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筹资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19.50 KB
- 文档页数:12
中国移动1公司简介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通信”)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
除提供基本话音业务外,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著名服务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和“159”。
中国移动通信在我国移动通信大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建成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
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
截止到2005年底,网络已经100%覆盖全国县(市),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4亿户,与206个国家和地区的27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0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国际及台港澳地区短信通达106个国家和地区的214家运营商,彩信通达6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运营商。
中国移动通信已经成功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投资。
中国移动通信已连续5年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24位。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四位,列服务企业500强第二位。
盘点2000年中国十大并购案第一次为中国经济所做的企业并购排行,至少是从非政府的角度而言。
王巍/文1) 中国移动328.4亿美元收购七省市移动电话网2000年10月8日,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移动宣布以328.4亿美元总代价向母公司收购中国四省三市的移动电话网络,其中101.7亿美元以现金支付,另配售价值226.7亿美元新股予母公司。
中移动同时还将承担上述公司截至6月30日止之净债务,约11.6亿美元。
收购完成后,中移动的用户人数接近四千万,于全球流动电话经营商的排名将由第四上升至第二名,仅次于英国Vodafone。
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河北、辽宁和广西的七个移动通信公司主要经营GSM 网络系统,均是在其经营地区内的主导移动通信服务供应商。
在七公司运营的区内,合计有人口约2.82亿。
此次对七公司的收购将使中国移动的业务覆盖在地理上连成一片,并扩大至整个中国大陆沿海地区。
2)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百亿收购加油站2000年4月份和10月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石油)和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在半年之内相继海外上市。
为了海外上市取得成功,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别与壳牌、埃索和BP等西方大石油公司签订了合资经营2000家加油站的协议,以换取其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出资。
在此背景之下,两大石油公司制定了大规模扩张加油站数量的计划,并对社会加油站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并购,涉及资金高达几百亿元,几已达到不计成本的地步。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成功后,共筹资37.3亿美元。
他们计划在三年内投入资金300个亿,用以收购全国各地的加油站。
另外还将与国际大石油公司合资新建1500个加油站。
目前全国共有约九万家加油站,其中两大石油集团的占有率为43%左右。
此轮并购高潮之后,预计目前以社会加油站为主体的市场结构将演变为少数石油巨头居于垄断地位的寡头竞争格局。
3) 中国光大集团入主申银万国证券2000年2月27日,中国光大(集团)宣布,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光大集团正式从上海财政局受让原为中国工商银行持有的申银万国证券有限公司24640万股股份,占申银万国全部股份的18.67%,从而成为这家我国著名证券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以下是十个以上的上市公司资产收购案例:1. 中国平安收购香港地产公司: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香港一家知名地产公司。
这次收购使中国平安扩大了在香港地产市场的影响力,并增加了公司的资产规模。
2. 腾讯收购游戏开发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国际知名的游戏开发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游戏市场的地位。
这个收购案为腾讯带来了丰富的游戏资源和技术,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3. 阿里巴巴收购物流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物流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其电商生态系统。
这个收购案使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掌握物流环节,提高了商品的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
4. 中国石化收购国际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数十亿美元收购了一家国际知名的石油公司。
这个收购案扩大了中国石化在全球石油行业的影响力,并增加了公司的石油储备和产能。
5. 贵州茅台收购白酒企业:贵州茅台酒厂股份有限公司以数亿元收购了一家白酒企业。
这个收购案使贵州茅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白酒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增加了公司的产品线和市场份额。
6. 中国移动收购互联网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拓展了其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业务。
这个收购案为中国移动带来了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和技术,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7. 京东收购线下零售企业:京东集团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线下零售企业。
这个收购案使京东能够进一步拓展线下市场,提升了公司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
8. 华为收购通信设备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收购一家通信设备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其在全球通信设备市场的竞争力。
这个收购案为华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的人才,提升了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市场份额。
9. 中信银行收购证券公司: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证券公司。
这个收购案使中信银行进一步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增加了公司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10. 中国太平收购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数十亿元收购了一家保险公司。
