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
- 格式:docx
- 大小:24.31 KB
- 文档页数:7
汉字六书指的是哪六书
汉字的六书指的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书。
六书是造字之本,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而且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也是后来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在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扩展资料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古代汉语常考名词解释古代汉语常考名词解释包括:1. 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 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3. 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
4. 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
5. 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6. 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
7. 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
8. 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
9.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
10. 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
11. 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
12. 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
13. 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
14. 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
15. 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
16. 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
17. 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
这些名词解释都是古代汉语学习中常见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这些名词解释对于深入理解古代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非常重要。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一般来说,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转注和假借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汉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方法。
我国古代对造字法有“六书”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种外,还包括转注和假借。
但严格说来这两种应属于用字的方法。
关于汉字的造字法,从汉朝以来,相沿有“六书”的说法。
六书之首,就是象形法。
六书是由汉代的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的六种类型。
六书说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
汉字的形体构造分为内部结构和外形结构两部分。
内部结构指汉字的构造方法,或称造字方法,传统叫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是“造字法”,会意、形声是“组字法”,转注、假借是“用字法”。
中国汉字中,形声字占最多。
“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由此可知六书学说的出现不会迟于战国末年。
但“六书”指什么,《周礼》并无说明。
至东汉时代,才有人对于“六书”作说明,包括有班固、郑固和许慎三人:•班固《汉书·艺文志》指“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管国子,教之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郑众指“六书”是“象形、会意、形声、处事、假借、谐声”•许慎指“六书”包括有“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并给予每一条例以八个字解释和给予字例说明。
潘重规认为,因为“班固《汉书·艺文志》是用刘歆《七略》做底本的”,故此《汉书·艺文志》的说法,可能就是用七略的原文。
而许慎的师承也可追至刘歆,因此许慎的说法也是本于刘歆。
因为《说文》的解释相当简单抽象,而且不完全合于六书实际,因此至宋代以来,学者对于六书的条例有不同的解释方法。
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是指汉字演变的六大分类原则,用于描述汉字的构造和发展过程。
这六类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1.象形字:象形字是通过直接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该事物。
它们的特点是形状与所表示事物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例如:"日"表示太阳,"木"表示树木,"水"表示水流等。
