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重点名校中考物理基础复习:第18讲压强液体的压强
- 格式:doc
- 大小:975.00 KB
- 文档页数:37
2024年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一、压强的概念: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压强来描述物体上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数学表示式为压强=力÷面积。
二、压强的计算公式:1. 若力的大小和作用面积都是已知的,则压强可以通过力除以面积得到。
2.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scal),简写为Pa。
三、液体压强:液体压强是指由液体的重力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压强可以通过液体的重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四、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1. 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成正比,即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2.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有关系,压强随着液体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五、液体平衡和帕斯卡定律:1. 液体平衡是指液体处于静止状态的平衡状态。
在液体平衡中,液体内部的每一个部分都处于平衡状态,压强在液体中是均匀分布的。
2. 帕斯卡定律是描述液体压强和液体静力学的基本规律。
帕斯卡定律表明,液体压强在液体中传递时,无论液体与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如何,液体传递的压强都是相同的。
六、大气压强:大气压强是指由大气层的重力引起的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大气压强也称为气压。
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大气压强可以通过大气层的重力除以面积来计算。
七、海拔高度和大气压强的关系:1. 根据权杖定律,海拔越高,大气层的厚度越薄,大气压强越小。
2. 随着海拔的增加,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八、大气压强的单位:1. 大气压强的常用单位是毫米汞柱(mmHg)。
2. 另外,国际单位制中大气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九、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1. 大气压强可以使用水银柱压力计来测量。
2. 水银柱压力计利用水银柱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的高度差来测量大气压强。
十、大气压强的应用:1. 大气压强是气象学中重要的物理量,可以用来预测天气变化。
2. 大气压强也是一些机械装置的重要参数,如计时器、气压战以及压缩机等。
初中物理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知识点总结一、知识要点(一)压力与压强旳区别和联络见下表:(二)液体旳压强:1、液体内部压强旳规律是: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方向旳压强都相等;深度增长,液体旳压强也增大;液体旳压强还与液体旳密度有关,在深度相似时,液体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旳容器叫做连通器。
连通器旳特点是:当连通器里旳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旳液面总保持在同一高度。
常见旳连通器旳实例:涵洞、茶壶、锅炉水位计等。
3、计算液体压强旳公式是p=ρgh其中ρ是液体旳密度,g=9.8牛/公斤,h是液体旳深度.4、连通器(1)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旳容器叫连通器.(2)连通器里旳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旳水面总保持相平,这是由于水不流动时,必须使连通器底部旳液片左、右两侧受到旳压强大小相等.(3)船闸旳工作运用了连通器旳原理.(三)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旳物体产生旳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大气压产生旳原因:空气受重力旳作用,空气又有流动性,因此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在同一位置各个方向旳大气压强相等;(3)证明大气压存在试验:马德堡半球试验3、 初次精确测定大气压强值旳试验是:托里拆利试验。
一原则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旳压强,约为Pa 10013.15⨯。
4、原则大气压强:大气压强不仅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旳,一般把1、01325×105 Pa 旳大气压强叫做原则大气压强,它相称于760mm 水银柱所产生旳压强,计算过程为p=ρ水银gh=13、6×103kg/m3×9、8N/kg ×0、76m=1、013×105Pa ;原则大气压强旳值在一般计算中常取1、01×105Pa ,在粗略计算中还可以取作105Pa 。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旳关系:1. 气体、液体都具有流动性,因此被称作流体。
初三物理液体压强知识点整理一、液体压强的产生。
1. 产生原因。
- 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
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又因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也有压强。
二、液体压强的特点。
1. 探究实验:- 通过微小压强计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实验表明:-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 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1. 公式。
- p = ρ gh,其中p表示液体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g = 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h表示液体的深度(从液体表面到所求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m)。
2. 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 公式p=ρ gh中h的含义是深度,不是高度。
例如,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ρ和深度h有关,与容器的形状无关。
- 计算时,要先确定ρ、g、h的值,再代入公式计算。
四、连通器。
1. 连通器的定义。
-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
2. 连通器的原理。
- 连通器里装的是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3. 连通器的应用。
- 茶壶、船闸、锅炉水位计等都是连通器的应用。
例如,茶壶的壶身和壶嘴组成连通器,当壶内装满水时,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相平。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它通过闸室分别与上下游构成连通器,使船只顺利通过不同水位的河道。
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是一门研究物体运动、能量转化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学科。
