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钢窗平开全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3
塑钢窗计算公式范文塑钢窗计算公式是指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塑钢窗材料的数量和成本,以便在工程施工中能够准确预测所需材料的数量和成本。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塑钢窗计算公式,总结了窗框、玻璃、五金配件以及胶粘剂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方法。
1.窗框计算公式:窗框数量=(窗洞宽度+窗洞高度)x2/(窗框宽度+窗框高度)2.玻璃计算公式:玻璃面积=窗洞宽度x窗洞高度玻璃数量=窗框数量x玻璃面积3.五金配件计算公式:铰链数量=窗框数量x2把手数量=窗框数量锁具数量=窗框数量x24.胶粘剂计算公式:胶粘剂使用量=窗框数量x(窗框周长+窗框面积)以上公式是在计算塑钢窗材料数量时的基本公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以下是一个示例应用,演示如何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塑钢窗的数量和成本。
假设有一个窗洞尺寸为2米宽,1.5米高,窗框尺寸为10厘米宽,15厘米高,需要安装20个塑钢窗。
1.计算窗框数量:窗框数量=(2+1.5)x2/(0.1+0.15)=9.33≈10个2.计算玻璃数量:玻璃面积=2x1.5=3平方米玻璃数量=10x3=30个3.计算五金配件数量:铰链数量=10x2=20个把手数量=10个锁具数量=10x2=20个4.计算胶粘剂使用量:窗框周长=(2+1.5)x2=7米窗框面积=2x(0.1+0.15)x7=4.9平方米胶粘剂使用量=10x(7+4.9)=119立方米通过上述计算,我们得到了安装20个塑钢窗所需的材料数量。
可以根据实际供应商提供的价格来计算总成本。
例如,假设窗框的单价为100元/个,玻璃的单价为50元/平方米,五金配件的单价为20元/个,胶粘剂的单价为30元/立方米。
窗框成本=10x100=1000元玻璃成本=30x3x50=4500元五金配件成本=(20x20+10+20x2)x20=8800元胶粘剂成本=119x30=3570元由此可见,使用以上计算公式能够准确预测塑钢窗的材料数量和成本,帮助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计划和预算编制。
757型材下料尺寸:上下方尺寸:两扇窗以窗户总宽减132除以2等于上下方尺寸。
四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35除以4等于上下方尺寸。
光沟企尺寸:平轨以窗户总高减55等于外轨光沟企,减70等于内轨光沟企。
固上滑以窗户总高减65等于外轨光沟企,减80等于内轨光沟企。
50固定尺寸:以实际尺寸减边封宽度25,带中庭宽度33.757固定尺寸:以实际尺寸减边封和中住宽度各为25。
757纱料尺寸:以实际尺寸总高减96等于纱窗高度,以上下方实际尺寸减70等于纱窗的宽度。
凤铝799·七宝799型材下料尺寸:上下方尺寸:两扇窗以窗户总宽减140除以2等于上下方尺寸。
四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52除以4等于上下方尺寸。
光沟企尺寸:788型材下料尺寸:光沟企尺寸:平轨以窗户总高减52等于外轨光沟企,减67等于内轨光沟企。
上下方尺寸:两扇窗以窗户总宽减132除以2等于上下方尺寸。
四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38除以4等于上下方尺寸。
789型材下料尺寸:两轨尺寸:两扇窗以窗户总宽减140除以2等于上下方尺寸。
四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46除以4等于上下方尺寸。
光沟企尺寸:平轨以窗户总高减65等于外轨光沟企,减50等于内轨光沟企。
景观窗下料尺寸:两轨上下方尺寸:两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0除以2减25等于上下方尺寸。
四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0除以4减25等于上下方尺寸。
两轨光沟企尺寸:以窗户总高度减50等于光沟企尺寸和三轨一样。
两轨下玻璃尺寸:以窗户总宽减20除以窗户扇数减25加22等于玻璃尺寸。
以窗户总高度减86等于玻璃高度尺寸。
三轨尺寸:三扇窗以窗户总宽减20除以3减20等于上下方尺寸。
光沟企尺寸和两轨同样。
三轨下玻璃尺寸:以窗户总宽减20除以3加22等于玻璃尺寸。
以窗户总高度减86等于玻璃高度尺寸。
三轨单玻下玻璃尺寸:以窗户实际尺寸减120等于玻璃高度尺寸,以总宽减92除3扇减7等于玻璃宽度尺寸。
两轨单玻下玻璃尺寸:以窗户实际尺寸减120等于玻璃高度尺寸,以总宽减82除2扇减7等于玻璃宽度尺寸。
塑料门窗公式平开系列:分为平开窗和平开门两类,计算公式一样,唯有所用数据变化。
推拉系列:分为推拉窗和推拉门两类,计算公式一样,唯有所用数据变化。
一、框的成品尺寸:洞口尺寸-预留间隙(一般为每边10-20mm)二、框下料尺寸=成品尺寸+6mm(熔化量)<平开和推拉的框一样>1. 平开扇的下料尺寸为:高、宽下料尺寸=框的成品尺寸-框小面厚度*2+22mm (2*搭接量+熔化量);2. 推拉扇的下料尺寸为:高=框的成品尺寸-框的厚度*2+搭接量*2+6mmA、 2扇宽计算公式:框的成品尺寸*1/2-框的厚度+重合量1/2+搭接量+熔化量;B、 3扇均分宽计算公式:[(框的成品尺寸-框的厚度*2)+重合量*2+搭接量*2]*1/3+熔化量;C、 4扇均分宽计算公式:[(框的成品尺寸-框的厚度*2)+重合量*2+搭接量*2]*1/4+熔化量;3. 纱扇的下料公式:(国产型材)宽=窗扇宽-10mm 高=窗扇高一样三、玻璃的计算公式:框或扇的成品尺寸-框或扇小面厚度*2-间隙4mm*2*注解:1. 搭接量=8-10mm;重合量=扇的大面宽度;熔化量=3mm*22.在一些计算中我们还将部分附件的厚度参与计算。
如:连接件、封盖、拼条、拼管、转角等。
铝合金的计算方法基本一样,只不过其中的相关数据更换即可,并且它的框或扇是由一种或多种构件组成。
平开搭接量一般为5-6mm,推拉搭接量一般为8-10mm 。
在一般的设计中,我们必须有该型材的相关图籍资料方可进行计算,计算完毕后请多多检查、审核,尽可能做到“0”误差的理念。
铝合金门窗计算公式一、推拉窗(门)的计算方法:1、两扇:扇高=框的外口尺寸-上下滑分别的料厚(下滑根据滑道高度而定)+搭界量18mm(上下合计量)2、扇宽:框的外口尺寸-两侧边封的料厚+搭接量(2*8或10)+重合量(勾企料的厚度)/2=成品尺寸;成品尺寸-勾企、管企的玻璃槽口滑以外的尺寸=上下方的下料尺寸。
塑料门窗下料尺寸计算一.下料尺寸计算的三个基本要素1.洞口间隙洞口尺寸是指建筑物预留的门窗洞口在未装修前的裸墙尺寸。
由于塑料门窗采用“后塞口”安装工艺,在制作门窗香,需要留出一定间隙,以便在安装时调整门窗在洞口呐的水平度与垂直度,并保证在安装后贴饰面砖压框边≦5mm的要求以及填充柔性材料,确保门窗使用时,在温差作用下能自由延伸不变形的需要。
洞口间隙尺寸由两种情况确定:(1)按图纸设计尺寸制作时,即按塑料门窗安装及验收规程规定预留间隙;(2)已测量墙洞口最小垂直宽度,最小水平高度时,即在已排除建筑误差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清水墙按每边8mm预留间隙,即可满足门窗安装与使用要求。
洞口与窗框间隙对照表墙体饰面层材料洞口与窗框门隙清水墙10mm/边墙体饰面抹水泥砂浆或贴马赛克15—20mm/边墙体饰面贴釉面瓷砖20-25mm/边墙体饰面贴大理石或花岗岩板40—50mm/边2.框、扇搭接量(或间隙)门窗框扇搭接量是保证门窗正常、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为8-9mm设计,推拉窗型材选型时,依据扇材料轨道槽深度,使用滑轮和铝导轨净面高度确定。
焊接余量塑料门窗框扇成形是在一定温度与压力条件下,通过熔融挤压损失一定长度来完成的。
因此门窗设计时为保证成形尺寸,应补充相应长度进行补偿,一般情况每边为3mm。
二.型材断面相关尺寸要素型材断面相关尺寸主要与框型材.扇型材的高度与宽度尺寸有关,其中扇高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应该考虑型材的高度,对于平开窗应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
扇宽度计算时,对于推拉窗除考虑框型材的高度还应考虑扇型材的宽度和封盖的厚度,对于平开窗除考虑框型材的小面高度,还应该考虑框中梃型小面宽度。
平开窗中梃长度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高度.梃型材宽度。
固定框计算时,需考虑框型材小面高度、梃型材小面宽度。
扇压条计算时,需考虑扇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小面宽度、梃型材宽度等。
