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干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的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76.93 KB
- 文档页数:1
尿液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的方法学比较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收集我院2013 年9 月至12 月的278 份尿液标本,分别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镜检方法进行尿常规检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结果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对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9.0% 和33.0%,尿沉渣镜检法对尿液尿液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检测阳性率26.3% 和30.5%,两种检验方法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结果表明,尿液干化学分析法监测尿样具有快速、便捷的优点,而镜检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因此在临床检验过程中应当提倡标准和规范的操作,并联合镜检,综合分析,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镜检比较【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123-01尿常规分析是目前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及其相关疾病常规的检测项目[1,2]。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在临床检验中作为一般尿液的初筛试验,由于操作简便、反应灵敏而被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3]。
但尿液干化学法在临床应用时有较多的干扰因素,难以确定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尿沉渣镜检作为临床常规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取样方便,临床诊断信息较为可靠的优点。
通过对我院就诊的278 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结果比较,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3 年9 月至12 月的278 份尿液标本,其中男性标本157 份,女性标本121 份,年龄20 ~ 75 岁,标本均采用一次性洁净塑料尿杯收集。
1.2 仪器与试剂尿液干化学分析法采用高尔宝尿液分析仪与配套的试纸盒质控品,尿沉渣镜检用Olympus 双目显微镜。
1.3 检测方法干化学分析法:每天对尿干化学分析仪用配套质控品进行室内质控,在控后严格按SOP 文件操作对标本进行分析,记录结果。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镜检中的对比分析摘要:尿液分析又称尿常规,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往往可从尿液的变化中表现出来,因此,对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是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依据,对泌尿系统和糖尿病的筛检有重要价值[1]。
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会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出现有形成分。
尿异常是肾脏或尿路疾病的第一个指征,也常是提供病理过程的重要线索,由此可见尿液分析在临床应用的广泛性。
而对于尿液的检查,临床的方法比较多,不同的检测方法由于实验原理不同,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
近年来,尿干化学方法的应用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测速度,由于其操作的简便、快捷性,在临床使用广泛.在尿液标本的RBC与WBC检测中,干化学法检测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检查,临床必需将两者相结合,才能提高准确率。
关键词:干化学法;显微镜法;红细胞;白细胞尿液分析仪是测定尿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依测试项目将其分为两类:①主要用于患者初诊及健康检查使用的8~11项筛选组合尿试带;②主要用于已确诊的疗效观察,如肾病患者可用pH值、蛋白、隐血(红细胞)组合试带,糖尿病患者pH值、糖、酮体组合试带等。
尿沉渣镜检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具有采集样本方便,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临床诊断信息等优点。
本文对临床就诊的260例患者尿标本用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4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新鲜晨尿标本260例,其中男139例,女121例。
年龄5-70岁,平均年龄42岁。
每份量不少于10ml,在2h内完成尿检测。
1.2仪器与方法干化学法采用日本希森美康US一2100R尿干化学分析仪,配套试纸条及尿干化学质控品;镜检法使用奥林巴斯CHK双目显微镜。
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液中的化学成分的精密度。
方法从门诊尿标本中随机抽取1300例,分别使用尿沉渣镜检法和干化学检测法进行尿液十项检测。
对比二者检测结果中的白细胞、红细胞、滴虫、管型、结晶为阳性的标本数。
