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262.50 KB
- 文档页数:5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己知正方形O A B C ''''的边长为1,它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其原图形的周长为( )A.8B.22C.4D.2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圆心和圆上两个点确定一个平面C.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有一个交点,则必有无数个公共点D.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1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中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4.某圆柱的高为2,其正视图如图所示,圆柱上下底面圆周及侧面上的点A ,B ,D ,F ,C 在正视图中分别对应点A ,B ,E ,F ,C ,且3AE EF =,2BF BC =,异面直线AB ,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45,则该圆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20πB.16πC.12πD.10π5.在《九章算术·商功》中将正四面形棱台体(棱台的上、下底面均为正方形)称为方亭.在方亭1111ABCD A B C D -中,1124AB A B ==,四个侧面均为全等的等腰梯形且面积之和为122( ) 282B.283142D.1436.异面直线是指( ) A.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7.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是11A D ,11B C 的中点,则与直线CF 互为异面直线的是( )A.1CCB.11B CC.DED.AE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 C.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两个不同平面α和β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公共点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 )A.圆台 B.棱锥C.圆锥 D.圆柱答案 A解析由于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则这个几何体是旋转体,又左视图和主视图均是等腰梯形,所以该几何体是圆台.2.已知水平放置的△ABC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中B′O′=C′O′=1,A′O′=32,那么原△ABC是一个( )A.等边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三边中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D.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答案 A解析 根据“斜二测画法”可得BC =B ′C ′=2,AO =2A ′O ′= 3.故原△ABC 是一个等边三角形.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A.40003 cm 3 B.80003cm 3C .2000 cm 3D .4000 cm 3答案 B解析 由三视图得该几何体为四棱锥,则其体积为V =13×20×20×20=80003cm 3.4.已知一个圆锥的展开图如右图所示,其中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底面圆的半径为1,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22π3 B.2π3 C.2π3D.3π 答案 A解析 由底面圆的半径为1,可知扇形的弧长为2π,又扇形的圆心角为120°,所以圆锥母线长为2π120180π=3,高为32-12=22,所求体积V =13×π×12×22=22π3.5. 如右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各条棱中,最长的棱的长度为( )A .6 2B .6C .4 2D .4 答案 B解析 该多面体是如下图所示的棱长为4的正方体内的三棱锥E -CC 1D 1(其中E 为BB 1的中点),其中最长的棱为D 1E =422+22=6.6.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的长为2,将该三角形绕其斜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的体积为( )A.22π3 B.42π3C .22π D.42π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该几何体可以看作两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为2的圆锥的组合体,其体积为2×13×π×(2)2×2=42π3.7.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如下图所示,下面结论错误的是( )A .BD ∥平面CB 1D 1 B .AC 1⊥BD C .AC 1⊥平面CB 1D 1D .异面直线AD 与CB 1所成的角为60° 答案 D解析 对于A ,由于BD ∥B 1D 1,易知BD ∥平面CB 1D 1;对于B ,连接AC ,易证BD ⊥平面ACC 1,所以AC 1⊥BD ;对于C ,因为BD ∥B 1D 1,所以AC 1⊥B 1D 1,同理可证AC 1⊥B 1C ,所以AC 1⊥平面CB 1D 1;对于D ,因为BC ∥AD ,所以∠B 1CB 即AD 与CB 1所成的角,此角为45°,故D 错.8.如下图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E 、F 分别是AC 与BD 的中点,若CD =2AB =4,EF ⊥BA ,则EF 与CD 所成的角为( )A .90°B .45°C .60°D .30° 答案 D解析 取BC 的中点H ,连接EH 、FH ,则∠EFH 为所求的角,可证△EFH 为直角三角形,EH ⊥EF ,FH =2,EH =1,∴sin ∠EFH =EH FH =12,∴∠EFH =30°.9.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 1D 1的中点,则EF 与平面BB 1D 1D 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B .相交C .EF ⊂平面BB 1D 1D D .无法判断 答案 A解析 取B 1C 1中点H ,连接EH ,FH ,∵E 、F 、H 分别为BC 、D 1C 1、B 1C 1中点, ∴FH ∥D 1B 1,EH ∥BB 1, ∴平面EFH ∥平面BB 1D 1D ∵EF 平面EFH , ∴EF ∥平面BB 1D 1D .10.如图,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平面α∥平面ABC ,α分别交线段PA ,PB ,PC 于点A ′,B ′,C ′,若S △A ′B ′C S △ABC =949,则PA ′AA ′=( )A.43B.349C.78D.34 答案 D解析 由平面α∥平面ABC ,得AB ∥A ′B ′,BC ∥B ′C ′,AC ∥A ′C ′,由等角定理得∠ABC =∠A ′B ′C ′,∠BCA =∠B ′C ′A ′,∠CAB =∠C ′A ′B ′,从而△ABC ∽△A ′B ′C ′,△PAB ∽△PA ′B ′,S △A ′B ′C ′S △ABC =⎝ ⎛⎭⎪⎫A ′B ′AB 2=⎝ ⎛⎭⎪⎫PA ′PA 2=949,所以PA ′PA =37,所以PA ′AA ′=34,故选D. 11.已知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A .α∥β且l ∥αB .α⊥β且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β相交,且交线平行于l 答案 D解析 由于m ,n 为异面直线,m ⊥平面α,n ⊥平面β,则平面α与平面β必相交,但未必垂直,且交线垂直于直线m ,n ,又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交线平行于l ,故选D.12.已知平面ABC 外一点P ,且PH ⊥平面ABC 于点H .给出下列四个说法:①若PA ⊥BC ,PB ⊥AC ,则点H 是△ABC 的垂心;②若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则点H 是△ABC 的垂心;③若∠ABC =90°,点H 是AC 的中点,则PA =PB =PC ;④若PA =PB =PC ,则点H 是△ABC 的外心.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答案 D解析 对于①,易知AH ⊥BC ,BH ⊥AC ,所以点H 是△ABC 的垂心;对于②,易知PB ⊥平面PAC ,所以PB ⊥AC ,同理,PA ⊥BC ,由①可知点H 是△ABC 的垂心;对于③,∠ABC =90°,点H 是AC 的中点,所以HA =HC =HB ,又∠PHA =∠PHB =∠PHC =90°,所以PA =PB =PC ;对于④,∠PHA =∠PHB =∠PHC =90°,PA =PB =PC ,所以HA =HB =HC ,即点H 是△ABC 的外心.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连接圆柱上、下底面圆周上两点的线段是圆柱的母线; ②以直角梯形的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③圆柱、圆锥、圆台都有两个底面;④圆锥的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这个扇形所在圆的半径等于圆锥的母线长. 答案④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根据圆柱母线的定义,①说法错误;以直角梯形垂直于上、下底的腰为轴旋转得到的旋转体是圆台,以另一腰为轴旋转所得的旋转体不是圆台,故②说法错误;圆锥只有—个底面,故③说法错误;根据圆锥母线的定义,④说法正确.14.把直径分别为6 cm,8 cm,10 cm 的三个铁球熔成一个大铁球,则这个大铁球的半径为________cm.答案 6解析 设大铁球的半径为R cm ,由43πR 3=43π×⎝ ⎛⎭⎪⎫623+43π×⎝ ⎛⎭⎪⎫823+43π×⎝ ⎛⎭⎪⎫1023,得R 3=216,得R =6.15.如图所示,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 ,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中,与直线CE 平行、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为m ,n ,则m +n =________.答案 5解析CE 与正方体上底面平行,且在正方体下底面所在的平面内,而与它相交的平面分别是前、后、左、右四个平面,即m =1,n =4,因此m +n =5.16.如图所示的四个正方体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①中,记点B 正上方的顶点为C ,连接AC ,则易证平面ABC ∥平面MNP ,所以AB ∥平面MNP ;④中AB ∥NP ,根据空间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出AB ∥平面MNP ;②③中,AB 均与平面MNP 相交.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 1P =2PA 1,C 1Q =2QA 1.求证:直线AA 1,BP ,CQ 相交于一点.证明 如图,连接PQ .由B 1P =2PA 1,C 1Q =2QA 1, 得PQ ∥B 1C 1,且PQ =13B 1C 1.又BC 綊B 1C 1,∴四边形BCQP 为梯形,∴直线BP ,CQ 相交,设交点为R ,则R ∈BP ,R ∈CQ . 又BP 平面AA 1B 1B ,CQ 平面AA 1C 1C , ∴R ∈平面AA 1B 1B ,且R ∈平面AA 1C 1C ,∴R 在平面AA 1B 1B 与平面AA 1C 1C 的交线上,即R ∈AA 1, ∴直线AA 1,BP ,CQ 相交于一点.18.(本小题满分12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不考虑接触点).(1)求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解 (1)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由两部分组成,上部分是直径为1的球,下部分是底面边长为2,高为3的正三棱柱.表面积S =4π×⎝ ⎛⎭⎪⎫122+12×2×3×2+2×3×3=π+23+18.(2)体积V =12×2×3×3+43π×⎝ ⎛⎭⎪⎫123=33+π6.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BC ,A 1B ⊥AC .D ,E 分别是BB 1,A 1C 1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A 1BC ;(2)若AB ⊥BC ,求证:A 1B ⊥平面ABC ;(3)在(2)的条件下,AB =BC =1,BB 1=2,求三棱锥A 1-BCC 1的体积.解 (1)证明:取A 1C 的中点F ,连接BF ,EF , ∵E 是A 1C 1的中点, ∴EF ∥CC 1,且EF =12CC 1.又CC1∥BB1,D是BB1的中点,∴EF∥DB,且EF=DB,∴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DE∥BF,而DE⊆/平面A1BC,BF平面A1BC,∴DE∥平面A1BC.(2)证明:∵AA1⊥BC,AB⊥BC,AB∩AA1=A,∴BC⊥平面ABB1A1,∴BC⊥A1B.又A1B⊥AC,AC∩BC=C,∴A1B⊥平面ABC.(3)由(2)的结论,得A1B⊥AB,∵AB⊥BC,∴AB⊥平面A1BC.∵A1B1∥AB,∴A1B1⊥平面A1BC.由B1C1∥BC,可知B1C1∥平面A1BC.∵A1B1=AB=1,BB1=2,∴A1B=1,∴三棱锥A1-BCC1的体积V A1-BCC1=V C1-A1BC=V B1-A1BC=13S△A1BC·A1B1=13×12×BC×A1B×A1B1=13×12×1×1×1=16.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与底面垂直,∠ABC=90°,BC=BB1,M,N分别是A1B1,AC1的中点.求证:(1)MN∥平面BCC1B1;(2)平面MAC1⊥平面ABC1.证明(1)取BC1的中点D,连接B1D,ND,∵D ,N 分别是BC 1,AC 1的中点,∴ND ∥AB ,ND =12AB . 又M 为A 1B 1的中点,AB ∥A 1B 1,∴ND 綊B 1M ,∴MNDB 1为平行四边形,∴MN ∥B 1D .又B 1D 平面BCC 1B 1,MN ⊆/ 平面BCC 1B 1, ∴MN ∥平面BCC 1B 1.(2)由题可知AB ⊥B 1D ,B 1D ⊥BC 1.又AB 平面ABC 1,BC 1平面ABC 1,AB ∩BC 1=B ,∴B 1D ⊥平面ABC 1.又B 1D ∥MN ,∴MN ⊥平面ABC 1.又MN 平面MAC 1,∴平面MAC 1⊥平面ABC 1.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二面角α-MN -β的大小为60°,菱形ABCD 在面β内,A ,B 两点在棱MN 上,∠BAD =60°,E 是AB 的中点,DO ⊥面α,垂足为O .(1)证明:AB ⊥平面ODE ;(2)求异面直线BC 与O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证明:如图,因为DO ⊥α,AB ⊂α,所以DO ⊥AB .连接BD ,由题设,知△ABD 是正三角形,又E 是AB 的中点,所以DE ⊥AB .而DO ∩DE =D ,故AB ⊥平面ODE .(2)因为BC ∥AD ,所以BC 与OD 所成的角等于AD 与OD 所成的角,即∠ADO 是BC 与OD 所成的角.由(1),知AB ⊥平面ODE ,所以AB ⊥OE .又DE ⊥AB ,于是∠DEO 是二面角α-MN -β的平面角,从而∠DEO =60°.不妨设AB =2,则AD =2,易知DE = 3.