第13卷第5期2011年10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13,No.5Oct.2011收稿日期:2011-04-30作者简介:赵保国(1971—),男,河南平顶山人,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与投融资。
①ITU /ICT Indicators Database.http ://www.itu.int /ITU-D /ict /material /FactsFigures2010.pdf.②中国移动2009年年报.http :// /images /present /20100318/pp01.html.③中国移动2004、2009年业绩报告.http :// /images /pdf /2004i-e /2004i-e.pdf.·经济与哲学·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历程回顾与成败经验赵保国1,李卫卫2,王妲1(1.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876; 2.广东移动数据业务运营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摘要:首先,以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历程为研究切入点,系统回顾了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的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案例方式总结了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的成败经验;最后,结合中国移动的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目标需求,得出当前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应适当调整,采取循序渐进、小步快跑的市场策略。
关键词:中国移动;港台地区及海外并购;新兴市场中图分类号:F623;F2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729(2011)05-0080-04作为国内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运营商,中国移动自1997年登陆美国纽约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以来,致力于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带动了国内电信市场的蓬勃发展。
中国移动(香港)并购融资安排及其启示
李琛
【期刊名称】《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20)1
【摘要】并购活动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大规模战略并购的瓶颈之一.本文基于并购融资安排理论,通过对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一系列并购融资安排的详细描述、统计、分析,揭示了中国移动(香港)并购融资的一些规律,从而说明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并购融资安排,这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活动的融资安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李琛
【作者单位】北京森泰克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0008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1
【相关文献】
1.公司并购融资的安排研究 [J], 王晋勇
2.内地与港澳民商事取证安排比较研究:以香港安排为重点 [J], 江保国;
3.内地与港澳民商事取证安排比较研究:以香港安排为重点 [J], 江保国
4.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的完善与启示 [J], 王贵国
5.香港贸易发展局就我内地与香港地区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对香港影响的初步分析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案例思考题1.参见P8-112.青鸟的财务管理目标经历了从利润最大化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转变3.最初决策不合适,让步是对的,但程度、方式等都可以再探讨。
第二章练习题1.可节省的人工成本现值=15000*4。
968=74520,小于投资额,不应购置。
2.价格=1000*0。
893=893元3.(1)年金=5000/4。
344=1151。
01万元;(2)5000/1500 =3。
333,介于16%利率5年期、6年还清4.A=8%+1。
5*(14%-8%)=17%,同理,B=14%,C=10.4%,D=23%(51页)5.价格=1000*8%*3。
993+1000*0。
681=1000。
44元6.K=5%+0.8*12%=14。
6%,价格=1*(1+3%)/(14.6%-3%)=8.88元第二章案例思考题案例11.2.如果利率为每周1%,按复利计算,6亿美元增加到12亿美元需要70周,增加到1000亿美元需要514。
15周案例23.当期望报酬率相等时可直接比较标准离差,否则须计算标准离差率来衡量风险第三章案例思考题假定公司总股本为4亿股,且三年保持不变.教师可自行设定股数.计算市盈率时,教师也可第四章练习题1. 解:每年折旧=(140+100)÷4=60(万元)每年营业现金流量=销售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220⨯(1-40%)-110⨯(1-40%)+60⨯40%=132-66+24=90(万元)(1)净现值=40⨯PVIF10%,6+90⨯PVIFA10%,4⨯PVIF10%,2-40⨯ PVIF10%,2-100⨯ PVIF10%,1-140=40⨯0.564+90⨯3.170⨯0.826-40⨯0.826-100⨯0.909-140=22。
56+235。
66-33。
04-90.9-140=—5。
72(万元)(2)获利指数=(22。
56+235.66-33.04)/(90.9+140)=0.98(3)贴现率为10%时,净现值=—5.72(万元)贴现率为9%时,净现值=40⨯PVIF9%,6+90⨯PVIFA9%,4⨯PVIF9%,2-40⨯ PVIF9%,2-100⨯PVIF9%,1-140=40⨯0。
对外投资经典案例对外投资是指企业或个人将资金投入到国外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一种行为。
下面列举了10个经典的对外投资案例。
1. 中国企业收购沃达丰(Vodafone)股权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在2014年,中国移动以23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沃达丰10%的股权,成为沃达丰的第二大股东。
这个案例展示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实力和影响力。
2. 阿里巴巴收购PayPal中国阿里巴巴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于2011年收购了PayPal 在中国的业务,使阿里巴巴的支付宝成为中国最大的在线支付平台。
这个案例展示了阿里巴巴在国际市场上的战略布局和扩张能力。
3. 腾讯投资Snapchat腾讯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于2013年投资了美国的Snapchat,一个流行的社交媒体应用。
这个投资使腾讯在全球社交媒体市场上取得了一定的地位。
4. 乐视网收购美国电视制造商VIZIO乐视网是中国的互联网电视和电视内容提供商,在2016年收购了美国电视制造商VIZIO,进一步扩大了在全球电视市场中的份额。
5. 华为在英国建立5G研发中心华为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之一,在2018年在英国建立了一个5G研发中心,加强了华为在全球5G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6. 蔚来汽车在美国上市蔚来汽车是中国的一家电动汽车制造商,于2018年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电动汽车公司。
