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3
漓江学院理学系2012届电脑专业论文答辩实施方案一、答辩委员会组成主任:裴献成员:陈意山、肖建明、廖媛媛、杨嫘、罗梦贞、刘亮龙、白雪、曾威、韦林答辩秘书:何小虹、黄秀娟、赵慧玮二、答辩时间及地点第一轮答辩时间:2012年1月5日晚 18:30-22:00第二轮答辩时间:2012年4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待定。
答辩地点:雁山校区综合教学楼三、答辩分组本次答辩电脑专业有学生55人,参加第一轮答辩的同学有24人,分3个答辩小组。
第二轮答辩及优秀论文答辩分组及答辩老师另定。
四、答辩注意事项第一轮答辩:1、答辩前〔1〕所有参加的同学必须按照指导老师及交叉检查时各老师指出的问题认真修改设计及论文;〔2〕制作答辩PPT;〔3〕根据所在答辩小组评委教师人数打印相应份数的毕业论文,并于1月5日中午12点前以所属的指导老师为基本单位上交至2412办公室。
2、答辩时〔1〕答辩时须通过PPT陈述设计或论文的价值、思路、实现方法、完成的工作等,陈述时间5至8分钟。
如有软件开发或设计部分,必须现场演示软件系统,请自行携带笔记本配置好运行环境和软件系统;〔2〕答复评委老师的问题,时间5至10分钟;〔3〕答辩同学相互之间记录彼此答辩时评委老师指出的问题。
3、答辩后〔1〕根据答辩时评委老师指出的问题修改论文,并交由指导老师确定最终稿。
〔2〕1月10日前,将纸质版材料〔1、毕业设计论文正文【无需封面,单面打印】;2、诚信协议书【留空处全部需手写,并放在论文目录之前】;3、装订好以上两样纸质材料〕、电子版材料〔1、论文及封面电子版;2、设计源代码;3、源文件;4、数据库等文件〕按照所属指导老师为基本单位上交给陈意山老师。
第二轮答辩:(1)第二轮答辩同学包括第一轮答辩成绩优秀者及未能参加第一轮答辩的同学;(2)第二轮答辩为最终答辩,未能通过者将留级。
附件一: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__2012__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安排表。
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时间地点安排
说明:1、指导教师必须在答辩前按要求审阅学生毕业设计,评定设计过程分(20分)和设计结果分(40分),并在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与答辩记录上填写指导教师意见,明确该论文是否进入答辩程序
2、所有毕业设计说明书必须按样本要求格式装订(格式另附),各课题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答辩时间进行答辩,逾期进行答辩的学生参照学院补考有关规定
执行。
3、各答辩小组按毕业设计答辩要求和规定时间组织答辩,在毕业设计评分标准与答辩记录上填写答辩意见并签字
2011-11-29。
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一、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任:汪永琳
答辩委员会委员:荣秋生、冯丁武、周慧灿、潘梅森、李剑波、易明
席金菊、梅晓勇、刘元兵、熊齐、文明全,谭文学答辩委员会秘书:李妩可、张平凤
答辩协调组:蔡明山、刘大飞
二、分组安排
第一组:李剑波、杨红杰、陈兴强、何青
第二组:谭文学、徐琨、娄小平、徐晓蓉
第三组:席金菊、屠添翼、孙光辉、陈潇潇
第四组:周慧灿、聂方彦、周学清、雷红艳
第五组:潘梅森、邓志宏、汤海蓉,张平凡
第六组:易明、邹汉斌、沙伯海、巢湘萍
第七组:熊齐、黄铁、刘洁、佘青
第八组:刘元兵、方霞、刘茂华、李国红
第九组:荣秋生、朱桂华、刘国清、陈湘
第十组:冯丁武、江建、孙叶枫、李果、李妩可
第十一组:汪永琳、任盛、贺玉才、彭易波
第十二组:文明全、朱丽群、范轶彦、唐石
第十三组:梅晓勇、王蓉、李若兰,杨青
三、说明:
1.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测试,指导教师同意才能取得答辩资格;
2.毕业答辩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
3.各小组第一人为组长、最后一人为记录员;
4.系统测试时间为2012年5月17日-18日,具体安排如下:
说明:
201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中,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 86 人,网络毕业生 79 人,信息毕业生 76 人,芙蓉学院(分组名单中带下划线) 68 人,共计:309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一九年一月。
计算机类毕业答辩流程以及答辩技巧全文共2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计算机类毕业答辩流程以及答辩技巧篇1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是来自12届本科物流管理2班的黄xx,我的论文题目是"论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
论文是在刘堂宏老师和于艳红老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在这里我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向3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
下面,我将对本论文的设计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做一汇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谈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必讲】现代物流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第三利润泉",而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作为物流的发展趋势和核心竞争力,也应该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发展。
随着物流市场的发展趋向成熟,超越单一的物流服务,转向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物流增值服务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新思路。
