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运输量和交通量预测运输量和交通量预测
- 格式:doc
- 大小:93.00 KB
- 文档页数:12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经过其中一点或其中一路段的交通流量。
交通量的分析旨在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了解路段或交通网络上的交通流量情况,包括每日、每小时或每分钟的交通量大小、交通高峰期和低谷期、不同车辆类型的流量分布等。
常用的数据采集手段包括路段流量计、车牌识别系统、磁敏感线圈等。
交通量的预测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模型建立和预测。
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包括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神经网络等。
预测结果可用于评估交通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为道路建设和交通信号优化提供参考、指导交通运输企业的调度管理等。
在交通量分析和预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和处理:选择适当的数据采集方式,并进行数据清洗和处理,消除异常值和噪声干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交通量分析指标:除了常用的交通量大小指标外,还可以采用交通流密度、平均速度、延误时间等指标来描述交通环境和交通状况。
3.模型选择和建立: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模型进行交通量预测,常用的模型包括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
4.模型验证和改进:通过对模型的验证和评估,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进行模型的改进和调整,提高预测精度和效果。
5.不确定性和风险分析:由于交通量预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考虑不确定性范围和可行性等问题。
交通量的分析和预测在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通过准确地分析和预测交通量,可以指导合理的交通规划和道路设计,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为交通信号控制和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交通运输企业的调度和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最后,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一个复杂而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除了交通规划、交通工程和城市交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数据处理和分析、数学建模和计算机仿真等技术手段。
因此,对于交通量分析和预测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合作和综合应用。
交通运输建设方案规划中的交通流量预测引言交通运输建设方案的规划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其中交通流量预测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对于规划者和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它可以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帮助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交通流量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并讨论其在交通运输建设方案规划中的应用。
一、交通流量预测的方法1. 统计模型统计模型是最常用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之一。
它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流量。
常见的统计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这些模型可以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和预测需求进行选择和调整,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2. 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它通过建立交通网络模型和交通行为模型,模拟交通流量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情况。
仿真模型可以考虑更多的因素和变量,如道路拓扑结构、交通信号控制、车辆行驶特性等,因此能够提供更为准确和全面的交通流量预测结果。
3. 智能算法智能算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流量预测方法。
它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自动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并进行预测。
常见的智能算法包括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等。
这些算法能够处理大规模和复杂的数据,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二、交通流量预测的数据需求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数据。
以下是交通流量预测中常用的数据类型和需求:1. 历史交通流量数据历史交通流量数据是交通流量预测的基础。
它可以反映出交通流量的季节性、日变化和周变化等规律。
规划者和决策者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了解交通流量的趋势和变化,为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2. 道路网络数据道路网络数据包括道路的拓扑结构、长度、宽度、交叉口位置等信息。
这些数据对于交通流量的预测和分析至关重要,它们可以帮助确定交通流量的传播路径和影响因素,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依据。
国道107改线(安阳至信阳一级公路)官渡黄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3.交通量预测3.1预测方法和思路概述3.1.1预测的基本说明规划天赐桥位于规划的京九路上,跨越小潢河,桥西北接向阳路,东南接滨河南路,是小潢河北岸到南火车站的便捷道路。
