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岗位风险点告知卡
- 格式:doc
- 大小:336.00 KB
- 文档页数:2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等级低风险风险点编号51
风险点名称机加工工序
管控层级班组
导致后果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其他
伤害
责任人/电话班长
危险因索
1、1.未根据技术要求确定位置2.未进行校验
2、1下料前未做好准备工作2.未按照操作规程严格进行操作
3、设备运转时添加润滑油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4、未码放整齐造成人员磕碰
管控措施
1、1.现场张贴警示标识,操作规程;2.开机前进行检查3.严格要求工人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2、操作规程培训及应急措施的培训,熟练掌握操作程序
3、穿戴工作服、绝缘鞋
4、防护手套、工作服
5、根据技术要求确定数量及位置,然后再进行冲孔,在冲制第一根型材时,必须进行校验
6、检查电、气是否正常,同时按机床合理选用刀具,调整刀具规格和辅助夹具,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7、码放整齐,定期进行检查
8、剩余料按型号分类存放并做好记录
9、现场张贴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操作
10、应加注润滑油,添加冷却液,检查机床运转情况
应急措施
1、发生轻微伤害,利用急救药箱进行简单处理,受伤较重进行简单处理后送医;
安全标识
紧急联系电话
急救电话:120
火警电话:119。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生产车间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告知卡(电话:报警:110;火警:119;急救;120)。
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开机后做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3、合理、坚固卡具,时常性检查卡盘保险销,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4、发生事故时,按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预案紧急处置,急救3244120风险等级四级警示标志管控部门 1 / 24 责任人/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导致后果危(wei)险因素风险点编号风险点名称01车床. .管控措施.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铣床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衣服不紧)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刀具、夹头要拧紧,开机后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 进行检修3、合理、坚固卡具,人不能站在铣刀切线方向,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4、发生事故时,按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预案紧急处置,急救3244120警示标志风险等级 四级 管控部门 责任人/2 / 24风险点编号风险点名称导致后果 危(wei )险因素管控措施023 / 24风险点编号风险点名称责任人/管控部门 风险等级 四级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2、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开机后做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3、 合理、坚固卡具,人不能站在铣刀切线方向,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关注安全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1.操作规程2.在进行机械制造机加工操作前,必须接受相关操作规程的培训,并熟练掌握相关设备、仪器的使用方法。
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注意力集中,遵循规定的操作步骤,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的事故。
3.工伤事故4.工伤事故会对个人和企业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
在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工作人员需提高安全意识,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同时,企业应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如佩戴全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在出现工伤事故时,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5.机械伤害6.机械伤害是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的常见风险之一。
操作人员需了解机械设备的性能特点,遵循使用规则,避免因误操作或设备故障导致的机械伤害。
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降低机械伤害的风险等级。
7.高处坠落8.在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高处坠落也是一种常见的风险。
为避免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应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同时遵循工作规程,不随意攀爬高处。
企业应提供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培训和防护措施。
9.电击危险10.电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电击危险。
企业应定期对电器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运行。
操作人员应了解电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避免接触破损的电器部件。
在接触电器设备时,需佩戴电绝缘手套等防护用品。
11.火灾风险12.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火灾风险。
为降低火灾发生概率,企业应加强对火源和可燃物的安全管理。
操作人员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同时,企业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13.噪音污染14.机械制造机加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噪音污染。
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可能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控制噪音污染,企业应采取相应的降噪措施,如安装隔音设施、佩戴耳塞等。
同时,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噪音检测,确保噪音水平符合相关标准。
车间机加工作业风险告知卡:规范操作车间机加工作业风险告知卡在车间机加工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企业的稳定生产,以下是对常见风险的概述和建议。
1.操作不规范潜在风险:操作过程中员工行为不规范,如误操作、维修保养不及时等,可能导致设备损坏、产品质量下降甚至人员受伤。
建议: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和保养计划,确保员工接受正规的岗前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
2.防护措施不足潜在风险:设备故障、安全装置失效等可能导致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
建议:定期检查设备及其安全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装置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3.工具设备检查不到位潜在风险:使用故障设备或缺乏必要的保养与检查,可能导致生产事故和质量问题。