综合以上三个要素与型材断面相关尺寸:门、窗框宽度、高度成品尺寸=门窗洞口尺寸-2×(洞口间隙-焊接余量)门、窗扇高度尺寸=门窗扇高成品尺寸-2×(框型材高度-框扇搭接量-焊接余量)门、窗扇宽度依据门窗扇数量和框扇搭接是以及中梃尺寸而定注:上述公式对于平开门而言仅指有槛门。
13种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值得收藏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的计算公式根据具体的门窗类型和设计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供参考。
1.垂直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门窗高度=开洞高度+门窗上下留缝-门窗磨边宽度×2-门窗宽度=开洞宽度+门窗左右留缝-门窗磨边宽度×22.平开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方纵梃长度=门高-下方纵梃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下方纵梃长度=门下高-上方纵梃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3.平开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方纵梃长度=窗高-下方纵梃长度-达键宽度×2-下方纵梃长度=窗下高-上方纵梃长度-达键宽度×24.推拉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轨长度=门宽-下轨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下轨长度=门下宽-上轨长度-搁板宽度-达键宽度×25.推拉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轨长度=窗宽-下轨长度-达键宽度×2-下轨长度=窗下宽-上轨长度-达键宽度×26.折叠铝合金门下料尺寸计算公式:-上述公式与平开门、推拉门类似,根据门的折叠数量和折叠方式进行计算。
7.固定铝合金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窗高度=窗洞高度+窗上下留缝-窗磨边宽度×2-窗宽度=窗洞宽度+窗左右留缝-窗磨边宽度×28.下槛尺寸计算公式:-下槛长度=门窗宽度-门窗上下留缝-窗下槛多余宽度×29.窗堵尺寸计算公式:-窗堵长度=门窗高度-门窗左右留缝-窗堵多余高度×210.门窗框尺寸计算公式:-转角扣板长度=窗宽度+门窗左右留缝-转角扣板减高-转角扣板宽度=窗高度+门窗上下留缝-转角扣板减宽11.窗套尺寸计算公式:-窗套高度=窗洞高度+窗上下留缝-窗套减高度-窗套宽度=窗洞宽度+窗左右留缝-窗套减宽度12.门窗玻璃尺寸计算公式:-玻璃高度=门窗高度-玻璃上下留缝-玻璃磨边宽度×2-玻璃宽度=门窗宽度-玻璃左右留缝-玻璃磨边宽度×2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铝合金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具体的计算方法和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应用。
13种纸质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值得收藏13种纸质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 值得收藏本文将介绍13种常见的纸质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这些公式对于门窗制作人员非常有用,值得收藏。
以下是每种公式的详细说明:1. 单开门尺寸计算公式单开门尺寸计算公式为:门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门扇厚度2. 双开门尺寸计算公式双开门尺寸计算公式为:门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4 ×门扇厚度3. 推拉门尺寸计算公式推拉门尺寸计算公式为:门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门扇厚度4. 悬挂窗尺寸计算公式悬挂窗尺寸计算公式为:悬挂窗尺寸 = 开孔宽度 + 2 ×门扇厚度5. 推窗尺寸计算公式推窗尺寸计算公式为:推窗尺寸 = 开孔宽度 + 2 ×门扇厚度6. 双推窗尺寸计算公式双推窗尺寸计算公式为:推窗尺寸 = 开孔宽度 + 4 ×门扇厚度7. 平开窗尺寸计算公式平开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窗扇厚度8. 双开窗尺寸计算公式双开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4 ×窗扇厚度9. 上悬窗尺寸计算公式上悬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窗扇厚度10. 上推窗尺寸计算公式上推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窗扇厚度11. 双上推窗尺寸计算公式双上推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4 ×窗扇厚度12. 儿童窗尺寸计算公式儿童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窗扇厚度13. 吊窗尺寸计算公式吊窗尺寸计算公式为:窗扇尺寸 = 开孔宽度 + 2 ×窗扇厚度这些纸质门窗下料尺寸计算公式简单实用,可以帮助门窗制作人员准确计算所需的门窗尺寸。
希望这些公式能对门窗制作工作有所帮助,值得在工作中收藏使用。
塑钢门窗扇的计算公式先设定以下几个变量,窗的成品尺寸(外径)宽为B 、高(外径)为H ;搭接量为C; 单边焊量为3mm 。
即计算公式如下:两扇推拉扇宽=[B-框高×2+C×2+扇宽]÷2+6mm 。
扇高=H-框高×2+C×2+6mm 。
三同扇推拉固定扇宽=[B-框高×2+C×2+扇宽×2]÷3+67+6mm 。
活动扇宽=[B-框高×2+C×2+扇宽×2]÷3-33+6mm 。
固定扇高=H-框高×2+扇槽深×2+6mm 。
活动扇高=H-框高×2+C×2+6mm 。
三扇推拉(一大二小)固定扇宽=[B-框高×2+C×2+扇宽×2]÷2+22+6mm 。
活动扇宽=[B-框高×2+C×2+扇宽×2]÷4-11+6mm 。
固定扇高=H-框高×2+扇槽深×2+6mm 。
活动扇高=H-框高×2+C×2+6mm 。
四扇推拉门(88系列)固定扇宽=[B÷2-框高+20+扇宽]÷2+10+6mm 。
活动扇宽=[B÷2-框高+20+扇宽]÷2-10+6mm 。
固定扇高=H-框高×2+扇槽深×2+6mm 。
活动扇高=H-框高×2+C×2+6mm 。
60平开窗(门)扇宽=内径+16+6mm 。
扇高=内径+16+6mm 。
60平开双扇门1、扇宽=B ÷2-17mm 。
(用活动中梃)扇高=内径+16+6mm 。
2、扇宽=B ÷2-29mm 。
(对开门封边)扇高=内径+16+6mm 。
中梃料计算方法L1=外径-框料高×2+梃宽D+6mm 。
一、平开窗1.框料、固定压线1.1上固定框=W1.2下固定框=W1.3左右固定框=H1.4固定上横压线=W-框小面*21.5固定下横压线=W-框小面*21.6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1.7上固定框=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1.8下固定框=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1.9左右固定框=H1.10固定上横压线=W-框小面*21.11固定下横压线=W-框小面*21.12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固定压线面宽*21.13上平开框=W-框小面*21.14下平开框=W-框小面*21.15左右平开框=H2.真中梃料2.1横中梃=W1-框小面+框搭接伸入量-梃小面/2+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2.2竖中梃=H-框小面*2-框搭接伸入量*23.