7. 中国保险公司投资伦敦房地产中国保险公司近年来在伦敦的房地产市场上进行大量投资,购买了伦敦市中心的多个高端写字楼和豪华住宅项目,使中国保险资金得到了更好的投资回报。
8. 华人企业在澳大利亚开设连锁餐厅近年来,许多华人企业在澳大利亚开设了连锁餐厅,如黄记煌、大碗面等,满足了澳大利亚市场对亚洲美食的需求,也为华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9. 小米在印度开设线下零售店小米是中国的一家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制造商,在2017年开始在印度开设线下零售店,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扩大了在印度市场的份额。
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筹资案例——分析报告案情回顾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是中国移动通讯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1997年成立,注册地为香港。
在1997年10月,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融资42.2亿美元;在1999年11月,公司增发新股,又融资20亿美元。
2000年10月7日,中国移动(香港)公司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深圳)有限公司,与由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联合牵头的8家国内外银行签署了125亿元人民币的银团贷款协议。
用于中国移动(香港)解决有限公司向其控股母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收购内地7个省份移动通信资产的部分资金需要。
此次银团贷款是迄今中国最大规模的人民币银团贷款,也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首次尝试国内融资,采用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考虑到通过人民币融资不仅能降低资金综合成本,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也能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同时也借此加强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合作。
2000年11月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在中国香港、纽约增发新股并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75.6亿美元。
2001年,中国移动(香港)公司通过其全资内地子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发行50亿元人民币的10年期的浮动利率公司债券,创下了当时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新纪录。
董事会认为,本期债券的发行,能使中国移动(香港)拓宽融资渠道及投资者基础,有助于优化融资结构,减低资金成本及规避风险。
2002年,又通过其全资子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发行80亿元人民币、期限分别为5年和15年的公司债券,在短短不到3个月内,中国移动(香港)公司就顺利完成了从债券发行到上市的过程,并受到投资者追捧。
此次80亿元的中国移动债券是国内最大规模的一次发债行动,它具有双重担保,中国移动(香港)公司担保发行人广东移动,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再担保中国移动(香港)公司,这种方式在国内尚不多见。
相关理论筹资是通过一定渠道、采取适当方式筹措资金的财务活动,是财务管理的首要环节。
筹资方式:①吸收直接投资②发行股票③利用留存收益④向银行借款;⑤利用商业信用⑥发行公司债券⑦融资租赁⑧杠杆收购。
筹资风险,又称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产生的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和企业利润(股东收益)的可变性。
筹资风险产生因素:1.内因:负债规模负债的利息率负债的期限结构2.外因:经营风险预期现金流入量和资产的流动性金融市场融资结构也称资本结构,它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时,由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的有机构成及其比重关系。
外汇风险(ForeignExchangeExposure)是指一个金融的公司、企业组织、经济实体、国家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对外经济、贸易、金融、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营运等活动中,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债权、权益)与负债(债务、义务)因未预料的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的可能性。
债券的发行通常有三种:平价发行、溢价发行、折价发行。
债券发行价格的高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债券面值、票面利率、市场利率、债券期限四个因素。
因此计算公式为:债券发行价格=票面金额X i2/2 X(P/A, i1/2,n)+票面金额X(P/F, i1/2,债券的发行方式:债券的发行方式通常分为公募发行和私募发行两种:(1)公募发行。
以不特定的多数投资者作为募集对象而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募发行。
公募发行的优点是:因向众多投资者发行债券,故能筹集较多的资金;提高发行者的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债券的利息率较低;可公开上市交易,有比较好的流动性。
公募发行的缺点是:发行费用较高,所需发行时间较长。
(2)私募发行。
以特定的少数投资者为募集对象而发行的债券,称为私募发行。
这里所说“特定的”投资者,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个人投资者,如企业职工;二是机构投资者,如大的金融机构。
私募发行的优点是:节约发行费用;发行时间短;限制性条件少。
私募发行的缺点是:利息率比较高;一般不能公开上市,缺乏流动性;由于债权人相对集中,发行者的经营管理容易受到债权人干预。
案例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
目前,中国移动有限公司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电信公司。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所属子公司是既以资本为纽带,又以网络和业务为链条的母子公司关系。
中国移动1998----2000年的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单位:百万元项目1998年1999年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17,272 22,33830,282税后利润3,826 5,5879,817总资产32,708 39,342 45,200净资产19,948 24,41530,189资产负债率39.0% 37.9%33.2%为了解决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向其控股母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收购内地7个省份移动通信资产的部分资金需要。
尝试了当时中国历年来最大规模的人民币银团贷款,也是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首次尝试国内融资。
优点:降低资金综合成本进一步优化公司资本结构能有效规避外汇风险加强与国内金融机构的合作筹集到那么多资金之后,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继续坚持它的目标“做大做强”,再一次发行债券,继而在纽约和香港两市上市筹集到大量资金,顺利完成了从债券发行到上市的过程。
中国移动通信的整个改革就是借壳上市,逐步的上市,一个是能够引入外资,第二个就是通过上市更好的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