建议:实施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员工应接受设备操作和维护的培训,熟悉设备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4.潜在的静电危害潜在风险:机加工作业过程中产生静电,如形成静电火花、静电吸附粉尘等,可能引发火灾、影响产品质量甚至爆炸。
建议:使用防静电设备和材料,制定防静电操作规程,避免静电的产生和积累。
同时,加强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5.人员培训不足潜在风险:员工不熟悉安全规范、不能准确处理紧急情况等,可能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建议: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紧急事故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确保员工了解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和应急措施。
6.应急预案缺失潜在风险:车间机加工作业应急预案的缺失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或人员伤亡。
建议:制定车间机加工作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确保员工熟悉应急预案内容,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7. 高风险操作无专人监护潜在风险:高风险操作中如果没有专人监护可能带来操作失误、紧急情况处理不及时等风险,甚至可能导致事故扩大。
机械加工类风险告知卡
机械加工是工业制造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一项危险性较高的职业。
为了保障机械加工操作者的安全,工业企业通常会在就业前要求操作者签署风险告知卡,以告知操作者相关风险和危险,点亮其安全意识。
下面,本文将阐述机械加工类风险告知卡的必要性和内容。
首先,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极高的危险性,这是因为机械加工涉及的机器设备往往都会产生极高的能量,一旦人员误操作或不适当的操作就很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甚至命案惨剧。
而一份详实的风险告知卡,则可以有效的降低工业企业的人身伤害和事故率。
其次,机械加工类风险告知卡的内容一般包括了操作对象、潜在危险风险、安全控制方法、急救程序等四个关键要素。
具体来说,操作对象主要是指机械加工涉及到的设备和器材,以及它们的作用和危险易发性;潜在危险风险则是对操作人员所可能遭遇的风险位置、风险等级、途径的详细陈列;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是指为了确保操作人员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证必要的控制手段和生产安全技巧;急救程序则是详细的阐述在就业过程中
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及应急措施,确保操作人员在机
械加工过程中最大程度的事故防范。
总之,机械加工类风险告知卡是保障工业企业正常顺畅运作和
安全生产的必要文件。
通过制订有效的风险告知卡,机械加工操
作者可以了解各种风险及可能变故,有效规避潜在风险,最终达
到提升机械加工安全生产水平,降低设备损坏和事故风险的目的。
警示标志风险等级四级管控部门责任人/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点编号02 导致后果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风险点名称铣床危险因素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衣服不紧)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管控措施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刀具、夹头要拧紧,开机后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3、合理、牢固卡具,人不能站在铣刀切线方向,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4、发生事故时,按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预案紧急处置,急救3244120警示标志风险等级四级管控部门责任人/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点编号03 导致后果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风险点名称刨床危险因素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刨床图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管控措施1、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2、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开机后做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3、合理、牢固卡具,人不能站在铣刀切线方向,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4、发生事故时,按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预案紧急处置,急救3244120 警示标志风险等级四级管控部门责任人/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警示标志风险等级四级管控部门责任人/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风险点编号05 导致后果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风险点名称钻床危险因素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
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
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衣服不紧)。
4、违规操作,非本人操作、误操作物品摆放不符合要求。
钻床图管控措施1、正确佩戴防护用品,严禁带线手套。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风险点编号
01 导致后果 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 风险点名称 车床
危险因素 1、带病运行、安全防护装置、限位装置、急停开关失效或者故障 2、接地破损、配电线裸露、照明未采用安全电压
3、未按规定佩戴劳保防护用品,使用不当(戴手套)
4、违规操作,卡具卡压不牢,加工中清理铁屑、测量工件
管控措施 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佩戴防护用品 2、 作业前对设备进行检查、开机后做空转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
3、 合理、牢固卡具,经常性检查卡盘保险销,合理摆放工卡量具。
4、 发生事故时,按机械伤害事故、触电事故预案紧急处置,急救电话3244120
警示标志
风险等级 四级 管控部门 责任人/电话
6、发生事故时,按火灾、职业危害预案紧急处置,急救电话3244120
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车间机加工作业风险告知卡一、前言为了保障车间机加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告知卡,旨在提醒车间机加工作业人员在工作时注意安全事项,防患于未然,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请各位车间工作人员认真阅读、理解并严格执行。
二、作业环境安全1.车间机加工作业环境应保持干燥、清洁、通风,远离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避免盲目堆放杂物,保持整洁有序。
2.切勿在车间机加工作业环境内吸烟、烹饪等行为,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工作区域。
3.车间机加工作业区域应有充足的照明设施,随时保持清晰明亮。
三、作业机器设备安全1.在进行车间机加工作业前,必须检查机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隐患和故障。
2.车间机加工作业过程中,应保持机器设备和工作环境清洁,杜绝生锈、异物等对机器设备的影响。
3.注意机器设备锁定装置是否完好,禁止在机器还未完全停止的的情况下清理机器设备散落的异常物品。
4.禁止私自拆卸、改装机器设备,确保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在对机器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时,必须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戴好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四、作业人员安全1.车间机加工作业人员应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镜、防护口罩、耳塞等,以降低作业过程中的风险。
