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69.50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作文训练二立意】一、方法点拨精当立意是作文写作中关键的一环。
这里的意,指的是文章主要的意义或目的,也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记叙文而言,意就是主题思想,对议论文而言,意就是中心论点。
立意,就是指作者明确自己的写作意图,确立好文章的中心。
通俗的说,就是弄清楚自己到底想要表现什么。
其实,任何一道作文题,只要将焦点对准自己的写作意图,弄明白想表现什么即可完成立意。
当然仅仅如此还不够,还得精当,其含义就是精确恰当,学生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精当立意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先看一道题: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转身到母亲房间(或婆婆房间)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看了这个广告,你有什么感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看了这道题后,假如要你写一篇作文,你该如何精当立意呢?下面是一些同学练习作文中的立意,请你判断一下质量高低:1.母亲很伟大;2.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3.爱是无价的;5.有孝心有时是很可怜的事;6.要回报父母;7.爱是可以传递的(母亲向我传递爱的信号,我向周围的人传递爱的信号);8.母亲包办孩子的一切,会害了孩子,要让孩子多锻炼;9.我们不要犯错。
10.身教何必言传。
看完这些答案后,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
我认为,这些立意从质量上来分析是有高最差的是5和9,有孝心有时是很可怜的事既不符合原材料意图,也反映了作者道德价值观的错误,作为学生这是不可取的;我们不要犯错则完全脱离了题意,据此写出的文章必是离题之作。
这两篇文章在考场上肯定是要打低分的,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警惕。
较差的是8,母亲包办孩子的一切,会害了孩子,要让孩子多锻炼虽然可以是中心,但也偏离了题意,不符合原材料整体意蕴,看来是没有理解出题人的意图,分数也不会很高。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及点拨】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中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及点拨中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及点拨中考材料作文审题训练1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游客回答说,己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粗給你了。
”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点拨】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
这个世界上善良的情怀会让人永远记住。
尽职与原则:老人进屋后,首先询问游客:“玻璃杯碎片呢”当得知游客已把碎片和别的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老人拒绝把房屋租给游客。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这个细节、这个举动,不仅将老人的尽职行为、原则风范、敬业做派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蕴涵了一种生态环保的担荷意识。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作文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材料作文更是其中的一种常见形式。
在材料作文中,学生需要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审题立意,展开论述,这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一种挑战。
因此,如何进行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是当前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首先,对于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所给的材料,理解材料的主旨和要点,抓住关键信息,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
只有对材料有深入的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避免跑题或者离题。
其次,审题立意训练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审题的过
程中,学生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立意。
同时,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合理安排文章结构,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层次分明。
除此之外,审题立意训练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审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把握所给材料的信息,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避免重复和啰嗦,做到言简意赅,表达清晰。
同时,还需要注重语言的规范和准确性,做到字正腔圆,句式优美,语言得体。
综上所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学生
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材料作文这一考查形式,提高作文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够在审题立意训练中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
(立意)高考话题作文思维训练与点拨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觉得是耳边轻柔的呼唤,低声的诉说;有这样一种声音,没有多余的技巧,却能唤起你灵魂深处的良知和责任;有这样一种声音,会让你卸去疲惫,会带你走到过往的回忆中;有这样一种声音,会带给你心灵的震颤,会让你心中盛满感动。
请以“有这样一种声音”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②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工整。
【构思点拨】材料用排比句的形式告诉我们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影响。
