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胰腺癌无进展生存期翻番!
- 格式:docx
- 大小:13.48 KB
- 文档页数:2
纳米刀可能使胰腺癌Ⅲ期患者生存率翻倍根据最新的研究显示,癌症治疗领域一项最新的消融技术纳米刀(不可逆电穿孔),可以有效地延长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纳米刀几乎使患者的生存率翻倍。
在2015美国外科协会年会上,有外科医生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报告,显示传统的癌症治疗技术化疗和放疗,与不可逆电穿孔技术IRE相结合,可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达到23—28个月。
以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显示,经过传统治疗的Ⅲ期胰腺癌患者,他们的中位生存期大概也就只有11-13个月。
超过五年生存期的也就只有6%。
而IRE却使得这部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高了不止一倍。
“这些结果表明Ⅲ期胰腺癌是可以医治的,而非即刻死刑。
这一点需要向医学界肿瘤治疗领域强调。
明显地,持久生存期是可以通过化疗、IRE和放化疗多学科的综合治疗获得的。
”研究的首席作者罗伯特C.G. 马丁博士表示。
他是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肿瘤外科的主任和外科手术教授。
专家提醒这些数据来自一小部分的机构,该研究的样品并非随机抽取。
即使如此,对于肿瘤治疗领域而言,这项肿瘤消融技术应用于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可以取得好的疗效,前景让人兴奋。
美国每年有40,000人被诊断出胰腺癌,只有少数人可以进行手术切除。
对于那些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现在有了合适的消融技术治疗。
对于那些可以应用于其他肿瘤治疗的热消融技术,例如肝癌,并不适合胰腺癌,因为热消融会造成非肿瘤组织的大面积损伤。
“该技术可以给那些适于放化疗,没有转移,可以进行消融的患者提供了一项局部治疗的替换方案,而不用担心复杂的手术切除造成发病或死亡。
这是一个经过特别筛选的患者小组。
”基斯D.里尔摩尔医生表示。
他是麻省总医院的首席外科医师以及W·杰拉尔德·奥斯汀哈佛医学院的外科教授。
里尔摩尔医生没有参与该项研究,也并不使用IRE消融技术。
但他会推荐自己的病人去进行该项治疗。
他称该研究是令人鼓舞的,但强调需要进行多中心的随机跟踪访问。
胰腺癌主要是指胰外分泌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上升,恶性程度高、发展较快,当患上胰腺癌后,无论是患者还是家属,都会非常担心病情发展到预后较差的晚期,因而对晚期的症状往往会非常关注。
此外,了解晚期症状还有助于做到早发现、早应对,避免病情的延误。
那么,胰腺癌发展到晚期的症状有哪些呢?胰腺癌的高发,让越来越多人了解了这种病的危害。
同时也意识到,胰腺癌虽然具有致命威胁,但只要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长期生存的几率还是非常高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加上患者本身的忽视,临床上不少患者一经发现就已属晚期。
此外,还有一些患者治疗后仍进展到晚期。
虽然晚期预后差,但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仍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甚至促使患者实现带瘤生存。
因此,一定要特别警惕晚期症状,以免延误晚期患者的病情,影响其预后。
那么,胰腺癌发展到晚期时,患者会有什么症状呢?相比早期,晚期的症状比较多,而且比较明显,如因癌肿侵犯、压迫周围组织器官所致的进行性疼痛,以及疾病消耗、病痛折磨所致的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恶病质倾向,等等。
一旦胰腺癌发展到晚期,病情往往已出现扩散、转移,因而患者还会出现各种转移症状,如淋巴结转移所致的相应淋巴结肿大,肺转移所致的咳嗽、痰血、胸痛、发热等;骨转移所致的骨痛、病理性骨折、瘫痪等;肝转移所致的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脑转移所致的头痛、视力下降、呕吐、精神异常等。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就医排查,以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改善晚期患者的预后。
胰腺癌发展到晚期还有救吗?由于预后差、致死率高,致使很多人对晚期的治疗缺乏信心,更有甚者会放弃晚期的治疗,以避免人财两空。
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近40年,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每年都会接诊大量肿瘤患者,其中多数都是已经发展到晚期的患者。
以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念指导用药后,绝大多数晚期患者都能够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更有甚者已生存3年、5年,乃至更久。
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治疗新进展作者:钟玉川赵光徐新生张大鹏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22期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非常高的恶性肿瘤,占全世界新发癌症的3%。
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和化疗,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
相比不可切除的胰腺癌,可切除的胰腺癌预后较好。
5年生存率达到20%。
对于不可切除的胰腺癌患者,采取化疗治疗方法,1年生存率不到20%。
对于晚期不可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病程发展阶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就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晚期;不可手术切除;胰腺癌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由于恶性度较高,早期即可出现远处转移,死亡率高达84.4%,总体生存期小于1年,是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