在Rt △DOE 中,DO =DE ·sin60°=32. 连接AO ,在Rt △AOD 中,cos ∠ADO =DO AD =322=34. 故异面直线BC 与O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4.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B 1C 的中点为O ,且AO ⊥平面BB 1C 1C .(1)证明:B 1C ⊥AB ;(2)若AC ⊥AB 1,∠CBB 1=60°,BC =1,求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高.解 (1)证明:如图,连接BC 1,则O 为B 1C 与BC 1的交点.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又AO ⊥平面BB 1C 1C ,所以B 1C ⊥AO ,而AO ∩BO =O ,故B 1C ⊥平面ABO .由于AB 平面ABO ,故B 1C ⊥AB .(2)如图,作OD ⊥BC ,垂足为D ,连接AD .作OH ⊥AD ,垂足为H .由于BC ⊥AO ,BC ⊥OD ,故BC ⊥平面AOD ,所以OH ⊥BC .又OH ⊥AD ,所以OH ⊥平面ABC .因为∠CBB 1=60°,所以△CBB 1为等边三角形.又BC =1,可得OD =34. 由于AC ⊥AB 1,所以OA =12B 1C =12. 由OH ·AD =OD ·OA ,且AD =OD 2+OA 2=74,得OH =2114. 又O 为B 1C 的中点,所以点B 1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17. 故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高为217.。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3(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如图所示为某一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则此平面图形可能是( )A.B.C.D.2.如图,在下列四个正方体中,A,B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N,Q为所在棱的中点,则在这四个正方体中,直线AB与平面MNQ不平行的是( )A.B.C.D.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F,G,P,Q分别为棱AB,C1D1,D1A1,D1D,C1C的中点.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直线BQ∥平面EFG B.直线A1B∥平面EFGC.平面APC∥平面EFG D.平面A1BQ∥平面EFG4.如图,若Ω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B1FHC1G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EH∥FG B.四边形EFGH是矩形C.Ω是棱柱D.Ω是棱台5.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6.练习1.已知一个正三棱锥的高为3,如图是其底面用斜二测画法所画出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其中OʹBʹ=OʹCʹ=1,则此三棱锥的体积为( )A.√3B.3√3C.√34D.3√34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CC1的中点,F是侧面BCC1B1内的动点,且A1F与平面D1AE的垂线垂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1F与D1E不可能平行B.A1F与BE是异面直线C.点F的轨迹是一条线段D.三棱锥F−ABD1的体积为定值8.如图,在各棱长均为1的正三棱柱ABC−A1B1C1中,M,N分别为线段A1B,B1C上的动点,且MN∥平面ACC1A1,则这样的MN有( )A.1条B.2条C.3条D.无数条9.有以下结论:①平面是处处平直的面;②平面是无限延展的;③平面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④一个平面的厚度可以是0.001cm.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A.1B.2C.3D.4.给1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AC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33出下列四个结论:① CE⊥BD;② 三棱锥E−BCF的体积为定值;③ △BEF在底面ABCD内的正投影是面积为定值的三角形④ 在平面ABCD内存在无数条与平面DEA1平行的直线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B.2C.3D.4二、填空题(共6题)11.已知l,m,n是互不相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l与m为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②若α∥β,l⊂α,m⊂β,则l∥m;③若α∩β= l,β∩γ=m,γ∩α=n,l∥γ,则加m∥n.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为1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注意: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它叫做这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13.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平行于这个平面.(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3)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4)若α∥β,直线a∥α,则a∥β.( )14.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15.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空间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分别为M,N,P,Q,则四边形MNPQ是.16.如图,正方形BCDE的边长为a,已知AB=√3BC,将△ABE沿边BE折起,折起后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关于翻折后的几何体有如下描述:a3;④ 平面ABC⊥① AB与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② AB∥CE;③ V B−ACE=16平面ADC.其中正确的有.(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三、解答题(共6题)17.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如图.(1) 求证:平面AB1D1∥平面C1BD;(2) 试找出体对角线A1C与平面AB1D1和平面C1BD的交点E,F,并证明A1E=EF=FC.18.几何中的“平面”有边界吗?用什么图形表示平面?19.如图所示,正四棱台ABCD−A1B1C1D1的上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下底面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侧棱长为2,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求四棱台的表面积.20.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A1B1B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CC1=2,CC1∥AA1,这个几何体是棱柱吗?若是,指出是几棱柱;若不是棱柱,请你试用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使剩余部分是一个侧棱长为2的三棱柱,并指出截去的几何体的特征,在立体图中画出截面.⏜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21.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D的点.(1) 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2) 当三棱锥 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 MAB 与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22. 如图,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 为梯形,PD ⊥ 底面 ABCD ,AB ∥CD ,AD ⊥CD ,AD =AB =1,BC =√2.(1) 求证:平面PBD ⊥平面PBC ;(2) 设 H 为 CD 上一点,满足 CH ⃗⃗⃗⃗⃗ =2HD ⃗⃗⃗⃗⃗⃗ ,若直线 PC 与平面 PB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63,求二面角 H −PB −C 的余弦值.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C【知识点】直观图2. 【答案】A【解析】对于B,易知AB∥MQ,则直线AB∥平面MNQ;对于C,易知AB∥MQ,则直线AB∥平面MNQ;对于D,易知AB∥NQ,则直线AB∥平面MNQ.故排除B,C,D,选A.【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3. 【答案】B【解析】过点E,F,G的截面如图所示(H,I分别为AA1,BC的中点),因为A1B∥HE,A1B⊄平面EFG,HE⊂平面EFG,所以A1B∥平面EFG.【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4. 【答案】D【解析】因为EH∥A1D1,A1D1∥B1C1,所以EH∥B1C1,又EH⊄平面BCC1B1,所以EH∥平面BCC1B1,又EH⊂平面EFGH,平面EFGH∩平面BCC1B1=FG,所以EH∥FG,又EH∥B1C1,所以Ω是棱柱,所以A,C正确;因为A1D1⊥平面ABB1A1,EH∥A1D1,所以EH⊥平面ABB1A1,又EF⊂平面ABB1A1,故EH⊥EF,所以B正确.【知识点】棱柱的截面分析、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5. 【答案】B【解析】对于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α∩β或α∥β;对于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α∥β;对于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α∩β或α∥β;对于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α∩β或α∥β.【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6. 【答案】A【解析】由直观图可知:正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所以底面面积为12×2×2×√3 2=√3,所以三棱锥的体积为:13×√3×3=√3.故选:A.【知识点】直观图、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7. 【答案】A【解析】设平面D1AE与直线BC交于G,连接AG,EG,则G为BC的中点,分别取B1B,B1C1的中点M,N,连接A1M,MN,A1N,如图,因为A1M∥D1E,A1M⊄平面D1AE,D1E⊂平面D1AE,所以A1M∥平面D1AE,同理可得MN∥平面D1AE,又A1M,MN是平面A1MN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A1MN∥平面D1AE,而A1F∥平面D1AE,所以A1F⊂平面A1MN,得点F的轨迹为一条线段,故C正确;并由此可知,当F与M重合时,A1F与D1E平行,故A错误;因为平面A1MN∥平面D1AE,BE和平面D1AE相交,所以A1F与BE是异面直线,故B正确;因为MN∥EG,则点F到平面D1AE的距离为定值,所以三棱锥F−ABD1的体积为定值,故D正确.【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8. 【答案】D【解析】如图,过线段A1B上任一点M作MH∥AA1,交AB于点H,过点H作HG∥AC 交BC于点G,过点G作CC1的平行线,与CB1一定有交点N,且MN∥平面ACC1A1,则这样的MN有无数条.故选D.【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9. 【答案】B【解析】平面处处平直,无限延展,但是没有大小、形状、厚薄等,因此①②两种说法是正确的,③④两种说法是错误的.【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0. 【答案】D【解析】因为BD⊥平面ACC1,所以BD⊥CE,故① 正确;因为点C到直线EF的距离是定值,点B到平面CEF的距离也是定值,所以三棱锥B﹣CEF的体积为定值,故② 正确;线段EF在底面上的正投影是线段GH,所以△BEF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是△BGH.因为线段EF的长是定值,所以线段GH是定值,从而△BGH的面积是定值,故③ 正确;设平面ABCD与平面DEA1的交线为l,则在平面ABCD内与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故④ 对.【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③【解析】① 中α还可能与β相交;②中直线l与m还可能异面;③中结合线面平行的性质可以证得m∥n.【知识点】空间的平行关系12. 【答案】平行【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13. 【答案】×;×;×;×【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4. 【答案】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5. 【答案】矩形【解析】如图所示,因为点M,N,P,Q分别是四条边的中点,AC,所以MN∥AC,且MN=12AC,PQ∥AC,且PQ=12所以MN∥PQ,且MN=PQ,因为四边形MNPQ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C⊥BD,NP∥BD,所以PQ⊥NP,所以四边形MNPQ是矩形.【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平行16. 【答案】①③④【解析】作出折叠后的几何体直观图如图所示:因为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所以AD⊥平面BCDE.因为BC⊂平面BCDE,所以AD⊥BC.因为四边形BCDE是正方形,所以BC⊥CD,又AD∩CD=D,所以BC⊥平面ADC.又BC⊂平面ABC,所以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因为DE∥BC,所以∠ABC为AB与DE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因为BC⊥平面ADC,AC⊂平面ADC,所以BC⊥AC,所以tan∠ABC=ACBC,因为AB=√3BC,BC=a,所以在Rt△ABC中,AC=√AB2−BC2=√2a,所以tan∠ABC=ACBC=√2,故①正确;连接BD,CE,则CE⊥BD,又AD⊥平面BCDE,CE⊂平面BCDE,所以CE⊥AD.又BD∩AD=D,所以CE⊥平面ABD,又AB⊂平面ABD,所以CE⊥AB.故②错误;在Rt△ABE中,AB=√3a,BE=a.所以AE=√2a,又DE=a,AD⊥DE,所以AD=a,所以三棱锥B−ACE的体积V B−ACE=V A−BCE=13S△BCE⋅AD=13×12×a2×a=a36,故③正确.