2.指事字:指事字是通过简化和抽象了事物的外形表示概念或意义。
它们的特点是字形中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线条和笔画,可以有助于理解所表示的意义。
例如:"上"表示向上的方向,"下"表示向下的方向,"中"表示居中等。
3.会意字:会意字是通过将不同的象形或指事字合并在一起来表示抽象的概念或意义。
它们的特点是结合了多个象形或指事字的字形来形成新的意义。
例如:"众"由人丨和十十组成,表示多数人聚集在一起,"爱"由爪和心组成,表示心中有爪,即有爱心等。
4.形声字: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声旁表示字的发音,形旁表示字的词义范畴。
形声字的构造常常用声旁作为字的发音部分,形旁则暗示了字的意义。
例如:"听"由"耳"作为形旁,表示与听觉有关,而"口"作为声旁,表示发音。
以下分别列举了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字的五个例子:象形字:1.日(rì)- 表示太阳2.木(mù)- 表示树木3.水(shuǐ)- 表示水流4.山(shān)- 表示山岳5.钟(zhōng)- 表示钟表指事字:1.上(shàng)- 表示向上的方向2.下(xià)- 表示向下的方向3.中(zhōng)- 表示居中4.左(zuǒ)- 表示左边5.右(yòu)- 表示右边会意字:1.众(zhòng)- 由人丨和十十组成,表示多数人聚集在一起2.爱(ài)- 由爪和心组成,表示心中有爪,即有爱心3.明(míng)- 由日和月组成,表示阳光明亮4.土(tǔ)- 由土丨和地组成,表示土地5.雨(yǔ)- 由雨一一一一组成,表示雨水形声字:1.听(tīng)- 由耳(形旁)和口(声旁)组成,表示听觉和听说2.读(dú)- 由言(形旁)和口(声旁)组成,表示阅读3.记(jì)- 由言(形旁)和示(声旁)组成,表示记忆4.想(xiǎng)- 由心(形旁)和相(声旁)组成,表示心中有所想象5.话(huà)- 由讠(形旁)和舌(声旁)组成,表示说话。
汉字造字的“六书”汉字造字的“六书”是一种汉字笔画体系,成书于五代十国时期,是汉字造字历史上重要的成果。
“六书”由郯邑孔伋和高礼以《象形定声六书》称其为“六书”。
“六书”包括《人书》、《地书》、《水书》、《火书》、《木书》、《金书》这六种汉字笔画,把汉字的笔画及其意义交织在一起,使汉字的写法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形成了一种汉字造字体系。
《人书》注重表意,又名“表书”,以表意词语中多见的轻声字,关于动作、态度、情绪等人文关怀内容的字根,用简单大笔画,以考量辩析相应词语多义时考虑,以简化表意字笔读。
《地书》注重形声,又名“形书”,以术语和地名,以及形容词、副词、助词、代词、动词中的声调字,以熟悉汉字字形拆出声旁,以联想和理解来表达对地方的记忆与熟悉,也以此存储对地方的记忆。
《水书》注重构字,又名“构书”,以配合汉字笔画习惯,可以表达更多的意义的字根,其构字有关的笔画,不仅熟悉古书表意字的构字法,而且能够把结构更为丰富的字形,用笔加以拆出声旁,增补构词,使汉字更为丰富。
《火书》注重应形,又名“变书”,以汉字词语中多见的音节字,充分利用汉字变形应用,可以将汉字笔画变形而得到不同意义的字根,例如狮(shi)以边变角,即变为示(shi),以及巴(ba)变为霸(ba),使汉字的含义更加丰富。
《木书》注重多情,又名“合书”,以汉字的结构特征,把两个或者多个拆分的字根合二为一,以表达不同的意义,并会用笔加以结合,以便表达不同意义的字根,以及在不同词语中表达出汉字的多义性。
《金书》注重变色,又名“变书”,以不同的汉字变形表达不同的意义,把汉字的笔画进行调整和修改,以实现不同意义的字根,比如法象变为泌,用把字根给它改变了颜色,以及把九丙边改为九乃边,使汉字的意义可以表达的更多,更丰富。
总之,汉字造字的“六书”是汉字造字历史上重要的成果,它把汉字的笔画、声旁和意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可靠、安全的汉字造字体系,使汉字的写法更加完善,更加简捷易读、精确而准确。
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这六种构造条例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汉字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指事是一种抽象的造字法,它根据实物的特征或轮廓指示符号,来表示字义。
例如“上”、“下”二字,用横线表示上端和下端,从而指示出方位。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之一,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日”字,就是一幅太阳的简笔画。
其次,形声是一种半具体的造字法。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形旁,表示意义类别;二是声旁,表示声音类别。
形声字的这两个部分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例如“松”字形旁是“木”,声旁是“嵩”,意为“树”,也因声音相近。
象形、指事、形声这些方法都是在造字时使用的,而在汉字的书写中,会意是把两个或三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指事字或会意字的图形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例如“酒”字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三点水、酉和犬,表示的是一种饮料和其制作过程。
转注和假借则是基于已有字形的用字方法。
转注是指同音或近音的字,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在用法上可以互相替换。
假借是指借用已有的字形来表示不同的声音和意义。
例如,“张”、“望”二字在古代都曾假借为“帐”,因为它们的发音相近。
六书的提出对于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揭示了汉字的构造方式,还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对语言的理解。
通过对六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意义和演变过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六书并不是孤立的。