项目的实施对更好的联系火车站,发展地方经济,完善路网建设,方便两岸居民往来,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根据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规定,预测年限为项目建成后20年,本项目2016年开工建设,2018年正式开通,因此交通量预测年限为2018年~2037年。
结合国家及各省市制定远景规划的阶段划分,报告确定预测特征年为2018年、2020年、2025年、2030年和2037年。
3.1.2未来项目交通量构成一般来讲,道路远景交通量由三部分组成:即通道内竞争线路自然增长的趋势型交通量在项目上的分流;项目从其他运输方式上分流的转移交通量;项目建成后将对区域经济产生带动作用,从而诱导发生的诱增交通量。
针对本项目特点,分析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交通组成:1、趋势型交通量:分析项目所处地区的运输环境和路网结构,可以看出目前在天赐桥通道内,有弦山桥(一桥)和紫水桥(二桥)共同维持通行。
目前弦山桥为四车道城市A级道路,紫水桥为四车道城市A级道路,由于交通压力巨大,弦山桥和紫水桥交通十分拥挤。
本项目建成后,通道内的交通量将主要由弦山桥和紫水桥、天赐桥三座桥梁共同分担。
报告在得出预测年限内运输通道交通总量的基础上,得出拟建公路的转移交通量。
3.1国道107改线(安阳至信阳一级公路)官渡黄河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其他运输方式。
所以本项目暂不考虑来自铁路运输方式的转移交通量。
3、诱增交通量:项目建成后,通道内运输条件将得到极大改善,使影响区域内原来由于运输条件所限而未能实现的潜在运输需求成为现实,同时诱发新的交通需求,即产生项目的诱增交通量。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与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3.1.1 项目影响区的确定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
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 交通现状分析1、交通现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 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 12.5%,公交车比例仅为 14.7%。
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 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
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 2.44 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
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
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
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
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交通量预测1.1交通量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本项目在大理市公路网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项目影响区域内机动车的出行流量、流向以及车辆装载情况调查,同时考虑区域内综合运输网络布局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情况,项目实施后周边路网上的交通量可分为两部分:趋势交通量与诱增交通量。
前者为由于项目实施而产生的交通量,后者是由于道路的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而引发的交通量。
1、影响区内自然增长的趋势交通量通过对项目影响范围内运输通道历年交通量以及对影响区历年客货运量的统计分析可知,随着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项目影响区内交通出行量将快速增长。
本项目道路沿线经过红山综合物流园区、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项目建成后,通道内交通出行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2、本项目建设带来的诱增交通量本项目建成后将改善区域内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与激励作用,可以大大缩短沿线群众的出行和货物运输时间,节约车辆运营成本,能够提高满江片区、凤仪组团、创新工业园区华营普和箐地段以及大理经济开发区上登工业园区之间的快速联系,并提升项目周边地区的区位条件和经济可达性,加强各影响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促使项目各影响区经济产生新的增长,由此将产生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区域公路运输占交通运输中的主导地位,在预测年份内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因此,本项目远景交通量主要为趋势型交通量的自然增长,及项目建成后考虑一定比例的诱增交通量两部分组成。
项目交通量预测的基本思路是:参考近年云南省和大理市居民出行调查的相关数据,在详细分析历史年份路网车流量增长情况和客货运发展趋势的情况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预测本项目远景年交通量。
具体流程如下所示:1、根据本项目区域范围内主要相关公路、收集调查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在综合比较选定基年交通量、交通量平均增长率基础上,预测各特征年交通量。
2、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城市主干道交通量预测年限为通车后20年,确定以2015年为基准年。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交通量分析和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章首先在交通量观测及其他交通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本项目相关线路及其影响区域的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和特征,然后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调查与分析,使用公路可行性研究通用的预测技术和方法,分析预测远景年交通量发展规模和水平,为确定本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标准规模和经济评价等提供重要的依据。
