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 第7章 合同法.
- 格式:ppt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120
经济法合同法详解经济法合同法是指国家为了调整经济关系,保护市场秩序和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制定的专门规范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关系的法律。
本文将对经济法合同法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基本概念、法律适用原则、要素、成立、履行和违约等方面内容。
一、基本概念经济法合同法是经济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合同关系。
经济法合同法的基本概念是指其针对经济活动中的合同关系进行规范的法律制度。
二、法律适用原则经济法合同法的适用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愿原则:合同的订立要基于当事人的自愿,并遵循平等自愿的原则。
2. 公平原则:合同各方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循公平原则,不得以不合理的方式剥夺对方的合法权益。
3. 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各方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交易,不得虚假陈述或者故意隐瞒重要事实。
4. 协商一致原则:合同各方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通过协商达成一致,平等互利。
三、合同要素经济法合同法规定了合同要素,包括合同的订立要件、合同的内容要件和合同的形式要件。
1. 合同的订立要件:合同的订立要件包括主体、客体和目的。
主体是指合同各方,客体是指合同的标的物或者服务,目的是指合同的目标和目的。
2. 合同的内容要件:合同的内容要件包括条款、权利义务和费用。
条款是合同各方对于合同事项的约定,权利义务是各方在合同中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费用是指合同各方根据合同约定应当支付的费用。
3. 合同的形式要件:合同的形式要件是指合同成立所必须满足的形式要求,包括书面形式合同和口头形式合同。
四、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
首先,当事人应当达成协议,即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共识。
其次,合同的订立应当符合法律的规定,比如特定合同的要求或者合同形式的规定。
最后,当事人应当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成年、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等。
五、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各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的履行应当遵循合同的约定,坚持诚实信用原则,按时履行义务。
经济法之合同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法律体系。
2、使学生掌握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和解除等重要环节。
3、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要约和承诺。
合同的效力类型,如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
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和违约责任。
2、难点如何准确判断合同的效力。
合同履行中的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合同法相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合同法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合同纠纷案例,如租房合同中的争议,引发学生对合同法的兴趣,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合同法概述1、合同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其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解除、违约责任等方面。
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享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
自愿原则: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
公平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诚实守信,不得有欺诈、胁迫等行为。
合法原则: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
(三)合同的订立1、合同订立的概念合同的订立是指当事人之间为了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而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过程。
2、合同订立的程序要约: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该意思表示应当符合下列规定:内容具体确定;表明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承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但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表明可以通过行为作出承诺的除外。
2024版经济法合同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合同行为,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合同,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第三条合同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
第四条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适用本法。
第二章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合同订立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六条合同订立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七条合同当事人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第八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第九条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有争议的,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第十条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第十一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十三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转让给第三人。
第六章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第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一)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二)合同解除;(三)债务相互抵销;(四)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五)债权人免除债务;(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第七章违约责任第十五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十六条当事人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第八章特别规定第十七条法律、行政法规对合同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九章附则第十八条本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注:以上内容为示例性质,具体法律条款应由法律专业人士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D2.A3.C二、多项选择题1.BC2.ABC 3.ACD第二章公司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A 4.B二、多项选择题1。
AC 2。
ABC 3。
AC 4。
ACD第三章合伙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D二、多项选择题1、AD 2、CD 3、BC4、BCD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C 3。
D 4。
B二、多项选择题1.BC 2.CD 3。
ABC 4.ABC第五章个人独资企业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
