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疾病的CT检查和诊断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肾上腺疾病影像学诊断1-摘要肾上腺疾病是一组以肾上腺器官为主要受累部位的疾病,包括肾上腺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囊肿等。
影像学在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供病变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信息,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决策。
本文将详细介绍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应用。
2-肾上腺解剖学肾上腺位于肾脏的上方,左右各一,呈三角形状,有内、外两层组织。
内层为髓质,外层为皮质。
肾上腺的血供主要来自肾上腺动脉和肾上腺静脉,神经供应来自交感神经系统。
了解肾上腺解剖学对影像学诊断非常重要。
3-影像学检查方法3-1 X线摄影3-2 超声影像3-3 CT扫描3-4 MRI扫描3-5 PET-CT扫描4-肾上腺肿瘤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4-1 肾上腺腺瘤4-2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4-3 肾上腺皮质腺瘤4-4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4-5 肾上腺转移瘤5-肾上腺增生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5-1 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5-2 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增生6-肾上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6-1 单纯性囊肿6-2 复杂性囊肿6-3 出血性囊肿7-其他肾上腺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7-1 肾上腺炎症7-2 肾上腺结核7-3 肾上腺出血7-4 肾上腺血肿7-5 肾上腺动脉瘤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影像学检查报告示例、影像学图像示例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肾上腺:位于人体肾脏上方,是一对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体。
2-影像学:医学影像学是以影像为基础,通过对人体各部位进行特殊检查和研究,以明确诊断疾病的一门学科。
3-肿瘤:指细胞增生异常,不能受控制并具有恶性潜能的病变。
4-皮质增生:指肾上腺皮质组织异常增生引起的疾病。
5-囊肿:由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充填的腔内结构,常见于肾上腺等器官。
正常肾上腺、肾上腺皮质增生与腺瘤CT诊断及评价
正常肾上腺:正常肾上腺的CT 表现内外支细线状,边缘平直或内凹,同一肾上腺在不同断面上,形态不一,因而不能用同一形态来概括肾上腺的形态表现。
肾上腺长度变化各异,但是其厚度不超过同侧膈肌脚的厚度。
在临床影像诊断中可作为肾上腺增粗判定依据。
在CT 断面上, 肾上腺呈均匀密度,其密度低于肌肉,但是不能区分皮髓质结构,因皮髓质在线的吸收系数无明显差异。
肾上腺增生分为结节样增生和光滑增生,结节样增生为等或略低密度较小结节或局限性膨隆, 均匀强化。
结节一般大小为0.2~1.0 cm。
光滑增生为肾上腺同侧腺体增粗、饱满、延长,CT 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
肾上腺腺瘤:肾上腺腺瘤的发生率为2%~9%,CT 表现为低或混杂密度肿块,边缘清晰,其中嗜铬细胞瘤病灶较大,部分病灶内见钙化斑、出血灶,或者囊实混合性。
皮质腺癌:较大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鉴别诊断:肾上腺皮质腺瘤与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重大,皮质腺瘤为手术适应证,而皮质增生则为保守疗法。
临床及生化检查均表现为醛固酮增多、低血钾等,不易鉴别,而CT 检查能鉴别,二者鉴别诊断如下:肾上腺皮质增生病灶小,多<1.0 cm,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近似或略低于正常腺体。
我们认为:在普遍性增大的腺体上,见到1 个或多个等密度结节节,强化程度亦与周围腺体一致,增强后CT 值在80HU 以上或CT 值增加50 HU 以上,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而肾上腺腺瘤则病灶较大,平扫及增强密度较低或不均匀, 与腺瘤细胞内含较多类脂颗粒或空泡变性有关,其内可见坏死灶。
肾脏、肾上腺疾病的CTMRI影像诊断要点「医侃」每日阅读栏目,陪老师们一起“啃”医学影像那些经典实用的好书。
目前在读的是《CT、MRI诊断指南》,CT和MRI是现代医学中两种非常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掌握CT和MRI诊断学已成为当代影像学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
第三篇如何阅读常见疾病CT MR第四章腹部疾病第五节肾脏疾病【诊断原则和方法】1.肾脏CT和MRI检查必须常规做平扫和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有时须做延迟扫描以观察肾盂及输尿管等。
2.阅片时要依次观察肾脏的轮廓、密度(信号)、大小形态有无改变,从而来发现病变。
3.发现局灶性病变时,要详细分析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轮廓、密度(信号)特点、增强扫描时各期的表现、MRI不同序列的表现、周围血管和输尿管的情况,再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
4.引起肾脏体积增大的疾病常见肾肿瘤、结核、炎症、肾积水等,引起肾体积缩小的疾病常见肾结核、慢性肾盂肾炎等,肾内出现高密度影的疾病有肾结石、肾出血、各种疾病引起的肾钙化、出血性肾囊肿等,肾内出现低密度影的疾病有肾肿瘤、结核、炎症、肾积水等,肾内出现含脂肪密度的肿块,常见疾病为肾错构瘤。
