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学原理第五章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5
水文学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第一章测试1.学习水文学原理课程,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水文现象的一般性了解,而应在水文气象学、自然地理学、水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水文现象的(),并能用水文专业术语加以阐述和分析。
A:成因B:机理C:成因和机理D:过程答案:成因;机理2.地球上的海洋、湖泊、沼泽、河流,以及地球上空的大气水、地表以下的地下水等等,都称之为()。
A:水体B:水文现象C:陆地水和大气水D: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答案:水体3.存在于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湿地、海洋、冰川等水体中的水称为()。
A:水体B:地表水C:地下水D:大气水答案:地表水4.降水与蒸发是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只是在水文领域里,将其统一归类为()。
A:自然现象B:水文现象C:水文要素D:水文循环答案:水文现象5.我国钱塘江大潮被誉为天下第一潮,从水文现象特点角度分析诗句“八月十八钱塘时,潮头搅海雷怒飞”反映了潮汐现象具有()。
A:确定性B:随机性C:周期性D:地区性答案:周期性6.大江大河的洪水主要是由暴雨形成,暴雨越大,洪水越大。
这种现象反映的是水文现象的()规律。
A:周期性B:随机性C:地区性D:确定性答案:确定性7.我国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的规律,可以用水文现象的()规律解释。
A:确定性B:随机性C:地区性D:周期性答案:地区性8.对于水文循环认识,有据可考的最早的出处是()。
A:希腊哲学家,公元前450年前B:《吕氏春秋》,公元前239年C:安阳甲骨文,公元前1200年前D:意大利科学家,1452~1519年答案:安阳甲骨文,公元前1200年前9.地球上的水体,根据存在的空间位置不同,可以分为()。
A:地表水B:地下水C:大气水D:海洋水答案: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10.水文学不仅要研究地球上水体的存在、运动、循环和分布,还要研究水体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也要研究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水文学习题集与答案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教材建设项目《水文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环能学院市政工程系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0.12目录第一章绪论 ...................................................... 第二章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试 ............................... 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 .................................... 第四章年径流及洪、枯径流 ........................................ 第五章降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第六章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水文现象是指(地球上的水受外部作用而产生的永无休止的运动形式)。
2.水文学是研究自然界各种水体的(存在)(分布)(循环)(物理化学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预测、预报各水文现象变化情势的一门水利学科。
3.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降水)、(蒸发)、(渗流)和(径流)。
4.按水文循环的规模和过程不同,水文循环可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5.自然界中,海陆之间的水文循环称(大循环),海洋或陆面局部的水循环称(小循环)。
6.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文预报)。
7.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描述。
工程水文学题库及题解宋星原雒文生赵英林魏文秋张利平编著内容提要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按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分为概念题和计算题两大题型,概念题又划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四类题型,题目中有易、中、难三个难度档次,分别考核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层次。
题库中有的题目在于了解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有的则是了解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学科前沿知识的理解程度,所有的题目都给出了解题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学习和理解。
为了便于学生报考研究生的参考,本书还选编了武汉大学以及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近年来的考研试题及题解。
本书涵盖了工程水文学基本内容,可作为高等院校水利水电类、土木工程类和环境工程类各专业本科生的辅助教材,尤其适用于立志报考研究生的同学使用,也可供上述专业的成人教育、函授教育、网络学院的学生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和参考。
