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DA技术进行数字电路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3.77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eda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电子设计自动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够运用EDA工具进行简单的电路设计和仿真,了解电路设计中常用的EDA软件及其功能。
3.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并运用逻辑门、触发器等基本元件进行电路设计。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EDA软件进行电路原理图绘制,并进行相应的仿真分析。
2.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设计项目,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EDA技术及其在电子设计领域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增强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对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电子技术相关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EDA技术,提高电子设计能力。
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内容以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二、教学内容1. EDA基本概念与原理- EDA技术发展历程- EDA软件分类及功能- EDA设计流程2. 常用EDA软件介绍- 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软件的界面及基本操作- 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 PCB设计基础3.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 逻辑门、触发器等基本元件功能与应用-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电路设计与仿真案例分析4. EDA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践-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电路(如:计数器、译码器等)- 电路原理图绘制与仿真- 电路板设计及制作5. 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 分组进行项目设计- 各组汇报与交流- 指导学生完成项目,总结经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周:EDA基本概念与原理第2周:常用EDA软件介绍第3-4周: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第5-6周:EDA电路设计与仿真实践第7周:团队协作与项目实践第8周:项目总结与评价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电子设计、数字电路、EDA技术等章节相关,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和拓展,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EDA技术。
基于EDA技术课程的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摘要】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通过对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的探讨,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文章首先介绍了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在教学改革中的优势,接着分析了相关教学案例并探讨了其效果评估。
随后具体探讨了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证明了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结论部分总结了EDA技术课程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指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为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EDA技术课程、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应用、优势、案例分析、具体应用、效果评估、推动作用、发展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软件来辅助进行电路设计的一种先进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EDA技术在电子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电路设计效率、降低设计成本、提高设计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电子专业的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已经难以满足行业要求。
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如何将先进的EDA技术引入电子专业教学,促进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果,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EDA技术课程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展开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和具体应用实例,探讨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和效果评估。
希望能够为电子专业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推动电子专业教学朝着更加实用和有效的方向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探讨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优势,分析电子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案例,并针对EDA技术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教学改革效果进行评估,从而全面了解EDA技术课程对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
浅析EDA技术在电子设计中的应用作者:庄培煜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4年第05期【摘要】 EDA电子技术的应用,在设计领域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现在发展特别迅速,是电子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技术。
