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资料分析之速算技巧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14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它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形式的数据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地完成资料分析题目,掌握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且有效的速算技巧。
一、尾数法尾数法是通过计算式子的尾数来快速确定答案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选项尾数各不相同的加法、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 345 + 236 178 的结果,我们只需要计算这三个数的尾数 5 + 6 8 = 3,所以答案的尾数就是 3,在选项中找到尾数为 3 的选项即可。
使用尾数法时,一定要注意数据的精度和小数点的位置,避免因粗心导致错误。
二、首数法首数法是通过确定计算结果的首位数字来选择答案。
适用于除法运算,尤其是选项首位数字不同的情况。
比如:计算 4567÷123,我们可以先计算 4567÷123 的首位数字,45÷12 商 3,所以答案的首位数字就是 3,在选项中找到首位是 3 的选项。
使用首数法时,要注意除数和被除数的位数,以及商的位数,必要时进行进位或借位的判断。
三、特征数字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等转化为特定的分数来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678×25%,因为 25% = 1/4,所以原式可以转化为678×1/4 = 1695。
再比如:计算 789÷125%,因为 125% = 1/8,所以原式可以转化为789×8 = 6312。
常见的特征数字要牢记,如 1/2 = 50%,1/3 ≈ 333%,1/4 = 25%,1/5 = 20%,1/6 ≈ 167%,1/7 ≈ 143%,1/8 = 125%,1/9 ≈ 111%等。
四、有效数字法有效数字法是根据题目精度要求,对数字进行取舍后计算。
在乘法运算中,两个数相乘,每个数都取前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取舍原则为: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0、1、2 时,全舍;第三位有效数字全为 8、9 时,全进;其他情况,一进一舍,小数四舍五入,大数反向变化。
⾏测资料分析技巧:速算技巧 做了许多⾏测模拟题还是没有有效的提升⾃⼰的分数?那是你没有掌握⼀些技巧和重点,下⾯由店铺⼩编为你精⼼准备了“⾏测资料分析技巧:速算技巧”,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测资料分析技巧:速算技巧 经常听到考⽣吐槽:“资料分析我会很多计算⽅法,但是⼀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了,真奇怪”、“哎呀,我资料分析就是计算速度慢,要不肯定得⾼分”、“⼀看到计算就头疼,有没有简便算法?”……诸如此类的声⾳。
其实,资料分析⼤家只需要掌握以下⼏个技巧,就可以保证在考试时快速求解答案。
今天就带⼤家来学习⼀下。
⼀、结合选项得答案A.1735.9B.2810.8C.3489.4D.4004.4 【答案】C。
解析:算式为A/B型,这类算式在计算时只需分⼦不变,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数字(第四位四舍五⼊,且⼩数点、零、百分号等对计算结果⽆影响的均忽略)。
即为:4284.3÷123。
再结合选项可知:选项⾸位不同,计算时估出⾸位3即可,故选C。
【点拨】此类题型主要训练分母快速取三位有效数字的能⼒,可通过⼤量练习提升⼀步除法运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A.753.2B.781.4C.816.3D.913.7 【答案】B。
解析:算式为A/B型,这类算式在计算时只需分⼦不变,分母取前三位有效数字(第四位四舍五⼊,且⼩数点、零、百分号等对计算结果⽆影响的均忽略)。
即为:689.2÷882。
再结合选项可知:选项⾸位“7”居多,故计算时猜测⾸位为“7”,然后估算第⼆位5太⼩,故选B。
【点拨】计算过程中要巧妙利⽤选项,减少⾃⼰的思考量,快速得出答案。
⼆、巧妙作乘提速度 例1.24×11=( )A.244B.254C.264D.274 【答案】C。
解析:24×11=24 ×(10+1)=240+24=264,故选C。
【点拨】乘法计算中,当其中⼀个乘数为11时,列竖式可以看成错开⼀位相加。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知识点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不仅题量大,而且分值较高。
然而,由于数据繁多、计算复杂,很多考生在这部分花费了大量时间,却仍难以保证准确率。
因此,掌握一些实用的速算技巧对于提高资料分析的解题效率和准确率至关重要。
一、估算法估算法是资料分析中最常用的速算技巧之一。
当选项差距较大时,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粗略的估算,从而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4567÷123”,我们可以将 4567 近似看作 4800,将 123近似看作 120,那么 4800÷120 = 40,通过估算可以快速判断出答案的大致范围。
在使用估算法时,要注意把握好估算的精度,避免因过度估算而导致误差过大。
二、直除法直除法是通过直接相除来计算商的首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比如,计算“5678÷124”,我们直接用 5678 除以 124,商的首位是 4。
直除法适用于比较大小和计算除法运算。
在比较分数大小时,通过直除得出商的首位,可以快速判断分数的大小关系。
三、截位法截位法是将数据进行截位简化计算的方法。
当数据位数较多时,可以对数据进行截位处理。