受到病因和诊断技术的限制,早期诊断胰腺癌非常困难,早期诊断并适合手术切除治疗的仅有15%左右。
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为局部晚期或出现远处转移。
对于晚期胰腺癌患者,临床通常采取姑息性化学疗法,即化疗。
通常的化疗方案为含吉西他滨的联合化疗或标准剂量(1000mg/m2)单药化疗,相对于氟尿嘧啶化疗,含吉西他滨化疗方案总体生存期可达到8个月,1年生存率可超过20%。
如果患者化疗采用多药联合,并不能延长患者的1年生存率。
但临床实践表明,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厄洛替尼,或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伊立替康+奥沙利铂(FOLFIRINOX)方案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中位生存时间。
因此,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可直接采用多药联合化疗。
但是对于不耐受全身化疗的晚期患者,还需要以营养支持为主的姑息治疗。
1 全身化疗1.1术后辅助性化疗根治性手术是唯一可能治愈胰腺癌的方法,相对于不可切除胰腺癌患者,可切除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明显改善,且5年生存率相对较高。
国外胰腺癌研究人员指出,在患者手术后实行辅助性化疗可有效减少胰腺癌复发和全身性转移。
与此同时,也有学者在此后进行研究论证,表明手术后展开辅助性化疗可明显提高无病生存期、中位生存期以及5年总生存期。
胰腺癌晚期能活多久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它给患者的危害性非常大,一般,不接受治疗的胰腺癌患者,生存时间大概在四个月左右,即使接受治疗也只能维持15个月左右。
胰腺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
胰腺癌能活多久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患者的身体机能、心理状况及家属护理。
假若是早期胰腺癌,带瘤生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对于胰腺癌晚期到底能活多久这个问题,不管是常用化疗方案有FAM,FAP和MA,还是传统中医治疗,也都没有办法治疗康复。
胰腺癌治疗方式
外科治疗
手术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
但因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手术后五年生存率也低。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对癌细胞有较为直接的杀灭作用,与化疗联合应用于胰腺癌晚期的治疗中,可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病人生存期。
虽然胰腺癌对化疗药物不敏感,但化疗应用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一定程度上可延长生存期,使部分病情得以缓解,常用化疗方案有FAM,FAP和MA等。
中医治疗
胰腺癌早期也可以通过中医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可以恢复正常。
在胰腺癌晚期采用中医治疗则效果不能肯定,然而由于不少患者在确诊时已属于晚期胰腺,因为癌症一旦发展到晚期,其治愈率将会很低,
化疗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中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对于转移范围广,身体机能弱,已经难以耐受化疗的晚期胰腺癌病人,可用中医药进行保守治疗,虽然不能治愈晚期胰腺癌,但能在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明显的作用。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胰腺癌疗效观察
胰腺癌是一种非常恶性的肿瘤,晚期胰腺癌的患者常常因为晚期诊断和有限的治疗选择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传统的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gemcitabine)已被广泛应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但其疗效并不理想。
安罗替尼是一种新一代的纳米制剂吉西他滨,通过将吉西他滨包裹在蛋白质聚合物(Albumin)颗粒中,提高了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改善了吉西他滨的疗效。
安罗替尼还具有靶向尤金(ERBB2)受体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纳入了861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分为两组接受化疗治疗,其中一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另一组接受吉西他滨治疗。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安罗替尼治疗的患者相对于吉西他滨组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有显著延长。
安罗替尼的使用也被证明是安全和耐受的。
该研究发现,与吉西他滨相比,安罗替尼组的不良反应更少,并且轻微不良反应一般可通过对症处理得到有效控制。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功能异常和感染等,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是可逆的。
尽管安罗替尼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限制。
安罗替尼的经济成本较高,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大。
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疗效需要进一步验证,并且还需要对药物的长期效果进行观察。
为什么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早期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一旦发现,胰腺癌已经是晚期了,连手术的机会都么有,而且晚期治疗对于患者无疑是极其痛苦的。
那么,为什么胰腺癌一旦发现就是晚期呢?
