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溶出度试验条件的选择对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93
浅析药物溶出度试验在⼈体⽣物利⽤度测定上的作⽤药物如⽚剂、胶囊、或者颗粒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介质中溶出的速率和程度指的是药物的溶出度。
由于药物的溶出会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利⽤,所以药物溶出度试验是评价药物制剂质量以及⽣产⼯艺的重要指标。
⼝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是影响⼈体⽣物利⽤度的⼀个重要因素,对于⼈体的⽣物利⽤度测定,可以⽤溶出度试验来有效评价。
分析和研究影响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各种因素,并制定合理的处⽅和⼯艺设计对于提⾼难溶性药物的⽣物利⽤度,保证药物的⽣物等效性⾄关重要。
难溶于⽔的药物制剂是药典规定的需要进⾏溶出度测定的药物类型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除了难溶性药物有溶出度问题,易溶性药物也会因为制剂配⽅和⼯艺不同⽽导致药物的溶出度差异,从⽽影响药物的⽣物利⽤度和疗效。
1、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物利⽤度的关联⽣物利⽤度指的是药物进⼊靶器官或者组织的速度和被靶器官所利⽤的程度。
研究发现含量相等的药物制剂,不同剂型⽣物利⽤度测定结果有差异,还有不同⼚家⽣产的同⼀剂型,甚⾄是同⼀⼚家⽣产的不同批号的产品,其⽣物利⽤度也不尽⼀致。
不同⽣物利⽤度的药物或者制剂,其疗效也必然存在差异。
体外相关性指的是将药物剂型在体外的变化情况与其在体内的⽣物药剂学-药动学变化情况关联起来,是体外溶出度和体内⽣物利⽤度参数的函数。
研究某个药物制剂的体内外相关性的⽬的在于建⽴⼀个可以说明⽣物利⽤度的体外质量标准和⽤作制剂批量⽣产时的质控指标。
由于药物的⽣物利⽤度测定试验操作过程较溶出度试验复杂,因此在实际⼯作中,对于具有良好体内外相关性的药物,通过测定体外溶出度来预测难溶性药物的体内⽣物利⽤度,进⽽筛选制剂处⽅和控制其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2、药物溶出度试验研究内容药物溶出度试验⼀般是模拟药物制剂在胃肠道内的状态制定的,通常在温度、转速、介质PH值和酶等⽅⾯加以模拟。
体外溶出度实验的⽬的是为了了解制剂的⽣物药剂学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释放和吸收,使体外释放获得的数据能与体内数据相关性更接近。
影响溶出度测定试验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物性质
药物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对溶出度测试有很大影响。
不稳定的药物可能会在测试过程中分解,导致测得的结果不准确。
二、溶出介质的选择
不同的溶出介质,对药物的溶解度有不同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溶出介质可以更准确地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吸收情况。
三、测试方法的选择
不同的溶出度测试方法,其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桨法和篮法测试结果可能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测试方法时,需要考虑到实验目的和要求。
四、温度的影响
溶出度测试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药物的溶解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五、搅拌速率的影响
搅拌速率的快慢也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度。
较高的搅拌速率可以使药物更快地溶解,但是也可能导致药物的不均匀分布。
六、样品制备的影响
样品制备的过程中,药物的粉碎程度、颗粒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溶出度测试的结果。
因此,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制备。
七、测定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测定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对测试结果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设备存在误差,那么测试结果就会受到影响。
综上所述,影响溶出度测定试验结果的因素较多,需要在试验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得到准确可靠的结果。
浅析溶出度测定在制剂研究上的作用仿制药质量和疗效的一致性评价要求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具有相同的质量属性与临床疗效,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中,采取有效手段对药物的体内外相关性(IVIVC)进行准确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其中体外溶出度测定是评价药物质量及其体内外相关性的一个重要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体外试验对药物在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和评价的有效替代方法。
体内外相关性(IVIVC)是指由制剂产生的生物学性质或由生物学性质衍生的参数(如tmax,Cmax或AUC)与同一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如体外释放行为)之间,建立了合理的定量关系。
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它是一种模拟药物在体内崩解,溶解的体外简易的试验方法,由于其与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有研究者建立了阿魏酸钠片剂溶出度测定方法,为阿魏酸钠片剂体内外溶出度一致性评价奠定基础。