●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本文分成五个部分:【下面以一篇物流毕设为例,主要想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方向和逻辑框架】-第一部分是介绍现代物流的增值服务的定义及其必要性,从市场对物流服务的新需求出发,引申出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在物流服务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分析我国物流的增值服务的现状,主要讲述中国企业对物流需求的层次还很低,对采用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还不能马上接受。
-第三部分是论述物流的增值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第四部分是讲述现代物流增值服务的种类,例如仓储型增值服务、金融担保增值服务和代收货款增值服务。
-第五部分是总结我国物流增值服务发展的方向,包含3个小点:物流一体化、第三方物流以及适合中国国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虽然我尽可能的收集资料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写作,但由于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仍使得这篇文章存在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及答辩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最后一学期的重要任务,旨在通过实践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以下是一篇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及答辩的完整版论文,共计1200字以及以上。
一、引言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社会的基础设施,它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于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保障网络安全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并实施一个计算机网络技术毕业设计项目十分必要。
本文将介绍这个毕业设计的目标、方法和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结论。
二、设计目标该毕业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TCP/IP协议的局域网(LAN)模拟器。
通过该模拟器,可以模拟一个具有多个主机和路由器的局域网环境,并能够对网络传输性能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具体的设计目标包括:1.创建一个模拟网络环境,包括主机和路由器。
2.基于TCP/IP协议栈,实现网络通信。
3.收集和分析网络传输性能数据,并进行性能评估和优化。
三、设计方法为了实现以上设计目标,本毕业设计采用以下方法:1.首先,设计一个程序框架,包括主机和路由器的模拟器,并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主机和路由器模拟器应该能够支持标准的TCP/IP协议栈,并能够处理网络数据包的传输和路由。
2.其次,根据需要,设计并实现网络性能评估工具。
这些工具可以收集和分析网络传输性能数据,例如延迟、带宽和丢包率。
并基于这些数据,提供性能评估和优化建议。
3.最后,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功能测试用于验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否正常工作,性能测试主要用于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四、实施过程该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网络环境模拟器的设计和实现。
首先,根据需求设定,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TCP/IP协议栈的网络环境模拟器。
这个模拟器可以模拟多个主机和路由器的局域网环境,并能够实现网络通信功能。
2012届湘南学院计算机科学系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方案为了做好2012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方向、网络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工作,计算机科学系按照教务处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工作方案如下:一、成立2012届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龚德良副组长:段盛盛梦良成员:廖金辉胡山泉于芳陆武魁朱卫平李清波柳丽华黄文毅二、成立2012届毕业设计与论文审查和答辩组第一组:廖金辉(组长)魏莉曹清华第二组:段盛(组长)郭美陈雪刚第三组:于芳(组长)王刚王嵩第四组:朱卫平(组长)张霞李军第五组:陆武魁(组长)李发英李盛欣第六组:胡山泉(组长)彭雅莉段筠第七组:刘灵丽(组长)张雯芬雷杏第八组:李清波(组长)肖娟陆汝华第九组:谢桂芳(组长)樊洪斌李煜民第十组:罗玉玲(组长)唐日成肖敏三、召开2012届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动员大会计算机科学系于2010年7月5日,在2号楼306召开全体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和2012届毕业生参加的2012届毕业设计与论文工作动员大会,龚德良主任作了动员大会,段盛副主任作了工作安排,胡山泉副主任作了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的讲座。
会后指导教师与学生举行了会面并开始安排指导工作。
