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性干咳诊治58例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58.39 KB
- 文档页数:2
干咳的案例
以下是一个干咳的案例:
患者,男性,35 岁,办公室职员。
因干咳2 周来医院就诊。
病史:患者2 周前开始出现干咳,无痰,咳嗽频繁,尤其在夜间更为严重,影响睡眠。
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
既往体健,无吸烟史。
查体:体温正常,呼吸平稳,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啰音。
辅助检查:胸部X 线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考虑为过敏性咳嗽。
治疗:给予抗组胺药物和止咳药物治疗,同时建议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经过治疗,患者咳嗽症状逐渐缓解,1 周后基本消失。
这个案例中,患者表现为干咳,无其他伴随症状,胸部X 线检查未见异常,考虑为过敏性咳嗽。
通过抗组胺药物和止咳药物治疗,症状得到缓解。
干咳的原因较多,包括过敏、感染、环境因素等。
对于长期或严重的干咳,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雾化吸入气道内给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慢性咳嗽70例疗效观察发表时间:2013-06-06T09:52:09.7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吴德乔[导读] 咳嗽的最常见原因即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百日咳、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吴德乔(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张庄镇崔寨卫生院 221631) 【摘要】目的:观察雾化吸入气道内给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慢性咳嗽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70例,采用德国PARI GmbH雾化吸入器,将1.0g注射用头孢噻圬钠融入2ml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0.2g利巴韦林注射液,将三种药物注入雾化吸入器储备期内,于30~40min内吸完,1次/d,持续3d,观察患者临床体征变化情况。
结果:第一次吸入后,显效31例,好转34例,无效5例;第二次吸入后,显效55例,好转13例,无效2例;第三次吸入后,显效61例,好转7例,无效1例,复发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1%(68/70),有1例患者再次出现干咳。
结论:雾化吸入气道内给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慢性咳嗽经济简单,易于患者接受,且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雾化吸入气道内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持续慢性咳嗽【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00-02 咳嗽是呼吸道常见的防御反射症状,常见于春秋季节。
咳嗽的最常见原因即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百日咳、急性细菌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
咳嗽的治疗,国外多采用吗啡药物或可待因治疗,但效果不佳,复发较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院自采用雾化吸入气道内给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持续慢性咳嗽后,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上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患者70例,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23~65岁,平均44.6岁,所有咳嗽患者均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后,有咳嗽、咽喉瘙痒症状,夜间尤其明显;咳嗽持续6~8周者31例,8~12周者39例,所有患者均无发热、畏寒、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梗阻性肺气肿、反流性食管炎史。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临床观察目的:总结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治经验。
方法: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于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实/预)、呼气峰流速(PEF 实/预)的变化情况。
结果:经治疗58例患者临床控制39例(约67.24%),显效11例(约18.97 %),有效6例(约10.34%),无效2例(约3.45%)。
总有效率为96.55%。
咳嗽症状评分、FEV1、PEF占预计值百分比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吸入可作为成人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治疗的较好选择。
我国《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1]将咳嗽变异性哮喘(CV A)定义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通常咳嗽比较剧烈,夜间咳嗽是其重要特征。
感冒、冷空气、灰尘、油烟等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对常规抗感冒、抗感染治疗无效,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其治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相同,支气管舒张剂联合小剂量吸入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
笔者自2008年01月-2014年10月共收治5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01月-2014年10月我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收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共58人,其中男性35人,女性23人,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57.2±12.4)岁。
病程3月-3.5年。
其中有6例伴有过敏性鼻炎患者,伴其他皮肤过敏性疾病者2例。
1.2入选标准①慢性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时间大于3月以上,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年龄大于18岁,符合知情同意原则;④影像学证实无肺部实变病灶者;⑤常规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
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
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给予孟鲁司特钠片10mg/次,1次/天,5天为1疗程。
