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养殖基础知识及技术.-共16页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6
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掌握畜禽养殖的基本理论知识、技术操作和管理技巧,提高自身的养殖技能和管理能力,达到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增加收入的目的。
二、培训内容1.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1)养殖动物种类、生长特点及营养需求(2)畜禽疾病防控常识(3)畜禽饲养管理(4)畜禽生产环境控制2. 畜禽饲料配制与管理(1)饲料成分与配比(2)饲料加工工艺与设备(3)饲料管理技巧3. 畜禽疾病防控(1)疫苗接种与免疫技术(2)疾病诊断与治疗(3)环境卫生与畜禽消毒4. 畜禽生产技术(1)繁殖与遗传改良(2)兽医卫生常识(3)畜禽屠宰与产品加工5. 畜禽养殖管理(1)养殖场规划设计(2)用工管理(3)安全生产及危险因素控制6. 畜禽养殖案例分析与实操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练,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培训时间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月,每周安排5天的培训课程,每天8小时,包括理论课、实操课和案例分析等。
四、培训人员培训人员主要包括农业技术专家、兽医、饲料专家等,以及有实际养殖经验的企业从业人员,保证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五、培训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讨论、互动等方式,传授养殖相关的理论知识,让学员掌握养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
2. 实操操作安排学员到实际的养殖场进行实地操作,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让学员亲身参与养殖工作,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的养殖案例分析,让学员了解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应变能力。
4. 应用技能培训提供相关的技术操作手册和视频资料,让学员能够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六、培训效果1. 提高学员的养殖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让其能够独立进行畜禽养殖生产和管理。
2. 增加学员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技能,增加就业机会。
3. 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七、培训保障1. 提供培训教材和学习资料2. 提供培训场地和设备3. 提供培训期间的食宿补贴4. 培训结束后颁发结业证书八、培训评估1. 培训期间进行定期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操操作考核。
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畜禽养殖技术培训试题及答案畜禽养殖技术培训测试题姓名:得分:一、选择填空:(每空2分)1、目前我国饲养的肉鸡品种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一类是快______________(一般称之为肉鸡),另一类是_________(一般称之为黄鸡,也称优质肉鸡)。
A、大型白羽肉鸡B、黄羽肉鸡C、固始鸡2、宁都三黄鸡体型偏小,头细、脚细、______、_______、________。
A、嘴黄B、脚黄C、皮毛黄D、骨黄3、丝羽(毛)乌骨鸡在国际标准品种中列入观赏鸡。
头小、颈短、脚矮、体小轻盈,它具有“十全’特征,即桑椹冠、缨头(凤头)、绿耳(蓝耳)、胡须、丝羽、五爪、毛脚(胫羽,白羽)、______、______、______。
A、乌皮B、乌肉C、乌骨D、乌血4、空舍时间应在______周以上为宜,最少也不能低于______周。
A、2B、4C、85、进雏前一天,将室温(距地面______厘米高度)提高到________℃,并将饮水器装满水,使饮水温度在小鸡到达前饮用时能达到_______℃以上。
A、5B、32-35C、206、小鸡到达时尽快入舍,因长途运输等原因遭到热应激时,饮水内加入___%葡萄糖饮用_____小时或饮电解质水:_______g 多维电解质/100kg水饮2天。
A、5B、8C、50-1007、新入舍小鸡先让小鸡喝水_______小时,然后再喂料。
A、1B、3-4C、88、新入舍小鸡前3天要________小时点灯,灯光愈亮愈好,以便小鸡能充分吃料和饮水。
A、24B、12C、89、鸡舍温度:前一周_______℃,每周下降_______℃,直至_______℃。
A、2-3B、18-21C、32-3510、小鸡入舍第四天保持________小时光照直至第七天。
A、24B、18C、811、小鸡入舍第八天起保持_______小时光照,一直到(出栏)为止A、16B、18C、812、小鸡入舍第________天起换成肉中鸡料,使用到上市前一周(预混料制做的肉中鸡全价料),换料时需________天换完,以减少换料时对鸡造成的应激。