有这样一种声音,在诉说着爱、责任、良知……而你听到了这样的声音,会丰富你的情感,净化你的心灵,提升你的境界……看话题,注意话题中每一个词语。
文体自选,不是不要求文体,而是在表达方式上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表达空间。
如果写散文,可以叙述自己聆听某种声音的经历,细致地描写这种声音,然后写出聆听之后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边叙述描写边抒情,感情要真实。
如果写议论文,首先要确立论证思路如何展开,能够鲜明地亮出观点,正文部分围绕这种声音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论证,切忌空发议论。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知名作家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度日如年,在获得一本棋谱后,他整天研究棋谱,并在脑子里对弈,于是日子过得飞快。
可是生活中有人因为自卑而与成功擦肩而过,有人因为嫉妒而与友谊背道而驰,也有人因为紧张而与从容缘悭一面……请以“放飞心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构思点拨】这个作文题切合新课标中“认识自我”“关注人生”的要求,关涉“人和自我”这个向度。
写作本题,一般要确立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推崇励志自强的品质,呼唤对卓越的不懈追求,促进自我发展等。
本题由两个关键词组成,一是“放飞”,一是“心灵”。
写作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中有阻碍自我健康发展的“困境”“约束”;第二,必须把重心落在“放飞”上,即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第三,需要一定的内在条件,需要体现以自我的价值观、有品位的精神追求为动力。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作文题目,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飞向哪里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也许我会飞向大海,欣赏那无边无际的蔚蓝;也许我会飞向高山,俯瞰那雄伟壮丽的风景;又或许我会飞向人群,感受那喧嚣繁华的都市。
无论飞向何方,我都会尽情享受自由飞翔的快乐。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清晨的阳光下展翅飞翔。
那时,大地被染上了一层金黄,微风轻拂着我的羽毛,让我感到无比舒适。
我会在空中盘旋,享受自由自在的感觉,感受自己翱翔于蓝天之上的快乐。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停在树梢上欣赏美丽的风景。
我会聆听树叶在微风中的低语,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
我会凝视着远方的山川湖泊,让自己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和安逸。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天空中与同伴一起飞翔。
我们会一起展翅高飞,畅快地欢叫,享受着彼此的陪伴和快乐。
我们会在空中编织出美丽的舞蹈,展示我们的风采和优雅,让人们为我们的美丽而赞叹不已。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黄昏时分返回到温暖的巢穴。
我会和家人团聚,分享一天的所见所闻,感受着家的温暖和幸福。
我会在夜幕降临前,闭上双眼,享受着一天的劳累后的宁静和安逸。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星空下闭上双眼,享受宁静的美好。
我会聆听星星的低语,感受宇宙的神秘和浩瀚。
我会在夜空中徜徉,感受自己微小的同时也感受到自己的伟大。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会选择在大自然中尽情飞翔,享受自由自在的快乐。
我会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生命的意义,让自己沉浸在自然的怀抱中,享受宁静和安逸。
让我们向往自由,向往美好,向往幸福,向往快乐。
愿我们都能像小鸟一样,展翅飞翔,享受生命的美好。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及答案
作文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的一种考试形式,而作文审题立意是作文
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只有正确理解审题,准确把握立意,才能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
本文将围绕作文审题立意训练展开讨论,并给出一些参考答案。
首先,审题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审题要求我们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
的内容和要点。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词可能会有多种理解,这就需要我们仔细斟酌,确定自己的写作方向。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家庭”的作文,我们可以从家庭的温馨、家庭的责任、家庭的和谐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写作。
其次,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审题之后,我们要根据题目确定自己的立意,
明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和思想。
立意要求我们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走入老套的思路。
比如,如果题目要求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我们可以从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行动的号召、环保成果的展望等多个方面进行立意,选择自己独特的视角展开写作。
最后,我们来看一些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的参考答案。
比如,如果题目是“家庭
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家庭是温馨的港湾、家庭是情感的寄托、家庭是成长的摇篮等多个角度进行审题立意,选择合适的角度展开写作。
再比如,如果题目是“环保意识的培养”,我们可以从环保知识的普及、环保活动的参与、环保行为的养成等多个方面进行审题立意,选择自己独特的视角展开写作。
总之,作文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我们要认真对待审题,准确把握立意,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希望同学们在备考中多加训练,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训练
高考材料作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考生最为关注的题型之一。
作为考生,我们应该如何审题立意、如何写好高考材料作文呢?