根据国内数据显示,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率仅为5%-7%,5年生存率仅为7%,是各个癌症中最低的。
很多胰腺癌患者一开始是没什么症状的,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出现腹痛、消瘦、黄疸等,但很多人不会觉得是胰腺出了问题,以为是胃的问题,等到揪出真凶,大部分都到了中晚期了。
虽然胰腺癌很隐秘,很难被早期发现,但只要提高警惕,特别是留意身体发出的一些“诡异”信号,胰腺癌还是有可能被早期发现的——
1、腹部反复隐痛,有点类似胃病的症状,但胃镜检查没有发现异样,胃痛的情况依然存在;
2、新发糖尿病,特别是近一两年新发的糖尿病,这可能不是原发性的糖尿病,是继发的,就是胰腺癌导致的,糖尿病是它的表现;
3、出现严重的腰背疼痛,骨科检查排除问题后,要警惕胰腺癌;
4、反复发作的胰腺炎,要进一步去筛查下胰腺,很多时候,胰腺炎的病情会掩盖胰腺癌;
5、没有刻意减肥,身体在没有其他异常反应的情况下,体重突然轻了10斤20斤,要引起注意。
很多患者觉得自己得了胰腺癌,生存期短,第一反应是算了,治疗不治疗都差不多。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近几年,胰腺癌治疗的进展非常快,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总体生存期也有提高,所以千万不要放弃治疗。
好医友提醒,当面临重大疾病威胁时,不要盲目接受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伤的治疗。
在国内没有太好治疗方案的情况下,要及时把握时机,寻求国际权威诊疗建议,确保自己能够掌握全面、充足的信息,得到最合适的初始治疗方案。
总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偏倚产生的原因常树建【摘要】总生存期是评价临床疗效的"金标准",但使用总生存期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可能存在偏倚.总生存期产生偏倚的可能原因包括:患者从发病到生命终止治疗的非单一性,不同组间治疗存在交叉;肿瘤患者合并慢性病对生存可能产生影响;病程中合并使用了非试验药物,如中药等.作为总生存期的替代指标,无进展生存期偏倚的主要来源为随访时间间隔的长短不同.%Overall survival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measuring clinical efficacy. However,there is bias in using overall survival as endpoint in clinical trial. The bias may be resulted from multiple-line treatments before patient's death,crossover of active treatment arms,the concomitant chronic diseases of the tumor which can affect patient's survival, and the treatment with non-trial active therapies, such a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 ) can also be considered as a primary end-point. The bias of PFS mainly results from the interval time length of follow-up.【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3(019)011【总页数】3页(P1970-1972)【关键词】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偏倚【作者】常树建【作者单位】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无锡,21406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7循证医学时代各种各样的临床试验为临床医师的医学实践提供了依据,但由于临床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特殊性使得临床试验结果的本身往往带有偏倚。
胰腺癌的恶性程度很高,是癌王,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很大,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多加重视。
晚期预后较差,致死率也较高,很多患者认为到了晚期就意味着死亡,无药可救了,那胰腺癌到了晚期真的没得治了吗?目前胰腺癌已不是绝症、不治之症,但每年仍有很多患者被剥夺了生命,且有不少患者都是死于疾病晚期,因此有的患者认为胰腺癌到了晚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没有治疗的必要了。
胰腺癌到了晚期患者想要治好的可能性很小,但并非没得治了,如果能结合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助于控制病情,延长生命的,但如果患者轻易放弃,病情发展速度很快,容易出现其他脏器组织的扩散转移,进而并发各种症状,不仅使患者承受极大的痛苦,而且很快会走向死亡,因此即使病情到了晚期也不要轻易放弃。
当胰腺癌到了晚期时,肿瘤进展迅速,患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会随之下降,体质普遍较弱,在治疗方法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
胰腺癌晚期手术切除的机会很小,可以选择放化疗和中医治疗等。
放化疗短期效果显著,但在杀灭肿瘤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临床上有不少因无法耐受而中断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期。
因此选择放化疗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副作用的防治工作,合理使用中医治疗,有助于增效减毒,使治疗顺利完成。
对于无法或者不愿放化疗的患者,可以采用中医保守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还能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作为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郑州希福中医肿瘤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和治疗,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能够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
