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摄影师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28
6、小摄影师教材简析:《小摄影师》讲的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高尔基工作繁忙,不接见任何记者,却特许一个少先队员进他的办公室,为他照相的事,反映了老一辈革命者对青少年一代的关怀、爱护。
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写高尔基同意阻拦在门外的小男孩进来为自己照相,当一切准备停当时小孩却发现忘了带胶卷,伤心地跑了。
故事的结果,作者没有交代,但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通过理解词语、句子,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高尔基热爱儿童的思想感情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电教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教学法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教学过程:同学们好,请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们知道这位坐在沙发上的先生是谁吗?他就是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写过《童年》《海燕》《在人间》等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发生在高尔基和小摄影师之间的故事【出示:课题】,一起读课题。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通过自学,读准生字词的字音,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还要把课文读正确。
通过自学,你们一定能读词语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词语【课件出示:摄影师、高尔基、阳光明媚、鞠躬、胶卷、秘书、杂志社】。
男女生轮读词语。
6 小摄影师轻松起步1 我会按查字典的要求完成填空。
(1)“摄”应查音序_______________,应查部首_______________,除去部首还有_______________画,可组词_______________。
(2)“切”应查部首_______________,这个字共_______________画,可组词_______________。
2 我能拼得准,还能写得棒。
3 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多音字并组词。
4 我要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
(1)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2)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3)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5 读句子,想想句子的意思。
我能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画“√”。
(1)“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A.小男孩没准备好,相机出了毛病。
()B.小男孩为能给高尔基拍照感到十分高兴,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一定拍好照片。
()(2)“请转告他,我很忙。
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这句话说的是:A.高尔基想让孩子给他拍一张照片。
()B.高尔基关心热爱少年儿童。
()轻松起步6 想一想,这个小男孩还会来给高尔基拍照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想象练写。
假如我是文中的小男孩,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提升理想老师问大家:“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理想?”有的同学说:“我要当一名边防战士,手握钢枪,保卫祖国。
《小摄影师》词语解释【摄影】〖理解〗1、通过胶片的感光作用,用照相机拍下实物影象。
通称照相。
2、拍电影。
〖例句〗1、想成为一名专业的摄影师,光有技术还是不行的,还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毅力才行。
2、电影的这部分采用的是全景摄影.【明媚】〖理解〗1、(景物)明丽妩媚。
2、(眼睛)明闪闪有魅力。
〖例句〗1、春暖花开,阳光明媚,这真是出行的好天气。
2、小女孩缓缓步入舞台,一双明媚的眼睛使她与众不同。
【突然】〖理解〗表示发生得很急促。
〖例句〗雨夜,突然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鞠躬】〖理解〗1、请安、低头,弯腰或屈膝以表示尊敬、屈从或羞愧.2、在跳方形舞时(向舞伴)行礼.〖例句〗只见小选手们先是互相鞠躬,然后比赛才正式开始.【打量】〖理解〗仔细地察看(一个人)。
〖理解〗突然,门开了,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小伙子,大家都回过头来打量那人。
【吩咐】〖理解〗口头指派或命令.〖例句〗张大爷吩咐我好好照看小马驹。
【摆弄】〖理解〗用手操作或修理。
〖例句〗摆弄了半天,机器也没修好。
【准备】〖理解〗筹备,预备,设想。
〖理解〗大家准备明天去爬长城。
【停当】〖理解〗妥当,完备。
〖例句〗打扫停当之后,同学们又开始擦起玻璃来.【胶卷】〖理解〗为摄影机所使用的条状胶片.〖例句〗装好胶卷,相机才能使用。
【秘书】〖理解〗为上级处理通讯及日常事务和杂务的人。
〖例句〗总理还在处理事务,秘书又送来了一份需要紧急处理的文件.【杂志社】〖理解〗出版期刊的单位。
〖例句〗这家杂志社每月要出版五份杂志。
【记者】〖理解〗新闻机构中从事采访和报道工作的专业人员。