【知识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1) 因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D∥B1C1,AD=B1C1,所以四边形AB1C1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1∥C1D.又因为C1D⊂平面C1BD,AB1⊄平面C1BD,所以AB1∥平面C1BD.同理,B1D1∥平面C1BD.又因为AB1∩B1D1=B1,AB1⊂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所以平面AB1D1∥平面C1BD.(2) 如图,连接A1C1,交B1D1于点O1,连接AO1,与A1C交于点E.又因为AO1⊂平面AB1D1,所以点E也在平面AB1D1内,所以点E就是A1C与平面AB1D1的交点.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C1O,与A1C交于点F,则点F就是A1C与平面C1BD的交点.下面证明A1E=EF=FC.因为平面A1C1C∩平面AB1D1=EO1,平面A1C1C∩平面C1BD=C1F,平面AB1D1∥平面C1BD,所以EO1∥C1F,在△A1C1F中,O1是A1C1的中点,所以E是A1F的中点,即A1E=EF.同理可证OF∥AE,所以F是CE的中点,即 FC =EF ,所以 A 1E =EF =FC .【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18. 【答案】没有,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9. 【答案】因为正四棱台的上底面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下底面是边长为 4 的正方形,所以上底面、下底面的面积分别是 4,16, 因为侧棱长为 2,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所以侧面等腰梯形的高为 √4−(4−22)2=√3,所以一个侧面等腰梯形的面积为 12×(2+4)×√3=3√3, 所以四棱台的表面积为 4+16+3√3×4=20+12√3. 【知识点】棱台的表面积与体积20. 【答案】这个几何体不是棱柱,截去的部分是一个四棱锥 C 1−EA 1B 1F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 ABB 1A 1 中,在 AA 1 上取点 E ,使 AE =2,在 BB 1 上取点 F 使 BF =2,连接 C 1E ,EF ,C 1F ,则过点 C 1,E ,F 的截面将几何体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三棱柱 ABC −EFC 1,其侧棱长为 2.截去的部分是一个四棱锥 C 1−EA 1B 1F ,也可以从点 C 截. 【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21. 【答案】(1) 由题设知,平面CMD ⊥平面ABCD ,面CMD ∩面ABCD =CD . 因为 BC ⊥CD ,BC ⊂平面ABCD ,所以 BC ⊥平面CMD , 故 BC ⊥DM .因为 M 为 CD ⏜ 上异于 C ,D 的点,且 DC 为直径, 所以 DM ⊥CM ,又 BC ∩CM =C ,BC ⊂面BCM ,CM ⊂面BCM , 所以 DM ⊥平面BMC ,而 DM ⊂平面AMD ,故 平面AMD ⊥平面BMC .(2) 以 D 为坐标原点,DA⃗⃗⃗⃗⃗ 的方向为 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 当三棱锥 M −ABC 体积最大时,M 为 CD⏜ 的中点. 由题设得 D (0,0,0),A (2,0,0),B (2,2,0),C (0,2,0),M (0,1,1),AM ⃗⃗⃗⃗⃗⃗ =(−2,1,1),AB⃗⃗⃗⃗⃗ =(0,2,0),DA ⃗⃗⃗⃗⃗ =(2,0,0),设 n ⃗ =(x,y,z ) 是平面 MAB 的法向量,则 {n ⃗ ⋅AM⃗⃗⃗⃗⃗⃗ =0,n ⃗ ⋅AB⃗⃗⃗⃗⃗ =0, 即 {−2x +y +z =0,2y =0.可取 n ⃗ =(1,0,2).DA ⃗⃗⃗⃗⃗ 是平面 MCD 的法向量,所以 cos⟨n ⃗ ,DA ⃗⃗⃗⃗⃗ ⟩=n⃗ ⋅DA ⃗⃗⃗⃗⃗⃗ ∣∣n ⃗ ∣∣∣∣DA⃗⃗⃗⃗⃗⃗ ∣∣=√55,sin⟨n ⃗ ,DA ⃗⃗⃗⃗⃗ ⟩=2√55, 所以面 MAB 与面 MCD 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是 2√55.【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二面角、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22. 【答案】(1) 因为 AD ⊥CD ,AB ∥CD ,AD =AB =1, 所以 BD =√2. 又 BC =√2,所以 CD =2, 所以 BC ⊥BD . 因为 PD ⊥ 底面 ABCD , 所以 PD ⊥BC , 又 PD ∩BD =D , 所以 BC ⊥平面PBD . 又因为 BC ⊂平面PBC ,所以 平面PBD ⊥平面PBC .(2) 由(Ⅰ)可知 ∠BPC 为 PC 与平面 PBD 所成的角, 所以 tan∠BPC =√63, 所以 PB =√3,PD =1.由 CH ⃗⃗⃗⃗⃗ =2HD ⃗⃗⃗⃗⃗⃗ 及 CD =2 得 CH =43,DH =23. 以点 D 为坐标原点,DA ,DC ,DP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则 B (1,1,0),P (0,0,1),C (0,2,0),H (0,23,0). 设平面 HPB 的法向量为 n ⃗ =(x 1,y 1,z 1), 则 {HP ⃗⃗⃗⃗⃗⃗ ⋅n ⃗ =0,HB ⃗⃗⃗⃗⃗⃗ ⋅n ⃗ =0,即 {−23y 1+z 1=0,x 1+13y 1=0.取 y 1=−3,则 n ⃗ =(1,−3,−2). 设平面 PBC 的法向量为 m ⃗⃗ =(x 2,y 2,z 2), 则 {PB ⃗⃗⃗⃗⃗ ⋅m ⃗⃗ =0,BC ⃗⃗⃗⃗⃗ ⋅m ⃗⃗ =0,即 {x 2+y 2−z 2=0,−x 2+y 2=0.取 x 2=1,则 m ⃗⃗ =(1,1,2), 又 cos⟨m ⃗⃗ ,n ⃗ ⟩=m⃗⃗⃗ ⋅n ⃗ ∣∣m ⃗⃗⃗ ∣∣∣∣n ⃗ ∣∣=−√217, 所以二面角 H −PB −C 的余弦值为√217. 【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二面角、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
高一数学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已知b a ,是直线,α,β,γ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b a b a ⊥⊥⊥,,βα,则α⊥β;②,,γβγα⊥⊥则α//β;③αβα⊥⊥,b ,则β//b ;④b a ==γβγαβα ,,//,则β//a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A 、①④B 、①③C 、①②④D 、③④2、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6,3,2,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 ( )A 、32B 、23C 、6D 、63、相交成60°角的两条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是45°,则这两条直线在平面α内射影的夹角是 ( )A 、90°B 、60°C 、45°D 、30°4、已知棱锥的顶点为P ,P 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PO=a ,现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棱锥,截面交PO 于M ,并使截得的两部分侧面积相等,设OM=b ,则b a ,的关系是 ( )A 、a b )12(-=B 、a b )12(+=C 、a b 222-=D 、a b 222+= 5、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 ) A 、π28 B 、8π C 、π24 D 、4π6、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是侧棱AA 1,CC 1上的点,且PA=QC 1,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A 、V 61B 、V 41C 、V 31D 、V 217、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D ⊥底面ABCD ,SB=3,则平面ASD 与平面BSC 所成的二面 角大小为 ( )A 、30°B 、45°C 、60°D 、90°8、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 ( )ABCDSA B C D9、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 、3 B 、C 、6D 、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 到直线A 1B 1与直线BC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图中的()A B C D 11、四面体P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则P 在平面ABC 的正投影是△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12、△ABC 的边AB=5,BC=3,AC=4,设分别以此三边为轴,把△ABC 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V AB ,V BC ,V A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A 、V AB > V AC > V BC B 、V AB > V BC > V AC C 、V AB > V BC > V ACD 、V BC > V AC > V AB 二、填空(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五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62,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试题答案及解析1. ABCD-A1B1C1D1是正方体,O是B1D1的中点,直线A1C交平面AB1D1于点M,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M、O三点共线 B.M、O、A1、A四点共面C.A、O、C、M四点共面 D.B、B1、O、M四点共面【答案】D【解析】平面A1C∩平面AB1D1=AO,∵直线A1C交平面AB1D1于点M,∴M∈AO,即A,O,M三点共线;根据A,O,M三点共线,知A1A∩AO=A,∴M,O,A1,A四点共面;同理M,O,C1,C四点共面;OM,B1D是异面直线,故O,M,B1,D四点共面是错误的,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几何特征、空间点线面的位置。
点评:基础题.重在基础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2.两等角的一组对应边平行,则A.另一组对应边平行B.另一组对应边不平行C.另一组对应边也不可能垂直D.以上都不对【答案】D【解析】两个等角的一组对边平行,另外一组边可以具有各种位置关系,并且不能确定是哪一种关系,故选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图形平行关系。
点评:易错题的基础题,需要认真分析题目所叙述的命题是否正确。
3.平面α∥平面β,AB、CD是夹在α和β间的两条线段,E、F分别为AB、CD的中点,则EF与α的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垂直 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若AB∥CD,易得EF与α、β均平行若AB与CD相交,则EF与α、β均平行若AB与CD异面,则设过AB和EF的平面交α,β分别于直线AG和BH,如下图所示:且使G,F,H在一直线上.因为平面α∥β,所以AG∥CH,连接CG和DH,则CGFDH在一个平面内,且CG∥DH,F为CD中点,所以三角形CFG和三角形DFH全等,即得FG=FH,因为AG∥CH,又E,F分别为AB,CD中点,且A,C,H,G在一个平面内,所以EF∥AG∥CH,CH在平面β内,故EF∥β.同理EF∥β故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高一数学(上)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验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哪一个是正方体的展开图( )A 、B 、C 、D 、 2、下面的三视图表示的几何体是( )A 、正六棱锥B 、正六棱柱C 、正六棱台D 、正六边形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空间中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六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4、如图,设AA 1是正方体的一条棱,这个正方体中 与AA 1异面的棱共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5、若两个平面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则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ABCD A 1B 1C 1D 1A 、平行B 、相交C 、平行或相交D 、无法确定 6、在空间中,下列哪些命题是正确的( ) ①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④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A 、仅②不正确B 、仅①④正确C 、仅①正确D 、四个命题都正确 7、在下列关于直线l 、m 与平面α、β的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若l β,且α⊥β,则l ⊥α B 、若l ⊥β,且α∥β,则l ⊥α C 、若l ⊥β,且α⊥β,则l ∥α D 、若α∩β=m ,且l ∥m ,则l ∥α 8、长方体共一个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为6,3,2,则长方体的体积为( ) A 、23 B 、32 C 、3 D 、6 一.选择题:(另加)1.设有两条直线a 、b 和两个平面α、β,则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 A .若//a α,且//a b ,则b α⊂或//b α B .若//a b ,且,a b αβ⊥⊥,则//αβC .若//αβ,且,a b αβ⊥⊥,则//a bD .若a b ⊥,且//a α,则b α⊥2、正三棱锥ABC S —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相等,如果E 、F 分别为SC ,AB 的中点, 那么异面直线EF 与SA 所成角为 ( ) A .090 B .060 C .045 D .030 3.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中: ①BM 与DE 平行;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U= /③CN 与BM 成60°角 ④DM 与BN 垂直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②④C .②③④ D.③④4、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 n l 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1),,,m A A l m ∉=⊂点αα 则l 与m 不共面;(2)l 、m 是异面直线,ααα⊥⊥⊥n m n l n m l 则且,,,//,//;(3)若m l m l //,//,//,//则βαβα;(4)若ββαα//,//,,,m l A m l m l 点=⊂⊂ ,则βα//,其中为错误的命题是 ( )个.A.1个 B.2个 C.3个 D.4个5、设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四个命题: 若b a ⊥,α⊥a ,α⊄b ,则α//b ;②若α//a , βα⊥,则β⊥a ; ③若β⊥a ,βα⊥,则α//a 或α⊂a ;④若b a ⊥,α⊥a ,β⊥b ,则βα⊥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0 B .1 C .2 D .3 ( )6. 定点P 不在△ABC 所在平面内,过P 作平面α,使△ABC 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相等,这样的平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7、下列各图是正方体或正四面体,P ,Q ,R ,S 分别是所在棱的中点,这四个点中不共面的一个图是PR SSQRPQQSSPPQR SS(A ) (B ) (C ) (D )二、填空题:(第小题6分,共24分)9、3个平面最多可以将空间分成 部分。
