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OR快捷同声传译系统施工指导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05 MB
- 文档页数:21
同声传译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学生掌握至少100个专业词汇和常用表达,并能准确运用。
3. 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声传译策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如预测、省略、替换等。
2. 学生具备一定的听力理解能力,能迅速捕捉信息并准确传达。
3. 学生能针对不同场景和话题进行同声传译,语速适中,表达清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同声传译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学习和提高。
2. 学生认识到同声传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3. 学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尊重他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同声传译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同声传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听力水平,对同声传译感兴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同声传译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同声传译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科学系统地选择和组织以下教学内容:1. 同声传译概述:介绍同声传译的定义、分类、应用场景及发展历程。
- 教材章节:第一章 同声传译简介2. 同声传译基本技巧:学习预测、省略、替换等技巧,并进行实践操作。
- 教材章节:第二章 同声传译技巧3. 同声传译中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捕捉关键信息。
- 教材章节:第三章 听力训练4. 同声传译词汇积累:掌握至少100个专业词汇和常用表达。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词汇积累5. 同声传译实战演练:针对不同场景和话题进行同声传译练习。
- 教材章节:第五章 实战演练6. 文化差异与同声传译: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声传译策略。
- 教材章节:第六章 文化差异与同声传译教学进度安排:1-2周:同声传译概述及基本技巧学习。
小学同声传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基本的同声传译概念,理解同声传译在日常交流中的应用。
2. 学生能听懂并复述课程相关话题的简短句子和对话。
3. 学生能掌握课程中出现的基础词汇和常用表达。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初步的同声传译能力,能对课程相关话题进行简短的同步翻译。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运用同声传译技巧完成指定任务。
3.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练习,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和反应速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同声传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小学高年级英语拓展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同声传译技巧。
学生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英语有一定的基础,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但同声传译技巧尚需培养。
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实践性,结合实际场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同声传译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实现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1. 教学大纲:a. 同声传译基本概念及作用b. 同声传译技巧与实践c. 同声传译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课时1:介绍同声传译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b. 课时2:学习同声传译技巧,如预测、记笔记、信息筛选等,并进行实践练习。
c. 课时3:通过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模仿练习,提高同声传译能力。
d. 课时4:结合生活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同声传译技巧。
e. 课时5:总结课程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提高学生的同声传译水平。
3. 教材章节及内容:a. 教材第1章:同声传译概述,介绍同声传译的基本知识。
b. 教材第2章:同声传译技巧,详细讲解同声传译的各种技巧。
c. 教材第3章:同声传译实践,提供丰富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