2.车间机加工作业人员的工作时间原则上不超过8小时,每日至少应有1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
3.作业人员应进行相应的训练和考核,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车间机加工设备和机器操作流程,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4.操作车间机器设备前,必须熟练掌握车间机器设备的操作方式、操作流程和相关安全操作知识,禁止对机器进行乱动、乱拆、密码泄露或计算机录入非法程序等。
五、应急救护1.车间机加工作业人员应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消防器材,遵循逃生路线,以避开危险区域,远离爆炸和火源。
2.在车间机加工作业过程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报告工作负责人或值班人员,并及时进行救援和处理,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和速度。
岗位风险告知牌4.发生火灾事故应及时切断电源,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119。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岗位风险告知牌4.发生火灾事故应及时切断电源,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并及时拨打119。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岗位风险告知牌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通风处,火势无法控制时,拨打火警电话救援。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岗位风险告知牌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岗位风险告知牌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通风处,火势无法控制时,拨打火警电话救援。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3.发生机械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2.发生机械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2.发生机械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2.发生起重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2.发生起重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伤员急救电话:120 值班电话:负责人电话:3.发生机械伤害时,切断电源,进行急救包扎,伤势严重拨打120救护。
机加工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机加工作业岗位职业危害告知卡一、工作岗位名称:机加工作业岗位二、职业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1. 机器切削危害:由于机器的高速旋转和切削,可能会导致磨损、抛飞物、切割、卡住等危险。
预防控制措施:(1)经常检查机器、工具等设备的使用状况,尤其是切削刀具、刀片、磨料轮等易损耗部件,确保其质量和完好性。
(2)合理安装和调整切削刀具和刀片的位置和角度,保证其稳定性和精确度。
(3)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保障人身安全。
2. 职业性肥胖症危害:因为机加工作业中,人们长时间站立、蹲下等姿势,工作强度高,导致身体代谢异常而引起肥胖症。
预防控制措施:(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和休息习惯,以促进新陈代谢。
(2)控制食物的摄入,保证膳食健康,避免暴饮暴食。
(3)适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身体活动和运动量。
3. 环境噪声危害:机加工作业现场环境噪声较大,会对听力造成损害。
预防控制措施:(1)采取噪声隔音措施,如使用隔音体制和噪声屏障等,以降低环境噪声。
(2)穿戴耳塞或耳罩等听力保护器材,有效解决长期污染的环境中听覉疾病的难题。
4. 粉尘危害:机加工作业现场产生大量细小金属粉末、切屑和粉尘等,会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预防控制措施:(1)定期对机加工作业现场进行清洁和除尘,定期检查空气质量。
(2)穿戴防护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保护人体呼吸系统。
5. 化学危害:机加工作业现场可能会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如润滑剂等,会对人体造成刺激性和腐蚀性。
预防控制措施:(1)在实际工作中最好避免使用化学制剂,如无法避免,则应使用安全可靠的药剂。
(2)在使用化学制剂时应注意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手套、护目镜等。
三、对人身及健康安全的影响:机加工作业岗位存在多重职业危害,比如机器切削危害、职业性肥胖症危害、环境噪声危害、粉尘危害、化学危害等。
如果不注意预防和控制,会对人体殊效污染,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如听力损失、肥胖症、气管炎、皮肤瘙痒等。
危 险 源 风 险 告 知 及 控 制 措 施
工位名称: 危 险 因 素
事 故 诱 因 机加工工位 1、机械伤害
2、物体打击
3、触电、烫伤
4、其他伤害 1、安全防护、操控装置等故障、失控引发故障。
2、维护不当电器原件失修、老化、线路破损、接地保护不良引发事故。
3、非本设备操作人员操作设备、违章操作、指挥不当、协调不会、误操作引发事故。
4、未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等引发事故、戴线手套能引发缠绕事故。
5、操作过程不协调,工件、工具摆放不符合安全要求引发事故。
6、设备操作区地面有油污、铁屑不及时清理引发事故。
本工位负责人:
安 全 控 制 措 施 、要 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岗位培训合格方可上岗操作。
2、操作人员熟知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规程要求操作。
3、工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各部位正常方可进行操作。
4、做好设备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养,设备有异常及时向机修车间报告,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5、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劳保防护用品。
防护服 劳保鞋 护目镜
重要
提示 非本设备人员禁止操作! 必须进行设备点检! 火警电话119 急救电话120。
机加工岗位风险点告知卡
风险点名称机加工车间
主要危
险因素
描述
1、设施、设备存在缺陷、带病运行(护罩缺失、外壳未接地、防脱钩失效、应急救援器材未配备或失效等);
2、作业活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无证上岗、劳保穿戴不规范、违章操作等);
3、安全通道不畅,作业场所存在风险(坑、沟、平台等缺少护栏盖板,物料放置不规范占用安全通道等);
4、安全教育不足、隐患排查不彻底、应急演练不足。
风险点编号
风险等级
主
要风险
控制措
施
1、做好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2、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杜绝“三违”现象;
3、及时消除作业环境存在的风险,规范物料放置;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应急演练。
责任单位机加工车间
主
要事故
类型
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其他伤害
责任人联系电话
应
急处置
措施
1、配备并确保应急救援器材有效;
2、如发生触电事故,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再进行现场紧急救护;
3、如发生其他事故,造成人员受伤流血,应先止血再包扎,先固定再搬运;
4、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受伤人员转移至通风环境中,使其仰卧,避免遭到二次伤害。
安全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