研究者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两个厂家5个批次阿魏酸钠片剂在3种溶出介质中体外溶出进行评价,绘制体外溶出曲线图[1]。
采用f2相似因子法进行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模型依赖法作为补充,评价其体外溶出一致性。
结果阿魏酸钠片剂在水、p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出效果较理想。
研究发现该研究所用方法稳定可靠,可为阿魏酸钠片剂的一致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药物的溶出度能够全面可靠地反映片剂的质量,是保证和衡量固体口服制剂生产工艺就质量是否合理和稳定的一项重要手段。
对于药品质量控制来说,体外溶出度试验不仅可以作为药品质量控制的手段,还有利于制订药品标准。
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在外观、溶解度、熔点、溶出度、生物有效性等方面可能会有显著不同,从而影响了药物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及疗效,该种现象在口服固体制剂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美迪西提供药物制剂研发服务,可以根据剂型的特点,结合药物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等情况,考虑生产条件和设备,进行工艺研究,初步确定实验室样品的制备工艺,并建立相应的过程控制指标。
王泽人谈溶出曲线的设计与体内外相关性原料在制剂开发前,原料药的性质对制剂的影响是首先需要探索的,称为处方前研究。
原料药的性质通常会影响制剂的溶出、稳定性及工艺(制粒终点、粘冲性、压片性、流动性等)。
原料药的性质需关注的指标包括晶型、结晶度、晶形(晶癖)、粒径、表面积、堆密度、流动性、润湿性、吸湿性等。
通常原料药的结晶步骤(包括溶剂的选择、搅拌速度、温度的选择及变化速度、反溶剂的量及递加速度等)的变化,甚至工艺规模的变化都可以影响上述原料药的固态性质。
所以在制剂开发过程中,需要对每一批新制备的原料药进行全面的固态性质的研究(表征)。
虽然不是所有的固态性质都会对制剂产生影响,但是在制剂开发过程中,需要对不同批次的原料药进行足够的固态性质表征,同时观察原料药的哪些结晶工艺条件造成了原料药固态性质的变化,哪些原料药固态性质的变化导致了制剂的变化。
通过这些观察和联系,可以得出原料药结晶工艺的关键工艺参数和原料药的关键物料性质,进而控制制剂的质量。
体内外相关性对于一特定的处方,在一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制剂,其在体外的溶出速率与体内吸收的速率通常有一特定的关系,这里,我们以下式表示:体内吸收速率=f R(体外溶出速率)由于上述的关系,我们通常可以用体外溶出作为制剂的质量指标,来控制制剂在体内的吸收。
但这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制剂的处方工艺是相同的,或符合工艺放大变更(SUPAC)所允许的范围。
对于不同的处方,通常有不同的体内和体外的溶出相关性。
这里,我们用下式来表示:体内吸收速率=f G(体外溶出速率)我们假定参比制剂的体内和体外溶出的关系以f R表示,所开发的仿制药的体内和体外溶出的关系以f G表示。
如果我们希望通过比对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溶出来判断是否生物等效,就需要f R与f G相等。
这就需要仿制药与参比制剂的处方和工艺尽量接近。
所以,在进行仿制药开发时,如可能,尽量开发接近参比制剂的处方和工艺,这时,可以通过比对多个溶出条件下的溶出曲线来判断生物等效的可能性。
格列美脲片溶出度测定及对其体内外相关性考察叶秀金,陈英\广东省药品检验所,广东广州510663)摘要:目的建立格列美脲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及流通池法,进行体外溶出试验,计算平均累 积溶出度,并与体内吸收分数线性拟合;用相似因子(/)评价7个厂家格列美脲片溶出度曲线的相似性结果传统溶出方 法测定格列美脲片在p H6.8条件下区分度较强,但体内外相关性较差;建立的流通池测定体外累积溶出量与体内吸收分数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方程为0.580 8 F b+27.753 5(炉=0.995 0) 7个厂家生产的格列美脲片,除I?、D及本土化制剂外,其余均与原研不相似结论所建立的格列美脲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可以用于控制其质量.关键词:格列美脲片;溶出;流通池法;体内外相关性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l674-229X(2021)01-0035-04Doi :10.12048/j.issn.1674-229X.2021.01.007Dissolution Testing of Glimepiride Tablets and Evaluation of in Vivo-in Vitro CorrelationY L X iu jin,C H E N^illg(Guangdong Institute fo r Drug Control .Giumgzhuu ,Ciumgdong510663,)A B STR A CT : O B JE C T IV E To develop a dissolution method for the glimepiride labletvS of in riio-in vitro correlation. M E T H O D S Hie dissolution tests in vitro were carried out l)y using the slurry method and the (lowing-through re*ll metliod.Hie average cumulative dissolutions were calculated and fitted with thr absorption fraction in/7/Y;,anH tht* dissolution ru n e s for glimepiridt1tablets of seven manu factures were evaluated by f.RESUL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 H6.8,thr traditional dissolution methotl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glime|)iride tablets had a strong discrimination, blit a poor in vivo-in vitro correlation.I hf? cumulative