《同声传译》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课程编码:050220032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学分:2适用对象: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级工程翻译方向学生先修课程:口译,高级口译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选修课。
目的是通过讲授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主要特点,并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能完成一般外事活动的同声传译工作,并为部分学生将来有机会进一步接受同声传译的系统训练奠定基础。
2.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训练学生通过分析、综合、联想推理和信息组合等方法学会在听辨原语语音的同时,借助主题和认知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理解听到的信息,同时用译入语表达原语信息,在大量的同传训练实践中认识翻译的性质,同传的程序、原则、方法,学习自我训练同传的方法,初步掌握同声传译技巧,为今后从事口译研究和职业翻译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第1章同声传译概论授课学时:2基本内容:1-1 同声传译的概念1-2 同声传译的发展历史1-3 同声传译的工作程序1-4 同声传译译员素养要求重点:同传的程序难点:同传的程序、标准和译员的素养第2章同声传译记忆授课学时:4基本内容:2-1 源语单语连续复述2-2 源语单语同声复述2-3 源语单语延迟复述重点:同传记忆原则难点:同传记忆原则第3章同声传译中的注意力分配授课学时:4基本内容:3-1 理论概述3-2 技能指导重点:注意力分配难点:如何将注意力分配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第4章视译授课学时:4基本内容:4-1 何为视译?4-2 如何对视译进行准备工作?4-3 如何练习视译?重点:视译难点:如何练习视译第5章同声传译基本原则授课学时:4基本内容:5-1 顺句驱动5-2 酌情调整5-3 进退适度5-4 恰当预测5-5 信息重组5-6 流畅准确重点:同声传译基本原则难点:如何理解和把握相关原则,并把它们自觉和灵活地用于以后的课堂训练及口译实践第6章同声传译技巧授课学时:6基本内容: 6-1 断句6-2 等待6-3 重复6-4 预测6-5 解释6-6 语气6-7 简约6-8 增补6-9转换6-10反说6-11归纳6-12概括重点:同声传译技巧难点:如何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第7章同传实战演练:常见会议主题授课学时:6基本内容:7-1和平与发展主题7-2外交事务主题7-3中国经济主题 7-4全球竞争与合作主题7-5体育活动主题7-6科技创新主题7-7教育发展主题重点:会议同传难点:会议同传第8章同声传译设备与同传译员的素质授课学时:2基本内容:8-1 同声传译设备的使用8-2同传译员的工作条件与职业操守重点:同声传译设备的使用难点:如何使用同声传译设备三、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为32,其中理论学时32。
目录前言4第一章 CREATOR快捷智能组网控制系统主要特点5第二章CREATOR快捷智能组网控制系统优势7第三章智能中央控制系统行业分析8第四章智能组网控制系统10概述104.1、系统网络构架104.2、系统多元化控制104.2.1、远程集中控制管理114.2.1.1、 LAN(局域网)控制管理114.3、系统安全134.3.1 网络构架安全134.3.2 管理权限安全134。
3.2 控制协议安全134.4、系统的兼容性134.4.1系统自身的兼容性134.4.2 与外接控制设备的兼容性134. 5 、远程维护13第五章智能组网控制系统应用解决方案155.1 跨网段集中控制解决方案155。
1。
1、系统设计155.1.2系统图纸165.1.3 系统扩展模块化分析165.1.4系统配单175.1.5系统功能说明195.2 高档星级酒店智能化解决方案205.2.1 概述205.2.2 需求分析205.2.3系统设计215.2.2 系统图纸225.2.3 系统扩展模块化分析225.2.4 系统配单245.2.5 系统功能说明25第六章系统主要设备选型276。
1硬件选型及依据27智能组网控制系统定位为高档产品,对系统的每一个单元要求都非常高,不能因为一个设备的故障导致系统瘫痪或不稳定,所以,选型宗旨是外观高档、性能稳定的智能化控制设备。
276。
2 中央控制系统276.2.1 CR-PGMⅢ智能组网控制主机276。
2。
2 CR—WF10无线接入点286.2。
3 CR—WIFI G3286。
2。
4 CR—WIFI-G7无线触摸屏286。
2。
5 CR—WIFI G8296.2.6CR—LAN 10296.2。
7CR-LAN 15296。
2。
8Ipad 1 WIFI 无线触摸屏306.2。
9Ipad 2 WIFI 无线触摸屏306。
2。
10 DOCK 1 底座336。
2。
10IPhone 4 无线触摸屏336.2.12 调光器CRLITE-4A II336。
同声传译系统设计方案一、引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多语言交流已经成为商务、学术、政治等各领域的日常需求。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翻译的复杂性,实时的同声传译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一个高效且准确的同声传译系统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二、系统设计1.音频输入:2.语音识别:对于音频输入的数字信号,需要进行语音识别的处理。
语音识别系统将语音转化为文字的形式,以便进行后续的文本处理。
现有最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准确度较高的结果。