【必刷题】2024高一数学下册立体几何初步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2,3)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A. (1,2,3)B. (1,2,3)C. (1,2,3)D. (1,2,3)2. 下列关于直线l:x=1,y=2+t,z=32t的描述,正确的是()A. 直线l平行于x轴B. 直线l平行于y轴C. 直线l平行于z轴D. 直线l垂直于x轴3. 一个正方体的对角线长度为6根号3,则其表面积为()A. 216B. 54C. 108D. 1444. 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则其对角线长度为()A. 5cmB. 6cmC. 7cmD. 9cm5. 下列关于平面α:2x3y+z=6的描述,正确的是()A. 平面α平行于x轴B. 平面α平行于y轴C. 平面α平行于z轴D. 平面α垂直于x轴6. 下列关于点P(2,3,4)到平面α:x+y+z=6的距离,正确的是()A. 1B. 2C. 3D. 47. 若三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侧棱长为根号3,则其体积为()A. 1/3B. 1/6C. 1/9D. 1/128. 下列关于球体的描述,正确的是()A. 球体的表面积与半径成正比B. 球体的体积与半径成正比C. 球体的表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D. 球体的体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9. 若四面体的四个面均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则其体积为()A. a^3/6B. a^3/12C. a^3/18D. a^3/2710. 下列关于空间向量夹角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90°,则a·b=0B. 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0°,则a·b=0C. 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180°,则a·b=0D. 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60°,则a·b=0二、判断题:1.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0,0,0)到点B(1,1,1)的距离等于根号3。
高一立体几何初步测试题答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B A B C A C D B B 二、填空题11. 2215()(5)252x y -+-=或2215()(5)252x y +++= 12. 3090α︒︒<<13. 20x -= 14. 22(1)1x y +-= 15. 2或-2 16. 240x y -+=; 25270x y -+= 三、解答题17. 解:解方程组2222(1)(3)20,10,x y x y ⎧-+-=⎪⎨+=⎪⎩得交点坐标为(3,1)-,(3,1)-. …5分 设所求圆的圆心坐标为(2,)a a -,=解得37a =-,r =, …5分因此,圆的方程为222610077x y x y +++-=. …2分 18. 解:设点P 的坐标为(,0)a (0)a >,点P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 由已知,得2211(31)(42)1022ABP S AB d d ∆==-+-=. …4分 解得d =…6分由已知易得,直线AB 的方程为10x y -+=. 所以d == …10分解得9a =,或11a =-(舍去). …12分 所以点P 的坐标为(9,0). …14分 19. 解:由已知得圆C 的圆心为(0,7)C ,半径为5r =. …3分如图所示,(25,18)M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25,18)M '-, …6分 所求反射光线过点M ',C ,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70187250y x --=---, 即70x y +-=. …9分 20. 设圆C 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0)r >,则圆心是(,)C a b ,半径是r . 因为圆C 截得y 轴所得的弦长为4,所以224r a =+. …4分 因为圆C 被x 轴分成两段圆弧,其弧长之比为3:1,所以2r b =. …8分 因为圆心(,)C a b 在直线y x =,所以b a =。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 综合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经过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B .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C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直线D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2.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A .24π cm 2,12π cm 3B .15π cm 2,12π cm 3C .24π cm 2,36π cm 3D .以上都不正确3.若正四棱锥的侧面是正三角形,则它的高与底面边长之比为( )A .1∶2B .2∶1C .1∶ 2 D.2∶14.如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这个圆锥的顶角(圆锥轴截面中两条母线的夹角)是( )A .30°B .45°C .60°D .90°5.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高为3R ,在它的所有内接圆柱中,全面积的最大值是( )A .2πR 2B.94πR 2C.83πR 2D.52πR 2 6.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BC ∥面PDFB .DF ⊥面P AEC .面PDE ⊥面ABCD .面P AE ⊥面ABC7.在纬度为α的纬线圈上有A ,B 两点,这两点间的纬线圈上的弧长为πR cos α,其中R 为地球半径,则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是( )A.⎝⎛⎭⎫π2-2αR B.⎝⎛⎭⎫π2-αR C .(π-2α)R D .(π-α)R8.正方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球面面积分别为S 1和S 2则( )A .S 1=2S 2B .S 1=3S 2C .S 1=4S 2D .S 1=23S 29.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A .S 1<S 2<S 3B .S 3<S 2<S 1C .S 2<S 1<S 3D .S 1<S 3<S 210.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棱长都相等,且∠A 1AB =∠A 1AD =∠BAD =60°,则对角面B 1BDD 1是( )A .平行四边形B .菱形C .矩形D .正方形11.一个正四棱台(上、下底面是正方形,各侧面均为全等的等腰梯形)的上、下底面的边长分别为a ,b ,高为h ,且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1h =1a +1bB.1h =1a +bC.1a =1b +1hD.1b =1a +1h12. 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 的高PO =8,AC =BC =3,∠ACB =30°,M 、N 分别在BC 和PO 上,且CM =x ,PN =2x (x ∈[0,3]),下列四个图象大致描绘了三棱锥N -AMC 的体积V 与x 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若一个底面边长为62,侧棱长为6的正六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体积为________. 14.一根细金属丝下端挂着一个半径为1 cm 的金属球,将它浸没在底面半径为2 cm 的圆柱形容器内的水中,现将金属丝向上提升,当金属球全部被提出水面时,容器内的水面下降的高度是________cm.15.如果规定:x =y ,y =z ,则x =z 叫做x 、y 、z 关于等量关系具有传递性,那么空间三直线a 、b 、c 关于相交、垂直、平行、异面、共面这五种关系具有传递性的是________.16.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若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4 cm 和6 cm ,则点M 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D 1C 1,C 1B 1的中点,AC ∩BD=P ,A 1C 1∩EF =Q .求证:(1)D ,B ,E ,F 四点共面;(2)若A 1C 交平面BDEF 于R 点,则P ,Q ,R 三点共线.18.一球内切于圆锥,已知球和圆锥的底面半径分别为r ,R ,求圆锥的体积.19.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BB 1、CD 的中点,设AA 1=2,求三棱锥F -A 1ED 1的体积.20. 如图△ABC 中,AC =BC =22AB ,四边形ABE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平面ABED ⊥平面ABC ,若G 、F 分别是EC 、BD 的中点.(1)求证:GF ∥平面ABC ;(2)求证:平面EBC ⊥平面ACD ;(3)求几何体ADEBC 的体积V .21.如图是一个直三棱柱(以A1B1C1为底面)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已知A1B1=B1C1=1,∠A1B1C1=90°,AA1=4,BB1=2,CC1=3.设点O是AB的中点,求证:OC∥平面A1B1C1. 22.如图所示的三个图中,上面的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多面体的直观图,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在下面画出(单位:cm).(1)按照画三视图的要求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2)按照给出的尺寸,求该多面体的体积;(3)在所给直观图中连接BC′,求证:BC′∥面EFG.。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圆锥的轴截面是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A.33B.πC.D.2π2.如图,等腰梯形A B C D ''''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4A B ''=,2C D ''=,则原图形ABCD 的面积是()A.6B.B.C.D.3.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A.l ∥a B.l 与a 异面C.l 与a 相交D.l 与a 没有公共点4.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 平面β,则“//αβ”是“l m ⊥”的()A.必要不充分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5.已知正四面体ABCD ,M 为AB 中点,则直线CM 与直线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23B.6C.D.421216.设α,β,γ是互不重合的平面,m ,n 是互不重合的直线,给出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②若m γ⊥,n γ⊥,则//m n ③若//m α,n α⊥,则m n ⊥④若//m n ,//n α,则//m α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7.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底面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PA ⊥平面ABC 且PA =ABC 的中心沿表面爬至点P ,则其爬过的路程最小值为()A.6B.433C.393D.38.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BC AA AB P ⊥=为棱11A B 的中点,Q 为线段1AC 上的动点.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存在点Q ,使BQ AC ∥B.不存在点Q ,使11BQ B C ⊥C.对任意点Q ,都有1BQ AB ⊥ D.存在点Q ,使BQ 平面1PCC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直线l 与平面α不平行,则l 与α相交B.直线l 在平面α外,则直线l 上不可能有两个点在平面α内C.如果直线l 上有两个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则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D.如果,a b 是异面直线,,A B a ∈,,C D b ∈,则,AC BD ,是异面直线10.如图圆台12O O ,在轴截面ABCD 中,122AB AD BC CD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线段AC =B.该圆台的表面积为11πC.该圆台的体积为D.沿着该圆台的表面,从点C 到AD 中点的最短距离为511.如图所示,正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111226AB A B AA ===,点P 在四边形ABCD 内,点E 是AD 上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AA ⊥平面1A BDB.该正四棱台的高为322C.若1362A P =,则动点P 的轨迹长度是5πD.过点E 的平面α与平面1D AC 平行,则平面α截该正四棱台所得截面多边形的面积为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已知空间中两个角α,β,且角α与角β的两边分别平行,若105α=︒,则β=______.13.一个直角梯形上底、下底分别为3cm 和4cm ,将此直角梯形以垂宜于底的腰为轴旋转周形成一个圆台,此圆台外接球的半径为5cm ,则这个圆台的高为_________.14.