让知识带有温度。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及技术.畜禽养殖基础学问第一讲: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过程:养禽、养畜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养殖业能够为人们提供丰盛多彩的动物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农业产业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同,养殖业的特点是:1、养殖生产是在植物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动物产品。
畜禽要利用饲草、饲料养活本身的生产肉、蛋、奶等。
因此,畜禽养殖业的进展,需要强大的种植业为基础。
养殖生产过程就是按照畜禽养分原理,把饲养(主要是植物)最有效地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畜禽产品),最经济的养殖生产就是用最少量的饲料、粮食,生产尽可能有多的畜禽产品。
2、养殖生产的延续性。
畜禽天天都要喂养,一旦投入生产,就具有延续性,饲养就不能停顿,这是养殖生产延续性的一个方面。
延续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母鸡到时候要下蛋,母畜配种后到时光就要下仔,这就是畜禽的繁殖。
增强畜禽的数量和质量,必需通过繁殖来实现。
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养殖生产的畜禽本身消耗性和坚强性。
畜禽本身要消耗养分才干维持生命,生产畜禽产品必需是在维持自身消耗的基础上举行的。
若养分不能维持畜禽的自身消耗,自身难保,就不行能提供产品人类消费,这就是养殖生产的自身消耗性。
疾病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是畜禽本身坚强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传染病,它不仅可以引起畜禽成片的流行疾病和死亡,给养殖业造成消灭性的打击,而且有不少传染病还威逼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平安。
因此,仔细防治畜禽疾病是进展畜禽养殖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按照畜禽生产的特点,要经营好这一产业,一是要注意科学饲养度作,即运用畜禽的养分原理来指导畜禽的饲养;二要注意家禽家畜的繁育技术,了解畜禽繁殖的基本逻辑,实行相应的技术措施,增强畜禽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三要有效地举行疾病的防治,最大限度地削减畜禽本身的损耗,惟独这样,经营畜禽养殖业才干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畜禽生产知识点总结一、畜禽的生长发育1、畜禽的生长发育分为生理发育期和生产发育期,生理发育期包括营养生长期、青春期和成熟期等,生产发育期包括繁殖、哺育和产蛋等。
2、影响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有饲养条件、饲料质量、疾病防控、环境温度和光照等。
3、畜禽生长发育的主要指标有体重增长、饲料转化率、体况评分和繁殖率等。
二、饲料营养与饲养管理1、畜禽的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浓饲料,粗饲料包括青贮料和粪便,浓饲料包括粒料和浓缩料。
2、饲料营养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分等,其中矿物质包括钙、磷、铁、锌、锰、铜等。
3、饲料的配制需要根据不同畜禽的生长发育需要和生产性能确定,同时还要考虑成本和营养平衡。
4、畜禽的饲养管理包括定时定量喂养、合理用药、定期清洁卫生和饮水保障等。
三、疾病防控与兽医护理1、畜禽常见疾病主要包括病毒性、细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常见疾病有禽流感、猪瘟、牛肺炎和寄生虫等。
2、疾病防控主要包括疫苗接种、群体免疫和个体治疗,疫苗接种要根据不同疾病进行并做好记录。
3、兽医护理包括定期体检、疾病诊断和治疗,及时发现和解决疾病问题。
四、畜禽繁殖技术1、畜禽繁殖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催情促怀、地奶牛监测等。
2、畜禽繁殖技术需要根据不同畜禽的生殖生理进行,并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3、繁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繁殖率、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等。
五、畜禽产品加工与销售1、畜禽产品包括肉类、蛋类和奶制品等,加工方式主要有冷冻、加工、酿造和腌制等。
2、畜禽产品的销售主要渠道有农贸市场、超市商场和网上电商等,需要根据不同产品和不同市场进行选择。
六、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技术1、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温度、湿度、通风和照明等,其中温度和湿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2、合理的养殖环境控制可以减少畜禽的应激反应,提高饲料利用率和繁殖效率。
