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班级活动的管理
- 格式:ppt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九章班级管理第一节班级管理概述1、班级管理的含义、功能(作用)?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各种共同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功能(作用):(1)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学目标;(2)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锻炼学生能力,提高自治水平。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管理中的组织者和灵魂;(2)班主任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3)班主任是保证各种影响协调一致的协调员;(4)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的、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第二节班级管理的过程和原则1、制定班级管理计划的一般步骤?(1)明确教育目标的要求,认识组织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2)分析班级情况,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需求;(3)构思班级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4)就活动计划的基本框架交全体学生或班干部讨论,由学生参与制定计划,确定班级活动计划的思路;(5)将比较完善的活动计划写成文字,并予以公布。
2、班级管理的概念及其原则?含义:是根据班级管理规律和实践经验制定的,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原则:(1)科学性原则;(2)民主性原则;(3)自觉性原则;(4)整体性原则;第三节班级管理的内容1、班集体的特征与作用特征:是由班主任带领学生有意识创建的并具有积极作用的集体。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作用:(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小学班级活动的管理,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小学班级组织的各类活动。
第三条班级活动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为宗旨。
第四条班级活动应遵循教育性、安全性、趣味性、参与性的原则。
第二章活动策划与审批第五条班级活动策划应提前一个月进行,由班主任或班委会负责。
第六条活动策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活动主题、目的和意义;2. 活动时间、地点、对象;3. 活动内容、形式、流程;4. 活动所需物资、经费预算;5. 活动安全保障措施。
第七条班级活动策划完成后,需提交给学校德育处审批。
第八条德育处对活动策划进行审核,并在五个工作日内给予回复。
第三章活动组织与实施第九条活动组织由班主任或班委会负责,具体分工如下:1. 班主任: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2. 班委会成员:协助班主任进行活动策划、宣传、物资准备、现场管理等;3. 班级志愿者:协助班委会成员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第十条活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1. 按照活动策划执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2. 加强对活动的宣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 注重活动的安全性,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4. 做好活动的记录和总结,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
第四章活动评价与反馈第十一条活动结束后,班主任或班委会应组织学生对活动进行评价。
第十二条评价内容应包括:1. 活动组织是否有序;2. 活动内容是否丰富、有意义;3.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4. 活动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第十三条活动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德育处,德育处将根据评价结果对活动进行总结和改进。
第五章活动经费管理第十四条班级活动经费由班主任或班委会负责管理。
第十五条活动经费来源包括:1. 学校下拨的活动经费;2. 家长自愿捐赠;3. 社会赞助。
第十六条活动经费使用应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超支。
第十七条活动经费使用情况应定期向家长和学生公布,接受监督。
班级活动组织管理办法第一节:组织活动的目的班级活动是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旨在促进班级凝聚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通过组织多样化的班级活动,学生能够展示个人特长,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自我认同感,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领导才能创造条件。
第二节:活动的分类与规划班级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公益活动、学术竞赛等。
通过充分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制定全年度的活动计划,并在每学期初布置每月活动计划,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第三节:活动主题与时间安排每次活动前,应明确活动的主题与目标,并尽可能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活动时间应合理安排,避免与其他重要学习任务冲突,同时充分考虑学生和老师的时间表。
第四节:活动策划与实施活动策划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应该考虑到活动的场地、物资、人员、安全以及活动流程的安排等方面。
活动实施时,要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安排好志愿者和参与者的任务,并保证活动的安全和秩序。
第五节:活动宣传与报名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需要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可以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号、海报、班会以及宣传栏等方式进行活动的推广,并提供便捷的报名方式,确保学生及时报名参加。
第六节:活动经费与物资的筹备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考虑活动所需的经费和物资。
可以通过班集体经费、赞助以及其他渠道筹集所需的款项,并提前准备好所需的物资,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七节:活动中的安全保障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如指定责任保安人员、做好活动场地的检查、保证物品的安全存放等,同时在活动前向学生宣传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第八节:活动后的总结与评估每次活动结束后,需要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估。
可以收集学生和老师的反馈意见,了解活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
此外,还可以评估活动的目标是否达到,并向学生颁奖表彰,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第九节:班级活动的持续性班级活动不应只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形成一种持续性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