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号学提喻
- 格式:ppt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21
关键词:符号;符号学原理;平面设计;视觉传达1符号学原理概述1.1符号学的起源与发展符号学理论最开始是19世纪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提出的,比较系统的符号学理论是到了20世纪才开始慢慢出现,由于地域文化和理念思维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不同的研究内容和方向。
到了20世纪60年代,索绪尔的符号学以结构主义闻名,而此时,结构主义与符号学还只是一个事物,没有形成一定的学术框架。
七八十年代,结构主义在符号学的作用下突破自我,出现后结构主义。
[1]此后,皮尔斯理论代替了索绪尔理论,成为符号学的基础,这就是现代符号学诞生的故事。
1.2“特殊的”媒介载体在生活和工作中,面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会有很多繁杂的媒介被间接或是直接的映射到人们的大脑中,人的大脑会自动识别、感受、理解、判断这些未知的媒介,同时会借助并结合思维中的感性或者理性的因素去分析并认识或者说“破解”这些信息元素。
[2]而这些信息元素的承托平台就是符号,符号就像是连接牛郎和织女相会的鹊桥一般连接了人们与世界进行交流的“物质桥梁”与精神媒介。
正是因为符号学在现实世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信息传达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它贯穿人类社会形成的整个历史进程,又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成为了当代多门类学科关注的焦点之一。
1.3符号学的意义与价值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符号学和平面设计的成长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尤其是符号学本身对于平面设计领域的助推力以及所具备的特殊意义,两者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作用是不可被忽视的。
正如李幼蒸在《理论符号学导论》中阐述的那样,“符号学的生命力既不能建立在自身的学术思想史上,也不能建立在某一现成学科的基础上。
维持其多元化方法论的活力,须与对社会人文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总体问题的深入考察联系起来。
”[3]我们在看待一件事物的价值大小和多少,不能单单只看到该物眼前现已有的价值,更应该看到该事物结合其他学科理论在未来或者对今后可能产生的意义及影响。
101设计艺术与理论丨学术平台丨符号与设计1符号是人工信息,不同于自然信息。
自然信息是指自然过程本身所产生的信息变量,它可以是一种生物的、物理的或病理学的现象,它是自然过程的运动而表现出的变化征象。
例如春华秋实,开花结果;岁月会使人出现白发和衰老;乌云和狂风成为下雨的先兆。
这些自然过程所产生的信息只是一种信号。
而符号,是指人类可以用来辨认意义的物体(实物、文字、图像等),它的意义是人们赋予的。
它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从建立到达成一个共同的意义,它需要通过人们的协定,以赋予符号一定的含义。
换言之,人们对符号的理解来源于社会经验。
例如,普通的烟雾只是起火的一个表象,但只要通过协议,烟雾就可以成为警报的象征。
这说明一些经过人们认可的特征现象就可以成为代表这个事物的符号,这些符号来源于生活体会或者生活经验,形成一种共识的寓意。
在现代生活中,设计给我们带来的美感和便利受到大众的喜爱。
设计的目的就是解决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便,用设计解决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需求,并将这种需求赋予在产品之中,让用户通过产品感受到设计的品质、创意和智慧,勾起人们购买的欲望。
设计本质就是要通过适当的外部形状、色彩充分但不夸张地、真实而不虚假地表现出产品的内涵。
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城市里的上班族越来越追求高效率的工作和高品质的生活,这时候就需要设计师设计出更加符合人们需求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设计必须遵从理论的指导。
产品与符号2产品是人类得以发展进步的工具,产品设计是设计师为改善人类的生活而做出的创新过程,即要表达出一种文化的创新现象,而符号现象的基本组成部分都是文化现象,所以产品表达即是一种符号的表达。
产品设计是信息创新的一种过程,通过不同的数字、线条、图像和色彩等方式,从而将产品展示出来。
产品设计通过整合创新,根据一定的理论指导,开发出具有实用且富有创意的产品,其本身就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它结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将其转化为比较具体的工具化的过程,从而来优化人的生存生产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浅析设计中的修辞作者:梁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29期内容摘要: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各种设计不断涌现。
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同时也有粗制滥造的产品。