3.1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本项目采用交通量观测为交通调查方法。
3.1.1 调查综述调查的目的、方法及内容:公路交通调查是公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环节,为全面了解项目所在地区公路交通量的特性和构成,掌握公路交通流量流向、车辆构成、货物种类等资料,为未来拟建公路交通量预测提供基础数据,本项目公路交通调查主要包括相关公路观测交通量、汽车保有量、交通事故等方面内容,调查范围主要是针对拟改建项目所属区域及沿线所经区域进行调查。
3.1.2 调查资料的分析1.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3-1 正镶白旗杨白音敖包嘎查测站历年交通量2.交通量观测调查车辆构成分析通过资料整理,可以得到各调查点断面交通量情况。
详见下表。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3.2.1预测思路交通量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定项目技术等级、建设规模及标准的依据,也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
根据研究项目白旗伊克淖苏木白音敖包嘎查至乌兰胡吉尔浩特至陶苏图浩特公路周边地区的公路项目,路段历史交通量能反映该路段上交通量的发展趋势。
因此,可以利用周围路段的历史交通量用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来进行预测。
基于运输通道的交通量预测法的大致思路如下:(1)获取项目所在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2)根据运输通道历史交通量找出其发展趋势,运用相关趋势模型求出运输通道交通量的增长率,并计算出运输通道未来年总交通量;(3)根据项目运输通道内各条道路的历史交通量发展趋势,结合相关各条道路在未来年的等级、车道数和通行能力等因素,采用Lgoti概率模型来确定未来年各条道路在运输通道内所分担的交通量比例,最后计算出本项目未来年的交通量。
03-交通量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交通调查概述3.1.1 调查综述交通量预测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的技术标准、⼯程设施规模及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次交通量预测综合考虑了项⽬影响区社会经济现状、⼟地利⽤现状、综合运输现状及各⾃发展规划等,依据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预测得到未来⼀定时期内拟建项⽬可能承担的交通量,为选定公路技术标准、经济财务效益分析等⼯作提供依据。
本章报告主要内容有:本项⽬影响区公路交通量调查与分析,本项⽬交通量预测内容与⽅法,交通量预测过程与结果等⽅⾯的内容。
交通调查是公路⼯程可⾏性研究的⼀个重要环节,是采集所需基础数据的最基本⼿段。
交通调查的⽬的是为了全⾯了解项⽬影响区公路交通的特性和构成,把握旅客和货物的流量、流向,为交通量预测⼯作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为全⾯了解拟建项⽬所在区域的公路运输特征,准确把握区域内出⾏者与货物的流量流向、出⾏车辆的构成,为后续的交通量预测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调查车型分类见表3-1。
表3-1 调查车型分类表①调查点视距通畅,便于统计;②调查点处平⾯顺直,纵坡平缓,路基较宽,同时能保证上⾏和下⾏调查点处之间有50~100m的距离,以保证交通安全。
【交通量分析及预测】XXXXXXXXXXXXXXXXXXXXXX 3.1.2 调查资料分析以交通量调查为基础,换算成年平均⽇交通量,进⾏统计分析,年平均⽇交通量采⽤下式计算:Qik=qik×βi×γik×δi式中:Qik——地点i、k类车的年平均⽇交通量;qik——地点i、k类车的调查⽇交通量;βi——地点i的昼夜率;γik——地点i、k类车的交通量⽉不均匀系数;δi——地点i的交通量周不均匀系数。
再⽤表3-2中的折算系数将交通量折算为标准⼩客车。
表3-2 车型分类标准表3.2 相关运输⽅式的调查与分析3.2.1航空运输区域内宜宾五粮液国际机场定位为国内区域性国际机场,填写全国地级市⽆国际机场的空⽩,是西南地区五⼤航空枢纽之⼀。
建设方案中的交通运输与交通流量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交通运输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方案中的交通运输规划和交通流量预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建设方案中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交通流量预测。
一、交通运输在建设方案中的重要性交通运输在城市建设方案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交通运输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
没有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城市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将受到限制。
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建设需要考虑到人口和经济增长的趋势,以及城市内外的联系。
其次,交通运输对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良好的交通运输系统可以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出行效率,让居民更好地享受城市的便利。
另外,合理规划的交通运输系统也能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最后,交通运输还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运输系统,可以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交通运输规划还应该考虑到非机动交通的需求,为步行和骑行提供更加友好的环境。
二、交通流量预测的意义和方法交通流量预测是建设方案中交通运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准确预测,可以为道路、公交、地铁等交通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交通流量预测的准确性对于保证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提高交通效率至关重要。
交通流量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
宏观模型通过对城市整体交通流量的预测,来获得交通需求的总体情况。
