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二章第三节—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含答案解析)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339.50 KB
- 文档页数:9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含义: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调节因子: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其中主要是激素。
(3)传送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4)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知识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体的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多少,若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
人体产热可归结为体内有机物氧化放能的结果。
安静时产热量最多的是肝脏,运动时产热量最多的是骨骼肌。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分为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
蒸发散热是高温环境下主要的散热途径。
(2)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3)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平衡的含义:人体水和无机盐的排出和摄入基本相等,维持相对平衡。
(2)水和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和自身物质代谢;排出途径:肾脏、皮肤、肺和大肠。
无机盐的摄入途径:食物和饮料;排出途径:肾脏和皮肤。
(3)水盐调节的调节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4)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5)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调节机制【例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B.作用准确C.持续时间长D.只在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答案 C解析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在作用速度方面比较缓慢,在作用范围方面广泛而不准确,在作用时间上比较长,所以A、B错,C正确。
专题23 通过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高频考点解读】1.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热点题型】题型一与腺体相关的实验例1.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分别测定其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此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
现将3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并做如下处理:组别实验处理方法实验结果甲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大大下降乙切除小白鼠体内的甲状腺,5天后,连续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中的甲状腺激素切除10天后,测得其物质代谢强度没有下降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哪项作为对照实验( )A. 切除甲状腺,注射生理盐水B. 既不切除甲状腺,又不注射甲状腺激素C.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连续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D. 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5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答案:C【提分秘籍】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针对小分子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2. 生长激素和垂体,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胰岛(胰腺)——针对大分子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
如: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
3.其他激素的实验设计可参考上述实验进行。
注意能够口服、饲喂的激素只有甲状腺激素和性激素等小分子物质,大分子的多肽(蛋白质)类激素,如:各种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只能注射。
【高考警示】(1)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要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其他条件要一致。
(2)下丘脑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内分泌腺,但是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举一反三】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呼吸、心率加快,并使体内产热量增加。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知识点小结激素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第二节内容。
为了把同学学好激素调节知识点,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知识点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2、激素是由内分泌器官(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生命活动的调节称激素调节3、血糖平衡的调节①血糖正常值0.8-1.2g/L(80-120mg/dl)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②肝糖元的分解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 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 (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②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布在胰岛外围)分泌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浓度由胰岛B细胞(分布在胰岛内)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两者激素间是拮抗关系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氧化分解或转变为脂肪(增加血糖去路);同时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减少来源)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主要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③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作用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反馈调节.4、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 促进 ) (促进)(抑制) (抑制)反馈调节 (浓度高时)下丘脑有枢纽作用,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5、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注: 激素是有机分子,信息分子,由腺体产生后,运输到各器官和细胞,只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作用是间接的.6、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水盐平衡调节的重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7、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a、特点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b、联系:二者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不受神经系统的调控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C.生物各项生命活动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但神经调节在其中扮演了主要角色D.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互影响,共同调节生命活动答案 A解析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神经系统的调控,因此部分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生命活动的进行一般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但以神经调节为主,同时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又影响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答案 C解析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除了各种激素外,还有CO2等物质。
