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2Z2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2015年新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3
第一节建设工程法律体系法律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法律部门: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是根据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
【提示】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是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构成。
知识点一:法的形式*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结论】法的形式一般包括:创制机关性质及级别;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法律规范的地域效力。
知识点二:法的效力层次一、基本原则1.宪法至上;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4.新法优于旧法。
【提示】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原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2)同级别地方法规>同级别或下级地方政府规章;(3)上级地方规章>下级地方规章;(4)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具有同等效力,在各自权限范围内施行。
【规律】创制主体层级越高,法律规范效力越高。
同级别的人大高于同级别的政府。
二、需要由有关机关裁决适用的特殊情况特定情况裁定机关法律之间……不一致全国人大常委会行政法规之间……不一致国务院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不一致时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不一致;由国务院提出意见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的,适用地方性法规;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提请人大常务委员会裁决。
三、备案和审查1.备案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在公布后30日内报有关机关备案。
【提示】宪法和法律不需要备案2.审查的规定:。
1Z30100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Z301010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Z301011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知识体系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国家根本大法二、民法商法平等主体:财产、人身关系三、行政法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行政关系四、经济法经济关系五、社会法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关系六、刑法犯罪和刑罚的关系七、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规范诉讼程序法律部门-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一、宪法及宪法相关法二、行政法三、民法商法四、社会法五、经济法六、刑法七、诉讼和非诉讼程序法民商法、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历年真题解读【2013年】下列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不属于宪法部门法范畴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试题答案】C【答案解析】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
宪法相关法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属于经济法。
【2009年】王某所签订的下列合同中,不属于我国《合同法》调整范围的是()。
A.劳动合同B.借款合同C.劳务分包合同D.房屋租赁合同【试题答案】A【解析】《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是指我国《合同法》调整对象的范围,并非所有的合同都受《合同法》调整,现行《合同法》只调整一部分合同,即狭义的合同。
部分合同却不受《合同法》调整,主要包括:①有关身份关系的合同;②有关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行政合同;③劳动合同;④政府间协议。
A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知识点小结1.本目在历年考试中作为次重点加以掌握考点主要在各部门法调整的法律关系和所包含的具体法律名称。
2.尤其注意《合同法》与《劳动合同法》的区别。
第一章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4-11:8分,13分,14分,10分)1、法的形式(1)宪法:全国人大;(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法”)(3)行政法规:国务院;(“条例”)(4)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条例”)(5)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办法”、“规定”)(6)地方规章:省政、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人民政府;(7)国际条约注: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
(12真)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司法解释【参考答案】B【例2】下列国家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12真)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D、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E、国务院各部委【参考答案】AC2、法的效力等级。
(1)一般规则:宪法至上;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新法优于旧法(4)特殊规则:制定机关裁决;共同上级机关裁决;人大与政府相互制约【例】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适用()。
A、国务院裁决B、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C、地方性法规D、部门规章【参考答案】B3、法人成立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法人与其他组织最主要的区别)【例】在下列机构中,不具有法人资格的有()。
A、某机关人事处B、某乡政府C、某市教育局D、某大学法学院E、某市卫生局【参考答案】AD4、法人的分类(1)企业法人:工商部门登记之日成立(2)非企业法人:机关(行政)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注:教材错误地称为“社团法人”)(不需要登记的:成立之日;需要登记的:登记之日)5、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的法律关系(1)项目经理部不具有法人资格,是法人的非常设下属机构(2)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授权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上的管理者(3)项目经理是委托代理人,不是法定代表人(4)项目经理部行为的法律后果由企业法人承担【例】关于施工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部法律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1Z3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Z3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考点一】: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内容详解】1、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原则所制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2、法律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历年真题】下列已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不属于宪法部门法范畴的是()。
(2013年,一级,单选)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答案】C【解析】《反垄断法》属于经济法。
【考点二】:法的效力层级【内容详解】1、宪法至上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4、新法优于旧法5、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
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做出裁决:(1)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
(2)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3)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历年真题】签署并公布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的是()。
(2014年,一级,单选)A.人大主席团B.国务院总理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D.国家主席【答案】D【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2015年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课堂同步训练(讲义)2Z2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共20题)2Z2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以下()属于经济法。
P2A. 环境影响评价法B.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C. 土地管理法D. 标准化法E. 建筑法2.以下关于法律法规效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P6A.法律的效力一定大于行政法规B.地方法规效力一定大于地方政府制定的规章C. D.法律的效力,一定大于地方法规的效力2Z201020 建设工程法人制度3.根据《民法通则》,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属于施工单位的()。
P8A.委托代理人B.法定代理人C.指定代理人D.职务代理人4.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下列行为属于委托代理的有()。
P10A.建设单位授权工程招标机构为其办理招标事宜B.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代表企业参加施工投标C.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公司执行工程监理任务D.项目经理代表施工企业负责具体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E.设计单位的设计负责人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设计交底【注】连带责任(债务)的四个特点:(含连带债权或连带债务、为法定之债)■ 连带债务人每一方都有清偿全部债务的义务■ 债权人可以向任一债务人要求任意比例的债务■ 连带债务人在履行了全部债务后,其它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债务关系结束■ 履行债务超过其应承担份额的债务人,有权向其它债务人追偿5.甲、乙、丙三人向丁借债,约定为连带之债,借款后甲乙各使用了25%,丙使用了50%,则以下哪些说法正确()。
