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码和物流包装技术
- 格式:pptx
- 大小:106.85 KB
- 文档页数:25
第二章常见物流包装技术与方法2.1 环境防护包装工艺环境防护包装是指为防止环境对包装内容物的影响而采取一定防护措施的包装。
本节主要介绍防水包装、防潮包装和防伪包装。
防潮包装和防水包装属于对自然环境因素的防护包装;防伪包装属于对社会环境因素的防护包装。
2.1.1 防潮包装包装产品易遭受水蒸气的影响而造成损害,降低产品的性能,甚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
采用防潮包装就是为了隔绝大气中的水分对被包装产品的作用,避免其变质、发霉、腐烂、受潮、生锈等。
但每种产品的吸湿特性不同,对水分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包装产品在流通过程中,接触到的空气水分含量也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对防潮包装的防潮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为了正确地选择防潮包装工艺及其材料,就应充分考虑被包装产品的吸湿特性和包装所处的外界条件。
产品包装所遇到的水蒸气,主要是大气中的水蒸气,一般以相对湿度来表示水分的多少。
从表2—l可以看出,在相同的相对湿度条件下,温度升高,大气中含水量增多;若温度下降时,极易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达到过饱和状态,而产生水分凝结,或相对湿度升高。
这种湿度变化与防潮包装有很大的关系,如在较高温度下封入包装内空气的相对湿度,处于被包装产品所允许的范围,若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包装内相对湿度会发生变化,就会超过被包装产品所允许的条件。
所以根据包装产品的使用环境条件控制防潮包装在密封时封入空气的湿度大小,具有重要意义。
若封入包装容器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过高.也会失去防潮包装的意义,因为尽管包装外的相对湿度不高,还是使被包装产品处于包装内的高湿条件之下,会引起产品变质。
表2—1大气中饱和水蒸气的含水量所有被包装物都具有吸湿性,其吸湿量未达到饱和之前,将随着所接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增大而增大。
因为产品都不是绝对干燥的,而含有一定水分,并在某一允许的相对湿度范围内,吸湿量和蒸发量相等,即达到允许的平衡含水量,才能保证产品的性能。
超过这个湿度范围就会改变允许的平衡含水量,使被包装物品发生潮变,造成损失。
条形码的认知报告条码技术最早产生在风声鹤唳的二十年代,诞生于Westinghouse的实验室里。
那时候对电子技术应用方面的每一个设想都使人感到非常新奇。
他的想法是在信封上做条码标记,条码中的信息是收信人的地址,就象今天的邮政编码。
为此Kermode发明了最早的条码标识,设计方案非常的简单,即一个“条”表示数字“1”,二个“条”表示数字“2”,以次类推。
然后,他又发明了由基本的元件组成的条码识读设备:一个扫描器(能够发射光并接收反射光);一个测定反射信号条和空的方法,即边缘定位线圈;和使用测定结果的方法,即译码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些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及一些出口企业把条码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逐步提到议事日程。
一些行业,如图书馆、邮电、物资管理部门和外贸部门也已开始使用条码技术。
1991年,4月9日,中国物品编码中心正式加入了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给中国的前缀码为“690、691、692”。
许多企业获得了条码标记的使用权,使中国的大量商品打入了国际市场,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条码技术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它是在计算机应用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具有输入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
条码技术是实现POS系统、EDI、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包括条码的编码技术、条码标识符号的设计、快速识别技术和计算机管理技术,它是实现计算机管理和电子数据交换不可少的前端采集技术。
一.条形码的分类条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不同的编码规则可以分成许多种,现在已知的世界上正在使用的条码有250多种。
条码的分类主要依据条码的编码结构和条码的性质来决定。
例如,按条码的长度来分,可分为定长和非定长条码;按排列方式分,可分为连续型和非连续型条码;从校验方式分,又可分为自校验和非自校验型条码等。
条码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
条形码技术在仓库管理中的应用学院:人文学院,学号:090903120,姓名:沈曾曾摘要:仓储管理的信息化是现代化仓库管理的趋势,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信息网络化的应用,仓储信息处理越来越复杂,信息数据量也更为庞大,来源分布广而复杂。
如果仍采用手工收集数据,会大大增加信息采集人员和信息输入人员,降低信息正确率和信息系统的执行效率。
为了实现信息的快速准确的输入,物流企业在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因此条形码技术应用到仓库管理中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论文中将对条形码技术的定义,分类以及它的工作原理进行简要概括。