前言为使考试规范化,保证教师按教学大纲教学、学生按教学大纲学习,全面、系统和有重点地掌握工程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年11月,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水文试题库编写组编印了《工程水文学试题库》,并在我校工程水文学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前期题库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又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本书的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作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及实践,对原有的资料进行了编辑与加工,重新修改并补充了大量题目,对所有题目给出了解题过程,以便于读者学习。
本书题量大、内容新颖,并配有全部题解及近年考研试题。
书中难、中、易题型有机结合,有益于学生深刻理解工程水文学的基本理论、提高分析与解决有关工程水文学问题的能力。
同时,本书的出版对高校教师出题组卷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本书分为题库、题解和考研试题三大部分,题库中的题目覆盖了水文循环与径流形成、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文统计、年径流及年输沙量分析与计算、由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流域产汇流计算、水文预报等工程水文学的基本内容。
一、名词解释题1.土壤质地2.土壤结构3.土水势4.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5.土壤水分剖面 6.下渗7. 下渗率 8.下渗强度(容量)下渗曲线9.累积下渗曲线二、填空题1. 组成土壤的固体颗粒的主要粒径或粒径范围称为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
2.图5-1 土壤质地三角形目前使用的土壤名称基本上都是根据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比重来命名的。
3. 某种土壤中砂粒占10%、粉粒占70%、粘粒占20%,根据图5-1的土壤质地三角形,则该土壤为_________________。
4. 土壤中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和团聚状态,或者土壤孔隙的几何形状与大小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5. 土壤的固体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土壤的干容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土壤的孔隙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土壤的容积含水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土壤中的水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力的作用。
10. 毛管上升高度与毛管的内径有关,其近似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土壤水存在的液态水分,根据作用力的情况,可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类。
束缚水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自由水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水文学原理》复习思考题D《水文学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水文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水文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运动变化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人类社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研究地球上的各种水体的形成、循环和分布,探讨水体的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它们队环境的反应,包括它们与生物的关系。
)2. 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水资源缺水问题: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3. 什么是水文现象?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性?水文现象;降水,蒸发径流以及河流的结冰封冻等基本规律;1确定性规律;2随机性规律特性;1时程变化的周期性与随机性对立统一;2地区分布的相似性与特殊性对立统一4. 水文学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1、按应用范畴分:工程水文学、农业水文学、城市水文学、森林水文学2、按研究方法分:水文统计法、随机水文法、地理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同位素水文学,实验水文学,动力水文学,数值水文学,水文测验学;3、按研究对象分:河流水文学、河口水文学、海洋水文学、河口水文学、地下水文学冰川水文学、湿地水文学,环境水文学,生态水文学5. 水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2奠基时期;3时间时期;4现代化时期6. 简述水文学研究的特点水文现象的基本特点1、成因上的自然性和认为性2、时程上的周期性和偶然性3、地域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4、运动的同在性和独立性第二章水文循环1. 水有哪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 水循环有哪些环节?降水,蒸散发,下渗,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
2. 研究水文循环有哪几种尺度?1全球水文循环,2流域或区域水文循环,3水—土壤—植物系统水文循环3. 水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水文现象)有哪些?降水,蒸发,径流和下渗4. 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如研究区域为地球上的全部海洋,所取计算时段为年,则某一年的(1)水量平衡方程为:P 洋+R=E 洋+△Ws 式中P 洋——海洋上某—年的降水量;R——大陆流入海洋的某年径流量;E 洋——海洋上某一年的蒸发量;△W ——海洋某一年的储水增量。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2011年水文学原理题】第一章绪论1.水文学主要研究水的循环、分布、变化和利用等内容。