扇料、扇压线、假中梃3.1外平开扇上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2外平开扇下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3外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4扇上横压线=玻璃扇上横料-玻璃扇小面*23.5扇下横压线=玻璃扇下横料-玻璃扇小面*23.6扇竖压线=玻璃扇竖料-玻璃扇小面*23.7平开纱扇横料=玻璃扇横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3.8平开纱扇竖料=玻璃扇竖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尺)+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3.9纱扇横压线=纱扇横料-纱扇小面*23.10纱扇竖压线=纱扇竖料-啥扇小面*23.11内平开扇上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12内平开扇下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13内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14玻璃扇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对开扇收口间隙)/2 3.15玻璃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3.16玻璃扇假中梃=H-框小面*24.玻璃、纱网4.1扇玻璃宽度=玻璃扇横料-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4.2扇玻璃高度=玻璃扇竖料-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4.3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4.4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4.5固定玻璃宽度-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固定玻璃间隙*24.6固定玻璃高度-H-框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5.转换料5.1平开横转换框=W1-框小面-中梃小面/25.2平开竖转换框=H-框小面*25.3固定横转换框=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5.4固定竖转换框=H-框小面*25.5平开扇横料=W1-框小面-中梃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5.6平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5.7固定横压线=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5.8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6.防盗条6.1防盗条长度=W-框小面*26.2防盗条支数=(H-框小面*2-防盗条锁空间隙)/(防盗条间距+防盗条面宽)7.整体7.1框料7.1.1上平开框=W7.1.2下固定框=W7.1.3左右平开框=H7.1.4左右固定框=H7.2 中梃料7.2.1 横中梃= 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左右平开框(搭接伸入量)-竖中梃(小面宽)/2+竖中梃(搭接伸入量)7.2.2 竖中梃=H-上平开框(小面宽) +上平开框(搭接伸入量)-下固定框(小面宽) +下固定框(搭接伸入量)7.3 玻璃扇料7.3.1 A1外开扇7.3.1.1外开扇上横料=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7.3.1.2外开扇下横料=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7.3.1.3外开扇竖料=H1-上平开框(小面宽)-横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7.3.2 A2内开扇7.3.2.1内开扇上横料=W-W1-左右固定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3.2.2内开扇下横料=W-W1-左右固定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3.2.3内开扇竖料=H-上平开框(小面宽)-下固定框(小面宽)+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4 玻璃扇压线料7.4.1 A1外开扇压线7.4.1.1扇上横压线=外开扇上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4.1.2扇下横压线=外开扇下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4.1.3扇竖压线=外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4.2 A2内开扇压线7.4.2.1扇上横压线=内开扇上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4.2.2扇下横压线=内开扇下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4.2.3扇竖压线=内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7.5 纱扇料7.5.1纱扇横料=外开扇横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7.5.2纱扇竖料=外开扇竖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7.6 纱扇压线料7.6.1纱扇横压料=纱扇横料-纱扇料(扇小面宽)*27.6.2纱扇竖压料=纱扇竖料-纱扇料(扇小面宽)*27.7 固定压线7.7.1 固定横压线=W1-左右平开框(框小面)-竖中梃(梃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7.2 固定竖压线=H-H1-下固定框(框小面)-横中梃(梃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8 扇玻璃7.8.1 A1外开扇玻璃7.8.1.1 扇玻璃宽度=外开扇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7.8.1.2 扇玻璃高度=外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7.8.2 A2内开扇玻璃7.8.2.1 扇玻璃宽度=内开扇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7.8.2.2 扇玻璃高度=内开扇竖料/2-玻璃扇料(扇小面宽)-门扇中横(中横宽)/2-扇玻璃间隙*27.9固定玻璃7.9.1 固定玻璃宽度=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9.2 固定玻璃高度=H-H1-下固定框(小面宽)-横中梃(小面宽)/2-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7.10 纱网7.10.1 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料(小面宽)*2-纱网与扇间隙*27.10.2 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料(小面宽)*2-纱网与扇间隙*27.11 门扇中横7.11.1 门扇中横宽=内开扇横料-玻璃扇料(小面宽)*2二、推拉窗1.框料1.1上滑动框=W-框最小面*2+搭接伸入量*2 1.2下滑动框= W-框最小面*2+搭接伸入量*2 1.3左滑动框=H1.4右滑动框=H2.滑挺料2.1上固下滑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 2.2上滑下固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2.3左竖滑动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 2.4右竖滑动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2.5左滑右滑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2.6上滑下滑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2.7固定横中梃=W1-框小面-固定中梃小面/2+搭接伸入量*22.8固定竖中梃=H-框小面-滑梃小面/2+搭接伸入量+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3.