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编码
- 格式:ppt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36
一、汉字的编码五笔字型将汉字划分为两大类:键面上有的汉字和键面上无的汉字。
这两大类汉字的输入有不同的输入编码规则。
键面汉字的编码1、键名的编码键入键名时,只要把它们所在键连击四次即可。
例:目:HHHH禾:TTTT言:YYYY2、成字字根编码凡本身就是汉字的字根称为成字字根。
成字字根的编码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键名代码(报户口)+首笔代码+次笔代码+末笔代码上述公式理解为:当要输入一个成字字根时,首先将此成字字根所在键击一次(称为“报户口”),然后再依次击它的第一个笔画代码,第二个笔画代码,第三个笔画代码及最末一个笔划代码。
该成字字根的长度不足4位时,补打空格键结束。
例:“石”:报户口是E,一(首笔),丿(次笔),一(末笔)所以编码为:EGTG“文”:报户口是Y,丶(首笔),一(次笔),丶(末笔)所以编码为:YYGY“力”:报户口是L,丿(首笔),乙(次笔)所以编码为:LTN(空格)“厂”:报户口是D,一(首笔),丿(次笔)所以编码为:DGT(空格)“二”:报户口是F,一(首笔),一(次笔)所以编码为:FGG(空格)3、单笔画的编码五个基本笔画的编码方法很特殊为:键名代码+笔画代码+LL即:一:GGLL丨:HHLL丿:TTLL丶:YYLL乙:NNLL4、键外汉字的编码键面汉字是全部汉字中的极少部分,除这部分之外的汉字均是由两个以上基本字根组成的,即键外汉字。
其编码规则相对较复杂。
键外汉字在编码时首先要把汉字拆成基本字根,按书写顺序拆分的原则是:取大优先,兼顾直观,能散不连,能连不交。
即:按书写顺序拆分汉字时,应保证每次拆出最大的字根,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成为字根为限。
在拆出的字根数相同的情况下,“散”的结构拆分比“连”的结构拆分优先,“连”的结构拆分比“交”的结构拆分优先。
如:取大优先:章:拆分为“立,早”,而不是“立,日,十”产:拆分为“立,丿”,而不是“六,一,丿”兼顾直观:国:拆分为“口,王,丶”,而不是“冂,王,丶,一”自:拆分为“丿,目”,而不是“亻,乙,三”能散不连: 能连不交:天: 拆分为“一,大”,而不是“二,人”5、下面以组成汉字的基本字根的多少来讲述键外汉字编码规则:(1)由四个或多于四个字根组成的键外字按书写顺序其编码方法:第一个字根代码+第二个字根代码+第三个字根代码+末字根代码。
汉字的编码方式
汉字的编码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编码方式是中国人用来记录和传达言语的一种独特的技术形式。
汉字的编码技术是以汉字简码、拼音码、五笔码和笔划码为主要编码方式。
汉字简码是利用一个汉字中不同部件的不同组合。
拼音码是把汉字当做音节来编码。
五笔码是把汉字当作笔画来编码,而笔划码是把汉字按照不同的笔画来编码。
汉字简码是中国汉字编码的基础,它利用一个汉字中不同部件的不同组合,构成汉字的编码方式,比如“人”是“r-e-n”,“叶”是“y-e”。
这种方式是使用最广泛的汉字编码方式,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当一个汉字组成的词有多种写法的时候,会出现重复的编码,例如“叶”和“也”的编码都是“y-e”。
拼音码是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汉字编码方式,它是把汉字当做音节来编码。
比如“人”是“n”,“叶”是“yè”。
这种方式不容易出现重复编码的情况,但它有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拼音码中很多汉字具有多音性,例如“草”可以表示为“cǎo”或“cào”,这会导致拼音码的准确性较低。
五笔码是把汉字当作笔画来编码,它的好处是编码的容易、准确、快速,但相对于其他方式来说,五笔码具有更大的规则性,容易引起记忆困难。
笔划码是把汉字按照不同的笔画来编码,它和五笔码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笔划码更加复杂,更加灵活,并且更易于辨认汉字不同的笔画结构。
汉字的编码方式多种多样,每种编码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一种方式是完美的。
了解汉字的编码方式,有助于我们在计算机上使用汉字,实现汉字的检索,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字符和汉字编码一、字符集编码字符集编码是指将字符集中的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编码。
常见的字符集编码包括ASCII编码、GB2312编码、GBK编码、UTF-8编码等。
1. ASCII编码:ASCII编码是最常用的字符集编码,它包含了128个字符,每个字符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数表示。
2. GB2312编码:GB2312编码是中国大陆使用的字符集编码,它包含了6763个汉字和一些其他的字符。
3. GBK编码:GBK编码是中国大陆使用的扩展字符集编码,它包含了20902个汉字和一些其他的字符。
