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概论试题及标准答案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2
考研农业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以下哪三项?A.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B. 种植业、林业、畜牧业C. 种植业、林业、渔业D. 畜牧业、林业、渔业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产的特点?A. 季节性B. 地域性C. 连续性D. 不可逆性答案:C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主要依赖于哪种生物?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 经济的持续增长C. 环境的持续改善D.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D5.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农产品质量B.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C. 减少农业劳动力D. 增加农业用地答案:B6.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以上都是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包括哪些技术?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以上都是答案:D8.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推广转基因作物C. 保护遗传资源D. 恢复退化土地答案:B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A. 提高农业效益B. 优化资源配置C. 增加农民收入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 农业信息的收集B. 农业信息的处理C. 农业信息的传输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提供______和______。
答案:食物、原料2.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不破坏______的前提下,实现农业的持续发展。
答案:生态环境3.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效率、效益4.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产量、质量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优化______,提高______。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第一节:选择题1.农学的定义是什么?A)农学是研究针对农业相关问题的科学。
B)农学是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过程的科学。
C)农学是研究土壤种植问题的科学。
D)农学是研究动物饲养和畜牧业的科学。
答案:A2.下列哪个不是农学研究的内容?A)农作物栽培学。
B)果树病虫害防治。
C)农业机械与设备使用。
D)农田水利与灌溉管理。
答案:C3.农学中的“耕作”是指什么?A)植物根系的生长。
B)土壤的翻耕与改良。
C)农作物的施肥与浇水。
D)种子的播种与收获。
答案:B4.以下哪个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A)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B)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C)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D)促进农民的增收与脱贫。
答案:D5.农业科技的发展对农业有哪些影响?A)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B)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C)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D)提高农民的技能和素质。
答案:A、B、C、D第二节:填空题6.农作物的主要有机元素是氮、磷和______。
答案:钾7.全球农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答案:小麦8.我国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
答案:东部9.农田水利中常用的水源是______。
答案:江河湖泊10.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答案:节约、保护、合理利用第三节:简答题11.请简要介绍一下农业科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农业科学的发展经历了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型,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业科学的研究内容也日益丰富和专业化。
最初的农业科学研究主要聚焦于土壤、植物和动物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农业科学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到农产品加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
现代农业科学通过跨学科合作和综合技术的应用,致力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提升农民收入。
12.请简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同时,保护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并能够持续满足人类对食品和生物资源的需求。
安农大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答: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答: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
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简述自由水束缚水的区别?
答: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以蒸发丧失的水为束缚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能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称为自由水。
4.简述轮作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答:1、减轻农作物的病虫草害,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3、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4、经济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为什么有机肥要充分腐热后施用?
答:讲授病虫危害的作物体制成有机肥,如不经发酵腐热,病虫
就能存活,并通过施肥而传播。
