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流通行业金融解决方案
- 格式:ppt
- 大小:899.50 KB
- 文档页数:34
把握生物医药行业特点, 进一步发挥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作用导语: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不确定性大, 抵押资产少, 企业研发周期与授信时机期限存在矛盾, 种种因素制约了银行对该行业的金融支持。
商业银行应改变传统的关注企业盈利和实物抵押物的审贷模式, 为生物医药行业制定专属的信用评价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生物医药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业主力军, 无论从社会责任出发, 还是从自身业务发展考虑, 都应加强对生物医药行业的金融支持。
但该行业具有高投入性、高创新性、高技术性、高风险性及高效益性等特点, 与商业银行传统授信政策不同, 所以迫切需要商业银行总结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 分析其融资特点和不同生命周期下的经营特征, 剖析企业融资难的根源, 转变思维做好生物医药行业的金融配套服务。
生物医药企业金融需求特征观察生物医药产业是指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制药行业, 制造市场上可流通的药品并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产业。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发展, 一直增长迅速。
2020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
目前中国已有80多个地区(城市)建设了一批医药科技园、生物园、药谷。
其中比较成熟的产业园有吉林通化医药城、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北大生物城等。
当前, 医药企业融资渠道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其中, 外源融资又可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从生命周期来看, 一般企业生命周期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五个阶段。
医药企业则呈现出不同的新药研发进度: 临床前研究、临床一期、临床二期、临床三期和临床四期。
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融资需求, 值得商业银行研究关注:种子期。
此时医药企业往往处在临床前期研究, 仅有技术方向。
医药流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医药流通企业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资金流动和管理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流动资金管理、资本运作、风险管理等方面,探讨医药流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一、流动资金管理1. 优化现金流管理:医药流通企业的现金流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也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
企业可以通过优化应收账款的管理,加强与供应商的现金流匹配,通过优化订单管理、财务软件的运用等手段,提高企业的现金周转率。
2. 合理规划库存:医药流通企业一般需要大量的库存来支持销售,但过高的库存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并增加存货风险。
企业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库存,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及时的库存监控和调整,减少滞销、过期等问题,提高资金周转效率。
3. 控制成本和费用:医药流通企业的成本和费用主要包括采购成本、运输费用、仓储费用等。
企业可以通过与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谈判,优化采购渠道,降低采购成本;加强运输和仓储的管理,提高效率,降低费用支出。
4.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医药流通企业可以与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金融工具来支持企业的资金管理。
通过银行的贷款、信用证、票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支持,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二、资本运作1. 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医药流通企业在资本运作方面,可以通过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的便利性。
如与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申请贷款、发行债券等融资方式,提高企业的筹资能力。
2. 西药对企业的影响:西药在医药流通企业中占有很大比重,企业可以通过与西药生产商合作,利用其品牌优势和发展潜力,进行资本合作,投资相关项目,增强企业的资本实力。
3. 合理配置资本:医药流通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本实力和市场需求,合理配置资本。
可以通过对不同业务板块的资本投入比例的调整,优化资本的使用效益,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风险管理1. 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建立风险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各种风险,减少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浅析医药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医药流通企业作为连接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之间的重要纽带,承担着药品流通、仓储、配送等重要的业务职能,对于医药供应链的稳定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和市场变化,医药流通企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资金周转困难。
在这样的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成为了解决医药流通企业资金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就医药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进行浅析。
一、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的资金困境医药流通企业在日常经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采购和销售环节,资金需求量巨大。
随着药品价格波动、库存周转周期延长等因素的影响,医药流通企业往往会面临着资金周转不畅、现金流紧张的局面。
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也增加了医药流通企业的融资难度,例如药品的有效期限、资金使用的安全性等。
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寻找一种既能满足资金需求,又能适应行业特点的融资解决方案,而供应链金融正是符合这一需求的选择。
二、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供应链金融是指以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参与方(如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等)的交易活动和数据作为基础,通过结构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供应链各参与方提供融资和资金管理服务的金融活动。
相比传统的融资方式,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信息共享和透明度高:供应链金融依托于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交易活动和数据,实现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透明度高,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提高了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准确性。
2. 费用低廉:供应链金融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提高了融资效率,为医药流通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资金成本。
3. 风险可控:供应链金融可以通过对交易数据和资金流向的监控和分析,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医药流通企业提供了更加安全稳定的融资服务。