在初中物理学中,我们学习了液体压强这一概念和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液体压强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力的大小,通常用符号P表示。
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容器或其他物体单位面积上所施加的压力。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表示压强,F表示作用在液体上的力,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二、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根据物理原理,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直接的关系。
在垂直向下的重力场中,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具体而言,液体压强与深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所处的深度。
三、液体静压力液体静压力是指液体在静止状态下对容器壁或以下物体表面施加的压力。
液体静压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以及液体的压强相关。
液体静压力的计算公式为F = P × A,其中F表示液体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P表示液体的压强,A表示力作用的面积。
四、浮力和浮力原理浮力是指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上升的力。
它是由于物体所处的液体上下两部分所施加在物体上的压力不对称而产生的。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挤掉的液体的重量,即F浮= ρ液体V 液体g,其中F浮表示浮力,ρ液体表示液体的密度,V液体表示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g表示重力加速度。
五、压力的传递和压强的气体与液体比较液体的性质决定了液体压力的传递方式,液体的压力会均匀地传递到容器的各个部分。
而气体的性质决定了气体的压强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有密切关系,气体的压强会随着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和动能的增加而增加。
六、应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液体压强计算液体的深度,测量水塔的高度。
液体压强也与水压设备、液压系统、潜水等领域的原理和应用密切相关。
九年级物理液体压强知识点液体压强是九年级物理中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它是指液体对单位面积的力的大小。
学习液体压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液体的特性,还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A,其中P表示液体的压强,F表示液体对面积为A的平面施加的力。
由于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力的单位是牛顿(N),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m²),所以计算液体压强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其次,了解液体压强的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帕斯卡定律,液体压强在各个方向上都是相等的。
这意味着,不论液体施加力的方向如何,液体对平面的压强都是相同的。
帕斯卡定律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我们坐在椅子上,椅子的四个腿承受的力是相等的,这就是因为液体在椅子腿上的压强是相等的。
液体压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性是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考虑一个垂直于地面的柱子,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要大于顶部。
这是因为,随着深度的增加,液体上方的液柱的重量也增加了,所以压强也会增加。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深潜时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
除了了解液体压强的特性,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应用液体压强来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液体的压强来解释为什么骑自行车时,车座下面的气球会被挤瘪。
这是因为人坐在自行车上时,车座下的液体用力将气球挤压,使气球变形。
同样地,我们也可以用液体压强来解释为什么杠杆原理可以使得重物变得轻松起来。
杠杆作用下,液体的压强可以通过一段较短的距离(杠杆臂)传递出去,从而减小了需要施加的力。
另外,了解液体压强还能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比如,液体压强可以解释为什么水底看起来会变形。
由于水对光的折射,当光线进入水中时,会由于液体压强的作用而发生偏折,从而使我们感觉水底变形。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折射现象”。
通过学习液体压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的特性和应用,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比如,在建筑工程中,了解液体压强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更稳定的建筑物;在工业生产中,了解液体压强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产效率。
初三物理液体的压强【本讲主要内容】液体的压强1. 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 认识连通器的原理及其应用3. 了解三峡船闸【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1. 液体压强:(1)产生原因:液体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因而对容器的底部存在压强;由于容器侧壁给了液体一个“挡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液体给容器壁一个压力,进而产生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强;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当某个方向受到挤压时,液体就向周围流动,因而能把受到的压强大小不变地传向各个方向。
(2)测量:用压强计来测量压强。
压强计的原理是: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 型管两边的液面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3)特点:在实验基础上总结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关。
2. 液体压强的计算(1)推导公式:设在密度为ρ的液体h 深处有一正方形平面S ,这个正方形平面上h 高的水柱对这个底面的压强gh SgSh S gV S G S F P ρρρ===== (2)公式理解: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并且密度ρ相等时,液体的压强P 与深度h 成正比;深度h 相等时,液体的压强P 与液体的密度ρ成正比。
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重力、体积、面积、容器的形状等其它因素没关系。
这个公式只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不适用计算固体的压强。
尽管有时固体产生的压强恰好等于gh ρ,但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由此认为固体对支持物产生的压强都可以用P =gh ρ来计算。