宏观模型通常基于历史数据和城市发展趋势进行建模,可以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交通需求。
而微观模型则更加详细和精确,通过对道路网络和交通流的模拟,来预测具体路段和交叉口的交通流量。
此外,交通流量预测还需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因素对交通需求的影响是复杂而多样的,需要综合考虑。
因此,交通流量预测需要借助数据分析和建模工具,结合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与分析公路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沿线的社会经济状况密切相关。
交通量的分析与预测是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的技术等级、工程设施规模以及经济评价的基础。
本次调查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区域内的车辆车型和货类的多样性,为了本报告的编制更加精确与合理,结合项目所在运输通道交通流的特点,在车型上更加详细,按照车辆的客货以及大中小型对调查车辆进行了分类。
表3-1 交通量观测车型与车辆折算系数表由于本项目部分路段与现有XX国道平行,并与XX国道、XX西路相连,因此本项目交通量将主要来源于现有道路交通量的增长,及XX国道的分流,为了准确把握现有相关道路的交通状况,合理预测本项目交通量,本此调查收集了与本项目直接相关道路的历年交通量统计数据。
相关道路历年年平均交通量统计数据见表3-2。
表3-2 相关道路现状交通量单位pcu/d从相关道路现状来看,XX西路、XX国道及XX公路的交通量均出现一定幅度增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8%,4.7%,7.0%。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XX国道面临的交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为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区域路网,合理分流现有道路的交通量是十分必要的。
3.2 预测思路与方法依据绍兴市现状路网可知,本项目起点位于XX路,顺接XX路,终点位于XX西路,总体走向与XX国道、XX公路(XX国道)平行,本项目建设必然会对相关道路产生一定的分流作用,分流交通量也将是本项目交通量的主要来源。
同时本项目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发展,加快区域开发的进程,而区域的开发也必然会产生部分交通量,即诱增交通量。
本项目属于区域道路,对铁路、水路运输基本不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次预测中不考虑其它运输方式的转移交通量。
根据本项目未来交通量组成分析,本次预测将分别对本项目的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进行预测,具体的预测思路及方法如下:针对本项目趋势交通量,本次预测将以区域路网及相关道路的现状交通调查为依据,然后依据XX市国内生产总值与相关道路交通量之间的弹性关系,采用弹性系数法对相关道路的趋势交通量进行预测,并通过交通分配获得本项目不同路段的趋势交通量。
交通量预测的方法交通量预测是指通过对道路、交通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的分析,预测未来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的一种方法。
交通量预测对于交通规划、交通运输管理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交通政策和优化交通网络。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交通量预测方法。
1. 经验模型方法经验模型方法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的预测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利用历史交通数据和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天气、节假日等)建立数学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预测。
常见的经验模型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拟合来预测未来交通量,但不考虑交通系统的动态变化和非线性关系。
2. 交叉影响分析方法交叉影响分析方法是指通过研究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来预测交通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将交通量视为多个影响因素的综合结果,通过建立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型来进行预测。
常见的交叉影响分析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因子分析和模糊关联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各个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提高预测精度。
3.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交通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对交通数据进行训练和学习,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模型对未来交通量进行预测。
常见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神经网络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大量数据进行精确的模型训练和预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4. 综合模型方法综合模型方法是将多种预测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交通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构建多种预测模型,并结合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预测。
常见的综合模型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和灰色关联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到各种因素的权重和关联程度,提高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的来说,交通量预测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
不同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适合的方法取决于预测的具体需求和可用的数据。