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分析汉字的构造,但同时也需要考虑汉字的实际使用情况和演变过程。
因此,在使用六书理论时,我们需要结合其他相关知识和方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和解释汉字的构造和演变过程。
总的来说,六书作为汉字构造的六个条例,对于我们理解汉字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的价值。
然而,我们需要在理解和应用六书理论时保持一种开放和综合的态度,以适应现代语言学研究和汉字教学的新需求。
古代汉语复习资料汉字的结构1、汉字的结构与“六书”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现意义所在。
如:上、下、中、亦(腋)、本、末、未、寸、刃、甘等。
4)会意:许慎:“比类合谊,以见指挥”,字面意思是会合成意,即由若干符号相互构成一种联系来表达某种意义。
如:逐、取、武、及、戒、朝、暮、牧等5)形声: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部分表示意义或字义的属类,叫形符(或意符);另一部分大致地表音,叫声符。
如:江、河、杨、柳等。
6)假借:许慎:“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
如:莫。
7)转注:许慎:“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即两个字的部首相同、两个字的意义有引申关系。
如:考、老。
8)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的位置:(1)左形右声。
如:松、理、越。
(2)右形左声。
如雕、期、鸿、救。
(3)上形下声。
如茅、空、简。
(4)下形上声。
如基、裳、姿。
(5)外形内声。
如园、闾、街。
(6)内形外声。
如辩、闻、雠。
9)形符和声符位置有反常的情况:如“视、祁、锦、钦、冯、和、蚀”是右形左声,“钊、到”是左形右声,“闷、问”是内形外声,“闺、阁”是外形内声,“孟”是上形下声,“笃、筑、竺”是下形上声。
10)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1)形符偏于一隅:修、倏、腾、滕、裁、栽、颖、颍、佞、疆。
(2)声符偏于一隅:旗、施、徒、徙。
(3)形符藏于声符中间:赢、羸、辩、辨、哀。
(4)声符藏于形符中间:裹、衷、戚。
(5)互相穿插,分合离奇:随、游、赖。
11)省形和省声:有少数形声字,它的形符或声符已经简省,必须补全才能起表意或表声作用。
说文解字中六书的定义
在《说文解字》中,六书是指六种解释汉字的方法。
它们是:
1. 象形:通过描绘事物的外形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日”像太阳的形状,表示“太阳”或“日子”。
2. 指事:通过指代事物的部分或特定含义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上”表示指向上方的位置。
3. 会意: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的字形,结合各自的意义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众”由“人”和“口”组成,表示很多人的意思。
4. 形声:通过一个字形的意义和一个表示发音的字形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音”由“日”和“立”组成,表示声音的意思。
5. 转注:通过改变原字的注音来表示意义。
例如,字“坐”原本的注音是“他”,后来改为“座”,表示“坐”的意思。
6. 假借:通过借用其他字的发音或意义来表示意义。
这种方法是最后补充进入六书的。
例如,字“蕭”原本表示植物的名字,后来因为发音相近,还用来表示“哀伤”的意思。
这些方法是《说文解字》作者许慎针对汉字的特点总结出来的,用于解释汉字的形、义、音等方面的含义。
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汉字六书是什么(汉字的创造方法遵循“六书”)世界上的任何一门语言,都存在一个共通的普遍现象,那就是一词多义,就拿我们的汉语来说,一个简单的词汇,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自然产生了各种不一样的含义,可以简单归纳为三大类:本意、引申义、假借义。
这在我以前的文章中已经详细写过,这里就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从甲骨文到简体字,汉字词汇演变了3000多年,总结出了3个规律再说我们熟悉的英语,入门级别的单词如can、have、play,同样有多重意义。
这也是学习英语最大的难点之一:太多的词义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可循,只能死记硬背,更别说要搞清一个英语单词的本义了,这压根儿不是普通学生能做到的。
对英语成绩好的同学来说,看到一个单词就能立刻拼出它的读音,但却未必能知晓其义,而汉语恰巧相反,我们看到一个陌生汉字,往往可以猜出其大致的意思,却不能读出来。
这是两种语言的特点所决定的,英语是表音文字,汉字是表意文字。
用“豆”字举例,豆的本义是指高足的用以盛放食物的器具。
豆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兴盛于商周时期,通常为陶制或青铜制,也有木制,盛放食物或用作礼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豆有如下解释:你看上图中的豆,是不是像个大号的高脚杯?确实,古代在描述豆的时候,也是这样说的:“形似高足盘,或有盖。
”豆字的结构也是根据豆的形状创造出来的,甲骨文的豆一眼看过去(如下图),就能知道豆是什么,后来经过演变,才成了我们现在书写的豆字。
这就是汉字表意的特征。
因此,我们想要弄清汉字的意思,最好的方法就是从字的结构入手。
汉字究竟是怎样创造的,最著名的说法当然是仓颉造字,故老相传,黄帝令仓颉造文字,文字既成,“天雨粟,鬼夜哭”。
古人对文字的敬畏,创造出了仓颉造字的美丽传说,但传说不能完全当真,文字也绝不可能是某一个人创造发明,文字究竟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文字的起源是怎样的,说法多样,尚无定论,但每一种说法都无一例外地承认文字产生的伟大性,也确实对得起“天雨粟,鬼夜哭”这六字评语。
