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一次函数的应用3
- 格式:ppt
- 大小:611.50 KB
- 文档页数:19
一次函数的应用(3)教学目标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教学过程:1.如图,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1)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元,销售成本=元;(2)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元,销售成本=元;(3)当销售量等于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5) 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2.例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追赶(如图),下图中,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海里)与追赶时间(分)之间的关系.A B 1l 2l s t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2),哪个速度快?(3)15 min 内能否追上?(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能否追上?(5)当逃到离海岸海里的公海时,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能否在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3. 如图,与分别表示步行与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1)出发时与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相遇?课时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第三课时《一次函数的应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课时进行分析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
(2)知道两个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实际意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找出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关系,并应用两个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1.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获取函数图象信息,解决两条相交直线的函数图象之间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理解k,b的实际意义。
二、说教法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产品销售问题入手,通过师生合作探究、启发、思考、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特征,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三、说学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四、说课堂结构设计情境问题——合作探究(设计两个探究问题、1个思考问题)——作业检测。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1.提出情境问题:主要目的是:巩固上节内容,为本节课两条相交直线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
2.合作探究探究一目的在于将两直线放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解决两直线相交引起的新问题。
课题:4.4.3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解决与两个一次函数相关的图象信息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读懂图象,并从图象中获取已知条件解决问题.难点:同一坐标的两个函数的联系.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前小练(课件展示)一农民带上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售出的土豆千克数与他手中持有的钱数(含备用零钱)的关系,如图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多少?(2)试求降价前y与x之间的关系?(3)由表达式你能求出降价前每千克的土豆价格是多少?(4)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
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是26元,试问他一共带了多少千克土豆?处理方式: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关注:学生在练习中的反映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设计意图:通过与上一课时相似的问题,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学习,为进一步研究一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如图,l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
①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②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_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③当销售量等于___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④当销售量________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_______时,该公亏损(收入小于成本);⑤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处理方式:学生观察函数图象,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利用动画展示解题过程,教师适时指导,培养学生对某个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合理决策的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分析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图象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商品的原价一次函数为y=2x+1,促销价一次函数为y=x+3。
问:当商品原价等于促销价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给出了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列一次函数的关系式来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于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将一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并找出合适的解题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我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新课讲解: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并找出合适的解题方法。
4.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讲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一次函数应用的理解。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让学生理解交点坐标的意义,并学会如何求解交点坐标。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知识,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的性质等。
但是,对于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以及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图象,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有什么意义。
2.讲解新课:讲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