纵览发展?2000---2001年综合损益表2001年2000年营运收入100,331 64,984管理支出59,319 38,158股东占利润28,105 18,027年度保留利润22,982 11,111非流动资产126,938 106,309流动资产35,298 44,638中国移动97.11------07.11股票价格图单位:元同样是电信企业那中国联通会怎样???中国联通04.08----07.10股价单位:元由此看中国移动的股票整体发展很好的,而且比同行业价格都好,在同行业之上,它的筹资上市,收购,扩大规模的做法是成功的,对我们上市公司有借鉴意义。
同样是电信行业,它的成功发展,它的首次尝试是值得的,也是对我们今后企业做一个很好的开头,望今后的企业再接再厉。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当时名为“中国电信(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和纽约上市,转眼十年过去了。
每一位中国移动的客户都会体会到这十年来中国移动的变化。
十年的磨练铸就了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网络质量和服务也已具备一定程度的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移动,公司在不断的努力之中渐渐地进入了世界级企业的行列。
应该说,上市是中国移动迈向世界的第一步,上市后,中国移动面对的不仅是国内电信市场,同时也经受国际资本市场的考验和国际电信同行的挑战,而正是这种考验和挑战加速了公司的成熟和进步。
未来发展1.与投资者充分沟通,进行信息披露2.监管体制的进一步完善3.移动通信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行业,这也是一个充满变化的行业,这种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技术的变化上,更多地体现在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和业界经营模式的改变,而经营模式的改变对企业带来了更多和更大的挑战。
只有依靠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成果才能更好地迎接这种挑战。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软实力的水平还体现在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观念和行动上。
企业的社会责任通常是指企业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要履行好社会责任就要超越把赢利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要在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关注人的价值,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世界银行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
一些媒体,甚至企业领导人自己,往往把企业对公益慈善事业投入的多寡作为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最重要的标准,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企业的社会责任应包括企业对利益相关者承担的各种责任。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历史上就一直承担着社会责任。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许多国有企业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有的大型企业几乎包揽了社会的各种功能,使企业就像个“小社会”。
今天,当企业变身为市场环境下的商业主体时,仍能自觉地将社会责任作为公司责任的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的社会道德观和社会价值观。
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国际舞台上广泛宣讲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和社会责任活动,从而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加深国际社会对中国企业的了解和认识。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责任的内涵和重点也在不断的充实和扩展。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已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凡是工商企业领导人参加的活动,几乎都会谈到环境保护的问题,那些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并以实际的行动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的企业总是会受到与会者的尊敬。
不可否认,公益慈善事业也是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一项重要的社会责任。
根据独立董事的提议,中国移动成立了公益慈善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我们相信,当企业把自己置身于一个企业公民的定位时,履行社会责任就会成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总结与思考中国移动上市不仅仅是为发展中国移动通讯业筹备资金,更被赋予了国企改革的重要使命,即如何在国有电信企业中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
中国移动在香港上市不仅要融资,也要融制(现代管理制度)和融智(智慧.人才)上市已十年了,中国移动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但要真正成为一家世界级的优秀公司,前面的路还很长。
尽管公司的许多指标都已进入同行业的前茅,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十分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陶醉在“名次”和“排位”之中,企业的运作不是体育运动比赛,企业追求的是长期的持久发展。
有多少个曾经赫赫有名的公司,今天甚至已经不复存在了,我们确应以此为鉴。
1.中国移动通信的整个改革就是借壳上市,逐步的上市,成熟一批,上市一批,一个是能够引入外资,第二个就是通过上市更好的引入国外的先进经验。
2.中国移动“整体上市,分步实施”的策略,不仅为其自身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而且作为第一家上市的电信企业,也为其他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3.随着企业性质的变化,上市本身对其经营行为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经营理念上,由“向上级负责”转向“为股东创造价值”,从而真正按价值最大化的要求来约束自身经营行为。
进一步思考1.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筹资模式可否推广?2.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筹资方式得到推广会给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弊端?参考文献1.道格拉斯·R·爱默瑞,约翰·D·芬尼特.公司财务管理.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19992.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63.王化成.财务管理教学案例. 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14.王化成.企业财务学. 北京: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19945.夏乐书,刘淑莲.公司理财学.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6.张新文.上市公司行为规范.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