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真的长头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8
《小真的长头发》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七单元,第一课《小真的长头发》。
内容详细描述了一个拥有神奇长头发的小女孩小真的故事,通过阅读该故事,让学生感受想象力的魅力,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小真的神奇长头发带来的变化和趣味。
2.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神奇元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小真的长头发故事插图、词语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真的长头发插图,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故事的兴趣。
2. 阅读故事: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感受故事中小真的长头发的神奇变化。
3. 讲解:针对故事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4. 例题讲解:以故事中的描述为例,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事物。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故事中的描述,用丰富的语言描绘一幅画面。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真的长头发》2. 重点词语:神奇、长头发、变化、想象力、描述3. 例题展示:小真的长头发像一幅画一样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描述方法,写一篇关于小真的长头发的短文。
2. 答案示例:小真的长头发如同一条瀑布,随风舞动,时而变成美丽的蝴蝶,时而变成飘落的树叶,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惊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教学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事物。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神奇元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真的长头发》详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小真的长头发》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掌握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2 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小真的长头发》讲述了一个关于小真和她的长头发的故事。
小真是一个善良、乐观的小女孩,她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头发。
有一天,她决定将自己的长头发剪下来,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她的善举,她不仅给予了别人帮助,也获得了更多的快乐和成长。
2.2 生词和短语小真(Xiao Zhen)长头发(chang tousu)善良(shan liang)乐观(ao yuan)帮助(bang zhu)善举(shan ju)第三章:教学方法3.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故事,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2 口语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4 创意活动学生可以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绘制故事的插图,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小真的长头发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故事主题。
4.2 阅读故事学生自主阅读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4.3 回答问题学生回答与故事相关的问题,检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4.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评估5.1 口语表达评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和表情。
5.2 阅读理解评估评估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性,检验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5.3 创意评估评估学生的创意故事和插图,展示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小真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
小真的长头发教学设计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语文》第三册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小真的长头发》。
课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小真因为拥有一头漂亮的长头发,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故事。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童真童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乐观、积极向上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小真的情感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小女孩长头发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你们猜猜这个小女孩是谁?她有什么特别之处?2. 新课导入: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精讲: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语言表达,通过例句分析,让学生感受小真的长头发带来的趣事。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长头发的看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长头发。
六、板书设计1. 《小真的长头发》2. 内容:a. 小真的长头发b. 长头发的趣事c. 小真的情感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仿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心中的长头发。
2. 答案:a. (略)b. 示例:如果我有一头长长的头发,我会把它编成漂亮的辫子,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公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长头发的魅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关注。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了解他们的发型和喜好,以“我喜欢的发型”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小真的长头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通过字源会认生字“栅”,会写生字“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抓住童趣的语言,读出小真想象的奇特。
3.抓住关联词、动词等体会想象的奇妙,用自己的话说说小真长头发的用途。
4.根据长头发的特点,展开合理想象,自己创想头发的其它用途,并尝试学习课文,运用恰当动词和关联词支架表达。
壹介绍绘本,开启想象1.出示图片,想象图片中画的会是什么?(贝壳、波纹、跑道、迷宫等)2.其实这是一个女孩子的长头发,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小真的长头发》就是由日本女作家高楼方子创作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绘本故事改编而来的。
生齐读课题。
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感受转变(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孩子们自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找一找故事的主人公们。
