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奇妙的电话机》(第一课时)参考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构造和功能,能够用基本形状和线条描绘电话机。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情感的愿望。
教学内容1. 电话机的构造与功能:介绍电话机的组成部分,如听筒、话筒、拨号盘等,并解释其功能。
2. 电话机的设计与演变:展示不同年代的电话机设计,让学生了解电话机如何从简单的工具演变到现代的多功能设备。
3. 绘画电话机:指导学生运用基本形状和线条,结合色彩,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电话机。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绘制出具有创意的电话机。
2. 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把握电话机的细节,如形状、比例和色彩搭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机模型、不同年代电话机的图片、教学PPT。
2. 学具:画纸、彩笔、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不同年代的电话机,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讲解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电话机的设计特点。
3. 示范与练习:教师示范如何用基本形状和线条绘制电话机,学生跟随练习。
4. 创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发挥想象,绘制自己的电话机。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反馈。
板书设计- 奇妙的电话机- 提纲:电话机的构造与功能、电话机的设计与演变、绘画电话机- 关键词:构造、功能、设计、演变、绘画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电话机的画作,要求使用至少三种颜色。
2. 选做题:收集不同年代电话机的图片,并简述其设计特点。
课后反思- 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电话机的构造与功能。
- 分析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 考虑如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奇妙的电话机(教学设计)人教版(2012)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史,掌握电话机的构造和基本功能,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出独特的电话机造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绘画和设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同时教育他们珍惜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电话机的历史:介绍电话机的发明和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详细讲解电话机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让学生对电话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电话机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出独特的电话机造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电话机的设计。
2. 教学难点:电话机的设计,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话机模型,电话机图片,PPT课件。
2. 学具:绘画工具,设计图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电话机模型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电话机的历史,引出本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让学生对电话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3. 设计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设计出独特的电话机造型。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奇妙的电话机2. 内容:电话机的历史,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电话机的设计作业设计1. 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设计一个独特的电话机造型,要求造型新颖,色彩搭配合理。
2. 评价标准:造型新颖,色彩搭配合理,设计思路清晰。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电话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的科技产品,让学生在了解科技的同时,也能够运用美术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奇妙的电话机》参考教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利用彩泥、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或手机,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通过欣赏相关资料,启发学生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功能、材料、色彩等方面与众不同的电话机;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作与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启发学生制作功能、材料、色彩与众不同的电话机。
教学准备:彩泥、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牙签等材料。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导师:同学们好!今天,来了很多客人,其中有个小客人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看,它来了!(老师戴上手套小兔)师:(老师戴上手套,摇动一下)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精精”。
生:小兔,你好!师:我很想和你们交个朋友。
今天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生:(略)师:(拿出做好的电话)生:电话。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漂亮吗?你们喜欢吗?生:(略)师:你们常打电话吗?生:是的。
师:那么当你们家的电话响了,你拿起电话,第一句说什么?生:喂,你好!师:(出示课题)你们都是这么说吗?生:是。
二、教学发展师:太好了,同学们很懂礼貌,那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电话?(略)是从哪儿见到的?生:从家里、妈妈的、爸爸的、叔叔的、从电视里看到的……师:你们真棒,知道了这么多,我还知道一些,你们知道吗?(课件演示:1.电话的起源;2.最早的电话;3.电话广告。
)师:这个画面上是什么呢?生:有个人好像在对着东西说话……师:这里有一行字,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1876年,苏格兰医生贝尔……师:哦,电话是贝尔发明的,多了不起。
再看这个画面,这些人在干什么?生:这些人在打电话,还有人在旁边等着……师:这是最早的电话,太不方便了,还有,这是什么?生:(读旁边的一行字)最早的电话广告。
师:最早的电话广告是登在报纸上的。
那么你见过现在的电话广告吗?给大家学一学。
生:(纷纷表演电视里的广告)师:太精彩了,现在的电话机和手机的造型也越来越漂亮,那么等我们长大了,那时的电话或手机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想象)(略)师:你们说得太好了,我现在就想看一看,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做出来?生:想!师:那用什么来做呢?小朋友们先讨论讨论。
二年级上美术教案-奇妙的电话机(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
教学难点:1. 电话机的结构及其功能的把握。
2. 创意电话机的创作。
教学准备:1. 电话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纸浆、彩泥、画纸、画笔等材料。
3. 剪刀、胶水等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展示电话机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形状、颜色和功能。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电话机的了解和使用经验。
二、讲解(10分钟)1. 讲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如话筒、听筒、按键等。
2. 引导学生了解电话机的演变过程,如从有线电话到无线电话、智能手机等。
3. 讲解电话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如方便人们沟通交流、传递信息等。
三、示范(10分钟)1. 示范如何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电话机作品。
2. 讲解创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如电话机的形状、颜色、功能等。
四、学生创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可以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富有特色的电话机作品。
3.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进行沟通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邀请其他同学对作品进行评价,从形状、颜色、功能等方面给予肯定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继续努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引导学生运用纸浆、彩泥等材料创作富有创意的电话机作品,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创作进度,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人教二上第课奇妙的电话机教案1. 课程概述本教案旨在教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课《奇妙的电话机》中关于电话机的相关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了解电话机的构造、功能以及正确使用电话机的方法。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 了解电话机的构造和主要功能。