2.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水灾害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和水灾害防治等措施。
3.水文现象是指与水相关的各种现象,包括降水、径流、蒸发、地下水等。
水文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性,如降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径流量与降水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等。
4.水文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包括水文气象学、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理学、水文工程学等。
5.水文学经历了观测、实验、定量分析和综合研究等发展阶段。
6.水文学研究的特点包括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需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等。
第二章水文循环1.水的自然属性包括流动性、挥发性、溶解性等,社会属性包括供水、排水、灌溉等。
2.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地下水等环节。
3.研究水文循环需要考虑不同尺度,如大气尺度、流域尺度、点尺度等。
水文现象包括降水、径流、蒸发、地下水等。
4.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是衡量水循环的重要指标。
6.大气中的水分更新期为/=0.022年,即8.03天。
7.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需要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采取科学管理、节约用水、水环境保护等措施。
第三章河流与流域1.流域是指一定范围内的地面和地下水流入同一水系的区域。
流域可以按照分水岭、水系、流域面积等来分类,其主要特征包括水文、地形、地质等。
2.河流的主要特征包括流量、径流、水位、横截面等。
3.水系形状可以分为树状、网状、平行河道等,不同水系对汇流的影响也不同。
4.建库以后多年平均流量q0=20m3/s*(1000+100)/1000=22m3/s。
5.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为476.1mm-66.1mm=410mm,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为66.1/476.1=0.139,蒸发系数为410/476.1=0.861.第四章降水1.降水基本要素包括降水量、降水强度、降水时长等。
水文学原理试题及答案【篇一:2011年水文学原理习题】t>第一章绪论1. 水文学主要研究那些内容?2. 人类面临的主要水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3. 什么是水文现象?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特性?4. 水文学有哪些主要分支学科?5. 水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6. 简述水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二章水文循环1. 水有哪些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 水循环有哪些环节2. 研究水文循环有哪几种尺度?3. 水循环的主要表现形式(水文现象)有哪些?4. 全球和流域(区域)水量平衡及方程式。
6. 大气中的水分以13000km3 计,多年平均全球年降水量577000 km3 ,试计算大气水的更新期。
7. 根据对水循环及水量平衡规律的了解,谈一谈对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水资源的认识。
第三章河流与流域1. 何谓流域?流域有几种类型,以什么来区分?流域有哪些主要特征?2. 河流有哪些主要特征?3. 水系形状大致可归纳为几种?不同水系对汇流有什么影响?4. 某闭合流域面积a=1000km2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x0=1400mm,多年平均流量q0=20m3/s。
现拟在此流域修建水库,由此增加的水面面积⊿a=100km2,当地实际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z0器=2000mm,蒸发器折算系数k=0.8。
试问建库以后多年平均流量q0是多少?5. 某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76.1mm,多年平均年径流深为66.1mm。
试求多年平均年蒸发总量,并计算其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及蒸发系数。
第四章降水1. 降水基本要素有哪些?2. 如何表示降水随时间、空间的变化?3. 降雨量过程线与降雨强度过程线有何联系?4. 降雨大致可分几种类型?5. 影响降雨量的因素是有哪些?6. 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有什么特点?7. 计算区域(流域)平均降雨量的方法有哪些?每一种计算方法有哪些适用条件?第五章土壤水与下渗1. 土壤水有哪些存在形式?各受哪些力的作用?2. 土壤水分如何测定?用什么表示?3. 土壤水分常数有哪些?各表征什么物理量?4. 土壤水的能量状态用什么表征?土水势有哪些分势?5. 土壤水分特性曲线反映什么关系?如何获得土壤水分特性曲线?6. 非饱和土壤水运动的基本方程是什么?7. 供水强度、下渗率、下渗能力是如何定义的?什么是下渗曲线?8. 下渗的物理过程(三个阶段)有哪些?什么力起主要作用?含水率如何变化?9. 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何为下渗容量?10. 忽略重力作用且扩散率为常数时下渗的定解问题的数学模型如何表达?11. 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经验下渗曲线公式。
