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格式:pdf
- 大小:192.36 KB
- 文档页数:3
【 导语】计划的内容远⽐形式来的重要。不需要华丽的词藻,简单、清楚、可操作是⼯作计划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本篇⽂章是为您整理的《⾼中数学教研组⼯作计划》,供⼤家阅读。
【篇⼀】⾼中数学教研组⼯作计划
⼀、指导思想
在学校、数学组的领导下,严格执⾏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严格执⾏“三规”、“五严”。利⽤有限的时间,使学⽣在获得所务必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数学潜⼒⽅⾯能有所提⾼,为学⽣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措施
1、以潜⼒为中⼼,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的学习习惯,调动学⽣学习的⽤⼼性,让学⽣多动⼿、多动脑,培养学⽣的运算潜⼒、逻辑思维潜⼒、运⽤数学思想⽅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精讲多练,⼀般地,每⼀节课让学⽣练习20分钟左右,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
2、坚持每⼀个教学资料群众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群众的⼒量,精⼼备好每⼀节课,努⼒提⾼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法,采⽤新的教学模式。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作。当⽇资料,当⽇消化,加强每⼀天、每⽉过关练习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周练,每章⼀章考。透过周练重点突破⼀些重点、难点,章考试⼀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章的不⾜之处进⾏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潜⼒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些新题,加强应⽤题考察的⼒度。每⼀次考试试题坚持群众研究,努⼒提⾼考试的效率。
5、注重对所选例题和练习题的把握。
6、周密计划合理安排,现数学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潜⼒的提⾼,提升综合解题潜⼒,加强解题教学,使学⽣在解题探究中提⾼潜⼒。
7、多从“贴近教材、贴近学⽣、贴近实际”⾓度,选取典型的数_系⽣活、⽣产、环境和科技⽅⾯的问题,对学⽣进⾏有计划、针对性强的训练,多给学⽣锻炼各种潜⼒的机会,从⽽到达提升学⽣数学综合潜⼒之⽬的。不脱离基础知识来讲学⽣的潜⼒,基础扎实的学⽣不必须潜⼒强.教学中不断地将基础知识运⽤于数学问题的解决中,努⼒提⾼学⽣的学科综合潜⼒。
三、对⾃⼰的要求――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
1、精⼼上好每⼀节课
备课时从实际出发,精⼼设计每⼀节课,备课组分⼯合作,利⽤群众智慧制作课件,充分应⽤现代化教育⼿段为教学服务,提⾼四⼗五分钟课堂效率。
2、严格控制测验,精⼼制作每⼀份复习资料和练习
教学中配备资料应要求学⽣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师要给予检查和必要的讲评,⽼师要提前向学⽣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的学习。三类练习(⼤练习、训练、⽉考)试题的制作分⼯落实到每个⼈(备课组长出⽉考卷,其他教师出⼤练习、训练卷),并经组长严格把关⽅可使⽤.注重考试质量和试卷分析,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进⾏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学⽣的学习⽤⼼性不断提⾼。
3、做好作业批改和加强辅导⼯作
我们的⼯作对象是活⽣⽣的对象──学⽣,那⾥需要关⼼、帮忙及⿎励。我们要对学⽣的学习状况做超多的细致⼯作,批改作业、辅导疑难、及时⿎励等,个性是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教我们的辅导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的数学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辅导⼯作,不仅仅要给他们解疑难,还要给他们⿎信⼼、调动⾃⾝的学习⽤⼼性,帮忙他们树⽴良好的学习态度,⽤⼼主动地去投⼊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篇⼆】⾼中数学教研组⼯作计划
⼀、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学校教务处及教研室的⼯作⽅针与计划,以提⾼数学学科教学质量为核⼼,全⾯提⾼教师个⼈业务⽔平,努⼒做到:求真务实、保质⾼效,⼒求突破,促进全组教师的全⾯发展。
⼆、⼯作要点
1、传达学校精神,落实⼯作计划
学期初,利⽤备课组会议,传达、学习本学期校教学⼯作计划和教研组⼯作计划,做到上情下达,每位教师都了解⼯作计划和⽬标。
2、本学期⼯作重点
开展互帮互学,促进教师发展。加强常规教学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提⾼⼯作效率,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作措施安排
1、认真开展集体教研活动,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学术交流。做到活动有内容、有记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精⼼设计准备好中⼼发⾔⼈的发⾔;
2、继续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3、做好期中、期末、⽉考评测及分析⼯作;
4、做好本学期教学总结⼯作。
四、具体⼯作
1、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加强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先进的教育理念⽀撑深化教育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2、转变教师的教学⽅式转变学⽣的学习⽅式