3.文本处理:将语音识别的结果进行文本处理,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等,以便更好地理解输入的语言。
这一步骤可以帮助识别词语的意义和语法结构。
4.机器翻译:在文本处理之后,需要使用机器翻译的技术将输入的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
机器翻译算法使用大量的语料库和翻译模型,通过统计和规则推导等方法进行翻译。
同时,可以使用神经网络等深度学习技术提高翻译的准确度。
5.目标语音合成:机器翻译将输入的语言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本之后,需要对目标语言文本进行语音合成的处理。
目前的目标语音合成技术可以生成高质量的合成语音,几乎与人类的自然语音相媲美。
6.音频输出:将目标语音合成的结果转化为音频输出,通过扬声器或其他音频输出设备传递给听众。
同声传译系统的最终目的是提供实时的语音翻译,因此快速、高质量的音频输出非常重要。
三、性能优化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优化:1.并行处理:将不同的处理步骤进行并行处理,以减少总体处理时间。
例如,可以将语音识别和文本处理同时进行,以提高整体的处理速度。
2.实时优化: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中,需要对处理时间进行优化,以确保同声传译的实时性。
可以利用硬件加速、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处理速度。
3.用户界面设计:为了提高用户的操作体验,可以设计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将音频输入、文本输出等处理步骤清晰地呈现给用户。
同时,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如停止、重播等,以帮助用户更好地控制系统。
课程名称:同声传译技巧与实践授课对象:翻译专业高年级学生授课时长: 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多向注意力、顺句驱动、视译、听辨等基本同传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同声传译的程序、原则和方法,为从事职业翻译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 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和原则- 多向注意力和顺句驱动的训练方法- 视译和听辨能力的提升教学难点:- 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翻译并传达信息- 处理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型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 同声传译模拟软件- 相关题材的翻译材料(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 录音笔或其他录音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以一段同声传译的视频片段引入,让学生初步感受同声传译的现场氛围。
2. 提问:什么是同声传译?同声传译的特点是什么?二、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讲解同声传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适用场景。
2. 分析同声传译的特点,如实时性、准确性、专业性等。
三、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1. 多向注意力训练:讲解如何同时关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并进行有效转换。
2. 顺句驱动技巧:介绍如何根据语序和逻辑关系进行翻译,避免逐字逐句翻译。
3. 视译技巧:讲解如何快速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信息,提高翻译速度。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影子练习,模拟同声传译场景。
2. 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回顾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影子练习的心得体会。
二、同声传译的程序和原则1. 讲解同声传译的程序,包括准备阶段、现场操作阶段和总结阶段。
2. 分析同声传译的原则,如忠实原则、效率原则、逻辑原则等。
三、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型的处理1. 讲解如何处理专业术语和复杂句型,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学习如何在实际翻译中运用相关技巧。
四、实景训练1. 学生分组进行同声传译模拟,使用同声传译设备进行现场操作。
手拉手会议系统与同声传译系统功能概述2009/8/25/09:56 来源:慧聪音响灯光网手拉手会议系统用来进行中大型团体会议交流:当会议发言者众多,每个人发言需要很方便,同时又便于会议管理,就需要使用手拉手会议讨论发言系统;因为此系统中,所有话筒之间都用专用线串联起来,最后到会议主机,故名手拉手。
【慧聪音响灯光网】同声传译系统:用来进行国际间会议交流:使用多语种(假设1+N种)的参会代表一起开会的过程中,当使用任意一语种的代表进行发言时,由同声翻译员(N个)即时翻译成其它语种(N种),通过红外语音辐射送达每一个参会代表的接收耳机中,使其可以选听自己所懂的语言,这样一来,就可以达到多语言交流的目的。
系统介绍同声传译系统一般采用1+N系统,即1个发言者语言传送通道、N个翻译语种传送通道组成的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同时包含手拉手会议讨论发言功能。
随着中国入世,此项会议交流功能越来越显重要。