3.下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一种方式。
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B.体温调节可能涉及这种调节方式C.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一定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D.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答案 C解析图示表示的是体液调节方式,该调节方式的信息传递需经过体液运送,并存在反馈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是信息传递速度缓慢,但作用范围较广泛;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其靶细胞可能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甲状腺细胞、性腺细胞等。
4.正常人在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都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下丘脑感受这种刺激后( )。
A.下丘脑产生渴感,并调节对水的摄入B.调节垂体合成并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合成的抗利尿激素增加D.下丘脑合成和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加答案 C解析下丘脑感受刺激后,合成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来调节细胞外液渗透压使其正常。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
1知识与技能:(1)简述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2)说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间的协调关系。
1。
2过程与方法:(1)描述体温调节、水盐调节。
(2)举例说明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毒品的危害,远离毒品。
2。
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2。
2教学难点:人体的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的分析。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问题探讨引入新课引言:同学们好! 在本章的前两节中,我们分别学习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下面让我们先来看图片问题探讨(课本P31):课件呈现:玩过山车的图片。
讲述:过山车大家玩过吗。
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头朝下疾驰时,不少人感到心怦怦直跳,有些人还会狂呼乱叫.如果此时检测血液,发现能使心跳和呼吸加快的肾上腺素含量也明显升高。
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过山车现象”。
设问:既然知道坐过山车是安全的,为什么心跳还加速呢?学生答:因为肾上腺素增多.点拨:在重力加速度的影响下,全身的血液要进行重新分配,体紧张状态下,内分泌系统分泌出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使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
设问:在这个例子中,人体所作出的反应,哪些与激素调节有关?学生答:①会紧握双拳、发出叫喊,与神经调节有关;②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等与激素调节有关。
过渡:按现在同学们所掌握的知识,对“过山车现象"其中的奥妙还很难理解得很透彻。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学完了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这些问题。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设问:体液调节其实大家对它已经非常熟悉了。
看到体液调节大家马上能联想到什么?学生答:激素调节.设问:为什么有这样的联想呢?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学生答:因为我们之前学过,激素调节的第2个特点就是:通过体液运输。
设问:所以我们可以说激素调节就属于体液调节。
但是,体液调节就完全等同于激素调节吗?学生答:不是课件呈现:人在赛跑的图片,CO2调节的过程设问:人类的呼吸中枢在哪?当你在赛跑时,血液中的CO2为什么会迅速增加?学生答:脑干,有氧呼吸旺盛。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总结在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课程学习中,需要掌握重点知识点,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知识点(一)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静息时外正内负静息电位→ 刺激→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2、血糖平衡的调节(蛋白质类激素不能口服:胰岛素)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S区→说,H区→听,W区→写,V区→看)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等)通过细胞外液(如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6、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低于这个浓度:低血糖症。
高于这个浓度: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7、血糖的来源:①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吸收; ②肝糖元的分解; ③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去向:①血糖的氧化分解为CO2、H2O和能量;②血糖的合成肝糖元、肌糖元(肌糖元只能合成不能水解);③血糖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9、体温调节寒冷刺激→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甲状腺激素(可口服)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
人体寒冷时机体也会发生变化:全身发抖(骨骼肌手缩)、起鸡皮疙的(毛细血管收缩)10、激素(有机分子,信息分子)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失活)。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推荐文章高中必修三的知识点归纳介绍热度:高中会考的复习方法和知识点的归纳热度:高中生物必修3生态系统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二生物必修三免疫调节知识点归纳热度:高中生物必修三激素调节知识点小结热度:高中生物教材中,激素调节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知识点1、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激素分泌部位激素名称主要作用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调节水平衡、血压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垂体生长激素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多种促激素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胸腺胸腺激素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肾上腺肾上腺激素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胰岛胰岛素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水平升高卵巢雌激素等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等睾丸雄激素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3、激素间的相互关系:协同作用: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拮抗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4、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3.9-6.1mmol/L)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1)胰岛素:(降血糖)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作用机理: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高血糖素:(升血糖)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4)、血糖平衡的调节:(负反馈)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降低血糖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升高5)、血糖不平衡:过低—低血糖病;过高—糖尿病6)、糖尿病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7)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五)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神经元受刺激产生的兴奋,沿轴突传递给下一个细胞是双向的C.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垂体通过下丘脑分泌的相关激素调控甲状腺、性腺等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 C[解析]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一方面使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2.(2015·山东章丘)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
