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记录
- 格式:doc
- 大小:8.36 MB
- 文档页数:7
昆明市翠湖公园建筑小品分析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一、园林建筑分析:1.亭子的分析:昆明市翠湖公园的建筑群大多都是中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多为清代时期的古建筑风格,在亭子的建设利用方面也是如此。
中国古建筑到达清代时期,发展迅速,要求极高,人们不仅看重的是其作用,更看重的是古建筑的美观,细致,以及和风景结合的美观,翠湖公园的亭子也是清代时期的风格,多为攒尖式六角亭,也有重檐攒尖六角亭子,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颜色搭配上比较丰富,采用红色柱子,绿色的围栏座椅,蓝色的横梁,并且横梁上雕刻了很多绘画图纹,斗拱设计复杂但美观,彩画工艺中又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装饰效果,更使建筑外观显得辉煌绮丽、多彩多姿。
而且门窗棂格图案更为繁杂设计细腻,清代建筑技术受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影响,对传统木构架技术进行改造,逐步增加砖石材料的应用范围,因此在建筑外貌上亦有所改变,尽量在进退凹凸、平座出檐、屋顶形式、廊房门墙等方面追求变化。
在位置上,因翠湖水体面积比较大,大多亭子的选位都采用了临水建亭,水面开阔舒展、明朗流动、幽深宁静、碧波万顷,再加上亭子与周围临水植物的搭配设计,形成壮阔挺立的建筑。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本次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旨在了解公园内设施、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状况,同时对公园管理和服务进行评估,为进一步完善公园管理和提升游客体验提供依据。
调研团队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到239份有效问卷,并对公园主要设施和景观进行了详细的考察。
一、设施状况1.厕所调研结果显示,公园内的厕所设施较为齐全,但是卫生状况普遍不太理想。
近50%的受访者认为厕所卫生一般,约有10%的受访者认为非常不卫生。
此外,厕所内没有提供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这也是值得改善的地方。
2.游乐设施根据调查结果,公园内的游乐设施不够丰富,大多数游客对游乐设施的评价只有一般。
受访者普遍反映,公园内的游乐设施较为陈旧,需要进行更换和更新。
3.休息设施公园内的休息设施相对较好,草坪和休息亭是游客主要的休息场所,得到了超过80%的游客认可。
同时,不少游客反映希望公园能够配备更多的垃圾桶和饮水设施,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二、景观状况1.园林景观翠湖公园的园林景观得到了广大游客的高度认可,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景色优美、环境清新。
尤其是春季赏花时期,园内的花海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2.水体景观水体是翠湖公园的一大特色,也是游客最为关注的景点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翠湖水质较好,景色宜人。
不过,部分游客反映翠湖中的垃圾处理需要加强,希望公园加强保洁工作。
3.文化景观翠湖公园作为昆明市的重要文化景区,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不少游客对公园内的文化景点如荷花池、中远古文化站等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三、管理和服务1.管理翠湖公园的管理得到了游客的普遍认可,超过80%的受访者对管理方面的评价比较好。
其中,公园内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维护得到了游客的特别关注,被认为是管理方面需要持续加强的方向。
2.服务翠湖公园的服务水平得到了游客的高度评价。
超过90%的受访者认为公园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较好。
特别是部分游客对公园内免费提供的音乐喷泉和水秀表演表现出了极大的满意度。
昆明城市公园调研报告总结昆明城市公园调研报告总结一、研究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昆明城市公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昆明城市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调研内容1. 调研现状通过实地走访,观察昆明市不同地区的城市公园,了解其规模、设施、绿化状况、管理情况等。
2. 调研用户需求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包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文化活动等方面。
3. 调研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公园的案例分析,以及与相关专家学者的交流,总结城市公园的发展趋势和最佳实践。