CREATOR快捷同声传译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手拉手会议发言讨论系统·红外发射主机·红外幅射面板·红外接收耳机·译员机同声传译系统连接图:同声传译系统连接图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CREATOR同声传译系统功能介绍:CREATOR快捷同声传译会议主机一般最少采用1+5(一个母语种和五个受译语种)语种的传译,除正式代表外还可根据需要增设旁听的席位。
语种分配一般采用无线方式,无线语种分配利用红外系统实现无线传送,典型红外系统由红外发射主机、红外辐射面板、红外接收耳机组成。
-红外发射主机:为每个语种通道产生一个载波-红外辐射面板:用于向整个会场分布红外线信号。
安装辐射面板时可以将它们挂在墙面或天花板上。
正确调整辐射器的安装位置,可达到最佳会场红外线信号覆盖。
-红外接收耳机:最多可接收36个语种通道,具有通道选择、LED显示以及音量调节等功能。
手拉手会议讨论系统功能概述:用来进行中大型团体会议交流:当会议发言者众多,每个人发言需要很方便,同时又便于会议管理,就需要使用手拉手会议讨论发言系统;因为此系统中,所有话筒之间都用专用线串联起来,最后到会议主机,故名手拉手。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1. 同声传译的技巧和方法。
2. 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同声传译的PPT和案例。
2. 学生准备听力材料、口语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同声传译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同声传译的认识和了解。
二、讲解同声传译的技巧1. 教师讲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技巧,如听力理解、笔记、口语表达等。
2.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同声传译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实际应用。
2. 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技巧和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同声传译的技巧和方法,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同声传译的技巧和方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同声传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复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
二、听力训练1. 教师播放同声传译的听力材料,让学生练习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口语表达练习1. 教师提供口语表达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同声传译练习。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小组展示1. 学生分组展示同声传译的练习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2.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同声传译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中学同声传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常用的同声传译策略,如预测、归纳、释义等。
3. 学生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准确捕捉源语言信息。
2. 学生能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流畅、准确地传达目标语言信息。
3. 学生能够锻炼思维敏捷性和语言转换能力,提高同声传译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同声传译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观念,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背景。
3. 学生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中学同声传译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素养。
学生特点: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对同声传译有一定的好奇心,但语言运用能力和学习策略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内容,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同声传译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对应课本相关章节,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
单元一:同声传译基础1. 同声传译概念与原则2. 同声传译技巧概述3. 同声传译中的听力训练4. 同声传译中的口语表达单元二:同声传译策略1. 预测技巧2. 归纳与演绎技巧3. 释义与直译技巧4. 同义词替换与省略技巧单元三:专业领域同声传译1. 政治经济领域词汇与表达2. 文化教育领域词汇与表达3. 科技创新领域词汇与表达4. 实践案例分析单元四:同声传译实践与评估1. 同声传译实践2. 同声传译质量评估3. 团队协作与竞争4. 口语表达与听力提高策略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每个单元分配4课时,共计16课时。