四、已做好给学生指派指导教师工作,2012届共有290名学生参加毕业设计,系部选择了42名优秀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其中高级职称的有15人,其余全为中级职称或硕士以上学历。
指导教师最多带8人,最少带4名学生,平均每名指导教师带6.9人,完全符合学院有关规定。
具体安排见附表1。
五、已做好毕业设计与论文审查和答辩安排工作,具体见附表2。
六、毕业设计与论文任务书下达阶段安排:2011年9月30日前,各指导教师必须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必须明确学生设计与论文的题目、设计的要求和实现的目的,并同时将任务书打印稿上交各教研室,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审查每个学生的任务书。
若任务书审查未通过,指导教师必须重新下达任务书。
计算机工程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安排尊敬的计算机工程学院202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相关人员:大家好!我们将在此安排2024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的安排。
第一,答辩时间,我们将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6月30日。
具体答辩日程安排如下:1.6月1日-6月7日:按照专业顺序进行答辩,每天答辩6个专业左右;2.6月8日-6月14日:继续按照专业顺序进行答辩,每天答辩6个专业左右;3.6月15日-6月21日:按照学生姓名的字母顺序进行答辩,每天答辩40名学生左右;4.6月22日-6月30日:继续按照学生姓名的字母顺序进行答辩,每天答辩40名学生左右。
第二,答辩地点,我们将根据各专业的报名情况和答辩需要,确定不同的答辩地点。
希望各位同学在报名时注明自己的专业,并根据要求选择相应的答辩地点。
第三,答辩形式,我们将采用面对面答辩的形式进行,每个答辩小组由一名主持人、一名评委和一名秘书组成。
答辩时间为15分钟左右,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好答辩PPT的准备。
第四,答辩评分标准,我们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分:论文内容的创新性与水平、论文的结构与体例、论文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性、答辩时的发言表达能力与思维严谨性等。
评分满分为100分,每个方面的评分比例约为25%。
第五,准备工作,为了保证答辩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答辩组的成员选拔、答辩地点的预定、答辩时间的安排、答辩评分标准的制定等。
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积极配合答辩组的工作,做好相关材料的准备。
最后,希望所有参与答辩的同学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自信而从容地完成答辩,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
祝愿所有同学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在毕业之际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电子工程系2012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肖珑副组长:李伟、袁世先、涂勇工作人员:赵军华彭伟楚雪平周炯亮屈芳升田红彬黄天顺机械电子工程系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机械电子工程系2012届(2009级)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组织安排1.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工作人员名单。
2.各教研室负责按教学计划启动毕业设计(论文)的工作和协助系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检查,抓好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总结。
3.各教研室负责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的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的审定(如论文字数、实践环节等内容)、时间安排、教师配备、成绩考核和组织答辩以及推荐优秀论文等工作。
4.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安排在第五学期进行,在第17周前全部结束。
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配备指导教师的工作则在第五学期期中完成。
5.各教研室及指导教师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登记及存档工作。
学生的毕业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不得毕业。
二、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安排三、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1、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并结合社会实践、生产、科研、实验、实训实建设等任务展开,也可根据教学要求,以生产实际为背景,自拟课题。
2.选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现状和实际水平,以小型课题为主,应是学生在短期内经过努力能基本完成或者能相对独立地做出阶段性成果的课题。
3.各教研室要为学生作选题指导,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师的指导力量合理安排课题,课题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
学生一般不能选做本专业范围以外的课题,应鼓励和支持少数优秀学生选做有创新特色的课题。
