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1)
- 格式:ppt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2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法律,它规定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下面我将就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进行阐述。
一、宪法地位民事诉讼法具有宪法地位,即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而民事诉讼法则是具体实施这一原则的具体方式和程序。
因此,民事诉讼法产生的一切规定都要以宪法为基础,并服从宪法的规定。
二、原则性制度民事诉讼法以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其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平等、合理、便捷、廉洁、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法权利等。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当事人在诉讼中能够公平地享受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诉讼主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诉讼代理人。
原告是提起诉讼的当事人,被告是被诉讼的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是代表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
四、诉讼程序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的程序作了详细的规定,包括诉前调解、立案、传票送达、举证、开庭审理、裁决和上诉等。
这些程序的规定是为了保证案件能够在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五、证据规定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形式、提供、质证和采信等方面作了规定。
它明确了证据的种类和证据的力量,保证当事人能够提供充分、确凿、合法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六、执行制度民事诉讼法对诉讼程序的执行作了规定,包括财产保全、强制执行和拍卖等。
执行制度的规定是为了确保判决的有效执行,保证当事人能够及时获得他们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七、救济方式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救济方式,主要包括临时救济措施、行政赔偿、国家赔偿和其他救济措施。
这些救济方式的规定是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能够获得应有的赔偿或其他法律效果。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律,其基本制度的实施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遵守民事诉讼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同样尊重他人的权益,共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有哪些⼈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有哪些?下⾯,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有哪些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1)合议制度。
即由3名以上的审判⼈员组成审判集体(合议庭),代表法院⾏使审判权,对案件进⾏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
法院在审理第⼀审民事案件时,除适⽤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外,其他案件都由审判员或者审判员同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审理;第⼆审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发回重审的案件、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都应当另⾏组成合议庭进⾏审理。
实⾏合议制度可以充分发挥审判⼈员的集体智慧,集思⼴益,同时,还可以防⽌审判⼈员独断专⾏,保证案件公正审判。
(2)回避制度。
即法院审判某⼀民事案件时,执⾏审判任务的审判⼈员或其他有关⼈员与案件有⼀定利害关系的,应当按照法律规定退出审理活动的制度。
实⾏回避制度可以保证审判⼈员公正审理,依法办案,避免以权谋私或者徇私枉法,违法审判,从⽽更好地保护当事⼈的合法权益。
(3)公开审判制度。
即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审理过程应向社会公开;即使不公开审理,也要公开宣判的制度。
实⾏公开审判制度,将法院的审判活动置于⼈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可以增加审判透明度,增强审判⼈员的责任感,保证审判质量,并起到法制宣传教育、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的作⽤。
(4)两审终审制。
即⼀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实⾏两审终审制,当事⼈对⼀审裁判不服可以提起上诉,有利于法院对⼀审确有错误的裁判及时纠正,也有利于法院较快地审结案件,及时确定当事⼈的民事权利义务,维护社会经济⽣活和社会⽣活的正常秩序,还可以避免缠讼和累诉。
对已经发⽣法律效⼒的终审裁判,当事⼈不能再⾏上诉。
民事诉讼基本知识————————————————————————————————作者: ————————————————————————————————日期:ﻩ民事诉讼基本知识一、民事诉讼基本原则1、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以及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应当保障当事人平等地享有和行使诉讼权利。
2、同等与对等原则。
同等原则,是指一国公民、组织在他国进行民事诉讼时,与他国公民、组织享有同等的诉讼权利和承担同等的诉讼义务。
对等原则,是指一国法院在民事诉讼中对他国公民、组织的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他国法院对该国公民、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同样限制的原则。
3、调解原则。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4、辩论原则,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有权就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辩论,说明和论证自己主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反驳对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
5、处分原则。
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处置自己的民事权利和民事诉讼权利。
6、诚实信用原则。
原本是民事实体法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被称为“帝王条款”和“最高准则”,它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应当讲究信用,严守诺言,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否则将获得不利评价。
鉴于在民事诉讼实践中,有的当事人滥用诉讼权利的情形,恶意诉讼、虚假诉讼、诉讼中的虚假陈述、拖延诉讼、伪造证据等时有发生,因此,在应对社会诉求方面,将诚实信用作为一项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并非仅仅具有法律上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政治层面的意义。
因为,整个社会的诚实信用丧失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将诚实信用原则法定化,有助于引导、规范人们的诉讼行为,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诚信度。
人们相信只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诉讼公正、高效、低成本的价值追求都能够充分得以实现。
民事诉讼的制度摘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发生各种民事纠纷,如离婚纠纷、损害赔偿纠纷、房屋产权纠纷、合同纠纷等。
民事纠纷若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不仅会损害当事人合法的民事权益,而且可能波及第三者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
关键字:民事诉讼法制度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章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基本制度,也叫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的一定阶段或重大环节上起着基本作用的准则,是人民法院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的基本规程。
二、公开审判制度的原则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及结果应当向群众、社会公开。
所谓向群众公开,是指允许群众旁听案件审判过程(主要是庭审过程和宣判过程);所谓向社会公开,是指允许新闻记者对庭审过程作采访,允许其对案件审理过程作报道,将案件向社会披露。
根据法律规定,公开审判也有例外,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一是涉及国家的秘密的案件,包括党的秘密、政府的秘密和军队的秘密;二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是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所谓商业秘密,是指技术秘密、商业情报及信息等,主要包括生产工艺、产品配方、贸易联系、购销渠道等当事人不愿公开的工商业秘密。
无论是公开审理的案件,还是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一律公开。
三、公开审判制度的概念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和裁判结果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的制度。
公开审判是我国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审判制度四、公开审判制度的历史中国,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晚清,诉讼均以秘密为特征。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鉴于国内外形势压在中国,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鉴于国内外形势压力,清政府被迫仿效西方改革了法制和司法制度。
1906年在沈家本主持下起草的旧中国第一部独立的诉讼法典《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1910年颁布施行的法院编制法、1911年在日本法学家松冈正义协助下起草的《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沿袭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原则,均采用了公开审判制度。
民事诉讼法练习题一、选择题A. 合议制B. 回避制C. 三审终审制D. 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制A.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 有明确的被告C.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D. 被告必须同意诉讼A. 赡养费纠纷B. 劳动争议C. 行政争议D.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二、填空题1. 民事诉讼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__的基本法律。
2. 民事诉讼法中的__________原则,是指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 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__________为根据。
三、简答题1. 简述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2. 简述起诉的条件。
3.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
四、案例分析题1. 甲、乙因房屋买卖合同发生纠纷,甲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乙履行合同。
在诉讼过程中,甲、乙达成调解协议,乙同意履行合同。
但调解书生效后,乙反悔,拒不履行合同。
请根据案例分析,甲应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 张某与李某因借款纠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李某偿还张某借款本金及利息。
判决生效后,李某未履行还款义务。
张某申请法院执行,但在执行过程中,发现李某已将财产转移至其子名下。
请分析本案中法院应如何处理。
五、论述题1. 论述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 论述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制度。
3. 论述民事诉讼中的检察监督制度。
六、判断题1. 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他们在诉讼中的地位是完全相同的。
()2. 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
()3.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可以依职权主动调查取证。
()七、名词解释1. 诉讼时效2. 诉讼代理3. 一审终审4. 执行程序八、应用题1. 甲公司向乙公司购买了一批货物,乙公司未能按约定时间交付货物。
甲公司准备提起诉讼,要求乙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请列出甲公司在起诉状中应包含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