课程进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课程名称:同声传译技巧与练习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大学本科英语专业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提高翻译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同声传译实战演练。
教学难点:1. 同步听、说、译的能力训练。
2. 跨文化背景下的同声传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音频资料、视频资料、翻译练习材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了解同声传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认为同声传译有哪些难点?如何克服这些难点?二、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介绍同声传译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特点。
2. 分析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如忠实原则、快速原则、简洁原则等。
三、同声传译的技巧1. 听力技巧:如何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捕捉关键词汇和句子结构。
2. 口语技巧:如何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包括语音、语调、语速等。
3. 词汇技巧:如何积累同声传译所需的词汇,提高词汇量。
4. 语法技巧:如何掌握语法知识,提高句子翻译的准确性。
四、实战演练1. 分组练习:每组选一个话题,进行同声传译练习。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1. 复习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巧。
2. 回顾实战演练中的表现。
二、跨文化背景下的同声传译1. 介绍跨文化背景下的同声传译特点。
2. 分析跨文化差异对同声传译的影响。
3. 提出应对跨文化差异的策略。
三、同声传译实战演练1. 播放一段同声传译视频,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技巧和策略。
2. 学生分组进行同声传译练习,教师现场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同声传译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的出勤率、参与度、互动情况等。
——同声传译——设计方案目录1.标准型数字化会议系统概述 (2)1.1. 关于标准型数字化会议系统 (2)1.2. 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2. 数字会议系统功能描述 (3)2.3. 同声传译和语种分配设备 (3)2.5. 应用软件 (3)3. 系统主要设备选型 (3)3.1. 会议系统选型 (3)3.1.1. CREATOR会议系统的定位与特点 (3)3.1.2. CREATOR会议系统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3)3.1.3. CREATOR会议系统的音频还原特性 (4)3.1.4. CREATOR会议系统的功能和扩展 (4)3.1.5. CREATOR会议系统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4)3.1.6. CREATOR会议系统售后服务 (4)4. 数字音频会议系统 (4)4.1 功能特点 (4)4.2 系统的设备选型 (5)4.2.1中央控制设备—会议系统主机CR-M3101 (5)4.2.2 中央控制设备—会议系统扩展主机CR-ME2000 (6)4.2.4 会议系统红外语音分配系统 (7)4.2.4.1 CR-IR1000 红外语音分配系统发射主机 (7)4.2.4.2 CR-IR1001 红外语音分配系统辐射面板 (8)4.2.4.3 CR-IR1002 红外语音分配系统接收单元 (9)4.2.6. 配件 (10)4.2.6.1 CR-L1*0 系列连接线缆 (10)4.2.6.2 CR-P1 耳挂式单边耳机 (10)4.2.6.3 CR-P4 耳罩式带麦克风耳机 (11)4.2.7 ACS会议系统软件 (11)4.2.7.1 概述 (11)4.2.7.2 软件模块 (11)4.2.8 会议系统视图 (13)1. 标准型数字化会议系统概述1.1. 关于标准型数字化会议系统CREATOR(快捷)标准型数字化会议系统,是CREATOR继多媒体中控产品及音视频矩阵产品之后的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专业产品系列,包括讨论发言、同声传译、红外线语音分配、远程电话会议、投票表决、摄像跟踪等,并具备完善的各种操作模式和管理软件。
CR-M5101 12通道有线同声传译主机产品描述:CR-M5101会议系统主机,它具有多种会议模式选择(发言人数选择,发言模式选择),具有扩展功能,DSP声音处理,同时集表决系统于一身。
采用均衡器模块,环境噪音抑制技术。
产品特性:∙采用高密8芯航空插头。
∙按键式数字Volume(0dB/-5dB/-8dB/-10dB/-12dB);Bass(+6dB/+2dB/0dB/-2dB/-6dB);Treble(+6dB/+2dB/0dB/-2dB/-6dB)可调。
∙具有四种会议模式:FIFO(先进先出模式);NORMAL(普通模式);FREE(自由模式);APPLY(申请发言)。
∙开MIC人数设定(1,2,4,6)人可选。
∙超强的扩展功能,主机最多可连接128台会议单元,通过扩展功能可最大接入4096台会议单元。
∙具有12通道译言输出。
∙可最多接入36台翻译单元。
∙手拉手"电缆连接模式,便于安装和维护。
∙音频处理采用数字均衡器模块降噪处理模块使声音清晰透澈。
∙具有多组原音通道输出,可连接PA功放对发言者的语音进行放大输出,也可连接卡座进行录音。
∙具有投标功能及数据管理功能。