七、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1、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实现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一)畜禽养殖技术(一)采取五项措施可养好肉牛喂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牛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胡杂交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
若无杂交牛,可选3-8岁、体重250公斤、膘情中等、健康无病的本地阉牛进行短期育肥。
饲喂氮化草用经过氨化技术处理的草喂牛,能提高营养转化效率,增强适口性,加高降低生产成本。
氨化草的制作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在氨化室进行密封处理即可。
氨化好的要在天晴的转移到露天场地不断翻动放氨,等无氨味后堆积在室内备用。
饲喂氨化草要有7-10天的过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体重2%,每天喂3次。
补喂混合料的参考配方:玉米60%,菜籽饼或棉籽饼37%,淀粉2%,盐1%。
混合料按牛体量的1%喂给,每天分两次补料。
加喂添加剂靠科学养牛,向技术要肉是发展肉牛业、提高养牛效益的重要途径。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是埋植增重剂技术,可以增加牛肉产量,提高饲料报酬率,饲料育肥公牛可随时埋植,以阉牛的效果最好,可间隔100天重复埋植1次。
精喂细管在饲喂氨化饲草的过渡期驱虫,可按牛每公斤体重内服丙硫咪 30毫克,然后进行健胃。
育肥阶段,在有青草的季节放牧1-2个月,后期要求不少于1个月的舍饲,利用高精料日粮催肥。
拌料要求先将料拌湿,1小时后再与草拌均匀,另外必须饮用清洁水,每天两次。
牛栏要经常除湿干,保持干燥清洁。
(二)如何减轻夏季热应激对养猪生产的不良影响每年6-9月的炎热气候给养猪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称为热应激。
公、母猪受热应影响的临界温度为32℃以上,持续高温对养猪生产的不良影响表现为:1、公猪性欲减退,精子生成率下降,精液密度低,精子活力差,畸形率升高,若需恢复到原来正常标准,需要2个月以上;2、空怀母猪不发情或发情异常,返情率高;3、妊娠母猪早期(10-30天)胚胎死亡率高,后期(产前一周)影响胎儿产出后活力;4、生长猪食欲差,影响增重;5、猪中暑(尤其是临产母猪)严重时会死亡。
养鸡技术基础知识
一、挑选养殖场地
鸡天生就有很好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大部分养殖场主要么就是放养,要么就是笼养,其实这都是没有问题的。
放养的话,可以选择两面环山的小山坡中,视野广阔,地形简单,利于寻找,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栅栏保护鸡群不受到伤害。
同时要离居民地,耕作区,以免打扰到居民的起居与耕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笼养的话就很简单,选一个符合地区政策的地方搭建现代化养殖场,在笼中一直饲养即可。
二、选择良种苗鸡
在养鸡生产中,选择良种鸡苗是提高商品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专业户应根据当地市场供需情况和自身条件确定饲养肉鸡鸡苗还是蛋鸡鸡苗,选择什么品种鸡苗,同时对所选择饲养品种的饲养技术及生产性能要有足够了解,避免盲目引种。
三、做好疾病防控
1、严格遵循免疫接种程序。
应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严密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主要应做好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鸡甘保罗病、禽霍乱和鸡痘等常见疾病的防制。
2、日粮中加入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如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预防腹泻性疾病(如白痢)效果良好,但要注意用量及搅拌均匀,且饲喂时间不宜过长。
3、养鸡户要注意鸡舍环境卫生、饲料卫生、空气卫生和饮水卫生。
有些鸡场常年病不断,很多时候由于水源受污染引起。
有的养鸡场里,蚊、蝇肆虐,因而引发了很多的疾病。
畜禽知识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畜禽养殖是现代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类的食物安全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品质,必须掌握科学的畜禽养殖知识。
本篇报告总结了畜禽养殖的基本知识,并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畜禽养殖技术。
二、畜禽饲养管理1.环境控制合理的环境控制是畜禽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包括饲料、水源、空气质量、温度、湿度、适宜的光照等方面。
特别是在夏季,要做好降温工作,适当提供防暑散热设备,减少热应激对畜禽的危害。