(2)出示绘本图片,你们觉得哪个小姑娘是小真?从课文中的哪里看出来?体会小叶小美的心情。
(3)比较开头和结尾,感受小叶小美心情的变化(美得不行——羡慕)。
(4)从文中找出让她们的心情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小真想象自己的头发很长)在小真的想象中,她觉得自己的头发能长多长?文中是怎么说的?(“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老——长”)请多生朗读。
2.默读课文,感知用途小真这么长的头发能做什么?默读课文,在文中圈出关键信息(钓竿、套绳、被子、晾衣绳。
)叁描绘画面,感受想象1.体会“钓鱼”之妙(1)出示相应段落,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小真的头发很长,她的想象很神奇)。
(2)哪个字给你这么直观的感受?(垂)在小真的想象世界里,头发往下可以从桥上一直垂下去——垂下去——垂下去,垂到河面就能钓到鱼呢。
(通过动图理解“垂”)好神奇啊!你们看,用上合适的动词,想象就能变得很神奇。
生朗读段落。
(3)还从哪里感受到想象神奇之处?(不管什么鱼都能钓上来。
)会有哪些鱼?生讨论交流并朗读。
2.体会其他用途你还能从哪里感受到小真的奇妙想象呢?请小朋友们选择你们喜欢的部分读一读,和同桌说一说。
小学语文三年级《小真的长头发》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故事梗概: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析小真的性格特点。
2. 生字词: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掌握字音、字形、字义。
3. 课文朗读: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4. 写作训练:学习运用想象和联想,创作一篇关于头发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想象力,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小真的善良和乐于助人,培养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真的性格特点。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提高朗读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生字卡片,教学录音机。
2.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头发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课文学习:a.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b.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生字词。
c. 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3. 例题讲解:分析小真的长头发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故事趣味。
b. 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创作一篇关于头发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真的长头发》2. 生字词:长、发、神奇、帮助、解决问题等。
3. 小真的性格特点:善良、乐于助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如果我有一头神奇的长头发”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答案示例:如果我有一头神奇的长头发,我会用它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比如,当我的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会让长头发变成一只小手,给他力量;当老人过马路时,我会让长头发变成一把伞,为他们遮风挡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关于想象力的书籍,提高写作水平。
《小真的长头发》公开课优质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阅读《小真的长头发》这本绘本,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小真的长头发》是一本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的绘本,通过讲述小真用自己的长头发帮助朋友解决问题的事情,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3.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真的长头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小真的长头发》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3 讨论交流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道理。
4.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帮助朋友解决问题。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讲述《小真的长头发》的故事,并思考如何用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帮助家人和朋友解决问题。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态度、讨论参与度以及课堂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
6.2 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家庭反馈,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6.3 自我评价学生自我评估在课堂学习和作业完成中的表现,以及自己在帮助他人方面的进步。
第七章:教学资源7.1 教材《小真的长头发》绘本图书。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小真的长头发》绘本阅读与activity2. 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3. 年级:一年级4. 教学目标:b. 帮助学生理解《小真的长头发》的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c.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创意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d. 培养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个性差异。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a.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头发的知识,如头发的类型、护理方法等。
b.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长头发的看法和经历。
2. 绘本阅读(10分钟)a. 老师朗读《小真的长头发》绘本,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欣赏。
b. 学生自由讨论故事内容,分享自己的感受。
3. 故事情节回顾与分析(5分钟)a.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故事情节,总结小真的性格特点。
b. 学生分享自己对小真的喜爱之处,以及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
4. 创意表达(5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小真、妈妈、同学等),用动作、表情、语言等表现角色特点。
b. 各组依次进行表演,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尊重他人、发挥个性的重要性。
b.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改进自身的方法。
三、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家庭中的亲情故事,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 学生画一张关于《小真的长头发》的画作,可以是故事情节、自己喜欢的角色等。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评价学生在创意表达环节的表现,鼓励有创意的想法和表达。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小真的长头发》2. 主要内容:小真的性格特点、故事情节、道理感悟六、教学资源准备1. 准备《小真的长头发》绘本,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绘本内容。