这篇文章讲述了EDA技术目前状况、未来走向以及要点,并且探讨了EDA技术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 EDA 电子设计信息时代1 引言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EDA的英文全称,翻译过来就是电子设计的自动化,是由CAT、CAM、CAE、CAD这四个概念变化发展来的,在软件应用上,EDA采用HDL语言、逻辑编译自动化、分割、简化、仿真、布局线以及充分应用计算机的技术,是为了辅助电子电路设计、PCB设计和IC技术这三方面的工作,EDA的成长历程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计算机的CAD辅助阶段、CAE工程阶段以及EDA自动化阶段。
2 EDA技术的应用现状及趋势半导体技术的每一次跃升和发展,都进一步推动着EDA的不断进步,面对产品低功耗、低成本的需求,IC产业迅速发展,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压力,工程师也不得不选择效率更高的EDA工具。
设计师们一方面考虑物理特性对设计的功能、可靠性、时序的影响,一方面考虑到过多的设计压力下,必须用术语和抽象的形式来表述设计,必须提高EDA技术测试微米技术与验证的能力以及抽象的设计特色。
现在EDA技术在向不同的几个方面发展,硅虚拟原型是纳米设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够快速地查找芯片性能,得出正确的版图,提供相关的功耗、裸片尺寸以及相关时序,可测性技术,为了减少投入、减短周期,近年来可测性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设计师们对此技术也非常青睐,通过这些技术可以顺利检测桥接故障和阻抗过孔。
3 EDA技术的关键要点电子系统的电路结合、连接形式和逻辑功能都是用软件编程的方式来描述的,HDL就是所谓的硬件描述语言,能够应用于硬件电子系统设计过程中,通常大规模的设计也是使用这种语言。
第30卷第3期2008年9月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 f X ia ngta n Normal Un iver 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30No.3Sep.2008基于E DA 技术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实践新思路①曾 飞,郭汉清(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南通226019)摘 要:分析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传统模式的不足,介绍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教学的新思路。
基于E DA 技术的全新实验教学模式,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ED A 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31(2008)03-0164-03“数字电子技术”是自动化、电子类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主要是对其理论课中涉及的比较重要的理论和技术进行验证。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实验课程是基于一些固定功能芯片,通过简单的连接电路来验证某个电路原理。
目前,ED A 技术成为世界电子设计的最新的设计潮流和主要技术方向,利用ED A 软件进行数字电子技术虚拟实验辅助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1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是高等院校电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实验基础课,是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
旨在加深学生对已学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设计、组装和调试数字电路的基本技能,并为掌握后继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常规电路实验有:三态门和OC 门的研究,用SSI 设计组合电路和冒险现象的观察,MSI 组合功能件的应用,集成触发器的测试和应用,MSI 时序功能件的应用等实验。
传统意义的数字电路实验室主要采用TT L 逻辑器件,利用中小规模通用集成电路进行实验,用面包板和导线搭接,配合实验箱进行调试。
其特点是通过对电路板的设计来完成的,存在许多不足:如电接触性能不稳定、效率低、损耗大、实验内容受到限制、实验功能单一;当设计的数字电路系统比较复杂,需要多个集成芯片和大量连线时,就增加了设计电路板的难度和故障调试难度,延长了设计周期,降低了学习的学习兴趣;同时,常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的大量重复使用也大大增加了设计成本。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VHDL 中文件IO、配置、同步和异步设计等知识,训练VHDL 的编程能力,培养数字电路设计的基本技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大规模数字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分析示例代码,掌握VDHL 文件IO 的编写方法。
2、分析示例代码,掌握VDHL 配置的使用以及编写方法。
3、按照要求修改文件IO 和配置的示例代码。
4、根据同步和异步设计的不同,按照要求编写代码。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复杂设计,例如CPU,需要给它执行的指令。
以验证其正确性。
执行的结果也可以保存在文件中,供以后分析用。
VHDL 提供了文件读写功能,可以将测试激励预先保存在文件中,然后读入进行仿真。
文件读写的功能保存在IEEE 库的std.textio 和 std_logic_textio 包中,在文件头包含这些库,包,就可以调用文件读写函数。
文件I/O 关键语句:1、使用IEEE 文件读写包:USE ieee.std_logic_textio.all;USE std.textio.all;2、定义文件数据类型file results: text open write_mode is “results.txt";file mem_data: text;3、打开文件file_open(mem_data, "mem_data.txt", read_mode);4、定义行变量variable inline: line;5、读入一行数据到行变量readline(mem_data, inline);6、读行变量数据read(inline, ram_mem_temp);7、写数据到行变量write(OneLine,addr,right,10);8、写行变量到文件中writeline(results,OneLine);9、类型转换To_stdlogicvector(ram_mem_temp);--将ram_mem_temp 转换成std_logic_vector 型变量conv_integer(addr);--将addr 转换成interger 型变量1),常用的数据类型,函数,过程,模块,测试激励可以放在一个包中,以方便重用。
一、概述EDA(Electronics Design Automation)是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系统进行设计的方法。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是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对硬件电路进行重新编程。
秒表电路是一种常见的数字电路,可以用于测量时间间隔。
本篇文章将基于EDA课程设计,利用FPGA进行秒表电路设计的研究和探讨。