根据祖暅原理,界于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任一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平面所截,如果两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如图1所示,一个容器是半径为R R 的圆柱内嵌一个底面半径和高均为R 的圆锥,这两个容器的容积相等.若将这两容器置于同一平面,注入等体积的水,则其水面高度也相同.如图2,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0cm ,里面注入高为1cm 的水,将一个半径为4cm 的实心球缓慢放入容器内,当球沉到容器底端时,水面的高度为______cm . 1.26≈)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是AB ,PB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PAD ;(2)求证:EFCD ⊥.16.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底面ABCD 是正方形,2PA AB ==,点M 是棱PC 的中点.(1)求证:平面BDM ⊥平面ABCD ;(2)求三棱锥P BDM -的体积.17.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A AB ⊥,点E 是PB 的中点.(1)求证:PD ∥平面EAC ;(2)若2PC AD ==,1==PA AB ,3APC π∠=,求点P 到平面AEC 的距离.18.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菱形,平面PAD ⊥平面PCD ,PA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PC =,E 是PC 中点,过点A ,B ,E 的平面与PD 交于点F .(1)求证://AB EF ;(2)求证:AF AB ⊥;(3)求二面角F PC A --的正切值.19.球面几何在研究球体定位等问题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球面上的线是弯曲的,不存在直线,连接球面上任意两点有无数条曲线,它们长短不一,其中这两点在球面上的最短路径的长度称为两点间的球面距离.(1)纬度是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赤道为0︒纬线,赤道以北叫做北纬.如图1,将地球看作球体,假设地球半径为R ,球心为O ,北纬30︒的纬线所形成的圆设为圆O ',且A B ''是圆O '的直径,球面被经过球心O 和点A ',B '的平面截得的圆设为圆O ,求圆O 中劣弧 A B ''的长度,并判断其是否是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只需判断、无需证明).(2)如图2,点A ,B 在球心为1O 的球面上,且AB 不是球的直径,试问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所在的圆弧 AB 是否与球心1O 共面?若是,写出证明过程,并求出当14O A =,1π4AO B ∠=时,A ,B 两点间球面距离所在的圆弧 AB 与球心1O 所形成的扇形1AO B 的面积;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初步综合检测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9东莞高一检测)如图1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可以判断这个几何体为()图1A.圆锥 B.三棱锥C.三棱柱 D.三棱台【解析】由三视图易知其图形为所以为三棱柱.【答案】 C2.过平面外两点与这个平面平行的平面()A.只有一个 B.至少有一个C.可能没有 D.有无数个【解析】过这两点的直线若与已知平面平行,则有且只有一个,若与已知平面相交,则不存在.故选C.【答案】 C3.已知水平放置的△ABC是按“斜二测画法”得到如图2所示的直观图,其中BO=CO=1,AO=32,那么原△ABC的面积是()图2A.3 B.22C.32 D.34【解析】由题图可知原△ABC的高为AO=3,S△ABC=12BCOA=1223=3,故选A.【答案】 A4.l1,l2,l3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l1l2,l2l3l1∥l3B.l1l2,l2∥l3l1l3C.l1∥l2∥l3l1,l2,l3共面D.l1,l2,l3共点l1,l2,l3共面【解析】当l1l2,l2l3时,l1也可能与l3相交或异面,故A不正确;l1l2,l2∥l3l1l3,B正确;当l1∥l2∥l3时,l1,l2,l3未必共面,如三棱柱的三条侧棱,故C不正确;l1,l2,l3共点时,l1,l2,l3未必共面,如正方体中从同一顶点出发的三条棱,故D不正确.故选B.【答案】 B5.如图3,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E是A1C1的中点,则直线CE垂直于()图3A.AC B.BDC.A1D D.A1D1【解析】∵BDAC,BDAA1,BD平面AA1C1C又CE?平面AA1C1C,CEBD.【答案】 B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4,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图4A.280 B.292C.360 D.372【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下面一个长方体,上面一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下面长方体的表面积为8102+282+1022=232,上面长方体的表面积为862+622+822=152,又由于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重叠一部分,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232+152-262=360,应选C.【答案】 C7.(2019哈师大附中检测)如图5是底面积为3,体积为3的正三棱锥的主视图(等腰三角形)和左视图(等边三角形),此正三棱锥的侧视图的面积为()图5A.332 B.3C.3 D.32【解析】由题意知左视图是一个三角形,其底边长就是正三棱锥的底面正三角形的高,高就是正三棱锥的高.根据已知条件可得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是2,高为3,故侧视图的面积是1233=332.【答案】 A8.(2019吉林高一检测)过球的一条半径的中点,作垂直于该半径的平面,则所得截面的面积与球的表面积的比为() A.316 B.916C.38 D.932【解析】如图所示,设球的半径为R,由题意知OO=R2,OF=R,r=32R.S截面=r2=(32R)2=34R2.又S球=4R2,S截面S球=3R2=316.【答案】 A9.如图6是一建筑物的三视图(单位:米),现需将其外壁用油漆刷一遍,若每平方米用漆a千克,则共需油漆的质量为()图6A.(48+36)a千克 B.(39+24)a千克C.(36+36)a千克 D.(36+30)a千克【解析】此建筑物是直四棱柱与圆锥的组合体,其外壁的面积S=32-33+35+344=39+24(平方米),因此共需油漆的质量为(39+24)a千克.【答案】 B10.如图7(1)所示,已知正方体面对角线长为a,沿阴影面将它切割成两块,拼成如图7(2)所示的几何体,那么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图7A.(1+22)a2 B.(2+2)a2C.(3-22)a2 D.(4+2)a2【解析】由题意知新的几何体为平行六面体且共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22a,22a和a,表面积为2(22a)2+2(22a)2+222aa=(2+2)a2.【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如图8是一个四边形的直观图,则原图的面积为______.图8【解析】由四边形的直观图可知,原四边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其上、下底边长分别为2、3,高为6,面积为2+326=15.【答案】1512.(2019常熟高一检测)若圆锥的母线长为2 cm,底面圆的周长为2 cm,则圆锥的表面积为________.【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2r=2,r=1,圆锥的表面积S=122+r2=3.【答案】 313.如图9,M是棱长为2 cm的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CC1的中点,沿正方体表面从点A到点M的最短路程是______cm.图9【解析】侧面展开,可得最短路程为2+22+12=17. 【答案】1714.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当底面四边形A1B1C1D1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情况即可)【解析】由直四棱柱可知CC1面A1B1C1D1,所以CC1B1D1,要使B1D1A1C,只要B1D1平面A1CC1,所以只要B1D1A1C1,还可以填写四边形A1B1C1D1是菱形,正方形等条件.【答案】B1D1A1C1(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12分)如图10是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1)试判断这个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图10(2)请画出它的左视图,并求该左视图的面积.【解】(1)由题图中的主视图和俯视图知该几何体是正六棱锥.(2)该几何体的左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两腰为斜高,底边长为3a,三角形的高即为正六棱锥的高,且长为3a,所以该左视图的面积为123a3a=32a2.16.(本小题12分)如图11,正方形ABCD和四边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EF∥AC,AB=2,CE=EF=1.求证:图11(1)AF∥平面BDE;(2)CF平面BDE.【证明】(1)设AC与BD交于点G. w因为EF∥AG,且EF=1,AG=12AC=1.所以四边形AGEF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F∥EG.因为EG?平面BDE.AF 平面BDE,所以AF∥平面BDE.(2)连接FG,EG.因为EF∥CG,EF=CG=1,且CE=1,所以四边形CEFG为菱形.所以CFEG.因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所以BDAC.又因为平面ACEF平面ABCD,且平面ACEF平面ABCD=AC.所以BD平面ACEF.所以CFBD.又BDEG=G,所以CF平面BDE.17.(本小题12分)如图12所示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请你指出这个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并求出它的表面积与体积.图12【解】此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如图),下半部分是直四棱柱,上半部分是半圆柱,其轴截面的大小与四棱柱的上底面大小一致.表面积S=862+642+84+22+28=176+20(cm2)则体积V=864+12228=192+16(cm3).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176+20)cm2,体积为(192+16)cm3.18.(本小题14分)如图13,四棱锥S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其对角线的交点为O,且SA=SC,SABD.图13(1)求证:SO平面ABCD;(2)设BAD=60,AB=SD=2,P是侧棱SD上的一点,且SB∥平面APC,求三棱锥APCD的体积.【解】(1)证明:∵底面ABCD是菱形,ACBD. 又∵BDSA,SAAC=A,BD平面SAC.又∵SO?平面SAC.BDSO.∵SA=SC,AO=OC,SOAC.又∵ACBD=O,SO平面ABCD.(2)连接OP,∵SB∥平面APC,SB?平面SBD,平面SBD平面APC=OP,SB∥OP.又∵O是BD的中点,P是SD的中点.由题意知△ABD为正三角形.OD=1.由(1)知SO平面ABCD,SOOD.又∵SD=2,在Rt△SOD中,SO=3.P到面ABCD的距离为32,VAPCD=VPACD=13(1222sin 120)32=12.。
第一章 单元质量测评对应学生用书P4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 .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C .正方体各条棱长都相等D .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 答案 C解析 根据棱柱的定义可知,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长相等,但是侧棱和底面内的棱长不一定相等,而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2.中心角为135°,面积为B 的扇形围成一个圆锥,若圆锥的全面积为A ,则A∶B 等于( )A .11∶8 B.3∶8 C.8∶3 D.13∶8 答案 A解析 设扇形的半径为R ,围成的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 ,则扇形弧长l =135πR 180=34πR,又2πr=34πR,∴r=38R ,S 扇形=135π360R 2=38πR 2,S 圆锥全=S 底+S 侧=πr 2+S 扇形=π⎝ ⎛⎭⎪⎫38R 2+38πR 2=3364πR 2,∴S 扇形S 圆锥全=38πR 23364πR 2=811,∴A B =118, 故选A .3.一个锥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下面选项中,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的是( )答案 C解析由几何体的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度一样,可知C不可能是该锥体的俯视图,故选C.4.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③若四点不共面,则每三点一定不共线;④三条平行线确定三个平面.正确的结论个数有( )A.1 B.2 C.3 D.4答案 A解析①中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②中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③中若四点不共面,则每三点一定不共线,故③正确;④中不共面的三条平行线确定三个平面.5.设l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若l∥α,l∥β,则α∥βB.若l⊥α,l⊥β,则α∥βC.若α∥β,l∥α,则l∥βD.若α⊥β,l∥α,则l⊥β答案 B解析若l∥α,l∥β,则α∥β或α∩β=m,l∥m,故A错误.若α∥β,l∥α,则l∥β或l在β内,故C错误.若α⊥β,l∥α,则l∥β或l在β内或l⊥β或l与β相交,故D错误.6.体积为27,全面积为54的长方体( )A.必是正方体 B.不存在C.有无穷多个 D.最多只能有三个答案 A解析 设长、宽、高分别为a ,b ,c ,则abc =27. 2(ab +bc +ac)=54,∴ab+bc +ac =abc . 易知a =b =c ,故应为棱长为3的正方体.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BD,沿BD 将△ABD 折起,使面ABD⊥面BCD ,连接AC ,则在四面体ABCD 的四个面所在平面中,互相垂直的平面的对数为( )A .1B .2C .3D .4 答案 C解析 ①平面ABD⊥平面BCD ,②平面ABC⊥平面BCD ,③平面ACD⊥平面ABD . 8.