推拉扇、压线、封盖、收口3.1推拉扇内上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3.2推拉扇内下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3.3推拉扇中上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3.4推拉扇中下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3.5纱扇上方=推拉扇上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3.6纱扇下方=推拉扇下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3.7推拉扇内光企(锁)=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3.8推拉扇内光企(收口)= 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3.9推拉扇内勾企= 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3.10推拉扇中光企(锁)=H-框最小面*2-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3.11推拉扇中勾企= H-框最小面*2-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3.12纱扇光企(锁)=推拉扇光企-纱扇高度调量值3.13纱扇光企(收口)= 推拉扇光企-纱扇高度调量值3.14纱扇勾企=推拉扇勾企-纱扇高度调量值3.15推拉扇上横压线=推拉扇上方-推拉扇小面*23.16推拉扇下横压线=推拉扇下方-推拉扇小面*23.17推拉扇竖压线=推拉扇光企-推拉扇小面*23.18纱扇横压线=纱扇上方-纱扇小面*23.19纱扇竖压线=纱扇光企-纱扇小面*23.20推拉扇内勾企封盖=推拉门扇高3.21推拉双勾企封盖=推拉门扇高3.22纱扇勾企封盖=推拉纱扇高3.23推拉扇收口=推拉门扇高3.24纱扇收口=推拉纱扇高4.玻璃、纱网4.1扇玻璃宽度=玻璃扇上方-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4.2扇玻璃高度=玻璃扇光企/2-玻璃扇小面-中横宽/2-扇玻璃间隙*2 4.3纱网宽度=纱扇上方-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4.4纱网高度=纱扇光企-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4.5固定玻璃宽度-W-框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4.6固定玻璃高度-H1-框小面-滑挺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5.整体5.1 框料5.1.1 上固定框=W5.1.2 下滑动框=W5.1.3 左滑动框=H5.1.4 右滑动框=H5.2滑挺料5.2.1 上固下滑梃=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 +左滑动框(搭接伸入量)-右滑动框(框最小面) +右滑动框(搭接伸入量)5.3 固定中梃5.3.1 竖中梃=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挺面宽)/2+滑梃料(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 5.4 推拉玻璃扇料5.4.1推拉扇内上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5.4.2 推拉扇内下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5.4.3推拉扇中上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5.4.4推拉扇中下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5.4.5 推拉扇内光企(锁)=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5.4.5推拉扇内光企(收口)=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5.4.6 推拉扇内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5.4.7推拉扇中光企(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5.4.8 推拉扇中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5.5 推拉纱扇料5.5.1 纱扇上方=玻璃扇上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5.5.2 纱扇下方=玻璃扇下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5.5.3 纱扇光企(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5.5.4 纱扇光企(收口)=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5.5.5 纱扇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5.6 玻璃扇压线料5.6.1扇上横压线=玻璃扇上方-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5.6.2扇下横压线=玻璃扇下方-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5.6.3扇竖压线=玻璃扇光企-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5.7 纱扇压线料5.7.1纱扇横压线=纱扇上方-推拉纱扇料(纱扇小面)*25.7.3纱扇竖压线=纱扇光企-推拉纱扇料(纱扇小面)*25.8 固定压线5.8.1 F1固定上横压线=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5.8.2 F1固定下横压线=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5.8.3 F1固定竖压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挺料(滑挺面宽)/25.8.1 F2固定上横压线=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5.8.2 F2固定下横压线=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5.8.3 F2固定竖压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挺料(滑挺面宽)/25.9 玻璃扇封盖5.9.1 推拉扇内勾企盖板=推拉扇内勾企5.9.2 推拉双勾企封盖=推拉扇中勾企5.9.3 纱扇勾企封盖=纱扇勾企5.10 收口料5.10.1 推拉扇收口=推拉扇内勾企5.10.2 纱扇收口=纱扇勾企5.11 横推拉槽5.11.1 内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1.2 中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1.3 纱扇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1.4 内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1.5 中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1.6 纱扇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 5.12 竖锁槽5.12.1 左竖锁槽(U槽)=H-H1-滑挺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5.12.2 右竖锁槽(U槽)=H-H1-滑挺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 5.13 路轨料5.13.1 内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3.2 中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3.2 纱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5.14 固定盖板(压线座)5.14.1 竖中梃盖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梃料面)/25.14.2 滑动框竖盖板= 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梃料面)/25.14.3 F1固定框横盖板= 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料(梃小面)/25.14.4 F2固定框横盖板= 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料(梃小面)/2 5.15 槽口压线5.15.1 框梃槽口竖压线=H-H1-滑挺料(滑挺小面)/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5.15.2 封盖槽口竖压线=推拉扇勾企封盖5.15.3 锁槽槽口竖压线=竖锁槽5.15.4 推拉槽槽口横压线=横推拉槽5.15.5 玻璃扇收口槽口压线=推拉扇收口5.15.6 纱扇收口槽口压线=纱扇收口5.16 金刚纱网5.16.1 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5.16.2 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