为了促进产品的流通,各种意义被赋予在了产品之上,浅析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提喻修辞设计提喻(synecdoche)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以整体的某个部分的特点、性质或表象等来指代整体的一种方法。
在语言符号领域,提喻的修辞手法经常出现。
随着符号学的发展,人类文化的诸多领域被用符号的眼观来审视,很多修辞学中的手法就被应用到了语言之外其他的符号领域。
当今设计是符号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设计研究也引入了符号研究的方法,修辞在设计中也被大量使用。
不可否认,修辞对设计的进步发挥着巨大、积极的作用,但是其中也有很多误用之处。
设计作为一种符号,它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很多产品的"赋予意义"已经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
在能指领域,产品的提喻已然出现,例如一个农具暗示了即将进行的某项活动或者是某人农民的身份。
然而在所指领域,修辞的作用效果更加强大:农具可能代表一个无公害的生长环境,或者是一种绿色的生活理念,甚至也可以代表某个领导的亲民形象等。
而且在所指领域,修辞的作用范围也不断扩大,产品与修辞发生关系的机会也大大增加。
例如一个名牌皮包可以用来代表一位贵妇人,这在能指领域是不存在的。
在设计的符号关系中,以某个部分符号的所指意义来暗示此符号所属的整体意义,便是设计的提喻。
符号总是处在一个关系当中,脱离了关系的符号是没有意义的。
提喻设计同样如此,它在不同的关系当中的意义是不同的。
Louis Vuitton的包可能暗示了一个人的千万财富,可能暗示一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但是也有可能表示了一个人一年最多只能买一个。
不同的寓意取决于提喻符号与整体符号之间的关系及其所处的语境。
提喻是以部分喻整体,而我们更常见到的是比喻的设计手法。
和文学作品相似,比喻包括本体、喻体以及比喻关系三个部分,其在设计中的使用也非常广泛,是设计师喜欢使用的比较简单的创意设计手法。
浅析论提喻在设计中被误用的本质摘要:分析消费时代提喻在产品设计中被误用的情况及其本质原因。
关键词:符号化;设计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各种设计不断涌现。
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同时也有粗制滥造的产品。
为了促进产品的流通,各种意义被赋予在了产品之上,提喻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修辞用在设计中使得设计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所以经常被商家用来蒙蔽消费者。
它的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虽然就目前来看它促进了商品和资金的流通,但是提喻的使用陷入了一个误区,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的设计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提喻的使用本不应质疑,但是其滥用的情况却如此比比皆是。
主要表现在借用它物的某一局部符号来表示己物具有与它物相应的特点,其标志就在于出现了“符号转移”。
现代的电子产品上绘制中国传统的纹饰,以此表示此产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正好缺乏文化;在产品上附加以植物或者绿色来暗含此产品绿色环保,而背后是高污染与高耗能的产业链。
这种做法是将其他整体的一部分借用到另一个整体中去,并通过这个“移动符号”表示接收符号的整体(移入整体)与移出符号的整体(移出整体)具有相同的品質。
然后通过符号修辞的迷惑性,把“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合理的新的整体,从而赋予了它有名无实的意义。
但这种做法其实发生了修辞方法的转换。
在移出整体中,移动符号与此整体是有机结合的。
因此完全可以用其中的某个部分来对整体进行提喻,例如漆器上的凤鸟纹。
但是在移入整体中的情况却不同。
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签。
它试图通过对移动符号的联想来实现整体形象意义的表达。
这则属于转喻(metonymy)的范畴。
此时,移动符号是游离于移入整体之外的,具有遮蔽与掩盖并引导人们发生联想的作用。
因为一旦移动符号缺失,移入整体便失去了它被赋予的本不应该有的意义。
例如冰箱上印有饕餮纹以此表示冰箱的设计具有古典文化的性质,一旦把饕餮纹去掉,此冰箱很明显地就被看出来是个普通的设计而已。
设计方法学考试重点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设计方法学重点(郑老师上课叫我们画的)有“定义”“(重点)”两个字的可能考名词解释(4题)或者考简述题(2题)其他的就考选择题和填空题苏龙烟(整理)2012年6月15日考试结构一、填空(15题)二、多项选择题(4题)三、名词解释(4题)四、简述题(2题)五、快题设计(1题)第一章科学方法论:(4个层次)(重点)1,各种技术手段,操作规程等构成科学方法论的最低层次——经验层次。
2,反映各门学科中的一些具体方法,它属于个门学科本身的研究对象。
3,科学研究中的一般方法,是从各门学科中总结、概括出来的,它不是某一学科独有的,而是各门学科共同适用的方法。
4,第四个层次是哲学方法,普遍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是一切科学最一般的方法。
设计方法论的分类(11个)1信息论方法2功能论方法3智能论方法4优化论方法5系统论方法6突变论方法7对应论方法8模糊论方法9控制论方法10离散论方法11艺术论方法艺术设计方法的一般原则:1直觉经验与科学分析相结合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3原创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第二章两种趋势:全球化趋同多元化求异观察法:定义: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使用者得行为表现,从而分析其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