第四章交通分析及预测4.1交通调查综述4.1.1交通调查目的掌握工程路交通流的分布状况掌握交通流的行程车籍情况通过调查,为本工程交通量预测和技术标准确实定提供可靠的根底数据.4.1.2交通调查内容本次交通量调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历史年工程路交通量观测资料的调查现场交通量补充调查本次交通量调查及分析的主要内容见图4-1所示.图4-1交通调查流程图4.1.3交通调查范围本工程研究范围为宁丹公路二期养护改善工程,即大周路平交至雨花台区、江宁区交界路段,虽然长度较短,但作为宁丹公路的重要组成局部, 为全面了解宁丹公路及不同路段的交通量状况,资料收集和调查分别针对宁丹公路全线和拟改造路段而开展.宁丹公路历年交通量观测资料见表4-1所示. 表4-1宁丹公路历史年交通量观测资料〔辆 /日〕车种年份观测点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拖挂车汽车绝对数合计1994 年东善桥13082125085505283383444 1995 年东善桥15274226236805103894151 1996 年东善桥2957558109217387836867813 1999 年东善桥21342898576494243054658 2006 年铁心桥58062217283629953262017026可以看出,1997年南京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前,宁丹公路交通量增长较快,高速公路通车后对宁丹公路分流明显.根据?江苏省省道网调整报告?,宁丹公路东善桥交通量观测点于2003年被取消,故已有交通量观测资料连续性较差,不能准确反映该路段交通量近年开展变化趋势, 但总体来说,随着近年区域经济以及交通运输事业的开展,宁丹公路交通量呈上升趋势,交通量分布呈现由城市外围区域向主城区逐渐增大的趋势.宁丹公路铁心桥交通量观测点因靠近南京市区,城市内部交通量较多,故该点2006年交通量资料对于本工程未来年交通量预测不具代表性,因而不宜采用.4.3交通量补充调查为把握工程路段交通量现状,工程组于2007年3月6日对工程路布设了1个观测点,进行早、晚顶峰共四小时交通量补充调查, 调查时间为8: 00〜10: 00和15:00〜17: 00 ,调查点位置如图4-2所示图4-2交通量调查点位置图通过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考虑相关因素,换算得出工程路全日平均交通量为5997辆/日,断面折算交通量结果见表4-2所示,车型比例如表4-3及图4-3所示,车籍比例如表4-4及图4-4所示.表4-2断面折算交通量表车种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拖挂车合计绝对值〔veh 〕3441297628156948145997折算值〔pcu 〕3441446628235396427006表4-3车型比例表〔按绝对数计算〕车型小型客车大型客车小型货车中型货车大型货车拖挂车比例57.4% 4.9%10.5%26.2%0.8%0.2%图4-3车型比例示意图表4-4宁丹公路交通量车籍组成表图4-4车籍比例示意图地区所占比例地区所占比例南京91.42%滁州0.46%镇江0.28%马鞍山0.92%常州0.46%安徽其他地区 2.65%无锡0.58%浙江0.35%江苏其他地区 1.15%北方其他地区 1.27%上海0.23%南方其他地区0.23%4.4交通量分析及预测4.4.1交通量分析1、车种分析宁丹公路作为沟通沿线区域与南京主城的主要通道,加之沿线分布大量旅游景点,其客车交通量高于货车交通量.客车中,小客车占主导地位,占断面总交通量的57.4%;货车中,以中型货车为主,约占断面总交通量的26.2% 0预计随着本工程的实施对沿线交通出行条件的改善以及沿线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区域旅游出行的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客车交通量增长率仍将高于货车增长率.随着今后人们对出行质量要求的提升以及私人小汽车拥有量的提升,小客车比例亦将进一步增加.2、车籍分析交通量调查资料说明,本地车占有绝比照例,达91.42% ;外地车的比例仅8.58% ;从宁丹公路交通量车籍组成根本可以看出,宁丹公路主要效劳于沿线区域内部出行,对外出行以江苏省其他地区及安徽省马鞍山及其他地区为主,过境交通比拟少.南京绕越公路和规划建设的马鞍山到南京禄口机场公路均与本工程路设有互通立交,未来工程路承当的过境交通量将有一定的增加.4.4.2交通量预测1、预测思路分析现状道路交通量组成情况,综合考虑工程路区域经济未来开展趋势以及南京市其它相关类型公路历年交通量变化状况及开展趋势,并参考?南京市城市道路建设开展战略研究?报告,从而确定工程路未来年工程路交通量增长率.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增长率见表4-5所示.表4-5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增长率表特征年2021 〜20212021 〜20212021 〜20212021 〜2023增长率9%8%7%5%在此根底之上,根据现有道路交通量资料状况,采用增长率法对工程路远景年交通量进行预测.具体预测模型如下: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基年交通量X 〔1 +预测特征年交通量增长率〕注:基年交通量70062、预测年限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交通量预测年限为15年,预测基年取为2021年,预测特征年设定为2021年、2021年、2021 年、2021 年、2023 年.3、预测结果工程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见表4-6所示:表4-6工程路交通量预测结果表年份〔年〕20212021202120212023交通量〔〕83249073133311869821645。
运输量预测摘要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就未来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作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它是研究分析未来运输业需要担负的任务,寻求发展运输能力的目标和途径,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量的合理分配和综合运输网建设,以形成合理的运输业结构的依据。
做好运输量预测对于保证运输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目录1内容简介2预测步骤3计算运输量4货物周转量5旅客周转量收起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就未来的旅客和货物运输量作定性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
它是研究分析未来运输业需要担负的任务,寻求发展运输能力的目标和途径,研究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运输量的合理分配和综合运输网建设,以形成合理的运输业结构的依据。