4. UTF-8编码:UTF-8编码是一种可变长度的字符集编码,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语言字符,包括汉字。
二、汉字编码汉字编码是指将汉字转换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二进制编码。
常见的汉字编码包括GB2312编码、GBK编码、UTF-8编码等。
1. GB2312编码:GB2312编码是中国大陆使用的汉字编码,它包含了6763个汉字。
2. GBK编码:GBK编码是中国大陆使用的扩展汉字编码,它包含了20902个汉字。
3. UTF-8编码:UTF-8编码是一种可变长度的汉字编码,它包含了几乎所有的语言字符,包括汉字。
三、字符和汉字的输入方法字符和汉字的输入方法包括键盘输入、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
1. 键盘输入:通过键盘输入字符和汉字,是最常用的输入方法。
2. 手写输入:通过手写输入汉字,通常需要使用专门的识别软件。
3. 语音输入:通过语音输入汉字,通常需要使用语音识别软件。
四、字体和字形的表示字体和字形的表示包括矢量字体和点阵字体。
矢量字体是一种数学描述的字体,可以无损放大;点阵字体是一种像素点的集合,放大后会出现失真。
五、编码标准编码标准是指制定字符集编码和汉字编码的规范和标准。
中国制定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等标准,国际上制定了ISO/IEC 10646等标准。
六、字符和汉字的输出方法字符和汉字的输出方法包括屏幕输出、打印机输出、文件输出等。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汉字编码标准的制定经历了多个阶段。
最早期的汉字编码是基于汉字的笔画顺序或部首进行排序编码,这种编码方式效率低下,无法满足信息处理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制定了GB2312、GBK、GB18030等一系列汉字编码标准,不断完善和提高汉字编码的效率和准确性。
GB2312是我国早期的汉字编码标准,它采用了双字节编码方式,共收录6763个汉字和682个非汉字字符。
GB2312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计算机领域中汉字信息处理的发展,但由于收录的汉字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处理需求。
为了解决GB2312编码的不足,我国又制定了GBK编码标准。
GBK编码在GB2312的基础上,增加了21,000多个汉字和符号,同时兼容了GB2312编码。
GBK编码的出现填补了GB2312编码的空白,使得计算机可以更加准确地处理汉字信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又制定了GB18030编码标准。
GB18030编码是目前我国使用的最新的汉字编码标准,它兼容了GBK编码和GB2312编码,同时还增加了藏文、蒙古文等少数民族文字的编码,使得我国汉字编码标准更加完善和全面。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互联网、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等领域,汉字编码标准的规范实施,使得汉字信息处理更加准确、高效。
同时,汉字编码标准的不断更新也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总的来说,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信息化建设、提高汉字信息处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汉字编码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必将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希望在未来,我国汉字编码标准能够不断创新,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汉字unicode编码范围GB2312编码:1981年5⽉1⽇发布的简体中⽂汉字编码国家标准。
GB2312对汉字采⽤双字节编码,收录7445个图形字符,其中包括6763个汉字。
BIG5编码:台湾地区繁体中⽂标准字符集,采⽤双字节编码,共收录13053个中⽂字,1984年实施。
GBK编码:1995年12⽉发布的汉字编码国家标准,是对GB2312编码的扩充,对汉字采⽤双字节编码。
GBK字符集共收录21003个汉字,包含国家标准GB13000-1中的全部中⽇韩汉字,和BIG5编码中的所有汉字。
GB18030编码:2000年3⽉17⽇发布的汉字编码国家标准,是对GBK编码的扩充,覆盖中⽂、⽇⽂、朝鲜语和中国少数民族⽂字,其中收录27484个汉字。
GB18030字符集采⽤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三种⽅式对字符编码。
兼容GBK和GB2312字符集。
Unicode编码:国际标准字符集,它将世界各种语⾔的每个字符定义⼀个唯⼀的编码,以满⾜跨语⾔、跨平台的⽂本信息转换。