首先,审题是高考材料作文成功的关键。
审题不仅仅是理解题目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挖掘题目中蕴含的深意和内涵。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题目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从中提炼出一些关键词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挑选出能够与主题相关联的素材,进而展开文章的写作。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的连贯性。
文章的结构应该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衔接和过渡,使文章看起来更加连贯。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合理安排文章的每个细节,让文章更加有说服力。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训练,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优秀的高考材料作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同时,也可以多写一些相应的作文,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积累写作的能力和经验。
总之,高考材料作文是一项考验我们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题型,我们应该认真审题立意、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的连贯性、注重训练,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
专题01 审题立意方法及训练一、审题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如何审题始终困扰着很多的同学,如今,笔者提炼出几种审题方式,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1.找对象看看材料社稷的对象有几个,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假如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当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确定要辨析清晰这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含意有些材料运用比方或蕴涵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当细致分析,细致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依据。
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觉,虽然很多同学理清了关系,还是提炼不出来重点,对于材料似乎是理解了,但是不知道写什么。
那么,你就用下面的方法进行确认吧。
二、用确定的思维方法解析材料下面我介绍的这种方法——“概括中心法”,是最保险,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
1、概括中心:人物或者主体﹢事务﹢结果2、询问缘由、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也要学会问为什么)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说白了,就是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是怎样。
三、立意古人云:“文贵立意。
”“每个人各自的想法”即是指文章的立意。
只有先确立好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知道要写什么,须要些什么来写,且它的好坏关系着整篇文章的成败。
1.抓关键句法关键句经常有示意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经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原委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确定不能卖。
审题和立意的训练题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训练,训练时要突出三个关键词:①读懂,②方法,③角度。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基本方法1.提炼中心法2.关键词句法3.由果溯因法4.多角度立意,寻找最佳立意1.提炼中心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2.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3.由果溯因法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
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4.多角度立意法:经过分析材料,立意可以从多角度选取,但是注意一定要选取小角度,切忌大而空。
可以多思考几个立意,然后自己判断选择出最合适最符合材料的一个。
材料一:(提取中心法)两个台湾观光团到伊豆半岛旅游。
路况很坏,到处都是坑洞。
一个观光团的导游连声说:“路面简直像麻子一样,让大家受累了。
”另一个观光团的导游却诗意盎然地对游客说:“我们现在走的正是赫赫有名的伊豆迷人酒窝大道,请大家快乐地体验它的与众不同吧!”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1.同样的境遇,以不同的心态看待,感受就截然不同;2.相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3.换一种角度欣赏风景,换一种心情体验人生。
材料二:(关键词句法)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
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 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
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
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
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
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
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
2023年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记叙文写作的审题立意技巧指导(含范文)审题——就是了解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身体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题材,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中心论点。
意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章里的集中体现。
审题和立意密不可分,选题是立意的前提和基础。
立意是审题的拓展和细化。
思考:找出下列文题的写作重心。
《穿越荆棘》《我能》《付出与收获》《我终于理解了你》方法指导:一、紧扣中心词。
中心词就是体现作者写作中心,点明行文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短语文题分类讨论。
