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 格式:pdf
- 大小:393.30 KB
- 文档页数:53
附件1旅游规划任务书1、亭湖概况亭湖区地处黄海之滨,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是江苏省盐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100年的历史底蕴与现代化气息的水乳交融,滋润着盐阜地区823.8万勤劳、智慧的人民。
她交通便捷,生态良好。
飞机直航首尔与北京、广州等重大城市,同时,新长铁路、通榆运河与盐宁、盐淮、沿海高速贯穿全境。
悦达.起亚汽车城凸显良好的产业基础,新兴的亭湖经济开发区和现代物流园区彰显理想的投资环境。
枯枝牡丹堪称世间一绝,更与洛阳牡丹媲美。
热情、开放、诚信的亭湖人民与您携手共进,同创美好未来。
浩浩黄海之滨,绵绵串场河畔,亭湖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江淮大地上。
十里瓢城的青砖黛瓦,百代盐场的熊熊灶火,登赢晚眺的落日长歌,传诵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足音;华灯辉映的开放大道,水绿相间的迎宾公园,鳞次栉比的现代小区,展现出这座沿海都市的时代风采。
悠悠大洋湾,款款永宁寺,最胜枯枝牡丹园,处处流淌着里下河地区特有的水乡情韵;静穆陆公祠,幽雅宋曹故居,蜿蜒八百里范公长堤,层层垒积起厚重的文化底蕴;掠风起舞的丹顶鹤,倘佯湿地的廉鹿群,毗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是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多年来,亭湖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路高歌,一路辉煌,以前所未有的骄人业绩和开拓奋进的崭新形象,充分彰显了“文明亭湖、和谐亭湖、魅力亭湖”的无限韵致。
意气风发的80万亭湖人民,围绕着实现“率先全面达小康、建设和谐新亭湖”的目标,已凝聚成誓师跨越的宏大方阵;广袤无限的800平方公里土地上,正铿锵着昂扬奋进的坚实步伐。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旧十里杏花红”。
开放的亭湖,将继续以满腔的热忱、冲天的豪情和最佳的服务,与海内外朋友共同谱写新的华彩篇章。
亭湖区的自然环境地质亭湖区在大地构造单元上属苏北断坳。
自燕山运动以来,这里是持续的沉降区,沉积物深厚。
地貌亭湖区为平原地貌,地势低平,区内绝大部分地区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对高度不足8米。
河流主要有通榆河、串场河、新洋港等。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部,拥有境内最高峰长白山、天池、长春世界冰雪七大奇迹等众多风景名胜,是一座有着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
目前,吉林市旅游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吉林市政府也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下面就谈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1.旅游资源基础较好吉林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长白山被誉为“东北第一山”,是中国北方最长的独立山脉之一,被誉为“东北的阿尔卑斯山”,其景区内的天池景色迷人、鹦鹉山滑雪场是国内最具特色的滑雪胜地之一等等,其他的景区如北山、正阳门古城、吉林东北虎园等等,也各具特色。
2.旅游业总体发展较快随着吉林市旅游资源的日益开发,吉林市的旅游业总体发展较快,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吉林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32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28.6亿元。
3.旅游业结构基础较为单一尽管吉林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较快,但是目前吉林市的旅游业结构基础较为单一。
90%的游客都集中在长白山地区,这使得吉林市其他景区无法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并且也会导致旅游业收入的不平衡。
4.旅游产品供给不足旅游产品的供给量也是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的短板之一。
长白山地区的旅游产品主要以自然风景为主,缺乏文化旅游和科技旅游等多元化的产品供给。
二、前景1.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吉林市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采取措施加强旅游品牌建设,提高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
吉林市政府实施了旅游业资源开发利用项目,重点推动旅游景区的打造,发展冰雪旅游、文化旅游、寻味旅游等多元产品。
2.建设旅游产业生态系统吉林市政府还将重点支持培育文化、体育、娱乐等新业态,建设旅游产业生态系统,打造集旅游资源利用、产业开发、商贸往来、文化传播、科技推广为一体的旅游新城。
3.发展旅游大数据吉林市政府在科技方面也在积极推进旅游大数据的建设和应用,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和应用,实现旅游目的地和游客的精准匹配,推出个性化的旅游方案,提升吉林市旅游业的服务水平。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是指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于2015年发布的《“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
对未来五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进行了明确规划。
根据旅游发展规划,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以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入、改善旅游环境为目标,全面推进旅游业的发展。
具体的规划措施如下:
首先,在旅游业规模的发展方面,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
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5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将达到7.5万亿元。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要继续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景区改造升级工程,加强旅游宣传推广,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开展文化旅游活动,增加旅游消费。
其次,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规划提出要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产业发展。
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旅游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推进旅游+各个领域
的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研发水平和竞争力。
再次,在旅游服务的提升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旅行社、导游、酒店等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推动旅游服务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对游客的安全保障和维权机制的建设。
最后,在旅游环境的改善方面,规划提出要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对自然景区和文化遗产的保
护,推动旅游业的生态环保发展,加强对旅游地区的环境治理和涵养水源保护,建设绿色旅游示范区。
总之,“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旅游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旅游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将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全文。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XX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XX国旅游法》,国务院制定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XX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XX国旅游法》,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把握机遇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第一节“十二五”旅游业发展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型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体系,走向国民经济建设的前沿,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
战略性支柱产业基本形成。
2015年,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0.8%。
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全面繁荣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
旅游业成为社会投资热点和综合性大产业。
综合带动功能全面凸显。
“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度为10.2%。