二、背景知识在进行本课程设计之前,需要了解以下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1. EDA技术:EDA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电子设计的方法,包括了电路仿真、综合、布局布线等一系列的设计流程。
在本课程设计中,将会使用EDA技术来进行秒表电路的设计和验证。
2. FPGA技术:FPGA是一种可编程的逻辑器件,可以根据设计的需要进行重编程,灵活性很高。
在本课程设计中,将会使用FPGA来实现秒表电路的硬件设计。
3. 秒表电路:秒表电路是一种数字电路,可以用来实现时间的计时和显示功能。
在本课程设计中,将会对秒表电路的设计进行详细讨论。
三、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用EDA技术和FPGA技术,设计并验证一个基于FPGA的秒表电路。
具体目标包括:1. 学习和掌握EDA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功能。
2. 熟悉FPGA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能够进行FPGA的硬件设计。
3. 设计并验证一个完整的秒表电路,包括计时功能、显示功能等。
四、课程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学习EDA软件的基本操作:首先需要学习和掌握EDA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电路设计、综合、布局布线、仿真验证等功能。
这一步是为了为后续的秒表电路设计和验证做好准备。
2. 学习FPGA的编程方法:其次需要了解FPGA的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包括FPGA的硬件描述语言、开发工具的使用等。
这一步是为了进行秒表电路的硬件设计做好准备。
利用EDA技术设计的数字电路极大地提高了效率性和可靠性在现代电子系统中,数字化和集成化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已经逐渐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主要方向和潮流,传统的数字系统没计方法已经逐渐被淘汰。
作为电子工程师和系统设计人员学习、掌握相关知识和技术已势在必行。
EDA就是利用计算机设计电子电路和系统的软件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电路设计的效率和可靠性。
减轻了设计者的劳动强度。
它的实现是与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FPGA (ComplexProgrammableLogicDevice/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技术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的。
这一类器件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其硬件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屏障。
美国Altera公司推出的发展较完善的MAX+Plush软件就是用于开发CPLD的EDA软件工具,它界面友好。
易学易用并具无可比拟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1. MAX+Plusll软件开发平台介绍设计CPLD时可以利用Altera公司提供的免费基本版MAX+PlusIll0。
2软件实现。
此软件可通过Altera公司网站免费下载。
MAX+Plush软件的设计流程分四步。
即设计输入、设计编译、设计验证和器件编程。
①设计输入。
MAX+Plush软件的设计输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原理图输入方式:这种输入方式多用于不太复杂的系统设计中,对于我们的频率计设计就可以采用。
因为用此方式不但方便也很直观。
文本设计输入方式:文本设计文件可以使用AHDL语言、VHDL语言、VerilogHDL语言。
三种都是硬件描述语言,每种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波形输入方式:设计者根据建立的输入,输出波形生成逻辑关系,本设计将不使用这种输入方式,但可以利用波形关系进行设计验证。
②设计编译。
MAX+P1usII提供了一个全集成编译器,编译过程经历网表提取,数据库建立,逻辑综合,资源分配,适配,时序仿真网表文件提取,装配等环节。
基于EDA技术进行数字电路设计基于EDA技术进行数字电路设计
1、EDA技术设计流程
在设计方法上,EDA技术为数字电子电路设计领域带来了根本性
变革,将传统“电路设计硬件搭试调试焊接”模式转变为在计算机
上自动完成。
2、设计要求
具有时、分、秒、计数显示功能,以24小时循环计时。
具有清
零和调节小时、分钟功能。
具有整点报时功能。
3、输入设计源文件
一个设计项目由一个或多个源文件组成,它们可以是原理图文件、硬件描述语言文件、混合输入文件,点击Source/New菜单,选择你
所要设计源文件类型,进入设计状态,完成源文件设计,存盘、退出;另在一张原理图编辑器窗口中,通过File/MatchingSymbol菜单,建立一张原理图符号,生成一个与原理图文件相同名、相同功能逻
辑宏元件,它自动加到元件列表中,可以在更高层图纸中反复调用;
4、逻辑编译
逻辑编译选择器件EPM7128SLC84-15,使用MAXPlusⅡ编译器编
译设计项目,通过编译器自动进行错误检查、网表提取、逻辑综合、器件适配,最终产生器件编程文件(。
jed)。
5、综合
综合就是利用EDA软件系统综合器将VHDL软件设计与硬件可实
现性挂钩,这是将软件转化为硬件电路关键步骤。
综合器对源文件
综合是针对某一FPGA/CPID供应商产品系列。
因此,综合后结果具
有硬件可实现性。
EDA提供了良好逻辑综合与优化功能,它能够将
设计人员设计逻辑级电路图自动地转换为门级电路,并生成相应网
表文件、时序分析文件和各种报表,若设计没有错误,最终可生成
可以编程下载。
SOF文件。
6、器件适配
综合通过后必须利用FPGA/CPLD布局/布线适配器将综合后网表
文件针对某一具体目标器件进行逻辑映射操作,其中包括底层器件
配置、逻辑分割、逻辑优化、布局布线等操作。
适配后产生时序仿
真用网表文件和下载文件,如JED或POF文件。
适配对象直接与器
件结构细节相对应。
7、功能仿真
通常,在设计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仿真验证其正确性。
在综合前,要进行行为仿真,将VHDI源程序直接送到VHDI仿真器中
仿真,此时仿真只是根据VHDI语义进行,与具体电路没有关系。
综
合后,可利用产生网表文件进行功能仿真,以便了解设计描述与设
计意图一致性。
功能仿真仅对设计描述逻辑功能进行测试模拟,以
了解其实现功能是否满足原设计要求,仿真过程不涉及具体器件硬
件特性,如延迟特性。
时序仿真根据适配后产生网表文件进行仿真,是接近真实器件运行仿真,仿真过程中已将器件硬件特性考虑进去了,因此仿真精度要高得多。
时序仿真网表文件中包含了较为精确
延迟信息
8、编程下载
通过仿真确定设计基本成功后,即可通过Byteblaster下载电缆线将设计项目以JTAG方式下载到器件中,完成设计所有工作。
通过
此例设计流程讲述可知,EDA技术及其工具在数字电路系统(包括模
拟电路系统)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其应用深度和广度正在向
更深层次延伸。
9、目标系统
用VHDL语言描述编码电路。
译码电路用CASE语句完成查表译码,其中有近4O种可能情况。
通过求出伴随式值,把有一个错误数据取
反纠正过来,其他情况给出信号,指出有错误。
编译码电路选用ALTERA公司生产器件EPF1OK10TC144-3,其中编码电路占用了32个
逻辑单元,译码电路占用了163个逻辑单元。
对编码译码电路做功
能仿真。
测试使用看来,当数据输人全为‘1’,如果总线上传来数
据最后一位出错。
为''0'',正确数据异或而成数据检查线DC使得
译码器能把最后一位改为''1'';如数据输人是“00000001”,编码
器DC为“19”而一旦出现两个错误。
如最高位和最低位,译码器指
示是不可纠正错误;如数据正确传输,译码器指示没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