汉⼦unicode编码表:⼀般使⽤2w基本汉⼦就够了字符集字数Unicode 编码20902字4E00-9FA538字9FA6-9FCB6582字3400-4DB542711字20000-2A6D64149字2A700-2B734222字2B740-2B81D214字2F00-2FD5115字2E80-2EF3477字F900-FAD9542字2F800-2FA1D81字E815-E86F452字E400-E5E8207字E600-E6CF36字31C0-31E312字2FF0-2FFB22字3105-312022字31A0-31BA〇1字3007。
汉字字符的编码范围-回复汉字字符的编码范围,是指用于表示汉字的字符编码的范围。
在计算机中,常用的汉字字符编码方式有GBK、GB2312、Big5、Unicode等。
这些编码方式用于将汉字字符转换为计算机可以识别和储存的数字代码,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显示。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GBK编码和GB2312编码。
GBK编码是中国国家标准GB 2312-1980的扩展,包含了全部的中文汉字字符以及繁体汉字;GB2312编码是最早的汉字字符集,只包含了简体中文的6763个常用字。
它们的编码范围分别是0x8140至0xFEFE和0xA1A1至0xFEFE。
在计算机发展的过程中,为了统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字符编码,出现了Unicode编码,它使用16位或32位来映射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字符,包括汉字。
Unicode的编码范围是0x4E00到0x9FA5,这个范围包含了绝大部分的中文汉字。
然而,由于Unicode编码通常使用16位字符表示,这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存储空间的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UTF-8编码。
UTF-8是一种针对Unicode的可变长度字符编码,可以用一个字节或多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根据字符的不同而变化。
对于汉字,UTF-8编码通常使用3个字节表示。
UTF-8编码的汉字字符范围是0xE4B880至0xEEA5BF。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用编码方式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编码方式是Big5编码。
Big5编码主要用于繁体中文,它的字符范围覆盖了繁体中文的所有字符。
Big5编码的汉字字符范围是0xA440至0xC67E和0xC940至0xF9D5。
对于这些不同的汉字字符编码范围,计算机内部会将汉字字符转换为对应的编码值进行存储和处理。
当需要显示汉字时,计算机则会根据字符编码值,选择对应的字形进行显示。
这也是为什么在不同的字符编码下,同一个字符可能会有不同的显示效果。
总结起来,汉字字符的编码范围包括GBK编码的0x8140至0xFEFE,GB2312编码的0xA1A1至0xFEFE,Unicode编码的0x4E00至0x9FA5,UTF-8编码的0xE4B880至0xEEA5BF,以及Big5编码的0xA440至0xC67E和0xC940至0xF9D5。
汉字编码1、汉字输入编码西文的第一个输入码都与键盘上的按键一一对应,但对于汉字却不可能如此,否则仅常用汉字最少也要数千个按键。
目前,最常见的汉字输入码的编码方案可以归为字音、字形、数字、音形混合四大类。
汉字字音编码:根据汉字的汉语拼音或拼音的缩写用字母或数字作编码。
如:全拼音码、双拼音码、简化紧缩拼音等。
汉字字形编码:如:表形码、首尾码、五笔字型码等。
汉字数字编码:如:电报码、国标码、区位码等。
音形混合码:以字音为主,字形为辅。
如自然码、快速码等。
2、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运算的信息代码。
我国制定并推行的是国标码。
国标码为每个汉字、图形符号规定了二进制表示的编码,每个编码长两个字节,每个字节的低7位表示汉字信息,且以每字节的最高位置“1”作为汉字标识即成为汉字内码。
当一个汉字以某种汉字输入码进入计算机后,汉字管理模块立刻将它转换成两字节长的国标码。
如“啊”字的国标码是3021H,汉字内码是B0A1H。
3、汉字字形码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汉字需要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输出时,汉字内码还不能直接作为每个汉字的字形信息,而要根据汉字内码再检索出相应汉字的字形信息后,送到输出设备得到汉字的字形。
4、汉字交换码汉字交换码是用于不同的计算机汉字系统之间交换信息的汉字代码。
因为实际使用的汉字内码的方案不统一,必须采用统一的编码才能在系统之间交流汉字信息。
目前国内计算机系统普遍采用的标准汉字交换码是我国根据有关国际标准制定、推出的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即GB2312-80,简称国标码,以及若干辅助集。
国标码收集、制定的汉字和基本图形字符有7千余个,对每个汉字和图形字符都规定了二进制表示的编码,每个编码长两个字节,每个字节低7位表示信息,最高位是“0”。