- 掌握正确使用电话机的方法。
2.2 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提示正确操作电话机。
- 能够准确理解电话机的使用场景,并进行连贯表达。
2.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电话机的习惯和意识。
- 培养学生与他人交流时的礼貌和沟通技巧。
3. 教学重点- 了解电话机的构造和主要功能。
- 掌握正确使用电话机的方法。
4.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电话机模型、课件5.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 (5分钟)-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张电话机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第二步:呈现 (10分钟)- 给学生看一段关于电话机的视频,介绍电话机的构造和主要功能。
同时,教师可利用课件呈现电话机的内部结构和每个按钮的作用。
第三步:讲解 (15分钟)- 教师通过语言和图片,详细解释电话机每个按钮的功能,并强调正确使用电话机的注意事项。
第四步:操作体验 (20分钟)-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个电话机模型。
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指导,让学生们模拟打电话、接听电话的场景,并练习进行简单的对话。
第五步:情景练习 (15分钟)- 准备一些情景卡片,每个卡片上写有一个与电话机相关的场景。
让学生回答问题或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培养他们真正理解电话机的使用方法和正确进行电话交流的能力。
第六步:总结 (5分钟)- 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正确使用电话机的重要性。
6. 课堂作业- 给学生布置一份小组作业,让他们回家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话机,了解它的外观和功能,并在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7.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在家中安装电话机并与家人进行电话交流,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奇妙的电话机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二年级美术上册第七课《奇妙的电话机》。
本课以“奇妙的电话机”为主题,通过观察和手工制作,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功能、外形和设计特点。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基本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创新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电话机的奇妙之处,体会制作的乐趣,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掌握制作电话机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设计并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电话机作品。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方法:1.准备不同型号和外观的电话机样品,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
2.提供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包括彩纸、胶水、剪刀等,并介绍制作技巧和方法。
3.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自主设计电话机作品,并进行制作。
4.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让他们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制作水平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道具:不同型号的电话机样品、彩纸、胶水、剪刀、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2.书籍及资料:收集有关电话机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奇妙的电话机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奇妙的电话机是怎么制作的吗?”引导学生进入本课主题。
2.知识点讲解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电话机的构造和功能,包括听筒、话筒、键盘、显示屏等部件。
同时介绍电话机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演变过程。
3.案例分析(10分钟)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电话机作品案例,包括创意设计、制作技巧等方面。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作品的创新之处和制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制作电话机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引导环节①,聆听歌曲?打?,听歌结束后,问学生:“刚刚歌曲里的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呀?〞生:“打。
〞师:“是的,两个见不到面的小朋友即使相隔很远,通过也能联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好好认识这个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的物品——奇妙的机!〞②,板书?奇妙的机?二,探索新知:①,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最早的机图片〕师:“你们一定能猜到这是什么,我们一起大声的喊出它的名字好吗?〞生:“!〞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很强,老师想知道,同学们是从哪些方面看出这是的呢?〞生:“听筒,号码等等……〞师:“同学们的观察很仔细,没错,这就是我们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机,是由贝尔在1876年创造的,有了它,即便是相隔千里的两个人,也能通过联系。
开展到了现在,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②,出示图片,欣赏不同年代的机在造型上的演变。
③,的架构和功能“刚刚我们已经看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改变,可是无论怎样改变,身上最重要的组成局部一直都在,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是哪些重要的组成局部?〞生:“机身、按键、听筒。
〞④,随着时代的开展,人们为了出门也能够使用,创造了可以携带外出的移动,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而且功能更多啦!⑤,上网、玩游戏、拍照等等……⑥,下面,我们一起到奇妙商店里去逛一逛,那里有更多的机,样子都很特别!提问: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看来我们可以根据生活中许多物品来设计机的外形,看看有哪些小朋友设计出了奇妙的机吧。
〔出示学生彩泥作品〕如果是你,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机呢?教师示范作品〔搓、揉、压、捏、团、切〕三、作业要求1,可以选择喜欢的外形当做的机身。
2,设计的功能独特,携带方便。
3,设计固定或者移动都可以。
四、作业展示请几个已经做好的同学拿着自己的作品到前面来展示,按照PPT上的要求,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做的是什么名字,有什么功能。
五、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机的历史,明白了机的主要构造,原来日常生活中有那么多的造型我们可以应用,希望同学们以后能多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更有趣的世界!六、课后拓展回家后用废旧的牙膏盒或者纸盒做一个机。
二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5课奇妙的电话机》人教版(1)一. 教材分析《奇妙的电话机》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五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特点以及基本构造,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教材中提供了各种电话机的图片,方便学生观察和欣赏,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
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电话机,对电话机有了一定的认知,但对其发展历程和构造了解不多。
此外,学生们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创造力逐渐增强,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特点和基本构造。
2.培养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特点和基本构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独特的电话机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外观特点和基本构造。
2.示范法:展示优秀电话机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绘画和制作电话机作品。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电话机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2.准备绘画和制作电话机的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准备计时器、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发展历程和外观特点。
引导学生关注电话机的创新设计和功能。
2.呈现(10分钟)展示优秀电话机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分析。
引导学生从造型、色彩、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操练(10分钟)分为两个环节:(1)绘画电话机: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材料,绘制电话机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意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