〖例句〗在危险的战场,经常还出现记者的身影.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一、明确交际话题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 )A.评选优秀班干部。
B.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二、学习交际方法1.阅读《班干部轮流制的好处》。
(1)展示才能,锻炼能力;(2)体现民主的平等;(3)正确认识权利和义务;(4)增强自信;(5)学会承担责任。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小摄影师》教案(通用6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小摄影师》教案(通用6篇)三年级上册第六课《小摄影师》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
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敬重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祥、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揭题导入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今天,俺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
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同学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1、选择自身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玩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同学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局部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同学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1、小组合作,想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
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说话练习1、巩固词语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玩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布置组员分角色朗读、扮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_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语文课本剧-6小摄影师人教新课标小摄影师:HI,大家好!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摄影,那你知道高尔基尔基先生吧,今天呀,我就要给他拍一张照片。
好了,好了,不和你说了,我得抓紧时间了。
来到高尔基尔基家门口。
管家站岗,“高尔基尔基先生的家好难找啊,不过凭我神探出马,怎会难到我呢?小摄影师想往里跑,被拦住:干嘛呢,干嘛呢,谁叫你来这里的?小摄影师:我们李校长叫我来的。
管家:李校长?谁是李校长呀!知道这里住的是谁吗?小摄影师:我知道,是高尔基尔基先生。
管家:知道还来呀!快走,快走……小摄影师:我只是拍张……管家:还啰嗦,高尔基尔基先生是你想见就见的吗?知道他有多忙吗?就是杂志社的记者来,也不见!小摄影师失望而退:啊——那完了,我完不成李校长布置的任务了,我要让同学们失望了。
怎么办?怎么办呢?哦!有办法了!(拿下书包,丛书包里拿出纸和笔,写起来,投影片出示:亲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我是一名少先队员。
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
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
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崇拜您的男孩小摄影师自言自语:哼,我不相信,我们一直敬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会不愿意见我,(把纸揉成一团)往那儿扔呢?绕舞台走。
高尔基尔基正伏案写作。
画外音: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高尔基尔基先生为了写出一部孩子们喜欢的小说,已经一天一夜没合眼了。
这几天来,他没离开过书房一步,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就连他最爱的女儿也好几天没见面了。
摄影师:一个词——幸福。
这次我们学校开展“和大师握手”的活动,为了把活动举办得更好,所以我们想给您拍张照片。
高尔基:好,好,好,别说一张,10张,100张都可以。
小摄影师:那真是太谢谢您了!高尔基尔基先生,请您坐这儿。
高尔基:好的(坐下)小摄影师:把腿翘起来,二郎腿,对对对。
(搔搔脑袋,歪歪头)嗯——再拿一张报纸!你装成在看报的样子。
不对!头往这里靠,对对对,不对了,太过了。
好,脚再高尔基点,太高尔基了,低一点。
人教新课标版三年级上语文同步阅读6 小摄影师爱读书的小高尔基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
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1.给加点字注音。
吩.( )咐 打.( )量 停当.( )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摆布——( ) 指派——( )3.小男孩见到高尔基后,“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
”从这句话可以A .引起下文B .点明题目C .总结全文爱读书的小高尔基一次,高尔基在烧水时,读书读得入神,没有发觉水早就烧开了,结果把茶缸烧坏了。
这下可闯了祸,凶狠的女主人抄起一根松木棍,不容分说就朝高尔基身上打下来,一边打还一边骂,把高尔基打得遍体鳞伤,以至不得不请医生来看。