当计算机内部汉字信息与外部交流时,均需先转换成国标码才能输出。
显然,采用国标码作基础的内部码在转换时最方便。
汉字编码方式以及相应的关系
汉字编码方式是指对汉字进行编码的方法和规则。
根据编码方式和用途的不同,汉字编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拼音码:以汉字的拼音为基础进行编码,输入速度快,但重码较多,不易记忆。
2. 五笔码:五笔码是一种形码,将汉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
五笔码输入速度快,重码较少,但需要一定的学习和练习。
3. 语音码:语音码是一种利用语音识别技术进行汉字编码的方法。
用户只需读出汉字,系统就可以将其转换成相应的编码。
语音码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且受方言和口音影响较大。
4. 字形码:字形码是一种基于汉字字形的编码方法。
它将汉字拆分成不同的部分,然后以数字或字母的形式表示其形状。
字形码输入较慢,但重码较少,易于记忆。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汉字编码方式,还有一些其他的编码方式,如电报码、四角号码等。
这些编码方式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优缺点。
另外,汉字编码与计算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在计算机中存储和处理汉字时,需要对汉字进行编码。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汉字编码是GB2312和GBK,它们分别支持简体中文和
繁体中文。
在互联网上传输汉字时,通常使用UTF-8编码,它支持多种语言和字符集。
汉字的四种主要编码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传统的笔画顺序和结构,也有现代的计算机编码方式。
目前,汉字有四种主要的编码方式,分别是GBK、GB2312、UTF-8和Unicode。
GBK编码是国家标准,包含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的汉字,编码范围是8140个。
GB2312编码是GBK的前身,只包含了简体中文的汉字,编码范围是6763个。
这两种编码方式都是双字节编码,每个汉
字占两个字节,所以在存储和传输时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和时间。
UTF-8编码是一种可变长度的Unicode编码方式,可以表示世界上所有字符,包括中文、英文、数字和符号等。
UTF-8编码是目前互联网应用最广泛的编码方式,不仅支持多语言文字的显示和输入,还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Unicode编码是一种固定长度的字符编码方式,可以表示世界上所有字符,其编码范围为0x0000~0x10FFFF(共1114112个字符)。
Unicode编码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通信等领域。
总之,四种汉字编码方式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应用。
- 1 -。
汉字字符集编码
汉字字符集编码是指将汉字转换为计算机可以使用的编码方案,常用的汉字字符集编码方案有GBK、GB2312、UTF-8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汉字字符集编码及其用途:
1. GBK:GBK编码是将GB2312字符集扩展到5位,用于存储大部分中文汉字。
GBK编码在Windows和MacOS操作系统中广泛使用,也被许多中文应用(如网页、电子书等)所支持。
2. GB2312:GB2312编码是一种基于UTF-8的字符集编码方案,用于存储中文字符。
与UTF-8相比,GB2312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编码错误,但比UTF-8更稳定。
3. UTF-8:UTF-8是一种无符号多字节编码方案,可以表示任意汉字。
UTF-8编码在中文字符的存储和传输方面都是最好的选择,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编码错误。
4. ASCII: ASCII编码是一种单字节编码方案,用于存储只有字符和符号。
虽然ASCII编码可以表示所有的中文字符,但在传输和存储时可能会出现编码错误。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汉字字符集编码方案取决于具体需求和设备。
汉字的编码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
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
有一级常用字3 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
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