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一幅幅颜色鲜艳的锦旗,都是患者对医院治疗效果的肯定和认可,医院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诚信经营示范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进展及经济性局部晚期胰腺癌是一种致死率极高的腹部恶性肿瘤,单纯化疗或放疗均无法满足患者治疗的需求。
目前,临床上正积极开展吉西他滨化疗联合现代放射治疗的研究,主要涉及到的放疗方式有三维适形放疗、调强适形放疗、体部立体定向放疗等。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放化疗联合治疗的临床获益优于单纯化疗或放疗,且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
为此,还分析了吉西他滨联合这三种放疗方式进行治疗的经济性,得出三种放化疗方式总费用分别约为17,452元、24,952元、34,600元,是经济可取的治疗选择。
标签:吉西他滨;放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经济性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42胰腺癌发病率高、藏匿期较长、恶性度极高,早期诊断率却很低,发现时多已是晚期,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低于5%。
近年来,全球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根据美国癌症协会的统计数据,2013年美国胰腺癌新发病例45,220例,同年死亡38,460例,是全球死亡率第4的恶性肿瘤。
另有2011年全球癌症数据显示,胰腺癌诊断后能手术切除者仅占20%,即使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Locallyadvancedpancreaticcancer,LAPC)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其预期寿命也仅为6~10个月,因此寻求有效的放化疗综合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这类患者,临床上主要采取的是吉西他滨(Gemcitabin,GEM)联合放射治疗,这已基本成为LAPC的标准治疗方案,其中放射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3D-CRT)、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IMRT)、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等。
1吉西他滨GEM是一种嘧啶类似物,可以通过阻止核苷酸还原酶和DNA聚合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三种癌症比较难以治愈存活期短大家要引起注意在医学领域,癌症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疾病,其特点是异常细胞的不受控制的生长和分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癌症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进。
然而,有些癌症类型仍然非常难以治愈,患者的存活期也很短暂。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三种比较难以治愈的癌症类型,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1. 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因于胰腺内的细胞恶性增生。
据统计,胰腺癌是一种病情严重且症状不明显的癌症类型。
大部分的胰腺癌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已经进入晚期,这导致了治愈的困难。
胰腺癌常常发展迅速,扩散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如肝脏、肺部和腹腔。
当前,手术切除是胰腺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许多患者由于肿瘤的晚期诊断而无法接受手术治疗。
化疗和放疗可以减轻症状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对完全治愈胰腺癌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2. 肺癌肺癌是导致全球死亡人数最多的癌症类型之一。
其发展速度快、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被发现已常常处于晚期。
治疗肺癌的方法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然而,由于肺癌的高度侵袭性和易转移性,即使进行手术切除,部分患者仍有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此外,一些肺癌患者某些突变基因如EGFR、ALK等的突变导致对传统化疗无效,使得靶向治疗成为重要选择。
尽管科学家们在治疗肺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肺癌仍然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癌症类型。
3. 脑胶质瘤(Glioblastoma)脑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且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癌。
它由脑组织内的胶质细胞形成,并具有高度恶性和复发性。
脑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
然而,由于脑瘤位置深处、形态不规则以及周围正常脑组织调控严格,手术切除对于完全清除瘤体往往十分困难。
且脑胶质瘤对放疗和化疗也存在耐药性问题,这进一步增加了治愈的难度。
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和治愈难度使得其患者的平均存活期非常短暂。