中国造字法六书
中国造字法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造方法,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以下是对这六种造字法的简单介绍:
1. 象形: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表示意义。
例如,“日”字就像一个太阳的形状。
2. 指事: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
例如,“上”和“下”字分别用一长一短的横线表示。
3. 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通过它们的意义组合来表示新的意义。
例如,“休”字由“人”和“木”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
4. 形声:由形旁和声旁组成,形旁表示字的意义类别,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例如,“湖”字左边的“氵”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胡”表示读音。
5. 转注:通过为已有的字添加义符或音符来产生新字,用以表示相近或相关的意义。
例如,“老”和“考”都有年老的意思。
6. 假借: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与其意义无关的新的意义。
例如,“长”字本来表示长短的意思,后来假借为“长官”的“长”。
这六种造字法相互结合,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汉字体系。
通过了解六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演变,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六书造字法是指汉字的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对“六书”的解释: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屈,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风,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倍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义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象形六书之一;字形摹写实物的形状,或用比较简单的线条来摹写事物的特征部分;说文解字叙:“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如牙部:“牙,壮齿也象形字“京”,象上下相错之形;”皿部:“皿,饭食之用器也,象形;”象形字有独体象形与合体象形之分;合体象形所合之二体,有一体不能单独成字,有一体可以单独成字;如“石”,其中“厂”han四声成字,意思是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口”象石块之形非口舌字,不成字;王筠说:“石与果一类,本以○象石形,而此形多矣,乃以厂定之;”说文释例象形这说明合体象形的产生是由于区别象形形体的需要,即加上一个表示同类事物的字,使所摹写的对象能够确定,不致产生误解;“象形造字法“及“象形字”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奠定了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的基础;指事也叫“象事”、“处事”;以点画等象征性的符号来表明意义;说文解字叙:“指示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字在汉字中为数不多,这可指事字“果”,能与以符号表意的局限有关;指示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纯指事字,全部用指事性的符号来表示,如一、二、三、四;+甲骨文“七”字;丨甲骨文“十”字等;这类指示字可能是来自原始的刻划符号;另一类是在象形字的某一部位加上点画性符号,以表明造字的意图所在;如“刃”是在刀口处加一点,指明刀刃;“本”是在“木”字下方加上一短画,指明是树木的下端,“末”与此相反,指明是树木的上端;这一类指示字,有些文字学着作称为合体指事或加体指事;会意也叫“象意”;组合两个以上的字表示一个新的意义;说文解字叙:“会意者,此类合谊同“义”,以见指撝同“挥”,武信是也;“会意会意字“前”,字中较普遍的是用不同的字组成的“异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戍,守边也,从人持戈;”手部:“挚,握持也,从手执;”还有相当一部分会意字是“叠文会意”;如说文林部:“林,平土有丛木曰林,从二木;”车部:“轰轰,群车声也;从三车;”会意字的结构有助于认识一些汉字的本义;如说文斗部:“料,量也,从米在斗中;“段玉裁注:“米在斗中,非盈斗也;视其浅深而可料其多少,此会意;”形声六书之一;也叫“象声”、“谐声”;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合成的字,其中形符表义,声符表音;说文解字叙:“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汉字中最能产的合成字;因此,形声字在汉字中数量最多,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形声字也是将两个或更多的字组合成新字,只是其中总有一部分是用来表声的其余则是用来表意的;如:江是小形工声,河是小形可声,这些都是左形右声,即左半边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右半边表示这个字的声音,这种结构在形声字中占的比例最大,其他还有右形左声如鸽视,上形下声如:草简,下形上声如:婆娑,外形内声如:圃圆,内形外声如:问闻等等;但形声字的声旁表音并不一定十分准确,有时只是声母相同,如:江、工,古代声母都是k,有的只是韵母相同,如:河、可;同时,形声字的形旁表意也不那么精确,一般只表示一个大概的意义范围,如:推、拉、招、扔,都是用手作形旁,表示这些字的意义都与手的动作有关,但不能指出具体是什么动作;尽管如此,形声,不仅是古代,而且在现代也是最重要的造字法,如氢、氧、氨、锿、镄、钔、镥、砷、砹、硅、硒等,都是近现代新造的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左声右形,如: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在各种组合的形声字中,左形右声的类型最多,几乎占现代常用形声字的80%,其次是左声右形类,约占6%,其余几种结构的形声字就比较少了;一些常用的形旁,在形声字中的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律.