2. 为学生准备表演所需的道具,如头饰、衣物等。
《小真的长头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向秋兰教学目标:1、认识“栅、麻”等八个生字,会写“套、麻”等1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讲的什么。
3、知道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感受想象奇妙、有趣。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激趣导入。
1、师:课前做个调查,请问你们平常喜欢什么?2、师:老师平常最喜欢的就是吃,是个典型的吃货,不然我也不会长得这么胖。
一说到吃呀,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的抗议了,当你肚子饿得咕咕叫时,你脑子里首先会浮现出怎么样的画面来?3、师:想象可以是美好的想象,也可以是天马星空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小姑娘小真她希望拥有老长老长的头发。
请大家说出课文的题目。
师板书《小真的长头发》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女孩子都希望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课文中小真的长发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听一听课文范读,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幻想。
要求按老师的提示来说。
2、如此奇特的幻想来自于本文的作者高楼方子,哪位同学愿意为我们读一读作者简介。
3、课文要想学懂,学透首先得弄懂本课的生字新词。
接下来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再把生字对应的词语画上横线。
4、出示本课字词,检查自读情况,并讲解多音字卷和系。
5、随文识字,并重点讲解本课易读错,写错的生字。
三、再读文,感受想象的奇妙有趣。
1、课文接读,思考小真说她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生汇报3、小真的长头发真是太长太奇妙了。
现在我们再读课题你们觉得应该抓住哪个字读。
出示图片找到小真用手指着边读边绕圈读出小真头发的长来。
4、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请你们课后想象一下小真的长头发还能做些什么呢?。
2020年统编版三年级下册《小真的长头发第一课时》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麻烦、悠闲、泡沫”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3.根据故事内容,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1.范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利用课件,通过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合理讲述自己的想法,并理解每个人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要学会尊重、倾听他人的意见。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麻烦、悠闲、泡沫”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说说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教学难点根据故事内容,大胆想象,乐于用通顺的语句讲述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走上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
他们的头发,也是各色各样的:或长或短,或曲或直,或黑或黄。
这些长短不一,曲直有别,颜色各异的头发,不知是否引起过你的注意呢?如果,你有一头飘逸的长发,会做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小真的长头发的妙用。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烦、闲”和后鼻音“冰、凌、棒”。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麻、冰、棒”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套、烦、闲、椅、泡、沫、提”时,可以通过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悠、凌”时,可以使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
形近字歌示例:套:身着女套衫,奋勇来夺冠,中华好健儿,人人都夸赞。
烦:顽童去郊游,领队心烦忧,须要细照顾,顺着大道走。
同音字歌示例:悠:幽幽果树园,悠长笛声传,性命攸关时,忧伤苦难言。
凌:姑娘手灵巧,伶俐又可靠,年龄虽不大,壮志凌云霄。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套”上面的“大”起笔要高,撇捺要分开。
小真的长头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反思【课时目标】1.会认本课“栅麻”等9个字,会写“套、麻”等12个字,读文中识记生词。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能说出小真的长头发可以做些什么,感受小真大胆和神奇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认识小真的长头发能做些什么。
难点:自己展开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谈话)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出示课件:高高山上长堆草,密密麻麻长得好,一年四季勤修剪,黑的变白再变少。
头发师:就是头发【设计意图:用学生感兴趣的猜谜语形式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契合本单元“想象”主题。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小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真,她也想象力特别丰富,她有一头短发,但是她却希望自己有一头很长很长的头发,这是为什么呢?那还得从《小真的长头发》这个故事说起。
好,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今天的故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小真的长头发)那么同学们看课题,你觉得哪个字应该重读,谁来读一读(强调长字,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引出长头发的图片)出示课件:小真的长头发图片我听到了同学们的惊讶声,是呀,这么长的头发,到底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走进文本。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60页自由朗读课文,完成自学环节一的内容: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整体感知。
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学环节一:自主预习,自学生字词1.请小朋友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会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
2.给课文标上段落。
3.读完课文以后同桌之间互读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注意听对方的读音是否正确。
准备展示【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预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二)自学反馈:1.出示带有认读生字的词语课件出示:栅栏麻烦悠闲泡沫唯一碍事关系揉一揉2.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先带拼音读,再去掉拼音读巩固认知。
教师适时指导3.过渡:课本中除了我会认得字,还有要求我会写的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谁能够把这些字读一遍,课件出示:(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套麻烦悠闲椅沫冰凌提棒泡4.这些字不但要求我们会认,还要求我们会写,老师在这些字里挑出了我们班孩子在写字的时候容易错的三个字,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些字,看看你们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的出示课件:套、悠、凌在书写的时候注意三个一,还要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横平竖直,撇捺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