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银行2007年年报
- 格式:pdf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65
对于国行与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的对比此文引用2007年四大上市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与分析一、经营规模的比较与分析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四行资产占到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40%以上,是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这四家银行的资产组成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组成变化。
总资产的比较与分析截至2007年底,工、中、建、交四大行资产总额分别达到8.68万亿元、5.99万亿元、6.59万亿元、2.11万亿元,各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比重的16.51%、11.4%、12.55%、3.99%,工商银行资产总额居四大行首位,大大超过其他三家上市银行。
从资产规模增长速度来看,近年来,工商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呈下降之势,交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在四大行中保持最高水平,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迅猛,中国银行资产规模虽然平稳增长,但增速在四大行中是最低的。
由于交通银行、建设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其资产总额快速上攀,因此与工商银行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中国银行由于资产规模增速较小,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
贷款与垫款额的比较与分析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不断凸显,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但就目前来看,贷款业务仍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决定商业银行的收入水平。
从四大行贷款及垫款情况来看,工商银行贷款及垫款额在四大行中所占份额最多,但所占比例呈下行之势;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额所占比例快速上行,中国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份额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25%左右,少有变动。
2007年底,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贷款及垫款占四大行贷款及垫款的比例分别为37.92%、24.18%、29.35%、8.5 5%。
个人贷款额与信用卡发卡量的比较与分析作为各商业银行在业务转型中着力拓展的零售银行业务,近年来,四大行均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信用卡业务等。
四大行中,工商银行个人贷款增长最为迅猛,2006年其个人贷款余额为5761.09亿元,2007年达到7521.13亿元,居四大行首位。
杠杆率Leverage ratio一、杠杆率(Leverage ratio)本文所言杠杆率是指金融机构的总资产除以其凈资产得到的放大倍数。
反过来,它的倒数即凈资产除以总资产得到权益比率。
杠杆率高(即权益比率低),经济意义是少量的资本支撑着过多的负债,一般意味着风险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均采用了高杠杆经营模式,其资产规模远高于自有资本规模。
从2007年报看,我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的杠杆率分别为15.96倍、13.18倍和15.63倍,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50.73%、62.61%和55.82%,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中有两家2007年底的杠杆率较高,达到了32.33倍和45.37倍(并不必然风险最高),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49.41%和60.20%。
同期,Citibank和HSBC的杠杆率分别为19.19和17.38,其加权风险资产/总资产分别为57.28%和49.61%。
由于"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所以"权益比率+资产负债率=100%",比如资产负债率等于97%,就相当于权益比率为3%,杠杆率33.33倍。
从2008年三季报分析,我国资产负债率大于等于97%即杠杆率超过33.33倍的上市公司有55家,其中49家凈资产为负;资产负债率小于20%即杠杆率小于1.25倍的上市公司有96家。
当然,非金融类公司的杠杆系数和金融类公司的杠杆率及其风险含义不能简单对比,商业银行和投行相同的杠杆率所隐含的风险也不一样。
有的文献把杠杆率定义为总负债/凈资产,由于"资产=负债+凈资产",所以,"总负债/凈资产=总资产/凈资产-1",所以,在这个定义和本文定义下的杠杆率分析结论基本相同。
但是在美国等商业银行的年报中,杠杆率的定义是监管当局规定的核心资本(Tier 1Capital)除以总资产(注意不是风险加权资产),这就要求必须注意特定资料中对杠杆率的定义。
近几年中国工商银行净利润增长分析2012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386.91亿元,同比增长14.5%,继续成为全球最盈利银行。
工行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
截至2012年末,工行总资产达到17.5万亿元,是全球资产规模第一的银行;核心资本总额1.04万亿元,是全球核心资本最多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4.88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存款银行地位;2012年末工行的市值为2364亿美元,连续第五年蝉联全球市值最大银行。
2012年,工行实现营业收入5297.2亿元,同比增长12.56%。
其中,利息净收入4178.28亿元,增长15.2%;非利息收入1118.92亿元,增长3.8%。
2012年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68元,比上年增加0.08元,拟派发股息每10股2.39元(含税)。
资产质量方面,至2012年末,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85%,较上年末下降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745.7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64亿元。