例如单人旁、木字旁、竖心旁、绞丝旁、衣字旁、示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左边,立刀旁、戈字旁、鸟字旁、欠字旁等形旁一般都在字的右边,草字头、竹字头、宝盖头、雨字头等形旁都在字的上面,心字底、四点底火字的变形、皿字底等形旁都在字的下面;这种结构从秦汉时的篆书发展为隶书后就已经固定下来了;有的声符或形符只占字的一个角落,如“胜”,形符是“力”,声符是“朕”;“宝”,声符是“缶”,形符是“宀”、“玉”、“贝”组成的会意字西周金文中才开始在这个会意字中加上声符“缶”;形声字可能是比较晚起的造字方式;早期甲骨文中形声字还比较少;后期甲骨文中,形声字约占百分之二十;由于这种方式灵活,适应性强,在汉字发展中,它得到了最广泛的运用;转注转注是古人制造“同义字”的方法,换言之,转注就是用同义字辗转相注的方法造字;许慎说:“转注者,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同意相受”是统一字首的具体方法,即授与一个同义字,也就是说用一个同义字相注释,作为它的义符;例如:语言指“口语”里〔lao三声〕这个词,既已制造了“老”字来记录它;后来口语里起了变化,“老”念成“丂”〔kao三声〕,于是就在“丂”的上面注一个同义的“耂念lao三声,即现在的“老”字”字,写成“考”即造出了一个新字“考”;“耂老”对于“丂考”,就是“同意相受”即:同义相注;就是说,用“耂”作了“丂”的义符;“耂老”、“丂考”的基本意思都是“年纪大”,它们是同义字,当然也是“转注字”;●转注字的特点是:字首部首的意义等于转注字的意义,因为用来注释的字首是一个同义字;判断转注字的两个重要依据:一是部首相同,二是同义相注;●转注字的历史意义:转注字的形和义密合无间,只要看看它们的形体就可以知道它的意义,也就可以知道它们是同一群同义字;这种造字方法解决了语言中同义词的创造问题,是孳乳文字孳乳zīrǔ:派生,演变,繁殖的重要方法,是我们祖先的一个伟大创举;例如:1.老、考、耆、耋①老:说文云:“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②考:说文云:“老也;从老省,丂声;”③耆:说文云:“老也;从老省,旨声;”注:“耆”今读qi二声: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④耋:说文云:“年八十曰耋;从老省,至声;”注:“耋”今读die二声:年老,七八十岁的年纪2.至、到、臻①至:说文云:“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②到:说文云:“至也;从至,刀声;”③臻:说文云:“至也;从至,秦声;”●这类字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形义密合,视其形即可知其义,所以后世还是不断地创造它;●转注字和形声字的“联系”与“区别”:转注字和形声字有同有异;就其结构来说,它们是相同的,都是形与声的组合;就其义符来说,它们是不同的,转注字的义符是同意相受,形和义是密合的,而形声字的义符只是指示字义的类属或关联,形和义不一致;假借假借的基本概念: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意思是说语言中的某一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例如:“长”,说文云:“象人之长发猋猋也;从长从彡;凡髟之属皆从髟;必凋切;又,所衔切;”注:①猋〔biao一声〕:暴风;②彡〔shan一声〕:长毛;③髟〔biao一声〕:头发下垂的样子;④衔〔xian二声〕:头衔;语言中的长久的“长”、长老的“长”、县长的“长”,和长发之长同音,没有造字,于是古人就假借它来寄托长久、长老、县长等意义;这种方法,古人叫做“假借”;假借的主要条件是依声;假借和被借之间的关系,除声音上的联系外,也可以有意义上的联系;因此,假借可分为两种:a、引申义的假借:引申的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意义和原字有关的;例如:①凤:说文云“古文凤,象形;凤飞,羣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b、纯粹借音的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意而不论原字的意义的,也就是把整个字当作纯粹音符的;例如:①所:说文云:“伐木声也.从斤,户声;”假借为助词;②易:说文“蜥易,蝘蜓,守宫也,象形;”假借为难易之易;注:“蝘蜓”,俗称壁虎;假借的使用范围:假借,是用已有的同音字来寄托新词的意义,因此,汉语的各种词类中都存在着丰富的假借字;例如:1.名词:①“泉”本是“水原”,象形字,假借为货泉的泉;②“钱”是一种田器,竟借为货币的钱;③“才”是“草木之初”,假借为人才之才;2.动词:①干求的“求”,本义是“皮衣”,求和裘是异体字;②升降的“升”,本义是“十合”;3.形容词:①“难”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②“易”是蜥蜴,借为容易之易;③“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④“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远;4.数量词:①天干地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二十二字古人用来表示序数;②量词如“斤”,它的本义是斧斤;“枚”,它的本义是干干〔gan四声〕同“干”;说文:“干也,可为杖;从木从攴”攴pu一声,古同“扑”,戒尺5.代词:“汝”的本义是水名,“之”是出的意思,“若”是选择的意思;它们假借作为代词,和原义根本不同;6.副词:“末”的本义是“木重枝叶”,“不”的本义是“花柎”注:花柎〔fu 一声〕:花萼,亦指草木子房;“又”的本义是“手”;这些字假借为副词之后,本义反而废弃了;7.介词:“於”本是鸟的异体字,“为”本是作为的意思;“在”本是草木初生在土上的意思;它们都借来作为介词;8.连词:“然”是燃料,是燃的本字;“而”是胡须,“且”是荐的意思;它们都借来表示连接关系;。