dissolutions in vitro and absoiption frat-tion in vivo had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y the flowing-through cell method with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0.580 8 FU+21J53 5(R2 = 0.995 0).T h e glimepiride tablets produced by seven manu lactures, except for B,I) and the localization, had no correlation with the original developer. CO N C LU SIO N The dissolution determination melhod of glimepiride tablets has a good in vivo-in vitro correlation, and c an be used to control its quality.KEY W O R D S:glimepiride tablets;dissolution;flow-through cell m ethod;in riro-in vitro correlation格列美脲除具有与第二代磺醜脲类药物相似的 促胰岛素分泌作用外,还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具有 疗效好、低血糖发生率低、不良作用少等优点,主要 用于治疗节制饮食和从事运动而未能控制的2型糖 尿病。
溶出度在药品评价中的作用探讨溶出度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溶解于指定溶剂中的程度。
作为药品评价中的重要指标,溶出度对于药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溶出度在药品评价中的作用,以及其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药品研发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表面活性剂、离子强度、温度、时间等。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表面张力,提高药物的溶解速率和溶解度。
离子强度对溶解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盐析作用和离子缔合作用上。
温度升高可以增加分子的运动,从而促进溶解。
时间则是影响溶解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药物的溶解度通常会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溶出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传统法、HPLC法、Dissolution apparatus 法等。
传统法是通过目视或比色法测定药物溶解后的浓度,其优点是操作简单,但精度较低。
HPLC法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准确测定药物浓度,但需要特定的仪器和条件。
Dissolution apparatus法是一种通过旋转溶器,使药物充分溶解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模拟体内环境,更接近真实情况。
溶出度与疗效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溶出度越高,其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也越高,疗效越好。
例如,一些口服固体制剂中,如果药物的溶出度较低,会导致药物在体内吸收不完全,从而影响疗效。
因此,在药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溶出度对疗效的影响,以保证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溶出度标准的制定是基于药品的质量控制和药品评价的需要。
制定溶出度标准需要明确规定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溶出介质、溶出条件等关键因素。
这些标准的制定不仅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和稳定性,还可以指导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药品上市后的疗效评价。
在药品评价中,溶出度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溶出度不仅可以反映药品在体内的吸收和利用情况,还可以预测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药品的研发和生产来说,了解和控制药物的溶出度是非常必要的。
◇小专论◇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金建平(安徽省芜湖市药品检验所,安徽芜湖 241000)摘要:论述溶出度试验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发展概况、试验方法、溶出介质的选择、溶出量的测定及溶出度试验在片剂、胶囊剂、栓剂、微丸等固体制剂中的应用。
溶出度试验是在体外对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与评价的有效替代方法,是衡量制剂工艺是否合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它的研究和应用不断促进了药物研制水平,强化了药品质量控制手段,在药物的研制、生产和指导临床用药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溶出度试验;药品质量;应用The research and appli cati on of dissoluti on test i n drug quality controlJ I N J ian 2p ing(W uhu Institute of D rug Control,W uhu,A nhui 241000)Abstract :This paper reports the devel opment survey in test method and the selectivity of diss oluti on medium as well as the deter m inati on of eluti on a mount during drug quality contr ol by