做好运输量预测对于保证运输业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预测的运输量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旅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以及管道运输的货物运量和货物周转量。
运输量预测按期限通常分近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一般 5年以内为近期,5~10年为中期,10年以上为长期。
编辑本段预测步骤预测大致分为三步:①系统分析客货运输量和工农业生产之间关系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确定未来旅客平均行程延长或缩短的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寻求它们之间关系数量上变化的趋势,掌握预测计算用的数据和成因;②调查了解预测期内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有关工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分析引起未来运输量需求的因素变化的趋势;③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综合比较,确定预测运输量的速度和规模,力求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编辑本段计算运输量运输量预测的计算方法基本上分为生产和运输比例关系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两类。
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预测的具体计算方法又各有差异。
并估计这些因素对未来客运量增长速度的影响程度。
按生产和运输的比例关系法计算方法分为四种:①按主要工农业产品计算的运输系数法。
第五章交通量预测第五章交通量预测交通量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需求的反映,其发生和发展与交通沿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年交通量的预测应以研究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为基础进行推算。
5.1 交通量预测总体思路本项目交通量预测以“四阶段法”为基本方法,并考虑交通诱增、交通转移以及道路收费对道路交通量的影响,其总体思路如下:⑴收集调查社会经济及交通现状资料,通过分析建立模型,预测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⑵分析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两者的相关关系,在预测区域未来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确定未来年份项目区域的总的交通需求,即各个交通小区的交通发生、集中总量和客货流量及流向特点;⑶预测各个区域的交通分布情况,并同时考虑因本项目建成后对影响区域产生的趋势型分布和诱增型分布;⑷建立研究区域交通公路网,将区域的分布交通量分配到公路网的具体路线上,从而得到建设项目及相关道路的未来特征年交通量。
在这一过程中将考虑道路收费以及与水运、铁路等其它运输方式相互转移的交通量对道路交通量分配结果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其它修正因素,最终确定崇海大桥未来交通量。
整个交通量预测的过程如图所示:图5-1交通量预测流程图5.2 交通预测方法5.2.1 交通量生成预测方法交通量生成预测通常有两大类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对公路客货运量需求的预测来预测区域的交通发生吸引总量;一是通过对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来预测未来年各个区域的交通发生吸引总量。
由于通过对公路客货运量需求的预测来预测区域的交通发生吸引总量必须在公路运量的统计口径问题、客货运量的分布资料收集及运量转化上有着严格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本项目实在难以实现,因此本项目拟采用通过对公路交通量的预测来预测区域的交通发生吸引总量的思路。
公路交通量是由公路客货运需求派生出来的,而公路客货运的需求直接相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公路交通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根据多个地区对道路交通量的调查研究结果,交通量的变化与社会经济的变化相关关系十分密切。
4 运输量和交通量预测4.1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分析4.1.1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目标●“宏观区际”交通发展目标:在全省以及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中考虑开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加强开化与周边地区特别是浙皖赣三省毗邻县市及本省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交通联系。
●“中观区域”交通发展目标:着眼于三省交界、重要生态旅游带的定位,改善交通条件,提高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和运输效率。
●“微观区间”交通发展目标:充分考虑交通运输与城镇体系发展的关系,形成以县域中心为交通中心、市级中心镇为重要交通节点、县级中心镇为客运网点的综合运输交通网络。
4.1.2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根据我县交通运输的实际状况,公路运输是我县目前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因此综合交通建设规划要以公路建设为中心进行,规划建设的铁路、水路为辅的干支衔接、畅通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交通建设按照建立大网络、建设主骨架、完善城市交通体系的要求,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华埠镇和马金镇为节点的干支衔接、畅通便捷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1) 铁路建设“西拓”:建设向江西拓展的九景衢铁路(九江~景德镇~衢州),提高开化出省的运输能力,并开发沿线的资源通道。
(2) 公路网建设●构筑高效、快捷的公路网主骨架加快一纵一横高速公路建设,建立高效、快速的公路交通网,从根本上改变开化在经济、交通、地形条件上的劣势,使地处黄山、钱江源、千岛湖三角黄金旅游区的开化得以充分发挥地理优势。
建设联系纵横高速公路之间的互通连接线,使开化成为浙西连通东部沿海地区与内陆的重要公路交通联系点。
●加大国省道改造的力度17省道华白线已于2002年完成了全线改造;205国道开化境内路段界首至开化路段改建工程也已于2003年完成,开化至西坑口段改建工程正在实施,将于2005年完成。