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当截面分别平分棱锥的侧棱、侧面积、体积时,相应的截面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则( )A .S 1<S 2<S 3B .S 3<S 2<S 1C .S 2<S 1<S 3D .S 1<S 3<S 2 答案 A解析 由截面性质可知,设底面积为S . S S 1=⎝ ⎛⎭⎪⎫212⇒S 1=14S ; S S 2=21⇒S 2=12S ; S S 3=3212⇒S 3=134S .可知S 1<S 2<S 3,故选A . 9.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圆柱、圆锥、球,若它们在平行平面上的正投影是等圆,那么它们的体积之比为( )A .3∶1∶4 B.9∶3∶4 C .3∶1∶2 D.1∶2∶3 答案 C解析 它们的高都等于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设为h ,圆柱体积V 1,圆锥体积V 2,球体积V 3,正投影的面积为S ,则V 1=Sh ,V 2=13Sh ,V 3=43π⎝⎛⎭⎪⎫S π3=43S Sπ.又因为h =2S π,所以S π=h 2.所以V 3=43S·h 2=23Sh ,所以V 1∶V 2∶V 3=1∶13∶23=3∶1∶2.10.已知集合A ,B ,C ,A ={直线};B ={平面},C =A∪B,若a∈A,b∈B,c∈C,给出下列命题:①⎩⎪⎨⎪⎧a∥b,c∥b⇒a∥c;②⎩⎪⎨⎪⎧a⊥b,c⊥b⇒a∥c;③⎩⎪⎨⎪⎧a⊥b,c∥b⇒a⊥c.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答案 B解析 ①当c 为直线时,⎩⎪⎨⎪⎧a∥b,c∥b ⇒a∥c 或a ,c 异面或相交,故①错误.②当c 为平面时,⎩⎪⎨⎪⎧a⊥b,c⊥b⇒a∥c 或a ⊂c ,故②错误.经验证得③正确.11.如图所示,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面对角线A 1B 上存在一点P ,使得AP +D 1P 最短,则AP +D 1P 的最小值为( )A .2+ 2B .2+62C .2+ 2D .2 答案 A解析 D 1-A 1B -A 展成平面,如图所示,则AD 1即为AP +D 1P 的最小值.过D 1作D 1M⊥AA 1的延长线于M ,由∠AA 1D 1=∠AA 1B +∠BA 1D 1=45°+90°=135°,可知∠MA 1D 1=45°.所以A 1M =D 1M =22.在Rt△MD 1A 中,AD 1=MA 2+MD 21= 2+2.12.三棱锥P -ABC 的高PO =8,AC =BC =3,∠ACB=30°,M ,N 分别在BC 和PO 上,且CM =x ,PN =2x(x∈[0,3]),下列四个图象大致描绘了三棱锥N -AMC 的体积V 与x 的变化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 A解析 V =13S △AMC ·NO=13⎝ ⎛⎭⎪⎫12×3x×sin30°· (8-2x)=-12(x -2)2+2,x∈[0,3],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直线a ,b 分别是长方体相邻两个面上的对角线所在直线,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答案 相交或异面解析 画一个长方体,则有两直线交于一顶点或两直线异面.14.设A ,B ,C ,D 为球O 上四点,若AB ,AC ,AD 两两互相垂直,且AB =AC =6,AD =2,则A ,D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________.答案2π3解析 由题意知,球O 的直径为以AB ,AC ,AD 为棱的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即2R =AB 2+AC 2+AD 2=4,即R =2,则OA =OD =AD =2,∴△OAD 为正三角形,则∠AOD=π3,∴A,D 球面距离为2π3.15.如图,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多面体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________.答案 2 3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多面体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即图中的四棱锥P -ABCD ,所以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PA =PC 2+AC 2=PC 2+AB 2+BC 2=23.16.一个正六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1,则过两条不相邻侧棱所作的截面中,面积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6解析 如图先计算截面PAD 的面积,由题知h =PO =1,AD =4,∴S △PAD =12×1×4=2,下面计算截面PAC 的面积,连接OB 交AC 于M 点,连接PM ,则PM⊥AC,AC =23,BM =1,∴OM=1,∴PM=PO 2+OM 2=12+12=2,∴S △PAC =12×AC×PM=12×23×2=6,6>2,∴S △PAC >S △PAD ,∴填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定线段AB所在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P为直线AB外任一点,且P∉α,直线AP,PB与α交于A′,B′.求证:不论P在什么位置,A′B′过一定点.证明设定线段AB所在直线与定平面α相交于定点O.∵AP,AB相交于点A,∴由AP,AB可确定平面β.∵AP∩α=A′,PB∩α=B′,AB∩α=O,∴A′,B′,O为平面α与平面β的公共点.∴A′,B′,O三点共线,即A′B′过定点O.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平面α∥β,O为α,β外一点,三条射线OA,OB,OC分别交β于A,B,C,交α于A1,B1,C1.(1)求证:△ABC∽△A1B1C1;(2)若OA=a,AA1=b,B1C1=c,求BC的长.解(1)证明:因为α∥β,平面AOB∩α=A1B1,平面AOB∩β=AB,所以A1B1∥AB,所以OA1OA=OB1OB=A1B1AB,同理B1C1∥BC,所以OB1OB=OC1OC=B1C1BC.同理,A1C1∥AC,OA1OA=OC1OC=A1C1AC,所以A1B1AB=B1C1BC=C1A1CA.所以△ABC∽△A1B1C1.(2)由(1)知,OA1OA=B1C1BC,又因为OA1=OA-AA1=a-b,∴a-ba=cBC,∴BC=aca-b.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PA⊥平面ABCD,E为PC的中点,求证:(1)PA∥平面BDE;(2)平面PAC⊥平面PBD.证明(1)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E.∵四边形ABCD是菱形,∴AO=CO.∵E为PC的中点,∴EO∥PA.∵PA⊄平面BDE,EO⊂平面BDE,∴PA∥平面BDE.(2)∵PA⊥平面ABCD,BD⊂平面ABCD,∴PA⊥BD,∵四边形ABCD是菱形,∴BD⊥AC.∵AC∩PA=A,∴BD⊥平面PAC,∵BD⊂平面PBD,∴平面PAC⊥平面PBD.20.(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的底面是菱形,∠C1CB=∠C1CD =∠BCD=60°.(1)求证:C1C⊥BD;(2)当CDCC1的值为多少时,可使A1C⊥平面C1BD?解(1)证明:连接A1C1,AC,设AC和BD交于点O,连接C1O.∵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BC=CD.又∵∠BCC1=∠DCC1,C1C是公共边,∴△C1BC≌△C1DC,∴C1B=C1D.∵DO=OB,∴C1O⊥BD.又∵AC∩C1O=O,∴BD⊥平面ACC1A1.又∵C1C⊂平面ACC1A1,∴C1C⊥BD.(2)由(1)知BD⊥平面ACC1A1.∵A1C⊂平面ACC1A1,∴BD⊥A1C.当CDCC1=1时,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是全等的菱形.同理可证BC1⊥A1C.又∵BD∩BC1=B,∴A1C⊥平面C1BD.21.(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BC,AA1=AC =2,BC=1,E,F分别是A1C1,BC的中点.(1)求证:平面ABE⊥平面B1BCC1;(2)求证:C1F∥平面ABE;(3)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解(1)证明:在三棱柱ABC-A1B1C1中,BB1⊥底面ABC,所以BB1⊥AB.又因为AB⊥BC,BB1,BC为平面B1BCC1内两条相交直线,所以AB⊥平面B1BCC1,又AB⊂平面ABE,所以平面ABE⊥平面B1BCC1.(2)证明:取AB中点G,连接EG,FG,如图.因为E,F,G分别是A1C1,BC,AB的中点,所以FG∥AC,且FG =12AC ,EC 1=12A 1C 1.因为AC∥A 1C 1,且AC =A 1C 1, 所以FG∥EC 1,且FG =EC 1. 所以四边形FGEC 1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C 1F∥EG.又因为EG ⊂平面ABE ,C 1F ⊄平面ABE , 所以C 1F∥平面ABE .(3)因为AA 1=AC =2,BC =1,AB⊥BC, 所以AB =AC 2-BC 2=3.所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V =13S △ABC ·AA 1=13×12×3×1×2=33.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某几何体的直观图(图1)与它的三视图(图2),其中俯视图为正三角形,主视图及左视图是矩形.(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2)D 是棱A 1C 1上的一点,若使直线BC 1∥平面AB 1D ,试确定点D 的位置,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2)成立的条件下,求证:平面AB 1D⊥平面AA 1D .解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为正三棱柱,底面是高为3的正三角形,三棱柱的高h =3,(1)底面是高为3的正三角形,易知底面边长为2,word- 11 - / 11 所以底面面积S =12×2×3=3, 所求体积V =Sh =33.(2)连接A 1B ,且A 1B∩AB 1=O ,因为正三棱柱侧面是矩形,所以点O 是A 1B 的中点, 解法一:若BC 1∥平面AB 1D ,连接DO ,BC 1⊂平面A 1BC 1,平面AB 1D∩平面A 1BC 1=DO ,所以BC 1∥DO,所以DO 是△A 1BC 1的中位线,所以D 为A 1C 1的中点.即D 为A 1C 1的中点时,BC 1∥平面AB 1D .解法二:若D 为棱A 1C 1的中点.连接DO ,所以DO 是△A 1BC 1的中位线.所以BC 1∥DO,又DO ⊂平面AB 1D ,BC 1⊄平面AB 1D ,所以BC 1∥平面AB 1D .即D 为A 1C 1的中点时,BC 1∥平面AB 1D .解法三:在△A 1BC 1中,过O 作OD∥BC 1,交A 1C 1于D ,所以OD 为△A 1BC 1的中位线,所以D 为A 1C 1的中点,又DO ⊂平面AB 1D ,BC 1⊄平面AB 1D ,所以C 1B∥平面AB 1D .即D 为A 1C 1的中点时,BC 1∥平面AB 1D .(3)证法一: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三角形A 1B 1C 1为正三角形,所以B 1D⊥A 1C 1, 又由三棱柱性质知平面A 1B 1C 1⊥平面ACC 1A 1,且平面A 1B 1C 1∩平面ACC 1A 1=A 1C 1, B 1D ⊂平面A 1B 1C 1,所以B 1D⊥平面AA 1D ,又B 1D ⊂平面AB 1D ,所以平面AB 1D⊥平面AA 1D .证法二: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三角形A 1B 1C 1为正三角形,所以B 1D⊥A 1C 1,又因为AA 1⊥平面A 1B 1C 1,所以AA 1⊥B 1D .AA 1∩A 1C 1=A 1,AA 1⊂平面AA 1D ,A 1C 1⊂平面AA 1D ,所以B 1D⊥平面AA 1D ,又B 1D ⊂平面AB 1D ,所以平面AB 1D⊥平面AA 1D .。
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题(修改)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线段AB 在平面α内,则直线AB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A 、AB α? B 、AB α?C 、由线段AB 的长短而定D 、以上都不对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 、11AC AD ⊥B 、11DC AB ⊥ C 、1AC 与DC 成45角 D 、11AC 与1BC成60角 5、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6、下列命题中:(1)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2)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3)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4)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A 、1B 、2C 、3D 、47、a ,b ,c 表示直线,M 表示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 ∥M ,b ∥M ,则a ∥b ;②若b íM ,a ∥b ,则a ∥M ;③若a ⊥c ,b ⊥c ,则a ∥b ;④若a ⊥M ,b ⊥M ,则a ∥b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点P 、Q 分别在侧棱AA 1和CC 1上,AP=C 1Q ,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A 、2VB 、3VC 、4VD 、5V二、填空题:9、等体积的球和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的大小关系是S 球_____S 正方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平面11AB D 和平面1BCD 的位置关系为QC'B'A'CBAB1C 1A 1D 1BAC D11、已知PA 垂直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若PC BD ⊥,则平行四边形ABCD 一定是 .12、如图,在直四棱柱A 1B 1C 1 D 1-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_时,有A 1 B ⊥B 1 D 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三、解答题:13、已知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2、5,且侧面面积等于两底面面积之和,求该圆台的母线长.14、已知E 、F 、G 、H 为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EH∥FG.求证:EH ∥BD .15、已知ABC ?中90ACB ∠=,SA ⊥面ABC ,AD SC ⊥,求证:AD ⊥面SBC .H G FE D B A CSDBA16、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O 是底ABCD 对角线的交点.,求证:(1) C 1O ∥面11AB D ;(2)面1BDC //面11AB D .17、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平面BCD ,∠ADB =60°,E 、F 分别是AC 、AD 上的动点,且ADAFAC AE = 求证:平面BEF ⊥平面ABC .D 1ODB AC 1B 1A 1CFEDBAC高一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测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ACDDD BBB 二、填空题11、小于 12、平行 13、菱形 14、对角线A 1C 1与B 1D 1互相垂直三、解答题15、解:设圆台的母线长为l ,则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24S ππ=?