3.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应先由公式P =gh ρ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再由F =PS =gh ρS 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如图所示,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A 、B 、C ,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都是S ;容器中盛同一种液体,密度都是ρ,并且液体深度h 也都相等,根据P =gh ρ可知,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相等,再根据F =PS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相等,即F A =F B =F C =gh ρS 。
第18讲压强液体压强18.1 学习提要18.1.1 压力和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2、压力的形变效果一切物体表面受到压力时,都会发生形变。
大小相同的压力所产生的形变效果却并不一定相同。
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3、压强物理学上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某个面上受到的压力跟该受力面积的比值就等于该面受到的压强。
压强的定义式为p=F/S。
压强表示了压力的作用效果。
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Pa)。
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1Pa。
4、改变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减小压力可以减小压强。
18.1.2 液体内部压强1、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1)现象:把食品保鲜袋套在手上,伸入盛水容器中,手会感到明显的压力。
(2)U形管压强计:U形管压强计在实验室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18-1所示,A是U形玻璃管;B是液体(水);C是带橡皮膜的金属盒;D是软橡皮管。
(3)用U形管压强计可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
根据U形管两侧管内液体的高度差大小,可比较橡皮膜所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
2、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在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该处压强也越大;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
在不同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密度大的液体产生的压强大。
液体内部的压强取决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
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ρgh。
式中ρ是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深度h为液面向下到某处的竖直距离。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液体的重力G液。
只有当容器为柱状(圆柱体、长方体等),即满足V=Sh时,F=pS=ρghS=ρgV=G液。
3、帕斯卡定律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由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
实验表明,帕斯卡定律同样适用于密闭气体。
用于测量液体或气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就是利用了帕斯卡定律。
4、连通器几个底部相通、上部开口的容器组成了连通器。
U形管是一种最简单的连通器。
在连通器内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内各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生活和生产中存在不少连通器,如相连通的大江、湖泊、河流构成的水网,实际上就是一个天然的连通器。
18.2 难点释疑压力和压强的辨析1、定义的不同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压力。
根据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所以压强跟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
2、关于方向压力有方向,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压强没有方向。
3、单位的不同压力的单位是N;压强的单位是Pa。
18.3 例题精析18.3.1 压力和压强例1 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C、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和物体的接触面像垂直【解析】根据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并指向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所以,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答案】C例2 关于压强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跟压力有关B、只跟受力面积有关C、跟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D、跟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无关【解析】压强的定义是“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较做压强”,所以,压强大小跟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
【答案】C。
18.3.2 压力的图示例3 如图18~2(a)所示,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6N,请在途中用力的图示法画出斜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如图18-2(b)所示,用5N的水平方向的力将一个重力为3N的木块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用力的图示法作出墙面受到的压力。
【解析】根据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可知受力物体是斜面,所以力的作用点应该画在斜面上,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根据墙面受到的压力,可知受力物体是墙面,所以力的作用点应该画在墙面上,力的方向垂直于墙面。
【答案】受力情况分别如图18-2的(c)和(d)所示。
17.3.3 压强大小的简单比较例4 如图18-3所示,三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桌面上。
它们的高度相同,但底面积不同,且S A>S B>S C,则它们对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为()A、pA>p B>p CB、p A=p B=p CC、p A<p B<p CD、无法判断【解析】根据p=F/S,由于F=G=mg=ρVg=ρShg,所以p=F/S=ρgh。
因为三个圆柱体的材料相同,即密度ρ相同,高度h相同,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同。
【答案】B。