1、动宾:穿越荆棘。
2、主谓:我能3、并列:付出与收获。
•句子文题,句子的谓语往往是中心词。
例如:我终于理解了你。
审题布置:1、你是谁,2、我之前对你有什么误解?我为什么不理解你?3、发生了什么事,让我理解了你。
4、是理解了你之后,我准备怎么做?二,关注修饰语。
形容词,副词,量词等修饰语。
往往提示着作文的隐含信息与要求。
例如,《我终于理解了你》“终于”一词意味着理解的过程是曲折的,双方之前有过误会,写作时要点出不理解的原因。
并且细致刻画理解的过程。
请比较下面两组题目的不同《这才是美》——《这是美》《这也是一种美》——《这是一种美》《渐渐地,我明白了》——《我明白了》《这里也有乐趣》——《这里有乐趣》《原来是这样》——《是这样》《我的世界还有你》——《我的世界有你》《就这样,也好》——《就这样,好》《比看上去更有意思》——《看上去有意思》通过比较体会,你会发现,加入了这些修饰语,意味着文章要写出更多的层次和变化,或写出对比,或写出递进,或写出转折。
三、挖掘深层含义。
例如《每个站点都有风景》《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伸出我的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上面题目中的加粗的词语,都有深层的含义,有的是比喻意,有的象征义,下笔之前,要挖掘出比喻象征的是什么,才能恰当选材。
四、关注提示语。
提示语,是对出题意图的补充说明。
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范本模板】一、引言作文审题立意是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决定了文章的方向、深度和广度,是写作成功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广大学生和写作者提供一套系统的作文审题立意训练范本模板,帮助大家掌握审题立意的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二、审题的重要性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文章质量的关键。
正确的审题能够确保文章紧扣题目要求,不偏离主题;而错误的审题则可能导致文章内容与题目要求相去甚远,甚至完全跑题。
因此,审题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三、审题的方法1. 仔细阅读题目审题的第一步是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和要求。
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限定词,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
2. 分析题目要求在理解题目意思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分析题目要求。
要明确题目要求写什么样的文章,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说明文;要确定文章的写作角度和重点,是围绕某个观点展开论述,还是描述某个事件或现象。
3. 挖掘题目深层含义有时候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并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挖掘其深层含义。
这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对题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四、立意的方法1. 确定主题思想立意是确定文章主题思想的过程。
在审题的基础上,我们要结合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理解,确定文章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要明确、具体,能够贯穿全文。
2. 选择合适的素材在确定主题思想后,我们要选择合适的素材来支持主题思想。
素材要与主题思想密切相关,能够充分展现主题思想的内涵和特点。
同时,素材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3. 构思文章结构在选择了合适的素材后,我们要开始构思文章的结构。
文章结构要清晰、合理,能够充分展现主题思想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一般来说,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主体要围绕主题思想展开论述,充分展现素材的支撑作用;结尾要总结全文,强调主题思想的重要性。
五、范本模板下面是一个作文审题立意训练的范本模板,供大家参考:1.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意思和要求。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作文技巧点拨〔二〕审题立意的技巧要义解读技巧点拨一、高考作文快速审题的方法有些作文题,特别是话题作文,只要准确地把握其表意重心,就能迅速明确立意,确定好选材范围和写作重点,在审题思维活动中少走很多弯路,这种方法叫掌握重心法。
文题的表意重心就是最能表达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作的重点。
难忘的一天,其表意重心都在“难忘〞二字上,所以审题时只要扣“难忘〞二字考虑就可以了,其他不必多加考虑,这就可以节时间是,加快速度。
〔2〕假设桥路、歌颂老师的蜡烛、歌颂我国航天工作者的攀登等题目都是如此,不要全面考虑,只要抓住一点就行。
这在快速审题时有个术语,叫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全面考虑费时太多,不符合快速审题的要求。
〔3〕动宾构造的短语,其表意重点往往在谓语动词局部,如:2021卷话题作文“感受乡村或者触摸都〞,表意的重点就在“感受〞和“触摸〞,侧重于对乡村和都的感受。
当然,作文题目和话题是多种多样的,作文时应根据详细的题目要求确定其表意重点,准确审题,恰当立意,写出赏心悦目的美文。
反向思维审题法,又叫穿透障碍法。
有些作文题,从字面上分析,从正面考虑,恐怕绞尽脑汁也找不到打破口,不知如何下手,或者者虽然找到立意角度,但总觉欠佳。
这时,假设运用反向思维法,穿透字面上的障碍,从反面去考虑,立即就能明确写作范围和对象,瞬间就能把题审好。
比方:〔2021高考〕请以“人之常情〞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主确定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所谓虚实错位法,详细地说,就是虚题实做法,实题虚作法,即由实写虚,由虚写实。
〔1〕虚题实作法也叫做大题小做法。
虚题都是比较大的比较抽象的题目,因此,这种题目总给人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必须化虚为实才可以。
比方:〔2021高考,23〕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
②自定立意。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方法------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要准确理解命题作文的意义,就必须对作文题进行字斟句酌的推敲,可采用下列做法:第一,在限制中求准。
如《二十年后相会在母校》,限制相会在“二十年后”,不是其他的时间;相会在“母校”,不是其他的地点;“相会”显然是叙写的重点。
第二,在灵活中求新。
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
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
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第三,在隐含中求实。