包括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观察法基本原则:准确—具体、全面—动态、互动—反思、参与—静观、事实—情感第三章艺术设计中的逻辑思维:思维: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人对事物的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思维主要在于心理范畴,是“感觉、知觉、记忆、思想、情绪、意志这一系列心理过程中的一种心理活动”。
逻辑:是研究人的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方法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研究人们正确思维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以及逻辑的方法,如下定义、证明、反驳等。
常见的推理模式:1演绎法”演绎法是一种从一般到个别的论证方法,也即从一般的原理为前提去论证个别事物,从而推导出一个新的结论。
符号学在建筑中的应用——以安藤忠雄作品头大佛为例发表时间:2020-10-29T16:00:48.963Z 来源:《建筑科技信息》2020年第6期作者:高汝昕[导读] 在语构学层面对其点、线、面、体以及空间组构特点进行总结。
在语义学层面根据符号能指所对其加以探讨,并从色彩、材料、光影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建筑符号意义的表达摘要:本文以安藤忠雄的作品头大佛为例,运用符号学理论体系,对其建筑所表现的符号学特征从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在语构学层面对其点、线、面、体以及空间组构特点进行总结。
在语义学层面根据符号能指所对其加以探讨,并从色彩、材料、光影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建筑符号意义的表达。
在语用学层面探究其建筑符号传达过程以及影响。
最后依据符号学理论对其分析所得,对我国建筑创作提出愿景。
关键词:安藤忠雄;符号学;建筑;头大佛1.从符号学理论到安藤忠雄的设计主张在符号学里最为通行的理论体系有三个流派,分别是瑞士索绪尔理论系统,美国皮尔斯理论系统和莫里斯理论系统。
这三个流派的符号学理论对构建符号学的理论框架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由概念和音响形象构成,概念和音响形象用术语代替便是所指与能指。
能指与所指是索绪尔关于符号学重要的二元关系理论。
皮尔斯将符号学进行延展,创立了普通符号学理论,适用于更为广泛的符号学现象。
他提出符号在本质上是一种由符号自身、符号对象和符号解释项构成的三元关系。
莫里斯将符号学分为语构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部分。
语构学研究符号在整个符号系统中的关系;语义学研究符号在表达方式中的意义;语用学则研究符号的使用者对符号的理解、运用和使用效果。
在这三个部分之中,语用学的范围最广,它包含了语义学和语构学,而语义学又包含了语构学,三者关系环环相扣。
安藤忠雄的建筑借用现代主义形式对其进行批判改造。
在他看来建筑是人与自然的媒介,是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
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应在保留传统形式的同时进行发展创造。
浅析符号学在设计中的运用——有意味的符号作者:肖珺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3期摘 ; 要:符号学是一门研究符号的科学,它强调任何事物都是符号,设计符号反映了精神、社会、文化的理念,符号学包括平面设计符号学和景观设计符号学。
关键词:平面设计符号;景观设计符号中图分类号:J502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075-01符号学是一门在西方发展较快的新型的广告理论研究学科,它对广告的文本、意义分析不仅可以揭示出广告的内涵,还可以应用到广告的实践操作层面上,因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符号学诞生于20世纪初期,由索绪尔和皮尔斯提出,索绪尔认为每个语言符号都具有双重性,即“能指”和“所指”,其中“能指”是指外在的形式,而“所指”是指设计的内在含义。
美国符号学家夏尔认为:“人类的一切思想和经验都是符号活动,人类的所有经验都组织在三个层次上,依次是感觉活动、经验和符号。
”以后符号学结合卡希尔的符号哲学及朗格的符号哲学研究,形成了一股国际性的符号学研究热潮。
平面设计符号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见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景观设计符号是以景观中的各种元素为载体从而表达一定的“意义”。
一、平面设计符号平面设计符号是指人类的视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能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
我们知道设计必须具有功能性,能给人带来便利,体现出理性和务实的精神;但另一方面设计又是心理需要,是图形及其形成的符号在心理上产生共鸣。
平面设计符号可以分为传统吉祥图案、标志型符号及招贴符号等。
早在我国春秋时代,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符号现象。