比如,将“45678”截位为“46000”,将“12345”截位为“12000”,然后进行计算。
截位法分为四舍五入截位和特殊值截位。
四舍五入截位是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四舍五入处理;特殊值截位则是将数据截位成易于计算的特殊值,如整十、整百、整千等。
四、化同法化同法是指将两个分数的分子或分母化为相同或相近的数,从而比较大小的方法。
例如,比较“3/7”和“4/9”的大小。
我们可以将“3/7”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4,得到“12/28”;将“4/9”分子分母同时乘以 3,得到“12/27”。
因为分母 28 大于 27,所以“3/7”小于“4/9”。
五、差分法差分法用于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若有两个分数,大分数为“a/b”,小分数为“c/d”,那么“(a c)/(b d)”称为差分数。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万能速算法-抽象法
引言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的速算题是考察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计算的能力。
其中,抽象法是一种常用的速算策略,可以在不使用具体数字的情况下快速得到近似的结果。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的抽象法速算算法及其应用。
抽象法速算算法
抽象法速算算法是基于近似计算的原理,通过对问题中的数字进行简化和抽象,从而达到快速计算的目的。
它适用于一些特定的情境,例如比例计算、百分数计算、平均数计算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抽象法速算算法:
1.比例计算:将比例中的数字进行简化,例如将1∶3简化为1∶2,以便更容易计算。
2.百分数计算: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进行计算,例如将65%转换为0.65.
3.平均数计算:将一组数字的总和除以个数得到平均数,例如5、7、9的平均数为(5+7+9)/3=7.
抽象法速算算法的应用
抽象法速算算法在公务员行测的资料分析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数据比较:根据已知信息,通过抽象法计算得到各个数据的近似值,从而进行比较和分析。
2.趋势判断:通过抽象法对数据进行近似计算,判断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3.排序和排名:通过抽象法对一组数据进行速算,得到数据的相对大小关系,从而进行排序和排名。
总结
抽象法是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一种常用的速算策略,通过简
化和抽象数字,快速得到近似的结果。
在解决比例计算、百分数计算、平均数计算等问题时,抽象法速算算法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方法。
在实际的行测考试中,熟练掌握抽象法速算算法将提高解题效率。
希望本文对你在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中的抽象法速算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计算与增长率相关的数据是做资料分析题当中经常遇到的题型,而这类计算有一些常用的速算技巧,掌握这些速算技巧对于迅速解答资料分析题有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两年混合增长率公式:如果第二期与第三期增长率分别为r1与r2,那么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为:r1+r2+r1×r2增长率化除为乘近似公式:如果第二期的值为A,增长率为r,则第一期的值A′:A′=A/1+r≈A×(1-r)(实际上左式略大于右式,r越小,则误差越小,误差量级为r2)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如果N年间的增长率分别为r1、r2、r3……rn,则平均增长率:r≈r1+r2+r3+……rn/n(实际上左式略小于右式,增长率越接近,误差越小)求平均增长率时特别注意问题的表述方式,例如:1.“从2004年到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不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2.“2004、2005、2006、2007年的平均增长率”一般表示包括2004年的增长率。
“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缩小型分数”变化趋势判定:1.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B扩大②若B 增长率大,则A/B缩小;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B扩大。
2.A/A+B中若A与B同时扩大,则①若A增长率大,则A/A+B扩大②若B增长率大,则A/A+B缩小;A/A+B中若A与B同时缩小,则①若A减少得快,则A/A+B缩小②若B减少得快,则A/A+B扩大。
多部分平均增长率:如果量A与量B构成总量“A+B”,量A增长率为a,量B增长率为b,量“A+B”的增长率为r,则A/B=r-b/a-r,一般用“十字交叉法”来简单计算:A:a r-b Ar =B:b a-r B注意几点问题:1.r一定是介于a、b之间的,“十字交叉”相减的时候,一个r在前,另一个r在后;2.算出来的A/B=r-b/a-r是未增长之前的比例,如果要计算增长之后的比例,应该在这个比例上再乘以各自的增长率,即A′/B′=(r-b)×(1+a)/(a-r)×(1+b)。
★【速算技巧一:估算法】要点:"估算法"毫无疑问是资料分析题当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计算进行之前必须考虑能否先行估算。
所谓估算,是在精度要求并不太高的情况下,进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选项相差较大,或者在被比较数据相差较大的情况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样,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多加训练与掌握。
