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国农业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41
中国农业地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农业地理因地域广阔和多样化的气候、土地和地形条件而变化多样。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地理的特点和挑战。
中国的农业地理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地区、西南山地地区和西北高原地区。
每个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从而决定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类型和规模。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
此外,该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土壤质量,使得大规模养殖业得以发展,如养殖鱼类和虾类等。
中部平原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
这片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作物。
农民在这里实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西南山地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多变。
这里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区内的河谷地带。
农民种植水稻、玉米和茶叶等作物,同时养殖家禽和畜牧动物。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农产品而闻名,如云南的普洱茶和四川的牛肉干。
西北高原地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畜牧业的重要地区。
农民在这里以养殖动物为主,如绵羊和牛。
他们依靠草原和人工灌溉系统提供的饲料来维持养殖业。
尽管中国农业地理的多样性和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理条件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例如,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气候限制了农民种植作物的选择,使其更多地依赖畜牧业。
此外,一些地区的气候不稳定,易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干旱,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田转为城市和工业用地,农民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均衡。
虽然中国农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农业技术,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和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高2014级地理学案(九)中国的农业图1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
读图1,回答1-2题。
1.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A.小麦、水稻、玉米B.玉米、小麦、水稻C.水稻、小麦、玉米D.水稻、玉米、小麦2.M省可能是A.山西B.安徽C.广东D.甘肃图1是我国某地区水系和铁路分布图。
读图回答4—7题。
5.该地区中低产田较多的主要原因是A 热量不足B 水分不足C 土壤贫瘠D 耕作粗放6.该地区因地制宜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佳途径是A 建小水电站B 开采小煤窑C 钻小气井D 上山砍柴7.为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发展,应该A 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B 大力种植牧草,发展乳畜业C 建立大型农场,种植橡胶等作物D 加强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读下图,回答4~5题。
4.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糖料作物以甜菜为主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5.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 )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回答6~7题。
6.两个三角洲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机械化水平高 B.水热条件优越,劳动力丰富C.自然灾害少,交通便利 D.土壤肥沃,科技水平高7.两个三角洲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对其发展的有利条件的正确叙述是( )A.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丰富 B.长江三角洲土地价格低廉C.珠江三角洲水能资源丰富 D.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地区甲、乙两图分别是我国两个省会城市附近的局部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根据图中信息,有关甲乙两地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附近是我国位置最北的商品粮基地 B.乙地附近有我国位置最东的商品粮基地C.甲地附近的农业基地的机械化程度很高 D.乙地附近的立体农业非常发达12.有关甲乙两地城市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雄厚 B.乙地的省会城市发展的农业基础比较薄弱C.国家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乙地先于甲地 D.在两城市的水运交通方面,乙地优于甲地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13~15题。
中国地理第一讲中国地理概况我国的疆域和地形一、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1)填图:在右图中填出领土的四至点。
(2)濒临的海洋: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我国疆域及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我国国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自然资源种类齐全,且蕴藏量大。
(2)我国疆域辽阔,各种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广,且国防回旋余地大,利于国防安全。
(3)濒临太平洋,使我国东部深受海洋影响,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
(4)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同海外各国人民友好往来。
⑸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陆上直接往来交流。
(6)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热量充足,便于生产生活;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济。
4.众多的邻国——陆上14个、隔海6个5.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二、我国的地形、地势图例——命I:邻国一+隔海相望国家[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特征I一、,*[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一阴山、昆仑山一b秦岭、南岭东北一西南走向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一e武夷山、f台湾山脉g 祁连山、阿尔泰山 h 贺兰山、横断山脉i 喜马拉雅山三、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
对此分析如下列各表所示:1.四大高原内蒙海拔1000m 左右;地面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 古高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 原荒漠草原到荒漠溉农业“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黄土高原世界上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2.四大盆地 地形 区 位置与范围塔里 木盆 地 自然地理特征 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沙漠。
玩转地理我国的这几种农业类型你都知道么?我国农业类型区的分布(1)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和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典型。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但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谷地土壤由于有森林分布腐殖质较丰富,土壤肥沃,热量不易散失,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是山区适宜耕作的地区,河谷地带的农业发达,因此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2)灌溉农业:灌溉农业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为降水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发展的农业,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
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引黄河水。
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灌溉农业通过各种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以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肥力和冲洗盐碱。
一般来说,在干旱时以大水灌溉的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模式。
在现阶段应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常常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泛指以水浇田的农业。
其特点是通过灌溉措施,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要,调节土地的温度和土壤的养分,提高土地生产能力,以提高土地生产率。
由于灌溉农业是一种稳产高产的农业,所以在世界分布较广,特别是在大江大河两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亚洲的长江、非洲的尼罗河流域,都发展了灌溉农业。
中国的灌溉农业,如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得到灌溉。
二是特指在降雨量极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完全依靠灌溉才能存在的农业(地理的农业类型中多指这一项)。
(3)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和沃洲农业,指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有水源灌溉的地方的农业。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地带与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
绿洲农业多呈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分布较普遍。
有新老之分,老绿洲农业一般分布于干旱荒漠地区河、湖沿岸,山麓地带与冲积扇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第18讲中国的农业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读图思考]我国主要种植业区所在的地形区;分析某地区种植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读图思考]指出我国主要农作物优势产区的分布特征;分析其各自形成的优势条件。
[读图思考]我国各农业类型分布区存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及其不同农业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种植业(1)分布: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
(2)内部差异①成因:南北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②表现①九大商品粮基地: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C江淮地区,D太湖平原,E江汉平原,F成都平原,G洞庭湖平原,H鄱阳湖平原,L珠江三角洲。
②五大商品棉基地:M黄淮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N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江汉平原,O南疆。
③出口性农产品基地: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
2.畜牧业(1)牧区畜牧业: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我国四大牧区是a内蒙古牧区、b新疆牧区、c青海牧区和d西藏牧区。
(2)农耕区畜牧业:以畜、禽饲养为主,是城市乳肉产品的主要来源。
3.林业:e西南天然林区、f东北天然林区、g东南部的人工林区。
4.渔业: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我国农业的发展[读图思考]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的特点及其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与生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1.存在的问题(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A种植业占主导地位,B畜牧业只占27%,D林业、C渔业比重太小。
(2)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2.对策(1)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3)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1.读中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商品粮基地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⑥,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