农学概论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是:A. 有机质含量B. 土壤酸碱度C. 土壤温度D. 土壤湿度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元素?A. 氮B. 磷C. 钾D. 铁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A. 单向流动B. 可逆流动C. 双向流动D. 循环流动答案:A4.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农产品产量D. 改善劳动条件5.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禾本科作物?A. 小麦B. 玉米C. 马铃薯D. 水稻答案:C6.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的应用不包括:A. 基因工程B. 细胞工程C. 酶工程D. 土壤改良答案:D8.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农业规模化答案:B9. 下列哪项不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部分?B. 动物C. 微生物D. 无机物答案:D10. 农业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A. 农作物B. 农业气候C. 农业环境D. 农业灾害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价值增值答案:ABC2. 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在于:A. 维持生态平衡B. 提高农业生产力C. 保护遗传资源D.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答案:ABCD3. 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包括:A. 信息化B. 智能化D. 机械化答案:ABC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有:A. 经济性原则B. 社会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生态性原则答案:ABCD5.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 耕作机械化B. 播种机械化C. 收获机械化D. 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
《农学概论》考试卷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植物根据生活周期不同,分为(1)、(2)、(3)植物。
2、叶脉的脉序有(4)、(5)和(6)三种类型。
3、花的雌蕊由(7)、(8)、(9)和(10)四部分组成。
4、由同一生活型植物组成的植物集合体叫做(11)。
5、植物抽穗或开花前的生长阶段称为(12);抽穗或开花后的生长阶段称为(13)。
6、土壤含水百分率达到毛管悬着水的最大量称为(14)。
7、农业生产中最好的土壤结构为(15)。
8、根系的类型分为(16)和(17)。
9、草地植物根据叶子在茎上着生的位置分为 (18)、(19)和(20)等三种株从类型。
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A (1)B(2) C(3) D (4)2 写出下面叶子的类型。
3 写出下面几种叶裂的种类A __(8)__B (9)C (10)D ____(11)_____4 写出下面各花序的类型A____(12)___ B___(13)______ C_ _(14)____ D_____(15)_____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2春化作用;3 CO2补偿点;4 凋萎系数(萎蔫系数); 5 土壤孔隙度;6 土壤缓冲性;7 群落演替;8 建群种四、简答题(共39分,除第6题3分外,其余每题6分)1 草地植物分为哪几种生活型?2 群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 土壤耕作的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植物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5、土壤表土耕作有哪些耕作项目?6、土壤耕性好坏的评价指标有那些?7、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有哪几方面?五、论述题(共20分,第1题12分;第2题8分)1、论述少耕法和免耕法?(12分)2、论述植物器官之间的生长相关性?(8分)2008~20XX年第一学期期末《农学概论》考试卷 A 卷答案一、填空(共10分,每空0.5分)1 (1):(一年生)、(2):(越年生)、(3):(多年生)2 (4):(网状脉)、(5):(平行脉)和(6):(射出脉)3 (7):(柱头)、(8):(花柱)、(9):(子房)、和(10)(胚珠)4 (11):(层片)5 (12)(营养生长期);(13):(生殖生长期)6 (14)(田间持水量)7 (15)(团粒结构)8 (16):(直根系)和(17)(须根系)9 (18)、:(上繁草)、(19):(下繁草)和(20):(莲座叶丛草)二、填图题(共15分,每空1 分)1 A (1):叶片; B (2) :叶舌; C (3):叶耳;D(4) :叶鞘2 A (5):掌状复叶;B(6):三出复叶;C(7):单身(生)复叶3 A (8):掌状浅裂、B(9):羽状浅裂 C (10):掌状深裂 D (11):羽状深裂4 A(12)伞房花序 B (13):圆锥花序 C (14):肉穗花序 D (15):柔荑花序三、名词解释:(共16分,每题2分)1 光补偿点:当光照强度小到某一值时(0.5分),光合作用吸收的CO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达到动态平衡(0.5分),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1分)。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共5篇)第一篇: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填空)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4.简述根的种类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次生根:生与主根上的侧根或基部茎节上的节根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的根5.* 简述叶的形态子叶:胚的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简答题:1.广义的农学包括农业科学的全部领域,主要有农业基础科学、农业工程科学、农业经济科学、农业生产科学和农业管理科学等,可以理解为研究农业生产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中义的农学是指农业科学中的农业生产科学,主要包括种植业生产、养殖业生产、林业生产等方面。
狭义的农学是指研究农作物生产的科学,即研究农作物尤其是大田作物的生产理论和生产技术。
2.(1)研究对象的特殊性(2)农学技术的实用性(3)农学基础的广泛性3.(1)作物生产具有严格的地域性(2)作物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3)作物生产具有有序性(4)作物生产具有连续性(5)作物生产系统具有复杂性论述分析题:1.在于不断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即提高作物单产和减少生产中的消耗。
(1)提高作物单产。
一是要增加投入改善作物的生活条件,缩小现实产量与潜在产量的差距。
二是培育高产新品种,提高作物的产量潜力。
三是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作物的管理水平。
(2)减少生产中消耗。
第三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名词解释1、指由野生植物经过人类不断选择、驯化、利用、演化而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栽培植物.简答题1、大田作物(不包含园林学科领域)分为3部分9个类别。
(1)粮食作物:①禾谷类作物。
②豆类作物。
③薯类作物。
(2) 经济作物:①纤维作物。
②油料作物。
③糖料作物。
④嗜好类作物。
⑤其他作物。
(3) 饲料及绿肥作物。
2、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气候条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和社会需求等。
3、(1)东北大豆春麦玉米甜菜区(2)北部高原小杂粮甜菜区(3)黄淮海棉麦油烟果区(4)长江中下游稻棉油桑茶区(5)南方丘陵双季稻茶柑橘区(6)华南双季稻热带作物甘蔗区(7)云贵高原稻玉米烟草区(8)川陕盆地稻玉米薯类柑橘桑区(9)西北绿洲麦棉甜菜葡萄区(10)青藏高原青稞小麦油菜区论述分析题1.(1)禾谷类作物主要有稻谷、麦类、玉米等。
