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 格式:pptx
- 大小:113.68 KB
- 文档页数:25
2008年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 假如C表示消费, I表示投资, G表示政府购买, X表示出口, M表示进口,则依据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 GDP=C十I十G十XB. GDP=C十I十G—MC. GDP=C十I十G十(X十M)D. GDP=C十I十G十(X—M)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 GDP=C+I+G+(X-M)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
A. 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B. 引入企业家的竞争机制C. 进行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D. 建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参考答案:A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1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而要达到改革目标,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3. 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
A. 以企业法人作为企业资产限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B. 企业的出资者托付经营者从事经济活动的契约关系C. 明确企业出资者应对企业的经济活动担当有限财产责任的一项法律制度D. 企业内部权利机构的设置, 运行以及权利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考核第1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 运行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4. 我国目前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
A. 劳动者个体全部制B. 集体全部制C. 混合全部制D. 股份合作制参考答案:B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07年单选第2题,04年单选。
公有制包括全民全部制和集体全部制,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典型的集体全部制形式。
5. 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 平衡措施B. 引导措施C. 紧急措施D. 干预措施参考答案:D考题解析:本题考核第二章第三节均衡价格。
政府预算与预算管理体制
知识巩固
1. 复式预算与单式预算各有何特点?
答:单一预算,也称单式预算,是传统的预算编制形式。
它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一个统一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将政府全部预算收支汇集编入一个统一的预算表之中,而不区分各项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的预算形式。
单一预算的优点是符合预算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强,便于立法机关审批和公民了解;缺点是没有把全部的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列和分别汇集平衡,看不出各项收支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不利于进行宏观调节和控制。
复式预算,是将同一预算年度内的全部预算收支按经济性质的对应关系,编织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收支平衡表。
最典型的复式预算通常分为经常性预算和资本性预算。
其中,经常性预算又称经费性预算,主要反映政府进行日常行政事务活动的支出和作为收入主要来源的税收收入等项目;资本性预算主要编制政府的投资支出和债务支出、经常结算盈余等项目。
我国于1992年开始实行复式预算。
复式预算的优点是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缺点是复式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比较复杂,资本性预算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举债,若举债规模控制不当,易导致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影响经济稳定。
一、分析我国四个预算的总体比较,一般公共预算是支柱,税收税收其主要的收入来源。
二、我国政府预算的组成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1)一般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是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根据《2018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确定的收支范围,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基金共43项。
按收入来源划分,向社会征收的基金31项,包括铁路建设基金、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等。
其他收入来源的基金12项,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彩票公益金、政府住房基金等。
按收入归属划分,属于中央收入的基金9项,属于地方收入的基金20项,属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的基金14项。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我国2008年开始实施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4)社会保险预算,是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201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制度。
2010年,纳入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编报范围的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等五项社会保险基金。
第十三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一节、政府预算概述具体内容:一、政府预算的概念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1、从技术性方面看,政府预算包含两层含义:(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的财政收支计划,以预算平衡表的形式体现,该表反映了政府资金的来源和流向,体现了政府的年度工作重点和方向。
(2)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
政府预算反映了可供政府集中支配的财政资金的数量的多少。
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2、从政治性方面看,政府预算是重大的政治行为。
(1)政府预算指标背后反映的是政府在做什么和不做什么之间做出选择;(2)政府预算反映了支出上的优先权。
(3)政府预算反映了政府准备购买的具体公共物品和服务及其成本。
3、从本质上看,政府预算是国家和政府意志的体现。
政府预算需要经过国家权力机构的审查和批准才能生效,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性文件(属于年度立法)。
政府预算制度最早出现在英国,英国于17世纪编制了第一个国家预算二、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监督和控制1.反映政府部门活动反映和规定了政府在预算年度内的工作或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
2.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的功能作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重要文件,政府预算是人大代表和全体人民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
3.控制政府部门支出的功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政府预算,实质是对政府支出规模的一种法定授权。
只有在授权范围内的支出,才是合法和有效的。
三、政府预算原则---是制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政策方针。
1.完整性原则-----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内容,以便全面反映国家的财政活动。
2.统一性原则----各级政府都应编制统一的预算,其中包含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都要按统一科目、统一口径和统一程序计算和全额编列,不允许只列收支相抵后的余额,也不应另立临时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