总结起来,胰腺癌、肺癌和脑胶质瘤是三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癌症类型。
尽管医学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癌中之王——胰腺癌胰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胰腺的细胞,常被称为"癌中之王"。
它具有高度侵袭性和早期转移的特点,常在无明显症状的情况下发现。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诊断常较晚,预后较差。
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等,但仍面临挑战。
对胰腺癌的背景和概述进行科普对其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至关重要。
一、胰腺癌的流行病学数据胰腺癌是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
吸烟、肥胖、慢性胰腺炎、遗传因素和高脂饮食等被认为是胰腺癌的危险因素。
早期胰腺癌常无明显症状,导致晚期诊断,预后较差。
对胰腺癌的研究和预防措施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胰腺癌的病因和风险因素胰腺癌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个病因和风险因素。
遗传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史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吸烟被确认为最重要的可避免的危险因素,吸烟者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肥胖、高脂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与胰腺癌风险增加相关。
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肿和胰腺结石等胰腺疾病与胰腺癌的发生存在关联。
其他因素如糖尿病、胆囊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暴露于某些化学物质和放射线等也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深入了解这些病因和风险因素,可以为胰腺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有助于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三、胰腺癌的临床表现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因肿瘤的位置和大小而有所不同:(一)早期症状:上腹部疼痛或不适感;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乏力、无故疲劳黄疸(黄疸是胰腺癌的常见早期症状,但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恶心、呕吐。
(二)晚期症状和体征:腹部疼痛加重,可能向背部放射;消瘦、肌肉萎缩;黄疸进一步加重;腹部肿块或包块;恶心、呕吐、腹泻。
(三)相关并发症和并发症管理:1.胆管梗阻引起的黄疸,可能需要安放胆管支架或进行手术减压;2.胰腺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酶替代治疗进行管理;3.胰管梗阻导致的胰液积聚,可能需要行胰腺引流术或胰管扩张术;4.肠梗阻、腹水、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处理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folfirinox化疗方案FOLFIRINOX化疗方案简介FOLFIRINOX是一种用于治疗胰腺癌的化疗方案,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
该方案在2011年被引入,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FOLFIRINOX化疗方案的成分、疗效、副作用等进行详细介绍。
成分FOLFIRINOX方案主要由四种药物组成:1. 氟尿嘧啶(5-FU):是一种具有抗癌作用的药物,通过抑制细胞的DNA合成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2. 氟替卡松(leucovorin):是一种辅酶,可增强氟尿嘧啶的药效。
3. 亚叶酸钙(irinotecan):是一种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用于抑制癌细胞的DNA复制。
4. 奥沙利铂(oxaliplatin):是一种铂类化合物,可使癌细胞发生DNA交联,从而抑制其生长。
疗效FOLFIRINOX方案在治疗胰腺癌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一项针对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研究显示,与单纯的5-FU方案相比,FOLFIRINOX方案在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
此外,FOLFIRINOX方案还可以在手术前或手术后用于治疗早期胰腺癌,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副作用尽管FOLFIRINOX方案在治疗胰腺癌方面有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1. 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副作用大多可以通过用药的时间和剂量调整来减轻。
2. 骨髓抑制:包括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这些副作用可能导致感染的风险增加,因此需要密切监测血象。
3. 神经系统毒性:特别是由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患者可能出现感觉异常、手脚麻木等症状,这些副作用通常在停药后会逐渐恢复。
4. 肝功能异常:奥沙利铂和亚叶酸钙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包括ALT和AST的升高等。