亚洲的谷物面积占世界总谷物面积的47%~48%,欧、非、北美洲约占15%~19%。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农学概论作业答案第一套1.农学的研究对象是园艺作物。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2.农学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即农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综合学科和生态学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3.作物生产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即人民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农业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的组成部分。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4.上世纪60年代后世界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主要是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5.世界谷物贸易量中,玉米的贸易量所占份额最大。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以与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粮食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会日益下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您的答案:B7.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A.1/10C.1/5D.1/4参考答案:D您的答案:D8.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包括哪几个方面?()A.生产率目标B.可持续性目标C.食品安全目标D.营养安全目标E.经济高效目标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9.栽培作物与野生植物相比()。
A.人类利用的器官变得巨大和生长迅速B.产品有用成分大大改进和提高C.成熟期一致,生长整齐D.传播手段退化E.休眠性减弱或缩短参考答案:A, B, C, D, E您的答案:A, B, C, D, E10.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可以建立“基因库”,利用有用的基因改造现有的作物并选育新品种为人类所利用。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1.通过研究作物的起源了解作物起源地的生态地理条件,可以达到人为控制作物生长的目的。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您的答案:A12.1975年由泽文和茹可夫斯基共同编写的《栽培植物与其变异中心检索》确定的地理基因起源中心有()个。
1.什么是农学?农学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农学是研究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具体说来,就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品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性质:1.农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并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应用学科。
2.农学是一门服务于种植业的一门综合性学科3.农学是一门一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生态学科。
特点:生物性复杂性应用性2.试述作物生产的特点和地位.严格的地域性强烈的季节性生产的连续性3.研究作物的地理起源有何意义?4.按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作物是如何分类的并举例1、粮食作物(1)禾谷类作物属禾本科,主要作物有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梁、粟、黍(稷)、薏苡等。
一般将稻谷、小麦以外的禾谷类作物称为粗粮。
(2)豆类作物属豆科,主要作物有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赤豆)、饭豆等。
除大豆以外的几种作物又称杂豆类作物。
(3)薯类作物或称为根茎类作物植物学上的科属不一。
主要有甘薯、马铃薯、木薯、豆薯、山药(薯蓣)、菊芋、芋、蕉藕等。
2、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4)纤维作物包括粒用纤维、韧皮纤维和叶用纤维三大类。
主要有棉花、黄麻、红麻、苎麻、亚麻、大麻、蕉麻、龙舌兰麻、苘麻等。
(5)油料作物主要作物有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胡麻、苏子、红花、油茶、油棕、油椰、甘蓝等食用油料作物和蓖麻、油桐等工业用油料作物。
此外,大豆也可列为油料作物。
(6)糖料作物主要有甘蔗、甜菜等。
(7)嗜好类作物主要有烟草、茶叶、咖啡、可可、(8其他作物)香料作物(如薄荷、留兰香等)、编织原料作物(如席草、芦苇)等。
3、饲料及绿肥作物(9)饲料及绿肥作物主要有苜蓿、苕子、紫云英、草木樨、水葫芦、水浮莲、红萍、绿萍、三叶草、田菁等。
4、药用作物(10)药用作物主要作物有三七、天麻、人参、黄连、贝母、枸杞、白术、白芍、何首乌、五味子、灵芝等。
农学概论(通识)复习题库完整⼀、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题1分,共45分)1.油菜叶⽚⽣长的位置是。
A.节间 B.叶枕 C.节 D.叶⾆2.三沟按由深到浅的顺序排为。
A.腰沟,围沟,厢沟 B.围沟,腰沟,厢沟C.腰沟,厢沟,围沟 D.围沟,厢沟,腰沟3.⼀般植物的胚乳是。
A.两倍体 B.三倍体 C.四倍体 D.五倍体4.⽣长环境适宜条件下,如果⼩麦主茎叶⽚数为7,则其⼆次分蘖数为。
A.1 B.2 C.3 D.45.两年三熟的复种指数为。
A.66.7% B.100% C.150% D.200%6.⽇平均⽓温℃以上的持续期,称为耐寒作物⽣长活跃期。
A. 0B. 5C. 10D. 15 7.作物⼀般在对⽔分的反应最敏感。
A. 苗期B. 营养⽣长期C. ⽣殖⽣长期D. 成熟期8A.地⾯ B.真叶.根系9.经济产量不是⽣殖⽣长产物的作物包括。
A.⽲⾕类作物 B.⾖类作物C.薯类作物 D.油料作物10.我国种植⾯积最⼤的作物是。
A.⽔稻 B.⼩麦 C.⽟⽶ D.棉花11.⼤⽥基础耕作时施⽤的肥料是。
A.基肥B.种肥 C.追肥 D.苗肥12.下列哪种追肥可能使⽤有机肥。
A.苗肥 B.花费 C.穗肥 D.腊肥13A.细菌.线⾍ D.病毒14A.⽔稻 B.⼤⾖.菠菜15.⾯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质 B.糖类 C.纤维 D.脂肪16.作物的将来将发育成果实。
A.柱头 B.花柱C.⼦房 D.雄蕊17.⾯筋的主要成分是。
A.蛋⽩质 B.脂肪 C.碳⽔化合物D.纤维素18.下列不属于三碳作物的是。
A.棉花 B.烟草 C.⽟⽶ D.花⽣19.⼟壤中最有效的⼟壤⽔分是。
A. 重⼒⽔ B.⽑管⽔ C.束缚⽔ D.降⾬20.⼟壤胶体是指⼟壤颗粒中⼩于的⼟粒。
A.0.002mm B.0.02mm C.0.002um D.0.02um21.以下不属于作物三基点温度的是。
A.最低温度 B.最适温度 C.最⾼温度 D.致死温度22A.50% .0.5 D.223A.变态块根.变态叶 D.球茎24.成熟的胚囊中有个核个细胞。