针对条形码技术在仓库管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字:条形码条形码技术仓库管理1 引言随着条形码技术成熟和广泛应用,条码能够快速、高质量打印;条码能够被各类条码扫描器快速、准确识别。
物流企业可以采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应用于其仓储配送货品中的入库、出库、盘存、移库、调拨等所有物流环节中的数据信息采集,利用计算机网络收集不同分布的货品跟踪数据、及时采集数据。
为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详实、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和科学的管理手段。
条码化管理是利用条码技术,对专业物流企业仓库的物流信息进行采集跟踪的管理信息手段。
条码化管理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实际物理货品信息的跟踪采集,满足物流企业针对客户的要求所做的货品准备、货品管理、仓储运输、帮助客户提供详实的市场预测信息、物流服务、物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需求。
数据可追踪、溯源、反查强大的报表功能满足多变的管理需求,多维图形化数据分析,使您坐在办公室就能了解仓库的仓储情况、库存结构、物流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具体客户的单位货品的流向。
条形码功能强大,输入方式具有速度快、准确率高、可靠性强等特点在商品流通、工业生产上、仓贮标证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推广应用条形码技术己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条形码技术的应用对开发我国物品标识系统,使其规范化、标准化,并实现与国际标准兼容,以推进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和现代化管理,促进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增强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对推进行生产自动化管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条形码种类及应用条形码是一种将商品的信息编码,并以条状图案的形式出现在商品及其包装上,以便于识别和管理的技术。
目前,有许多种类的条形码被广泛应用于商品管理、物流追踪、价格标识和信息记录等各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条形码种类及其应用:1. EAN-13码:EAN-13(欧洲文章编号)码是最常见的商品条形码之一,适用于全球范围内。
它由13位数字组成,其中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EAN-13码通常用于零售业,可以追踪和管理商品的销售和库存。
2. UPC码:UPC(通用商品代码)码是美国最常用的商品条形码,也是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一种条形码。
UPC码由12位数字组成,其中最后一位是校验位。
UPC码通常用于零售业,可以追踪商品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水平。
3. ISBN码:ISBN(国际标准书号)码是用于标识图书的条形码,由13位数字组成。
每一本图书都有一个唯一的ISBN码,便于图书馆、书店和出版社对图书进行管理和追踪。
4. QR码:QR码(快速响应码)是一种二维码,由黑白象素点组成。
QR码可以存储大量数据,包括文本、网址、电话号码、电子名片等。
QR码广泛应用于移动支付、广告营销、活动推广和信息分享等领域。
5. Code 39码:Code 39码是一种常用的字符编码条形码,广泛应用于物流和运输行业。
它可以编码数字、字母和一些特殊字符,适用于追踪货物和物流流程。
6. Code 128码:Code 128码是一种高密度条形码,可以编码大量字符。
它广泛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高效的货物标识和追踪。
7. GS1 DataBar码:GS1 DataBar码是一种新的条形码标准,适用于包装较小的商品,如药物、化妆品和新鲜食品。
GS1 DataBar码可以编码更多商品信息,如保质期、批次号等。
8. ITF-14码:ITF-14码是一种用于包装商品的条形码,通常由14位数字组成。
ITF-14码可以用于管理商品的库存、配送和售后等环节。
模块七条形码的制作及其在物流中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了解一维条码的制作方法2、学会条码打印机的操作技术3、学习条形码技术在物流作业中的应用二、实验说明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它是为实现对信息的自动扫描而设计的,是实现快速、准确而可靠地采集数据的有效手段。
条码技术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录入和数据采集的“瓶颈”问题,为物流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借助自动识别技术、POS系统、EDI等现代技术手段,企业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产品在供应链上的位置,并即时做出反应。
当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兴起的ECR、QR、自动连续补货(ACEP)等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商业、邮政、图书管理、仓储、工业生产过程控制、交通等领域的自动识别技术,具有输入速度快、准确度高、成本低、可靠性强等优点,在当今的自动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条”指对光线反射率较低的部分,“空”指对光线反射率的部分,这些条和空组成的数据表达一定的信息,并能够用特定的设备只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二进制和十进制信息。