∙配合电话耦合器可以进行远程电话会议。
∙配合摄像跟踪系统可实现视像自动跟踪功能。
∙通过3500V的耐高压测试。
∙外壳采用金属材料,线路与外壳都加强了与地线的连接,保证具备可抗静电8000V 的能力。
∙可安装在19英寸标准机柜上,便于摆放及设备维护。
电源AC100-240V 50~60Hz静态功耗10W/最大功率350w音频输出电平2Vp-p,阻抗100R,非平衡输出功率≤110W/24V每路总谐波失真<0.5%串音衰减(1KHz)>50dB过载波失真<1%频率响应60-16KHz接口8芯航空插头x5/RS232 DB9x2/音频RCAx16/市电三芯AC插座颜色灰色外形尺寸483L×275W×90H(mm)CR-M5102/4F嵌入式讨论表决代表单元CR-M5102/4F是一款嵌入式12通道有线同传讨论表决单元,不占用安装空间。
同声传译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同声传译系统是一种基于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技术的智能化系统,旨在提供实时的多语言翻译服务。
该系统可以匡助人们在跨语言交流的场景中实现即时翻译,提高沟通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同声传译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场景、技术要求以及解决方案。
二、基本原理同声传译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翻译和语音合成四个主要模块。
首先,系统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演讲者的语音转换为文本。
然后,通过语义理解模块对文本进行分析和理解,提取关键信息。
接下来,系统利用翻译模块将文本翻译成目标语言。
最后,通过语音合成技术将翻译结果转换为语音输出给听众。
三、应用场景同声传译系统可以应用于各种跨语言交流的场景,包括国际会议、商务洽谈、学术交流等。
在国际会议中,同声传译系统可以匡助预会者实时理解演讲内容,促进跨文化交流。
在商务洽谈中,该系统可以匡助企业与国外客户进行无障碍的沟通,提升商务合作的效果。
在学术交流中,同声传译系统可以匡助研究人员突破语言障碍,加强学术合作。
四、技术要求为了实现高质量的同声传译服务,同声传译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高精度的语音识别: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准确的语音识别能力,能够准确地将演讲者的语音转换为文本。
2. 多语言支持:系统需要支持多种语言的翻译,能够满足不同语种之间的实时翻译需求。
3. 快速响应:系统需要具备快速响应的能力,能够在短期内完成语音识别、翻译和语音合成等操作,实现实时翻译效果。
4. 自适应性:系统需要具备自适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和语音特点进行调整,提高翻译准确率和语音合成效果。
五、解决方案为了实现高效可靠的同声传译系统,可以采用以下解决方案:1. 语音识别技术:选择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如深度学习模型,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和稳定性。
可以结合大规模的语音数据集进行训练,提高系统的泛化能力。
2. 翻译引擎:选择高质量的翻译引擎,如神经机器翻译模型,提供准确的翻译结果。
——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方案CREATOR天誉科技北京公司目录1.系统概述 (2)1.1.工程建设目标 (2)1.2.系统设计技术标准及规范 (2)1.3.系统设计原则 (2)1.4.系统设备选型原则 (2)2.系统功能及技术要求 (3)2.1.CREATOR中央集成控制系统 (4)2.1.1.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达到功能 (4)2.1.2.中央集中控制系统简介 (4)2.2.CREATOR会议系统的定位与特点 (5)2.3.CREATOR会议系统技术的先进性与适用性 (5)2.4.CREATOR会议系统突出的音频还原特性: (6)2.5.CREATOR会议系统的功能和扩展 (6)2.6.CREATOR会议系统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6)2.7.CREATOR会议系统售后服务 (6)2.8.会议系统中央控制设备 (6)2.9.发言设备 (7)2.10.同声传译和语种分配设备 (7)2.11.资料分配显示设备 (7)2.12.应用软件 (7)3.系统主要设备选型概述 (7)3.1.CREATOR简介 (7)3.2.会议系统功能概述 (9)3.3.系统整体结构图示 (9)4.系统产品技术性能介绍 (10)4.1.会议控制系统产品说明 (10)4.2.CR-PGM II控制系统简介: (13)5.附件 (17)5.1.CREATOR质量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2000 (17)5.2.CREATOR系列产品CE认证证书 (18)5.2.1.部分工程图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设备清单(详见另表) (20)1. 系统概述工程建设目标此次工程项目是承担*******的会议系统的设计、施工。
包括******多功能会议厅。
教学对象:初中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注意事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同声传译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同声传译的实际操作和训练。
2.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多媒体设备。
2. 相关的听力材料和翻译练习。