农学概论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铁器时代D. 铜器时代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主要功能?A. 食物生产B. 生态保护C. 工业原料D. 娱乐活动答案:D3. 现代农业中,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生物技术?A. 基因工程B. 组织培养C. 化肥施用D. 植物育种答案:C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C5. 什么是农业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产者?A. 动物B. 微生物C. 植物D. 人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农业现代化包括哪些方面?A. 机械化B. 信息化C. 集约化D. 绿色化答案:ABCD7.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种植技术D. 市场价格答案:ABC8. 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内容?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农业景观多样性答案:ABCD9. 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A. 化肥过量使用B. 农药不合理使用C. 畜禽养殖废弃物D. 工业废水排放答案:ABC10. 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新品种培育B. 新技术应用C. 新模式推广D. 新政策制定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对)12. 农业仅指种植业,不包括畜牧业。
(错)13. 农业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对)1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矛盾的。
(错)15.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
(对)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农业的多功能性。
答:农业除了提供食物和工业原料外,还具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
17. 什么是精准农业?它有哪些特点?答:精准农业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确管理的农业模式。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经济B. 农业科学C. 农业技术D. 农业政策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农业的基本要素?A. 土地B. 劳动力C. 资本D. 市场答案:D3. 农业生态系统中,以下哪项不是生物组成部分?A. 植物B. 动物C. 微生物D. 土壤答案:D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答案:D5. 以下哪种农业模式不属于现代农业?A. 精准农业B. 有机农业C. 生物农业D. 传统农业答案:D6. 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劳动生产率B. 减少农业成本C.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D. 以上都是答案:D7. 农业生物技术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农业生物的遗传变异B. 农业生物的生长发育C. 农业生物的生理生态D. 农业生物的病虫害防治答案:A8.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粮食作物?A. 小麦B. 玉米C. 大豆D. 棉花答案:D9. 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是什么?A. 农业机械化B. 农业信息化C. 农业产业化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以下哪种肥料属于有机肥料?A. 尿素B. 硫酸钾C. 农家肥D. 磷肥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食物生产B. 环境美化C. 经济发展D. 文化传承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减少化肥使用C. 推广节水灌溉D. 增加农药使用答案:ABC3. 现代农业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转基因技术B. 遥感技术C. 智能农业D. 传统耕作答案:ABC4. 农业机械化可以带来哪些好处?A. 提高作业效率B. 减少劳动强度C. 降低生产成本D. 增加农产品产量答案:ABCD5.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气候变化B. 土地利用方式C. 外来物种入侵D. 农业政策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一、农学概论农学是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它涉及农业的各个方面,例如农作物种植、动物饲养、农业经济等。
而农学概论作为农学的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农学各个专业打下基础。
二、农学概论真题(一)选择题1. 农业生产可以分为下列哪几个环节?A. 农田准备、播种、施肥、除草B. 种子选育、杂交育种、广育、持续育种C. 土壤改良、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D. 育苗、移栽、田间管理、采收(答案:A)2. 下列哪些是主要的农业政策?A.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B.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 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D.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业产业化(答案:A、B、C、D)3. 以下哪种农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最广?A. 水稻B. 小麦C. 玉米D. 大豆(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要描述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答案:中国农业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农民收入不平衡、土地资源短缺等。
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政策的支持以及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中国农业也正朝着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未来,农业将更加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产量和品质,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旅游等增值服务,以实现农业现代化。
)2. 请简述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意义。
(答案: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首先,农业科技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提供更多的粮食和农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农业科技可以改善耕地质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环境。
同时,农业科技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收入,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因此,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通过本次绵阳师范考研农学概论真题的讨论和解答,我们对农学概论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农学概论为我们提供了入门知识,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农学专业课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农学概论真题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准备迎接更大的考试挑战。
考研农业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农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种植业、畜牧业和______。