四、指导教师的确定及其职责1.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应选派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应具备指导该课题的能力和知识,教风严谨,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能够做到为人师表,严格要求学生。
聘请校外专家和科技人员(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应有相应的聘请任务书,且有本院(系)教师专人联系,以把握教学要求与进程。
格式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及常见问题第一篇:格式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及常见问题一、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眉目。
各类文章的标题,样式繁多,但无论是何种形式,总要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
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一)总标题总标题是文章总体内容的体现。
常见的写法有:①揭示课题的实质。
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
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
诸如此类的标题很多,也很普遍。
如《关于经济体制的模式问题》、《经济中心论》、《县级行政机构改革之我见》等。
②提问式。
这类标题用设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
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
如《家庭联产承包制就是单干吗?》、《商品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经济吗?》等。
②交代内容范围。
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
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同仁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
这种形式的标题也较普遍。
如《试论我国农村的双层经营体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战后西方贸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断句式。
这种形式的标题给予全文内容的限定,可伸可缩,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文章研究对象是具体的,面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须有很强的概括性,面较宽。
这种从小处着眼,大处着手的标题,有利于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拓展。
如《从乡镇企业的兴起看中国农村的希望之光》、《科技进步与农业经济》、《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等。
⑤用形象化的语句。
如《激励人心的管理体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论》等。
标题的样式还有多种,作者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
计算机科学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工作安排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结合学校关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精神,现将计算机科学学院2012届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工作的安排汇报如下,请审定。
1.2012年5月7日指导教师将所指导的每名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纸质文档一份交院指定的答辩小组秘书,然后由秘书交评阅教师审阅;2.2011年5月11日前,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完成论文的评阅工作;3.2011年5月14日前指导教师将毕业论文的所有资料(其中论文打印件共3份)上交院指定的答辩秘书并将评阅成绩上报答辩秘书;评阅教师将评阅结果上报答辩小组秘书,答辩秘书将成绩汇总后于5月15日上报罗梅处。
4. 2011年5月16日到5月17日准备答辩提纲,准备答辩。
5.分组答辩的时间统一安排在2011年5月17日至5月21日期间(白天和晚上),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请各答辩小组自行确定后上报学院张贴公布。
6.补答辩工作拟安排在5月23日至5月25日,具体时间、地点见学院张贴栏。
7.2011年5月28日前将按照答辩意见修改后的所有毕业论文(设计)资料,交各答辩组审定成绩,结束毕业设计工作,同时所有材料全部封存。
8.为了保证答辩质量,根据学院具体情况将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分成七个答辩小组进行,具体安排如下:答辩委员会主任:刘益和(教授)第一组:答辩组长:刘益和(教授)答辩委员:余文春(讲师),余永武(讲师)秘书:李倩倩第二组:答辩组长:张艳琼(副教授)答辩委员:凌伟(讲师),代伟(讲师)秘书:张瑞第三组:答辩组长:何文孝(副教授)答辩委员:陈晓燕(讲师),雷勇(讲师)秘书:杨国军(讲师)第四组:答辩组长:李尧(教授)答辩委员:唐春兰(讲师)兰强(讲师)秘书:刘佩佩第五组:答辩组长:黄家荣(教授)答辩委员:卿立兴(讲师),胡晓容(副教授)秘书:钟琪(讲师)第六组:答辩组长:唐年庆(副教授)答辩委员:袁宇丽(讲师),苟全登(讲师)秘书:罗梅第七组:答辩组长:张凯(副教授)答辩委员:张敏(讲师),傅荣会(讲师)秘书:贾伟(实验师)计算机科学学院2012年3月15日(附:各组学生名单)第一组19人:甘燕胡玉刘锐罗文朱安荣官忠徽刘炬良夏海波徐强余杰陈运娇冯曦高垒李默浩王建辉张永春黄中江刘镁煜徐飞第二组18人:丁宝贵李述英凌凯龙玉丹向海瑞赵伟余倩冯强何林李建忠吕黄海覃顺富罗征莲梅小兵蒲春容叶世龙张小雪周翠英第三组26人:赖伟李萍凌恋谢立许华龙冯伟华林刘杨彭杰杨明敏李波龚小均洪欣刘勤马超王捷余伟陈俊学冯亮蒋林江罗鹏秦文君涂丽娟王艺雯常玉世朱明华第四组20人:彭泰石翔孙文林张子涵陈雪平侯建华李超李积铎孟涛严文娟周试力李晓晖吕航程东李桂蓉李良城彭维才唐兵杨凤珍张鑫杰第五组26人:陈彬李界鹏刘进张凯帝张先明赵华邱永强魏航吴晓忆曾宪超钟懿陈洋甘巧郭玉婷杨峰杨永飞岳悦君周晓路陈伟冯金仙刘明洋徐红军赵培怡郑成龙季昊翔刘凡贾龙第六组24人:王亮王振旗谢承雄杨仁全赵勇刘爽唐亮王献山吴龙玉阴龙江周春海龚焘蒋宜翔唐霄王俊王鹏巫仁钧张江浩冯大望彭伶俐邱佳琳王强张夏添周光强第七组20人:耿财雄贺浩李东升李勇罗文圣潘书亮汪松陈丹冯梅雷天然李倩茜刘认王路聪张安澜符海珊黄世成梁定平欧福军唐玲丽王毅注:1. 