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高考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把握题意,准确新颖”,这是对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要求。
在高考《考试说明》中,要求作文须“符合题意”,而要使作文“符合题意”,精心审题是第一步。
审题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弄清题目本身的意思;二是弄清与作文题目有关的命题要求。
关于立意,《考试说明》的要求是:一、思想健康,二、中心明确。
除此之外,立意还要深刻、新颖、有时代感。
命题式的作文,作文题就是文章标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看似容易,其实要真正正确、准确、明确地弄清题意,并非易事。
因为即使是由简短的几个字构成的作文题,里面也会蕴蓄着丰富的含义,它同样需要我们细致揣摩、认真分析、准确理解,从而为文章写作确定正确的方向。
命题式作文的典型格式一般是题目+要求。
题目就是一个词、短语或一个句子,规定了作文思想内容方面的要求。
“要求”则是若干说明,规定了作文的体裁、选材范围、写作方法、篇幅等形式方面的要求。
1、针对作文题,弄清结构,抓准“题眼”,把握好题意。
根据文题的结构不同,可分三类:⑴单词类作文的审题立意。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要准确、全面理解该词的含义,不仅要理解标题的字面意义,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其内在的深层含义。
分析标题的内涵、外延。
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作文复习审题立意点拨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有一个梦想是上世纪评出的全世界最有名的十句名言的第一句,它是马丁路德金在演讲中提到的,他的演讲现在也成为世界有名的演讲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为什么成为世界名言?200年前的康德有一句话:人的本性就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如果没有这个本性,人与动物就没有什么区分了。
人的创造性就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懈追求去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于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是非常深刻的见解。
仔细阅读上述材料,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点拨] 材料中包含两个主要信息:我有一个梦是世界名言;康德的话以及对康德话的阐述。
这里,后者是对前者的诠释。
由此可以看出,材料中的梦是指实现那些原先被认为不可能甚至不可思议的事情,即目标、理想等。
这么多年来这句话备受推崇,是因为它给了我们追求的勇气和力量。
可以围绕这一立意确定自己的论述范围和观点,避免写成我的理想之类的空泛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个教授做过一项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
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
教授分别记下了他们的名字。
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说道:不是说凡事一定要站在最前面,永远第一,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
在漫长的一生中,你们一定要勇争第一,积极坐在前排呀!请以坐在生活的前排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坐在生活的前排,这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一种积极向上、不甘落后的心态。
它是敢为天下先,它要求自己尽己所能,去争取尽可能好的成绩,去争取成功,但并不奢望自己一定成功。
尽了力就没有遗憾,更不会后悔。
因此,写这篇作文时,首先要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它的内涵,选取符合话题要求的材料,安排好文章的结构,表现自己确定的主题。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过去的20年中,韩国女子射箭队获得了几乎所有女子单项的世界冠军。
她们为什么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战绩?锻造钢铁般的意志是她们制胜的法宝。
据悉,韩国射箭队进行了可以被称之为残暴的赛前训练,其中包括蹦极、10米台跳水、在严冬的深夜进行24千米远足,甚至清扫城市的下水道、检查尸体和背负小舢板登山。
主教练认为这样的训练必要,而且作用显著。
请以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是一个关系型话题。
审题时要认真分析前后两个部分存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该话题构成了一个必然的、内在的因果关系,磨炼意志是取得成绩的前提条件,是关键因素。
任何成绩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随随便便的。
材料中韩国女子射箭队取得的单项世界冠军的骄人成绩是与她们赛前残暴训练磨炼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分不开的。
写作时要注重打开思路,可写成记叙文,通过几件事的记叙负载磨炼意志与取得成绩的关系;也可写成议论文,按照议论文文体的特质,通过讲道理、援举古今中外成功的事例、正反对比等方法证明中心;也可写成散文,紧紧围绕话题,按照一定的结构模式进行选材、组织材料。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兰经》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人们听说有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
一天,有人找到这位大师,求他当面表演一下。
大师在一座山的对面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跑到山的另一面,然后说表演完毕。
众人大惑不解,大师微微一笑说:事实上,这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移山大法,唯一能够移动山的方法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世界上很多人在处理很多事情的时候,往往如此。
不同的人在处理相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其结果大不相同……请以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所写的内容应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所引材料可用可不用。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或者挫折,让我们不知所措。
我们在头撞南墙的时候,不妨换个角度看看,也许你会从另一面看到成功或教训。
我们不能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能改变帆的方向;我们不能选择命运的长度,却可以增加命运的宽度。
写事情的难易与方法的变通这个话题时,应当注意,事情的难与易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是相对于做事的方法而言的。
方向对、方法巧妙,则事情容易;反之,则事情难。
因此,的重心应当是方法的变通,不要只是抓住事情本身的难易展开。
可以小到学习、生活,大到社会、国家,从正反多个角度立意,如:方法对,事情易;方法错,事情难;做事应当灵活;切不可墨守成规;应尊重规律。