means of diss oluti on test (DT ).It elucidates the research and app licati on of DT in vari 2ous s olid p reparati ons such as tablets,cap sules,supposit ory,m icr o 2p ills indicating the DT is an effective substituti on methods for the re 2search and evaluati on of the bi ol ogy efficacy fr om vitr o t o vivo of body and als o an i m portant method t o evaluate whether medicine p r oces 2si on is reas onable .The research and app licati on of DT will p r omote the level of drug p reparati ons and enf orce the drug quality contr ol p r ocess .It shows it has significance in the research,p r oducti on and utilizati on of clinical drugs .Key words :diss oluti on test;drug quality contr ol;app licati on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剂等固体制剂,在规定溶剂中,在一定条件下的溶出速度和程度。
17 吴小林.临床上利福平与格列齐特的相互作用.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4,25(2):9618 N iem i M,Backman J T,Neuvonen M,et al.Effects of rifa mp in on the phar macokinetics and phar macodyna m ics of glyburide and gli p izide.Clin Phar macol Ther,2001,69(6):40019 N iem iM,Kivist K T,Backman J T,et al.Effect of rifa mp icin on the phar macokinetics and phar macodyna m ics of gli m ep iride.B r J Clin Phar2 macol,2000,50(6):59120 Park J Y,Ki m K A,KangM H,et al.Effect of rifa mp in on the phar ma2 cokinetics of r osiglitaz one in healthy subjects.Clin Phar macol Ther.2004,75(3):15721 Scheen AJ.D rug-drug and f ood-drug phar macokinetic interacti ons with ne w insulinotr op ic agents repaglinide and nateglinide.Clin Phar ma2 cokinet,2007,46(2):9322 Kyrklund C,Backman J T,Kivist¨o K T,et al.R ifa mp in greatly reduces p las ma si m vastatin and si m vastatin acid concentrati ons.Clin Phar macol Ther,2000,68(6):59223 Scri p ture C D,Pieper J A.Clinical phar macokinetics of fluvastatin.Clin Phar macokinet,2001,40(4):26324 Lau Y Y,Okochi H,Huang Y,et al.Phar macokinetics of at orvastatin and its hydr oxy metabolites in rats and the effects of concom itant rifa mp i2 cin single doses:relevance of first-pass effect fr om hepatic up take trans porters,and intestinal and hepatic metabolis m.D rug Metabolis m and D is positi on,2006,34(7):117525 R idtitid W,Wongna wa M,Mahatthanatrakul W.et al.R ifa mp inmarkedly decreases p las ma concentrati ons of p raziquantel in healthy vol2 unteers.Clin Phar macol Ther,2002,72(5):50526 N ijland H M,Ruslam i R,Sur ot o A J.et al.R ifa mp icin reduces p las ma concentrati ons of moxifl oxacin in patients with tubercul osis.Clin I nfectD is,2007,45(8):100127 Gebhart B C,Barker B C,Marke witz B A et al.Decreased serum lin2 ez olid levels in a critically ill patient receiving concom itant linezolid and rifa mp in.Phar macotherapy,2007,27(3):47628 R ibera E,Azuaje C,Lopez R M et al.par macokinetic interacti on be2 t w een rifa mp icin and the once-daily combinati on of saquinavir and l ow -dose rit onavir in H I V-infected patients with tubercul osis.J Anti m i2 cr ob Chemother,2007,59(4):69029 Justesen U S,Andersen A B,Klitgaard N A,et al.Phar macokinetic in2 teracti on bet w een rifa mp in and the combinati on of indinavir and l ow-dose rit onavir in H I V-infected patients.Clin I nfect D is,2004,38(3): 42630 郭婕,罗鹃,朱珠.抗肿瘤新药———舒尼替尼.