A. 渔业B. 林业C. 副业D. 加工业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A. 机械化B. 信息化C. 产业化D. 手工化答案:D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______。
A. 经济效益B. 生态效益C. 社会效益D. 政治效益答案:B4. 农业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
A. 单向流动B. 双向流动C. 循环流动D. 无序流动答案:A5.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推广转基因作物C. 建立种质资源库D. 实行轮作制度答案:B6.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______。
A. 提高农产品产量B.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C.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D. 增加农业就业机会答案:B7.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______。
A. 引进国外技术B. 增加科研投入C. 培养科研人才D. 扩大农业规模答案:C8.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______。
A. 农业大数据B. 农业物联网C. 农业电子商务D. 农业智能设备答案:A9. 农业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______。
A. 资源节约B. 环境友好C. 经济高效D. 社会和谐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A. 经济性原则B. 社会性原则C. 持续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
A.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B. 调整农业产品结构C. 扩大农业经营规模D.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答案:ABD2. 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包括______。
A. 生物技术B. 信息技术C. 机械技术D. 管理技术答案:ABCD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包括______。
A. 保障农产品供给B.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C.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D. 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答案:ABCD4.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______。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得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与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得过程。
(填空)叶得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得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1.简述作物得生长发育?生长:就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与细胞,在体积、重量与数量上得增加。
特点就是一个不可逆得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得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与多少来表示。
发育:就是指作物细胞、组织与器官得分化形成过程;也就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与功能上得本质性变化。
特点就是分化过程就是一个可逆得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作物得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得生长生殖生长就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得生长营养生长期就是生殖生长得基础营养生长就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得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就是并进得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得关系。
3.种子得概念与区别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得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得种子,如豆类子房发育形成得果实如水果根茎雷作物用于繁殖得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4.简述根得种类初生根:种子内胚根发育而来即种子根次生根:生与主根上得侧根或基部茎节上得节根不定根:由茎,叶等处随时发生没有固定位置得根5.* 简述叶得形态子叶:胚得组成部分,着生于胚轴上第四章作物生产与环境条件*1、光对作物得重要性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得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得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与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得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就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得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得改变与作物产量与品质改变上。
光与速率:CO2mg/dm2/h 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得叶片面积吸收CO2得毫克数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得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得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得光照强度(光与速率=0)、、光饱与点:在一定得光强范围内,植物得光合强度随光照度得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得光照度值。
农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总结
花芽分化:作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茎类的分生组织不再分化时,原基和腋芽原基在分化形成花或花序原基的过程。
叶的生长:叶原基发育生长的过程为:顶端生长。
出缘生长。
居间生长
1.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
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
特点是一个不可逆的数量化过程。
如营养器官(如根、茎、叶)的生长,通常用大小、长短、粗细、轻重和多少来表示。
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了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本质性变化。
特点是分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质变过程。
如幼穗分化、花芽分化、维管束发育以及气孔分化等。
2. 作物的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各有什么特点?
