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西中考物理题13
- 格式:doc
- 大小:10.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21.(2014年泰安市)如右图所示,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③从第3s开始,v A > v B,5s末A、B相遇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6.(2014年杭州市)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答案:C12.(2014年嘉兴市)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
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答案:D21.(2014年泰州市)“神舟”飞船在太空中高速飞行,而坐在其中的航天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这是因为,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飞船B.地球 C.月亮D.太阳答案:A19.(2014年河北省)小明坐在汽车上,透过车窗看到与公路并排的铁路上一列火车的车头,过了一会儿又看到了车尾。
关于火车与汽车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A.火车静止,汽车运动B.火车运动,汽车静止C.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同,火车的速度等于汽车的速度D.火车和汽车运动方向相反,火车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答案:C5.(2014年襄阳市)2013年9月29日建成通车的卧龙大桥是襄阳首座斜拉桥,全长4343.5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
专题一机械运动1.(2013•海南)我们使用的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最接近于()A.1 dm B.1 cm C.1 mm D.1 um1.B.解析:九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μm或1mm太薄,不符合实际,故CD错误;1cm比较符合实际,故B正确;1dm=10cm太厚,不符合实际,故A错误.2.(2013•枣庄)小超为了检验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下列几种尺子哪种最合适()A.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 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分度值1mm D.量程3 m,分度值1 mm2.D.解析:AC尺子的量程是15cm和单位不确定,不能满足测量要求,都不合适;B量程是10m,满足测量要求,但分度值是1dm,准确程度不高,测量结果误差太大,不合适;D量程是3m,满足测量要求,分度值是1mm,准确程度较小,测量结果误差较小,合适.3.(2013•安顺)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D.解析: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他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正确.C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他以自己为参照物.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故本选项正确;D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故本选项错误。
201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王金瑞赣县教研室胡展明赣县二中蒋俊龙2014年中考物理试卷,延续了近几年我省中考命题的特点,且有一定的创新。
整张试卷中的试题突现了物理学科知识、实验教学的特点,不仅全面考查了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而且还注重联系日常生活中的物理情境,不仅关注同学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而且还重视考查同学的物理科学素养的状况。
试题严格按照2014年的物理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全张试卷紧扣课标,把培养与发展同学的科学素养摆在第一位,注重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将了解、认识、理解层次的知识体现在不同的试题之中;同时,这份试卷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符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教学有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题的语言简明易懂、符合同学的阅读习惯,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无科学性错误。
试题的命制既有利于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同时兼顾为高中阶段学校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择优录取新生。
在中考结束后,我们调查了部分教师和考生,结合同学的答题情况,对今年的中考试卷作出如下分析:一、试卷的基本情况1.今年中考试卷基本概况整卷考查39个知识点,试题的易中难水平分值比例以6︰2.5︰1.5,全卷的难度系数为0.59.各知识点分值分布(表一):和规律的形成过程,突出了“重点知识重点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的思想;紧扣课标,特别是将新课标中作出变化的知识点及要求,特别是新增知识点,在本次试卷中有较好的体现。
考卷中的试题既夯实基础,又注重能力要求,难度适中偏难;物理知识的呈现多以生活中提供的情境或素材作为载体,要求考生从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科学探究能力的考题,主要引导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落实与开展,科学探究方法的培养,注重同学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的培养;真正体现以同学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培养同学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能力,有力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2014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2分)走进温馨的物理考场,请你轻松地写出两个最熟悉的物理量单位的符号:和。
2.(2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太空授课的声音是通过传回地球的。
3.(2分)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填物态变化名称)。
4.(2分)如图所示,装满水的玻璃瓶中的水结冰后会使玻璃瓶破裂,由水变成冰的过程中质量,密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2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而在这两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2分)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你熟悉的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各举一例)7.(2分)如图所示,甲是的工作原理图,乙是的工作原理图。
8.(2分)如图所示,是矿山上的大型载重汽车,车轮宽大是为了压强;轮胎上有很深的花纹是为了摩擦力。
9.(2分)家庭电路中常用带有开关的移动插座,插座上的开关与插座是联,插座与插座之间是联。
10.(2分)如图所示,A、B弹簧下方分别吊着软铁棒和条形磁铁,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右移动时,A弹簧的长度将,B弹簧的长度将(选填“伸长”、“缩短”或“不变”)。
二、选择题(共20分.第11~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第15、16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1.(3分)如果通草球甲、乙相互排斥,甲、丙相互吸引。
已知甲带正电,那么乙、丙的带电情况是()A.乙带负电、丙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带负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或不带电12.(3分)《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13.(3分)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14.(3分)阳光明媚的春天,王爷爷带着三人驾着小汽车一起去春游,行驶途中,同一时刻四人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指针式速度表,观察到的数据如下,此时车的实际行驶速度应该是()A.100km/h B.98km/h C.96km/h D.没有观察到15.(4分)如图所示,是我们常见的图象,这种图象如果在横纵坐标加上适当的物理量及单位,可以用来描述()A.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受拉力的关系B.通电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C.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关系D.匀速直线运动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16.(4分)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电性三、计算题(共20分,第17小题6分,第18、19小题7分)17.(6分)小生同学用100N的推力推动重500N的木箱,使木箱沿推力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s内前进了6m.求:小生同学对木箱做的功和功率。
22.(8分)(2014•江西)请按照要求设计实验
(1)利用以下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设计一个最简单的探究物体具有惯性的实验.
选用的器材:硬纸片、玻璃杯、水、鸡蛋.
探究的方法:将玻璃杯内倒入水,将硬纸片盖在玻璃杯上,上面放置鸡蛋,迅速抽出硬纸片,鸡蛋调入水中.
(2)利用你考试中的草稿纸,按照提示例设计两个实验,指出研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主要实验过程探究或说明的物理问题
抖动纸张声音的产生
物体具有惯性
将玻璃杯内倒入
水,将硬纸片盖在玻
璃杯上,上面放置鸡
蛋,迅速抽出硬纸片
流体流速越快,压强越小
将纸撕成两片,用
手拿着两端使平行
且自然下垂,自上向
下向两纸片间吹气。
19.(9分)某实验小组探究金属丝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他们取一段粗细均匀的金属丝拉直连接在A、B接线柱上,在金属丝上安装一个可滑动的金属夹P。
实验室还提供了下列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池组(电压3V)、滑动变阻器(20Ω 2A)、刻度尺、开关和导线若干。
(1)为了测量AP段的电阻R,他们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
图中还没有连接的一根导线接上,使电路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至变阻器的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L/cm1530456075
R/Ω 2.557.51012.5
(3)某次实验中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2.0V,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此时金属丝的电
阻R=_________Ω。
(4)实验中移动金属夹P,分别测得AP段的长度上和对应的电阻值R,数据如右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R与L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小强同学认为,由于电源电压没有超过电压表所选量程,因此在闭合开关前,可
以将变阻器的滑片置于任意位置。
你认为他的想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