3. 互动环节所需的道具和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国际会议现场的同声传译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什么是同声传译?它有什么特点?二、讲授新课1. 讲解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 同声传译的定义:在会议或其他场合,将一种语言即时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
- 同声传译的技巧:快速听力、准确理解、快速反应、流利表达。
2. 讲解同声传译时的注意事项。
- 注意语言差异:尊重不同文化背景,避免文化误解。
- 注意语速和语调:保持语速适中,语调自然。
- 注意身体语言:保持良好的仪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
三、课堂练习1. 听力练习:播放一段英文听力材料,学生进行同声传译。
2. 翻译练习:提供一段中英文对照的材料,学生进行同声传译练习。
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同声传译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课堂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同声传译的重要性和技巧。
2. 布置课后作业:查找有关同声传译的资料,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同声传译的基本概念、技巧和注意事项。
在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仍存在听力理解困难、口语表达不流畅等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针对这些问题,加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C R E A T O R快捷同声传译系统施工指导CREATOR快捷同声传译系统施工指导第一章 CREATOR 快捷同声传译系统工程实施指导1.1 会议系统1.1.1 视频线材一般所只的视频线为电视有线,也可用作安防领域的监控摄像头用线。
75 代表抗阻性 , 后面的 3 和 5 代表它的绝缘外径 ( 3mm / 5mm ) 。
SYV 中 S--- 同轴射频电缆 ,Y--- 聚乙烯 ,V--- 聚氯乙烯 .SYV75-3 传输在 300 米之内效果好 .SYV75-5 传输在 800 米内效果更好 .视频线分75-3( 约 100 米 ) 传速距离75-5( 约 300 米 ) 传速距离75-7( 约 500-- 800 米 ) 传速距离75-9( 约 1000--- 1500 米 ) 传速距离75-12( 约 2000---- 3500 米 ) 传速距离75 代表电阻 , -3 代表线径1.1.2 RGB 接口专业的显示设备除了有 D15 接口外,还有 RGBHV 的 BNC 接口。
BNC 焊接方法示意图:第一步:(如下图)将上过锡的屏蔽网和芯线用斜口钳剪断,屏蔽网和芯线分别留长约 7mm 和 3mm 。
第二步:(如下图)用电烙铁给 BNC 头上锡,一定要足够的锡以保证焊接强度。
第三步:(如下图)1.1.3 音响线缆内导体:一边 O.F.C 裸铜线绞合( BC )一边镀锡铜线绞合( TC )绝缘:透明 PVC标准:CB / ALT-2006用途:用于连接功放与音响设备、广播系统传输经功放机放大处理的音频信号。
常用规格产品参数如下: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护套材料 / 颜色100PS 音响线 2 × 30/0.08 PVC/ 透明100PB 音响线 2 × 48/0.08 PVC/ 透明200PB 音响线 2 × 60/0.08 PVC/ 透明300PB 音响线 2 × 96/0.08 PVC/ 透明400PB 音响线 2 × 144/0.08 PVC/ 透明常见几种音频接头的焊接方法:TS 接头:RCA 接头:XLR 接头:TRS 接头:1.2.5 会讨线缆、转接头会议线缆各个厂家均有自己的标准,主要为: 6 芯、 8 芯、 13 芯三种。
在工程实施中,建议使用厂家提供的原装会议系统配套线材,有利与设备保护;在条件不应许使用原装线材时,可以根据厂家提供的线序,自行焊接。
在实际工程中,常常出现线材转接的情况,会议系统由于摆放的自由、手拉手相接的性质,为了更好满足使用,更加灵活,应采用连接线缆加会讨线材配件的解决办法。
CR-CT10用于会议单元的分路连接;. 输入为母 8 芯高密航空接口 1 个,输出是公 8 芯高密航空接口 2 个;CREAOR CR-M4102D 系列必配。
CR-CT201 路前端输入 UNIT2 路输出: UNIT A 和 UNIT B 连接发言单元;适用于桌面、墙上安装CR-CT50一公一母,螺旋式;适用于 8 芯会议线缆;需要焊接。
CR-HMP241 路电源输入, AC100 ~ 240 , 50/60hz ;1 路 UNIT 输入;1 路 DELEGATES 输出;1 路 DISPLAY SYSTEM 输出;1 路 INTERPRETATION UNIT 输出CR-LINK20可以延长译员机连接距离,延长距离大于 20 米。
1.2 CREATOR 快捷中央控制系统1.2.1 ST-7600C 无线触摸屏的连接无线触摸屏连接兰色线条为“ CR-NET ”总线连接;(使用线缆:网线、 4 芯控制线缆)粉色线条为视频线缆,可以为有线触摸屏输入一路视频信号;(使用线缆: 75-3 、 75-5 )棕色线条为网线,有线触摸屏与 VT100 (视频盒)连接。
1.2.2 CREATOR 快捷电源控制模块绿色线条为控制线缆,为 PC 和 PGM Ⅱ通讯线;(使用线缆:网线、 3 芯控制线)兰色线条为“ CR-NET ”总线,连接 PGM Ⅱ与电源控制器;(使用线缆:网线、 4 芯控制线)红色线条为电源线缆( 3 芯),连接电源控制器和被控设备的电源;(使用线缆: 3 芯、 4 芯电源线)电源控制器需要从外部供给 220V 常明电。
双控开关连接投影幕布 / 窗帘连接单控开光连接电动窗帘有很多接口连接方法:有部分厂家提供红外控制,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有部分厂家提供手动面板控制方式,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有部分厂家提供 220V 交流电控制,这个方式时利用电机正转和反转原理,直接用 220V 电源给马达,需要布三芯电源线。