一、肾结石(一)概述1.类型:肾结石按化学成分和密度大小排列分别为:磷酸钙和草酸钙,磷酸镁胺,胱氨酸,尿酸;90%为磷酸钙和草酸钙,属于阳性结石,尿酸结石为阴性结石。
2.临床表现:血尿,腰痛。
(二)CT诊断1.平扫发现肾盂内圆形、卵圆形、鹿角形或点状高密度影,CT值100HU以上,即可确诊为肾结石。
2.结石梗阻可造成肾盏肾盂扩张积水。
3.怀疑肾结石的病人CT平扫前不能做经静脉注射的碘过敏试验,以免肾盂内的造影剂被误诊为结石。
(三)MRI诊断肾盂内圆形、卵圆形、鹿角形或点状异常信号灶,在T1WI和T2WI上均呈无信号影,即可确诊为肾结石。
(四)鉴别诊断1.肾盂内新鲜血肿:CT平扫也表现为肾盂内高密度影,但其特点是:①形态不规则;②CT值40~60HU;③短期复查病变形态、密度可变,甚至消失;④MRI上,急性血肿T1WI呈等低信号,T2WI上呈低信号,亚急性血肿T1WI和T2WI上均呈高信号。
肾上腺ct增强显示标准
肾上腺CT增强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肾上腺腺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情况。
在进行肾上腺CT增强检查时,医生通常会注射含有碘的造影剂,以增强肾上腺组织的对比度,从而更清晰地显示肾上腺的结构和血管灌注情况。
在进行肾上腺CT增强检查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流程。
一般来说,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肾上腺CT增强显示标准:
1. 肾上腺的解剖结构,通过增强CT可以清晰显示肾上腺的大小、形态和位置,包括肾上腺的外形、边界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 血管灌注情况,增强CT可以评估肾上腺的血管灌注情况,包括肾上腺的动脉血供和静脉回流情况,从而帮助医生判断肾上腺的血液供应情况。
3. 肿瘤和病变,肾上腺CT增强还可以帮助医生检测肾上腺的肿瘤、囊肿和其他病变,通过观察造影剂在肿瘤区域的分布情况,可以对肿瘤进行定性和定位。
4. 弥散情况,肾上腺CT增强还可以评估肾上腺内的弥散情况,即造影剂在肾上腺组织内的扩散速度和范围,从而帮助医生判断肾
上腺组织的功能状态。
总的来说,肾上腺CT增强显示标准主要包括肾上腺的解剖结构、血管灌注情况、肿瘤和病变的检测,以及肾上腺组织的弥散情况。
通过这些标准,医生可以全面评估肾上腺的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
诊疗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的标准操作流程和诊断标准可能会
因医院和医生的实际操作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检查前应咨询医
生以获取最新的操作指南。
肾上腺疾病得CT 检查与诊断要点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
影像学检查得目得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与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就是不可少得,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与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得解剖ﻫ位置:肾脏得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得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就是肝脏后缘,内侧就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就是膈肌脚,外侧就是脾脏。
ﻫ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
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ﻫ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
5-0。
7cm、ﻫ判断肾上腺增粗得标准最常采用得方法:如厚度大于1cm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与同层得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ﻫ1、薄层扫描,2—3mm重建;ﻫ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ﻫ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ﻫ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1、低密度(脂质与囊性)占位ﻫ髓脂瘤腺瘤(原醛)ﻫﻫ节细胞神经瘤ﻫﻫ囊肿亚急性慢性血肿2、等密度—实性ﻫ皮质腺瘤ﻫ3、混杂密度-囊实性ﻫﻫ嗜铬细胞瘤ﻫﻫ皮质腺癌ﻫ转移瘤ﻫ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平滑肌肉瘤ﻫ1、低密度(脂质与囊性)占位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 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ﻫ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C、节细胞神经瘤就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得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得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肾上腺疾病的CT 检查和诊断要点
肾上腺为腹膜后器官,虽体积小,具有分泌多种激素功能。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在于确定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范围和性质,当临床怀疑肾上腺病变时,CT 扫描是不可少的,不但能定位,结合临床和生化检查还可作出定性诊断。
一:正常肾上腺的解剖
位置:肾脏的前、内上方、膈肌脚两侧的肾周间隙内,右肾上腺位于下腔静脉后方,外侧是肝脏后缘,内侧是膈肌脚,左肾上腺位于胰腺尾部后方,内侧是膈肌脚,外侧是脾脏。
形态:肾上腺可分为内侧肢、外侧肢及体部。