4. 灵活性强: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定制化,满足不同企业在资金周转、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三、医药流通企业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在医药流通企业需要融资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可以提供多种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不同资金需求:1. 应收账款融资: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将应收账款出售给金融机构,获得短期资金支持,解决企业资金周转不畅的问题。
医药流通行业系统的解决方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药流通行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由于医药流通行业涉及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因此对于该行业的管理和控制必须严格。
目前,医药流通行业的管理存在许多问题。
由于医药流通行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一些非法经营者和黑市交易者利用一些漏洞进行非法活动,对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同时,由于医药流通行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对消费者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针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管理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解决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是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问题的基础,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医药流通行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大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监管力度,对违规行为和非法活动进行惩处,从而为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和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建设医药流通行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通,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医药质量、食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水平,促进医药流通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质量监管质量监管是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问题的关键环节。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医药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医药生产、流通、销售等全过程的监管和管理,严格执行医药质量标准,加强药品信息披露和品牌建设,推动医药流通行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解决医药流通行业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加强医药科技研发,研发创新的医药产品技术和流通管理技术,推动医药流通行业更加高效、绿色、智能化发展。
总之,针对医药流通行业的管理问题,应该采取综合、多元化的解决方案,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协作和联动,推动医药流通行业的健康化、高效化、可持续化发展。
医药流通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医药流通企业作为连接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重要纽带,其资金管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医药流通企业在实际运营中遇到的资金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医药流通企业在资金管理上如何做到科学、合理、高效地运作,成为了当前医药行业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一、分析医药流通企业资金管理的特点1. 资金回笼周期长:医药流通企业与药品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较长的销售周期,医药产品的售出到回笼资金需要经历一段时间,因此医药流通企业的资金回笼周期较长。
2. 库存资金占用较多:医药产品存货的保质期较短,为了确保质量,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大量购进库存,导致资金占用较多。
3. 风险较大:医药行业的市场环境复杂,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政策风险、市场风险等都对企业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以上特点使得医药流通企业在资金管理上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需要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制定相应的对策。
1. 合理预测销售收入和库存周转医药流通企业在资金管理上首先需要做好销售收入和库存周转的合理预测。
通过对市场需求、药品价格、政策变化等因素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理性合理地预测销售收入和库存周转,确保企业的资金运作在合理的范围内。
2. 优化资金结构医药流通企业需要通过优化资金结构,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和配置,以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
通过加强资金的监控和调配,合理划分运营资金和储备资金,确保企业的正常经营和风险应对。
3. 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建立科学的库存管理制度,通过精准的需求预测和合理的进销存规划,控制库存水平,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有效避免过高库存资金的占用。
4. 加强风险管理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管控,做到对各种风险有充分的准备和规避,保证企业在资金管理上的稳健和安全。
5. 优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医药流通企业可以借助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加强供应链上下游的融资支持和资金衔接,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广西医药流通行业融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作者:沈香来源:《今日财富》2019年第12期一、行业范畴(一)医药流通1.医药流通的定义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通过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差价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一项经营活动,主要是从上游厂家采购货物,然后批发给下游经销商,或直接出售给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的药品流通过程。
2.中国医药流通领域环节中国医药流通领域有三个环节:药品批发环节、药品零售企业和医院门诊药房。
(二)医药流通行业1.医药流通行业范围银行风险政策所称的医药流通行业,包括《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医药流通,包括西药批发、中药批发、医疗用品及器材批发、药品零售、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
2.医药流通企业分类医药流通企业的根据其下游不同,分为批发和零售。
此次调研主要研究核心为医药批发类企业。
二、广西区内医药流通行业简况(一)广西区内药品流通概况1.广西区药品流通概况广西区内医药流通业以柳药股份、国药广西、广西九州通等上市公司广西分公司为前列代表,该类企业销售收入中有较大占比部分为商业调拨,针对部分民营流通企业其规模的真实性难以准确的核查。
2.2015年-2017年广西区内医药流通业的销售情况(单位:人民币)广西柳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65.08亿元,2016年75.59亿元,2017年94.47亿元;广西太华医药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28.83亿元,2016年30.21亿元,2017年35.69亿元;广西柳州百草堂药业有限公司2015年20.12亿元,2016年18.71亿元,2017年13.66亿元;广西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2015年9.4亿元,2016年11.96亿元,2017年14.41亿元;南宁华御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6.31亿元,2016年8.01亿元,2017年11.62亿元;广西东龙世纪医药有限公司2015年5.06亿元,2016年5.65亿元,2017年5.7亿元;广西医药有限责任公司2015年4.08亿元,2016年5.16亿元,2017年4.81亿元;华润广西医药有限公司2016年成立,2017年3.2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