结果1300例标本中,经过干化学分析法分析后,结果显示异常者437例,而经过尿沉渣镜检,其中59例正常,干化学法假阳性率为13.51%。
;干化学法检测的863例阴性,经过尿沉渣检测后,有31例正常,其假阴性率为3.59%。
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分析法所测结果应综合实用,互相补充。
关键词:尿沉渣镜检干化学分析尿检尿液检测是为了分析尿液中的各种有形成分,帮助医生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和肾脏疾病。
尿液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现在被普遍使用的是尿液干化学分析法和尿沉渣镜检。
通过检验出的白细胞、红细胞、滴虫、管型、结晶等成分的数量多少,判断患者有无病变。
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更为准确,但时间较长;干化学法检测容易,但有误差。
为了对比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检测结果是否存在明显差异,我院对1300例患者的尿液分别进行两种方法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00例标本来源于2009年末~2010年末在我院门诊检测的尿标本。
所有标本均为患者晨起新鲜尿液,并在1个小时内完成测定。
检测仪器为:优利特100a尿液分析仪和与其配套的专用试纸;显微镜、离心机。
1.2方法干分析法检测尿液严格按照仪器说明进行操作,并在测试前进行校正。
尿沉渣镜检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执行。
使用显微镜连续观察10个视野。
1.3判断标准和结果红细胞(rbc)0~3个/hp,白细胞(wbc)0~5个/hp。
干分析法测量结果为阴性,而尿沉渣镜检结果为阳性时,判断为假阴性。
干分析法测量为阳性,而尿液镜检为阴性时,判断为假阳性。
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潜血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的对比分析目的对尿液的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潜血反应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RBC)两种检验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方法对480例门诊患者的尿样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潜血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红细胞。
结果干化学分析法潜血反应阳性,同时镜检有红细胞者191例,镜检无红细胞者37例。
干化学分析法潜血反应阴性,镜检有红细胞者19例,无红细胞者233例。
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出现差异。
结论临床工作中尿液干化学分析法潜血反应与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应联合进行,尤其是显微镜检查至关重要。
标签:干化学分析法;潜血反应;镜检红细胞尿液干化学分析法的快速,简便,准确,使其在各级医疗机构的检验科得到了迅速普及,它不但使患者和临床医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检验结果,更使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幅度降底。
但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原理是尿中相应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相应试剂模块发生颜色变化,颜色深浅与尿中相应物质浓度成正比[1]。
而沉渣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因此显微镜检查更为直观,准确,不应被忽视。
现对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潜血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的符合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种结果出现显著差异,因此,本研究对480例门诊患者的随机尿样做了干化学分析法检测尿潜血和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1原理和方法1.1两种方法的原理干化学分析法中的尿潜血反应是根据血红蛋白(Hb)中亚铁血红素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可使过氧化物分解释放出新生态,后者氧化底物邻甲苯胺变成邻联甲苯胺发生由黄色→草绿色→深蓝色的颜色变化,其颜色深浅与尿中血红蛋白浓度成正比。
尿液显微镜检查则是通过显微镜的放大作用直接将细胞等有形成分直观真实地呈现在镜下,是对底物的真实反映。
1.2方法1.2.1干化學分析法使用由山西亚森生产的FA-800尿液分析仪及仪器配套使用的尿分析试纸条。
于混匀的10ml新鲜尿液浸入尿试纸条1s后取出,进行仪器测定。
尿沉渣检查和尿干化学检查作者:高洪燕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11-33--01尿常规检查分为尿沉渣检查和尿干化学检查两部分,目的都是检测人体泌尿系统是否出现了问题,临床上,可以帮助判断病人身体是否出现炎症、肾脏疾病等,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
但两者在不同的方面也有一些区别,如:原理、操作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尿沉渣检查和尿干化学检查,以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一什么是尿沉渣检查?尿沉渣检查顾名思义是通过检测尿液沉淀物来达到检测目的,它的过程是将尿液离心处理得到尿液沉淀物,通过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细菌、上皮细胞、管型、类酵母菌、精子、结晶等来判断身体各个部位是否出现了问题。
在进行尿沉渣检查前,要对尿液进行一般性状检查,其中包括尿量、尿液透明度以及尿液的颜色等方面。