进行估算的前提是选项或者待比较的数字相差必须比较大,并且这个差别的大小决定了"估算"时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李委明提示:“直除法”是指在比较或者计算较复杂分数时,通过“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两位),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资料分析的速算当中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并且由于其“方式简单”而具有“极易操作”性。
“直除法”从题型上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比较多个分数时,在量级相当的情况下,首位最大/小的数为最大/小数;二、计算一个分数时,在选项首位不同的情况下,通过计算首位便可选出正确答案。
“直除法”从难度深浅上来讲一般分为三种梯度:一、简单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二、通过动手计算能看出商的首位;三、某些比较复杂的分数,需要计算分数的“倒数”的首位来判定答案。
【例1】中最大的数是()。
【解析】直接相除:=30+,=30-,=30-,=30-,明显为四个数当中最大的数。
【例2】32409/4103、32895/4701、23955/3413、12894/1831中最小的数是()。
【解析】32409/4103、23955/3413、12894/1831都比7大,而32895/4701比7小,因此四个数当中最小的数是32895/4701。
李委明提示:即使在使用速算技巧的情况下,少量却有必要的动手计算还是不可避免的。
【例3】6874.32/760.31、3052.18/341.02、4013.98/447.13、2304.83/259.74中最大的数是()。
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资料分析模块,大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如何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
若不控制时间,大部分人正确率能达到80%以上,可一旦按照考试要求掐时间做(30分钟以内),正确率就大幅度下降,陷入欲速则不达的窘境。
可见,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尤为重要。
若想提升速度,需要从两方面同时发力,一是找数据的速度,二是算数据的速度。
下边我主要从算数据方面给大家分享技巧方法第一节加减乘除运算技巧加减乘除的应试技巧既简单又实用,是提升资料分析计算环节速度的基础。
一、加减法技巧1、错位叠加法:每一个加数,从高位起,按照对应的位数分别累加,累加结果不足两位时前边需补0,然后把所有累加结果从高位起往后错开一位叠加(像楼梯凳一样)例题:62355+23056+34267+4123=?计算过程:加万位6+2+3=11,加千位2+3+4+4=13,加百位3+0+2+1=06,加十位5+5+6+2=18,加个位5+6+7+3=21,然后错开一位叠加,如下图所示:2、临近相减法:一般求几个数的和与另外几个数的和之差的时候,形如(A+B+C)-(a+b+c),我们可以找数值相近的先做差,再求和。
材料:题目:2016~2018年,全国茶叶产量之和比2013~2015年产量之和增加了:A.100~150万吨之间B.不到100万吨C.超过200万吨D.150~200万吨之间参考答案:A解题过程:根据题意,需计算(231.3+246+261.6)-(188.7+204.9+227.7),显然较麻烦,可先找临近的做减法,一般可以口算,再求和。
如先算231.3-227.7=3.6,再算246-204.9=41,再算261.6-188.7=80略小,根据选项,3.6+41+80只能选A3、尾数法:通过直接运算结果的末位数字来确定选项的方法,因为资料分析中,加减法通常为准确值,因此在合差计算中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来进行答案的秒杀。
材料:题目:“十二五”期间华为销售收入总计达到________百万元。
第一章速算技巧一、加法计算多位数求和。
(1)求和个数≥6时,取第一位,将后面的数看成0.5。
(2)求和个数≤7时,取前两位,将后面的数看成0.5。
Eg:5709.9+3825.5+1901.7+1883.7+1293.3+1998.9+2465.7=( )A. 13576.1B. 14087.2C. 16078.0D. 19078.7解析:求和个数为7个,取前两位,即=57.5+38.5+19.5+18.5+12.5+19.5+24.5=190.5,秒选D二、减法计算原则:不借位或者少借位1、划线法974-546 9-5=4 74-46=28 结果=428344-282 34-28=6 4-2=2 结果=62890-362 8-3=5 90-62=28 结果=5282、插入临界值2715 12815-788=27 815 800 7881、化乘为加74824×14.6%=将14.6%拆分成①10%+4%+0.6%或②10%+5%-0.4%2、特殊分数(需记忆)3、提取公因数63777×13.3%-62789×13.7%=63777×13.3%-62789×(13.3%+0.4%)=(63777-62789)×13.3%-62789×0.4%4、速乘技巧A×5 A 2A××0.5A×错位相加A×错位相间Eg:172×1.1=1 7 2+ 1 7 21 8 9.2178×0.9=1 7 8- 1 7 81 6 0.21、截位直除(1)怎么截?①一步除法AB 、A+BC 、A B+C只截分母②多步除法AB ÷C 、A B ×CD 、A B ÷C D分子分母都截,截完约分(2)截多少?①选项差距大,保留2位②选项差距小,保留3位选项差距大的特征:首位不同,如2、3、4、5;0.2、0.3、0.4、0.5 首位相同,但次位差>首位,如32、38(8-2>3)注意:不截位情况:选项有效数字一样(如2万、200万,64万、640万),且选项带单位3、等比例缩放原则:分子与分母以相同的倍数增加或减少,分数的大小不发生改变。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术“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能够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假设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别离仅仅大一点,这时利用“直除法”、“化同法”常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利用“差分法”却能够专门好地解决如此的问题。