右侧常呈斜线状、倒V 或倒Y 形,左侧多为倒V 或倒Y 形或三角形,均以倒Y 形为多见。
大小:肾上腺上下径4-6cm,长2-4cm,厚0.5-0.7cm。
判断肾上腺增粗的标准最常采用的方法:如厚度大于1cm 或局部增粗容易肯定,弥漫性增生则可以和同层的膈肌脚比较,正常肾上腺比膈肌脚最厚部分细。
二、肾上腺CT 检查应注意
1、薄层扫描,2-3mm 重建;
2、如临床怀疑嗜铬细胞瘤,而肾上腺区扫描无异常,扫描范围应扩大;
3、如怀疑肺癌病例,行胸部CT 检查时,应包括双侧肾上腺;
4、高血压患者行肾上腺CT 检查,可与临床医生协商,包括肾动脉CTA。
三、肾上腺占位CT 诊断要点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髓脂瘤
腺瘤(原醛)
节细胞神经瘤
囊肿
亚急性慢性血肿
2、等密度-实性
皮质腺瘤
3、混杂密度-囊实性
嗜铬细胞瘤
皮质腺癌
转移瘤
神经母细胞瘤
淋巴瘤
平滑肌肉瘤
1、低密度(脂质和囊性)占位
A、髓脂瘤特点:少见,发生在肾上腺髓质。
CT 表现为边界清楚,含有脂肪密度肿块, CT
值均在-30Hu,条索状阴影呈分隔状,增强扫描肿块无强化,可见钙化。
B、腺瘤(原醛)特点:(1)肿块小,多为1-2cm;(2)密度低,与细胞含脂较高有关;
(3)轻度或无强化;(4)有包膜
C、节细胞神经瘤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的良性肿瘤,因瘤内含有较多的粘液基质,故CT 值偏低(20-30Hu),瘤体质地软,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内有细点状钙化,病灶内供血血管少,增强后呈轻度强化。
D、肾上腺囊肿特点: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均匀水样密度,壁薄,15%有钙化;增强后囊壁轻度强化。
E、亚急性或慢性血肿特点:血肿多在肾上腺中心发生,占据部分或全部髓质。
呈圆形或卵圆形,急性期表现较高密度的肿块,亚急性或慢性血肿为近似水样密度肿块,增强后无强化。
2、等密度-实性:
腺瘤:单侧发病,CT 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等或稍低密度肿块,边界清楚,直径约2-5cm,肿瘤较小,密度均匀。
增强扫描示肿瘤呈轻度-中度强化。
3、混杂密度-囊实性
A、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有三个10%:肾上腺外,多发,恶性。
临床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慌等
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增高。
影像学检查在肾上腺区未见病变时应在其他部位寻找病灶(主动脉旁,盆腔)。
CT 表现:瘤体多较大,直径3-5cm,个别可达10cm 以上;肿块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肿瘤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有坏死、出血囊变,少数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嗜铬细胞瘤血供丰富,肿块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瘤内坏死、液化区不强化。
肿瘤明显强化和囊变为嗜铬细胞瘤特征之一。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是一组有明显家族倾向的显性遗传性疾病,此类嗜铬细胞瘤(双侧多见)常合并其它内分泌腺肿瘤,如甲状腺髓样癌,垂体
瘤和胰岛细胞瘤等。
B、肾上腺皮质腺癌
肿块较大,呈类圆形、分叶或不规则形。
密度不均匀,出血、坏死、钙化较多见,增强后肿块周边有不规则强化环,中心低密度区无强化。
较大肿块可推压邻近器官,甚至直接侵犯,使肿块轮廓模糊,常由此不易判断肿块来源。
常见转移部位为肝、肺和局部淋巴结。
C、肾上腺转移瘤
肾上腺转移瘤较多见于髓质,左侧多见;最常见的原发部位是肺、乳腺和肝癌等,与原发肿瘤相似,难以区分原发和继发;双侧均有病变则转移可能性大。
CT 表现为肾上腺区肿块,因肿瘤内可有囊变及出血,多为混杂密度影,同时可伴有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及腹水征。
D、神经母细胞瘤
为儿童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生于交感神经任何部分或髓质;生长快,血供丰富,易发生坏死;CT 表现为巨大的软组织肿块,混杂密度,边缘不规则,80%肿块内有不规则的钙化,增强后肿瘤实质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肿瘤一般在脊椎前跨越中线。
E、肾上腺淋巴瘤
肾上腺淋巴瘤少见,临床多见于老年人,多为双侧发病。
原发性肾上腺的恶性淋巴瘤罕见,目前国内共报道约40 例,国外报道约80 例,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2:1。
病理类型多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且以B细胞和T细胞型多见。
CT 表现: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区肿块,有时仅为弥漫性肿大;肿瘤为软组织密度,密度尚均匀,增强后肿瘤稍强化。
可有邻近器官或组织肿瘤征象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CT 不具特征性改变,需与肾上腺的其他占位性病变相鉴别。
诊断此病应密切结合病史。
F、平滑肌肉瘤: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极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来源于肾上腺内部丰富的血管;临床表现主要为上腹或腰肋部疼痛,一般无肾上腺内分泌紊乱的表现。
CT 表现无特征性,难与嗜铬细胞瘤或皮质腺癌区分,术后病理和免疫组化是确诊的唯一方
法。
四:肾上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要点(附表)
五:小结
1、检查方法:
a、发现肺部肿块或外院资料提示有肺部肿块时肺部扫描包括肾上腺
b、临床有高血压,进行肾上腺检查时扫描包括肾动脉
2、诊断要点
a、首先要定位准确
b、定性-分析思路要正确
c、密切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
0我也要标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