三、调研结果1. 现状分析昆明市的城市公园整体规模较大,绿化率较高,如滇池公园、西山公园等,设施完善,但对于不同年龄群体的需求尚未完全满足。
2. 用户需求市民对城市公园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方面,但也有部分市民对文化活动、社交交流等方面的需求。
3. 发展趋势城市公园将趋向多样化发展,不仅要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还要注重创新,提供更多的文化、艺术和娱乐元素,增强公园的吸引力。
四、建议1. 增加公共设施根据市民需求,增加更多的健身器材、儿童游乐设施等,提供更多休闲娱乐选择。
2. 丰富文化活动增加文化活动和演艺场所,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满足市民对文化交流的需求。
3. 引入创新元素引入新的科技元素,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提升公园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4. 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城市公园的管理,提升绿化、清洁等方面的服务质量,确保市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公园环境。
五、结论昆明城市公园在规模和设施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还需要根据市民需求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未来的城市公园将更加注重提供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选择,并加强文化活动和创新元素的引入,以确保市民能够获得更好的休闲体验和精神享受。
同时,城市公园的管理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游昆明翠湖公园作文《游昆明翠湖公园》篇一律的城市景色看得我都快腻歪了,所以就打算去昆明翠湖公园溜达溜达,听说那地方还挺有乐趣的。
一进翠湖公园,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片绿色的小天地。
大片大片的翠绿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跟一群小伙伴在抢地盘似的。
荷叶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有整片儿完整得像个大绿盘子,端端正正地浮在水面,风一吹都不带晃的;还有那种被虫子咬得七零八落或者被调皮小孩折过的,就有点破破烂烂,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荷叶中间偶尔能看到几朵荷花,粉粉嫩嫩的,藕荷色的花瓣像是小姑娘害羞的脸蛋,花瓣尖儿还带着点微微的红。
有的荷花大大方方地盛开着,花蕊都露在外面,像是在对全世界说“看我,看我,我最美”;也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紧紧裹着自己,像个还没睡醒的小婴儿。
湖里面的鱼可是热闹得很。
那些鱼,啥颜色都有,红的像着火了的小火球,黑的像烧糊的木炭块儿,花的就像打翻了颜料盒,五颜六色的。
它们在水里游起来的时候,扭来扭去的,一会儿聚成一团,你要是丢点儿面包屑下去,那可不得了。
鱼儿们就像听见了冲锋号一样,哗的一下全游过来了,挤成一团哄抢食物。
有几条个儿大的鱼特别霸道,直接把小个儿的鱼给挤到一边儿去,自己在中间大快朵颐。
我站在湖边看这热闹场景,都想下去给小鱼们主持公道。
沿着湖边走,还能看到不少锻炼的大爷大妈。
有练太极的,那一招一式,慢悠悠的但是特别有架势,感觉就像武林高手潜伏在民间。
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音响放着动感的歌曲,大妈们统一着装,节奏感十足地扭动着身体,脸上洋溢着那种特开心的笑容。
我从旁边经过的时候,有个大妈还热情地招呼我,“小伙子/姑娘,来一起跳跳呀,可有意思嘞”,我只能尴尬地摆摆手,我这手脚不协调的,可不敢上去丢人现眼。
公园里有好多树,柳树啊,杨树啥的。
柳树的枝条就像小姑娘的辫子一样,垂在水面上。
我看到一个小姑娘,穿着白裙子,手里拿着根小柳枝,在那儿学大人钓鱼呢。
她把柳枝当成鱼竿,用小绳子系了块石头当鱼钩,坐在湖边的石头上,那模样可认真了。
[键入公司名称]环境心理学调研报告翠湖公园调研报告学院:城市学院班级:11城规E班姓名:李世鹏学号:1140719283[选取日期][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
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翠湖公园调研报告简介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原名菜海子。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
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
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
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