水文学复习题绪论复习题:1、水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萌芽阶段——水文现象定性描述阶段②奠基阶段——水文科学体系形成阶段③应用水文学兴起时期④现代水文学阶段作业题:1、水文现象有哪些特点?①水循环永无止尽(境)②水文现象在时间变化上,既具有周期性,又具有随机性③水文现象在地区分布上,既存在相似性,又存在特殊性总之,任何水文现象无论在时间或空间上均同时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这两方面的性质。
第一章地球上水的性质与分布第一节地球上水的物理性质复习题:2、淡水的最大密度温度是多少度?3.98 ℃(约4 ℃)时,最大密度为13、我国湖泊冰情如何?我国的湖泊,大约以28°N为界,①此界以南的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湖泊不结冰;②我国结冰的湖泊,又可分为常结冰湖和不常结冰湖:a.常结冰湖,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黄河以北广大地区。
这类湖泊每年都要结冰。
b.不常结冰湖,分布在我国黄河以南、28°N以北地区。
这些地区的湖泊不是每年冬季都结冰,而是遇到强寒潮南下才结冰。
4、测量水色和透明度的常用仪器是什么?(1)测量水色常用水色计(2)测量透明度常用透明度盘2、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总趋势如何?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有何特点?(1)海水表面温度的水平分布有何特点:①北半球高于南半球②在南北纬0°- 30°之间以印度洋水温最高③在南北纬50°- 60°之间大西洋水温相差悬殊(2)总趋势:①水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在南半球高纬区,等温线几乎与纬线平行。
②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海区,水温最高,水温水平梯度较小,等温线较疏。
而在南北回归线以外的海区等温线变密,水平梯度增大,到南北纬40°- 50°水温水平梯度达最大值;南北纬40°- 50°以外地区,等温线又变疏,水温水平梯度又减小。
③大洋东西两侧,水温分布有明显差异。
第五章习题1-1、我国年径流深分布的总趋势基本上是[A]。
a、自东南向西北递减;b、自东南向西北递增;c、分布基本均匀;d、自西向东递增。
1-2、径流是由降水形成的,故年径流与年降水量的关系[C]。
a、一定密切;b、一定不密切;c、在湿润地区密切;d、在干旱地区密切。
1-3、人类活动对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影响一般[____]。
a、很显著;b、显著;c、不显著;d、根本没影响.1—4、流域中的湖泊围垦以后,流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一般比围垦前[A]。
a、增大;b、减少;c、不变;d、不肯定。
1—5、人类活动(例如修建水库、灌溉、水土保持等)通过改变下墊面的性质间接影响年径流量,一般说来,这种影响使得[B]。
a、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减少;c、蒸发量基本不变,从而年径流量减少;d、蒸发量增加,从而年径流量增加。
1—6、一般情况下,对于大流域由于下述原因,从而使径流的年际、年内变化减小[D]。
a、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b、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c、调蓄能力弱,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小d、调蓄能力强,各区降水相互补偿作用大二、填空题2-1、某一年的年径流量与多年平均的年径流量之比称为______。
年径流量的模比系数2—2、描述河川径流变化特性时可用____变化和___变化来描述。
径流年际变化和径流年内变化2-3、下墊面对年径流的影响,一方面______,另一方面______.表现在流域蓄水能力上,通过对气候条件的改变间接影响年径流量2—4、流域的大小对年径流的影响主要通过流域的_______而影响年径流的变化.调蓄作用三、是非题3—1、湿润地区,降水量多,年径流系数小,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3—2、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年径流系数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
(√)3-3、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密切.(×)3-4、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年蒸发系数较大,从而使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关系不密切。
水文学原理第五章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土壤质地2.土壤结构3.土水势4.土壤水分特性曲线 5.土壤水分剖面 6.下渗7. 下渗率 8.下渗强度(容量)下渗曲线9.累积下渗曲线二、填空题1. 组成土壤的固体颗粒的主要粒径或粒径范围称为土壤的_________________。
2.图5-1 土壤质地三角形目前使用的土壤名称基本上都是根据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比重来命名的。
3. 某种土壤中砂粒占10%、粉粒占70%、粘粒占20%,根据图5-1的土壤质地三角形,则该土壤为_________________。
4. 土壤中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和团聚状态,或者土壤孔隙的几何形状与大小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5. 土壤的固体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土壤的干容重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土壤的孔隙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土壤的容积含水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土壤中的水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力的作用。
10. 毛管上升高度与毛管的内径有关,其近似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土壤水存在的液态水分,根据作用力的情况,可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两类。