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古代汉语》第一、二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文字部分一、判断题:要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六书”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是六种造字方法。
2、关于汉字的起源,有结绳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图画说和契刻说,其中,契刻和图画,是汉字产生的主要途径。
3、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
4、部首最早是由许慎提出来的,是指汉字所属的意义类别。
(1错;2对;3错;4对)二、选择题:要求:在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汉字的四种造字结构中,()是最基本的造字方法;()是最能产的造字方法。
…………()A、指事、会意B、象形、指事C、会意、形声D、象形、形声2、“六书”中,只有象形、会意、形声()是造字方法,()是用字方法。
A、假借、指事;B、转注、指事C、转注、指事;假借D、指事;转注、假借3、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大多采用()的结构形式。
…………()A、右形左声B、左形右声C、上形下声D、内形外声4、用作第一人称的“我”字,属于()字。
…………()A、通假字B、假借字C、象形字D、形声字5、汉字形体的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五个阶段,()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
…………()A、篆书B、金文C、隶书D、楷书6、在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中,其中只有()带表音成分。
…………()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7、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对()的了解。
A、表音,字体B、表音,结构C、表意,本义D、表意、字体8、()的建立是许慎《说文解字》的重大创造,共概括出了()个,将意义类别相同的字分列其下成为有一定系统的体系。
A.偏旁,540 B、部首,540 C、部首,214 D、偏旁,214(1d;2d;3b;4b;5c;6d;7c;8b)三、填空题:1、汉字是属于()体系的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联系。
汉字造字与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李玉贵(上海科技学院外语系201800 中国上海)论文摘要:汉字属于典型的象形文字,但从英语和英语字母的起源来看,源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根据认知语言学图式论,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英语的字母和英语词汇的象形和会意的理据。
基于理论上的研究,本文对英汉语文字产生的过程及其结构构建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研究,这对于进行语言文字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词汇学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字造字;英语字母造词;构建原理;比较分析众所周知,汉字是世界上典型的象形和会意文字,英语属于字母文字。
从表面上看,这两种文字在造词和构造方面没有任何之间的联系,但从内涵上来研究,在文字的产生和文字的构成方面汉语与英语存在着可比性研究。
本文笔者在多年的英语词汇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大量英汉语词汇构建比较研究中,发现汉字和英语词汇都来源于象形文字;汉字和英语词汇在构建词的意义方面都有象形和会意原理。
其理论依据为认知语言学原型论、意象图式论和符号学相似论。
图式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无意义,它只指导听者或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意思。
图式是人头脑中存在的知识的单位。
根据这一理论,笔者认为:无论汉字还是英语词汇在创造自己文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原来的语音单位的基础上,依据头脑对事物的图示印象和经验积累的一种反映。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心理符号,它已特定的方式与人类的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处于一种共生的状态中。
而心智和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都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有关。
运用原型理论(prototype)和意像图式理论(image schema)可以研究汉英语的意义理据。
根据语义学中的象似性理论对“实”与“义”的论述,文字作为语言意义表达的载体,它的“义”应该和客观世界的“实”是相一致的,是象似的。
进行汉英语文字比较研究将对英语词汇学、语义学研究以及英语词汇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古代汉语造字法
古代汉语造字法主要有六种,也称为“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每种造字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