旅游业成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并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绿水青山正在成为金山银山。
现代治理体系初步建立。
《中华人民XX国旅游法》公布实施,依法治旅、依法促旅加快推进。
建立了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等文件,各地出台了旅游条例等法规制度,形成了以旅游法为核心、政策法规和地方条例为支撑的法律政策体系。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出境旅游人数和旅游消费均列世界第一,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及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不断加强。
积极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战略,举办了中美、中俄、中印、中韩旅游年等具有影响力的旅游交流活动,旅游外交工作格局开始形成。
第二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机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国旅游业将迎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部,背靠长白山,毗邻中国三大抗美援朝纪念地之一的丹东市。
吉林市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包括主要景点有:长白山景区、伪满皇宫博物院、吉林雾凇岛、伪满皇宫、鸭绿江畔的临江市、吉林万春亭、雪野温泉度假村等。
这些景点汇聚了吉林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吉林市旅游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旅游业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2019年,吉林市全市接待游客285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7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和6.1%。
特别是长白山景区、雪野温泉、伪满皇宫等知名景区成为吉林市旅游的主要亮点,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
除了旅游景点外,吉林市还加大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不断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活动、餐饮服务、民宿游、休闲度假等项目陆续涌现,各类旅游商品也日趋完善。
吉林市还建立了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旅游扶贫项目,推动贫困地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增加了新的支柱产业。
吉林市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并且还拥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长白山、雪野温泉等自然景观依然保持着原始的自然风貌,而伪满皇宫、万春亭等人文景观也在不断展现出历史的魅力。
这些资源的独特性为吉林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市的旅游基础设施还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
虽然近年来吉林市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在未来,吉林市可以加大对旅游设施的投入,完善各类旅游基础设施,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旅游服务。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吉林市的旅游服务质量也需要更高水平的提升。
不仅需要提高景区、酒店、餐饮等各类服务的质量,更需要注重人文服务的提升。
通过持续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吉林市旅游,增加游客的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由于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吉林市的旅游业也可以通过新兴的互联网平台来扩大旅游市场,提升旅游营销。
旅游十三五规划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十三五是中国国家发展的关键阶段,旅游业也是其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下面是关于旅游十三五规划的文章,总字数700字。
中国旅游业在过去几十年的迅速发展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也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流。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中国旅游业制定了旅游十三五规划,以推动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旅游十三五规划是指从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计划。
规划旨在实现“培育大众旅游、促进特色旅游、发展高端旅游、拓展出境旅游”四大目标。
其中,培育大众旅游是指推动旅游向更广大人群普及,提高旅游的参与度和享受度。
促进特色旅游则是通过挖掘和保护地域文化、历史遗迹等独特资源,打造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
发展高端旅游则是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满足高端游客对于旅游品质的需求。
拓展出境旅游是推动中国游客走出国门,增加经济外汇收入和文化交流。
旅游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中,重点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旅游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
规划中要求加大对旅游交通、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和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同时,加强对旅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另外,加强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创新利用,推动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精细化发展,提高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
在实施旅游十三五规划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平衡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如何提高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旅游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旅游品质的提高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同时,旅游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产业的整合。
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通知(1991年10月9日吉政发〔1991〕52号)旅游业是创汇、创收的重要产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业的要求。
今年二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国发〔1991〕8号)。
现就贯彻落实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大力发展我省旅游业。
我省风光秀丽,资源丰富。
旅游业是一项新兴的经济产业,发展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各级政府及省直有关部门都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仅要看到旅游业的直接效益,更应看到它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力和辐射功能的一项战略措施,认真抓好。
二、各级政府要把旅游业做为一项产业,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根据旅游经济的客观规律,按照产业的要求,组织和管理旅游业的投入和产出。
各级计划和旅游管理部门要加强旅游规划指导和宏观管理,争取在“八五”期间,在旅游资源开发、设施配套建设、改善交通条件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要进一步利用外资、台资和社会集资等多种渠道积极筹集资金。
各有关部门要在立项、评估、审批等方面优先考虑,适当安排,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
三、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对旅游业采取优惠政策。
各级计划部门要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适当安排一些旅游重点建设项目。
第三产业主管部门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重点,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贴息贷款。