基础概念:在知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咱们概念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别离做差取得的新的分数咱们概念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确实是“大分数”,313/51.7确实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确实是“差分数”。
“差分法”利用大体准那么——“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一、假设差分数比小分数大,那么大分数比小分数大;二、假设差分数比小分数小,那么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假设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那么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确实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能够通过“直除法”或“化同法”简单取得),因此324/53.1>313/51.7。
专门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准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常常联系在一路利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常常碰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取得“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常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若是两个分数相隔超级近,咱们乃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形相对照较复杂,但如果是运用熟练,一样能够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依照: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李委明提示:利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一、基本公式法所谓基本公式,就是我们前面说到的一些公式,比如说增速公式,增速公式里面肯定含有年增速、复合增速以及倍数增速公式,我们先看看这些常用的公式。
增速公式,我们在这主要介绍两种,一个是年增速,一个是复合增速,这两个的难度都不是很高,我们在解答的时候,只要记住公式,套用公式就可以了。
+++++++++++++++++++++++++++++++++++++++++++++++++++++ 年增速=末期值/基期值-1=(末期值-基期值)/基期值=增加量/基期值;复合增速=r1+r2+r1×r2(其中:r1是末期的增速,r2是基期的增速);增加量=末期值-基期值=末期值×增速/(1+增速)比重增减公式=(A/B)×(a-b)/(1+a)(其中a为A的增速,b为B的增速)+++++++++++++++++++++++++++++++++++++++++++++++++++++ 我们学习这些公式,不是为了记忆,而是要应用,所以我们在记忆的同时,一定要理解这些公式,对于之前没有接触的公式,我们可以在复习的时候,自己化简一下,这样就有助于记忆。
这些公式,记住了,然后就是应用啦,我们来看看相应的试题吧。
************************************************************************************** 【真题示例1】“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3255元提高到2010年的5919元,增加2664元,年均增长12.7%;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年均增长8.9%。
比“十五”期间农村居民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速度高3.6个百分点。
116.“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名义增长率约为()。
A.58.2% B.63.7% C.74.5% D.81.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增长率这一知识点,着重考查估算能力。
行测速算方法与技巧口诀一、概述在行测中,速算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掌握一些速算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题目。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速算方法和技巧。
二、整数运算1. 乘法的速算口诀:先算个位数,再算进位数。
例如:63 × 7 = 441,先算个位数3 × 7 = 21,再算进位数6 × 7 = 42,最后将结果相加得到441。
2. 除法的速算口诀:先算商,再算余。
例如:48 ÷ 6 = 8,先算商4,再算余数8。
三、分数运算1. 分数加减法的速算口诀:通分后直接相加或相减。
例如:1/2 + 1/4 = 3/4,先将1/2通分为2/4,然后直接相加得到3/4。
2. 分数乘法的速算口诀:分子相乘,分母相乘。
例如:2/3 × 3/4 = 6/12,分子2 × 3 = 6,分母3 × 4 = 12。
3. 分数除法的速算口诀:倒数相乘。
例如:2/3 ÷ 3/4 = 8/9,先将3/4取倒数得到4/3,然后按照分数乘法的口诀进行计算。