高尔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有的地方都渗出了血,木刺都扎进肉里去了。
医生从他的背上拔出了12根木刺,并非常义愤地鼓动高尔基去告发。
女主人这时害怕了,她生怕高尔基去告她虐待罪。
马上换了一副可怜的面孔说:“孩子,只要你不去告发我,你提什么条件我都答应。
”“你说话算数?”“是的。
”女主人无可奈何地说。
“只要你允许我在干完活后可以读书,我就不去告发你。
”女主人极不情愿地答应了。
这样,高尔基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的权利。
这篇短文叙述了小时候的高尔基克服了重重困难,以皮肉受苦的代价,换来了多余时间读书。
正是他勤奋不懈地努力,最终才成为了大文学家。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zā( ) sèn( )扎.进渗.出zhā( ) shèn( )查画,最后一笔2.“虐待”的“虐”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5.你想对那个女主人说点什么?6.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再联系短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6、小摄影师教学目的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能判断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2.了解体会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爱护和关怀。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会读写课后词语,会用“突然”造句。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
尽管课文用了不少文字写小男孩儿,但小男孩儿之所以能进来,高尔基之所以那么顺从地听从一个小孩子的吩咐,他不放记者进来,而特别嘱咐要放小男孩儿进来……这一切无不体现高尔基对下一代有着特殊的感情,说明他非常热爱、关心下一代。
这是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
本文对话较多,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人物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思路:按照从“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组织教学。
首先指导学生预习、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以课后思考题为主,辅之以精当的设问,抓住重点词句精读课文,把理解的重点放在体会高尔基关心爱护下一代上。
最后总结课文,进行练习思考,对课文内容、特点有一个更完整深刻的认识,相机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指导学生有表情朗读、分角色朗读。
教学准备: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提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做什么的,“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2.导入新课。
课文中的小摄影师是谁呢?他给谁照相?怎样照的?照成了没有?……读了课文就会知道。
二、指导预习,初读课文。
1.出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按要求进行预习。
(教师巡回指导)3.初读课文,结合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小黑板,在正确的读音下画上线。
摄(shè sè)突(tóu tū)卷(jiǎn juǎn)吩(fēng fēn)秘(bì mì)杂(zhá zá)(2)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重点检查生字读音。
高尔基的转变1868年3月16日,大作家高尔基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古城下诺夫戈洛德,他自小贫穷,自学成材,1892年,贫穷中的高尔基开始给报纸投稿,此后渐渐成名,1896年,高尔基成为《下诺夫戈洛德报》的编辑,同年结婚。
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开始崇拜高尔基,尤其是社会革命党和社会民主党等社会主义者。
一篇又一篇充满战斗力的小说问世,连资产阶级也被小说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所吸引,高尔基开始跻身于俄国名作家之流,渐渐与契诃夫和托尔斯泰等大家平起平坐。
托尔斯泰是一个怜悯众生悲苦的真正高贵的人,而高尔基则对沙皇制度充满愤怒,猛烈抨击,这使得他们在1901年的会面彼此都很不自然,但他们在同情弱者和热爱文学方面是相同的。
1902年,高尔基攻击沙皇专制制度的话剧《在底层》大获成功。
剧本印成书后一售而空。
高尔基在大学在工厂在沙龙大受欢迎,1903年,保皇分子将他刺伤,引起全社会尤其是舆论界的公愤,高尔基反对沙皇专制制度更加坚定。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沙俄军队的腐败无能导致连连战败,战士们的鲜血白流,俄国社会动荡,集会和暗杀层出不穷,国家面临分裂。
左派人士盼望出现大乱,以消灭专制的沙皇制度。
保皇人士则忧心忡忡,担心国家灭亡。
高尔基反对对日开战,呼吁人民为争取与日本签署和平协议而游行。
1905年2月,大批工人在圣彼得堡发动大规模和平示威,沙皇尼古拉二世拒绝接见游行的工人,哥萨克军队出动,大肆镇压,数百工人被打死。
高尔基悲痛欲绝,发布告社会书,号召推专制体制,结果被捕,工人游行被镇压和高尔基被捕引起俄国全社会和全欧洲的公愤。
为了避免出现更大的社会动荡,沙皇政府被迫将高尔基释放。
1905年6月,俄黑海舰队“波将金号”装甲巡洋舰水兵起义,起义虽被镇压,但面对战争的失败和国内形势的动荡,沙皇被迫宣布放弃君主专制政体,召开国民大会,杜马。
这一年,高尔基第一次见到了列宁,列宁虽然对他批判沙皇和开始批判资产阶级很满意,但不满他和自由派知识分子打得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