通过对国省道的改造工程,改善路面质量,进一步提高出县通道的公路等级,从而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加快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继续开展交通扶贫工作,加快县乡公路建设步伐,2005年完成县道硬化目标,并加快通向行政村特别是中心村等级公路的建设进程。
●重视公路客货站场建设规划形成“一个中心、两个交通节点、三个客运网点”的公路运输站场总体布局。
(3) 水路建设●加快航道整治,建设华埠港重点疏浚常山至华埠段航道,建设有20万吨年吞吐量的华埠港口。
●完善水库旅游设施建设完善齐溪中型水库的水上旅游设施,为钱江源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提供安全保障。
4.2 公路客货运输量及交通量预测我县是一个以公路运输为唯一运输形式的山区县,综合交通运输量主要表现为公路交通运输量。
4.2.1 影响运输量的相关因素1、国民经济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量的大小是交通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它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运输量就大;经济运行状况良好,运输量增长就快。
从运输量的变化过程,可以折射出各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堪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1997年至2002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为9.6%,交通运输客运量则以6%的速度增加,货运量则以7.8%的速度增加。
原因是:一方面是国民经济的发展使得全社会各生产要素频繁流动,促成了运输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运输业的繁荣,也使商品、物资流通更加畅通,客观上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
因此,从我县今后若干年国民经济发展预测情况看,交通运输业也正在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2、产业结构我县到2005年对优化产业结构的奋斗目标是:加快经济向现代化转变,形成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其中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为35%。
即使在一、二产业中,我县也以发展有机茶为龙头产业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和以硅电子产品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这对于货物运输来说,必然会朝着批量小、速度快、随运随到等特点发展,所以公路运输应该成为最活跃、同时又是发展迅速的产业。
3、生产力的布局从衢州市角度来审视开化,整个衢州市互相连通的公路大动脉黄衢南公路、杭新景高速公路穿城而过,根据衢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及至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在今后的二十年内,全市将建立以“两区一市三县”六个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交通运输大通道为轴线的集约开发模式,将交通走廊变为经济走廊,这样的开发模式,将会极大地刺激交通运输的增长。
从我县的角度来看,随着生态县建设的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将逐步成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我县将建设成为我国的重要硅电子产品基地、龙顶名茶生产基地、根雕产品生产基地、食用菌等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另外我县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林业大县,随着浙皖赣三省旅游“金三角”(黄山、钱江源、庐山、千岛湖、三清山)公路网络逐步完善,过境的人流物流也将会大幅度增加,给交通运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另外我县地处浙江最西部,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向西辐射的通道上,伴随着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发展,开化作为长江三角洲行政区划内的边缘地带,有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接受要素辐射和转移的区位条件,有建设长三角中心城市游憩和休闲功能区的环境优势。
在与中西部地区人才和资源优势结合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
随着公路主骨架的建成,这种人力和物力流动将更为便捷,开化的过境运输量也将会激增。
4、人民生活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天工作制的实行,又让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人均出行次数将会上升,而且经济发达水平的差异使人们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流动,使得象我县这样具有良好生态环境优势的区域客运量将会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人们对出行时间的期望值在下降,对出行舒适程度的期望值在上升,快捷、舒适的运输方式更受欢迎,增长幅度将会更快。
另一方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人们对吃、住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食品、建材等货物运输量的增加。
5、邻近地区经济走向开化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在经济走向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县客观上成了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结合部,具有承东启西的作用。
邻近地区的经济走向对开化的影响很大,在运输业上反映为过境运输量,随着邻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开放程度的不同而变化。
4.2.2 公路客货运输量和交通量预测交通运输量的增长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因此运输量的预测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具体表现为与各项社会经济指标挂钩。