四、百分数运算1. 百分数转换为小数:将百分数去掉百分号,除以100。
例如:75%= 0.75。
2. 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将小数乘以100,加上百分号。
例如:0.6 = 60%。
3. 百分数之间的运算:直接按照百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例如:60% + 40% = 100%。
五、近似计算1. 近似数的加减法:保留最高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
例如:34.56 + 12.345 ≈ 34.6 + 12.3 = 46.9。
2. 近似数的乘法:保留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并将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2.3 × 4.56 ≈ 10.5。
3. 近似数的除法:保留有效数字,其他数字舍去,并将结果进行四舍五入。
例如:7.8 ÷ 2.34 ≈ 3.3。
六、快速计算技巧1. 快速计算平方数:以5为中心,向左右对称。
行测速解技巧
行测速解技巧包括以下几种:
1. 插值法:在比较两个数大小时,运用一个中间值进行“参照比较”,从而迅速得出这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2. 凑整法:在计算过程中,将中间结果凑成一个整数,从而简化计算。
包括加/减法的凑整,也包括乘/除法的凑整。
3. 放缩法:在数字的比较计算中,如果精度要求并不高,可以将中间结果进行大胆的“放”(大)或者“缩”(缩小),从而迅速得到待比较数字大小关系的速算方式。
4. 零计算巧得答案:通过分析题干、选项或材料特点,避开计算,直接得到答案,缩短解题时间。
5. 首位不同用首数:通过计算首位数字直接确定答案,首位数字可以是前一、两位数字。
一般运用于加法、减法或除法的运算中;选项首位或前两位数字不同。
6. 有效数字巧取整:在计算多位有效数字的数据时,可将其个位、十位或百位等的数据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舍位,得到相对简单的数据,再进行计算。
多用于乘法或除法的运算中;题目选取差距较大且对计算的精度要求不高。
7. 特征数字巧转换:利用一些常用数据的数字特性,将小数、整数和分数三者进行相互转化,减少计算量,提高解题速度。
请注意,这些技巧并不能完全替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计算技能,而是作为辅助工具来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基础计算方法与速算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模块,而其中的计算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问题。
掌握好基础计算方法和速算技巧,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还能大大节省时间,为其他题目争取更多的机会。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基础计算方法1、加法运算加法运算在资料分析中较为常见。
我们可以采用从左到右逐位相加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较为繁琐。
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可以采用凑整法。
例如,计算 235 + 768 + 165 时,可以先将 235 和 165 相加得到 400,再加上 768 就相对简单很多。
2、减法运算减法运算时,要注意借位的问题。
如果减数的某一位小于被减数的对应位,需要向前一位借 1。
当数字较大时,可以考虑采用转化的方法,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来计算。
比如 856 378 ,可以转化为 856 +(-378),然后按照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3、乘法运算对于乘法运算,我们要熟练掌握乘法口诀。
在多位数乘法中,可以采用竖式计算的方法,从低位到高位依次相乘,并注意进位。
此外,还可以利用因数分解的方法简化计算。
例如,计算 25×32 ,可以将 32分解为 4×8 ,先计算 25×4 = 100 ,再乘以 8 得到 800 。
4、除法运算除法运算中,要注意商的位置和余数的处理。
长除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但对于能够整除或有明显规律的除法,可以直接得出结果。
比如 720÷8 = 90 ,因为 8×90 = 720 。
二、速算技巧1、尾数法当选项的尾数不同时,可以通过计算算式的尾数来快速得出答案。
例如,计算 123 + 456 + 789 的结果,只需要计算这三个数的尾数 3+ 6 + 9 = 18 的尾数 8 ,然后在选项中找到尾数为 8 的选项即可。
2、首数法在除法运算中,如果选项的首位数字不同,可以通过计算商的首位数字来快速排除错误选项。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涉及到的数学问题不多,但是有速算技巧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问题。
本文将重点分析资料分析部分的速算技巧。
一、百分数转小数在考试中,经常会看到百分数的运算,如果每次都要手算不仅费时费力,还很容易出错。
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技巧将百分数转化为小数进行计算。
举例来说,如果要计算30%的400,我们可以将30%转为小数0.3,然后将0.3乘以400,就可以得到答案:120。
同样地,如果要计算80%的200,我们将80%转为小数0.8,然后将0.8乘以200,就可以得到答案:160。
这样做的好处是,计算速度更快,不容易出错。
二、倍数的计算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有要求计算某个数的倍数或者几分之几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倍数的计算方法。
