树木的大小和根系的情况来确定栽植孔的大小和深度。
一般来说,孔的直径比树冠最宽处的中心线多1.5到2倍,孔的深度至少要保证根系的完全埋在土壤中。
3.整理根系:将树木挖起时,轻轻除去附着在树冠和根系上的杂质,然后检查根系的是否完整及是否有生病或病虫害的部分。
修剪破损的根部和长得过长的根系,以促进根系的健康生长。
4.树木的定位:将树木放入栽植孔中,调整其位置使树木垂直并适应周围的环境。
5.填充土壤:用新鲜的土壤填充栽植孔,同时轻轻拍实土壤以避免产生空气根。
注意要让树木的茎部和根颈留在表土之上。
6.浇水和施肥:在栽植完成后,充足地浇水以保持树木根系的湿润,并施加适量的肥料以促进树木的生长。
7.维护和管理:栽植完成后,要定期修剪树冠、除草、施肥、浇水等,以保持树木的健康和良好的生长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树木在具体栽植方法上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因此在栽植之前最好了解所选树种的特点和栽培要求。
同时,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应用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教案教学对象: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学员教学时长:120分钟【教学目标】1.了解园林树木的栽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掌握园林树木的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3.熟悉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和技巧。
4.了解园林树木栽植后的养护与管理要点。
【教学内容】1.园林树木的栽植前的准备工作。
a.选择合适的树种。
b.了解树种的特点和生长环境要求。
c.选购健康的苗木。
d.准备好栽植工具和材料。
e.预先准备好栽植的土壤。
2.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和技巧。
a.挖坑:根据苗木的大小合理选择坑的深度和直径。
b.整理苗木:修剪病、虫害和损伤的根系和枝叶。
c.调整苗木位置:确保树干垂直,不倾斜。
d.填土:使用肥沃的土壤填埋,注意填实,防止根系松动。
e.培土:对于草皮修剪的地方,铲除一部分草皮,挖深培土坑,将苗木安插培土。
f.固定苗木:使用支撑物和绳索固定苗木,防止其倒出或倒伏。
g.浇水和覆盖:适量浇水,避免积水,覆盖保护苗木。
3.园林树木栽植后的养护与管理要点。
a.定期浇水:养护期间,根据天气状况,适时浇水。
b.施肥:根据树木的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
c.修剪:定期修剪枝叶,保持树冠的形态,促进树木的生长。
d.防治病害和虫害:注意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
e.土壤管理:保持树根周围土壤湿润,松软,有助于树木的生长。
f.安全防护:定期检查树木的稳定性,加固并修剪。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向学员传授栽植技术的基本概念和要点。
2.示范法:在教室外园林树木栽植区域,实地示范栽植技术和方法,引导学员亲自实践。
3.讨论法:组织学员讨论栽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学员主动思考和交流。
【教学资源】1.教材: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教材。
2.工具:栽植工具和材料。
3.实例:园林树木栽植案例。
【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小组练习,加深学员对栽植技术的理解。
2.现场技能评估:要求学员在实际栽植的过程中,独立完成栽植并做好记录,评估其栽植技术和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一、准备工作在进行园林树木栽植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定栽植的位置和树木的种类,根据不同的树种选择适合的土壤。
同时,需要清除栽植区域的杂草和石块,确保栽植地面的平整和整洁。
二、挖掘树坑树坑的大小和深度根据树木的品种和根系的大小来决定。
一般来说,树坑的直径应为树木冠幅的2倍左右,深度则要比树木的根系略深一些。
挖掘树坑时,要注意将挖出的土壤分成上下两层,上层土壤放在一旁备用,下层土壤用于填充树坑。
三、处理树木在进行树木栽植之前,需要对树木进行处理。
首先,修剪树木的根系,将病虫害和破损的根部剪掉。
然后,修剪树木的枝干,去除病虫害和死枝,保留健康的部分。
最后,用泥浆将树木的根系包裹起来,保持其湿润。
四、树木栽植将处理好的树木放入树坑中,调整树木的位置和树干的垂直度。
然后,用上层土壤将树坑填满,用手轻轻拍实,确保树木稳固。
填土时要注意不要将土壤填到树干的基部,以免引起腐烂。
填土后,可以用水进行浇灌,确保土壤完全湿润。
五、固定树木树木栽植后,需要对其进行固定,以防止其被风吹倒。
可以使用扎树杆或者树绳将树木的树干和树杆固定在一起。
同时,可以在树坑周围用木桩或者石块进行加固,增加树木的稳定性。