二什么是尿干化学检查?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测项目有十一种,分别是隐血、蛋白质、葡萄糖、酸碱度、比重、胆红素、尿胆原、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脂酶和维生素C。
尿干化学检查是通过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尿液分析仪中的尿多联试带可与尿液中蛋白质、葡萄糖等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从而呈现出颜色来进行尿液中一些物质的存在,并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判断物质的含量,进而诊断出身体里是否存在某些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肝胆疾病等。
尿干化学检查虽然能够省时省力,节约成本,但却不能定量检测尿液中各种细胞,无法判断细胞的状态,因此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临床上,尿干化学的检查结果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若尿液分析仪所用的试带不能暴露在空气中,否则很容易失效,造成结果不准确;强氧化剂和过氧化物的污染很容易造成假阳性结果。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尿沉渣检查和尿干化学检查,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科普一下这两者在检测目的、精确度、操作原理、所需检测时间和价格方面的区别。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显微镜检查WBC与RBC的结果差异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方法测定WBC、RBC的符合程度,以引起对手工镜检的重视。
方法采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对380份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对尿液WBC、RBC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380份标本中,将WBC、RBC用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检测后比较,结果对比显示,RBC:干化学法阳性人数为50例,阳性率为13.2%,镜检法阳性人数为35例,阳性率为9.2%;WBC:干化学法阳性人数为37例,阳性率为9.7%,镜检法阳性人数为48例,阳性率为12.6%。
结论两种方法检测尿液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应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二者互为补充,以提高检出率。
【关键词】干化学分析法尿沉渣镜检法 WBC RBC近年来,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已逐步在全国各级医院普及,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检测少量尿液可获得多项实验参数等优点,有利于临床诊断,同时也把检验工作者从大量繁杂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
但在试验过程中,有许多中间环节和干扰因素都直接影响分析结果,易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
而尿沉渣镜检能及时发现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某些错误报告并及时纠正,是尿液常规检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显微镜检查耗时费力,导致许多人不愿意做尿液沉渣检查。
本文用两种方法同时对380例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一次性清洁容器留取门诊和住院患者尿液380份,其中男性176例,女性204例,于标本采集后1h内完成检测,并记录实验结果。
1.2 仪器与试剂 Mejer-600Ⅲ型干化学分析仪及专用配套试纸;Olympus显微镜;800型离心机。
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1.3 测定方法干化学法:按照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操作说明对标本进行逐一测试,测试前进行空白校正,并用质控品进行检测,质控合格后方可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
尿液干化学分析法与尿沉渣人工显微镜检查的比较摘要目的:对尿液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两种方法进行比较。
方法: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优利特300,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检测500份尿液标本,对尿液红、白细胞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在500份标本中,将红、白细胞两项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结果以人工显微镜检查为对照。
白细胞:干化学法阳性符合率84.03%,阴性符合率96.17%。
红细胞:干化学法阳性符合率94.52%,阴性符合率85.88%。
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WBC、RBC快速简便,适用于过筛,但此法假阳性和假阴性较高,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显微镜检查。
关键词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干化学分析法尿镜检法用于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方法颇多,但目前用最常用的方法是干化学法和人工显微镜检查。