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
翠湖公园总平图翠湖公园交通图道路设计公园以湖为主,人们除了在水中划船戏水之外,大多数的活动是在各个岛或者半岛状的陆地上游憩。
翠湖公园的道路体系起到引导游人、连接各分区即各个岛的功能。
公园的主路宽为4~5 m,周边配置高大乔木,以柳树为主结合花境和花坛,路两边临湖的地方设置休息座椅,依托附近种植高大的阔叶树以利于遮荫。
次要道路宽度在2~3 m之间,联系各个分区和各个广场,次要道路周边布置茶室、桂花林、芭蕉林等景点,并利用分区的景色丰富道路景观。
小道的布置在整个公园中较少,以石步、汀布、石板小道的形式出现。
公园在改建之后,将过去封闭的场所开放,并修建更多的道路连接各个分区,形成环路体系。
整个公园各个分区连接紧密,趣味性较强,景观特色突出。
分区景观设计公园本身作为古典城市公园并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只有景观分区。
古代设计者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景观变化和节奏变化,疏密结合,形成不同开放以及闭合的空间。
游翠湖公园今天,我有幸游览了昆明市区的一颗璀璨明珠——翠湖公园。
这里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让人流连忘返。
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螺峰山下,五华山西麓,云南大学正门对面。
原名菜海子,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如今,翠湖公园已经成为了昆明市民休闲游览的好去处。
一进入公园,我就被那碧波荡漾的湖面所吸引。
湖水清澈见底,微风吹过,湖面泛起层层涟漪。
湖边的柳树依依,垂丝海棠点缀其间,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沿着湖边漫步,不时可以看到游人在湖中划船嬉戏,享受着悠闲的时光。
除了湖光山色,翠湖公园内的建筑也让人赞叹不已。
观鱼楼、莲花禅院、水月轩等景点各具特色,为公园增添了几分古色古香的韵味。
特别是观鱼楼,站在楼上可以俯瞰整个湖面,湖光山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在游览过程中,我还了解到了翠湖公园的一些历史文化背景。
这里曾是昆明城外的一个小湖湾,元朝以前多稻田、菜园、莲池,故名“菜海子”。
后来因水位下降,湖面逐渐缩小,形成了如今的翠湖。
公园内的阮堤和唐堤是两道著名的长堤,分别建于1834年和1919年,将翠湖分成了五个景区,每个景区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在翠湖公园内,我还看到了一些珍稀的动植物。
湖中的荷花在夏日里盛开,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赏。
湖边的树林里,不时可以看到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这些生灵与翠湖公园的美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画卷。
总的来说,翠湖公园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领略到了昆明市的独特魅力。
我相信,无论是对于本地市民还是对于外地游客来说,翠湖公园都是一处值得一游的胜地。
昆明翠湖水系调研报告昆明翠湖水系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北部,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区域中心城市。
翠湖位于昆明市市区东北部,是昆明市的一个重要水体景观。
此次调研旨在了解昆明翠湖水系的水质状况、生态环境以及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情况,为昆明翠湖水系的保护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调研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实地考察昆明翠湖水系的水域状况、周边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随后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来获得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三、调研内容和结果1. 水质状况调研在实地考察中,我们选择了翠湖的几个重要水域点进行水质采样并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翠湖水体的总氮、总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较高,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透明度相对较低。
这可能与周边居民、商业和旅游开发活动导致的人为污染有关。
2. 生态环境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翠湖周边的植被状况较好,水中有多种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存在。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沿湖岸的部分区域存在乱扔垃圾、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问题,这对翠湖水系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