X表示产生信息分子Z的细胞,Y 是Z的靶细胞。
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X是传入神经元,Y是肌细胞,Z使Y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X是下丘脑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促激素C.X是胰岛A细胞,Y是肌细胞,Z促进Y中储能物质水解D.X是甲状腺细胞,Y是垂体细胞,Z促进Y分泌作用X的激素[答案] B[解析]传入神经元通过反射弧与肌细胞联系,不是通过血管,A错误;下丘脑细胞通过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促进垂体分泌促激素,B正确;肌细胞内是肌糖原,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垂体细胞的分泌,D错误。
3.每年的8月8日是我国“全民健身日”。
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
人在运动过程中( )A.胰岛素分泌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B.大量出汗的主要目的是排出代谢产物C.由于产热大于散热,导致体温升高D.肌肉运动所需能量主要由无氧呼吸提供[答案] A[解析]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为保证能量供应,胰岛素分泌减少,同时由于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大量出汗的目的是散热,故B项错误;在运动过程中,产热等于散热,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故C项错误;肌肉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无氧呼吸只起辅助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总结第一篇: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激素调节总结通过激素的调节1、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由小肠黏膜分泌,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胰腺既是内分泌腺,也是外分泌腺,下丘脑既属于神经系统,有属于内分泌系统。
所以下丘脑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3、性激素和孕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为脂溶性物质,故能够穿过细胞膜作用于胞内受体,甲状腺激素的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常见的其他激素均为蛋白质多肽类激素。
蛋白质多肽类激素不能口服,在消化道内被分解。
4、血糖来源(三个):食物中的糖类,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血糖去路(三个):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转化为非糖物质(糖类可以转化成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
5、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为“三促”“两抑”(促进血糖三个去路,抑制两个来源)以降低血糖,靶器官主要为肝脏、肌肉,靶细胞主要为肝细胞和肌细胞。
实际可作用于全身细胞。
6、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作用为“两促”(促进血糖两个来源)以升高血糖,靶器官主要为肝脏,靶细胞为肝细胞。
7、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协同作用)。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也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寒冷时都会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也是协同作用,都可促进身体生长发育(生长激素侧重于促进生长,甲状腺激素侧重于促进发育)。
作用不同的激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8、寒冷环境中身体产热增多,但体温基本不变,股散热也增多。
9、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过多可患甲亢,分泌过少可患呆小症(侏儒症是由于生长激素分泌过少导致),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所必须的元素,缺碘会导致大脖子病。
可作用于全身细胞。
10、促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共同控制。
1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1)寒冷条件下体温调节是以神经调节为主的神经—体液调节,其中甲状腺分泌增多是神经—体液调节模式,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为神经调节模式
(2)寒战是因为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起鸡皮疙瘩是因为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1)调节中枢:下丘脑;感觉中枢:大脑皮层
(2)神经调节(抗利尿激素分泌反射弧)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传出神经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
(3)体液调节
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使其重吸收水,引起尿量减少
(4)引起水淹调节的不是体内水的绝对含量的变化,而是渗透压的变化。
引起机体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
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点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体液调节(1)含义: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2)调节因子: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其中主要是激素。
(3)传送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4)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2.神经调节神经调节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机体通过反射,可使躯体、内脏等各部分的生命活动更加协调,并大大提高了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神经调节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3知识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体的体温调节(1)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的恒定取决于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多少,若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平衡,则体温恒定。
人体产热可归结为体内有机物氧化放能的结果。
安静时产热量最多的是肝脏,运动时产热量最多的是骨骼肌。
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分为直接散热(辐射、对流、传导)和蒸发散热。
蒸发散热是高温环境下主要的散热途径。
(2)人体体温恒定的调节机制(如图所示)(3)人体体温恒定的意义保证酶的活性,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1)水盐平衡的含义:人体水和无机盐的排出和摄入基本相等,维持相对平衡。
(2)水和无机盐的摄入和排出途径水的摄入途径:饮水、食物和自身物质代谢;排出途径:肾脏、皮肤、肺和大肠。
无机盐的摄入途径:食物和饮料;排出途径:肾脏和皮肤。
(3)水盐调节的调节类型:神经—体液调节。
(4)参与水盐调节的主要器官: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分泌抗利尿激素;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肾脏——水盐主要排泄器官;皮肤——水盐排泄器官。
(5)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醛固酮——保钠排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6)调节机制【例1】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迅速B.作用准确C.持续时间长D.只在高等动物体内存在答案 C解析和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在作用速度方面比较缓慢,在作用范围方面广泛而不准确,在作用时间上比较长,所以A、B错,C正确。
体液调节在低等动物体内也存在,所以D错误。