=上圆台的上底面面积为2525S ππ=?=下,所以圆台的底面面积为29S S S π=+=下上又圆台的侧面积(25)7S l l ππ=+=侧于是725l ππ= 即297l =为所求. 16、证明:,EH FG EH ? 面BCD ,FG ?面BCD∴EH ∥面BCD又EH ? 面BCD ,面BCD 面ABD BD =,∴EH ∥BD17、证明:90ACB ∠=BC AC ∴⊥又SA ⊥面ABC SA BC ∴⊥ BC ∴⊥面SAC BC AD ∴⊥ 又,SC AD SC BC C ⊥=AD ∴⊥面SBC19、证明:(1)连结11AC ,设11111ACB D O = 连结1AO , 1111ABCD A BCD -是正方体11A ACC ∴是平行四边形∴A 1C 1∥AC 11AC AC = 又1,O O 分别是11,AC AC 的中点,∴O 1C 1∥AO 且11OC AO = 11AOC O ∴是平行四边形111,C O AO AO ∴? 面11ABD ,1C O ?面11AB D∴C 1O ∥面11AB D(2)1CC ⊥ 面1111A B C D 11!CC B D ∴⊥又1111AC B D ⊥ ,1111B D AC C ∴⊥面 111AC B D ⊥即同理可证11AC AB ⊥,又1111D B AB B =∴1AC ⊥面11AB D 20、证明:(Ⅰ)∵AB ⊥平面BCD ,∴AB ⊥CD ,∵CD ⊥BC 且AB ∩BC=B ,∴CD ⊥平面ABC.又ADAFAC AE = ∴EF ∥CD ,∴EF ⊥平面ABC ,EF ?平面BEF,∴平面BEF ⊥平面ABC.。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检测 答案一、选择题:解析:1、选D.如图可知AB ,CD 有相交,平行,异面三种情况,故选D.2、选 B.将直观图 ABCD 还原后为直角梯形 A ′BCD ′,其中 A ′B =2AB =2,BC =1+22, A ′D ′=AD =1.所以平面图形的面积 S =12×(1+1+22)×2=2+22. 3、选B.因为已知两条不相交的空间直线a 和b ,所以可以在直线a 上任取一点A ,则A ∉b ,过A 作直线c ∥b ,则过直线a ,c 必存在平面α且使得a ⊂α,b ∥α.4、选B.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球的直径为2R =3a ,所以R =32a .正方体的表面积为6a 2.球的表面积为4πR 2=4π·⎝⎛⎭⎫32a 2=3πa 2,所以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6a 2∶3πa 2=2∶π. 5、选C.设长方体过同一顶点的棱长分别为a ,b ,c ,则长方体的体积为V 1=abc ,四棱锥A 1ABCD 的体积为V 2=13abc ,所以棱锥A 1ABCD 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的比值为13. 6、选D.当点Q 与点D 1重合时,截面图形为等边三角形AB 1D 1,如图(1);当点Q 与点D 重合时,截面图形为矩形AB 1C 1D ,如图(2);当点Q 不与点D ,D 1重合时,令Q ,R 分别为DD 1,C 1D 1的中点,则截面图形为等腰梯形AQRB 1,如图(3).故选D.7、选A.对于①,平面外的直线有两类,其一是与平面相交的直线,其二是与平面平行的直线,显然①不正确;对于②,容易判断②是错误的;对于③,平面ABC 与平面α也有可能相交,因此③不正确.故选A.8、选C.因为AB =CB ,且E 是AC 的中点,所以BE ⊥AC .同理,DE ⊥AC ,又DE ∩BE =E ,于是AC ⊥平面BDE .又AC ⊂平面ABC ,AC ⊂平面ADC ,所以平面ABC ⊥平面BDE ,平面ADC ⊥平面BDE .故选C.9、选D.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记l 1=DD 1,l 2=DC ,l 3=DA ,若l 4=AA 1,满足l 1⊥l 2,l 2⊥l 3,l 3⊥l 4,此时l 1∥l 4,可以排除选项A 和C.若l 4=DC 1,也满足条件,可以排除选项B.故选D.10、选C.如图所示,由A ′B =BC =1,∠A ′BC =90°,得A ′C = 2.因为M 为A ′C 的中点,所以MC =AM =22.且CM ⊥BM ,AM ⊥BM ,所以∠CMA 为二面角C -BM -A 的平面角.因为AC =1,MC =AM =22,所以∠CMA =90°. 11、选D.选项A ,B ,C 显然错误.因为P A ⊥平面ABC ,所以∠PDA 是直线PD 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因为ABCDEF 是正六边形,所以AD =2AB .因为tan ∠PDA =P A AD =2AB 2AB=1,所以直线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故选D.12选B.由题意可知四棱锥S -A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底面ABCD 是正方形且和球心O 在同一平面内,当体积最大时,可以判定该棱锥为正四棱锥,底面在球大圆上,可知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为球的半径r ,且四棱锥的高h =r ,进而可知此四棱锥的四个侧面均是边长为2r 的正三角形,底面为边长为2r 的正方形,所以该四棱锥的表面积为S =4×34(2r )2+(2r )2=23r 2+2r 2=(23+2)r 2=4+43,因此r 2=2,r =2,所以球O 的体积V =43πr 3=43π×22=82π3,故选B. 二、填空题:三、13、解析:设圆锥筒的底面半径为r ,则2πr =πR =23π,则r =3,所以圆锥筒的高h =R 2-r 2=(23)2-(3)2=3.答案:314、解析:对①可举反例,如图,需b ⊥β才能推出α⊥β;对③可举反例说明,当γ不与α,β的交线垂直时,即可知a ,b 不垂直;根据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知②④正确.答案:②④15、解析:如图,作DE ⊥BC 于点E ,由α-l -β为直二面角,AC ⊥l ,得AC ⊥β,进而AC ⊥DE ,又BC ⊥DE ,BC ∩AC =C ,于是DE ⊥平面ABC ,故DE 为D 到平面ABC 的距离.在Rt △BCD 中,利用等面积法得DE =BD ·DC BC =1×23=63. 答案:6316、解析:连接AC ,易得PC ∥OM ,所以PC ∥平面OMN ,结论①正确.同理PD ∥ON ,所以平面PCD ∥平面OMN ,结论②正确.由于四棱锥的棱长均相等,所以AB 2+BC 2=P A 2+PC 2=AC 2,所以PC ⊥P A ,又PC ∥OM ,所以OM ⊥P A ,结论③正确.由于M ,N 分别为侧棱P A ,PB 的中点,所以MN ∥AB .又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B ∥CD ,所以直线PD 与直线MN 所成的角即为直线PD 与直线CD 所成的角,即为∠PDC .又三角形PD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DC =60°,故④错误.答案:①②③三、解答题:17、证明:(1)连接AC ,交BD 于点O ,连接PO .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BD ⊥AC .又因为PB =PD ,O 为BD 的中点,所以BD ⊥PO .因为PO ∩AC =O ,所以BD ⊥平面P AC ,因为PC ⊂平面P AC ,所以BD ⊥PC .(2)因为四边形ABCD 为菱形,所以BC ∥AD .因为BC ⊄平面P AD ,AD ⊂平面P AD .所以BC ∥平面P AD .又因为BC⊂平面PBC,平面PBC与平面P AD的交线为l.所以BC∥l.18、证明:(1)因为AB⊥平面P AC,所以AB⊥PC.又∠APC=90°,所以AP⊥PC,又AB∩AP=A,所以PC⊥平面P AB.又PC⊂平面PCE,所以平面PCE⊥平面P AB.(2)取AE的中点Q,连接QN,QM,在△AEC中,因为M是CE的中点,所以QM∥AC.又PB=4PN,AB=4AQ,所以QN∥AP,又QM∩QN=Q,AC∩AP=A,所以平面QMN∥平面P AC.又MN⊂平面QMN,所以MN∥平面P AC.19、解:(1)证明:连接AC1交A1C于点F,连接DF,则F为AC1的中点.又D是AB中点,则BC1∥DF.因为DF⊂平面A1CD,BC1⊄平面A1CD,所以BC1∥平面A1CD.(2)因为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AA1⊥CD.因为AC=CB,D为AB的中点,所以CD⊥AB.又AA1∩AB=A,所以CD⊥平面ABB1A1.由AA 1=AC =CB =2,AB =22得∠ACB =90°,CD =2,A 1D =6,DE =3,A 1E =3,故A 1D 2+DE 2=A 1E 2,即DE ⊥A 1D .所以V 三棱锥C -A 1DE =13×12×6×3×2=1.20、证明:(1)因为AD ∥BC ,BC ⊂平面PBC ,AD ⊄平面PBC ,所以AD ∥平面PBC .又平面ADMN ∩平面PBC =MN ,所以AD ∥MN .又因为AD ∥BC ,所以MN ∥BC .又因为N 为PB 的中点,所以M 为PC 的中点,所以MN =12BC .因为E 为AD 的中点,DE =12AD =12BC =MN ,所以DE ═∥MN ,所以四边形DEN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N ∥DM .又因为EN ⊄平面PDC ,DM ⊂平面PDC ,所以EN ∥平面PDC .(2)因为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BAD =60°,E 为AD 的中点, 所以BE ⊥AD .又因为PE ⊥AD ,PE ∩BE =E ,所以AD ⊥平面PEB .因为AD ∥BC ,所以BC ⊥平面PEB .(3)由(2)知AD ⊥PB .又因为P A =AB ,且N 为PB 的中点,所以AN ⊥PB .因为AD ∩AN =A ,所以PB ⊥平面ADMN .又因为PB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ADMN .21、解:(1)证明:在题图(1)中,因为AB =BC =12AD =a ,E 是AD 的中点,∠BAD =90°,所以BE ⊥AC ,BC =ED ,即在题图(2)中,BE ⊥A 1O ,BE ⊥OC ,从而BE ⊥平面A 1OC .又BC ═∥ED ,所以四边形BCDE 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CD ∥BE ,所以CD ⊥平面A 1OC .(2)由已知,平面A 1BE ⊥平面BCDE ,且平面A 1BE ∩平面BCDE =BE ,即A 1O 是四棱锥A 1BCDE 的高.由题图(1),可知A 1O =22AB =22a ,平行四边形BCDE 的面积S =BC ·AB =a 2. 从而四棱锥A 1BCDE 的体积V =13×S ×A 1O =13×a 2×22a =26a 3.由26a 3=362,得a =6.22、解:(1)证明:连接AB 1交A 1B 于O ,连接OM .如图所示.在△B 1AC 中,因为M ,O 分别为AC ,AB 1的中点,所以OM ∥B 1C .又OM ⊂平面A 1BM ,B 1C ⊄平面A 1BM ,所以B 1C ∥平面A 1BM .(2)证明:因为侧棱AA 1⊥底面ABC ,BM ⊂平面ABC , 所以AA 1⊥BM .因为M 为棱AC 的中点,AB =BC , 所以BM ⊥AC .又AA 1∩AC =A ,所以BM ⊥平面ACC 1A 1,所以BM ⊥AC 1.因为M 为棱AC 的中点,AC =2, 所以AM =1.又AA 1=2, 所以在Rt △ACC 1和Rt △A 1AM 中, tan ∠AC 1C =tan ∠A 1MA =2, 所以∠AC 1C =∠A 1MA ,所以∠AC 1C +∠C 1AC =∠A 1MA +∠C 1AC =90°, 所以A 1M ⊥AC 1.因为BM ∩A 1M =M ,所以AC 1⊥平面A 1BM .(3)存在点N ,且当点N 为BB 1的中点, 即BNBB 1=12时,平面AC 1N ⊥平面AA 1C 1C . 设AC 1的中点为D ,连接DM ,DN .如图所示. 因为D ,M 分别为AC 1,AC 的中点, 所以DM ∥CC 1,且DM =12CC 1.又N 为BB 1的中点,所以DM ∥BN ,且DM =BN ,所以四边形DMBN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M∥DN.因为BM⊥平面ACC1A1,所以DN⊥平面ACC1A1.又DN⊂平面AC1N,所以平面AC1N⊥平面ACC1A1.。
高一数学立体几何初步试题答案及解析试题一:求证:直线AB与平面P垂直。
已知:直线AB在平面P内,点C在平面P外,且BC垂直于平面P。
求证:直线AB与平面P垂直。
答案:证明:过点C作CD垂直于平面P,交平面P于点D。
因为BC垂直于平面P,所以CD与BC平行。
由平行线性质,∠BCD为直角,因此∠ACD也为直角。
因为AB在平面P内,所以∠ADB为直角。
由于∠ACD和∠ADB都是直角,所以直线AB与平面P垂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通过过点C作垂线CD,利用平行线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了直线AB与平面P垂直。
试题二: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a,求点B1到平面ABCD的距离。
答案:解:点B1到平面ABCD的距离即为线段B1B的长度。
因为B1B是正方体的高,所以B1B = a。
所以,点B1到平面ABCD的距离为a。
解析: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性质。
正方体的高即为从一个顶点到与之相对的面的距离,因此直接利用正方体的性质得到答案。
试题三:已知平面ABC与平面P相交于直线L,点D在直线L上,且AD垂直于平面P,BD = CD,求证:平面BCD垂直于平面P。
答案:证明:因为AD垂直于平面P,所以AD垂直于直线L。
因为BD = CD,所以三角形BCD是等腰三角形,且BC垂直于CD。
因此,平面BCD包含直线CD,且CD垂直于平面P。
由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平面BCD垂直于平面P。
解析:本题考查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通过证明直线CD垂直于平面P,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了平面BCD垂直于平面P。
试题四: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表面积。
答案:解:圆柱的表面积由底面积和侧面积组成。
底面积S1 = πr^2。
侧面积S2 = 2πrh。
所以,圆柱的表面积S = 2S1 + S2 = 2πr^2 + 2πrh。
解析:本题考查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
圆柱的表面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通过计算底面积和侧面积,并加总得到圆柱的总表面积。