3. 相关保护措施调研我们调研了昆明市政府制定的相关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
据了解,昆明市政府高度重视翠湖水系的保护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水质监测、防治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湿地等方面的工作。
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力度。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昆明翠湖水系的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翠湖水体存在中度富营养化的问题,需要加强对水体的监测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营养物质输入。
同时,需要加大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护翠湖水系的生态环境。
昆明市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关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但还需要加强执行和监督力度,确保这些措施的有效实施。
五、建议1. 加强水质监测和管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改善水质状况。
2. 加大对周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强对湿地的保护。
昆明的翠湖公园范文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五华山西路,云南大学正门对面,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
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很有特色,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占地面积21公项。
元朝以前,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所以又叫“菜海子”。
明朝沐英在翠湖西面湖畔“种柳牧马”。
清初藩王吴三桂“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改名“洪化府”,后又改称“承华浦”。
清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建碧漪亭,水光潋滟,绿树成荫。
唐继尧时在湖中筑有东西堤和南北堤,把湖一分为四,堤畔遍植垂柳,湖内多种荷花,旧有“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抚楼台”之联,被誉为“城中碧玉”,是昆明城老十景之一。
“”期间,无人问津,几近荒废。
听说翠湖公园现在是观赏海鸥的季节,近在咫尺,却无暇顾及,先远后近,是我的旅游计划。
昨天去云南大学办事,看到前面气氛异常热烈,走到近前,才发现是翠湖公园。
虽然没带相机,还是忍不住“忙里偷闲”,“钻”进去转悠了一大圈。
(在网上找了一些照片,胡乱凑合一篇游记)冬天进入翠湖公园,就等于走进了鸟的世界,天上飞的、水面游的全是红嘴鸥以及少数别的什么鸟类,叽叽喳喳、人欢鸟鸣,热闹非凡。
翠湖公园简介:翠湖公园在昆明城中,明代以前是滇池一个美丽的港湾,清初成为旅游胜地。
翠湖现有二十一公项。
园内雕梁画栋,碧波涟漪……杨柳拖青,姹紫嫣红,清新秀丽,恬静幽雅。
“翠湖春晓”、“翠湖嬉鸥”。
让人流连忘返。
二十多年前的翠湖公园可谓冷冷清清,一潭死水,几个老翁……。
近年来,新增加了不少亭、台、回廊、曲桥等建筑,精致玲珑,亭阁均有匾对,歌咏园中的景观。
观鱼楼前有黄奎光书题联云:“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翠湖公园大致上可分为五个景区:东北面有个竹林岛,这里人最多,人们自发地在此唱歌跳舞,也有“讨钱”的,打扮得怪模怪样,着实大刹风景;东南面是金鱼岛,环境清幽;中部是“湖心亭”,亭台、楼榭、曲廊环绕着一渺池水;湖心亭东面的“唐堤”右侧是“水月轩”;湖心亭西南面是棕榈岛。
昆明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地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部分。
翠湖休闲区作为昆明市中心绿地休闲区,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之一。
然而,目前翠湖休闲区的景观结构尚未得到有效研究,而景观结构是景观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研究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对未来的景观规划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选题意义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的深入研究,探究翠湖休闲区景区设计、营造及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提供参考和借鉴。