A.丁可以要求甲一人偿还所有的债务B.甲最多只应该偿还25%的债务,其余部分与其无关C.丁有权要求丙偿还80%的债务D.如果乙一人偿还了所有的债务,则乙可以向其他人索还替对方支付的部分E.丁只能向借款份额最多的丙索偿债务6.张某为甲公司的业务员,手中有甲公司的介绍信和盖好公章的合同,后来张某离开甲公司,并未将介绍信与合同交回。
2015年一建工程法规总结第一部分: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1.1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010P1)1.1.1法律体系---指由一个国家现行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根据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性质不同,可以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法或者叫法律部门。
我国法律体系包括以下表内7个法律部门。
建设工程法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主要是经济法的组成部分,还包括行政法.民商法。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具有自己的完整体系。
法律部门主要调整对象或者领域法规列举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决定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国家权力的组织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等。
《宪法》.《立法法》《组织法》《选举法》《国籍法》,《区域自治法》2民法商法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公民,法人)之间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规范;商法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中商主体及商事活动的规范在我国采用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物权法》《公司法》《招标投标法》等3行政法调整国家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与行政相对人.监督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的规范。
作为行政法调整对象的行政关系包括:行政管理,行政监督,救济,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建筑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城乡规划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经济法调整国家在协调.干预经济运行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统计法》《税收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标准化法》《审计法》《预算法》《反垄断法》《政府采购法》《节约能源法》5社会法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关系的法律总称。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残疾人保证法》《职业病防治法》6刑法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刑法》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规定各种诉讼.非诉讼活动程序的法律(程序法)3大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非诉讼程序法:《仲裁法》1.1.2法的形式和效力层级(1012P3-6)★★★ 法的形式是指法律创制方式和外部表现形式。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1. 简介建设工程法律体系是指以法律文件为基础,形成的对建设工程在法律层面上进行规范和管理的一套体系。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包括了各类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旨在保护建设工程的合法权益,促进建设工程的有序发展。
2.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组成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文件组成:2.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是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主体,对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和要求。
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法•建设工程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保障了建设工程的各个方面,如合同签订、设计审查、施工管理、安全监管等。
2.2 规章制度除了法律法规外,建设工程法律体系还包括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主要由政府部门或行业组织制定,具体规定了建设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和实施细则。
例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设计文件审查规程•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规定•建设工程竣工验收规范•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这些规章制度进一步细化了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要求,方便各方具体操作,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3 司法解释建设工程法律体系还包括了一系列的司法解释,由最高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制定,解释法律法规在具体案件中的适用和解释。
这些司法解释填补了法律的盲区,提供了司法实践的参考依据。
例如:•建设工程质量责任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解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法律适用解释•建设工程违法行为行政处罚标准等司法解释的制定有利于保证裁判的公正、一致性和权威性,维护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秩序。
3.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重要性建设工程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强化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建设工程法律体系为建设工程主体、参与者和监管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行为规范,使各方在建设工程中能够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从而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2Z201000 建设工程基本法律知识
2Z201010 建设工程法律体系
一、本节分值分布
二、本节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
1、法的形式
(1)宪法:全国人大;
(2)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xx法”;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
(3)行政法规:国务院;(“xx条例”;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令)
(4)地方性法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省会所在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经济特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大及其常委会;(“xx条例”)
(5)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xx办法”、“xx规定”)
(6)地方规章:省政府、省会所在的市政府、经济特区、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政府;(“xx办法”、“xx规定”)
(7)国际条约
注:行政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
2、法的效力等级。
(1)宪法至上
(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安全生产法》优于《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
(3)特别法优于一般法:《招标投标法》优于《合同法》
(4)新法优于旧法:《物权法》优于《担保法》
(5)特殊情况
1)法律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注:制定机关裁决)
2)行政法规之间对同一事项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裁决;(注:制定机关裁决)
3)地方性法规、规章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构裁决;(注:制定机关裁决)4)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注:人大与政府相互制约)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注:共同上级机关裁决)
6)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6)备案和审查
1)审查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
2)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法、最高检和省级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其他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书面提出审查建议
3)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
4)制定机关违宪而拒不修改的,由委员长会议审议决定是否撤销
三、真题与经典习题
1、【2013真】下列法律中,属于行政法的是( )
A、《公司法》
B、《建筑法》
C、《合同法》
D、《治安管理处罚法》
【参考答案】BD
2、【2012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属于()。
A、法律
B、行政法规
C、部门规章
D、司法解释
【参考答案】B
3、【2012真】下列国家机关中,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有()。
A、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B、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D、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级人民政府
E、国务院各部委
【参考答案】AC
4、【经典习题】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
国务院认为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适用()。
A、国务院裁决
B、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
C、地方性法规
D、部门规章
【参考答案】B
四、知识点小结
一般每年一道题,单选或多选,法的形式和法的效力等级是重点,法的特殊效力规则是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