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多索茶碱对比氨茶碱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7.80 KB
- 文档页数:2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刘兰发表时间:2017-04-13T13:32:30.890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作者:刘兰[导读] 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治疗效果。
湖南省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摘要】目的:观察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2例实施多索茶碱治疗、B组43例氨茶碱治疗,就组间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比对。
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A组治疗有效率92.86%、B组治疗有效率72.09%,组间比对,A组明显优于B组(P<0.05);在安全性方面,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28%,组间比对,A组明显低于B组(P<0.05)。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较为多见,相比氨茶碱,采取多索茶碱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气道阻塞增加患者的呼吸道阻力,从而引发肺功能不全是本病的病理特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环境的改变及个人习惯的变化,使得本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慢性阻塞性肺病类型较多,其中常见的包括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等,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1]。
对于本病的治疗,目前临床上普遍采取的措施便是氨茶碱治疗,其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呼吸道症状,但药物不良反应是不容忽视的存在,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多索茶碱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药物,其问世弥补了氨茶碱不良反应这一缺陷。
此次我院也就上述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比对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诊的8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全部患者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且排除了伴有溃疡病、合并严重哮喘及慢阻肺不能停用激素及β2受体激动剂者及伴有茶碱过敏史者。
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3-06-19T00:58:09.9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3月5期作者:罗勇飞[导读]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分析罗勇飞(衡阳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湖南衡阳421000)摘要:目的 对慢阻肺治疗过程中多索茶碱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选择30例慢阻肺患者,将所有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以氨茶碱治疗为主,观察组以多索茶碱注射液开展治疗,时间为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在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相同,P>0.05。
结论 在临床上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多索茶碱注射液开展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关键词:多索茶碱;慢阻肺;应用效果前言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在病情恶化之后会出现严重的肺部功能障、通气和呼气受到阻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因此,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利用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现阶段,临床上针对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对肺部功能状况进行缓解[1]。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通过回顾性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在慢阻肺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效果。
研究报告如下。
1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1.1研究资料在本次研究过程中选择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抽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15例,平均年龄(51.34±3.47)岁,男女患者分别为7例、8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1.43±4.35)岁,男女患者分别为9例、6例。
两组患者之间的相关资料差异并不突出,P>0.05,具有可研究性。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有参与研究的对象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在研究过程中为了保证研究的合理性需要对有严重脏器障碍性疾病、精神状况异常以及药物过敏史的患者进行排除。
西藏地区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分析在西藏地区治疗慢阻肺患者中应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西藏地区200例慢阻肺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100例)氨茶碱治疗,给予实验组(100例)多索茶碱治疗。
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索茶碱应用于西藏地区慢阻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应用价值明显。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慢阻肺【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5-0119-01慢阻肺是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
其主要特征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呼吸时呼吸道阻力增加,从而引发肺功能不全[1]。
慢阻肺病死率较高,有必要尽早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将对在西藏地区慢阻肺患者中应用多索茶碱与氨茶碱的临床疗效展开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西藏地区慢阻肺患者,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慢阻肺,同时排除治疗药物过敏、近期未服用相关药物、精神异常等情况。
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48±3.48)岁;实验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63~80岁,平均年龄(69.57±3.51)岁。
所有患者知情并自愿参与,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补液、氧气吸入、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给予对照组氨茶碱(国药准字:H14022613;生产厂家:石药银湖制药有限公司),将0.25g氨茶碱与250ml 5%葡萄糖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治疗一次。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效果。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7月—2019年9月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59例,给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氨茶碱组(59例,给予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具体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多索茶碱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氨茶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氨茶碱组(P<0.05)。