象形法是通过描绘事物的形状来构成汉字的方法。
例如,“日”字就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形状像太阳,表示太阳的意思。
指事法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指示性的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例如,“本”字就是在“木”字的下面加上一横,表示树木的根部。
会意法是由两个或多个象形字组合而成,通过它们的组合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例如,“休”字就是由“人”和“木”两个象形字组成,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
形声法是一种比较复杂的造字法,它结合了形旁和声旁的概念。
形旁表示字的意义类别,声旁表示字的读音。
例如,“江”字,左边的“氵”是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工”是声旁,表示读音。
转注法是一种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
它是通过在已有的字上增加部首或改变部首的方式来创造新字。
例如,“老”字可以通过在上面加“艹”字头转注为“姥”字,表示年老的妇女。
假借法则是借用已有的字来表示一个与它的本义无关的新意义。
例如,“北”字本来表示方位,但在“败北”一词中,“北”则假借为失败的意思。
这六种造字法在古代汉语中被广泛应用,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汉字体系。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些造字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的结构和意义,进一步探索古代汉语的奥秘。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对某一具体造字法感兴趣,我可以为你提供更详细的信息。
六书是汉字的六种构造条例,具体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这些构造条例是后人根据汉字的形成所作的整理,而非造字法则。
1. 象形:这种字就是根据事物的形状画出来的。
2. 指事:这种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上指示符号来表示意义。
3. 会意:这种字是由两个或多个象形符号组成的,整体表示一种意义。
4. 形声:这种字是由一个表示意义的形旁和一个表示声音的声旁组成,形式上看似是独体的,但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
5. 转注:这种字是指两个或多个字形相近或者读音相近的字,互相可以解释。
6. 假借:这种字是指用一个已有的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某个概念,这种跟借用的字的形义完全不合的字就称为假借字。
六书不仅反映了汉字的构造特点,而且反映了汉字发展的历史进程,对研究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汉语造字的“六书”与英语构词中的“形声词”“会意词”外国人感觉学汉语特别难,主要是难在记住汉字。
中国人感觉学英语特别难学,主要也是难在记住英语单词。
事实上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简单的多。
其一,汉语的读音非常简洁,一字一音,即使发音不准,也能听懂。
其二,可以根据汉字的字形帮助理解字意。
如“吃”“喝”“喊”都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都带口字旁,与嘴的动作有关,看字形就能帮助判断意思。
如“绑”“?”“缠”,“河”“渴”“汗”都是这样。
口子旁的汉字必定和嘴有关,绞丝旁的汉字必定和绳索有关,三滴水的汉字必定和水分有关,等等。
可是英语单词就没有这种用会意去理解意思的优势。
其三,汉语的汉字少,掌握3000个汉字,可以讲出任何汉语句子。
掌握3000个英语单词却解决不了多少语言应运问题。
英语的词汇量大出汉语好多倍。
学习英语的最大难处是认不完的单词。
其四,英语单词的词性不确定,一个单词兼有几个词性。
汉语的词性除少量兼有两个词性外,大都只有一个词性,名词就是名词,动词就是动词,表达的意思非常确定。
其五,汉语语法结构简洁,主谓宾、定状补的句子成分特明快。
“我吃饭”,“他看书”,主体的动作、动作的对象,连贯而且十分的简约明晰清楚。
而英语构词罗嗦、发音罗嗦、造句也罗嗦,有颠三倒四的感觉。
所以比较而言,学习汉语比学习英语容易的多。
有多少外国人,只用了三五年时间就把汉语讲得油腔滑调。
而多少中国人苦苦学了几十年英语却开口讲不了英语。
小孩从幼儿园到大学学习了二十多年的英语,不仅开口讲不了英语,即使阅读英语也非常困难。
中国学生差不多一半的精力耗费在学习英语上却学不会英语。
所以有人主张除培养专业英语人才外,一般人废除学习英语和考试英语,认为白白浪费了中国人的精力。
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不在本文的论述之列,但英语难学确实事实。
现在对汉语造字的“六书”做一最简单的说明。
因为有些文化的中国人都知道汉字是图画字,象形字。
这些字可以“会意”。
汉语造字的“六书”是汉字的造字规律。
“六书”就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六种造字方法。
象形字,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
指事字,例如“刃”字是在“刀口”上加一点,会意其锋利处。
“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会意其危险性。
形声字由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 两部份组成。
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用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鸣”指鸟的叫声,用“口”和“鸟”组成而成会意其鸟叫。
转注是两字的互训,如“考”“老”。
