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最新2017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1.2明辨是非第2框正确判断与选择教学设计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6
《正确判断与选择》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中第二课第二框《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运用良知的标尺对社会影响做出判断和选择,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来自社会流行的影响,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课堂导入观察漫画图片(见课本P13探究园),思考下面问题:(1)你认为小克的叔叔是不是了不起的人?为什么?(2)我们应该佩服什么样的人?二、课堂探究探究点1欣赏漫画《将门虎子》(见课件),并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总结:漫画中对父亲接受回扣“耳濡目染”,使孩子也学会了要回扣的不良行为。
探究点2不少中学生头顶金发悠然进出校园,出入发廊拉直头发,尽玩头发文章,中学生染发拉发成为一种潮流。
不久前,一位学生因为染发被禁止入校,该生表示不理解,自己染发并没有影响他人的学习,为何不能染发?思考:你认为中学生该不该染发?总结:正确对待“社会流行”,要做“潮流”的主人不要做“潮流”的仆人;要使“潮流”成为成长的助力,不要让“潮流”成为成长的阻力。
要学会辨别、懂得拒绝不要盲目跟从、随波逐流。
探究点32013年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下面漫画《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一些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只要凑够一撮人,管他红灯还绿灯。
”据此回答1--2题。
1、如图漫画启示我们()A.只要凑够一帮人就可安全地过马路B.加大处罚是杜绝这一现象的唯一办法C.提高自身修养,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D.人们喜欢追风,喜欢追逐新奇事物2、面对漫画反映的现象,网友“帮帮”说:“一撮人都过去了,你要是不过的话,就感觉自己是另类!”“帮帮”要改变这种想法,正确的办法是()A.提高独立思考能力,避免盲目从众B.积极张扬个性,拒绝任何约束C.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服从团队利益D.学会与人正确交往3、但丁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这说明()A.不管对错都要坚持B.路是自己走的,别人帮不了自己C.心中有原则,不要轻信别人,盲目从众D.别人说别人的,我可以我行我素4、针对如图漫画所示内容,几位同学展开讨论,他们看法中正确的是()A .小明:“网络谣言需要道德来约束。
”B .小红:“我们不能在网上发表言论。
”C .小刚:“网民要依法自律,不造谣不传谣。
”D .小丽:“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法律无权干涉。
”5、生活中,有些你不感兴趣但又该做的事,需要你必须去做;有些你感兴趣但又不该做的事,你就坚决不要去做。
如果你面对这种情况,你最需要提高的是( )A 、自我控制能力B 、独立思考的能力C 、辨别是非的能力D 、抵制诱惑的能力6、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做出各种选择,为了保证选择的正确性,我们的做法是( )A 、明辨是非善恶,积极同丑恶现象作斗争,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B 、看别人是怎么选择的,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C 、看对自己是否有利,只要能符合自己的利益即可D 、听听“哥儿们”的意见,怎么讲义气就怎么做7、抽烟,喝两口小酒,麻将桌上来几圈……对于很多步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这好像是酷极了的行为。
于是,有人跃跃欲试,抖抖“神气”,感觉自己已经成人了。
《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中第二课第三框《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能够学会身体力行,知行合一,坚持美好的理想追求,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1、多媒体课件;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课堂导入八年级(13)班和(14)班在足球比赛时发生了冲突。
(13)班的小昆被(14)班的小钢一拳打在脸上,鼻子出了血。
小钢后来虽然道了歉,小昆心里还是不平衡,他把事情对表哥说了。
第二天,读高中的表哥带着小昆来找小林,约他一起去“教训”小钢和(14)班的人。
小林和小昆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同学和朋友,一向有什么事情都互相帮忙。
这次,看着小昆还在发肿的脸,小林心里既难受,又为难。
小林该怎么办呢?思考:面对生活中的这类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办?总结:在同学相处中,分辨是非很重要,要懂得做到突破情面,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追随他人。
二、课堂探究探究点1观察漫画图片(见课件中课堂探究一),对于人物甲:“我们都知道沉迷电脑游戏有害,可却总又被它诱惑,怎么办?”;人物乙:“看到别人赌博,买六合彩一夜暴富,我也心动了,可是……”。
假如你是漫画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探究点2观察漫画图片(见课件中课堂探究二),对于人物丙:“我发现当局长的爸爸有贪污受贿的行为,我知道这是违法的,可是,他是我的爸爸呀,我该怎么办?”;人物丁:“我最好的朋友让我考试时“帮帮忙”,帮他吧,违反纪律,不帮吧,又不够朋友。
我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漫画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探究点3沃马克图姆·阿哈迈德的故事:他是一个富裕的酋长,拥有自己的油田和波音747;他是一个出身名门的贵族,无须用金牌来提高自己的名望;他早已到了娶妻生子的年龄,但是为了理想,他却只能把热情投注于自己的事业。
他说:“我要帮我们的国家,去实现一个奥运会的梦想!”这位阿联酋酋长,以绝对优势夺得男子飞碟双多向射击冠军,站在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上,他看着自己祖国的旗帜——阿联酋国旗第一次在奥运赛场上升起。
《正确判断与选择》
本课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做人之本》中第二课第二框《正确判断与选择》的内容,本课是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社会的复杂性,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过程与方法目标】
提高明善恶,辨是非的能力,能够正确对待长辈亲朋,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在生活道路上做出正确的选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运用良知的标尺对社会影响做出判断和选择,对诱惑不软弱,对错误不盲从,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是非分明、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长辈亲朋、公共传播媒体、社会流行等不同的社会影响。
【教学难点】
正确对待来自社会流行的影响,克服判断是非的障碍,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1、多媒体课件;
2、达标训练活页纸。
一、课堂导入
观察漫画图片(见课本P13探究园),思考下面问题:
(1)你认为小克的叔叔是不是了不起的人?为什么?