结论:多索茶碱治疗COPD的疗效要显著优于氨茶碱组,并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索茶碱;氨茶碱【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05-0075-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国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功能严重下降而导致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临床治疗主要以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气道痉挛为主。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作为临床常见的治疗COPD的药物之一,能有效改善呼吸肌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1]。
开展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哪一种药物的疗效更佳,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自2017年7月—2019年9月期间在本院内科接受治疗的118例COPD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多索茶碱组、氨茶碱组,每组各59例。
其中对照组男31例、女2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为(60.13±8.79)岁;男30例、女29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为(59.39±8.59)岁。
对比发现两组基本数据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开始时给予吸痰、吸氧、抗感染、祛痰等基础操作。
之后给予多索茶碱组多索茶碱进行治疗,200mg的多索茶碱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后,行静脉滴注,每天两次;氨茶碱组则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250mg的氨茶碱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后,行静脉滴注,每天两次。
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分析童宇锋发布时间:2023-06-08T09:20:04.058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5期作者:童宇锋[导读] 观察分析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与研究组(n=24),对2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氨茶碱治疗,对24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3(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7(70.8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
结论:与氨茶碱治疗方式相比,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慢阻肺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还能切实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嵊州市浦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24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效果。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收治的48例慢阻肺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24)与研究组(n=24),对2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氨茶碱治疗,对24例研究组患者实行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3(95.83%),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7(70.83%),两组数据相比差别较大,研究组更优(p<0.05)。
结论:与氨茶碱治疗方式相比,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慢阻肺的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具有可靠性与安全性较高的特点,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还能切实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索茶碱注射液;慢阻肺;治疗效果引言慢阻肺属于比较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反复发作会对肺功能产生损害。
近几年,慢阻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研究人员的关注度也显著提高,想要降低这一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危害,优化治疗效果[1]。
虽然临床对慢阻肺进行治疗的药物有很多,但是实际的疗效不同,多种药物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使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和银花泌炎灵片进行联合治疗的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
3讨论急性膀胱炎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是由多种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膀胱壁急性炎症性疾病,该病发病急促且多见于女性患者,典型临床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甚至急迫性尿失禁,目前临床上主要根据致病菌属进行抗菌治疗,病情一般可迅速好转,但反复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部分患者已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药及中成药的抗菌作用得到人们的关注[2]。
过去临床上使用银花泌炎灵片主要治疗前列腺炎、急性膀胱炎、急性肾炎等疾病,而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银花泌炎灵片具有较好的抗炎、抗菌作用,且药物毒副作用较低,是一种安全、高效的广谱灭菌药物。
此次研究中选择的左氧氟沙星是临床常用广谱抗菌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菌DNA 旋转酶的活性起到杀菌的作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左氧氟沙星会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血管造成损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影响治疗效果[3]。
我院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银花泌炎灵片进行联合治疗,银花泌炎灵片是由车前子、瞿麦、灯芯草、萹蓄、金银花、灯芯草、石韦、桑寄生等中药经现代制药工艺处理加工而成的纯中药,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的功效,且具有较好的抗炎和增加吞噬细菌能力的作用,还可修复细菌感染灶,对临床上绝大多数致病菌能起到作用,是一种广谱且低毒的灭菌药物[4],且该药易吸收、起效快、作用持久,通过此次研究可知将银花泌炎灵片与左氧氟沙星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膀胱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胶囊,疗效明确,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高,同时该联合治疗方案实现了标本同治,能够巩固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是治疗急性膀胱炎的理想联合用药方案[5]。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比较摘要】目的:对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选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氨茶碱治疗)和治疗组(多索茶碱治疗),每组均分为52例,观察及比较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后的PaO2(99.54±10.37)mmHg、PaCO2(39.24±2.77)mmHg,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干预后的PaO2(94.43±11.34)mmHg、PaCO2(37.73±2.55)mmHg,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1(98.0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的43(82.69)%,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应用多索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慢性堵塞性肺疾病;疗效【中图分类号】R56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128-0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不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且死亡率极高,在全球可高达10%左右。