束缚水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自由水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章设计年径流及年内分配的计算第一节概述 (1)第二节影响年径流的因素 (4)第三节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 (6)第四节具有短期实测径流资料时 (10)第五节缺乏实测径流资料时设计年径流量 (14)第六节流量历时曲线 (18)第七节设计枯水流量分析计算 (19)课前学习指导课程要求( 1 )熟悉年径流的定义和我国年月径流时空变化特性;( 2 )了解工程规模与来、用水、保证率的关系;( 3 )熟悉影响年径流年内分配的因素;( 4 )掌握不同资料情况下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的分析与计算方法;( 5 )了解流量历时曲线与设计枯水流量计算方法;( 6 )了解年径流随机模拟的一般原理与方法课时安排共需6个课内学时,8个课外学时课前思考年径流是依据什么年度进行统计 ?水文资料审查应包括哪几个方面,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利用同频率与同倍比方法缩放年月径流过程?各自的优缺点?插补延长年月径流系列时应注意什么?应用水文比拟法的关键?年月径流资料短缺的含义是什么?学习重点掌握不同年月径流资料条件下,如何推求设计年径流及其年内分配;难点如何对年月径流建立水文随机模型并进行随机生成?第一节概述一、年径流的变化特性在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出口断面的水量,叫做该断面上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它常用年平均流量、年径流深、年径流总量或年径流模数表示。
一般不用日历年,而是用水利年作为一个年度。
图 5-1 (a)黄河陕县站(b)松花江哈尔滨站年径流过程线年径流变化的一些特性:1)年径流具有大致以年为周期的汛期与枯水期交替变化的规律,但各年汛、枯水期的历时有长有短,发生时间有早有迟,水量也有大有小,基本上年年不同,从不重复,具有偶然性质。
2)年径流在年际间变化很大,有些河流丰水年径流量可达平水年的2-3倍,枯水年径流量只有平水年的0.1-0.2倍。
为了便于相互比较,可采用丰水年模比系数K丰和枯水年模比系数 K 枯表示。
式中:为多年平均流量。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库[第1章](1)一个地区的年降水量,是用什么表示的,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以 雨量计降雨量,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的降水总量平铺于地面得到的水层高度mm 数表示。
(2)某山区的地表水系如下图所示,由分水岭圈闭的流域面积为24 km 2, 在8月份观测到出山口A 点的平均流量为8.0⨯104 m 3/d ,而8月份这个地区的总降水量是700 mm 。
试求出该流域8月份的径流深度和径流系数,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径流系数小于1.0;A 点的平均流量中是否包括地下径流。
解:Q= 8.0⨯104m3/d , F=24km2, X=700mm(3)空气湿度和风速如何影响蒸发量?答:水面蒸发的速度和量取决于气温、气压、湿度、风速等因素。
主要决定于气温和饱和差(饱和差=饱和水汽的含量-绝对湿度)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大。
风速是影响水面蒸发的另一重要因素。
(4)地球上水的循环包括水文循环和地质循环,它们有哪些区别?水循环的大气过程属于A 分水岭mm 103.3102431108.010F QT Y 3-43-=⋅⨯⨯=⋅=15.07003.103≈==X Y a其中哪一种?答:水文循环与地质循环是很不相同的自然界水循环。
水文循环通常发生于地球浅层圈中,是H2O分子态水的转换,通常更替较快。
水文循环对地球的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等影响显著,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直接的密切联系。
水的地质循环常发生于地球深部层圈水与表层圈水之间,常伴有水分子的分解和合成,转换速度缓慢。
(4)地下径流与地表径流的特征有哪些不同点?答:径流可分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者具有密切联系,并经常相互转化。
降落到地表的水通过下渗环节,对降水进行地表与地下径流的分配。
(5)沙漠地区降雨量很少,但是也能发现大量的地下水或者泉水,为什么?(P14)答:它们或者是从周围高山冰雪融水获得补充,实际仍是固他体降水的转化补给;或者是在长期地质历史时期积聚起来的,是多年水文循环的积累。
一、名词解释题
1.土壤质地
2.土壤结构
3.土水势
4.土壤
水分特性曲线 5.土壤水分剖面 6.下渗 7.
下渗率8.下渗强度(容量)下渗曲线 9.累积下渗曲线
二、填空题
1. 组成土壤的固体颗粒的主要粒径或粒径范围称为土壤的
_________________。
2.
图5-1 土壤质地三角形
目前使用的土壤名称基本上都是根据土壤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的比重来命名的。
3. 某种土壤中砂粒占10%、粉粒占70%、粘粒占20%,根据图5-1的土壤
质地三角形,则该土壤为_________________。
4. 土壤中固体颗粒的排列方式、排列方向和团聚状态,或者土壤孔隙的几
何形状与大小称之为__________________。
5. 土壤的固体密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土壤的干容重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土壤的孔隙度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土壤的容积含水率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土壤中的水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力的
作用。
10. 毛管上升高度与毛管的内径有关,其近似计算公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土壤水存在的液态水分,根据作用力的情况,可分为束缚水和自由水两
类。
束缚水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自由水又可分为