18.3.4 压强的计算例5 滑雪的人的质量为60kg,两只脚上的滑雪板每块长2m、宽0.1m,每块滑雪板的重力为40N,滑雪的人和滑雪板对水平雪地的压强为多大?【解答】水平雪地受到的压力大小应是人的重力和两块滑雪板的重力之和,即F=G人+G板=mg+G板=60kg×9.8N/kg+2×40N=668N由于滑雪板有两块,水平雪地的受力面积也是两块滑雪板的面积之和,有S=2×2m×0.1m=0.4m2所以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p=F/S=668N/0.4m2=1670Pa例6 质量为0.975kg的正方体铁块(ρ铁=7.8×103kg/m3)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的中央。
求(1)铁块的体积;(2)铁块对桌面的压强。
【解答】(1)铁块的体积V=m/ρ=0.975kg/(7.8×103kg/m3)=1.25×10-4m3(2)铁块的边长L=V1/3=(1.25×10-4m3)1/3=5×10-2m铁块的底面积S=L2=2.5×10-3m2,小于水平桌面的面积,所以受力面积应为2.5×10-3m2。
铁块对桌面的压力为F=G=mg=0.975×9.8N/kg=9.555N所以铁块对桌面的压强p=F/S=9.555N/2.5×10-3m2=3882Pa18.3.5 液体压强的比较例7 如图18-4所示,两只圆柱形容器A、B,它们的容积相等,但高度和底面积都不相等,A和B都盛满水且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关于两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强p和压力F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因为ρA=ρB,h A<h B,可得p A<p B。
而F=pS=ρghS=ρgV,因为ρA=ρB,V A=V B,所以F A=F B。
【答案】D。
【反思】也可以这样分析,因为A、B是都盛满水的圆柱形容器,且V A=V B,则有G A=G B,且F A=G A,F B=G B,所以F A=F B。
又因为S A>S B,而p A=F A/S A,p B=F B/S B,所以p A<p B。
18.3.6 液体压强的计算例8 底面积为0.03m2的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自重为2N,其内装有重力为10N的水,水面离底面高度为30cm,求(1)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解答】(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ρgh=1.0×103kg/m3×9.8N/kg×0.3m=2.94×103Pa(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1=pS=2.94×103Pa×0.03m2=88.2N(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容+G水=2N+10N=12N(4)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2=F2/S=12N/0.03m2=400Pa18.4强化训练A卷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和有关。
2、叫做压强。
用300N的压力作用在2m2的面积上,产生的压强是帕,它的意思是。
3、在松软的泥地上垫一块木板行走就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垫了木板后可以增大,减小。
4、把一块砖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这三种放法对地面的压力(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放时压强最大,放时压强最小。
5、按图18-5试一试,两指面凹陷程度是(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这表明。
6、一块砖的长、宽、厚分别为20cm、10cm、5cm,质量为1.5kg,将它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等于 Pa;如果将它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并把截下的半块砖叠放在剩下的半块砖上,这时砖对地面的压强等于 Pa。
7、一边长20cm的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正方体的密度是2.7×103kg/m3,则它对地面的压强是Pa;如果在正方体的上表面竖直向下打穿一个底面积为100cm3的圆柱形的孔,则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Pa。
8、如图18-6所示,木块G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在木块上加4N的压力,使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为原来压强的1.5倍,则木块重 N。
9、一合金圆柱体高2m,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测得它对地面的压强为1.568×105Pa,则该合金的密度为 kg/m3。
10、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质量相等。
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将两个正方体都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底面积均不超过桌面),它们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 p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1、如图18-7所示,已知重为25N的物体静止放置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12、如图18-8所示,已知在斜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重20N,它对斜面的压力为15N,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
13、如图所示18-9所示,A物体处在墙角,受到的水平推力为10N,受到的重力为8N,试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对竖直墙壁和水平地面的压力。
14、如图18-10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A重18N,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6N,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
15、关于重力和压力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压力总是由重力产生的B、压力和重力是作用在用一物体上的一对平衡力C、压力的大小可能等于重力的大小D、压力是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16、关于压强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压强就是压力的强弱B、压力很大时,压强不一定打C、压力很小时,压强一定不大D、只要受力面积很小,压强一定大17、在讨论压强大小的条件时,正确的说法是()A、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B、物体的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就越小C、物体所受的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以18、用20N的水平力把重力为10N的木块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这时木块对墙壁的压力是()A、10NB、15NC、20ND、30N19、重力为100N的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1m2,现用一个大小为20N的力竖直作用在物体中央,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A、一定是1200PaB、可能是1000PaC、可能是800PaD、可能是200Pa20、几块完全相同的砖,如图18-1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A、图(a)和图(b)一样B、图(b)和图(c)一样B、图(a)和图(c)一样 D、图(a)、图(b)和图(c)都一样21、有一密度均匀的长方体钢铁,被截成A、B两块,如图18-1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