为了减轻副作用,医生通常会对FOLFIRINOX方案进行个体化调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药物的类型、剂量和给药方案。
注意事项使用FOLFIRINOX治疗胰腺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医生和患者应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化疗计划,并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进行复诊和检查。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生于胰头部部位,胰体次之,胰尾部更次之,属于一种弥漫性病变或多中心性病变,病情到了晚期很容易出现转移,肝转移就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患者会十分担心自己的生存期,那么胰腺癌晚期转肝癌能活多久?胰腺癌晚期转肝癌能活多久不能一概而论。
具体生存时间与临床期间、病理类型、治疗方法、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疾病对寿命的影响越早发现、诊断越早、治疗越小。
建议患者尽早进行正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有助于更好地延长生存期。
胰腺癌一旦发生肝转移,往往预示着病情已经进展到晚期,预后差,死亡率高,手术不再是优先事项。
但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即使是晚期患者,也可以通过合理规范的治疗,尽可能减轻痛苦,延长生命,有些患者甚至可以长期带瘤生存。
因此,胰腺癌术后肺转移患者应尽快就医寻求治疗。
对于胰腺癌肝转移患者来说,放射性治疗仍然非常有效,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化疗,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直接杀死癌细胞,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所以我们必须遵医嘱服药,在服药阶段要特别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
靶向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利用靶向分子的药物,可以直接有效地杀死癌细胞,不会影响人体的正常细胞和组织。
这种治疗方法在很多国家得到了很大的推广,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会有一些弊端,所以我们需要先做全面的检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千万不要拖延。
胰腺癌转肝癌也可以通过综合治疗减轻身体不适。
中医治疗配合放化疗增敏,有助于增强放化疗效果。
通过健脾和胃、益气养血、滋肝补肾、清热解毒等方法,有助于改善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患者的耐受性,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存质量。
中医治疗也可以起到主导作用,通过稳定肿瘤,改善疾病,调节身体,减轻患者痛苦,延长患者生命。
用中医要找有实力的老中医,作为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院长,袁希福结合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并在先人的基础上,摸索出一条中医治癌的规律“三联平衡”抗癌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中医防癌抗癌,在针对癌症患者的治疗中,既关注当下的问题,还考虑疾病发展的未来趋势,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调养的有机统一,从而帮助患者尽可能的延长生存周期。
由于胰腺癌的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所以一旦出现胰腺癌的症状,需要积极的治疗。
当胰腺癌到了晚期时,常会伴随其他部位的扩散转移,局部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全身性的化疗成了常用的方法,但提到化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其副作用,有不少患者担心化疗的作用,害怕副作用太大很难达到的治疗效果,因此对化疗犹豫不决,那究竟胰腺癌晚期做化疗还是不做好呢?在胰腺癌晚期的治疗中,化疗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可以作用于全身的癌细胞,既能抑制原发灶,也能控制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控制病情,缓解病症,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时间。
但化疗使用的药物有一定的毒性,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和组织,导致各种毒副作用的出现,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生存质量。
因此胰腺癌晚期患者做不做化疗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来决定,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好,可以正常进食,对化疗敏感,则可以进行化疗,但也要考虑患者的基本状况,若患者年龄较大,应适当减低剂量,减轻化疗反应。
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差,对化疗不敏感,则不建议化疗,即使勉强治疗,也可能达不到治疗的效果,甚至还会因过度的治疗而加重病情,加速死亡。
需要注意的是,化疗只是按比例杀死癌细胞,并不能全部将癌细胞杀死,患者可能还会面临复发转移的问题,而化疗产生的副作用也会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为复发转移埋下了隐患。