2.疾病防控疾病是养殖过程中最大的困扰,它直接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
养殖场应定期检查和消毒,加强养殖管理,预防疫苗接种等。
如果发现疾病症状,要及时隔离患病畜禽,并咨询兽医进行治疗。
3.合理饲养合理饲养是保证畜禽健康成长的基础。
饲料要科学配比,包括粗饲料、精饲料、添加剂等。
合理饲养还包括适宜的饲料投喂方式、饲喂时间等。
三、常见畜禽养殖技术1.饲养规模化规模化养殖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规划畜禽场的布局,优化生产管理,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2.饲养生态化生态化养殖是根据畜禽的生活习性和食性来改善饲养环境,提高养殖效益和食品质量。
通过调整饲养系统、添加谷物等粗饲料、引入好气味的草料、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等手段来提高养殖效益。
3.健康养殖健康养殖是指通过饲养环境控制、病害预防、合理饲养等措施,保障畜禽的生长健康。
同时,健康养殖还强调对养殖过程中的各种疾病和异常情况进行及时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疗。
四、畜禽养殖的发展趋势1.绿色养殖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需求不断提高,畜禽养殖将向绿色养殖转变。
绿色养殖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减少使用抗生素、激素等添加剂,提高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精准养殖精准养殖是指根据畜禽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进行精确的饲养管理。
通过精准饲养,可以提高生产效益,减少资源浪费。
3.智能养殖随着IT技术的发展,智能养殖将成为未来畜禽养殖的主流趋势。
畜禽养殖与疫病防治技术作业指导书第1章畜禽养殖基础知识 (3)1.1 畜禽养殖概述 (3)1.1.1 基本概念 (3)1.1.2 分类 (4)1.1.3 发展趋势 (4)1.2 畜禽养殖环境与设施 (4)1.2.1 养殖环境优化 (4)1.2.2 设施类型 (4)1.2.3 设施功能 (4)第2章畜禽饲养管理技术 (5)2.1 饲料与饲养 (5)2.1.1 饲料分类与成分 (5)2.1.2 饲料配制原则 (5)2.1.3 饲养方法 (5)2.2 畜禽生长发育及繁殖 (5)2.2.1 畜禽生长发育 (5)2.2.2 畜禽繁殖 (5)2.3 畜禽饲养管理要点 (5)2.3.1 环境控制 (5)2.3.2 饲养密度 (5)2.3.3 饲料管理 (6)2.3.4 水源管理 (6)2.3.5 疫病防控 (6)2.3.6 记录与档案管理 (6)第3章畜禽疫病防治基本原理 (6)3.1 疫病发生与传播 (6)3.2 疫苗与免疫接种 (6)3.3 疫病预防与控制策略 (6)第4章畜禽常见疫病诊断 (7)4.1 病毒性疾病诊断 (7)4.1.1 禽流感 (7)4.1.2 口蹄疫 (7)4.1.3 猪瘟 (7)4.2 细菌性疾病诊断 (7)4.2.1 禽霍乱 (7)4.2.2 猪链球菌病 (7)4.2.3 羊布鲁氏菌病 (7)4.3 寄生虫病诊断 (8)4.3.1 禽球虫病 (8)4.3.2 猪蛔虫病 (8)4.3.3 羊螨病 (8)第5章畜禽疫病防治技术 (8)5.1 生物安全措施 (8)5.1.1 场地选择与布局 (8)5.1.2 人员管理与培训 (8)5.1.3 兽医卫生管理 (8)5.1.4 饲养管理 (8)5.2 药物防治 (8)5.2.1 合理选用药物 (9)5.2.2 用药规范 (9)5.2.3 药物轮换使用 (9)5.3 疫苗接种与免疫监测 (9)5.3.1 疫苗选择与接种 (9)5.3.2 免疫程序 (9)5.3.3 免疫监测 (9)5.3.4 疫苗保存与运输 (9)第6章猪病防治技术 (9)6.1 猪瘟防治 (9)6.1.1 猪瘟病原与传播 (9)6.1.2 猪瘟临床症状 (9)6.1.3 猪瘟防治措施 (10)6.2 猪蓝耳病防治 (10)6.2.1 猪蓝耳病病原与传播 (10)6.2.2 猪蓝耳病临床症状 (10)6.2.3 猪蓝耳病防治措施 (10)6.3 猪圆环病防治 (10)6.3.1 猪圆环病病原与传播 (10)6.3.2 猪圆环病临床症状 (10)6.3.3 猪圆环病防治措施 (11)第7章禽病防治技术 (11)7.1 鸡新城疫防治 (11)7.1.1 疫苗接种 (11)7.1.2 饲养管理 (11)7.1.3 隔离和消毒 (11)7.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 (11)7.2.1 疫苗接种 (11)7.2.2 饲养管理 (11)7.2.3 隔离和消毒 (11)7.3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 (12)7.3.1 疫苗接种 (12)7.3.2 饲养管理 (12)7.3.3 隔离和消毒 (12)7.3.4 药物防治 (12)第8章反刍动物疫病防治技术 (12)8.1 口蹄疫防治 (12)8.1.1 疫苗接种 (12)8.1.2 预防措施 (12)8.2 布氏杆菌病防治 (12)8.2.1 疫苗接种 (12)8.2.2 预防措施 (13)8.3 羊痘病防治 (13)8.3.1 疫苗接种 (13)8.3.2 预防措施 (13)第9章水产养殖疫病防治技术 (13)9.1 鱼类病毒性疾病防治 (13)9.1.1 病毒性疾病诊断 (13)9.1.2 预防措施 (13)9.1.3 治疗方法 (13)9.2 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14)9.2.1 