同时,通过对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为翠湖休闲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科学性和有效性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翠湖休闲区的背景介绍和规模分析,分析翠湖休闲区对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的意义和作用。
2. 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探究主要景观元素的布局设计、植被配置和硬质景观设施的设置,包括路径系统、广场、雕塑、水景等。
3. 对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关注现有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如景观元素缺失、植被保护不足、场地绿化建设等,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4. 研究翠湖休闲区景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统计分析等。
通过对翠湖休闲区的深入调研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全面了解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本研究预计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成果:1. 对翠湖休闲区的背景和规模进行分析,阐述其对昆明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对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进行分析,探究现有景观元素的布局设计、植被配置和硬质景观设施的设置。
3. 对翠湖休闲区景观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原创)七彩云南之行(三)----昆明翠湖公园2018年8月14日清晨,我们一早就来到翠湖公园。
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的北部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是市区最漂亮的公园之一。
虽然面积不大,但很有特色。
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
自明朝起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
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人们称之为“镶嵌在昆明城里的一颗绿宝石”。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
“翠湖”面积21公顷,水面就占了15公顷。
两道长长柳堤呈“+”字交汇于园心,把全湖分而为四。
南北横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间云南总督阮元仿西湖“苏堤”美韵修筑,东西纵堤叫“唐堤”,于民国年间修建。
两堤交接处,是湖心小岛,以湖心亭为主轴,构成中心游区。
湖心亭又叫“碧漪亭”,亭阁外型美观,飞檐黄瓦,点缀着翠湖春色,亭内有前后两个内院,为各种展览举办之地。
如下图:翠湖公园大门翠湖公园四面竹翠,竖有翠湖春晓石牌。
如下图:清嘉庆初年,昆明倪春有感于翠湖“一亭之外,别无容膝”,与雨庵和尚合作,于海心亭旁建莲花禅院。
海心亭,历史上曾有“东面高楼西面廊,翼然亭子立中央”之说。
加之海心亭上匾联较多,成为当时城中秀丽的风景名胜,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
在亭阁中,在绿荫下,饮茶休憩,谈古论今,情趣盎然。
如下图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环境优美,是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
享有城中之玉的美称。
翠湖公园的美给我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2014-2015学年上学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翠湖生态环境及水质调研姓名:赵敖学号: 201313090112专业:产品设计班级: 2013级产品设计1班指导教师:周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翠湖生态环境及水质调研【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同时,为紧跟学校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内容,开展一系列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的步伐,落实有关生态环境考察与保护工作,培养我们学生自身的环保意识,我组织我们小组去往翠湖进行了生态调研并对翠湖周边各行业及类型的人进行了采访。