平开断桥窗户面积计算公式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断桥铝合金窗户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窗户类型。
它具有隔热、隔音、防水、防尘等多种功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选择断桥铝合金窗户时,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因此,了解如何计算平开断桥窗户的面积是非常必要的。
平开断桥窗户面积计算公式如下:窗户面积 = 窗户宽度×窗户高度。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公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首先,需要确定窗户的宽度和高度。
通常情况下,窗户的宽度是指窗框的宽度,而窗户的高度是指窗框的高度。
在实际测量时,需要将窗框的宽度和高度都测量清楚,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其次,需要考虑到窗户的开启方式。
平开断桥窗户通常是指窗户可以向内侧打开的窗户,因此在计算面积时需要考虑到窗户的实际开启面积。
一般来说,开启窗户的面积会比整个窗户的面积小一些,因为窗户框架和玻璃会占据一部分空间。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窗户的开启方式来调整计算公式,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窗户面积。
另外,需要注意到窗户的形状。
一般来说,窗户的形状可以分为矩形、正方形、梯形等多种形状。
对于不规则形状的窗户,计算面积时需要将窗户的形状分解为几何图形,然后分别计算每个几何图形的面积,最后将它们相加得到整个窗户的面积。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窗户的形状来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窗户面积。
最后,需要注意到单位的选择。
在计算窗户面积时,通常使用的单位是平方米或平方英尺。
因此,在测量窗户的宽度和高度时,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并在计算时将其转换为平方米或平方英尺,以确保得到正确的窗户面积。
总之,平开断桥窗户面积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简单但又非常重要的公式。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窗户的宽度和高度、开启方式、形状和单位选择等细节,以确保得到准确的窗户面积。
只有在计算得到准确的窗户面积后,才能选择合适的窗户尺寸,从而满足建筑设计和使用的需求。
窗型计算公式-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一、平开窗1.框料、固定压线上固定框=W下固定框=W左右固定框=H固定上横压线=W-框小面*2固定下横压线=W-框小面*2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上固定框=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下固定框=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左右固定框=H固定上横压线=W-框小面*2固定下横压线=W-框小面*2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固定压线面宽*2上平开框=W-框小面*2下平开框=W-框小面*2左右平开框=H2.真中梃料横中梃=W1-框小面+框搭接伸入量-梃小面/2+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竖中梃=H-框小面*2-框搭接伸入量*23.扇料、扇压线、假中梃外平开扇上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外平开扇下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外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扇上横压线=玻璃扇上横料-玻璃扇小面*2扇下横压线=玻璃扇下横料-玻璃扇小面*2扇竖压线=玻璃扇竖料-玻璃扇小面*2平开纱扇横料=玻璃扇横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平开纱扇竖料=玻璃扇竖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尺)+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纱扇横压线=纱扇横料-纱扇小面*2纱扇竖压线=纱扇竖料-啥扇小面*2内平开扇上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内平开扇下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内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玻璃扇横料=(W-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对开扇收口间隙)/2玻璃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玻璃扇假中梃=H-框小面*24.玻璃、纱网扇玻璃宽度=玻璃扇横料-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扇玻璃高度=玻璃扇竖料-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固定玻璃宽度-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玻璃高度-H-框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5.转换料平开横转换框=W1-框小面-中梃小面/2平开竖转换框=H-框小面*2固定横转换框=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固定竖转换框=H-框小面*2平开扇横料=W1-框小面-中梃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平开扇竖料=H-框小面*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固定横压线=W-W1-中梃小面/2-框小面-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固定竖压线=H-框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6.防盗条防盗条长度=W-框小面*2防盗条支数=(H-框小面*2-防盗条锁空间隙)/(防盗条间距+防盗条面宽) 7.