细菌性疾病诊断 (14)9.2.2 预防措施 (14)9.2.3 治疗方法 (14)9.3 鱼类寄生虫病防治 (14)9.3.1 寄生虫病诊断 (14)9.3.2 预防措施 (14)9.3.3 治疗方法 (14)第10章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与环境保护 (15)10.1 生物安全管理 (15)10.1.1 畜禽养殖场生物安全概念 (15)10.1.2 生物安全措施 (15)10.2 环境污染与治理 (15)10.2.1 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问题 (15)10.2.2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5)10.3 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5)10.3.1 养殖废弃物处理技术 (15)10.3.2 资源化利用途径 (16)第1章畜禽养殖基础知识1.1 畜禽养殖概述畜禽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肉、蛋、奶需求,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畜禽养殖基础知识第一讲: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畜禽养殖业的生产特点教学过程:养禽、养畜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养殖业能够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动物产品,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农业产业中,养殖业与种植业不同,养殖业的特点是:1、养殖生产是在植物生产的基础上,生产动物产品。
畜禽要利用饲草、饲料养活本身的生产肉、蛋、奶等。
因此,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种植业为基础。
养殖生产过程就是根据畜禽营养原理,把饲养(主要是植物)最有效地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畜禽产品),最经济的养殖生产就是用最少量的饲料、粮食,生产尽可能有多的畜禽产品。
2、养殖生产的连续性。
畜禽每天都要喂养,一旦投入生产,就具有连续性,饲养就不能停顿,这是养殖生产连续性的一个方面。
连续性的另一个方面是母鸡到时候要下蛋,母畜配种后到时间就要下仔,这就是畜禽的繁殖。
增加畜禽的数量和质量,必须通过繁殖来实现。
3、养殖生产的畜禽本身消耗性和脆弱性。
畜禽本身要消耗营养才能维持生命,生产畜禽产品必须是在维持自身消耗的基础上进行的。
若营养不能维持畜禽的自身消耗,自身难保,就不可能提供产品人类消费,这就是养殖生产的自身消耗性。
疾病对畜禽养殖业的危害是畜禽本身脆弱性的重要体现之一,尤其是传染病,它不仅可以引起畜禽成片的流行疾病和死亡,给养殖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有不少传染病还威胁到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因此,认真防治畜禽疾病是发展畜禽养殖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根据畜禽生产的特点,要经营好这一产业,一是要注重科学饲养度作,即运用畜禽的营养原理来指导畜禽的饲养;二要注重家禽家畜的繁育技术,了解畜禽繁殖的基本规律,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增加畜禽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三要有效地进行疾病的防治,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本身的损耗,只有这样,经营畜禽养殖业才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
4、小结:1、为何说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种植业为基础?2、如何根据畜禽生产的特点来经营好这一产业?第二讲、饲料中的营养教学目的:使学员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份及其对畜禽的生长的影响;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饲料中的营养成份及其对畜禽的生长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营养物质的种类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包括水分、粗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六大类。
在维持生命和生产畜禽产品的过程中,这些营养物质各自发挥他们的作用。
蛋白质是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的,其中10种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必须由饲料中提供。
必需氨基酸中又以赖氨酸和蛋氨酸对畜禽养殖作用显著。
饲料中的脂肪是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并能为幼畜提供必需脂肪酸(亚麻油酸)。