不一而足。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为命运的奴隶。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
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
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
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请以只做命运的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周国平的这段话极富生活哲理。
有人说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满目的春色,你就不会再拥有冬日的沉静、素洁;关上你的一扇门,它又给你打开了一扇窗。
也有人说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究竟怎样对待生命?最好是做命运的朋友,尊重命运。
尊重命运是不轻率,尊重命运是不迷信。
慎重生活,努力工作,把握自我。
这是一动宾式的话题,写作时应当从分析朋友的深刻内涵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对待朋友(命运)应当知足。
命运给我们颜色,我们正好开个染坊;命运给我们风雨,别泄气,它也给予了人间最绚丽的彩虹。
对待朋友(命运)应当豁达。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命运可能是缤纷的花朵,也可能是零落的残红。
落红不是无情物,我们明年再看花得了,或者干脆抬头看蓬勃的绿叶。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
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了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
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
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与退路和出路有关,文体不限,文题自拟,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写作点拨] 这个话题富于哲理性。
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事事留有退路,说白了就是败有退路。
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在事情还未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准备要承受失败了,那么他成功的概率肯定小,因为,留有退路的时候,就潜藏着懈怠、自我安慰。
发展到最后,可能导致自我麻痹、自我毁灭。
到了这一步,留有退路的利处,却成了导致失败的坏处。
而不留退路,才有出路则是强调了做事尽量求得事事成功,这样做是负重前进,给自己加压,挤掉懈怠自我毁灭等不利因素。
常言道:有压力才有动力。
如项羽的破釜沉舟即为不留退路,才有出路的典范。
论述时一定要体现出辩证的思想。
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罗基人教导子孙人生的真谛。
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
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进行的。
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
另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平和、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
同样的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内心深处。
听完他的话,子孙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
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一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想呢?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在所有人的心灵深处,进行着一场善狼与恶狼怎样的较量呢?请以两只狼的较量(或心灵深处的较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
不少于800字。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写作点拨] 善与恶的较量在这个世界、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
遇到这样宽泛的话题,首先要在选材上考虑。
应选符合话题要求的、自己耳闻目睹的、感悟最深的材料,也可以把从报刊上读来的感人的人或事,结合自己的思考或想象进行必要的加工。
切忌随意编造故事或离奇地演绎。
在反复思考、认真选材的基础上,应选一个恰当的角度切入,不要一般地敷衍成文。
举例说,你可以写与善狼共舞;或写某人良心的发现,写他的自责忏悔;你也可以写某人以智慧与勇气感化一个一时误入歧途、行为不端而心灵深处善良并未泯灭的人;更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如考出真实的水平(考试不作弊),或写自己了解的故事。
如写议论文,一定要先想好自己的论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选用哪些事例,如何论证等,避免泛泛而谈,不着边际,或者不痛不痒。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
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
郢人立不失容。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寡人为之。
‘匠石曰:臣则尝能斫之,虽然,臣之质死久矣。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言之矣!惠子:战国时宋国人,庄子的好友,也是哲学上的对手。
垩慢:垩,白色的土;慢,涂抹。
阅读上面的寓言故事,想一想:为什么臣之质死了以后,匠石就不能表演运斤成风的技艺了?请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
[写作点拨] 以寓言故事为材料的作文,首先必须把握寓言的寓意。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事物是因为相对立而存在,相比较而突现,相对比而发展的。
老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学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是作文的关键。
如果就寓言谈寓言,就庄子谈庄子,就匠石谈匠石,那么就答非所问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登山的人,有的目不旁视,奋力攀登,他执著于到达峰顶的瞬间风光;有的则流连沿途风景,且走且赏,山顶不过是他歇脚的地方。
不只登山,生活也是这样:两种心态,两种行为,两种价值观。
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请以进取心与平常心为话题,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写作点拨]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之一。
要生活、人生,而以怎样的态度,持怎样的价值观,就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