中控与投影吊架连接方法:有部分厂家提供串口控制( RS-232 , RS-485 ) , 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有部分厂家提供手动面板控制方式(不用电源方式),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有部分厂家提供 220V 交流电控制,这个方式时利用电机正转和反转原理,直接用 220V 电源给马达,需要布三芯电源线中控与投影屏幕连接方法:小部分厂家提供红外控制 , 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小部分厂家提供手动面板控制方式(不用电源方式),需要布网线和电源线大部分厂家提供 220V 交流电控制,这个方式时利用电机正转和反转原理,直接用 220V 电源给马达,需要布三芯电源线1.2.3 CREATOR 快捷调光器连接红色线条为电源线,连接调光器和被控灯光的电源;(使用线缆: 3 芯电源线)兰色线条为“ CR-NET ”总线,用于中控主机与调光器连接;(使用线缆:网线、 4 芯控制线)调光器需要供 220V 常明电。
1.2.4 CR-NET 总线接线1.3 CREATOR 快捷无线同声传译系统1.3.1 接收与发射的方向特性图 1 、红外接收机的方向特性图 2 、辐射面板极坐标方向示意图CREATOR 辐射面板的辐射区域呈锥体状( ±22.5°),即随着距离的增加,发射光区域的直径也相应增大,直至超过某一极限,此时红外光能量已不足以接收信噪比高于 40dB 的音频信号,具体参阅图 2 。
1.3.2 同声传译系统设计安装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 )、座位排列如果精确地将辐射面板的发射二级管与接收机的接收二级管对准,即可收到最佳的传输信号。
如果辐射面板或接收机脱离了光轴,那么接收的能量将下降,但是在上述区域内,只要接收机没有直接与辐射面板屏蔽(例如由代表自己的身体所遮掩或有物体挡在接收器前面),能量就仍是充足的。
要确保最佳的传输信号,就必须使辐射面板的空间位置排列适合座位的排列。
理想的方法就是使红外光在前面直射到各个代表的座位上。
这是一个辐射面板安装的设计指导方向。
图 3 、有阻碍的安装图 4 、无阻碍的安装显然我们应该更趋向于将辐射面板安装成图 4 的方式。
但是实际工程安装其实很难完全达到图 4 的发射和接收效果,这时我们需要适当借助反射信号来完成信号的覆盖。
图 5 、直射和反射在图 5 中,该代表接收器不仅仅接收直射信号,同时还将接收到各处传递过来的反射信号,这种情况中的反射信号能增强信号强度。
图 6 、反射在图 6 中,该代表接收器仅仅靠各处传来的反射信号来解决信号接收的问题。
相对来说这种情况下的接收效果较直射信号效果略差,但是信号的能量依然充足。
2 )、可安装辐射面板的位置及安装高度一般来说,红外辐射面板应安装在代表座位上方尽可能高的位置,应尽可能充分利用房间的高度。
理想的安装面是天花板或安装在照明道之类的支撑结构上。
辐射器安装得越高,在阴暗区域内的接收不会完全降至零,因为红外光可被反射(与可视光完全一致),因而可在阴影区域内以漫射光的形式出现。
但这种情况下,接收质量极差。
在简直无法将辐射器安装在现有的天花板、墙壁或承载结构上时,必须根据上述原则将其紧固安装在房间的合理位置上。
3 )、光线条件明亮的光线会降低辐射器的效果 - 更确切地说,是光线中的红外线成分造成了这种效果。
从别的光源发出的未经调制的红外线(此光线未转换未音频信号的载波频率)会被接收器当作不明信号(噪声)拾取。
为保证要求的信噪比不低于 40 分贝,高噪音就需要以提高信号水平来得到补偿,这样信号必须以高强度传送,势必要求更大的或更多的辐射器来完成工作。
通过测量接收的信号便可能确定在整个红外线区域是否达到了要求的信噪比。
建议不要超过以下列及的光线最大强度白炽灯: 1000LUX自然光: 2500LUX荧光灯; 1250LUX当光线较强时,大都需要额外安排辐射器。
在作计划时,要考虑到在舞台附近或录制节目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强的光线。
所以越亮的环境中,要求将辐射功率调至高档位。
4 )、墙体、天花板和地板、窗帘的表面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可以明亮、光滑的表面反射,而被黑暗、粗糙的表面吸收。
反射光对信号的传送通常具有积极作用 --- 它不会产生任何破坏性干扰。
在有明亮光滑表面的房间里要求辐射器的功率要低于有黑暗、粗糙表面如地毯和窗帘的房间。
另外在不同质地的地表面反射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这都是同声传译系统设计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
图 7 、各种质地的地表面反射差异5 )、电干扰源最可能的干扰源是 HF 荧光灯(有时也称节能灯)。
荧光灯装有 HF 稳压器,它会对红外线设备产生影响。
荧光灯由频率为 28 千赫的方波起动,它会产一个很强的一次谐波,对总控制台发射的低频红外频道(即从最低频道 28KHZ 左右)产生干扰,而高频道并无影响。
所以 CREATOR 设计时,避开了这一波段, 0 通道选用了 5KHZ , 1 通道就选用了 95KHZ ( 0 , 1 间隔为 80KHZ ,避开了干扰区域,从二通道开始就使用 135KHZ 并采取 40KHZ 的间隔,到第 9 通道为 415KHZ 。
对那些具有可调光功能的荧光灯,也许影响会很厉害。
在这些情况下,仍然可以在频道高频道使用红外系统来避开干扰。
所以应尽可能避免在有红外线传送系统的会议室中采用 HF 荧光灯。
如果无法避免,应改用较高的频道来传送信号。
1.3.3 几种不同角度安装的覆盖效果图 8 、 15°方向安装图图 9 、 45°方向安装图图 10 、 90°方向安装图1.3.4 几种典型空间辐射面板安装设计参考图 11 、正方形的红外覆盖图 12 、听众和主席台的覆盖图 13 、覆盖物下的红外覆盖1.3.5 红外辐射面板连接电缆的处理这是一个极容易忽略的问题。
对于同一结构的场地,辐射面板的数量及位置固定,连接电缆可能出现多种方案。
见图 14 、 15 。
图 14 、不对称方式安装图 15 、对称方式安装对工程来说,图 14 、 15 两种连接方案都是可行的连接方案,但是对于同声传译连接将造成何种差异?差异就在于信号的延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