(2)我们应该佩服什么样的人?
二、课堂探究
探究点1
欣赏漫画《将门虎子》(见课件),并回答: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
总结:漫画中对父亲接受回扣“耳濡目染”,使孩子也学会了要回扣的不良行为。
探究点2
不少中学生头顶金发悠然进出校园,出入发廊拉直头发,尽玩头发文章,中学生染发拉发成为一种潮流。
不久前,一位学生因为染发被禁止入校,该生表示不理解,自己染发并没有影响他人的学习,为何不能染发?
思考:你认为中学生该不该染发?
总结:正确对待“社会流行”,要做“潮流”的主人不要做“潮流”的仆人;要使“潮流”成为成长的助力,不要让“潮流”成为成长的阻力。
要学会辨别、懂得拒绝不要盲目跟从、随波逐流。
探究点3
2013年8月20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拉开序幕。
“秦火火”、“立二拆四”等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他们为了提高网络知名度和影响力,以便更好地非法营利,先后策划、制造了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如“7·23”动车事故发生后,二人在网上编造、散布中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外籍旅客的谣言,两个小时就被转发1.2万次,挑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此外,还在网上捏造了所谓雷锋生活中的奢侈情节、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并对我国某著名军事专家、资深媒体记者、社会名人和一些普通民众等多人进行无中生有恶意中伤。
另外,他们还包装如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郭美美事件等,导致低俗恶毒文化流行。
郭美美事件,更是导致中国红十字会及中国政府的慈善体系几乎被彻底摧毁。
思考:(1)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有组织地传播网络谣言的带来哪些危害?
(2)面对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总结:(1)①捏造了所谓雷锋生活中的奢侈情节、全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拥有日本国籍,并对社会名人和一些民众等多人进行无中生有恶意中伤,侵害了相关当事人的名誉权,让他
们的公众形象大打折扣;②“7·23”动车事故发生后,编造谣言,挑动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破坏社会序,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③包装如干露露事件、凤姐事件等,违背了道德和法律的要求,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与真善美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冲突,导致低俗恶毒文化流行;④郭美美事件,更是导致中国红十字会及中国政府的慈善体系几乎被彻底摧毁,影响了国家形象,危害了国家利益。
(2)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不信谣、不传谣;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不盲目从众,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要尊重制度和规则,文明上网,合理合法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要增强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利,在没有弄清事情真相时,不要胡乱发表看法;发现传播谣言的行为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等。
三、课堂讨论
1、判断下列观点和社会现象的对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为所欲为,出口成“脏”。
●沉迷游戏,不能自拔。
●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2、下列的行为是社会中存在的,能够反映什么问题?
●主动捐款给希望工程。
●在公共汽车上让座。
●见义勇为。
●矿难发生后政府大力抢救遇难矿工。
●聚众赌博。
●偷窃。
●贪婪。
●坑蒙拐骗。
四、考点分析
1、如何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
对长辈的言行我们也需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
长辈如果做错了,我们也应该帮助纠正。
2、如何正确看待社会流行?
“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社会流行”产生的原因:“社会流行”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
我们的态度:不应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应该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3、如何正确对待来自公共传播媒体的信息?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的影响。
我们正处在充满好奇心的年龄,在浩瀚的信息森林中漫步,要采摘什么,抛弃什么,避开什么,学会选择是最重要的。
4、如何正确对待社会现象?
对待社会现象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断。
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毒素,才能健康成长。
五、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活页出示,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纠错)
1、据统计,目前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1.95亿人,手机已成为青少年上网方式的首选。
但青少年在利用手机网络拓宽视野、与人交往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纷繁复杂、网友真假难辨的困扰。
青少年在使用手机网络时,应做到(D)
A、增强猎奇心理,广泛结交网友
B、追求各种情趣,谨防上当受骗
C、抵制不良诱惑,拒绝网络交友
D、汲取有益信息,提高辨别能力
2、社会是多面的,既有阳光、真情和善良,也有阴霾、欺骗和丑恶。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抵制不良诱惑。
下列初中生行为不正确的是(B)
①小明在春节期间和表哥酗酒
②小娟利用星期天帮父母做家务
③小莉在家上网和网友聊天,一晚上不睡觉
④为了提高学习成绩,小王考试作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星期六晚上,四个大人在小明家打麻将,其中一位接到一个电话,有急事要走,一个叔叔让小明顶上。
小明的正确做法是(C)
A、迅速上阵,一展自己打麻将的风度
B、知道不能顶替,大声呵斥这位叔叔
C、向大人们解释自己不应参加这样的活动,婉言谢绝
D、打电话举报他们赌博
4、大千世界,充满了诱惑,美好的诱惑,激励人们去追寻、探索和创造。
邪恶的诱惑,驱使人们去追逐名利,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要抵制不良诱惑,青少年就要(D)
①学会思考,理智拒绝
②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
③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和校纪校规等
④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健康的娱乐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有人秀着“鸟叔”的马步自得其乐,有人把玩着“苹果”追逐时尚,有人追捧某歌手为“星之大侠”,有人为“三国杀”寝食皆忘……面对这种现状,正确选择应是(A)
①善于模仿,顺势而为
②明辨是非,择善而行
③理性思考,绝不盲从
④兴趣多元,跟风弄潮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二)、拓展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各种“流行”:追星、玩电子游戏、穿新潮服装、用时尚产品等。
读了上面的故事,让我们面对“流行”做一番思考。
以“我看流行”为话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板书设计】
对社会影响要做判断和选择
正确对待来自长辈亲朋的影响
正确判断与选择
正确对待公共传播媒体发出的信息
正确对待社会流行的影响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