举例来说,如果题目要求计算50的4倍,我们可以将50乘以4,也就是50+50+50+50,计算出答案:200。
同样地,如果题目要求计算20%的5倍,我们可以先将20%转为小数0.2,然后将0.2乘以5,得到1,最后将1乘以原数即可。
这种计算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易于理解记忆。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多使用这种计算方法,以便在考试中更加得心应手。
三、比例运算比例运算是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类问题。
例如,要求计算两个数的比值、比例、平均数等等。
为了迅速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倍数法:如果要求计算两个数的比值,可以采用倍数法,即将两个数同乘以一个数,使得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更加直观。
举例来说,如果要求计算40和60的比值,我们可以将其同乘以10,得到400和600,这样的比值就更加明显了,即2:3。
2.代数法:使用代数法可以更加灵活地解决比例运算问题。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计算三个数a、b、c的比例,我们可以用x表示其中一个数,设a:x=b:y=c:z,则可以列出一个方程组来解决。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代数运算,快速求得平均数、差值等等。
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_速算十大技巧随着公务员考试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关注公务员行测的资料分析。
而在行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速算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公务员行测中常用的十大速算技巧。
一、近似计算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快速进行估算,比如购物时对价格进行快速的估算。
在公务员行测中,这种技巧也同样常用。
例如,算一个近似的数字,比如13,我们可以选择用数字13后面的数字零来代替,从而得出130。
这类似的技巧在行测中经常用到。
二、快速乘法如果要计算两个数字相乘,我们可以将其中一个数字拆分成两个数字。
例如,将8拆成5+3,那么10×8变成10×5+10×3=50+30=80。
这个技巧在繁琐的计算中尤其有效。
三、快速除法快速除法和快速乘法类似。
如果要计算一个数字除以另一个数字,我们可以将被除数拆成两个部分,比如27可以拆成20+7。
现在,如果要将2738除以27,我们可以将2738拆成2700+38,由于27是3×9的形式,因此,我们可以将38除以9,从而得出解答。
四、倍数转换如果需要计算一个数字的倍数,比如40的6倍,我们可以将40乘以6,然后除以2,即40×6÷2=120。
这种技巧很适合快速计算两个数字的倍数。
五、相近数相乘在公务员行测中,有时会出现需要进行大数字的乘法计算,此时,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两个数字逐位相乘,然后将结果相加,这样可以缩短计算时间。
六、快速平方计算数字的平方有很多种方式。
其中一种方法是,将该数字的一半平方数加上其一半的平方数,比如22的平方等于11的平方加上11的平方,即11×11+11×11=242。
七、减一术如果需要将一个数字减1,我们可以在使用减法的同时使用加法,即42-1=42+(-1)=41。
八、倍数增加对于一个数字,如果需要计算其某个倍数,我们可以将该数字减去一个基础数字,然后将结果加上另一个数字,从而得到该数字的倍数。
行测资料分析速算技巧行测分析之速算技巧(一)文字快速定位法””文字型材料文字材料基本由并列结构和总分结构构成,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
因此可借用文章阅读中的段落结构分析法来理清各个相关数据间的并列或总分关系。
快速浏览整篇材料,提取片段信息、关键词汇并做好标记,然后根据片段信息分析各段大意,再观察题目,通过题目所给信息,对应上步提取的关键词,可快速定位到文章的相关段落,起到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例如:当材料中出现较多时间段或时间点时,可做好标记,公务员考试中的命题经常会围绕这些出一些计算(如同比等)或分析类题目,通过'时间名词“查找可起到缩短时间、提高做题速度的效果。
(二)表格交叉项法””表格型材料表格材料的主要特点是数据量大、分类清晰。
表格由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组成。
表格数据在横标目和纵标目的交叉处获得,是对横纵标目两方面信息结合起来的描述。
在解答表格型材料的题目时,在快速浏览表格后,弄懂其标题(包括单位)、横标目、纵标目、表格数据和注释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标目,即可在其交叉处获得相应的数据。
当出现二级或多级标目时,考生应多注意其中的数据关系,这部分易出现陷阱。
(三)图形要点抽取法””图形型材料快速浏览图形后,弄清其标题、横坐标(单位)、纵坐标(单位)和图注等所代表的意义,再根据题目定位到相应的横、纵坐标和图注,即可获得相应的数据。
这种方法适用于统计图,其主要特点是数据量相对较小、数据趋势明显。
统计图样式较多,不同类型统计图要从不同的要点入手。
例如:扇形图主要提取标题、图注信息;条形图、折线图主要提取横纵坐标等要点。
在公考中,公考题的图形具有绘制精确的特点,考生可携带量角器,直尺或三角板等一些辅助工具。
可以起到简化计算的效果。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一)李委明提示:“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
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差分数...”作比较...:..“大分数...”与.“小分数...”代替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可以通过“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324/53.1>313/51.7。