通常对于每一种物品,它的编码是惟一的,对于普通的一维条码来说,还要通过数据库建立条码与商品信息的对应关系,当条码的数据传到计算机上时,由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
因引,普通的一维条码在使用过程中仅作为识别信息,它的意义是通过在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库中提取相应的信息而实现的。
条码的码制是指条码条和空的排列规则,常用的一维码的码制包括:EAN码、39码、交叉25码、128码、93码,及Codabar(库德巴码)等。
不同的码制有它们各自的应用领域:★EAN码:是国际通用的符号体系,是一种长度的固定、无含意的条码,所表达的信息全部为数字,主要应用于商品标识;★39码和128码:为目前国内企业内部的自定义码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条码的长度和信息,它编码的信息可以是数字,也可以包含字母,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线领域、图书管理等,如表示产品序列号、图书编号等;★93码:是一种类似于39码的条码,它的密度较高,能够替代39码;★25码:主要应用于包装、运输以及国际航空系统的机票顺序编号等;★Codabar码:应用于血库、图书库、包裹等的跟踪管理。
条形码的使用流程示例1. 引言条形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和物流管理中的编码系统,用于唯一标识和追踪商品。
本文档将介绍条形码的使用流程示例,帮助用户理解如何生成、扫描和验证条形码。
2. 生成条形码使用条形码生成器可以轻松生成各种条形码。
以下是生成条形码的基本步骤:1.安装并打开条形码生成器软件。
2.选择所需的条形码类型,如EAN-13、Code 39等。
3.输入对应的数据,例如商品编号、价格等。
4.配置条形码的大小、颜色和字体等参数。
5.点击生成按钮,即可生成条形码。
3. 扫描条形码为了扫描并读取条形码中的信息,您需要使用一台配备有条形码扫描器的设备,如条形码扫描器或智能手机。
以下是扫描条形码的基本步骤:1.打开条形码扫描器应用程序或打开手机的相机功能。
2.将条形码放置在扫描区域内。
3.点击扫描按钮或对准条形码进行拍照。
4.扫描器将自动读取条形码中的信息,并显示在屏幕上。
4. 验证条形码在使用条形码之前,您需要验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验证条形码的基本步骤:1.使用扫描设备或条形码验证软件扫描条形码。
2.确保扫描到的信息与期望的结果一致。
3.验证条形码的格式和长度是否符合规范。
4.验证条形码的校验位是否正确。
5.对比条形码中的信息与实际商品信息是否匹配。
5. 使用条形码的好处条形码的使用带来了许多好处,如下所示:•提高工作效率:扫描条形码比手动输入更快更准确。
•减少错误率:条形码减少了因人为疏忽而导致的错误。
•简化库存管理:通过扫描条形码可以快速准确地追踪库存。
•提供数据支持:条形码可以与数据库系统集成,提供实时的库存和销售数据。
•改善顾客体验:快速扫描条形码提高了顾客结账的速度和准确性。
6. 结论条形码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编码系统,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档介绍了生成、扫描和验证条形码的基本流程,并介绍了使用条形码的好处。
通过正确使用条形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误率,并改善顾客体验。
《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大纲一、《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330890(二)开课对象:现代物流管理(三)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四)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依据物流活动的基本环节中各自不同的作业流程,介绍各流程作业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重点介绍各种设施与设备的基本功能、结构特点、操作方法和管理手段等。
通过对这些设施和设备的功能、技术参数、结构特点及应用范围的介绍,使学生对物流装备的合理选择、正确配置、合理使用及规范化管理有较深切的认识,正确了解物流技术装备在现代物流系统的作用,通过切实选好、用好、管好物流设备,充分发挥其效能。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项目一认知物流设施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了解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分类与构成,现代物流技术的特点;掌握现代物流与设施设备的关系;了解现代物流设施设备的发展趋势。
重点:物流设备与设施的种类,现代物流设备的特点。
难点:对物流设施与设备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理解。
任务一概述任务二物流设施与设备的构成任务三现代物流设施与设备发展趋势项目二运输设施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运输工具及车站、码头、机场等运输基础设施与设备的分类、特点,了解这些设施设备基本结构和性能,初步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选用、使用、故障排除技能,以及简单操作技术。
重点: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船舶的主要类型及选用,船舶的装载能力。
难点:港口设施与设备,各种运载工具的技术参数。