其病因是与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直接关系,临床多以喘息、咳痰加重为主要表现,严重可并发为肺心病以及呼吸衰竭等常见慢性疾病,对患者的呼吸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通过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手段,但效果不甚理想,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心悸等不良事件的发生[1]。
为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本文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多索茶碱、氨茶碱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深入探讨,该具体报道如下。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对比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
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 例,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组。
对照组共33 例,治疗用药为氨茶碱;实验组共33 例,治疗用药为多索茶碱。
观察比较两组效果。
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不良反应少(P<0.05),差异显著。
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时应用多索茶碱,疗效佳,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氨茶碱;多索茶碱;疗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73-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症状较重,且病程较长,在细菌、冷空气及病毒等刺激下引起呼吸困难,直接影响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是临床处理该病时主要采用的措施,通过应用相应药物改善症状,解除痉挛。
氨茶碱、多索茶碱均为常用药。
现搜集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 例,总结性对比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效果,回顾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6 例,按照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组。
对照组均龄(64.22±5.14)岁,共33 例,年龄范围46-82 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是10 例、23 例,病程均是(3.16±1.20)年,病程范围6 个月-7 年。
实验组均龄(64.20±5.11)岁,共33 例,年龄范围47-83 岁,女患者与男患者分别是11 例、22 例,病程均是(3.11±1.21)年,病程范围6 个月-7.5 年。
对照组与实验组临床资料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1.2.1 氨茶碱对照组治疗用药为氨茶碱,氨茶碱注射液(国药准字H44023821,包装规格10ml:0.25g),每日1 次,每次取250mg 溶于100ml 葡萄糖中,对患者静脉滴注,共7-10d。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曾艳【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16【摘要】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doxofyl ine and aminophyl 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doxofyl in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received aminophyl 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98%,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group(80%)significantly(P<0.05),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doxofyl i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s better.%目的:对比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应用在慢阻肺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摘要:目的:观察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应用在慢阻肺临床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方法:取76例我院2019.03-2020.10接诊慢阻肺病人作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常规组(n=37,氨茶碱治疗)和实验组(n=39,多索茶碱),对比不良反应率、肺功能指标、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常规组FEV1/ FVC (65.80±9.05)%,FEV1(1.61±0.18)L,比实验组(78.12±10.42)%、(1.82±0.24)低,实验组2.56%(1/39)不良反应率低于16.22%(6/37)的常规组,总有效率2.56%(1/39)比常规组78.38%(29/37)高,P<0.05。
结论:相比于氨茶碱,多索茶碱在慢阻肺临床治疗中效果更优,且具有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应用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应用。
关键词:效果观察;慢阻肺治疗;用药安全性慢阻肺(COPD)具有进行性发展特征,是常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一般以肺部慢性炎症、呼吸受阻、气道阻塞为典型表现,具有较高病死率,容易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十年[1]。
氨茶碱类药物虽可缓解患者症状,但难以准确掌握用药浓度,不利于长期服用。
故此,本文结合我院2019.03-2020.10接诊的76例慢阻肺病人用药资料,对比观察了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76例我院2019.03-2020.10接诊慢阻肺病人作为实验样本,随机分为常规组(n=37,氨茶碱治疗)和实验组(n=39,多索茶碱)。
排除标准:(1)对多索茶碱、氨茶碱过敏;(2)遵医行为差;(3)合并心肝肾脏器疾病;(4)支气管扩张、肺结核、间质性肺炎者。
入组标准:伦理委员会批准,无恶性肿瘤,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慢阻肺病人。
实验组1至8年病程,平均(4.08±1.15)年,40至75岁,平均(57.27±6.34)岁,常规组1至8年病程,平均(4.12±1.19)年,41至75岁,平均(57.54±6.18)岁,(P>0.05)。
氨茶碱与多索茶碱应用在慢阻肺临床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对比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情况。
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10月,结束于2022年9月,将62例患者分组对比,氨茶碱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多索茶碱组采用多索茶碱治疗,对比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治疗效果情况。
结果:(1)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对照中,治疗前两组无明显差异,治疗后氨茶碱组为1.19±0.72,多索茶碱组为0.51±0.33,(t=8.165,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
(2)氨茶碱组和多索茶碱组治疗效果对照中,氨茶碱组总有效率为25(例)80.64%,多索茶碱组总有效率为30(例)96.77%,(x2=12.051,p=0.007),两组结果有差异。