在市场关注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领域,2012年末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465亿元,不良贷款率降至0.39%;房地产贷款领域,2012年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264亿元,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为0.75%。
工行的国际化、综合化发展引人注目。
国际化方面,截至2012年末,工行境外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627.2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30.5%,实现拨备后利润16.7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1.8%。
综合化方面,2012年工行通过控股成立工银安盛人寿,正式进军保险领域,工银瑞信、工银租赁、工银国际等子公司对集团的盈利贡献和战略协同作用日益提升。
连续数年被称为“全球最赚钱银行”的中国工商银行2014年3月28日公布,2013年工行实现净利润2630亿元,相当于日赚约7.2亿元。
对于近期工行与“支付宝”关于快捷支付接口的争议,工行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受益者,将与相关公司保持合作关系。
2007-2013年中国工商银行净利润增长统计净利润增速超过10%工商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实现净利润2630亿元,较上年增长10.2%,这一增速超出了市场此前不足两位数增速的预期。
壹2007上市银行外汇损益:工行损失大交行民生赚关键词语:上市银行工行交行本文摘要:2007年,四家银行税前利润分别为1151.14亿元、899.55亿元、1008.16亿元和310.38亿元,外汇损益占比分别为5.97%、1%、7.75%和2.87%。
随着4月22日宁波银行(002142行情,股吧)年报的公布,14家上市银行的外汇损益情况基本露出水面。
在四家大型上市银行中,2007年末外汇净敞口分别为:工行165.85亿美元,中行41亿美元,建行79.35亿美元(按该年底7.3的汇价折算),交行未明确其外汇净敞口,根据美元资产负债净头寸231.15亿元人民币推算,应为31.66亿美元。
其外汇损益情况为:工行净损失68.81亿元,中行损失9.8亿元,建行损失78.2亿元,交行获净收益8.91亿元。
2007年,上述四家银行税前利润分别为1151.14亿元、899.55亿元、1008.16亿元和310.38亿元,外汇损益占比分别为5.97%、1%、7.75%和2.87%。
工行120亿美元锁定风险对银行来说,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非交易风险和交易性汇率风险,前者主要来自外币盈利或亏损及境外附属机构的投资,后者主要来自于银行自营或储蓄额外汇交易业务。
在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6.9%。
光大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人民币升值对银行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二是快速升值会造成出口类型企业经营下滑,从而影响贷款质量;三是诱使外资加速流入,为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
外汇净敞口大小是决定外汇损益情况的关键。
尽管工行2007年上半年完成了对全部IPO募集外汇资金及2006年度外汇利润的结汇,但年末外汇净敞口仍然高达165.85亿美元,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10.89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3.51亿元的数额。
而在合并利润表中,汇兑及汇率净损失为68.81亿元,也高于去年的13.29亿元。
中国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日期:2007-07-17] 来源:IIBA 作者:[字体:大中小]中国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参赛者:勇投稿日:2007年2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财务分析报告勇目录一、工行基本情况二、公司简要历史三、工行业务四、股本情况五、工行资产权属情况六、工行控股股东的基本情况七.财务会计信息八.业务发展目标一、工行基本情况1、中文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英文名称: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 ITED2、法定代表人:建清3、成立日期:2005 年10 月28 日4、注册资本:286,509,130,026.00 元5、注册地址:市西城区复兴门大街55 号6、邮政编码:1000327、:(010)661071668、传真:(010)6601716810、电子信箱:二、工行简要历史1、历史沿革工行于1984 年1 月1 日作为一家国家专业银行而成立,承担了中国人民银行的所有商业银行职能,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正式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
工行成立以来,曾经历几个阶段,期间由国家专业银行转型为国有商业银行,之后再整体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
自1984 年至1993 年,工行是国家专业银行。
在此期间,工行扩大了业务规模和分销网络、强化了财务会计与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对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的重视。
1994 年,国家成立三家政策性银行,以承担国家专业银行的主要政策性贷款功能。
包括工行在的各国家专业银行,在此后转型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自1994 年至2004年,工行在业务的许多方面作出了重大改进,以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营体系,包括加强资本基础、运营绩效、资产质量、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部控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和管理透明度。
过去十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基础,提高资产质量。
1998 年,作为加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基础举措的一部分,财政部向工行定向发行850 亿元的30 年期特别国债,所筹集的资金全部用于补充工行资本金。