干化学法操作简便快速,但受很多因素影响,易产生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人工显微镜检查是尿中WBC、RBC检查“金标准”方法,但操作复杂,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则对提高尿液WBC、RBC检测效率和准确率意义重大。
资料与方法2010年3月患者尿液500份于1小时内检测完成。
仪器与试剂:①干化学法:桂林优利特尿十项分析仪及配套的尿十项试纸条。
②镜检法:尿沉渣镜检使用奥林巴斯显微镜。
测定方法:①干化学法:严格按照试剂操作说明进行。
测试前后中都用质控标本同时检测,以确保结果可靠性。
②人工镜检法:取混合均匀尿液10ml于尿液离心管内1500转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残留尿和沉渣0.2ml,充分混匀后取约0.02ml滴于载玻片上镜检,高倍镜计10个视野所见细胞数,并记录数据。
结果结果判断标准:①人工镜检结果标准:WBC 0~5个/HP,RBC 0~3个/HP (临床检验基础学规定的计数方法标准)。
②干化学法阳性标准:WBC>15/μl,RBC>15/μl(以试纸条测出一个+或更多具有临床意义)。
实验结果:500例标本用两种方法进行尿液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2。
尿沉渣镜检与尿液干化学检测的结果比较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与干化学检测的结果比较分析;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1~3月的住院患者晨尿1 864份,做干化学检测和尿沉渣联合镜检。
结果干化学法BLD阳性率为29.5%,沉渣镜检红细胞阳性率为25.53%;干化学法BLD的假阴性率为3.36% ,假阳性率为16.36% ;干化学LEU阳性率为19.12%,沉渣镜检WBC阳性率为21.14%,沉渣镜检WBC假阴性率为12.04% ,假阳性率为8.32% 。
经统计学处理,两者在WBC检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RBC检测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干化学检测和沉渣镜检尿液均各有其优缺点,联合应用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检测尿液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二者可以相互弥补,减少临床工作中的漏检率和误诊率。
【关键词】干化学检测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目前,尿液的干化学检测由于其具有操作简便、测试快速、检测用尿量少、可获得多项参数、仪器设备简单的优点普遍应用于各大小医院的临床测试;但该测试方法易受到试纸、仪器设备、尿液中某些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与沉渣镜检法相比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误差偏高[1],已经高度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尿沉渣检验是取定量的尿液进行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对尿液进行有型成分的检验。
它能够直观的看到尿液中存在的细胞、管型、寄生虫、细菌、结晶等病理性成分。
但它存在用尿量相对较多、操作繁琐、受检测人员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大等特点而不被重视。
通过本文的数据结果可得二者联合检测能够起到相互弥补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尿液检测的准确性,减小了检验中存在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治依据。
现将本院2014年1~3月的1 864份住院患者晨尿做干化学分析和尿沉渣镜检联合检测结果做回顾性对比分析,主要是干化学BLD(尿隐血)与沉渣镜检的RBC、LEU (尿白细胞)与沉渣镜检的WBC的对比,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器材桂林华通HT-2000尿13项分析仪及其配套的试剂带、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医用北京京立LDZ5-2离心机。
尿干化学分析与尿沉渣镜检的对比分析【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但由于试纸带在测定过程中易受尿液中化学因素的干扰,且由于操作人员操作错误等因素,易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
本文对800例标本进行了干化学和沉渣镜检分析,以探讨干化学方法的可靠性。
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800例我院近期门诊和住院病人新鲜晨尿,收到样本后 2 h 以内测定完毕。
1.2 仪器及试纸条桂林市医疗电子仪器厂生产的uritest(优利特)100 A型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生产的尿10项专用试纸条。
SB-30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3 方法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留取晨尿约30 ml,取10 ml置于特制塑料刻度离心管中,将试纸条完全浸入约2 s取出在尿分析仪上,严格按照仪器的说明书进行10项干化学测定。
完毕后,将尿液以1 500 r /min离心沉淀5 min,弃去上清,剩余沉渣0.2 ml上机分析。
1.4 参考范围连续镜检10个视野:WBC:0/HP~5/HP;RBC:0/HP~3/HP;透明管型:0/Lp。
1.5 结果判断干化学结果正常,镜检结果异常视为假阴性;干化学结果异常,镜检结果正常视为假阳性。
2 检测结果800例尿标本中,干化学分析结果异常者358例,经沉渣镜检有38例属于正常,其假阳性率为10.61%;干化学结果阴性者442例,经沉渣镜检有12例结果属于异常,其假阴性率为2.71%。
结果见表1。
358例干化学检测异常者,进一步分析,见表2。