第一章测评A(基础过关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包括(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B.两个圆台、一个圆柱C.两个圆台、一个圆柱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答案:D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B.由6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所组成的图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C.正方体的各条棱长都相等D.棱柱的各条棱长都相等解析:根据棱柱的定义可知,棱柱的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长相等,但是侧棱和底面内的棱长不一定相等,而正方体的所有棱长都相等.答案:C3.给出下列四种说法:①两个相交平面有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公共点;②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③若四点不共面,则每三点一定不共线;④三条平行线确定三个平面.正确说法的个数为( )A.1B.2C.3D.4解析:①中两个相交平面的公共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②中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③中若四点不共面,则每三点一定不共线,故③正确;④中不共面的三条平行线确定三个平面.答案:A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那么此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48B.64C.80D.84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8,斜高为5的正四棱锥,所以此几何体的侧面积为S侧=×8×5×4=80,故选C.答案:C5.已知直线l⊥平面α,直线m⊂平面β,有下面四个命题:①α∥β⇒l⊥m;②α⊥β⇒l∥m;③l∥m⇒α⊥β;④l⊥m⇒α∥β.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与②B.①与③C.②与④D.③与④答案:B6.如图所示,梯形A1B1C1D1是平面图形ABCD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若A1D1∥y'轴,A1B1∥C1D1,A1B1=C1D1=2,A1D1=1,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10B.5C.5D.10答案:B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 )A.72πB.48πC.30πD.24π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半球和一个圆锥组成,故V=π×33+·π×32×4=30π.答案:C8.表面积为16π的球的内接正方体的体积为( )A.8B.C.D.16答案:C9.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点E为A1C1上的一点,则直线CE一定垂直于( )A.ACB.BDC.A1DD.A1D1解析:因为BD⊥平面A1ACC1,CE⊂平面A1ACC1,所以BD⊥CE.答案:B10.若一个n面体中有m个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这个n面体的直度为.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四面体A1-ABC的直度为( )A. B. C. D.1解析:由已知得n=4,m=4,所以=1.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1.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AB,DD1的中点,则过D,E,F三点的截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的形状是.解析:取A1B1的中点G,则截面应为DD1GE,易证为矩形.答案:矩形12.正六棱柱的一条最长的对角线是13,侧面积为180,则该棱柱的体积为.解析:如图,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h,易知CF'是正六棱柱的一条最长的对角线,即CF'=13.因为CF=2a,FF'=h,所以CF'===13.①又因为正六棱柱的侧面积S侧=6a·h=180,②联立①②解得所以正六棱柱的体积V正六棱柱=6×a2×h=270.答案:27013.在一个半径为13cm的球内有一个截面,此截面面积是25πcm2,则球心到这个截面的距离为.答案:12cm14.一圆台上底半径为5cm,下底半径为10 cm,母线AB长为20cm,其中A在上底面上,B在下底面上,从AB的中点M拉一条绳子,绕圆台的侧面一周转到B点,则这条绳子最短为.答案:50cm15.设a,b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α,b⊄α,则b∥α;②若a∥α,α⊥β,则a⊥β;③若a⊥β,α⊥β,则a∥α或a⊂α;④若a⊥b,a⊥α,b⊥β,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答案:①③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6.(6分)如图所示,四边形BCC1B1是圆柱的轴截面,AA1是圆柱的一条母线,已知AB=2,AC=2,AA1=3.(1)求证:AC⊥BA1.(2)求圆柱的侧面积.解: (1)证明:依题意AB⊥AC.因为AA1⊥平面ABC,所以AA1⊥AC.又因为AB∩AA1=A,所以AC⊥平面AA1B1B,因为BA1⊂平面AA1B1B,所以AC⊥BA1.(2)在Rt△ABC中,AB=2,AC=2,∠BAC=90°,所以BC=2,S侧=2π×3=6π.17.(6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是CB,CD,CC1的中点.(1)求证:平面AB1D1∥平面EFG;(2)求证:平面AA1C⊥平面EFG.解:(1)连接BD,因为E,F分别为BC,CD的中点,所以EF∥BD.因为BD∥B1D1,所以EF∥B1D1.又EF⊄平面AB1D1,B1D1⊂平面AB1D1,所以EF∥平面AB1D1,同理EG∥平面AB1D1.因为EF∩EG=E,所以平面AB1D1∥平面EFG.(2)因为AA1⊥平面ABCD,EF⊂平面ABCD,所以AA1⊥EF.又EF⊥AC,AA1∩AC=A,所以EF⊥平面A1AC,又EF⊂平面EFG,所以平面AA1C⊥平面EFG.18.(6分)如图所示,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BC=,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转动.(1)当平面ADB⊥平面ABC时,求CD.(2)当△ADB转动时,是否总有AB⊥CD?证明你的结论.解:(1)取AB的中点E,连接DE,CE.因为△AD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AB.当平面ADB⊥平面ABC时,因为平面ADB∩平面ABC=AB,所以DE⊥平面ABC,可知DE⊥CE.由已知可得DE=,EC=1.在Rt△DEC中,CD==2.(2)当△ADB以AB为轴转动时,总有AB⊥CD.证明如下:①当D在平面ABC内时,因为AC=BC,AD=BD,所以C,D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AB⊥CD.②当D不在平面ABC内时,由(1)知AB⊥DE.又因为AC=BC,所以AB⊥CE.又DE,CE为相交直线,所以AB⊥平面CDE.由CD⊂平面CDE,得AB⊥CD.综上所述,总有AB⊥CD.19.(7分)如图,在△ABC中,AC=BC=AB,四边形ABED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平面ABED⊥平面ABC,若G,F分别是EC,BD的中点.(1)求证:GF∥平面ABC;(2)求证:平面EBC⊥平面ACD;(3)求几何体ADEBC的体积V.解:(1)证法一:如图,连接EA,易知F为EA的中点.因为G,F分别是EC和EA的中点,所以GF∥AC.因为GF⊄平面ABC,AC⊂平面ABC,所以GF∥平面ABC.证法二:如图,取BC的中点M,AB的中点N,连接GM,FN,MN.因为G,F分别为EC和BD的中点,所以GM∥BE,且GM=BE,NF∥DA,且NF=DA.又因为四边形ADEB为正方形,所以BE∥AD,BE=AD.所以GM∥NF,且GM=NF.所以四边形MNFG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F∥MN.又MN⊂平面ABC,GF⊄平面ABC,所以GF∥平面ABC.(2)证明:因为四边形ADEB为正方形,所以EB⊥AB.又因为平面ABED⊥平面ABC,所以BE⊥平面ABC.所以BE⊥AC.又因为CA2+CB2=AB2,所以AC⊥BC.所以AC⊥平面BCE.从而平面EBC⊥平面ACD.(3)如(1)证法二中的图,连接CN,因为AC=BC, 所以CN⊥AB,且CN=AB=a.又平面ABED⊥平面ABC,所以CN⊥平面ABED.因为C-ABED是四棱锥,所以V C-ABED=S ABED·CN=a2·a=a3.即几何体ADEBC的体积V=a3.。
高一数学 立体几何初步章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b a ,是直线,α,β,γ是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b a b a ⊥⊥⊥,,βα,则α⊥β;②,,γβγα⊥⊥则α//β;③αβα⊥⊥,b ,则β//b ;④b a ==γβγαβα ,,//,则β//a ,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 )
A 、①④
B 、①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2、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6,3,2,则这个长方体的对角线的长为 ( )
A 、32
B 、23
C 、6
D 、6
3、相交成60°角的两条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是45°,则这两条直线在平面α内射影的夹角是 ( )
A 、90°
B 、60°
C 、45°
D 、30°
4、已知棱锥的顶点为P ,P 在底面上的射影为O ,PO=a ,现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这个棱锥,截面交PO 于M ,并使截得的两部分侧面积相等,设OM=b ,则b a ,的关系是 ( )
A 、a b )12(-=
B 、a b )12(+=
C 、a b 222-=
D 、a b 2
2
2+= 5、一个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截球所得的圆面积为π,则球的表面积为 ( ) A 、π28 B 、8π C 、π24 D 、4π
6、设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体积为V ,P 、Q 分别是侧棱AA 1,CC 1上的点,且PA=QC 1,则四棱锥B —APQC 的体积为 ( )
A 、V 61
B 、V 41
C 、V 3
1
D 、V 21
7、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SD ⊥底面ABCD ,SB=3,则平面ASD 与平面BSC 所成的二面 角大小为 ( )
A 、30°
B 、45°
C 、60°
D 、90°
8、下列图形中,不是三棱柱的展开图的是 ( )
A
B
C
D
S
A B C D
9
、如图所示的直观图,其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 、
3 B 、
C 、6
D 、 10、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
A 1
B 1
C 1
D 1的侧面AB 1内有一动点P 到直线A 1B 1与直线BC 的距离相等,则动点P 所在曲线的形状为图中的
(
)
A B C D 11、四面体P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则P 在平面ABC 的正投影是△ABC 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
12、△ABC 的边AB=5,BC=3,AC=4,设分别以此三边为轴,把△ABC 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V AB ,V BC ,V AC ,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 )
A 、V A
B > V A
C > V BC B 、V AB > V BC > V AC C 、V AB > V BC > V AC
D 、V BC > V AC > V AB 二、填空(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正四棱锥P —ABCD 的五个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若该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4,侧棱长为62,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
14、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过对角线BD 1的一个平面交AA 1于E ,交CC 1于F ,则:①四边形BFD 1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BFD 1E 有可能是正方形;
③四边形BFD 1E 在底面ABCD 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④平面BFD 1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BB 1D 。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 。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15、如图所示,E 、F 分别是正方体的面ADD 1A 1、面BCC 1B 1的中心,则四边形BFD 1E 在该正方体的面上的射影可能是图中的 (要求:把可能的图的序号都填上)。
① ② ③ ④
2232
3B
C A D
1A 1B 1
C 1
D ⋅
P A A A A B
C
A D
1A 1
B 1
C 1
D
E F
16、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m 、n 是平面α及β之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四个论断:①m ⊥n,②α⊥β,③n ⊥β,④m ⊥α,以其中三个论断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17、由图⑴有面积关系:
PB PA B P A P S S PAB
B A P ⋅'
⋅'=
∆''∆,则由图⑵有体积关系:ABC
P C B A P V
V -'''-= 。
⑴ ⑵
三、解答题
18、(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已知几何体的三视图,用斜二测画法画出它的直观图。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19、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且平面PCD ⊥底面ABCD ,E 为PC 的中点,面PBC 和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为45°。
(1)求证:PA//平面EDB ; (2)求证:平面EDB ⊥平面PBC 。
A
A
A '
A '
B
B
B '
B '
C
P
C P
P
O
O
O '
O '
⋅
⋅
⋅⋅
A
B
C
D
E
P
O
C '
20、(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把边长为26 的正方形剪去图中阴影部分,沿图中的线折成一个正三棱锥,求出此棱锥的底面积,侧面积和高。
21、(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所示,已知BB 1CC 1是Rt △ABC 所在平面同侧的两条相等的斜线段,它们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均为60°,且BB 1//CC 1,线段BB 1的端点B 1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M 恰是BC 的中点,已知BC=2cm ,∠ACB=90°。
⑴求异面直线AB 1与BC 1所成的角;
⑵若二面角A —B 1B —C 为30°,求三棱锥C 1—ABC 的体积; (3)求直线AB 1与平面BCC 1B 1所成的角。
B
C
M 1
B 1
C
22、(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AB是球O的直径,C、D是球面上的两点,且D在以BC为直径的小圆上,设此小圆所在平面为α,(1)求证:平面ACB⊥α;(2)设AB与α所成角为θ,过球半径OD且垂直于α的截面截BC弦于E点,求△OED与经过点O、D的截面面积之比,并求θ为何值时,它们的面积之比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