六、管理养护栽植完成后,需要对树木进行适当的管理养护。
首先要保持树木周围的土壤湿润,避免干旱。
其次,需要定期给树木施肥和修剪枝干,促进其生长。
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
七、栽植注意事项1. 树木的根系不宜暴露在空气中过长时间,应尽快进行栽植。
2. 树木的栽植季节一般选择在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有利于树木的生长。
3. 树木的栽植深度要适中,不宜过深或过浅。
4. 树木的栽植位置要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阴暗潮湿的环境。
5. 树木的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以免造成积水和根部腐烂。
6. 树木的栽植周围要保持整洁,清除杂草和落叶,避免对树木生长造成影响。
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和养护技术摘要: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苗木栽植和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绿化效果。
要不断优化施工技术,加强养护管理,提升园林绿化的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栽植;养护技术引言当前,我国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是园林绿化在栽植的过程中,依然存在树种挑选、配置不合理、盲目增加栽植规格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因此结合不同的区域位置,做好园林苗木的栽植和养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概述园林苗木的栽植应该结合不同树种的习性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栽植苗木,选择最佳的栽植时间季节。
树木栽植前应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树穴挖坑以及树种土球保留以及树枝的各项修剪工作。
在栽植过程中,需要将土球以及根系全部放置在种植坑内,并及时将树木扶正,将丰满的一面朝向可观赏的方向(向阳性),正确选择植物的阴阳面。
在苗木放置树穴后需要取出草绳及其他包装物,避免影响树木的扎根生长。
之后做好回填土的踩实工作。
栽植完成后需要进一步检查树木的形态,保证树木的长势情况良好。
在我国园林绿化工作中,植物的栽植和养护是基础所谓三分种、七分养。
绿化植物的栽植主要在于选择优质、健康的树苗并确保其成活率,不断提升植物的数量和质量。
而绿化植物的养护技术则主要是对树苗进行全方位的养护,防止树苗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缺乏营养和病虫为害现象,多方位保障植物健康成长。
2园林绿化苗木栽植技术要点2.1严把苗木质量关,选购适合当地生存的苗木苗木成活率不仅和苗木质量有关,还与当地气候、土壤等因素有关,采购苗木时不仅要保证其质量,还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合适的苗木。
(1)前期进行调研,确保苗木符合当地的生长环境。
(2)苗木状态良好,符合栽种标准。
(3)尽量选择路途较近的采购地,减少运输时间。
园林苗木的栽植及养护措施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植物的需求也随之增加。
因此,对景观项目的观赏要求水平也在增长。
园林绿化工程对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城市空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市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园林在城市的美丽和清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确保在此背景下创建优良的景观项目,需要在工作人员的悉心指导下,加强对植物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植物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园林苗木;栽植;养护目前,我国以城市绿色建筑为主,但景观建设过程中存在物种选择错误、景观细节不明确等严重问题,影响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
因此,在各地的园林设计中种幼苗的养护和种植十分重要。
一、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养护技术的意义及种类1.园林绿化植物栽植养护意义植物及其护理构成了我国景观工作的基础。
种植绿色植物主要依靠选择优质健康的植物保证其安全,不断提高植物的数量和质量。
绿色植物护理技术主要是对植物进行综合护理,防止植物生长过程中营养不良和虫害发生,全方位保障植物健康生长。
2.园林绿化植物的种植种类在景观植物中,最重要的植物种类是乔木和灌木。