教师要以新理念指导⾃⼰的教学⼯作,牢固树⽴学⽣是学习的主⼈,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的共同发展,努⼒建⽴互动的师⽣关系。本学期要继续以改变学⽣的学习⽅式为主,提倡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
3、改变教师的备课⽅式,提⾼教师的备课质量
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与要求,可根据每个班级学⽣的实际,灵活处理。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教师要反思教学过程,及时地把教学中点点滴滴的感受写下来,重视“⼆备”和反思,要从深层次上去考虑⾃⼰的教学⼯作。
4、发挥备课组的集体作⽤
集体备课,教案基本统⼀。每次备课都有⼀个主题,然后集体讨论,补充完善。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适当进⾏调整,以适应学⽣的实际情况为标准,让学⽣学会并且掌握,不搞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教案应体现知识体系、思维⽅法、训练应⽤,以及渗透运⽤等,要对重点、难点有分析和解决⽅法。备课组要做到资源共享,反对个⼈主义。作业要求分组,学⽣可根据⾃⼰的情况完成相应的作业,并注重作业反馈。
五、⼀些固定⼯作安排
(1)每周的周四下午参加数学组的教研活动,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4节为固定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个主题,都有⼀个中⼼发⾔⼈,都有⽂字记录。
(2)每位教师每周⾄少听⼀节同科⽬或同科组的课,⿎励多听。
(3)每周⾯批学⽣作业⼀次。
制定⾼⼆下学期教学⼯作计划是为了更加有助于对学情的认识,同时还能有效提升⾃⼰的教学能⼒,所以希望每⼀位教师都能根据⾃⼰⾝的教学⽅法以及学⽣的学习情况,制定⼀个适合⾃⼰的教学⼯作计划。
【篇三】⾼中数学教研组⼯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教导处、科教处的学期⼯作计划为思想宗旨,以“校本研修”为教研主体,将课改落实到实处,⽤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着⼒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教学⽅式和学⽣学习⽅式的转变。探讨提⾼课堂教学效益的多种途径,全⾯提⾼教育、教学质量,提倡严谨、科学、务实的教学作风。在学校及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完成各项任务。
⼆、基本情况
本组有教师21⼈,年龄结构⽐较合理。承担⾼中三个年级42个班的数学教学⼯作;绝⼤多数都有本科学历,多数教师都有带毕业班的经验,是⼀⽀团结、互助、协作、充满活⼒和战⽃⼒的队伍。
三、⼯作⽬标
1、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研究新教材,加强组内⽼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注意教学资料的积累。坚持以学⽣为主体,以新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提倡教师把⽇常的每⼀节课都当作公开课来上,努⼒提⾼课堂教学质量,及时对所上的课进⾏教后分析和反思。
2、在课堂与教学⽅⾯,重点是关注教师的教学⽅式和学⽣的学习⽅式,改变学⽣单⼀的接受性学习⽅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尝试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牢固树⽴学⽣是学习的主⼈,教师是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的思想观念。
3、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的共同发展,努⼒构建互动和谐的师⽣关系。关注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4、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提⾼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师每⼈选定⼀个研究专题,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研究,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和读书笔记,积累素材,每学期每⼈上交⼀篇有价值的教学论⽂。
三、具体措施
1、协助教导处做好对本学科学期授课计划和教师执⾏教学计划情况的检查⼯作。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改和辅导学⽣,教师互相听课等情况检查。
2、组织好本组每周⼀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如: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改进教法、进⾏观摩教学、组织专题讲座、并对活动内容和成果进⾏总结交流,推⼴好的教学经验。按时参加区教研活动,及时了解全区最新的'教学动态。
3、对本学期本组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作和作业批改情况及教学进度,检查三次,经常听取学⽣意见,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作中的困难,不断帮助教师提⾼教学⽔平,特别关⼼和培训新教师。
4、加强校本研修、校本培训,不断提⾼教师素质,促进教师发展。
5、教研组长要不定期的参与各年级备课组活动。帮助和指导备课组在个⼈独⽴备课的基础上进⾏集体备课。要求练习和作业要根据⼤纲要求和学⽣实际进⾏精选。
6、切实做好⽉考、期中、期末的评估⼯作,并作为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依据之⼀。继续执⾏集中统⼀阅卷、登分,做到阅卷⼯作的客观、公平和公正。
7、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度。⼊职三年内的教师本学期要上基本功达标课,中年教师每⼈上⼀节公开课,组内教师进⾏评课,提⾼教师的业务能⼒。继续贯彻“五个⼀活动”、每位教师要坚持写教学随笔,积累深⼊思考的素材。向学校推荐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优秀课件教学反思或课改经验。
8、全组教师积极投⼊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争把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