1、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截止2003年,开化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564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7158元,比上年增长了14%,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7.6∶40.3∶32.1。
历届县委县政府均重视经济的发展,抢抓机遇,开拓进取,从开化实际出发,实施建设生态县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①向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转化农业实现质的转折,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建立了名茶、食用菌、苗木、中药材、清水鱼等十五大特色绿色农业基地,名优茶、食用菌已形成主导产业。
建成了全省规模最大的黑木耳、金针菇生产基地,开化龙顶茶、开化黑木耳、开化金针菇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名牌产品。
开化龙顶名茶成功越过欧盟“绿色壁垒”,俏销海内外市场。
生态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
以标志着钱江源头优越生态环境为特色的有机茶、啤酒、山泉水、食用菌、山茶油、森林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得到较快发展;木糖醇、单晶硅、有机硅等高新技术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
生态旅游开始兴起。
以钱江源风景名胜区为主体的源头山水风光旅游区、芹江风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南华山生态旅游区、霞山古村落文化区、宋村十八洞名胜古迹区、华埠商贸旅游区等旅游景点已着手开发,南湖山庄、花山宾馆等一批旅游服务设施相继建成,大大提高了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
2002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31.8万人次。
②生态城镇稳步推进“钱江源头、生态名城”的建设步伐加快,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岙滩新区建设、南湖中心区开发、旧城改造、高标准城市防洪堤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生态城市功能进一步强化,城市品位大大提高。
近五年,县城规划控制区由35平方公里扩展到83平方公里,县城建成区面积由2.8平方公里扩展到8.03平方公里。
③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主干线通行能力有较大提高:全县形成了以205国道、17省道为主要干线的、较为完整的境内局域公路网络,长期制约开化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得到初步缓解;电力电网受电供电能力有所增强:水电装机容量3.17万千瓦,输变电装机容量162100千伏安,通过了全国第二批农村电气化县达标验收;通信信息设施建设达到新水平:全县乡乡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邮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信息网络和应用系统建设步伐加快:广电、电信建成IP宽带局域网,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企业生产经营的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明显提高。
④科教文卫事业全面进步科技面向经济主战场的作用不断增强:有机硅产业技术、硅电子产品技术、食用菌技术、名茶技术服务体系均有创新;五年共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13项,获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5项;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教育“两基”目标顺利实现,学校“普实”通过省级验收,办学体制改革、学校布局调整得到深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广播电视、卫生、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所有乡镇有线电视联网的目标;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通过验收,城乡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计划生育跨入全省一类地区管理行列。
根据《开化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所确定的确良开化县“十五”期间全社会主要经济指标,“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11%,到2005年达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1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由温饱型小康向富裕型小康过渡。
2010年我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2%,达到5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达到全省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有增长,第三产业将以高于国民经济总体增幅的速度发展,到2005年年平均递增13%,到2010年年平均递增14%。
规划年的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见表4.1。
表4.1 开化县“十五”计划及2010年、2020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2、公路客货运输量预测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公路远景交通量预测是交通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公路项目立项和制定公路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确定公路等级、设施的依据;②是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③是确定交通与营运管理的依据;④是预测交通发展趋势的依据;⑤是运输经济分析的依据;⑥是评价公路安全程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