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简介
- 格式:pptx
- 大小:378.23 KB
- 文档页数:7
“挑战杯”竞赛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参加“挑战杯”学习钻研的机会——参加“挑战杯”,可以在与同学合作中互相学习激发灵感,更能得到名师指点延伸,令你常常有茅塞顿开的欣喜,使你拥有更好的陶然书海,求索真知的机会。
发掘潜力的舞台——“挑战杯”的宗旨就是重在挑战,它所考验的就是你的勇气和灵感。
只要你踏上征途,必会有所收获。
探索过程可能漫长而艰苦,也可能漫长而曲折,但这正是你吸取教训,完善自我,获得宝贵科研经验的有效途径。
在大功告成之时,你会欣喜地发现,除了成功之外,你更大的收获是否发掘了自己无穷的潜力!明天腾飞的准备——参赛者的获奖情况将存入个人档案,并通告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和毕业分配办公室。
同时,经专家组评选的优秀作品将送交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为校争光,为己添彩。
参赛作品中确有实际价值的作品,我校会积极对外推介,使作品能够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一句话,“挑战杯”将会一个学生描绘多彩明天的重要一笔。
它将给我们充分的自由空间发挥我们的想象,开拓我们的思维,实践我们的梦想,最终证明我们的价值!第二部分什么是“挑战杯”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和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
到目前为止,“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是“挑战杯”大学生活课外学术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这项活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自1989年以来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十届,近几届参与高校、关注媒体的数来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竞赛也是十分重视,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李鹏、吴邦国等也为竞赛题词,苏步青、朱光亚等著名科学家也纷纷寄语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的“奥林匹克”。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是20 世纪80 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
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比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创业创新类最热门最受关注的竞赛。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该比赛是全国目前最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权威代表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1基本信息奖项名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办时间:1998 年主办单位: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地方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国内著名大学2奖项介绍在美国,它不仅催生了闻名世界的“硅谷”,而且在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使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
竞赛坚持育人宗旨,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学术科技创作基础上,围绕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小组,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吸引风险投资介入,进而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的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由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杯名,由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由国内著名大学承办,分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两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为“大挑”,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为“小挑”,每两年一届间隔举办,已被公认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圣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的“奥林匹克”盛会“挑战杯”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承办高校所在地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国内著名高校和新闻媒体单位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挑战杯分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两个部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俗称大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俗称小挑战杯,每年交替举办。
创业计划竞赛是本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高校兴起的以推动成果转化为目标的活动。
它借助风险投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竞赛团队,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资本的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的创业计划书。
在美国,它不仅催生了闻名世界的“硅谷”,而且在大学的创业氛围中诞生了不少高科技公司,使创业计划竞赛近几年风靡全球高校。
竞赛坚持育人宗旨,引导大学生在专业学习和课外学术科技创作基础上,围绕一项具有市场潜力的产品或服务,组成优势互补的创业小组,形成规范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和说服力的商业计划,通过参加培训和比赛,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吸引风险投资介入,进而催生高新科技创业公司的实践活动。
在中国,创业计划竞赛最早于1998年在清华大学举行。
1999年,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成功举行。
竞赛汇集了全国120余所高校的近400件作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轮创新、创业的热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一批创业计划进入了实际运行操作阶段,技术、资本与市场的结合向更深的层次推进。
2000年,第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则将大学生创业浪潮推向了新的高峰。
经过几年的市场洗礼,一部分学生创业公司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创业计划竞赛使大学校园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教育与培训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参与素质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形式。
第五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项目简介准确
自2023年起,“挑战杯”竞赛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为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提供了宝贵的舞台。
在经历了前四届的发展壮大之后,2023年第五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2023年12月12日至14日在西安举行。
第五届“挑战杯”竞赛由教育部、国家创新投资促进会、中央电视台等共同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创业联盟、陕西省人民政府等单位承办。
本届“挑战杯”以“宏图构新众创未来”为主题,集聚了对创新创业有着浓厚兴趣和激情的大学生,以及一批有实力的创业团队,共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创新精神,搭建起一个创新创业的新平台。
“挑战杯”简介“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全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起源于美国,又称商业计划竞赛,是风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赛事。
它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优势互补的竞赛小组,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努力培养广大青年的创新、创业意识,造就一代符合未来挑战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
作为学生科技活动的新载体,创业计划竞赛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产学研结合,推动国内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方面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一、“挑战杯”赛事举办时间?两项竞赛均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省级及国家级“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在双数年举行);省级及国家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单数年举行。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介“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国内著名大学和新闻单位联合发起,在国家教育部支持下组织开展的大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具有异向性、示范性和权威性的全国性的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奥林匹克”。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这项活动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迄今为止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举办过八届,第九届也于2005年11月22日在复旦大学闭幕,而第十届“挑战杯”承办权则被南开大学获得。
近几届每届参赛高校都在300余所,参与的新闻媒体30余家。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竞赛活动十分关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题写“挑战杯”杯名,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国家领导人也为竞赛题了词,苏步青、钱三强、朱光亚、周光召等著名科学家也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挑战杯”是未来科技精英交流的舞台,自1989年开始举办以来,先后有120万大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此项赛事。
获奖者中现已有30多名成为了各学术科研领域的教授和学者,2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带头人。
“挑战杯”是我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成果交流的一场盛会,每年有近1500多个项目参与竞技,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赛流程安排当年5月宣传报名当年6月至9月选题立项当年10月至12月纲要初稿撰写当年12月至次年3月终稿撰写次年3月至4月评审指导次年当年4月至5月校、省选拔赛次年6月至10月全国竞赛筹备次年11月全国竞赛2005年四川省第八届全国第九届四川省三等奖1项2007年四川省第九届全国第十届全国一等奖1项、四川省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9年四川省第十届全国第十一届四川省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简介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
,“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
目录一、竞赛简介 (1)二、竞赛宗旨 (2)三、竞赛目的 (2)四、竞赛方式 (2)五、参赛资格 (2)六、作品申报 (3)七、竞赛内容 (3)八、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举办历史: (3)九、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办历史: (4)十、前几届“挑战杯”会徽或标志 (4)十一、我校获奖情况 (6)十二、总结 (7)一、竞赛简介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挑战杯”,创办于1986年,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和地方政府共同主办,国内著名大学、新闻媒体联合发起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
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竞赛的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题词勉励。
历经十一届,“挑战杯”竞赛已经成为:1.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
从最初的19所高校发起,发展到1000多所高校参与;从300多人的小擂台发展到200多万大学生的竞技场,“挑战杯”竞赛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显著增强。
2.促进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创新摇篮。
竞赛获奖者中已经产生了两位长江学者,6位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20多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70%的学生获奖后继续攻读更高层次的学历,近30%的学生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