吉林省十三五规划吉林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吉林省的发展对于东北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十三五规划是指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计划,吉林省在这五年内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目标和政策,以推动吉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吉林省十三五规划中,吉林省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为主线,着力打造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
吉林省计划在这五年内全面提升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吉林省经济由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
首先,吉林省将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而且农业是吉林省经济的基础产业。
吉林省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其次,吉林省将加强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等问题。
吉林省将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发展电力、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同时,吉林省还将加强对新材料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吉林省在新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再次,吉林省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吉林省面临的一大问题,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
吉林省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间资源要素的流动和均衡发展。
此外,吉林省还将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
吉林省将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打造创新创业中心和孵化器,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吸引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高端人才落户吉林省。
总的来说,吉林省十三五规划旨在推动吉林省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将加强农业发展、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推进城乡一体化、支持创新创业等,以实现吉林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为吉林省的重点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促进吉林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现代经济信息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刘佳勋 吉林省和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摘要:吉林省作为我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如何充分解决阻碍发展的制约因素,实现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
本文首先对吉林省的区域经济环境、区域地理环境和区域旅游市场进行了分析,之后从产品、市场主体、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的角度阐述吉林省旅游产业存在的主要结构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思路建议。
关键词:吉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9-0478-03吉林省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六大林区和八大牧区之一,拥有高句丽古城、扶余国、伪满洲国等三大都城文化、延边朝鲜族文化、吉林乌拉满族文化以及长白山文化,现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共19家,并与俄罗斯、朝鲜接壤。
2018年《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和《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发展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吉林省以“冰雪+避暑”双品牌驱动“双线优化”、以“东西双环线”激发板块结构性活力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正式确定。
“十三五”期间,全省已经有近一半的市县把旅游业定位为支柱产业,各地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
未来,如何有效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对加快吉林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十分必要的。
一、吉林省旅游产业区域环境分析(一)区域经济环境公开数据显示[1],2018年吉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74.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0.75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6410.8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7503.02亿元,增长5.5%。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省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611元,比上年增长5.0%。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7.7:42.5:49.8。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吉林省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以下是中共吉林省委关于制定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欢迎阅读!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发挥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推进体制机制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发挥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加快协调发展■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转化,加快绿色发展■发挥沿边近海优势,推进长吉图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开放发展■发挥科教、人才、人文优势,推进高教强省、人才兴省、文化强省和法治吉林建设,加强社会治理创新,着力保障改善民生,排除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共享发展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新突破■到2020年实现GDP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X年翻一番,力争城镇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物价水平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区域发展更加协调、结构调整取得实质进展、民生改善持续加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三五”时期(201X-2020年)是吉林全面振兴发展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
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必须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使命,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发展战略,使之成为吉林未来五年振兴发展的行动纲领,成为吉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成为吉林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振兴发展新局面遵循总书记视察吉林提出的“走出一条发展新路”总要求,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安图县“十三五”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开放窗口、延(吉)龙(井)图(们)为开放前沿,以长春、吉林市为主要依托,实施边境地区与腹地联动开发开放,率先突破、率先发展,形成具有较强实力的经济隆起带和对外开放的先行区,带动吉林加快发展振兴。
安图处于长吉图先导区的核心腹地,这将为安图旅游的发展带来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面的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2、高速交通时代来临为安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速时代”的来临,安图在“十三五”期间的高速交通网络将逐步建成。
安图介于长白山、图们江、镜泊湖等知名旅游地之间,是联系这些旅游地的重要通道。