选择乔木和灌木是因为它们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健康生长,比其他植物具有更高的成活率。
因此,使用这些植物可以提高景观工作的效率。
此外,景观设计还需要花卉和药用植物。
因为景观设计不仅需要绿色植物,还需要鲜艳的花朵和草坪来装饰。
在科学技术更加先进的今天,花卉种植方法也在不断改进。
先进的技术不仅增加了花朵的数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开花时间,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作品。
二、园林绿化苗木栽植1.选择合适的苗木植物数量和种类是影响植物生存的最重要因素。
而且选择合适的苗木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还可以在景观中达到更好的绿化效果。
设计师在决定种植幼苗时,必须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类型。
此外,在选择幼苗时,还需要仔细考虑其生长质量。
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园林绿化成为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而园林树木作为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栽植方法决定了树木的生长和发展。
下面将介绍园林树木栽植的具体方法。
一、选址与准备1. 选择合适的位置:树木的生长受到光照、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应选择有适宜生长条件的位置,如充足的阳光、排水良好的土壤等。
2. 土壤改良:根据树木的喜好土壤类型,可进行土壤改良,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增加有机质等,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清理现场:在栽植前,应清理现场,清除杂草、石块等,确保树木生长的空间和营养资源。
二、树木选购与处理1. 选择适宜树种:根据园林绿化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树种,考虑到树木的高度、形态、根系特点等因素。
2. 选择健康的树苗:树苗应选购具有健康生长状态、无病虫害的树苗,根系完整、无破损。
3. 树苗处理:将树苗的根系修剪整理,修剪掉病虫害部分,刺激根系生长。
三、栽植过程1. 挖孔:根据树木的根系大小,挖掘适当大小的树坑,树坑的深度应略大于树苗的根系长度,宽度应根据树木的类型和根系情况进行调整。
2. 基质填充:在树坑底部铺一层砂石或砂土,以提供良好的排水条件。
然后将适量基质填充至树坑中,基质的选择应根据树木的需求和土壤特点进行调整。
3. 定位树苗:将处理过的树苗放入树坑中,调整树苗的位置,使其根颈与地面持平。
4. 填土固定:用填土将树苗周围的空隙填满,轻轻拍实,确保根系与土壤紧密接触。
5. 固定树木:对于高大树木,应在树木周围设置支撑杆,并用绳索进行固定,以防止树木倾倒。
6. 浇水养护:栽植完成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进行适当的养护管理,如施肥、修剪等。
四、注意事项1. 避免栽植深度过浅或过深:树木根系的深度对其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栽植时应注意树苗根颈与地面持平。
2. 避免损害根系:栽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对树苗的根系造成损害,特别是细根。
3. 注意树木的排列和间距:树木之间的排列和间距应根据树种的生长特点和园林设计要求进行布局,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园林树木的栽植方法[园林树木的栽植与养护]
随着经济建设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也日趋备受重视,其要求标准也相应的提高了。
园林绿化是一项基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环境改造工程,而在这项工程中园林树木的种植面积并不是最大,但所占绿化空间却最大。
园林树木具有防护、美化、生产、旅游等多方面的功能作用,因此做好园林树木的栽植和养护已成为现今城市绿化的关键。
栽植与养护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具有等同的重要性。
一、树木的栽植是养护的前提与基础,树木栽活了,才能健康成长,枝繁叶茂,达到绿化规划的效果
1.树木栽植的季节
树木的栽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是北方地区以春季为主,春季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有利于根系主动吸水,苗木成活率高;秋季根系生长有一个小的高峰期,此时进行栽植也是一个好时机;夏季栽植成活率低,但可在阴雨天气进行带土球栽植,栽后必须采取遮荫、叶面喷洒等防护措施;冬季土壤冻结一般就不栽植了。
2.树种的选择
首先根据设计意向书决定所需树种的类别与规格,再进行选苗、起苗、运苗。
树种应以乡土树种为宜,因为其适应当地的环境条件,抗性强,随起随栽,既避免了运输过程中对苗木的损害及病虫害的传播又降低了运费。