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 H一7E7EH。
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国标码+8080H2.汉字偷入码汉字输人码也叫外码,都是由键盘上的字符和数字组成的。
目前流行的编码方案有全拼输人法、双拼输入法、自然码输人法和五笔输人法等。
3.汉字内码汉字内码是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代码,它应能满足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要求。
一个汉字输人计算机后就转换为内码。
内码需要两个字节存储,每个字节以最高位置‘1”作为内码的标识。
4.汉字字型码汉字字型码也叫字模或汉字输出码。
在计算机中,8个二进制位组成一个字节,它是度量空间的基本单可见一个16 x 16点阵的字型码需要16 x 16/8=32字节存储空间。
汉字字型通常分为通用型和精密型两类。
5.汉字地址码汉字地址码是指汉字库中存储汉字字型信息的逻辑地址码。
它与汉字内码有着简单的对应关系,以简化内码到地址码的转换。
6.各种汉字代码之间的关系汉字的输人、处理和输出的过程,实际上是汉字的各种代码之间的转换过程。
如图1- 1表示了这些汉字代码在汉字信息处理系统中的位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汉字编码对照表(gb2312unicodeutf8)⼀、汉字编码的种类汉字编码中现在主要⽤到的有三类,包括GBK,GB2312和Big5。
1、GB2312⼜称国标码,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1⽇实施,通⾏于⼤陆。
新加坡等地也使⽤此编码。
它是⼀个简化字的编码规范,当然也包括其他的符号、字母、⽇⽂假名等,共7445个图形字符,其中汉字占6763个。
我们平时说6768个汉字,实际上⾥边有5个编码为空⽩,所以总共有6763个汉字。
GB2312规定“对任意⼀个图形字符都采⽤两个字节表⽰,每个字节均采⽤七位编码表⽰”,习惯上称第⼀个字节为“⾼字节”,第⼆个字节为“低字节”。
GB2312中汉字的编码范围为,第⼀字节0xB0-0xF7(对应⼗进制为176-247),第⼆个字节0xA0-0xFE(对应⼗进制为160-254)。
GB2312将代码表分为94个区,对应第⼀字节(0xa1-0xfe);每个区94个位(0xa1-0xfe),对应第⼆字节,两个字节的值分别为区号值和位号值加32(2OH),因此也称为区位码。
01-09区为符号、数字区,16-87区为汉字区(0xb0-0xf7),10-15区、88-94区是有待进⼀步标准化的空⽩区。
2、Big5⼜称⼤五码,主要为⾹港与台湾使⽤,即是⼀个繁体字编码。
每个汉字由两个字节构成,第⼀个字节的范围从0X81-0XFE(即129-255),共126种。
第⼆个字节的范围不连续,分别为0X40-0X7E(即64-126),0XA1-0XFE(即161-254),共157种。
3、GBK是GB2312的扩展,是向上兼容的,因此GB2312中的汉字的编码与GBK中汉字的相同。
另外,GBK中还包含繁体字的编码,它与Big5编码之间的关系我还没有弄明⽩,好像是不⼀致的。
GBK中每个汉字仍然包含两个字节,第⼀个字节的范围是0x81-0xFE(即129-254),第⼆个字节的范围是0x40-0xFE(即64-254)。
汉字编码对照表(gb2312unicodeutf8)⼀、汉字编码的种类汉字编码中现在主要⽤到的有三类,包括GBK,GB2312和Big5。
1、GB2312⼜称国标码,由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1⽇实施,通⾏于⼤陆。
新加坡等地也使⽤此编码。
它是⼀个简化字的编码规范,当然也包括其他的符号、字母、⽇⽂假名等,共7445个图形字符,其中汉字占6763个。
我们平时说6768个汉字,实际上⾥边有5个编码为空⽩,所以总共有6763个汉字。
GB2312规定“对任意⼀个图形字符都采⽤两个字节表⽰,每个字节均采⽤七位编码表⽰”,习惯上称第⼀个字节为“⾼字节”,第⼆个字节为“低字节”。
GB2312中汉字的编码范围为,第⼀字节0xB0-0xF7(对应⼗进制为176-247),第⼆个字节0xA0-0xFE(对应⼗进制为160-254)。
GB2312将代码表分为94个区,对应第⼀字节(0xa1-0xfe);每个区94个位(0xa1-0xfe),对应第⼆字节,两个字节的值分别为区号值和位号值加32(2OH),因此也称为区位码。
01-09区为符号、数字区,16-87区为汉字区(0xb0-0xf7),10-15区、88-94区是有待进⼀步标准化的空⽩区。
2、Big5⼜称⼤五码,主要为⾹港与台湾使⽤,即是⼀个繁体字编码。
每个汉字由两个字节构成,第⼀个字节的范围从0X81-0XFE(即129-255),共126种。
第⼆个字节的范围不连续,分别为0X40-0X7E(即64-126),0XA1-0XFE(即161-254),共157种。
3、GBK是GB2312的扩展,是向上兼容的,因此GB2312中的汉字的编码与GBK中汉字的相同。
另外,GBK中还包含繁体字的编码,它与Big5编码之间的关系我还没有弄明⽩,好像是不⼀致的。
GBK中每个汉字仍然包含两个字节,第⼀个字节的范围是0x81-0xFE(即129-254),第⼆个字节的范围是0x40-0xFE(即64-254)。
汉字编码的叙述如下:
1.汉字编码系统是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