可以预见,在“十三五”期间,安图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
随着长图高速、鹤大高速、长图高铁线的加快建设,安图至环渤海、长三角旅游的时间距离将大大缩短,为安图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3、旅游市场需求转型为安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市场开始由观光主导转向休闲度假主导,全民休闲时代即将来临,我国旅游业已经开始转型升级。
安图县生态环境优越,拥有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的先天条件。
目前安图旅游业尚处于以观光为主的初级阶段,在“十三五”期间,安图应加快休闲度假新兴业态的发展,这将为安图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
4、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为安图旅游发展带来大的机遇与挑战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日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2014年8月9日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这两大意见成为推动旅游业大发展的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吉林省“十三五”规划中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进行发展,提出新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这将为安图县旅游提供方向指导和新的机遇。
5、新型城镇化试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2014年底的《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中,安图被列入试点县市之一,这将为安图在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投资融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新型管理模式以及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带来新机遇,也必然为安图旅游业在“十三五”期间的大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谈吉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吉林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旅游胜地之一。
近年来,吉林市旅游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成为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本文将从现状和前景两个方面来谈吉林市旅游业的发展。
目前,吉林市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吉林市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
吉林市位处长白山脉和松花江流域,拥有许多自然景点,如长白山、松花湖等,以及人文景点,如吉林市区的中央大街、吉林市博物馆等。
这些景点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
吉林市致力于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吉林市加大了对旅游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便利度。
吉林市在交通建设上加大了对高速公路和机场的投资,提高了交通流畅度和便捷性;在酒店、餐饮、导游等方面加大了培训力度,提升了服务质量。
吉林市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吉林市通过举办各类旅游活动和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参与互动。
吉林市还将旅游与其他产业相结合,推出了旅游+农业、旅游+文化等系列产品和项目,增加了旅游的吸引力和可持续性。
在未来,吉林市旅游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吉林市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
吉林市将充分发掘和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打造更多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吉林市将加强旅游营销和宣传力度。
吉林市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来宣传吉林市的旅游资源和优势。
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吉林市的旅游景点和活动,增加知名度和影响力;吉林市还将积极参与国内外旅游展览和交流活动,拓展旅游市场,吸引更多游客。
吉林市旅游业目前发展态势良好,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吉林市旅游业将进一步提升,为吉林市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吉林市也需要在保护环境和文化传承方面重视,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5〕35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任务分解表的通知》(国办函〔2014〕121号)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旅游支柱产业的意见》(吉发〔2014〕13号)精神,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加快把旅游业建设成我省新的支柱产业,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增强旅游发展动力(一)深化旅游业改革开放。
1.开展旅游综合改革试点,支持各地以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在培育新兴旅游业态、推进景区管理一体化改革、建立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有利于旅游业综合协调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
2.围绕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一带一路”吉林旅游版,构建我省“向东延伸、向西拓展、向北联接、向南发展”的旅游发展格局。
向东扩大延伸至韩国、日本,实现吉林省通江达海,打通“海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向西与内蒙古、黑龙江合作,拓宽对蒙古、俄罗斯交往渠道,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向北与黑龙江各地联接,深化务实合作;向南辐射我国南方各省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3.推进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建立开发建设综合协调机制,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编制建设规划,统筹推动实施,推进长吉图旅游业发展一体化战略实施,推进图们江东北亚陆海联运环海邮轮游、图们江出海游项目实施。
[单选题]1.吉林省的六大(江南博哥)特色旅游产品不包括()。
A.生态旅游产品B.冰雪旅游产品(江南博哥)C.乡村旅游产品D.民俗旅游产品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吉林省的六大特色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产品、冰雪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边境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城市旅游产品。
[单选题]2.“八五”期间,吉林省实施“14318工程”,下列对此项工程表述错误的是()。
A.“1”是边境旅游开发带B.“4”是四个重点旅游城市C.“3”是办好三个节庆D.“18”是推出和完善18条旅游线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14318工程”具体指:①“1”是边境旅游带,珲春——图们江——鸭绿江——集安“边境旅游开发带”;②“4”是四个旅游区,长白山旅游区、长春旅游区、吉林旅游区、西部草原旅游区;③“3”是办好三个节庆,长春电影节、吉林雾凇节、延边朝鲜族民俗节;④“18”是推出和完善18条旅游线。
[单选题]3.吉林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区划为三大旅游带、七个旅游功能区,白城市位于()。
A.冰雪与湖泊生态旅游功能区B.草原湿地生态与蒙古民俗旅游功能区C.朝鲜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功能区D.森林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三大旅游带是指东部森林生态与民俗文化、边疆旅游带,中部城市生态与冰雪旅游带,西部草原湿地生态旅游带;七大功能区是指延边朝鲜民俗文化与边境旅游功能区、长白山森林生态旅游功能区、通化——白山森林生态与历史文化旅游功能区、长春现代城市生态与产业旅游功能区、吉林冰雪与湖泊生态旅游功能区、四平——辽源满族历史文化与火山地貌观光旅游功能区、白城——松原草原湿地生态与蒙古民俗旅游功能区。
[单选题]4.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体现为“十字”型,位于十字中心的城市是()。
A.吉林市B.长春市C.辽源市D.四平市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吉林省旅游空间结构为“十字”型:①横向轴线,通过主干公路和铁路贯穿吉林省东西的大轴线,自东向西连接延吉市——吉林市——长春市——松原市——白城市几大城市和长白山、松花湖等主要景区;②纵向轴线,通过主干公路和铁路贯穿吉林省南北的大轴线,以长春市为中心,北连哈尔滨,南经四平连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