【例2】下列有关寒冷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B.寒冷时,经过皮肤散失的热量少于高温环境C.寒冷时,经过皮肤散失的热量都是对生命活动没有意义的热量D.寒冷时,体温的稳定既与神经调节有关,又与体液调节有关答案 D解析对恒温动物而言,环境温度降低时,体温经过调节仍可维持正常,酶活性正常发挥作用;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也更容易散热,而在高温环境中,机体与外界温差较小,所以散热较慢;在寒冷中,体温稳定既与神经调节有关,又与体液调节有关。
【例3】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答案 C解析血浆渗透压降低,说明人体喝水过多或盐分丢失过多,此时渗透压感受器会受到抑制,因而不会产生渴觉,故A错;当机体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使抗利尿激素增加,故B错;抗利尿激素可促进水的重吸收,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从而使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对较高,这样细胞的吸水能力就增强了,因此C对、D错。
【例4】某人悠闲地在乡间小道上散步,突然在不远处窜出一条大狗,狂叫着向他扑来。
此人吓了一跳,立刻满脸通红,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过程属于()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激素调节答案 C解析人在受到惊吓等紧急情况的影响下,体内的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支配皮肤、各内脏器官及内分泌腺的活动,如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速等特征。
可见,在上述情况下,此人发生的生理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主要是其中的激素)调节。
1.下列对动物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①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考查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比较。
激素在动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动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都起着很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调控作用启动较慢,持续时间长,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挥效能的;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神经调节为主。
2.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率变慢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答案 B解析大白鼠为恒温动物,从25℃移至0℃时,在神经—体液调节下减少散热,增加产热。
耗氧增多,产热增加;同时立毛肌收缩,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散热量。
3.某人因患流感而出现持续高热,在一昼夜中持续维持在39.5°C,则该病人在一昼夜中产热总量与散热总量之间的关系是()A.基本相等B.产热量大于散热量C.产热量小于散热量D.不确定答案 A解析人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所以人在不同温度环境下,都是产热基本等于散热。
4.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的原理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达到相对平衡B.体温的恒定依赖于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C.细胞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后,小部分变成热能散失,造成能源的浪费D.人体的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答案 C解析体温恒定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部分,调节机制是:在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使产热和散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产热过程是细胞内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变成热量散失,一小部分形成A TP。
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是通过皮肤以汗液的方式进行。
5.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上的人,因缺乏淡水而出现()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答案 A解析创设情境,考查人体缺水时产生的生理反应。
人体内缺乏水分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同时体内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从而减少尿的排出,维持水分的平衡。
6.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有关联系。
请分析说明:(1)①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⑦表示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图中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及A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_。
(3)当激素增多时,③和④都将减少,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__。
(4)在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缺乏这种激素,就会影响幼年动物大脑的发育。
答案(1)传入神经(或传入神经纤维)传出神经(或传出神经纤维)(2)垂体和内分泌腺下丘脑(3)反馈调节(4)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大脑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解析由题中图示可知,A结构为下丘脑,下丘脑是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
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的神经纤维被称之为传入神经纤维,由神经中枢传到效应器的神经纤维被称之为传出神经纤维。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所以内分泌腺的活动几乎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知识点一、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1.下图表示高等动物的4种不同生理调节过程。
请据图回答:(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其产卵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填字母代号,下同)(2)人进食后血糖浓度的调节属于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______过程。
(4)日照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____过程。
答案(1)B(2)C(3)A(4)D解析题中所给的4种生理调节过程实际上可归结为三类,A属于神经调节,B属于激素调节,C和D属于神经—激素调节,其中C涉及一种内分泌腺,D涉及两种有关联的内分泌腺。
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属于A过程。
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即将提取物中的促性腺激素直接作用于卵巢,促使蟾蜍产卵,因此属于B过程。
人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血管壁中的化学感受器,促使交感神经兴奋,使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因此属于C过程。
鸟类感受到日照变长的刺激,促使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使鸟类开始产卵,这里涉及两种内分泌腺,因此属于D过程。
知识点二、体温恒定的调节2.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如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TRH是_______,B是_______。
(2)寒冷环境中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后,形成Y产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血液中A 增加到一定程度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_______,这种调节属于_______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A、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肾上腺素(2)上升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速度,从而增加产热量(3)减少反馈(4)骨骼肌不自主战栗(5)神经—体液调节解析该题考查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的知识。
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它分泌的促激素释放激素,能够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激素,然后再作用于相应的某腺体合成和分泌某激素,从而调节相应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