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五年级(上)不用文字的书和信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4
《不用文字的书和信》教学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图腾的概念以及其在古代文明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观察能力,提高其对图腾图案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作用,以及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们如何通过图腾进行信息传递。
4. 培养学生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增强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图腾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图腾的概念,讲解图腾的分类及各种图腾的象征意义。
2. 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作用:探讨图腾在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图腾对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影响。
3. 图腾图案的识别与解读:教授学生如何观察和识别图腾图案,解读图腾所传达的信息。
4. 图腾作为交流工具的实例:分析一些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如图腾旗帜、图腾舞蹈等。
5. 学生实践: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图腾图案,并尝试通过图腾传达自己的信息和故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图腾的定义、分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图腾的重要性。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设计图腾,提高其对图腾的识别和解读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历史和现代的图腾交流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腾的作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让学生讨论图腾的设计和交流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图腾定义、分类、作用以及交流实例的PPT,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2. 图腾图案素材:准备一些图腾图案的素材,用于让学生观察、分析和设计。
3. 设计软件:为学生提供图腾设计软件或工具,方便学生创作自己的图腾图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讨论等。
2. 图腾图案设计:评估学生设计的图腾图案,包括图案的创意、象征意义和传达信息的效果。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调和合作能力。
4. 课后作业:布置与图腾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6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知识与技能: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发明文字前人们的记事和通信的方法,了解一些不用文字的书和信,直到一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1.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地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阅读,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展开丰富的想像,借助搜集到的资料帮助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代人们聪明才智的赞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关键1.了解古代的一些记事和通讯的方法.2.收集资料,了解现代的一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整体阅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了解没有文字时人们的记事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绳子、贝壳,古人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由什么进化而来的吗?2.教师简单地介绍人类的发展,后导入:那时侯没有文字,更不用说电话、手机等现代通讯设备了,那么他们是怎样记事和传递信息的呢?二、借助注释,读懂诗意。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检查自读情况。
(1)全班齐读课文。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3)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
(学生从字的发音、字的书写上抒发自己的看法)(3)教师适当地总结,再强调下列词语的读音和书写。
字音:“鼠”是卷舌音;“辨”的声母是“b”。
字形:“鼠”要注意笔画顺序;注意区别“辩”“辨”“瓣”“辫”。
三、整体感知,弄清条理。
1.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自读,和同学一起读,自由轻声读,大声朗读……)(1)给各个自然段标上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