特别注意: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二、“差分法”与“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与“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与“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1】比较7/4和9/5的大小【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大分数小分数9/5 7/49-7/5-1=2/1(差分数)根据:差分数=2/1>7/4=小分数因此:大分数=9/5>7/4=小分数李委明提示:使用“差分法”的时候,牢记将“差分数”写在“大分数”的一侧,因为它代替的是“大分数”,然后再跟“小分数”做比较。
行测资料分析之速算技巧作为国家公务员,避免不了要面对大量繁杂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
就目前公务员行测考试趋势来看,这种针对考生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理解和分析的综合能力的考查也变得尤为突出。
金路公务员行测教研中心对历年考情的调查发现,大部分考生已经足够重视资料分析的复习,但在行测考试中这部分的得分仍较低。
经过大量的研究与辅导,发现很多考生在计算过程仍然存在计算速度慢,较易失误等问题。
同时很多考生也反映在做资料分析题的时候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触:题目会做,但耗费时间较长,且容易出错。
针对这种情况金路教研中心经过大量的沉淀与研究提炼出一种新型速算方法:口算终极六步(最后只需其中一步即可)。
希望能对各位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资料分析口算终极六步法则第一步:定位;第二步:选取百分数规则;第三步:五舍六入法则;第四步:分子分母大小关系,引起的差与和问题;第五步:倍数关系转化;第六步:百分数为此类运算的最终结果。
案例分析(1)349.34/(1+23.06%) 、 349.34/(1+3.06%)第一步:任何百位数(十位、千位数)除以1+百分比,所得的结果仍为百位数(十位、千位数);运算前期,可将百分比写成小数,以便后续对位作差或和。
案例(1)最终结果为三位数。
第二步:选取百分数的基数为“分母”,分为三个层级,层级越细,精确程度越高;案例(1)百分数选取如下:层级一,100%对应123.06;层级二,10%对应12.306;层级三,1%对应1.2306。
第三步:四舍五入规则在此类运算中小改动, 6则进位、 5则舍掉;如,349.34可当做349;123.06可当做123;因为最终的运算时允许一定范围的误差,而作为公考要求已经远远足够。
第四步:参照分母选取的百分数,目的是使分子、分母之间的差值接近,以便于三个层级的依次运用;而考试未必用到第三层级,往往第一层级已经足够。
案例(1)分解初期:100%对应123.06,则把300%对应369,与分母349最为接近(第一层级已经选择完毕,而且与我们的要求相符,此种选择暗含整十、整百的思想,望谨记);分解中期:369与349相差20,选取百分数的分母比分子大,因此我们应该在初期百分比的基础上减去20所对应的百分比,而10%对应12(12.306当做12处理),则20%对应24(第二层级则在此步分解终结);分解末期:我们本需减掉20所对应的百分比即可,减掉20%之后,多减了4,所以应该再加上4所对应的百分比,因1%对应1.2306,所以3.5%约等于4,(此不需要简单的倍数关系估算,在熟练后即可灵活运用)。
第五步:得到答案。
300%-20%+3.5%=283.5%,此时百分号即可省略,283.5即为我们所求的最终结果。
注意事项:(1)此类运算,如此繁琐的文字解释是为了阅读者方便,并且自己可以分解并不断推演,随着熟练程度的不断提升,中间的若干环节直接可以省略;(2)第一类允许的误差范围为1-2,此为运算的最大误差;而资料分析本身所提供的数据,差距在3以上。
(3)分子、分母以前三位直接对应(作差),最终注意结果小数点即可。
如,349.34/(1+23.06%) 可写作349.34/123.06 ;349.34/(1+3.06%) 可写作349.34/103.06 。
同理解决349.34/103.06,100%对应103.06,则300%对应的是309,349比309多40,则在300%的基础加上40所对应的百分比,10%对应是10,所以加上40%即可,则答案为340。
(允许答案误差为1)实例解析:从地区分布情况看,东、中、西各地区高速公路总量以及所占比重都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千米,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56%;中部地区5014千米,占25.8%;西部地区3545千米,仅占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的18.2%。
在各地区的公路总里程中,东部地区高速公路所占比重为2.0%,中部地区为0.9%,西部地区仅为0.6%,中部地区所占比重不到东部地区的一半,西部地区不足东部地区的三分之一。
在全国高速公路超过1000千米的7个省中,东部地区有5个,其中山东超过2000千米,达2077千米,河北、广东分别超过和达到1500千米,而中、西部地区高速公路超过1000千米的省各只有1个,分别是河南1077千米和四川1144千米。
1.按照统计资料,山东高速公路里程占本区域的比例为( )。
A.19%B.20%C.21%D.22%【答案】A【解析】第一部分东部地区共有高速公路10878千米与第三部分山东公路里程为2077千米,所以山东高速公路里程所占比例为:,207(分子)比216(分母)少9,所以要在200%的基础上减去9所对应的百分数,10%对应的是10.8,所以9?9% ,即200%-8%=191%,所以最终比例为19.1%。
希望各位认真体会并感悟,后续将继续公布相关运算。
有补充或意见可以留言,与各位共同探讨。
练习题及解析:(1)356.36/(1+11.2%),100%对应111,10%对应11,1%对应1,开始运算300%对应333,356比333多23,20%对应22,1%对应1,则答案为321;(2)458/(1+22.4%),100%对应122,10%对应12,1%对应1.2,开始运算400%对应488,88比58多30,20%对应24,5%对应6,则答案为425;(3)263/(1+31.3%),直接可知200%对应262.6,则答案为200.3。