作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是作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营养生长期是生殖生长的基础营养生长是作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
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是并进的阶段,彼此之间会存在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的关系。
3.种子的概念与区别
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
种子分为三类:胚株发育而形成的种子,如豆类
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水果
根茎作物用于繁殖的营养器官如马铃薯块茎
*1.光对作物的重要性
作物生产所需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光,其次来自不同的人工光源。
光在作物生长的重要性包括间接作用和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就是作为利用光提供的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作为作物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基础。
直接作用是促进作物形态器官建成,如种子萌发,叶芽花芽分化等。
此外,光还会影响作物某些生理代谢过程而影响作物产品品质。
总而言之。
光对作物生产的重要性最终体现在作物群体结构的改变和作物产量和品质改变上。
光和速率:每小时每平方分米的叶片面积吸收CO2的毫克数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的同化产物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物质达到平衡时所接受的光照强度(光和速率=0).
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强范围内,植物的光合强度随光照度的上升而增加,当光照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强度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光周期现象:自然界一昼夜间光暗交替称为光周期。
作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受日照长度的影响醉舞发育对日照长度的反应。
P70 作物温度三基点,最低点,最适点,最高点
积温:作物生长发育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
3.简述自由水束缚水的区别
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以蒸发丧失的水为束缚水;与细胞组分之间吸附能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称为自由水。
.
6. 为什么推广CO2施肥还有很大难处
CO2施肥主要还是还是再有控制条件的温度中。
1)每生产1kg的干物质需要消耗1.5kgCO2,用量大体积大。
CO2是气体状态,流动性大,应用起来困难。
2)目前生产CO2成本较高,价格不菲,效益不高。
7.是否为作物必须营养元素,三条判断标准;
1)由于该元素缺乏,作物的生长发育发生障碍,不能完成生活史2)除去该元素,表现出专一的的缺乏症状,而且这种症状是可以预防和恢复的3)该元素在作物营养生理上应表现出直接的效果,不是因为土壤或培养基的改变产生的间接效果。
种植制度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总称。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组成与配置的总称
复种:指同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接连种植或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单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混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同期混合种植相同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季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期相近作物的种植方式
套作: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播种或栽植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不同年度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的复种形式的种植方式
*(论述)我国种植制度主要类型的特点
按作物的构成分类,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为主的,以饲料作物为主的,以多年生植物为主的种植制度
按降水与灌溉程度分类,分为干旱地区种植制度,半湿润地区或无湿润区,无灌溉种植制度,灌溉旱地种植制度和水田种植制度
按农田的利用程度分,分为撂荒制度,休闲制度,连年制度和多熟制度
1)人多耕地少,土地利用率高,复种指数高达156%。
是世界上复种面积最多的国家
2)作物组成中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为辅,饲料作物多年生牧草在耕地上所占比列低
3)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单做与间套做轮作与连做均有分布,连做换茬比较灵活。
2.作物布局的步骤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