整体框料上平开框=W下固定框=W左右平开框=H左右固定框=H中梃料横中梃= 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左右平开框(搭接伸入量)-竖中梃(小面宽)/2+竖中梃(搭接伸入量)竖中梃=H-上平开框(小面宽) +上平开框(搭接伸入量)-下固定框(小面宽) +下固定框(搭接伸入量)玻璃扇料A1外开扇外开扇上横料=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外开扇下横料=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外开扇竖料=H1-上平开框(小面宽)-横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 A2内开扇内开扇上横料=W-W1-左右固定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内开扇下横料=W-W1-左右固定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内开扇竖料=H-上平开框(小面宽)-下固定框(小面宽)+玻璃扇与框梃搭接量*2-活动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玻璃扇压线料A1外开扇压线扇上横压线=外开扇上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下横压线=外开扇下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竖压线=外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A2内开扇压线扇上横压线=内开扇上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下横压线=内开扇下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竖压线=内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纱扇料纱扇横料=外开扇横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纱扇竖料=外开扇竖料-纱扇净空尺与玻璃扇净空尺差值(玻璃净空尺-纱扇净空尺)+ 纱扇与框梃搭接量*2纱扇压线料纱扇横压料=纱扇横料-纱扇料(扇小面宽)*2纱扇竖压料=纱扇竖料-纱扇料(扇小面宽)*2固定压线固定横压线=W1-左右平开框(框小面)-竖中梃(梃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固定竖压线=H-H1-下固定框(框小面)-横中梃(梃小面)/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扇玻璃A1外开扇玻璃扇玻璃宽度=外开扇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扇玻璃高度=外开扇竖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A2内开扇玻璃扇玻璃宽度=内开扇横料-玻璃扇料(扇小面宽)*2-扇玻璃间隙*2扇玻璃高度=内开扇竖料/2-玻璃扇料(扇小面宽)-门扇中横(中横宽)/2-扇玻璃间隙*2固定玻璃固定玻璃宽度=W1-左右平开框(小面宽)-竖中梃(小面宽)/2-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固定玻璃高度=H-H1-下固定框(小面宽)-横中梃(小面宽)/2-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加转换料后净空减小值纱网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料(小面宽)*2-纱网与扇间隙*2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料(小面宽)*2-纱网与扇间隙*2门扇中横门扇中横宽=内开扇横料-玻璃扇料(小面宽)*2二、推拉窗1.框料上滑动框=W-框最小面*2+搭接伸入量*2下滑动框= W-框最小面*2+搭接伸入量*2左滑动框=H右滑动框=H2.滑挺料上固下滑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上滑下固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左竖滑动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右竖滑动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左滑右滑梃=H-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上滑下滑梃=W-框小面*2+搭接伸入量*2固定横中梃=W1-框小面-固定中梃小面/2+搭接伸入量*2固定竖中梃=H-框小面-滑梃小面/2+搭接伸入量+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3.推拉扇、压线、封盖、收口推拉扇内上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推拉扇内下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推拉扇中上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推拉扇中下方=(W-框最小面*2-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度*2)/4纱扇上方=推拉扇上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纱扇下方=推拉扇下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推拉扇内光企(锁)=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内光企(收口)= 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内勾企= H-框最小面*2-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中光企(锁)=H-框最小面*2-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中勾企= H-框最小面*2-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光企(锁)=推拉扇光企-纱扇高度调量值纱扇光企(收口)= 推拉扇光企-纱扇高度调量值纱扇勾企=推拉扇勾企-纱扇高度调量值推拉扇上横压线=推拉扇上方-推拉扇小面*2推拉扇下横压线=推拉扇下方-推拉扇小面*2推拉扇竖压线=推拉扇光企-推拉扇小面*2纱扇横压线=纱扇上方-纱扇小面*2纱扇竖压线=纱扇光企-纱扇小面*2推拉扇内勾企封盖=推拉门扇高推拉双勾企封盖=推拉门扇高纱扇勾企封盖=推拉纱扇高推拉扇收口=推拉门扇高纱扇收口=推拉纱扇高4.玻璃、纱网扇玻璃宽度=玻璃扇上方-玻璃扇小面*2-扇玻璃间隙*2扇玻璃高度=玻璃扇光企/2-玻璃扇小面-中横宽/2-扇玻璃间隙*2纱网宽度=纱扇上方-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纱网高度=纱扇光企-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固定玻璃宽度-W-框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固定玻璃高度-H1-框小面-滑挺小面/2-固定玻璃间隙*25.整体框料上固定框=W下滑动框=W左滑动框=H右滑动框=H滑挺料上固下滑梃=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 +左滑动框(搭接伸入量)-右滑动框(框最小面) +右滑动框(搭接伸入量)固定中梃竖中梃=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挺面宽)/2+滑梃料(梃固定侧搭接伸入量)推拉玻璃扇料推拉扇内上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推拉扇内下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推拉扇中上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推拉扇中下方=(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玻璃扇与净空横向间隙-收口料(收口宽)+勾企重叠面宽*2-封盖厚*2)/4推拉扇内光企(锁)=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内光企(收口)=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内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内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中光企(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中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中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推