可是近年来为了丰富园林绿化植物的种类,引进了许多新品种,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做好检疫工作,尽量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1)选苗:苗木的质量直接影响其成活率和后期的养护管理,因此要选择枝干通直,树冠丰满,根系发达完整,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的优良苗木。
(2)起苗:起苗时,土壤干湿要适中,不能过干也不能过湿,这样既省力又能降低苗木的损伤程度。
对于较大或带刺的苗木要适当捆拢。
起苗有裸根和带土球两种方式。
裸根起苗以乔木树干为圆心,胸径的4-6倍为半径绕树起苗,注意不要劈裂根系。
带土球起苗多用于常绿树和高大的落叶乔木,以树干的周长为半径画圆带土起苗,土球的高度比宽度少5-10cm,土球要完好,用草绳、草包或编织袋包严。
(3)运苗:运输苗木的车厢底部要有铺垫物,装卸苗木时要轻拿轻放,以免劈叉、断根、散球。
苗木的根部朝前,用湿润的稻草盖
上,树梢向后,不要触地,最后再用篷布将车厢罩好。
特别是长途运苗,休息时要将车辆置于阴凉处,注意洒水。
3 树木的栽植
(1)根据图纸要求放线、定点、挖坑。
挖坑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格挖,表土与客土分放,上口与底边垂直,因为坑的质量是苗木成活及日后生长发育的前提基础。
(2)栽植:先将苗木的枝干和根系进行适当的修剪以减少水分的散发,平衡树势,也可适当配合生长剂的应用从而增加苗木自身的生理机能,提高抵御不利因素的能力。
栽植时先将坑底回填一部分表土,再将苗木放入坑内。
对于裸根苗,表土填到一半时,轻提苗木,使根系自然舒展,然后将土踏实,再将坑填满,再踩,最后盖上一层土,与原根颈痕相平或略高于5cm左右,这就是所谓的“三埋两踩一提苗。
”带土球的苗木将其置于坑内,剪开包装物取出不易腐烂的材料,填表土至一半时,将土球四周砸实,再填再砸,不要砸散土球,再添一层土与地面持平。
最后围堰浇水。
栽后最好马上浇水,三日内浇第二遍水,十日内浇第三遍水,三遍水后坑内湿而不渍就可封坑,并绕树干围一个小土堆,以利保湿。
二、树木的养护
养护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树木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灌溉施肥
根据树木的种类、种植时间长短,遵循着当地的物候规律以及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合理灌溉施肥。
树木的灌溉用河水、塘水和井水为好,应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刚栽植的树木为了平衡树势,提高成活率最好适时喷洒叶面,降低叶面水分的蒸发。
涝雨季节为预防树木坑内滞水,要及时做好排水,保证树木生存的良好土壤环境。
高大乔木根深叶茂,基本不用施肥,但对于个别现象如出现长势衰退可在冠幅内均匀开穴施肥。
小树主要是松土施液肥。
施用的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并用水进行稀释。
干旱天气施肥应结合灌水。
9月中旬最好停止灌溉与施肥。
2.松土除草
一般同时进行。
疏松表土可以切断土壤的毛细血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去除杂草能够减少对树木水分养分的争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树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整形修剪
树木的群体不是静止的,而是随着个体的生长而规律的发展,
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修剪。
树木的整形修剪既是对树体外观的美化也是对树势的调整与平衡。
对于有中央领导干的树木,只要确定分支点的高度,保持顶芽的生长,树冠可形成塔形、圆形、锥形等,如侧柏、雪松、杨树等基本不用人为造型,只需将枯枝下垂枝剪去即可,这属于自然式的整形修剪。
对于主干性不强的如柳树、榆树、槐树等,采用人工与自然混合整形方式,可整成杯形、自然开心形、丛球形等。
由于园林绿化的特殊需要,有时需将树木整成特殊的几何图案或雕塑形态,这就是人工整形修剪,但是需要耗费较高的人力物力。
所以对树木的整形修剪既要根据树木的分枝习性,又要根据观赏需要来决定。
修剪的方法主要是截、疏、伤、变、除芽等。
修剪季节主要在冬季和夏季,当然其他时间根据需要也可进行适当修剪。
4.病虫害防治
主要采取定期检查,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防治措施主要有
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应用化学防治要注意各种药物交替使用,以免病菌害虫对药物产生抗性。
5.自然灾害的预防
自然灾害对树木的损害非常大,所以我们必须对树木提前做好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的保护措施。
低温和风沙是树木受到的主要伤害,我们可以采取适时冬灌,设立防风障,包裹树干树冠和涂白等。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