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全文)2008年03月19日 15:54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目录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全文) (1)内容提要 (3)第一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的宏观环境 (3)一、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3)(一)美国和加拿大经济增长放缓 (3)(二)欧元区经济增长略有放缓,英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 (4)(三)日本经济复苏进程受阻 (4)(四)新兴市场及其他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5)二、2007年主要中央银行不同程度放松了货币政策,流动性注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 (6)(一)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不同程度放松了货币政策 (6)(二)流动性注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流动性压力 (7)三、国际贸易增速趋缓 (8)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创纪录水平 (8)(一)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 (9)(二)亚洲危机后东亚各经济体经济金融的发展 (9)五、非经济因素也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 (10)(一)地缘政治和恐怖主义对油价、汇率和金价有较大影响 (10)(二)全球气候变暖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逐步显现 (11)第二部分国际金融市场运行状况 (11)一、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和格局 (11)(一)英国(伦敦)在外汇交易中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增强,全球外汇市场成交大幅上升 (11)(二)英国是跨国借贷业务的集中地,国际货币市场规模继续扩张 (12)(三)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在全球债券市场占据绝大多数份额,国际债券未清偿余额增长较快 (13)(四)美国、日本、欧元区股票市场规模依然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中国内地股票市场规模增长较快 (13)(五)伦敦、纽约分别是世界黄金现货、期货交易中心,全球黄金交易清算金额继续增长 (14)(六)纽约、芝加哥、伦敦保持在商品期货交易方面的领先地位,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继续大幅增长 (14)(一)全球国际金融中心呈多元化格局 (15)(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和交易手段电子化使得金融中心由金融机构的集聚地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为金融交易的服务提供者 (15)(三)金融中心之间竞争性和互补性同时增强 (15)二、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价格走势 (15)(一)美元对欧元及英镑贬值,对日元先升后贬 (16)(二)美元短期利率下降,欧元、英镑、日元短期利率继续上升 (17)(三)主要国家中长期债券收益率先升后降 (17)(四)主要股指波动较大,在宽幅振荡中上涨 (18)(五)国际黄金价格大幅上涨,创历史新高 (19)(六)主要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上涨 (19)(一)国际金融市场逐步形成了一批主流参与者 (20)(二)主要金融市场参与者国际化程度较高 (21)三、2007年国际金融市场值得关注的问题 (22)(一)美国次优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动荡 (22)(一)主权财富基金规模增长较快 (24)(二)主权财富基金正成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力量 (24)第三部分中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 (32)(二)中资企业以股权形式融资规模回落,但登记外债余额增长较快 (39)(一)加强中国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效率、联通性和安全性 (44)(二)优化中国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适当扩大境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参与规模,提高中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质量 (44)(三)进一步加强国际监管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推动中资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参与国际市场 (44)(四)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资本项目有序开放,为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44)(一)国际金融资讯服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45)(二)新华08金融信息综合服务系统进入金融资讯服务市场 (45)内容提要♦2007年发达经济体产出增长放缓,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产出保持快速增长。
2007年银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全球银行业概况 (3)(一)全球银行业竞争态势 (3)(二)全球银行业监管状况 (4)二、国内银行业基本情况 (5)(一)国内银行业概况 (5)(二)国内银行业市场格局 (5)(三)行业监管体制 (6)1、市场准入管理 (6)2、运行监督管理 (7)3、利率管理 (7)4、汇率管理 (8)5、存款准备金制度 (8)(四)影响国内银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9)1、宏观经济总体向好,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也很突出 (9)2、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营环境不断改善 (9)3、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逐步完善 (10)(五)行业发展趋势 (10)1、金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10)2、金融国际化全面深化 (10)3、金融综合化范围扩大、探索深入 (11)一、全球银行业概况(一)全球银行业竞争态势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银行业的制度结构、运作模式和竞争格局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竞争日趋激烈。