胰腺癌患者在化疗后一定要重视疗效的巩固,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此时中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补气益血、健脾和胃、滋肝补肾等中药,有助于扶正元气,调节机体,缓解化疗引起的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通过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的中药,有助于抑制肿瘤细胞,巩固化疗的疗效,预防病情反复,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对于不能或者不愿化疗的患者,采用中医保守治疗,也能达到控制病情,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与阴阳、五行相结合,注重调节患者全身机制的平衡,提倡标本兼治,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经过从医30余年来不断的临床实践,对数十年来所搜集到的6000多个抗癌秘、单、验方和2000余种中草药进行了精心比较、筛选、整理,并与袁氏医方进行优化组合,终于摸索出来以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的抗癌新思路。
胰腺癌治疗最新进展“2016年1月21-23,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2016胃肠道研讨会,对此,Michael J. Pishvaian博士在The Ruesch Center发表了一篇评论性文章。
”晚期胰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改善尽管胰腺癌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随着新疗法的不断发展,患者的治疗效果稳步提升。
以FOLFIRINOX联合疗法和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braxane®)+吉西他滨(Gemzar®) (nab/gem) 的一线疗法,和近几年提出的5-FU+伊力替康脂质体(Onivyde™)为二线的各种疗法提高了患者的总生存期。
实际上,这些联合疗法已经提高患者中位生存期到一年以上,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研究人员也有机会以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案为基础,来研究新型联合疗法,这种临床研究的势头在2016胃肠道研讨会(GICS) 中已很明显的表现出。
在这些研究中,最新的是nab/gem+聚乙二醇化重组人透明质酸酶(PEGPH20) vs 单独nab/gem 二期随机试验,该研究由西雅图Fred Hutchinson肿瘤研究中心的Sunil Hingorani博士带头,证实了高表达透明质酸(HA)的肿瘤预后较差。
研究人员推测通过nab/gem与PEGPH20联合给药下调HA,或可在HA高的胰腺癌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
2015年7月的二期试验显示,该联合方案患者耐受良好并且在HA高的肿瘤患者中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
Hingorani博士在GICS发表的数据显示,HA高表达肿瘤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9.2月。
这个令人振奋的结果激起了研究人员对HA高的肿瘤患者nab/gem+/- PEGPH20三期试验,并且这项实验将于今春启动。
但另一项研究则显示,Evofosfamide联合吉西他滨的效果并不优于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并且列出了其他吉西他滨联合新药失败的列表。
肿瘤干细胞和免疫疗法为治疗肿瘤带来新方法肿瘤干细胞靶向途径是一种极具创新的治疗方案选择。
晚期胰腺癌无进展生存期翻番!
在刚结束的2019 ASCO年会上,一项胰腺癌靶向治疗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瞩目。
胰腺癌素有“癌王”之称,其5年生存率不到5%。
这项新研究结果显示:针对铂类化疗敏感且胚系BRCA突变阳性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缓解率均实现翻番!
奥拉帕利成为首个对3种不同癌症(卵巢癌、胰腺癌、乳腺癌)都有效的PARP抑制剂。
20年来胰腺癌治疗重大进展
POLO试验是一项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全球多中心试验,共有154名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参与,他们均为胚系BRCA突变阳性。
在经过至少16周铂类化疗后,他们被分为两组分别接受奥拉帕利或安慰剂治疗。
结果显示:
与安慰剂组相比,奥拉帕利组有了显著改善:
奥拉帕利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4个月,是安慰剂组(3.8个月)的近2倍。
奥拉帕利组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为安慰剂组的2倍以上。
奥拉帕利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3.1%,是安慰剂组(11.5%)的2倍以上。
奥拉帕利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24.9个月,是安慰剂组(3.7个月)的6倍以上。
在所有癌症中,胰腺癌存活率最低。
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确诊后5年生存率不到5%。
胰腺癌早期诊断非常困难,约80%的患者确诊时肿瘤已发生转移。
在胰腺癌中,BRCA突变阳性病例约占5%-8%。
这是20年来胰腺癌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
靶向药物首次成功阻止了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肿瘤生长。
该研究也证明了此类患者检测BRCA基因突变的价值。
关于奥拉帕利
奥拉帕利是全球首个PARP抑制剂,也是首个针对DNA损伤反应(DDR)途径缺陷(如BRCA 突变)的靶向疗法,可以阻断细胞或肿瘤中DNA损伤应答导致同源重组修复(HRR)途径缺陷,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
此前,奥拉帕利已被批准用于晚期卵巢癌和乳腺癌等多种适应症,并于2018年10月被美国FDA授予胰腺癌治疗“孤儿药”称号。
2018年8月,奥拉帕利已在国内获批上市,用于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的维持治疗。
奥拉帕利拥有最广泛和最先进的PARP抑制剂临床试验开发项目。
奥拉帕利单药及其组合疗法用于多种癌症的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