中国的传统图形承载着华夏民族五千年的智慧和精髓,厚德载物、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文化观念在和谐、节制、朴素的形态中表现为精神符号。
中国传统图形将大自然中的风、火、水、云、雷电等自然现象,经过艺术加工使其图形化。
来源于道教的福寿、祥云、神兽、八仙;来自佛教和喇嘛教的莲花、八宝;以及象征吉祥如意的莲年有鱼、五子登科等都是我国传统吉祥符号。
设计符号学在景观景墙设计中的运用作者:欧阳维嘉胡维平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12期TEXT / 欧阳维嘉胡维平运用符号学原理,探讨符号与景观景墙设计的关系,发掘符号的特性,准确运用符号的语言和形式,梳理符号学与景观景墙中相互影响的关系,探索二者相互影响的关系和内容,以及对二者结合的可能性。
景墙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对符号学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了解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符号学的概述符号是由原符号变化而来,所以原符号与设计符号之间是一种对应的映射关系,原符号与设计符号之间在所提取的元素上是相似的甚至是一致的,在能指和所指上基本与原符号保持一致,所以设计符号属于次生符号。
符号学是研究知识的符号系统,它研究了象征性,符号的发展和在不同情况的象征意义的法律变化以及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的关系。
设计符号是附着在设计作品上的符号系统,其载体是一个具体的设计作品。
1、设计符号学的几种类型(1)征兆符号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符号,或称准符号其媒介与信息之间有着自然的、有机的联系,如林中起烟表示篝火,水面波动表示有鱼。
(2)象征符号以所传达信息自身的特征和性质作为符号。
(3)信号符号这类符号以视觉物或听觉物作为信息的载体,为传递信息的假定的符号,如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击鼓进攻、鸣锣收兵,以及城市街道岔口的红绿灯等。
(4)语言符号因为语言是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所以它构成交际和信息符号的基本形式,被称为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5)替代符号这类符号不是代表事物、现象或概念,而是替代第一性符号,所以也称第二性符号,如数理化中的各种符号、谓词逻辑中的操作关系符号、人造语言等。
2、符号学的基本特征首先,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被人所感知,为人的感官所接受;其次,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否则就没有意义,不成其为符号;最后,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只有具有规约性质的信息才能是符号的所载之“物”。
浅析提喻在设计中被使用的误区摘要:在当今设计环境中,提喻被经常误用,本文从生产消费模式到市场运营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提喻;设计首先,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
随着制造业的大规模兴起,大量产品堆积成丰盛的景象。
国家与地区之间实力的比拼从生产制造的能力转向了内需与市场的潜力。
从工厂主导转为市场主导,意味着满足性消费已经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问题,如何促进消费才是人们的困境。
在局部地区使用功能已经能够彻底满足消费者的前提下,生产者和销售者必须从使用功能以外来寻找拉动消费的关键点。
这是消费社会的普遍特征,但是不同于西方,在我们没有打好思想基础之前消费社会就开始逐渐形成。
社会化的生产创造出太多人们一时消费不掉的商品。
为了实现资本与商品的不断流通就要加强消费。
让人们以自己有限的购买力去实现浪费、重复与奢侈的消费,就要不断给自己的产品施加魅力,甚至是盲目地赋予其意义。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设计理念,各种符号修辞手法在设计中开始误用。
设计者据此不遗余力地用各种手法进行设计理念的灌注。
一件产品一旦具有了理念和风格,那么它就不可能脱离某种语境。
但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这种语境总是缺失或被宣扬为缺失某种成分,造成了我们每个个体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担忧。
这些产品正好安放在这些残缺之处。
但是它们弥补的不是缺失的语境,而是消费者残缺的内心。
社会某种环节的缺少并不是短时间内造成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恢复的。
部分设计风格和理念的快速变换正好说明缺失的往往不是语境,而是通过宣扬语境的缺失而造成消费个体心理的缺失。
为了弥补这种缺失,他们需要这些产品安放在自己的内心缺口处。
符号生产者制造并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将移动符号从原有语境中剥离出来并在此时推出在场,以此唤醒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
但是虚假提喻的作用仅仅是促进了消费而已,并没有解决人们真正的内心需求和语境的不足,它不过是肯定了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
例如虚假提喻的文脉设计仅仅证明了我们今天与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除了一个图标之外,并没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