A 3.A二、多项选择题1.ABD 2.BC 3.AC第六章企业破产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4。
C 5。
C二、多项选择题1。
AB 2。
AC 3.AC 4.ACD 5.ABCD第七章合同法一、单项选择题1。
B 2.A3.D 4.B 5。
A 6.D二、多项选择题1.ABCD2。
ABCD3.ABC 4.ABC 5。
ABC 6.ABCD第八章担保法一、单项选择题1.A 2。
D3.B 4.D 5.D 6.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AB 4.CD 5.ACD 6.BC第九章工业产权法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4.A 5.D 6.C 7.D二、多项选择题1.BC2。
AD3.ACD 4。
AC 5.BD第十章反不正当竞争法一、单项选择题1.C2.D 3。
D 4.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D 3。
AC 4.ACD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一、单项选择题1。
A 2.D 3.D 4.C二、多项选择题1.AB 2.AC 3.AC 4。
AD第十二章广告法一、单项选择题1。
D 2.B 3.D 4.B二、多项选择题1。
CD 2。
ACD 3.ACD 4.AB第十三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一、1.B 2.C 3.D 4。
A二、多项选择题1。
CD 2.BC 3、AB 4、AB第十四章财政税收法一、单项选择题1.A2。
经济法-合同法引言经济法是国家经济管理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法作为经济法的一部分,对于规范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合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之间进行经济交往的基本形式,是经济法的基础。
本文将从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合同的成立、履行与解除等方面进行介绍与分析。
一、合同法的基本概念合同法是规范合同活动的法律体系,包括了合同的定义、合同的要素、合同形式等方面内容。
根据我国《合同法》,合同是自愿订立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合同的基本要素包括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内容、合同的目的及合同的形式等。
合同的成立是指当事人通过双方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形成共同意思表示的过程。
合同的成立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1.双方意思表示的交互:当事人通过书面、口头或者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进行协商和讨论。
2.合同要约的提出:一方或者双方通过书面、口头等方式提出要约,表达了达成合同的意愿。
3.合同要约的接受:接受要约的一方同意接受对方的要约,表示愿意与对方达成合同。
4.合同的约定和核对: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内容进行讨论、约定,并核对其准确性。
5.合同的签订和登记:当事人双方签订合同,并根据需要进行合同的登记或备案。
6.合同成立:经过以上步骤,当事人达成一致,合同成立。
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实现合同目的的过程。
合同的履行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自愿原则:当事人应当自愿地履行合同的义务,不得强迫或者限制对方的行为自由。
2.公平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当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进行交易,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3.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不得采取欺诈、虚假的行为。
4.保护当事人权益原则: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注意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权要求对方按照约定进行履行。
合同的解除是当事人因合同约定的原因或者法律规定的情形,终止合同的过程。
合同的解除可以分为自愿解除和强迫解除两种情况。
经济法(合同法)简介经济法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中法律规范的学科,主要包括合同法、公司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
本文主要以合同法为重点,介绍合同法的概念、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概念合同法是指调整民事主体之间通过约定来关联人民法律关系的法律制度。
合同法规定了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基本原则合同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自由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
•自由原则:合同当事人的结成和内容是完全自由的,没有法律禁止的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自由地约定合同的内容。
•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协商、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平等地行使他们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应当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履行合同义务,不得违反公序良俗、损害他人利益。
•公平原则:合同的内容和条款应当公平合理,不得利用合同的优势地位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主要内容1.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成立需要满足合同要素的要求,即合同当事人、标的物、合同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要求。
合同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合法形式成立。
2.合同的履行:合同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的履行方式包括一次性履行和分期履行。
3.合同的变更和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协商一致变更合同内容,也可以根据法定情形解除合同。
4.合同的违约责任:当一方违反合同约定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或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5.合同的有效性:合同应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
对于无效的合同,一方可以要求撤销合同。
总结经济法(合同法)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法律规范,合同法是经济法中的核心内容。
合同法通过规定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规则,保护了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自由原则、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这些原则也是合同法顺利实施的基石。
经济法(合同法)简介经济法是指调整和规范经济活动的法律体系,合同法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同法是指规范合同行为的法律规范。
合同是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法律行为,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具有重要作用。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合同的订立自由、平等性和诚实信用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遵循自愿原则,不受强制约束,合同必须具有平等的地位,当事人应当保持诚实守信的态度。
合同的要素合同的缔约方式合同的缔约方式有书面合同和口头合同两种形式。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书面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书面签署的合同文件,口头合同是指当事人口头达成的合同协议。
双方缔约时应当谨慎,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合同的履行和违约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义务进行实际履行。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时、按量、按质履行合同,如果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即构成违约,对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合同的解除和修改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通过一定的方式终止合同关系。