中国药学杂志,2007, 42(13):103731 D ickins on B D,A lt m an R D,N ielsen N H,et al.D rug interacti ons be2 t w een oral contracep tives and antibi otics.Obstet Gynecol,2001,98(5):85332 Machavara m K K,Gundu J,Ya m saniM R.Effect of ket oconaz ole and rif2a mp icin on the phar macokinetics of ranitidine in healthy human volun2teer:a possible r ole of P-glycop r otein.D rug Metabol D rug I nteract, 2006,22(1):47药品溶出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分析3唐素芳(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 300070)摘 要 为保证溶出度测定数据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分析了溶出度测定中的影响因素,从溶出仪的调试与校正、溶出介质的配制与脱气、取样过程、胶囊壳的干扰和过滤材料的吸附等方面对溶出度测定结果的偏离进行纠正。
参考园子里各位前辈的回复,基本是这样的:溶出度测定原理是模仿体内生理条件的,以保证制剂体内外有很好的相关性。
药物在体内溶解后即被吸收,这可以促进药物特别是难溶性药物向溶解--吸收方向进行,所以如果溶出度实验时溶出介质量太少,就会马上形成饱和溶液而影响药物继续溶出,这与体内情况不符,所以这种溶出度实验的结果不可信,有些药物在这种条件下溶出度可能很差,但在体内吸收很好,因为体内药物一直在被吸收———溶解———吸收———……漏槽条件就是修正这种体外条件的:溶出介质的量要超过药物全部溶解时所需要的介质量,USP规定至少使药物溶解时用量的三倍以上,才能接近溶出的最佳条件,此即漏槽条件,溶出介质的体积需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一般一个剂量单位以溶剂900ml或1000ml为最普遍,规格较小时也可使用常用体积的1/2~3/4。
为了满足某些特殊制剂的要求,小杯法(即溶出度测定法第三法),小杯法常用体积为100~250ml。
溶解度要求:达到饱和所需溶液的体积的三倍以上。
我们是这样做的:取药片三片至十片(一般取三片)投入溶出度测定所规定量的溶出介质中。
超声30分钟,然后按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测定三片的“溶出度”,如果三片药片能够全部溶解,则漏槽条件符合,若三片不能全部溶解,则需要开发新的溶出介质。
这就是三倍量的概念,即所选的溶出介质要能溶解三倍量的药片所含的API,可以保证在实际做溶出度时,API溶解度不会对溶出度产生影响,而依赖于片剂的性质。
至于选几倍量,各国规定也不大相同,上次一个德国溶出专家来我们这里说是五倍。
不过我们现在都按三倍量来做,也没有所注册的国家对此提出疑问。
漏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溶出试验,说明药物的溶出速度主要是由于处方差异特点决定的。
如果把药物溶解分成:1、药物从片子中释放出来,2、释放的药物溶解这两个步骤的话。
如果药物能释放出来,且不同处方对药物释放速度是有差异的,但是由于药物本身溶解度或速度限制,而溶解不了,或者即便溶解但是溶解平衡时间较长。
溶出度对药物制剂性能的影响研究随着药物制剂领域的发展,研究药物溶出度对制剂性能的影响已成为热门话题。
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在给定条件下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速度。
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效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本文将深入研究溶出度对药物制剂性能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药物溶出度的定义与意义药物溶出度是指药物从制剂中释放出来的速度和程度,通常通过测定药物在一定时间内从制剂中溶出的比例或浓度来评估。
溶出度可以直接反映制剂中药物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从而影响制剂的药效和药效持续时间。
药物溶出度对制剂性能有重要影响。
首先,溶出度的高低决定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当溶出度低时,药物释放速度较慢,导致生物利用度低,可能无法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其次,溶出度过高可能导致毒副作用增加,因为药物较快地释放到血液中,可能超出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
因此,研究药物溶出度对制剂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二、研究药物溶出度的方法1. 静态释放法静态释放法是较为常用的研究药物溶出度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将药物制剂放置在溶媒中,通过测定浓度变化或药物释放量来评估药物的溶出速率。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并且可以定量分析溶出度的变化。
2. 动态释放法动态释放法通常用于仿真实际使用中的溶出情况。
该方法通过将药物制剂放置在仿真人体的消化液中,模拟实际体内环境,评估药物在不同pH值、温度等条件下的溶出度。
动态释放法可以更真实地反映制剂在人体中的性能,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较为专业的仪器设备。
三、探究溶出度对制剂性能的影响1. 药效性能药物溶出度对药效具有直接影响。
药物的溶出度越高,其药效越好。
因为高溶出度可以保证药物在体内迅速释放,达到治疗目的。
相反,溶出度低的药物在体内释放缓慢,可能无法及时起效。
2. 药物稳定性溶出度也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药物在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可能导致药物在存储过程中的稳定性下降,影响其有效期。
因此,研究溶出度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制剂的优化设计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