拉纱扇料纱扇上方=玻璃扇上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纱扇下方=玻璃扇下方+纱扇与玻璃扇横向余量(纱扇宽-玻璃扇宽值)纱扇光企(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纱扇光企(收口)=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纱扇勾企= H-H1-滑梃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外推拉扇下方与下滑型材面间隙-推拉扇上方与上滑型材面间隙-纱扇高度调量值玻璃扇压线料扇上横压线=玻璃扇上方-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扇下横压线=玻璃扇下方-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扇竖压线=玻璃扇光企-推拉玻璃扇料(扇小面)*2纱扇压线料纱扇横压线=纱扇上方-推拉纱扇料(纱扇小面)*2纱扇竖压线=纱扇光企-推拉纱扇料(纱扇小面)*2固定压线F1固定上横压线=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F1固定下横压线=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 F1固定竖压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挺料(滑挺面宽)/2F2固定上横压线=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F2固定下横压线=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梃小面宽)/2 F2固定竖压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挺料(滑挺面宽)/2玻璃扇封盖推拉扇内勾企盖板=推拉扇内勾企推拉双勾企封盖=推拉扇中勾企纱扇勾企封盖=纱扇勾企收口料推拉扇收口=推拉扇内勾企纱扇收口=纱扇勾企横推拉槽内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中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纱扇下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内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中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纱扇上横推拉槽(U槽)=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锁槽左竖锁槽(U槽)=H-H1-滑挺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右竖锁槽(U槽)=H-H1-滑挺料(滑挺面宽)/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路轨料内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中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纱扇路轨= W-左滑动框(框最小面)-右滑动框(框最小面)固定盖板(压线座)竖中梃盖板=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梃料面)/2滑动框竖盖板= H1-上固定框(框最小面)-滑梃料(滑梃料面)/2F1固定框横盖板= W1-左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料(梃小面)/2 F2固定框横盖板= W-W1-右滑动框(框最小面)-竖中梃料(梃小面)/2槽口压线框梃槽口竖压线=H-H1-滑挺料(滑挺小面)/2-下滑动框(框最小面)封盖槽口竖压线=推拉扇勾企封盖锁槽槽口竖压线=竖锁槽推拉槽槽口横压线=横推拉槽玻璃扇收口槽口压线=推拉扇收口纱扇收口槽口压线=纱扇收口金刚纱网纱网宽度=纱扇横料-纱扇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纱网高度=纱扇竖料-纱扇料(纱扇小面)*2-纱网与扇间隙*2。
塑钢门窗下料计算公式一、两扇无亮推拉窗框宽=W+6 框高=H+6扇宽度=(W-2*框面宽+扇大面+2+2*搭接量(9/10))/2-2+6扇高度=H-2*框面宽+2*搭接量+6-3(鋁轨高度)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纱扇宽=扇宽度-1.5纱扇高=扇高度-1.5封盖高度=扇高度-6玻璃宽度=扇宽度-6-2*扇小面-7玻璃高度=扇高度-6-2*扇小面-7二、三扇无亮推拉窗框宽=W+6 框高=H+6扇宽度=(W-2*框面宽+2*扇大面+2*2+2*搭接量)/3-2+6扇高度=H-2*框面宽+2*搭接量+6-3(鋁轨高度)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纱扇宽=扇宽度-1.5纱扇高=扇高度-1.5封盖高度=扇高度-6玻璃宽度=扇宽度-6-2*扇小面-7玻璃高度=扇高度-6-2*扇小面-7三、四扇无亮推拉窗(扇连接条)框宽=W+6 框高=H+6扇宽度=(W-2*框面宽-扇连接条+2*扇大面+2*2+2*搭接量)/4-2+6扇高度=H-2*框面宽+2*搭接量+6-3(鋁轨高度)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纱扇宽=扇宽度-1.5纱扇高=扇高度+1.5封盖高度=扇高度-6玻璃宽度=扇宽度-6-2*扇小面-7玻璃高度=扇高度-6-2*扇小面-7四、四扇无亮推拉窗(王字框)框宽=W+6 框高=H+6扇宽度=(W/2-框面宽-王字框面宽/2+扇大面+2+2*搭接量)/2-2+6扇高度=H-2*框面宽+2*搭接量+6-3(鋁轨高度)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纱扇宽=扇宽度-1.5纱扇高=扇高度-1.5封盖高度=扇高度玻璃宽度=扇宽度-6-2*扇小面-7玻璃高度=扇高度-6-2*扇小面-7王字框高度=H-2*框面宽+王字框面宽+6五、带亮推拉上亮尺寸计算(拼接)第一种:拼条长=W上亮宽=W+6 上亮高=H1-2+6亮压条宽=W-2*固定压玻尺寸亮压条高=H1-2-2*固定压玻尺寸亮玻璃宽度=亮压条宽-7亮玻璃高度=亮压条高-7第二种:拼条长=W上亮宽=W+6 上亮高=H1-2+6中梃高=H1-2-2*框面宽+中梃大面宽+6亮压条宽=W/2-固定压玻尺寸-中梃小面/2亮压条高=H1-2-2*固定压玻尺寸亮玻璃宽度=亮压条宽-7亮玻璃高度=亮压条高-7六、整体结构(一体框)固定框宽=W+6 固定框高=H1推拉框宽=W+6 推拉框高=H-H1一体框=W-固定框大面宽-推拉框大面宽+一体框大面宽+6扇宽度=(W-2*框面宽+扇大面+2+2*搭接量)/2-2+6扇高度=H-H1-框大面-一体框/2+2*搭接量+6-3(鋁轨高度)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扇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纱扇宽=扇宽度-1.5纱扇高=扇高度+1.5封盖高度=扇高度-6玻璃宽度=扇宽度-7玻璃高度=扇高度-7七、单扇无亮平开窗平开框宽=W+6 平开框高=H+6平开扇宽度=W-2*框小面+2*搭接量+6平开扇高度=H-2*框小面+2*搭接量+6平开扇纱扇宽=平开扇宽度平开扇纱扇高=平开扇高度A)中梃扇压条宽=平开扇宽-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B)外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C)内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八、单扇有亮平开窗平开框宽=W+6 平开框高=H+6横中梃宽=W-2*框大面+中梃大面+6平开扇宽度=W-2*框小面+2*搭接量+6平开扇高度=H-H1-框小面-中梃小面/2+2*搭接量+6亮压条宽=W-2*框小面亮压条高=H1-框小面-中梃小面/2亮玻宽度=亮压条宽-7 亮玻高度=亮压高度-7平开扇纱扇宽=平开扇宽度平开扇纱扇高=平开扇高度A)中梃扇压条宽=平开扇宽-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B)外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C)内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大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大面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九、双扇无亮平开窗平开框宽=W+6 