对照组52例给予氨茶碱片0.1g/次,3次/天,5天为1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55% ,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2.69% ,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感染后咳嗽孟鲁司特钠炎性物质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ontelukast sodium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infectious cough. Methods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ostinfectious cough that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 In the treatment group,58 case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Montelukast sodium 10mg once daily,5 day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52 case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Aminophylline Tablets,three times a day,each time 0.1 g,5 days for a course of treatment. Results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6.55%,effective rate of control group was 82.69%.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reating postinfectious cough with Montelukast sodium is effective,which should be widely used.Keywords :postinfectious cough; Montelukast; inflammatory substances感染后咳嗽是感染后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而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一种独立性疾病,除了呼吸道病毒外,其他呼吸道感染亦可能导致此类迁延不愈的咳嗽,统称为感染后咳嗽(PIC)。
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5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2019年4月间,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2018年6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其复方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参照组,一组为2018年12月-2019年4月间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给予其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并将其设为研究组,每组各29例,分析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关键词丙酸倍氯米松;雾化;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效果毛细支气管炎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以呼吸困难、持续性干咳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严重损伤患者的呼吸系统以及血液循环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威胁患者的生命,对于该疾病而言,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其中包括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等药物[1],且治疗的方式多为雾化吸入,使得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处,以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临床上对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较多,而丙酸倍氯米松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就以研究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为目的,进行如下的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观察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者58例,并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9例,参照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6月-2018年11月间,给予其复方异丙托溴铵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4月间,给予其丙酸倍氯米松进行治疗。
参照组:女性患者10名,男性患者19名,年龄最小21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为(32.33±2.11)岁,病龄最长11天,最短4天,平均病龄为(6.76±1.11)天;研究组:女性患者12名,男性患者17名,年龄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年龄为(33.32±1.32)岁,病龄最长10天,最短5天,平均病龄为(7.41±0.42)天。
感染后咳嗽60例临床观察范良;张美萃;潘小丹【摘要】目的:评价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甲氧那敏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前后咳嗽、咯痰和咽痒症状积分变化,并观察咳嗽症状起效时间及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用药后咳嗽、咳痰、咽痒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2组患者在咳嗽、咳痰、咽痒症状改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咳嗽平均缓解及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治疗组更快、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咳嗽症状.结论:玄麦甘桔汤加减联合穴位拔罐能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的中医症状,临床疗效确切.【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21)005【总页数】2页(P588-589)【关键词】玄麦甘桔汤加减;感染后咳嗽;穴位拔罐【作者】范良;张美萃;潘小丹【作者单位】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 570216;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 570216;海口市中医医院,海口 5702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11感染后咳嗽是指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通常持续3~8周,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1]。
本病是临床常见病证,西医仅对部分患者有效,且易引起嗜睡、恶心、食欲减退等副反应,停药后易复发,其频繁剧烈的咳嗽往往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活动带来影响。