任务一公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二铁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三水路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四航空运输设施与设备任务五道路货运汽车项目三连续输送机械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连续输送机械的工作特点、种类,掌握典型连续输送机械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输送机械。
任务一概述任务二带式输送机任务三刮板式和埋刮板输送机任务四斗式提升机任务五螺旋输送机任务六气力输送机任务七空间输送机械项目四装卸搬运机械与设备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装卸搬运的特点、分类,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了解起重设备的特点、类别和选用方法,了解叉车的特点、类别及适用场所;掌握装卸搬运设备的合理配置方法。
一.名词解释:1. 物流信息: 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2. 物流信息系统:通过对物流与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3. 条码: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字符组成的、用以表示一定信息的代码。
4. EDI:通过电子方式,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结构化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5. 准时制:在精确测定生产各工艺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订单准确的计划,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6. 仓储管理系统:是指用来管理仓库内商品信息的软件系统,它的功能是单据打印和商品信息数据管理,对货品进行实时动态管理,为用户在制定生产和销售计划,及时调整市场策略等方面提供持续、综合的参考信息。
二.填空题:1、按信息的作用不同,物流信息可以分成以下几类:(1)计划信息;(2)控制及作业信息;(3)统计信息;(4)支持信息。
2、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有:硬件、软件、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人员等。
3、通用商品条码EAN-13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这些数字分别代表前缀码、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和校验码。
前缀码是用来表示各编码组织所在国家地区的代码。
4、RFID系统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信号接收机、发射接收天线几部分组成。
5、构成EDI系统的三个要素是:EDI软件和硬件、数据标准、通信网络。
6、EDI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EDI网络通信标准、EDI联系标准和EDI语义语法标准等,其中语义语法标准是EDI技术的核心。
7、构成EDI软件系统的软件可分为:转换软件、翻译软件和通信软件。
EDI所需的硬件设备有:计算机、调制解调器及电话线。
8、GIS指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物流仓储中的货物分拣与打包技术在物流仓储中,货物分拣与打包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合理的分拣与打包技术,可以提高物流效率,保证货物的安全和准确交付。
本文将从物流仓储中货物分拣与打包的重要性、分拣技术和打包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物流仓储中货物分拣与打包的重要性物流仓储中的货物分拣与打包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准确的分拣和合理的打包可以大大提高物流效率。
首先,货物分拣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仓库内的库存管理和货物的配送效率。
只有通过精确的分拣,才能确保每一批货物的到达时间和配送顺序的准确无误。
其次,合理的货物打包可以减少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和损失,保证货物的完好交付,提高客户满意度。
因此,物流仓储中的货物分拣与打包技术至关重要。
二、货物分拣技术在物流仓储中,货物分拣技术是指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标准,将货物按照一定的顺序分类和分拣出来。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货物分拣技术。
1. 手工分拣:手工分拣是一种传统的分拣方式,适用于规模较小的仓库。
工作人员手持订单资料,根据其所需要的物品,从仓库中将相应的货物取出并放置在指定的位置。
2. 自动分拣:自动分拣是一种利用自动分拣设备进行分拣的技术。
这种技术利用机器人、传送带和计算机系统等设备,根据预设的规则和逻辑,将货物快速准确地分类分拣出来。
自动分拣技术具有高效、精确、节省人力资源的优点,适用于大规模仓库和高速物流中心。
3. 声音分拣:声音分拣技术利用无线装置和声音指令,在仓库中实现货物的分拣。
仓库工作人员通过佩戴无线耳机,接受计算机系统发出的指令,根据指令的要求将货物放置在相应的位置。
三、货物打包技术货物打包技术是指将分拣好的货物进行包装和封装的过程。
合理的货物打包技术不仅可以确保货物的安全,还可以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
1. 适用包装材料的选择:在进行货物打包时,需要根据货物的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例如,易碎物品需要选择具有缓冲和保护作用的包装材料,而液体物品则需要选择具有防漏性能的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