平开框高=H+6竖中梃高=H-2*框大面+中梃大面+6平开扇宽度=W/2-框小面-中梃小面/2+2*搭接量+6平开扇高度=H-2*框小面+2*搭接量+6平开扇纱扇宽=平开扇宽度平开扇纱扇高=平开扇高度A)中梃扇压条宽=平开扇宽-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B)外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C)内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大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大面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十、双扇有亮平开窗平开框宽=W+6 平开框高=H+6横中梃宽=W-2*框大面+中梃大面+6竖中梃高=H-H1-框大面-中梃大面/2+中梃大面+6平开扇宽度=W/2-框小面-中梃小面/2+2*搭接量+6平开扇高度=H-H1-框小面-中梃小面/2+2*搭接量+6亮压条宽=W-2*框小面亮压条高=H1-框小面-中梃小面/2亮玻宽度=亮压条宽-7 亮玻高度=亮压高度-7平开扇纱扇宽=平开扇宽度平开扇纱扇高=平开扇高度A)中梃扇压条宽=平开扇宽-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压条高=平开扇高-6-2*(中梃小面+框边至压玻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B)外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压条高=扇高度-6-2*(扇小面+框边至玻璃槽口尺寸)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C)内开扇压条宽=扇宽度-6-2*扇大面压条高=扇高度-6-2*扇大面玻璃宽度=压条宽度-7 玻璃高度=压条高度-7。
塑钢门窗v口深度公式
塑钢门窗的V口深度是指窗框或门框的V形槽深度,一般用于安装密封条或橡胶条,以实现密封防水的效果。
V口深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密封条的安装和密封效果,因此在制作塑钢门窗时需要掌握相应的公式计算。
计算V口深度的公式为:V口深度=(窗框或门框厚度-密封条厚度)÷2。
其中,窗框或门框的厚度指的是窗框或门框的横截面厚度,包括外壳和内腔的厚度。
密封条厚度指的是密封条的宽度和高度的平均值。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密封条的厚度不同,因此在选择密封条时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和计算,以确保V口深度的准确度和密封效果的可靠性。
- 1 -。
南山塑钢扇的计算方法现在的窗户基本上都是80的和70的,你说的76就是70型的,76指的是窗口截面的纵向宽度,计算公式也不是千篇一律的,70型的要看是不是国标的,80型的还要看哪个厂家出的,至于门的制作更简单了,只要用心很好做的,一下是我多年的制作经验得出的公式,供你参考吧:70型的到哪里基本都一样的,只有80的我用的可是山东临沂出的金象80和山东寿光出的鲁和8070型铝合金的下料尺寸一:没有上梁的窗户1:边框=窗户的高度2:上下滑=窗户的宽度―2公分3:勾光启=边框―5.2公分4;上下方=上下滑÷2+0.5公分(三个扇子的见例外尺寸)5:玻璃高=勾光启―9.3公分6:玻璃宽=上下方-6公分(三个扇子的中间大扇子-7公分)7:纱扇子高度=边框-5公分8:纱扇子宽度=上下方+1公分二:带上梁的窗户1:边框=窗户的高度2:上.中.下=窗户的宽度―2公分3:勾光启=划线的数-1.2公分4:上下方=上中下÷2+0.55:插板.中立=边框-划线数-7公分6:扣线横长=径里-0.6公分7:扣线竖长=中立.插板-1公分(扣线切角)8:玻璃高=划线数-10.5公分(也=勾光启-9.3公分)9:玻璃宽同上10:纱扇子高=划线数-0.5公分11:纱扇子宽同上三:三个扇子的例外尺寸(非标料要靠自己去量和计算)1:三扇子的小扇上下方=(下滑+9)÷4-1.8公分2:三扇子的大扇子上下方=(下滑+9)÷23:小扇子的玻璃高同上4:大扇子的玻璃高同上,宽=上下方-7公分80型铝合金的下料尺寸一:没有上梁的窗户=1:边框高=窗高2:上下滑=窗户宽-3公分(鲁和的-3.5公分)3:勾光启=边框-5.3公分4:上下方=上下滑÷2-4.7公分(三扇子的大扇子宽=上下滑÷2-2公分,小扇子宽=上下滑÷4-4.7公分)5:玻璃高=勾光启-7.6公分6:玻璃宽=上下方-0.5公分7;纱扇子高=边框-7.5公分8:纱扇子宽=上下滑÷2二:带上梁的窗户1:边框=窗高2:上中下=窗宽-3公分(鲁和的-3.5)3:勾光启=边框-上梁满外数-1.8公分4:上下方=上中下÷2-4.7公分(三扇子同上)5:插板,中立=上梁满外-7.2公分7:扣线横长=上中下-3.8公分8:扣线竖长=中立插板数-0.2公分9:纱扇子高里挂=边框-上梁满外-4公分纱扇子高外挂=边框-上梁满外-1.3公分10:纱扇子宽同上至于门的制作公式都是自己量料计算出来的,比如单扇门的上下方=门口净里数-1.2,时间长了不用计算从心里就可以记住的。
塑钢窗平开全套公式
V口深度=梃大面宽/2-3 如实德60系列:V口深度=76/2-3=35mm
单框平开
扇宽=框长-框宽x2+搭接量x2+搭接佘量
扇高=框长-框宽x2+搭接量x2+搭接佘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为600x1200mm
扇宽=600-40x2+8x2+6=542mm
扇高=1200-40x2+8x2+6=1142mm
框带中梃双平开
扇宽=框长/2-框宽-梃宽/2+搭接量x2+搭接佘量
扇高=框长-框宽x2+搭接量x2+搭接佘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为1100x1200mm
扇宽=1100/2-40-36/2+8x2+6=513mm
扇高=1200-40x2+8x2+6=1142mm
注:框宽和梃宽均为小面宽度尺寸
中梃计算(实德60系列)
两边与框焊=框长-框宽x2+梃宽x2+搭接佘量=框长-60x2+76x2+6
一边与框焊一边与梃焊=框长-框宽+梃宽/2+梃宽x2+搭接佘量=框长-60-76/2+76x2+6
两边与梃焊=框长-梃宽+梃宽x2+搭接佘量=框长-76+76x2+6
注:框宽和梃宽均为大面宽度尺寸,上面结果为开V口焊时的梃尺寸,为第一刀尺寸,第二刀尺寸再减一个梃大面尺寸
圆弧计算
圆弧窗只需测量出宽Y和高X
R的平方=(Y/2)的平方+(R-X)的平方=(Y/2)的平方+R的平方-2RX+X的平方
弧长L=3.14xRx角度/180或弧长L=角度x3.14x2R/360
角度计算
大于90度或少于45度角计算用三角函数公式计算(具体自己查初中资料)
注:如果会CAD的话,就太简单了,要什么尺寸都有。
有机会再上传其他资料。
二扇推拉窗
扇宽=(宽度-框宽x2+搭接量x2)/2+(扇宽+封盖厚度)/2-封盖厚度+焊接熔量
扇高=高度-框宽x2+搭接量x2+焊接熔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框尺寸为1200*1500mm
扇宽=(1200-60x2+8x2)/2+(66+2)/2-2+6=586
扇高=1500-60x2+8x2+6=1402
三扇推拉窗(等分)
扇宽={(宽度-框宽x2+搭接量x2)+[(扇宽+封盖厚度)/2-封盖厚度]x4}/3+焊接熔量扇高=高度-框宽x2+搭接量x2+焊接熔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框尺寸为1200*1500mm
扇宽={(1200-60x2+8x2)+[(66+2)/2-2]x4}/3+6=414
扇高=1500-60x2+8x2+6=1402
三扇推拉窗(不等分)
a1扇宽=(宽度-框宽x2+搭接量x2)/4+(扇宽+封盖厚度)/2-封盖厚度+焊接熔量
a2扇宽=(宽度-框宽x2+搭接量x2)/2+[(扇宽+封盖厚度)/2-封盖厚度]x2+焊接熔量扇高=高度-框宽x2+搭接量x2+焊接熔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框尺寸为1200*1500mm
a1扇宽=(1200-60x2+8x2)/4+(66+2)/2-2+6=312
a2扇宽=(1200-60x2+8x2)/2+[(66+2)/2-2]x2+6=618
扇高=1500-60x2+8x2+6=1402
四扇推拉窗
扇宽=(宽度-框宽x2+搭接量x2-扣盖尺寸)/4+(扇宽+封盖厚度)/2-封盖厚度+焊接熔量
扇高=高度-框宽x2+搭接量x2+焊接熔量
以实德60系列为例:如窗框尺寸为1200*1500mm
扇宽=(1200-60x2+8x2-8)/4+(66+2)/2-2+6=310
扇高=1500-60x2+8x2+6=1402
注:搭接量一般为8-10mm(具体会有差异,看碰珠和五金件差异),扇宽为扇大面宽度,焊接熔量为6mm,封盖厚度也可以忽略不计。
另如有不同刚上面公式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