假借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如“难”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
英语是拼音文字,不可能有象形词、指事词、转注词和假借词。
但英语中确实存在大量的“形声词”和在形声词基础上构成的“会意词”。
现在我们来研究英语中的“形声词”和“会意词”,以此来破解造词规律和记词规律。
一、关于英语中的“形声词”讲英语的“形声词”显得有些多余。
因为英语是拼音文字。
拼音文字的字形和读音是一致的,天生就属于“形声词”――有形即有声,有声即成词。
但因为我们要和汉语的“形声字”作比较,所以,“多余”的分析也就显得必要,其实质就是通过汉语的“形声字”做比较,理解英语的“形声词”,从而降低和减缓对记住英语单词的畏惧感和艰难感,激发对英语单词记忆的兴趣,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
汉字有“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就是说可以通过“声旁”猜出这个字的读音,虽然不准,也接近其发音。
而英语就没有必要“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只要掌握英语的发音规律,就可以读出单词的发音。
汉语和英语“形声字”的最大区别有两个特点:(1)汉语的“形声字”并不能完全读准声音,有时会完全读错音;(2)汉语的“形声字”在发错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按边旁部首推断其意思,如果带三点水,必定和水有关,如果带木字旁,必定和树木有关。
汉语不知其音而可猜其意。
英语虽知其音却不可猜其意。
这就是汉语“形声字”和英语“形声词”的本质区别。
我们选择两句话做对比:汉语说:“旧制度束缚人的思想”。
中国的半文盲把“shu fu”读成“ shubo”,源于“bo xue(博学)”的“博bo”的发音推及到对“缚fu”的发音影响。
但知道“缚”和绳索有关,意思是?住思想。
汉语说:“那个人不仅刚愎自用,而且心胸狭隘”。
中国的文盲把“bi愎”读成“fu”,把“狭隘ai”读成“狭yi”。
但通过造字知道“愎”和心理活动有关,“隘”关隘的狭窄性有关。
类似的错读还有好多。
但汉语不论怎样读错音,中国人都知道他说的什么意思,理解其含义是没有问题的。
仅仅说他读错了字。
但英语刚好相反。
完全读错音的可能性较少,但读音正确,学习英语的中国人也不懂其意思(当然不包括母语为英语的人,他们知其声便懂其意)。
如下面这段话,只要掌握读音规律,就能确切发出读音,不会出错,但中国人如不认识其中任何一个单词,理解就出现障碍。
BEIJING - China's religious affairs administration denounced the Vatican's excommunication of two Chinese Catholic bishops, saying the decision was "extremely unreasonable and rude".(两个中国天主教主教被驱逐出教会,梵蒂冈公然抨击中国宗教事务XX局,XX局,说这个决定是不讲道理的和粗鲁的。
)这段话,其中任何一个单词都不能像汉字一样猜出意思。
但从这段话我们也可体会它的最大好处:读音规则和书写规则完全一致。
只要会发声,就会书写,也就记住了这个单词。
从易读易记这个特点看,英语中的“形声词”是比汉语中的“形声字”更优化更容易记住的“形声词”。
汉语的“形声字”缺少英语的“形声词”的声音和字形“一致性”的优点。
二、关于英语中的“会意词”英语中的“会意词”是在形声词的基础上由两词合成的。
看一个词的前后两部分,就可会意其含义。
这和汉语中的“会意字”惊人的相同。
这种词,不用提前学习,只要碰到这个词,凭借它的模样,就能准确知道它的意思。
例如:China issues heavy rainfall alertThe observatory said thunderstorms will hit most of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ea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well as parts of the provinces of Hebei and Shandong and the cities of Beijing and Tianjin, will experience heavy downpours from Sunday to Monday.China has a four-color rainstorm warning system, with red being the most serious type of alert, followed by orange, yellow and blue Sunday.(气象台通知,从星期天到星期一,雷暴雨将击打中国的北方和东北方的大部分地区。
内蒙古地区东部的一部分,以及河北省和山东省,北京市和天津市将经历特大暴雨。
) (中国有四色的暴风雨警报系统,用红色做最严重的警报类型,接下来是橘色、黄色和蓝色)以上一段话中有六个词,可以看作是纯粹的“会意词”,即Rainfall thunderstorms Northeastdownpoursfour-colorrainstorm稍有英语基础的人,看到这六个词就知道其意思。
它们是“雨和落Rainfall”、“打雷和风暴thunderstorms”、“北和东Northeast”、“下和倾倒downpours”,“四色four-color”,“雨和暴风rainstorm”的组合,意思就是“下大雨”、“带着雷声的暴风雨”、“东北方向”,“倾盆大雨”,“四色的”和“暴风雨”。
这些词具有汉语会意词的全部特性,是可以用会意的方式理解和记忆的。
“会意词”有四个特点。
一是一个词内包含的会意。
这个词通常有两个词合并为一个词,前后合起来就可会意。
如上文提到的Rainfallbloodbath,不用查词典就就能会意。
二是两个词用连接号连起来包含的会意。
如hard-landing(硬着陆),right-wing(右翼)。
三是词根上的“家族词”包含的会意。
如ear耳朵,earcap 耳套earlode耳垂这类词表示的会意。
四是词头即前缀、词尾即后缀表示的会意。
前缀如antisocial (反社会主义的)antislavery(反奴隶制度的);后缀如marxism(马克思主义)Islamism(伊斯兰教)。
这类词只要认识缀后或缀前的就可会意其完整意思。
这类词类型很多,不再赘述。
从以上例举说明,学习英语者根据汉语造字的“会意字”掌握英语构词的“会意词”,有助于减轻对英语学习中认单词的恐惧感,并轻松掌握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