其一,随着金融管制的放松,全球金融体系正逐步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变,同时,资本市场发展引发的金融非中介化使商业银行传统的间接融资媒介角色受到冲击,商业银行的竞争对手由银行同业扩大到基金公司、保险公司、邮政储蓄机构、证券公司等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其二,为适应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混业经营的竞争要求,商业银行在不断完善传统信贷、结算业务的同时,将业务范围拓展至代理收付、理财等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以及证券、投资、保险等新领域;其三,国际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国内竞争的加剧促使商业银行推行外向型扩张战略,采用跨国界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组织、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全球市场,竞争日趋全球化;其四,为增强核心竞争力,商业银行逐步改变单纯追求总量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竞争模式,致力于开展集约化经营,以科学管理和现代信息科技为支撑,重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五,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商业银行经营方式逐步由传统的柜台模式向电子化、网络化模式发展,同时综合管理也日趋信息化。
一、公司简介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
2005年10月28日,本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10月27日,本行成功在上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同日挂牌上市。
通过持续努力和稳健发展,该行已经迈入世界领先大银行行列,成为全球市值最大、客户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上市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基础、多元的业务结构、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该行通过16,648个境内机构、239个境外机构和遍布全球的1,669个代理行以及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和自助银行等分销渠道,向411万公司客户和2.82亿个人客户提供广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基本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体,跨市场、国际化的经营格局,在商业银行业务领域保持国内市场领先地位。
该行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宗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品牌内涵不断丰富,“您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银行品牌和全球最具价值的金融品牌。
二、资本金状况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金包括以下内容:1、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实收资本,按照投入主体不同,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资本公积,包括股票溢价、法定资产重估增值部分和接受捐赠的财产等形式所增加的资本。
它可以按照法定程序转增资本金。
盈余公积,是商业银行按照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的一种积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金的50%)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未分配利润,是商业银行实现的利润中尚未分配的部分,在其未分配前与实收资本和公积金具有同样的作用。
2、附属资本:商业银行的贷款呆帐准备金、坏帐准备金、投资风险准备金、五年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贷款呆帐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从事放款业务过程中,按规定以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提取的,用于补偿可能发生的贷款呆帐随时的准备金。
坏帐准备金:是按照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提取,用于核销商业银行的应收账款损失。
工商银行与交通银行的资本对比一、银行资本充足性银行资本,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
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
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
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
一下是工商银行2007-2010年的资本净额(单位:百万元人民币)可以从图中很明显的看出从2007年起到2010年,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资本净额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一)、存款与资本的比例存款与资本的比例是判断商业银行资本是否充足的另一方面,以下是工行在2007-2010年存款的数据,资本占存款的百分比。
(单位:百万元人民币) 1、工商银行7.60%7.80%8.00%8.20%8.40%8.60%8.80%9.00%2007200820092010从上图可以看出2007年到2009年比率有所下降;从2009年到2010年比率有明显的上升。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09年的比率有所下降,但2007年到2009年下降于2008年到2009年相比较急,2009年到2010年比率又急速上升,但没达到2007年水平。
(二)、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 1、工商银行6.30%6.40%6.50%6.60%6.70%6.80%6.90%7.00%7.10%2007200820092010根据上图可以看出工商银行资本与总资产的比例2007年到2008年有所下降;2008年到200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有所缓解;2009年到2010年比例有明显的上升,但仍然未达到2007年得水平。
根据上图可以看出交通银行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2007年到2008年急速下降;2008年到2009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缓解;2009年到2010年有明显的上升,但仍然未达到2007年水平。
工商银行历年分红派股一览表工商银行2006年上市至今分红一览,14年每股分红3.2元。
工行上市14年,分红从未缺席,且逐渐上涨,马克吐温:“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2020年报:10派2.660元,分红日 2021年07月06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5.37%2019年报:10派2.628元,分红日 2020年06月30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5.28% 。
2018年报:10派2.506元,分红日 2019年07月03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4.42% 。