本病属于中医“久咳”范畴,名老中医傅汝梅主任提出燥热伤肺、肺失滋润是病机关键,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其治疗原则,运用玄麦甘桔汤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肺病科门诊患者60例,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小青龙汤联合复方甘草片治疗慢性咳嗽临床观察吕琼芬;林松青【摘要】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复方甘草片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甘草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辨证加减运用,两组用药周期均为2个周,治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临床控制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5.52%.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复方甘草片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7(026)012【总页数】2页(P124-125)【关键词】小青龙汤;复方甘草片;慢性咳嗽【作者】吕琼芬;林松青【作者单位】广东省揭西县东园镇卫生院,广东揭西 515437;广东省揭西县东园镇卫生院,广东揭西 5154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11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指胸片X线、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但咳嗽持续时间超过8周。
主要病因有各种鼻、咽、喉疾病引起咳嗽、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哮喘”引起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引起咳嗽、变应性咳嗽等,通常可因遇冷空气、受寒、异味等因素诱发或加重[1]。
西医治疗多采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药、抗组胺药、抗反流药、抗生素类等药物,虽有一定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且易于复发。
我院采用小青龙汤联合复方甘草片,对慢性咳嗽患者进行治疗,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者58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
对照组中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20~69岁,平均年龄(49.55±5.01)岁;病程3~18个月,平均病程(9.71±0.99)个月。
微线段等,也有人建议可直接经皮穿刺注射硬化及栓塞剂[4]。
本组患者分别采用碘油与平阳霉素、明胶海绵及鱼肝油酸钠配伍,其中以碘油与平阳霉素效果最佳,但三者间无明显差异,均有不错的栓塞效果,临床症状明显改观,只不过碘油与鱼肝油酸钠配伍其治疗反应较大。
3.4并发症与反应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并发症主要是异位栓塞,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栓塞过程中导管头一定要超过胃十二指肠动脉,尽量行超选择插管,有条件者可使用S P 导管,超选择插管到肿瘤的直接分支,对于巨大血管瘤可行分次栓塞,以便更有效地栓塞肿瘤而保护正常肝组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栓塞过程中,多数患者述右上腹及肝区疼痛、甚至剧痛。
给予杜冷丁50m g 肌注,症状多缓解。
4例患者病灶较小,在栓塞过程中,仅述轻度右上腹不适,未做特殊处理。
全部病例于术后第2天出现低热,t 37.3~38.6℃,3例达39.2℃,均伴右上腹胀痛,持续1~4d ,给予对症抗炎治缓解。
【参考文献】[1]单鸿,罗鹏飞,李彦豪,等.临床介入治疗学[M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1-15.[2]王建华,王小林,颜志平.腹部介入治疗学[M ].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5-10.[3]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等.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1,20(3):222-224.[4]杨敏玲,谢春明,王建波,等.肝血管瘤的栓塞治疗[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3):225-226.收稿日期:2005-07-24;修回日期:2005-08-25责任编辑:魏建持续性干咳诊治58例疗效观察陈根荣,侯宪华,邢春雨作者单位:河南省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内三科454000【主题词】咳嗽/诊断;咳嗽/治疗【中图分类号】R 44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647(2005)14-2679-02我院1995-05~2004-05在内科门诊观察治疗持续性干咳患者58例,现总结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30例,女28例,年龄18~56岁。
既往史;高血压病4例,均无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均经院外用多种抗生素及镇咳药治疗无效。
病因:咳嗽变异性哮喘(C V A )21例,后鼻道分泌物下滴综合征(P N D S )16例,慢性支气管炎(C B )6例,胃食道返流(G O R )4例,特发性咳嗽3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 P F /U I P )2例,肺癌1例,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1例,药物性4例。
1.2方法C V A 者常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或沙丁胺醇气雾剂,持续8周以上,其中1例2周后自行停药后复发。
P ND S 者给予0.05%羟甲唑啉,每侧鼻孔内2滴,并鼻窦炎时给予口服抗生素,酌情给予抑制腺体分泌药物均有效,但并鼻窦炎者易复发;鼻部过敏症明显者,加用抗组胺药物;C B 者给予戒烟及防止受凉,增加抵抗力,并短期口服抗生素,5例均减轻,但仍反复发作,终呈典型慢性支气管炎;G O R 者给予低脂、低热量饮食,限深夜进食,高枕卧位,同时给予胃动力药,并制酸剂治疗效果均好。
2结果特发性咳嗽2例分别于1~2a 后自行缓解。
I P F /U I P 给强的松40m g /d 治疗,1例仍间断干咳,且并发肺结核和糖尿病;另1例1.5a 后呈蜂窝肺,终死亡。
肺癌1例,为肺泡细胞癌,1.5a 后呼吸衰竭死亡。
1例嗜细胞性支气管炎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200µg /d ,分2次喷吸,2周后症状缓解。
3讨论慢性持续性干咳是指无痰咳嗽,持续3周以上[1],本症病因较多,但大多由以下原因引起:(1)咳嗽为主要症状的哮喘,即C V A :本组21例(36.2%)。
该病一般以夜间干咳为主,呈发作性.闻刺激性气味、天气变化加重,常因缺乏喘息而被误珍。
一般止咳药效差,抗生素无效,而支气管扩张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效。
组胺试验阳性或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2)P N D S :这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是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
本组16例(27.6%)。
多有咽部不适、有分泌物流入咽喉之感,常需清咽伴咳嗽。
主要诊断依据:上述症状,咽部黏脓性分泌物或呈鹅卵石样改变;鼻窦片可见鼻窦炎,排除其他所致的咳嗽;(3)G O R:主要表现为咳嗽,伴胸骨后烧灼感和返酸,钡餐发现钡剂返流或食道镜检发现炎症或食道p H 值监测发现酸性物返流。