结论: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中采用多索茶碱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慢阻肺;氨茶碱;多索茶碱;治疗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之为慢阻肺,该种病症具有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特点,并且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需要采用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来改变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治疗中需要解除支气管痉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氨茶碱是一种支气管扩张药物,在我国广泛运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治疗中,但是该种该药物造成患者发生胃肠道、中枢神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使用中也会受到限制,近年来多索茶碱的问世大大改善了茶碱类药物的用药局面,基于此,在本组研究中,对慢阻肺患者治疗中对比氨茶碱与多索茶碱的治疗效果情况,现将分析结果呈现如下[1-2]: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在研究中将62例患者进行分组和对比,其中氨茶碱组共纳入组员人数为31例,年龄最小为47岁,最大为76岁,均数为59.32±4.83岁;在31例患者中,男性占据人数为17例,女性占据人数为14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多索茶碱对比氨茶碱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3T14:56:04.6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作者:赵坤
[导读] 研究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目的:研究多索茶碱和氨茶碱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3月15日至2016年1月10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观察组,给予氨茶碱治疗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的时间为6周。
6周后计算出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性反应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结论:经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多索茶碱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耐受性良好,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值得临床拓展。
【关键词】多索茶碱;氨茶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56-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阻塞性疾病,易发生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
临床主要症状上为咳嗽,咳痰,喘息。
冬春季高发。
由于患者有多年的呼吸道基础疾病史,免疫力低下,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发病。
本病多与吸烟,气候变化,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
近年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向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增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1]。
为了证明多索茶碱和氨茶碱的临床疗效,特选取了近一年内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0例采取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15日至2016年1月10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经血常规,一秒率,最大呼吸流速指标的检查,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心衰,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等患者。
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24例。
年龄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2.34±3.59)岁。
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
年龄在47~81岁之间,平均年龄(65.23±2.65)岁。
使两组在性别,病因,病情等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吸氧等一般治疗。
对照组患者服用氨茶碱片(扬州中宝制药有限公司,国家准字
H32024040),早晚分别给药20mg/次,3次/d,疗程6周;观察组患者服用多索茶碱(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41),早晚分别给药20mg/次,3次/d,疗程6周[2]。
1.3 观察指标
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
无效标准:服药后多时间内复发或症状较之前加重症状;有效标准:服药后一周内症状改善,心悸,消化道反应较少;显效标准:内症状好转,无复发加重表现[3]。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多索茶碱和氨茶碱治疗后的临床效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64.4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
0.05),结果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在冬春季气候发生变化时,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
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通气功能障碍,多由气道痉挛引起,易引起呼吸衰竭威胁着老年患者的健康[4]。
临床上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使用支气管扩张药物,改善通气功能,茶碱类药物相对于其他支气管扩张药由于起效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多,传统茶碱类药物主要是氨茶碱,属于甲基黄嘌呤类[5]。
多索茶碱和氨茶碱都是茶碱类药物,属于甲基黄嘌呤衍生物。
茶碱类药物能使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改善患者通气功能和预后。
多索茶碱是新一代的茶碱类药物,能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多索茶碱是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一代茶碱类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于氨茶碱具有不同的作用途径。
咳嗽咳痰心悸等反应较氨茶碱少,药物有效半衰期较长,患者耐受性好。
研究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经多索茶碱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1.11%,经氨茶碱治疗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44%,观察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另外,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1.00%,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这一结
果说明联合用药的可靠性、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中,与经氨茶碱治疗的患者相比较下,经多索茶碱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良好,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少见,提倡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苟鑫.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中国药业,2016,25(19):36-38.
[2]王安君.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93-93.
[3]赵弋珺,刘惠明,马春梅,等.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05(12):55-55.
[4]段艾昆,何连福.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05(3):158-159.
[5]刘雪慧,孔华玮.多索茶碱与氨茶碱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12,18(10):160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