表1 尿干化学分析与沉渣检测结果比较(略)表2 尿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结果比较(略)3 讨论尿沉渣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尿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两者的原理截然不同,报告方式也不同。
尿液白细胞干化学法检测和沉渣镜检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尿液白细胞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结果的符合程度方法:用尿液分析仪测定尿液白细胞和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进行比较结果:以镜检法为参考,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假阳性率为6.42%,假阴性率为11.11%结论:干化学法检测尿液白细胞存在一定的误差,两种方法要互相结合使用。
关键词:尿液干化学法显微镜镜检尿液分析仪在临床工作的广泛应用,既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临床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观察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白细胞作为尿常规检查的一项主要项目,其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医生的诊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临床实验室的实际工作中,笔者对600份随机尿样用干化学法和镜检法检测白细胞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现象,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随机门诊和住院患者,用一次性尿杯留取新鲜中段尿,留取后2小时内检测完毕。
1.2器材尿液分析仪为高尔宝geb-500及配套高尔宝geb11试纸条olympus-ch20双目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1.3检测方法①干化学法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操作。
每份尿样标本混匀用洁净试管取10毫升,用试纸条放进标本中1-2秒钟,取出用滤纸吸掉多余的尿液,放在尿液分析仪上检测。
②镜检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非染色尿沉渣镜检操作方法操作。
取尿样10毫升,放入离心管中,以1500r/min转速离心5分钟,弃去上清液,留沉渣0.2ml左右轻轻混匀,滴在载玻片上,加盖盖玻片,镜检计数10个高倍视野白细胞数取平均值,以每高倍视野白细胞0-4个为阴性,高于此标准结果为阳性。
2 结果600份尿液标本用干化学法检测出白细胞阳性标本243份,阴性标本为357份;用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出白细胞阳性标本226份,阴性标本为324份。
以显微镜镜检法为参考,干化学法检测出的白细胞阳性标本中出现14份假阳性标本,假阳性率为6.19%;干化学法检测出的阴性标本中出现36份假阴性标本,假阴性率为11.11%。
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女性尿液白细胞与沉渣镜检结果比较分析【关键词】尿液随着尿液分析仪的普遍利用,尿液干化学分析已成为医院的常规尿检项目。
可是尿液干化学法检测女性尿液白细胞时,作者发觉干化学法与沉渣镜检白细胞结果有较大不同。
所以女性尿液检查时干化学检查只能作为筛查,尤其是尿中有形成份的检测,显微镜检查仍是金标准[1]。
同时,由于女性特殊的生理原因,建议成立女性尿液查验的参考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1 资料与方式一般资料本院体检中心2006年8月健康体检女性新鲜尿样1660份。
采用韩国盈东URISCAN PRO尿液11项分析仪及配套URISCAN GEN11试纸。
日本OLYMPUS CX21生物显微镜。
实验方式用一次性干净尿杯搜集新鲜尿液充分混匀后用干净玻璃试管取样10ml。
天天开机用上海伊华尿液质控品批号进行室内质控,结果在控。
样本在2h内完成干化学和沉渣显微镜检测,记录白细胞结果。
2 检测结果1660份尿液11项干化学分析白细胞结果与沉渣显微镜镜检白细胞结果对比分析见表1。
两种方式检测女性尿液白细胞阴性符合率达%。
而其中225例干化学白细胞阳性标本显微镜镜检结果相符的为97例,阳性(微量~)符合率%。
其中两种方式白细胞阳性结果为(微量~+)的56例经询问均无自觉不适症状。
而两种方式白细胞阳性结果为(~)的41例有23例有糖尿病病史及尿路感染史,另15例均主诉有尿路刺激症状,有3例主诉无任何不适。
其余40例干化学白细胞阳性(微量~+),经镜检只见到少量的上皮细胞、白细胞0-4/HP(正常范围)、少量粘液等。
而干化学白细胞阳性(~)经显微镜镜检见到大量的上皮细胞、粘液、白细胞<0~10个/HP。
表1 两种方式检测尿液白细胞结果(略)注:显微镜沉渣镜检白细胞0~4个/HP对应干化学法阴性结果、5~10个/HP对应微量、10~20个/HP对应+、20~30个/HP对应、>30个/HP对应 3 讨论尿液干化学法检测白细胞由于受诸多因素干扰,如温度、尿液pH值、医治药物、尿液颜色、氧化剂、还原剂等[2],在检测尿液白细胞时干化学法和显微镜沉渣镜检并非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尿液干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的比较目前尿液干化学检查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尿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使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液沉渣镜检的重视,特别是对尿液干化学检查结果阴性的标本。
笔者对本院200份门诊常规病人尿液做了尿白细胞酶、隐血、亚硝酸盐等尿干化学检查与尿液沉渣镜检结果的对照观察,以探讨尿液干化学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和试剂:MA-4280KB尿10项分析仪及配套专用HT-10HT试纸条,日本OLYMPus显微镜。
1.2对象:随机取用我院门诊病人200份送检常规标本。