本组4例(6.9%);(4)C B :主要诊断依据为咳嗽,咯痰持续3个月,持续2a ,但初始咳嗽时不易确诊,且多有痰液,多以晨起咳重,本组6例(10.3%);(5)药物性咳嗽:本组4例(6.9%)。
全部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诱发,一般停药后症状消失,无需用药。
如仍咳嗽,可给环氧化酶抑制剂类药如消炎痛有效。
(6)特发性咳嗽:有人认为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有关,多在2~3周后缓解,本组3例(5.2%)。
但一部分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体征、胸C T 肺功能均正常。
止咳药及支扩药,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
止咳药最好选用一个足量的作用于咳嗽反射,某一特定环节的单一药物。
有研究证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 物质对特发性咳嗽有镇咳作用[2];(7)肺癌:早期表现为持续性干咳者不多,本组1例(1.7%);(8)I P F /U I P 主要表现为持续咳嗽,进行性气急,肺功能示限制性通气障碍。
需放射、临床、病理方能确诊[3]。
本组2例(3.4%),该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均差;(9)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一个主要原因[4]。
本组1例(1.7%),其诊断标准:有2~3个月反复咳嗽病史,以及反复使用抗生素史;特应性干咳,偶有刺激性小量黏性痰,或每天仅有晨痰1~2口;诱导痰,嗜酸细胞计数>3%,一般在12%~18%;组织胺或乙酰-9762-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年10月第5卷第14期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Mi s d i a g n o s t i c s ,O c t o b e r 2005,V o l 5N o .14甲基胆碱激发试验阴性,无支气管高气道反应;皮质类固醇疗效良好;支扩剂和抗生素治疗无效。
【参考文献】[1]许文兵.慢性咳嗽诊断的进展.见:蔡柏蔷,主编.呼吸内科学[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2.[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持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7):387-389.[3]C o n n e l lO F ,S p r i n g a l lD R ,Mo r u d o g h l i -H a f t r v a n iA ,e t a l.A b n o m a l i n t r a e p i t h e l i a l a i r w a yn e r v e s i np e r s i s t e n t u n e x p l a i n e d c o u g h [J ].A m J R e s p i r C r i t C a r eMe d ,1995,152(6P t1):2068-2075.[4]马维永,张玉珍,熊延青,等.嗜酸细胞性支气管炎是慢性咳嗽的一个主要原因[J ].临床肺科杂志,2004,9(7):361-364.收稿日期:2005-07-22;修回日期:2005-08-27责任编辑:魏建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李敏丽作者单位:辽宁省本溪市本钢总医院神经内科117000【主题词】脑梗塞/药物疗法;G (M 1)神经节苷脂/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 743.330.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647(2005)14-2680-02本文收集了2004-05~2005-05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3例,分为两组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23例随机分为脑苷肌肽注射液治疗组63例,应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60例。
治疗组男33例,女30例,年龄40~80岁,平均67岁。
轻度病情24例,肌力3~4级;中度28例,肌力1~2级,神志清晰;重度11例,肌力0级,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甚至昏迷。
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42~79岁,平均65岁。
轻度病情23例,肌力3~4级;中度27例,肌力1~2级,神志清晰;重度10例,肌力0级,合并不同程度的意识水平下降,甚至昏迷。
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 T 确诊,两组性别、年龄、病史、梗死灶及病情轻重程度基本相同。
1.2方法治疗组用脑苷肌肽注射液10m l 加入0.9%生理盐水250m l 中静滴,1次/d ,2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5加入0.9%生理盐水250m l 中静滴,1次/d ,2周为1个疗程。
治疗期间禁用脑神经生长素、脑活素及其他类脑细胞活化剂。
1.3疗效评价对2组用药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
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工作、生活能自理。
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肢体功能明显改善,能独立行走或扶拐行走,工作生活基本自理。
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肢体功能部分恢复,肌力恢复1级。
无效: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2结果两组疗效对比见表1。
表1两组疗效对比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6341135490.47对照组602214131160.00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加显效率分别为90.47%和60%,具有显著差异(P <0.05)。
说明脑苷肌肽治疗急性脑梗死明显优于胞二磷胆碱。
3讨论脑苷肌肽注射液为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纯化制备的含有复合神经节苷脂和天然活性多肽的药品。
神经节苷脂是类糖鞘酯的总称,是正常神经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位于双脂层的外表面,是含亲水和蔬水性两种不同特性阴离子的唾液酸,其亲水基团突出于细胞外液中,维持细胞膜负电性;亲脂基团位于脂质双分子层的外层内面,神经节苷脂的这一特点使其易与细胞外的各种信息发生相互反应,从而在细胞膜上充当重要的调节细胞膜内蛋白质的功能,在神经生长、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外源性神经节苷脂能够透过血脑屏障,嵌入损伤的神经细胞膜,保护神经细胞膜N a +-K +-A T P 酶和C a 2+-A T P 酶活性,纠正离子失衡,保护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促进细胞上各种酶活恢复。
目前已经发现的神经节苷脂有90多种[1],分为乳糖系列,新乳糖系列,红细胞系列及神经节系列等不同的种类,神经节系列的神经节苷脂主要存在于神经细胞,又分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酶(G M 1)、双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 D 1a ,G D 1b ,G D2,G D 3)、三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 T 1a ,G T 1b)和四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 Q 1a ,G Q 1b )、G M 1、G M 2、G M 3等不同的种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