关键词:水质环境个人素质一.翠湖的历史及地理位置分析翠湖位于市区五华山西麓,是城区的中心观光点,北邻云南大学,西有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云南省科技馆,东北向不远处是昆明动物园,南向主要有宾馆,餐厅。
是镶嵌在昆明城内的一颗璀璨的绿宝石。
因其八面水翠,四季竹翠,春夏柳翠,故称"翠湖"。
元朝以前,滇池水位高,这里还属于城外的小湖湾,多稻田、菜园、莲池,故称"菜海子"。
因东北面有九股泉,汇流成池,又名"九龙池"。
到民国初年,改辟为园,园内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始有"翠湖"美称。
1985年,西北利亚海鸥不知何故飞临翠湖与人为友,从此年年必至,年复一年,至今已有22年光景。
在高原的闹市中心,这一群从天而降的精灵,给昆明带来了生气,也给翠湖平添了奇景。
每到海鸥来临之时,昆明人无论男女老幼,一有空闲就会到翠湖嬉鸥。
有的游人买一袋面包,把它掰碎抛向空中,丢向水面,或捧在手里,让海鸥吃饱、留下。
湛蓝的天空、和熙的阳光,伴随着老人、孩子的欢声笑语,一派欢乐详和的升平景象。
昆明翠湖公园观后感翠湖公园,那可真是昆明的一颗璀璨明珠啊!一走进翠湖公园,就感觉像闯进了一幅活的画卷。
湖就像一颗大大的绿宝石,静静地躺在那儿。
湖水清澈得很,微风一吹,湖面上就泛起层层涟漪,像是湖在笑呢,笑出了一圈圈的小皱纹。
湖水里的鱼儿可自在了,游来游去,五颜六色的,就像一群会游动的小彩虹。
有时候它们凑在一起,像是在开什么秘密会议;有时候又突然散开,像是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湖边上的柳树就像一个个优雅的姑娘,长长的柳枝垂下来,都快碰到湖水了,像是在和湖水低语呢。
风一吹,柳枝就随风飘舞,那姿态,就像在跳着轻柔的舞蹈。
我就想啊,要是我也能像柳枝这么柔软就好了,那我肯定能成为舞蹈高手。
公园里的人也是形形色色。
有悠闲散步的老人,他们慢慢地走着,还时不时地停下来活动活动筋骨。
看着他们,我就觉得生活在这里可真幸福啊,到了晚年还能在这么美的地方享受时光。
还有一些年轻人在跑步,那一个个充满活力的样子,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最有趣的是那些小孩子,拿着面包屑在湖边喂鱼,一边喂还一边兴奋地叫着,小脸蛋红扑扑的,眼睛里满是好奇和快乐。
再往里面走,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花儿们争奇斗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我凑近一朵花闻了闻,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感觉整个人都被花香包围了,像置身于一个香水瓶子里。
那些小草呢,嫩绿嫩绿的,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让人都舍不得踩上去。
翠湖公园里还有好多鸟儿。
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的在树上唱歌,有的在湖面上低飞,还有的在草丛里找吃的。
我看着这些鸟儿,心想它们可真会挑地方,这么美的公园,谁不想来啊。
而且啊,感觉它们都不怕人,像是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把我们这些游客当成了客人呢。
总的来说,翠湖公园就是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地方。
在这里,无论是大自然的景色,还是人们的活动,都融合得那么和谐。
它就像一个大舞台,湖水、柳树、鱼儿、鸟儿、花草,还有人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共同演绎着一场美好的生活剧。
昆明的翠湖公园的简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昆明的翠湖公园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是昆明市最大的市区公园之一,也是昆明市最知名的公园之一。
翠湖公园以湖水清澈碧绿而得名,占地面积达到了近400亩,是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胜地。
翠湖公园是昆明市的一处风景名胜和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优秀城市公园。
翠湖公园依山而建,水面如镜,绿树环绕,环境清幽优美。
公园内种植了各种花卉和树木,四季风景各异,春天是花草盛开,夏天是绿树成荫,秋天是金黄色的落叶,冬天是银装素裹的景象,游客在公园中漫步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除了自然风光外,翠湖公园还有各种娱乐设施和活动供市民游客们参与。
游客可以划船、遛鸟、钓鱼、拍照等,也可以在公园中健身锻炼,每天有很多市民在这里晨练、跳舞、打太极等。
翠湖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庙会和展览,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翠湖公园的东南角,有一处纪念碑群,供人们缅怀革命先烈,感悼革命历史。
这里保存着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迹和历史遗物,让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翠湖公园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公园内的山间别墅、凉亭、廊亭、石桥和石沙等建筑,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云南独特的文化特色。