1.3方法:全部操作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方法进行,尿10项分析仪检测,同一份标本同时做尿液沉渣检查。
2结果200份标本中,干化学三项测定均为阳性者3份,占1.50%;一项阳性者102份,占51.00%;二项阳性者15 份;占7.50%;三项均为阴性者80份,占40.00%。
其中白细胞酶阳性39份,隐血阳性78份,亚硝酸盐阳性3份。
2.1白细胞酶:200份尿液标本中干化学法白细胞酶阳性者39份,占19.50%,其中在5个以上者/Hp有30份,占7690%;未见到白细胞或白细胞数不到5个/HP有7份,占1790%。
干化法阴性161份未查见白细胞或白细胞酶少于5个/HP有144份,占90.00%,白细胞数在10-20个/Hp有15份,占9.30%;白细胞数30-40个/Hp有2份,占1.24%。
2.2隐血:200份尿液标本中干化学法隐血阳性者78份,占39.00%,其中红细胞数有5个/Hp有65份,占83.33%;红细胞数在0-5个/Hp有13份,占16.70%。
干化学法阴性122份中红细胞数在0-5个/Hp有110份,占90.16%;红细胞数在10-20个/Hp有10份,占8.20%;红细胞数在30-40个/Hp有2份,占1.64%。
2.3亚硝酸盐:200份尿液中共有3份干化学法阳性,仅占全部标本的1.50%,此3份标本中显微镜下有1份镜检有10-20个/Hp的脓细胞,1份标本镜检白细胞数4-7个/Hp,1份未见病理物质,亚硝酸盐干化学法阴性197份尿液中,镜检红、白细胞数超过标准值的20份,占10.15%,镜检正常的177份,占89.84%。
尿液干化学检查与沉渣镜检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2-03-27T09:58:52.507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5月(下)总第192期供稿作者:陈玉如
[导读] 目前尿液干化学检查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尿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使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液沉渣镜检的重视。
陈玉如
(浙江省桐乡市高桥卫生院骑塘分院314511)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13-01
目前尿液干化学检查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尿液分析仪相继问世,使有些检验人员放松了对尿液沉渣镜检的重视,特别是对尿液干化学检查结果阴性的标本。
笔者对本院200份门诊常规病人尿液做了尿白细胞酶、隐血、亚硝酸盐等尿干化学检查与尿液沉渣镜检结果的对照观察,以探讨尿液干化学法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和试剂:MA-4280KB尿10项分析仪及配套专用HT-10HT试纸条,日本OLYMPus显微镜。
1.2对象:随机取用我院门诊病人200份送检常规标本。
1.3方法:全部操作严格遵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定方法进行,尿10项分析仪检测,同一份标本同时做尿液沉渣检查。
2结果
200份标本中,干化学三项测定均为阳性者3份,占1.50%;一项阳性者102份,占51.00%;二项阳性者15 份;占7.50%;三项均为阴性者80份,占40.00%。
其中白细胞酶阳性39份,隐血阳性78份,亚硝酸盐阳性3份。
2.1白细胞酶:200份尿液标本中干化学法白细胞酶阳性者39份,占19.50%,其中在5个以上者/Hp有30份,占76 90% 未见到白细胞或白细胞数不到5个/HP有7份,占17 90%。
干化法阴性161份未查见白细胞或白细胞酶少于5个/HP有144份,占90.00%,白细胞数在10-20个/Hp有15份,占9.30%;白细胞数30-40个/Hp有2份,占1.24%。
2.2隐血:200份尿液标本中干化学法隐血阳性者78份,占39.00%,其中红细胞数有5个/Hp有65份,占8
3.33%;红细胞数在0-5个/Hp有13份,占16.70%。
干化学法阴性122份中红细胞数在0-5个/Hp有110份,占90.16%;红细胞数在10-20个/Hp有10份,占8.20%;红细胞数在30-40个/Hp有2份,占1.64%。
2.3亚硝酸盐:200份尿液中共有3份干化学法阳性,仅占全部标本的1.50%,此3份标本中显微镜下有1份镜检有10-20个/Hp的脓细胞,1份标本镜检白细胞数4-7个/Hp,1份未见病理物质,亚硝酸盐干化学法阴性197份尿液中,镜检红、白细胞数超过标准值的20份,占10.15%,镜检正常的177份,占89.84%。
3讨论
(1)本组实验表明,干化学法对白细胞酶检测假阳性为17 90%,假阴性10.00%,对隐血检测的假阳性为16.70%,假阴性为9.04%。
干化学法尿中含有的易热酶.肌红蛋白或菌尿可引起假阳性,大量维生素C干扰实验结果可引起假阴性。
尿液红细胞镜检不仅对各种肾、泌尿系统疾病,如外伤、炎症、结石、结核等疾病的诊断意义。
而且对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的诊断和鉴别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此外,通过尿红细胞形态对区分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临床意义更大。
尿沉渣镜检法是尿红细胞检查的参考标准,但对尿中溶解的红细胞不能检岀,可导致干化学与镜检的差异。
(2)对于亚硝酸盐干化学法阴性的197份尿液中,镜检红、白细胞数超过标准值的有20份,占10.15%,镜检正常的有177份,占89.84%。
(3)干化学三项试验全部阴性的80份标本有9份沉渣镜检有病理性物质点11.25%,其中检岀超过正常范围的白细胞6份,占7.5%,红细胞增多有3份,占3.75%。
由此可见,尿液白细胞酶、隐血及亚硝酸盐的化学试纸试验与尿沉渣镜检结果之间并不完全一致,均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
尿沉渣镜检可以及时发现尿分析仪检测报告中的一些错误结果,尿分析仪检测易受仪器的稳定性、灵敏度、试纸条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通过尿沉渣镜检,以便及时查找完原因。
因此,为减少漏检和误检结果,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基本技能,必須做好常规镜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