请毕业班的同学于4月20日前必须返回计算机科学学院,与各自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联系,做好毕业设计的最后工作,准备毕业答辩。
2012届计算机系毕业综合实践工作计划一、毕业综合实践要求毕业综合实践是学生修读完本专业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集中表现,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训练等方面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选题原则毕业综合实践应重点考虑专业特点,可结合科研任务、技术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的需要及学生单位实际应用需要进行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必须符合计算机系各专业(或专业方向)综合实践的要求。
2)在满足综合实践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与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需要相结合的课题,且选题要尽量具体,如“××单位人事管理信息系统”、“××学校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3)选题要有利于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拓展所学的知识面。
4)课题任务要有一定的设计、工程量,以保证每个学生能有明确的分工和具体的设计任务。
5)课题的设计难度要适中,应使中等程度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
6)选定课题后,要求按统一格式进行申报,并由指导老师把关。
2.学生毕业综合实践要求毕业综合实践的要求应体现在毕业综合实践的各个设计环节,可根据课题的特点而有所侧重,但多数开发应用类型的课题应使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学生应认真负责、刻苦钻研,按期保质地完成所承担的设计任务;2)培养和提高与设计群体合作、相互配合的工作能力;3)进行必要的课题任务调研、资料收集和文献阅读;4)要求项目组按规定格式写出开题报告,并交付指导老师审核;5)根据课题任务制定合理、可行的设计计划,项目组长要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制定所有成员的任务书,并交付指导老师审核;6)每个课题小组的学生均应参与工程实现过程;7)每组要求提交工程项目设计系统和项目文档。
3.专业教研室主任要求具体负责本专业学生的毕业综合实践组织与安排工作,具体如下:1)根据系里制定的毕业设计时间范围,制订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毕业设计工作计划;2)制订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的选题范围;3)制订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毕业综合实践文档规范;4)确定本专业毕业综合实践领导小组名单,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配合专业教研室主任做好毕业设计的组织与审核工作,领导小组人员以2~5人为宜;5)进行本专业毕业综合实践指导老师的任务分配;6)组织毕业综合实践中期检查和后期审查;7)根据专业(或专业方向)特色,制订本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毕业答辩评分标准;8)组织毕业答辩;9)进行毕业设计总结;10)进行本专业毕业设计相关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计算机学院2012届毕业设计答辩安排
一、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答辩委员会主任:汪永琳
答辩委员会委员:荣秋生、冯丁武、周慧灿、潘梅森、李剑波、易明
席金菊、梅晓勇、刘元兵、熊齐、文明全,谭文学答辩委员会秘书:李妩可、张平凤
答辩协调组:蔡明山、刘大飞
二、分组安排
第一组:李剑波、杨红杰、陈兴强、何青
第二组:谭文学、徐琨、娄小平、徐晓蓉
第三组:席金菊、屠添翼、孙光辉、陈潇潇
第四组:周慧灿、聂方彦、周学清、雷红艳
第五组:潘梅森、邓志宏、汤海蓉,张平凡
第六组:易明、邹汉斌、沙伯海、巢湘萍
第七组:熊齐、黄铁、刘洁、佘青
第八组:刘元兵、方霞、刘茂华、李国红
第九组:荣秋生、朱桂华、刘国清、陈湘
第十组:冯丁武、江建、孙叶枫、李果、李妩可
第十一组:汪永琳、任盛、贺玉才、彭易波
第十二组:文明全、朱丽群、范轶彦、唐石
第十三组:梅晓勇、王蓉、李若兰,杨青
三、说明:
1.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系统测试,指导教师同意才能取得答辩资格;
2.毕业答辩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
3.各小组第一人为组长、最后一人为记录员;
4.系统测试时间为2012年5月17日-18日,具体安排如下:
说明:
2011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毕业生中,计算机与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生 86 人,网络毕业生 79 人,信息毕业生 76 人,芙蓉学院(分组名单中带下划线) 68 人,共计:309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