2.汉字编码系统由输入码、交换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等几部分组
成。
3.输入码也叫外码,是供输入汉字时使用的汉字编码系统,常用的有拼音码、
五笔码、自然码等。
4.交换码也叫区位码,是为实现汉字在计算机内部进行信息交换而建立的汉
字编码系统。
5.机内码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传输汉字用的汉字编码系统。
6.字形码是用于汉字输出的汉字编码系统,包括点阵字形、矢量字形等。
汉字编码过程汉字编码是指将汉字字符转换为二进制编码的过程。
由于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所以汉字必须进行编码,才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和显示。
一、汉字编码的历史在早期的计算机时代,因计算机存储空间有限,需要对汉字进行压缩编码。
最早的汉字编码是GB2312,它是一个基于简体中文字符集的标准,将所有的汉字都压缩成两个字节。
后来,因为GB2312无法覆盖繁体中文字符,Unicode编码被引入,它包含了全球所有语言的字符。
目前,Unicode编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
二、汉字编码的方式汉字编码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 GB码GB码又称国标码,它是将汉字按照发音排序,然后用一个两个字节来表示每个汉字。
GB码包括GB2312和GB18030两种,其中GB2312适用于简体中文字符,GB18030包括简体、繁体和未收录的汉字,其中收录了27533个汉字。
2. UnicodeUnicode是一种国际标准的字符编码,它使用四个字节来表示每个汉字,共计存储了136,755个汉字。
Unicode可以覆盖全球所有语言,是一个非常通用的编码方法,它包括UTF-8、UTF16、UTF-32等。
三、汉字编码的影响汉字编码的选用不仅影响汉字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处理,更影响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息行业之间的互通。
如果汉字编码不统一,就会导致互联网信息无法正常的传播,会给信息交流造成极大的障碍。
四、结语汉字编码对于现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汉语使用国家而言。
统一的汉字编码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如果没有统一的汉字编码,交流将会变得非常麻烦。
因此,在今后的信息化发展中,汉字编码标准的统一化是十分必要的。
汉字信息的编码知识1.汉字的编码(1)国标码:是指我国1980年公布的“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代号为“GB2312-80”。
由连续的两个字节组成。
(2)机内码: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的代码是汉字机内码,汉字机内码由国标码演化而来,把表示国标码的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分别加“1”,就变成汉字机内码。
(3)输入码:汉字输入码是指直接从键盘输入的各种汉字输入方法的编码,属于外码。
(4)字型点阵码:用点阵方式来构造汉字字型,然后存储在计算机内,构成汉字字模库。
目的是为了能显示和打印汉字。
编码的转换举例汉字区位码 16进制国标码机内码文4636 2E24H 4E44H CEC4H“文”的区位码为4636,区码和位码分别用16进制表示即为“2E24H”,0010 1110 0010 0100转换成国标码“4E44H”,0100 1110 0100 0100机内码为“CEC4H”, 1100 1110 1100 01002.汉字的输入方法汉字输入方法目前有两大类四种。
(1)键盘输入法。
这是最常用的,利用各种汉字输入方法的编码敲击键盘来输入汉字;(2)非键盘输入法。
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
手写笔输入法:利用汉字识别技术,通过书写笔在感应板上书写汉字把其输入的方法。
语音输入法:利用语音识别技术,通过口说来输入汉字。
扫描识别输入,是将印或写在纸上的汉字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再经相应软件处理后转换成汉字机内码。
3.汉字字符集的概念有两种汉字字符集。
(1)国标码字符集GB2312-80:该字符集收录了6763个常用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
另外还收录了各种符号682个,合计7445个。
(2)GBK汉字集:GBK即汉字扩充内码规范,又称大字符集,一共收录了20900个汉字。
在Windows简体中文版中,又增加了101个补充字,一共有21001个字。
它包容了GB2312-80的6763个常用汉字,台湾BIG5码收录了13000多个汉字,是目前见到的收录汉字最多的汉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