2017年报:10派2.408元,分红日 2018年07月13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4.49% 。
2016年报:10派2.343元,分红日 2017年07月11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4.63% 。
2015年报:10派2.333元,分红日 2016年07月08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5.44% 。
2014年报:10派2.554元,分红日 2015年07月07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4.45% 。
2013年报:10派2.617元,分红日 2014年06月20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7.59% 。
2012年报:10派2.39元,分红日 2013年07月19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6.05% 。
2011年报:10派2.03元,分红日 2012年07月12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5.41% 。
2010年报:10派1.84元,分红日 2011年07月08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4.24% 。
2009年报:10派1.7元,分红日 2010年06月25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3.98% 。
2008年报:10派1.65元,分红日 2009年06月30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3.04% 。
2007年报:10派1.33元,分红日 2008年06月26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2.57% 。
2006年报:10派0.16元,分红日 2007年06月28日,该批次分红当天的股息率 0.32% 。
2007年年报新闻稿2008年4月11日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主要财务指标(截至2007年12月31日)·经营收入为人民币2,207.17亿元,同比增长45.60% (2006年为人民币1,515.93亿元)·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008.16亿元,同比增长53.41% (2006年为人民币657.17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691.42亿元,同比增长49.27% (2006年为人民币463.19亿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人民币0.30元,同比增长42.86% (2006年为人民币0.21元)·平均资产回报率1为1.15%,提高0.23个百分点(2006年为0.92%)·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2 为19.50%,提高4.50个百分点(2006年为15.00%)净利差为3.07%,提高0.38个百分点(2006年为2.69%)·净利息收益率为3.18%,提高0.39个百分点(2006年为2.79%)1净利润除以期初和期末资产总额的平均值。
2本行股东应占净利润除以本行股东应占权益总额的加权平均值。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41.83%,下降2.14个百分点(2006年为43.97%)·总资产为人民币65,981.7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1.10%(2006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4,485.11亿元)·资本充足率1为12.58%,比上年末提高0.47个百分点(2006年12月31日为12.11%)·核心资本充足率1为10.37%,比上年末提高0.45个百分点(2006年12月31日为9.92%)·减值准备对不良贷款比率为104.41%,比上年末提高22.17个百分点(2006年12月31日为82.24%)·不良贷款率为2.60%,比上年末下降0.69个百分点(2006年12月31日为3.29%)·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2007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末期现金股息2每股人民币0.065元。
我国主要上市商业银行2007年经营业绩比较分析国研网4月11日,随着建行公布自己的年报,2007年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披露工作已经顺利落下了帷幕,通过对照这些上市商业银行的年报可以发现:虽然过去一年来各上市商业银行都分享到了宏观经济高速增长、证券市场空前活跃的双重盛宴,但各银行的受益程度明显不均。
因此,各上市商业银行的排名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或许排名的涨涨跌跌并不代表什么,唯有关注涨跌背后的原因方能帮助上市商业银行在下一次市场机遇中摘取到蛋糕上的樱桃。
第一部分资产负债规模与结构比较一、资产规模与结构比较1.资产规模呈加速增长态势,超高的增长速度近期或很难超越在资产规模上,国内主要上市商业银行与国际银行巨头(如花旗银行集团)显然不可相提并论。
2007年年末,花旗银行以2.18万亿美元总资产高居美国银行业资产排行榜首位,而国内资产规模最大的工商银行虽然2007年年末达到8.68万亿人民币,但与花旗银行集团相比差距仍然较大。
相对来说,国内各上市商业银行间的资产差距更大,特别是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之间。
以工商银行与深发展的资产对比为例,2007年年末,工商银行的总资产是深发展银行资产规模的24.6倍。
即便工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相比,也有6.6倍之多。
在四大国有上市商业银行之间,其资产规模也存在较大差距,资产规模最大的工行是资产规模最小的交通银行的4.1倍。
在上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银之间,资产规模的差距相对较小,不过他们之间资产规模的竞赛异常激烈。
招商银行凭借强劲的资产扩展能力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1.31万亿元人民币暂时拔得头筹,而中信银行亦非等闲之辈,以1.01万亿人民币的资产总额窜到第二大股份制银行的位置,这两个银行也成为仅有的两家资产规模过万亿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但这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上也仅稍微领先其他几家同类上市商业银行,民生银行以9197亿暂时屈居第三位,浦发银行以9149亿元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第四位,与民生银行的资产规模几乎没有明显的距离,此外,兴业银行以8500万的总资产列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第五位,而华夏和深发展的资产规模相对前面提到的这几个股份制商业银行差距较大,不会对股份制上市商业银行的领先集团构成太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