__________和________。
12. 土壤水分常数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13. 土壤中毛管悬着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为_____________,它是不
受地下水影响条件下土壤在田间或自然状况对所能保持水分的最高数量,也就是说,降雨或灌溉水进入土壤后,若超过它,则超过部分将不能为土壤保持而以自由重力水形式向下渗透。
因此,它是将土壤水划分为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门槛”。
14. 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指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吸力为15个大气
压时的土壤含水量。
15. 根据土壤水分作用的分类,土水势可分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基模势是指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土水势的总称。
在非饱
和土壤中,基模势总是____________大气压下纯自由水面的势能的,大气压下纯自由水面的势能一般赋予0值,故基模势总是一个___________,而在饱和土壤中,静水压力势总是_______大气压力下纯自由水面的势能的,故静水压力势总是一个______________值。
17. 饱和土壤:在饱和土壤中,由于基模势为零,故总势公式为
_____________;非饱和土壤:在非饱和土壤中,由于静水压力势为零,故总势公式为_______________。
18. 若在参照状态以上高度h处有一容积为V的水滴,那么该水滴的重力势
为__________。
19. 土水势的三种表示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0. 根据土壤水分作用的分类,纯水的土水势可化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1. 土壤含水量沿深度方向的变化曲线称为___________,又称
__________________。
22. 水分透过土壤层面(例如地面)沿垂直和水平方向渗入土壤中的现象称
为______。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的水量称为下渗率,
23. 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土壤层面渗入到土壤的水量称为___________。
如果供水强度充分大,则下渗率将达到同初始土壤含水量和同土壤质地、结构条件下的最大值,称此为___________。
24. 下渗容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称为_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为
参变量的一簇曲线。
25. 不同的土壤,尽管它们在下渗过程中,土壤水分剖面的具体变化不完全
相同,但都可以划分为四个有明显区别的水分带: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 土壤是一种由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集合而成的具有空隙或孔隙的散粒体,属多孔介质。
2. 土块中的孔隙容积与土块总容积纸币称为孔隙比。
3. 土壤的质量含水率是指土块中水的质量与土块总质量之比值。
4. 土壤颗粒对水分子的作用不仅与孔隙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土壤颗粒的大小有关。
5. 液体表面压力的存在是产生毛管现象的物理原因。
6. 吸湿水水分子与土粒表面分子之间的距离小于液态水分子之间的距离。
7. 吸湿水会表现固态水的性质,因此没有溶解能力,不能移动。
8. 土壤颗粒越小,所吸附的吸湿水越多。
汗有机质多的土壤比含有机质少的土壤吸湿水大。
9. 吸湿水和膜状水的密度都大于1g/cm3。
10. 膜状水是以湿润的方式从水膜较厚的土壤颗粒向水膜较薄的土壤颗粒移动,速度很慢。
四、证明题
1. 地下水埋深较浅时,在平衡条件下,地下水位以上任意一点的土壤基质势值等于该点到地下水位垂直距离的相反数。
2. 在非饱和土壤的相同高度处,土壤水分总是由土壤含水量高处向土壤含水量低处运动。
3. 试推导供水强度充分大条件下的下渗容量计算式。
五、简答题
1. 什么是土壤含水量它有那几种表示方法
2. 在干燥土壤吸收水分的过程中测定与在饱和土壤脱水过程中测定的土壤水分特性曲线会重合吗为什么
3. 下渗的物理机制怎样
4. 什么叫累积下渗曲线若某一供水充分的下渗试验得到如下结论:t时刻的累积下渗量F p(t)与该时刻的下渗能力f p(t)的关系为,其中a为常数,试导出该累积下渗曲线的表达式。
(若累积下渗量与下渗历时的平方根成正比)
5. 饱和下渗理论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6. 在降雨下渗条件下,降雨强度、下渗率和下渗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7. 考虑重力作用下渗和不考虑重力作用下渗的区别是什么
六、计算题
1.一湿土块重140g,烘干后重100g,该土壤的质量含水率是多少
2. 已知一土块的质量含水率为20%,容重为cm3,则该土块的容积含水率为多少
3. 野外利用体积为100cm3的环刀采回一土壤样品,称其湿重为255g,让其浸入水中充分吸水后,称重为280g,让其排出重力水后称重为265g,在1500kPa 时中为250g,烘干后中230g,环刀重100g。
试问根据以上数据能分析出哪些土壤水指标和孔隙指标,并进行计算。
4. 有一“U”形土柱,一端浸泡在水槽中(见图4-2)。
水槽的水面保持不变,且假定土柱处于平衡条件下。
试确定该土柱中A,B,C,D,E,F各点的基模势、重力势、静水压力势和总势。
(取水面为标准参照状态)
5. 根据非饱和下渗理论可导得下列形式的下渗曲线公式
f P=2
式中:f p为下渗能力(mm/min);t为时间,S为土壤吸收度。
(1)在导出该式时考虑了哪些驱动下渗的作用力S的因次是什么
(2)某小流域适用该形式下渗曲线,一场空间分布均匀、强度始终大于下渗能力的降雨经历15min后,测得流域土壤含水量为30mm(假设这场降雨开始时的流域土壤含水量为0),试求该小流域的S值。
6. 已知某地面的下渗能力曲线为f(t)=+(mm/min)
(1)导出累积下渗量曲线F(t)的表达式;
(2)假设初始土壤含水量为零,求均匀雨强i=min时的产流开始时间。
7. .
P(mm) F(mm)
P(t)
F(t)
t(min)
某地面测得其累积下渗能力曲线F(t)=+,当F(0)=0时,均匀强度供水,供水累积过程方程为P(t)=。
(1)求下渗能力曲线fp(t)和供水强度过程线i(t);
(2)示意给出下渗能力曲线fp(t),降水强度过程i(t)和实际下渗过程f(t);(3)计算开始产流时的累积下渗量F和产流开始时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