翠湖公园是昆明市内一处优美的休闲场所,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是游客了解昆明市风土人情的重要景点。
无论是日出时分还是夜幕降临,都能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慰藉和放松。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到翠湖公园放松心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昆明的美好。
第二篇示例:昆明翠湖公园是一座坐落在云南省昆明市中心的城市绿地,是昆明市内最大的公园之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去处。
翠湖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美不胜收,被誉为昆明的“绿色明珠”。
翠湖公园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公园,建于清代,早在民国时期就已经成为昆明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公园内有一片人工湖,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景色宜人,是市民散步、跑步、骑车的理想地点。
湖中有许多岛屿,翠绿的草地、花园和假山错落有致,各种花木争相开放,四季风景迥异。
昆明翠湖公园观后感翠湖啊,那可真是昆明的一颗大明珠,我一进去就被它给迷住了。
一进翠湖公园的大门,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绿色的大怀抱。
那些树啊,一棵挨着一棵,像是一群好兄弟在抱团。
柳树的枝条就像小姑娘的长发,在风里飘啊飘的,感觉风再大点儿就能把它吹上天,跟天上的云一起玩耍去了。
翠湖的湖水那叫一个清澈,就像一面大镜子平躺在那儿。
湖面上有好多小船,五颜六色的,就像一片片会移动的花瓣在水面上漂着。
我看着那些划船的人,有的慢悠悠地划着,像是在享受午后的悠闲时光;有的呢,划得手忙脚乱的,小船就在湖面上打起转儿来,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原地蹦跶,把周围的水鸟都惊得飞起来了。
说到水鸟,那可真是翠湖的精灵。
有白色的,黑色的,还有黑白相间的,它们一会儿在水面上轻点一下,就像在和湖水亲嘴;一会儿又呼啦啦地飞起来,在空中排成各种队形,仿佛是在给我们这些游客表演空中杂技呢。
沿着湖边走,我还看到了很多老人在锻炼。
有打太极的,那动作慢悠悠的,但是又特别有力量,感觉他们不是在打拳,而是在跟周围的空气聊天,一招一式都像是在诉说着什么古老的故事。
还有跳广场舞的大妈们,那音乐声一响起,整个湖边都热闹起来了。
大妈们的动作可整齐了,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感觉她们不是在跳舞,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看,我们的生活多美好!”公园里还有好多小花,五颜六色的,像星星一样散落在草丛里。
我凑近去闻了闻,那香味淡淡的,但是特别好闻,就像大自然给我们的一个小惊喜。
在翠湖公园走一圈儿,就感觉像是在一幅画里逛了一圈儿。
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人和自然就像好伙伴一样,互相陪伴着。
它不仅仅是一个公园,更像是昆明人的一个大客厅,大家都可以在这里放松自己,享受生活。
我从翠湖公园出来的时候,心里就想着,以后有机会啊,一定还要再来这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地方。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一、翠湖公园概况: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城西南,螺峰山下,云南大学正门对面(翠面积21(6公顷,其中水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湖古典建筑园林(这里最初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来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自明朝起的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这里修亭建楼(由于垂柳和碧水构成其主要特色的缘故,本世纪初正式定名为翠湖。
它以“翠堤春晓”而闻名四方。
陆地面积中建筑占30%,道路广场占16%,绿化用地占81%。
翠湖公园历史悠久,由于位置适中,地势平坦,长年游人不断。
园内,纵贯南北的阮堤(1834年云贵总督阮元拨款所筑),直通东西的唐堤(1919年由时任孙中山的滇川黔三省建国联军总司令的唐继尧拨款所筑),将翠湖分成五片景区;湖心岛景区以湖心亭和观鱼楼等清代建筑为主;东南面是水月轩和金鱼岛;东北面是竹林岛和九龙池;南边是葫芦岛和九曲桥;西边是海心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1985年起,每年冬季都有大量海鸥从西伯利亚飞到昆明过冬,其中就有一部分在翠湖栖息。
每当这时,逛翠湖赏海鸥便会成为昆明人以及许多外地游客的一大乐趣。