(0.3是估算,263比262.6多0.4,1%对应的是1.3,0.1%为0.13,则0.3%约为0.4);下面是赠送的合同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教育机构劳动合同范本为大家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一定帮助。
一、_________ 培训学校聘请_________ 籍_________ (外文姓名)_________ (中文姓名)先生/女士/小姐为_________ 语教师,双方本着友好合作精神,自愿签订本合同并保证认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各项义务。
二、合同期自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起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止。
三、受聘方的工作任务(另附件1 )四、受聘方的薪金按小时计,全部以人民币支付。
五、社会保险和福利:1.聘方向受聘方提供意外保险。
(另附2 )2.每年聘方向受聘期满的教师提供一张_________ 至_________ 的来回机票(金额不超过人民币_________ 元整)或教师凭机票报销_________ 元人民币。
六、聘方的义务:1.向受聘方介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和聘方有关工作制度以及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
2.对受聘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3.对受聘方的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4.按时支付受聘方的报酬。
七、受聘方的义务:1.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不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
2.遵守聘方的工作制度和有关外国专家的管理规定,接受聘方的工作安排、业务指导、检查和评估。
未经聘方同意,不得兼任与聘方无关的其他劳务。
3.按期完成工作任务,保证工作质量。
4.遵守中国的宗教政策,不从事与专家身份不符的活动。
5.遵守中国人民的道德规范和风俗习惯。
八、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1.双方应信守合同,未经双方一致同意,任何一方不得擅自更改、解除和终止合同。
2.经当事人双方协商同意后,可以变更、解除和终止合同。
在未达成一致意见前,仍应当严格履行合同。
3.聘放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受聘方解除合同:a 、受聘方不履行合同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经聘方指出后,仍不改正的。
b 、根据医生诊断,受聘放在病假连续30天不能恢复正常工作的。
4.受聘方在下述条件下,有权以书面形式通知聘方解除合同:a 、聘方未经合同约定提供受聘方必要的工作条件。
b 、聘方未按时支付受聘方报酬。
九、本合同自双方签字之日起生效,合同期满后即自行失效。
当事人以方要求签订新合同,必须在本合同期满90天前向另一方提出,经双方协商同意后签订新合同。
受聘方合同期满后,在华逗留期间的一切费用自理。
十、仲裁:当事人双方发生纠纷时,尽可能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
若协商、调解无效,可向国家外国专家局设立的外国文教专案局申请仲裁。
本合同于_________ 年_________ 月_________ 日在_________ 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_________ 文写成,双方各执一份,两种文本同时有效。
聘方(签章)_________受聘方(签章)_________签订时间: 年月日二手房屋买卖合同范本由应届毕业生合同范本卖方:_______________(简称甲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买方:_______________(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就乙方向甲方购买房产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信守执行。
第一条乙方同意购买甲方拥有的座落在______市_____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拥有的房产(别墅、写字楼、公寓、住宅、厂房、店面),建筑面积为_____平方米。
(详见土地房屋权证第_______________号)。
第二条上述房产的交易价格为:单价:人民币________元/平方米,总价: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大写:____佰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
本合同签定之日,乙方向甲方支付人民币__________元整,作为购房定金。
第三条付款时间与办法:1、甲乙双方同意以银行按揭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申请银行按揭(如银行实际审批数额不足前述申请额度,乙方应在缴交税费当日将差额一并支付给甲方),并于银行放款当日付给甲方。
2、甲乙双方同意以一次性付款方式付款,并约定在房地产交易中心缴交税费当日支付首付款(含定金)人民币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给甲方,剩余房款人民币____________元整于产权交割完毕当日付给甲方。
第四条甲方应于收到乙方全额房款之日起____天内将交易的房产全部交付给乙方使用,并应在交房当日将_________等费用结清。
第五条税费分担甲乙双方应遵守国家房地产政策、法规,并按规定缴纳办理房地产过户手续所需缴纳的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