合同的解除可以通过协商一致、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依法解除等方式进行。
合同的修改是指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的变更情况,通过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合同协议。
合同的争议解决合同争议解决是指当合同当事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产生的争议如何有效解决。
合同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者诉讼等方式进行解决。
当事人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
合同法的保护原则合同法的保护原则是指合同法为当事人提供的法律保护措施。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秩序,保障经济安全。
当事人应当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应当履行自己的义务。
合同法的发展趋势合同法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和更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法中也出现了与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相关的新问题。
合同法在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推动经济法制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章民事法律关系一、民法法律关系1、某宾馆依行业习惯规定,凡是投宿客人均可以在房间内拨打免费市内电话。
张某在投宿期间连续使用电话拨打特种服务电话,使该宾馆电话费用大幅增加。
宾馆依据什么原则若向张某索赔?( D )A. 自愿原则B.公平原则C.平等原则D. 诚实信用原则2、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的有( ABC )。
A.自然人甲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 B.中国公民丙与中国公民丁之间缔结的婚姻关系C.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订立的电脑买卖合同关系D.甲税务机关与自然人乙之间税款征收关系3、甲县人民政府建设宾馆缺少资金,向乙建行贷款300万元,到期未能偿还,乙建行以县政府为被告向民法院起诉。
该贷款( D )A.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由民法调整B.属于政府行政行为C. 不是民事法律关系D.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经济关系4、甲从某商场购回一个玻璃钢燃气灶,使用几天后,燃气灶突然炸裂,甲被碎片刺瞎左眼。
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C )A.甲对商场主张侵权责任是基于商场侵害了甲的绝对权 B.甲对商场主张侵权责任是基于商场侵害了甲的相对权 C.甲对商场主张违约责任是基于甲与商场之间存在相对权D.甲对商场主张违约责任是基于甲与商场之间存在绝对权5、甲公司委托乙公司运送玻璃,乙公司向丙公司租赁汽车,乙公司雇员丁驾驶,在某建筑公司工地通过时,因丁的过错发生汽车颠簸,玻璃严重损坏,该损失由( A )A、乙公司B、甲公司C、丙公司D、某建筑公司第二章民事法律行为1、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D )。
A.不当得利 B.无因管理C.侵权行为 D.订立合同2某电器行明知彩电质量有问题,但在销售时故意不加以说明,顾客李某购买了质量有问题的采电。
该行为属于( B C)A、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欺诈的民事行为D、重大误解的民事行为3、公民甲与房地产开发商乙签订一份商品房买卖合同,乙提出,为少交契税建议将部购房款算做装修费用,甲未表示反对。
经济法概论合同法自考资料合同是经济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为经济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规范。
在经济活动中,无论是企业之间的商业合作,还是个人与企业之间的消费交易,合同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合同的定义、要素、形成、履行和违约等方面介绍合同法的基本知识。
一、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而订立的协议。
合同可以是双方对等的,也可以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承诺。
它是一种互助合作的方式,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合同的要素合同的要素包括合意、标的和形式。
合意是指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一致意见,标的是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形式是合同订立的方式和表达方式。
合同的要素是确保合同有效性的基础,当事人应在合同的订立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要素。
三、合同的形成合同的形成需要经过合意、订立和生效等环节。
首先,当事人需要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
其次,当事人可以书面约定或口头约定合同的内容。
最后,合同经过双方签字等形式确认后,即可生效。
合同的形成是合同法中的重要环节,任何一方在合同形成后都应按照约定履行合同义务。
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履行是指当事人根据合同约定,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完成合同义务。
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当事人应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合同目标。
合同的履行有时需要支付货款、提供服务或交付产品等。
当事人应按照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不得擅自违反合同约定。
五、合同的违约合同的违约是指当事人未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和期限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一旦发生违约,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方继续履行合同,也可以请求赔偿损失。
合同的违约是合同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有争议的违约行为,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解决。
总之,合同法作为经济法中的一部分,为经济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规范。
合同的定义、要素、形成、履行和违约等是合同法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当事人在经济活动中应遵循合同法的规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七章合同法一、合同的订立(一)程序1.【案例介绍】1992年6月8日甲方向乙方拍发了一封电报:“今我处有一批葡萄罐头,你方是否需要?”次日即收到乙方回电:“需要,请详告货目,价款。
”甲方遂于6月13日发电详告:“葡萄罐头1500箱,规格锡皮545克型,每箱20瓶,每瓶单价2.10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整批货物加运杂费1200元。
”乙方接电后,回电请求改锡皮545克型为300克型,并要求8月中旬交货,见货单即付款。
6月17日,甲方考虑到自己库存的300克型的数量少,8月中旬交货有困难,不能满足乙方的需要.便发电告诉乙方:“我方只有545克型货物,8月中旬能交货。
”乙方于6月21日回电:“你方6月17日来电,我方同意.另请考虑规模为锡皮300克型的货物。
”甲方接到乙方6月21日电报,认为乙方又在要求300克型货物,这笔交易无法进行,就另找买主。
后与丙达成买卖协议。
8月22日,乙方来电催货,甲方告诉乙方545克型货已卖给丙方。
乙方坚持要货,甲方认为合同并未成立,拒绝乙方要求,乙方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甲方赔偿损失。
[问题] 甲、乙双方的电报往来构成了一个有效合同吗?【案例分析】1.在本案中,甲方6月8日电是要约引诱,不是要约。
同样乙方6月9日电也是要约引诱,甲方6月13日电为要约,乙方回电不是承诺,而是新要约。
甲方6月17日电也是新要约。
2.乙方6月21日回电:“你方6月17日来电,我方同意。
另请考虑规格为锡皮300克型的货物。
”该电文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你方6月17日来电,我方同意”是对甲方6月17日要约的承诺,即该买卖合同于6月21日发出后抵达甲方时即成立。
后一部分:“另考虑规格为锡皮300克型的货物”为另一新要约。
据此甲,乙双方就买卖锡皮545克型的葡萄罐头的合同成立,甲,乙双方得按合同履行自己义务。
3.甲方误以为甲,乙双方没有订立合同,从而将该批货物卖于第三人。
因此8月中旬未能交货,违反了买卖合同约定的义务,应承担因此而给乙方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