二、园林中小品调研1、园林中座椅对于座椅来说:1座椅在公园中各种类型休闲者的需要; ?2座椅的放置方式是多样的,方便人们观看美景,观?察他人以及相互交流;3?座椅在遮荫和有阳光的地方分别放置,供人们选择的余地(在落叶树下,以便在冬季可以晒到太阳,夏季可以遮荫。
4在距离活动区较远的地方,布置座椅为人们提供安?静休息的场所;翠湖公园中1公园没有放置带有座椅的桌子,不方便午餐时间在?附近工作的人在公园就餐以及一些老年人在此打牌等;2其次作为一?座较为古典的园林建筑,其座椅的材质尽量选择看起来暖和的材料(比如木头),而在公园中放置了如上图所示的塑料和钢铁的座椅,与整座公园的特点不相符,也不是人们喜欢的座椅~3在儿童娱乐区也没有照顾孩子的大人们提供座椅;4还有公园没有为残疾人??提供方便他们到达的桌子和座椅,这点不够人性化~解决:把公园中的塑料椅子换成木质的或石材的,使其能够与公园整体相匹配。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2
昆明翠湖公园调研报告
翠湖公园(公共开放式公园),位于昆明市中心园中两道长堤相
互绵亘,分湖为四,堤畔遍植柳树,湖内多种荷花,“翠堤春晓”
为昆明一景。
园内碧波涟漪,杨柳拖青,雕梁画栋,姹紫嫣红,
给人以清新秀丽、怡静幽雅之感。
翠湖面积21.6公顷,其中水
面15公顷,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古典建筑园林。
翠湖公园由水月轩、西南
岛、金鱼岛、海心亭、观鱼楼、九龙池等景点组成。
在湖西面的儿童乐园里,有“金鱼戏水”、“浪卷珍珠”、“碰碰车”等游乐设施,是儿童们喜爱的一块天地。
节假日来到翠湖,或沿堤漫步、阵阵清风徐来,柳丝拂面,气爽心扉;或荡舟湖面,波摇影晃,心旷神怡;或邀友品茗,谈天说地,悠哉悠哉。
在翠湖,一年数次举办的菊花展、百花展、郁金香花卉展、画展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特别是大型艺术灯展,像一朵绚丽的彩霞,宛如一串璀璨的明珠,吸引着数十万人前往观赏。
白昼,疑是蓬莱仙境。
入夜,却是瑶池琼楼。
是诗是画,情景交融,无限神韵,不尽风流。
昆明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五华山西麓,原名菜海子。
亦因湖东北曾有九个出水泉眼,又名“九龙池”。
昆明翠湖水光潋滟,绿树成荫,楼现波心,
环境优
美,是昆
明城内
的一颗
绿宝石。
在明朝,镇守云南昆明的沐英曾在翠湖建别墅。
那时候湖面
宽阔,与滇池相通。
清初,盘踞云南的吴三桂填湖修筑王府,
到他的孙子吴世瑶又把西部辟为花园,昆明翠湖公园面积锐
减。
康熙年间,云南巡抚王继文在湖心岛建“碧漪亭”,在
北岸建“来爽亭”,这里便成了昆明游览的风景区。
后来经
额时,翠湖已成佳景。
正如凌士逸在莲花禅院的对联所云:“十亩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佛楼台。
”联中所讲的荷花、游鱼、杨柳、楼台,就是昆明翠湖景观的主要特色。
近几年,昆明有关部门经大力修整,翠湖公园四季碧水悠悠,游人可尽兴荡舟嬉耍。
春有万千垂柳滴翠,夏有碧叶红荷吐艳,秋有百花争艳,冬有棕榈青青。
登舟畅游,仿佛进入如诗如画之境,览江南水乡春色,其趣无穷。
夜晚,昆明翠湖灯火五彩迷离,树影婆娑,只见恋人成双成对,倘佯于花
间月下。
昆明翠湖鱼多,并建有观鱼楼,观鱼楼挂着一幅
清代黄奎光写的对联:
有亭翼然,占绿水十分之一;何时
闲了,与明月对饮而三。
此联写得情景交融,洒脱超然,多
次被选入“全国风景名联”。
昆明翠湖观鱼楼四
周亭台参差,迥廊蜿蜒,飞檐翘角,金碧辉煌,
其间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具有浓郁的江南园林
特色,实为园中之园。
近几年昆明翠湖又新辟了
儿童乐园、溜冰场、哈哈镜展览、九龙池。
还经
常举办各种展览,是昆明市民休息和娱乐的好去处,每天从早到晚游人如织。
每年冬春时节,上万只红嘴鸥云集昆明翠湖,成千上万的人投食喂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皆大欢喜,展现了昆明人保护野生动物的美德,国内外游客也纷纷
仿效之。
作为一所开放性的公园,翠湖对人们的影响时
巨大的!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活动空间正在
不断的缩小,获得一个安宁的休息空间更是每
个人梦寐以求的!这时候一个开放性的公园
对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方!看报纸,聊天,是种不错的
享受!
在宁静的湖面上划船,感受生活
的美好!
公园内有许多的古建筑,和公园
内的环境很和谐!具有古老的民
族特色!
公园内的设施一应俱全,供游人休憩
的石凳,喝茶聊天的优雅茶室,公园内开
放性空间相对私密的空间都有明确的划
分!私密型的空间创造了安静的环境,开
放型空间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条件!
总体来说,公园还是比较完美的!但是总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就里面
缺乏古典风味!
茶室应该做的更古典些,内部装饰上应该再古朴简约.
进去能让人感受到另一种自然气息,而不是现代感,
外面就已经够现代的了,人们来这里是为了寻找一种
幽静!
我觉得公园应该再设计得人性化一些!不要像上图一样让游客都挤到了一条较小的道路上!再多设计一些私密空间,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利用好城市中的每一块宝贵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