维生素,畜禽需要量很少,但作用很大,日粮中不论缺少哪一种维生素,都会造成畜禽生长缓慢或停滞,抗病力减弱,甚至死亡。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
矿物质是体组织和细胞特别是形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钙、磷、镁)。
矿物质不足或缺乏,也影响畜禽健康和正常生长、繁殖,严重时可导致疾病或死亡。
在畜禽的生命维持和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能量。
畜禽所需的能量来源于饲料,是饲料中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粗蛋白质、粗脂肪)中所包含的热能,表示热能的单位为焦耳。
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畜禽的不同生产水平,采用相应的能量水平。
二、常用饲料的营养特性养殖业的发展,饲料是物质基础。
不同的畜禽对不同的饲料各具有不同的利用特点,因此,应当了解各种饲料的营养特性,以正确地使用各种饲料。
(一)常用饲料的分类:常用饲料一般分为八大类,即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饲料、矿物质补充饲料、维生素补充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
(二)各类饲料的特性及利用:1、粗饲料:粗饲料是指粗纤维含量在20%以上,体积大,营养价值较低的一类饲料。
包括青干草、秸秆和秕壳。
粗饲料因粗纤维含量高,难消化。
粗饲料是草食家畜的主要饲料。
粗饲料不宜用作猪、鸡饲料。
2、青饲料:青饲料种类多,来源广,利用时间长,对于畜禽养殖具有重要作用。
青饲料中营养物质全面,维生素含量丰富,粗蛋白质含量高且品质好,柔嫩适口,易于消化,各种畜禽都爱采食。
3、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青饲料贮存的一种形式。
其营养特点接近青饲料。
利用青贮饲料喂牛羊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喂量应由少到多。
4、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消化能含量在1.05×107焦耳以上,粗蛋白质低于20%的一类饲料称能量饲料。
包括谷类籽实及其加工副产品、块根块茎及瓜类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
这类饲料的利用过程中,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钙、磷及维生素。
5、蛋白质补充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饲料都可作蛋白质补充饲料。
此类饲料可分为植物蛋白质补充饲料(豆类及其加工副产品和油饼、油粕等)、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鱼粉、血粉、肉骨粉、蚕蛹粉等)、单性蛋白质含氮饲料(尿素等)。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补充饲料蛋白质的含量特别高,品质也很好。
6、矿物质补充饲料:是指来源于矿物的饲料。
如骨粉、石粉、蛋壳粉、食盐等。
在畜禽饲养上最易缺乏需常供给的是富含钠、氯、钙、磷等元素的矿物质饲料。
7、维生素补充饲料:是指人工合成的各种维生素,不包括含维生素较多的天然饲料。
常用的有维生素A、D3、E、K和B族维生素如硫胺素、核黄素、烟酸及生物素等。
8、饲料添加剂:是指添加到饲料中的各种微量成分。
可分为两类:一类为营养性添加剂,包括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另一类为非营养性添加剂,包括生长促进剂、驱虫保健剂、防霉剂等。
三:小结:1、饲料中有哪些营养物质?2、常用饲料分为哪几大类?第三讲、饲料标准和日粮配合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各种畜禽饲料标准和日粮配合的方法;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各种畜禽饲料标准和日粮配合教学过程:一、畜禽的饲养标准(一)饲养标准的概念:饲养标准就是根据各种各类畜禽对各种营养的需要科学规定的数量标准。
应用饲养标准生产配合饲料,有力地促进了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二)饲养标准的内容:不同种类的畜禽,有不同种类的饲养标准。
各种饲养标准都包括标准本身和饲养营养成分列两方面的内容。
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计算配制畜禽的日粮。
饲养标准一般都规定了总的营养需要(即能量需要),蛋白质、钙、磷、食盐和胡萝卜的需要量。
随着营养科学的发展,要满足在人为条件下的特殊饲养(如工厂化养猪),营养成分的项目在不断增加,还规定了各种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需要量。
能量需要的单位,在各种畜禽饲养标准中是不同的,在猪的饲养标准中以消化能为是标;鸡的饲养标准中以代谢能为指标;牛以净能为指标。
都以焦耳为单位。
饲养标准中所规定的各种营养物质供给量,粗蛋白质一般以百分数来表示,钙、磷、食盐以百分数或以克为单位,胡萝卜素和其他维生素以毫克为单位(或用国际单位表示)。
养殖农户无法自行制定饲养标准,只能在生产上参考使用某一饲养标准,在使用饲养标准的过程中,应根据畜禽的生产表现,灵活掌握并加以调整。
二、日粮配合日粮配合即拟定饲料配方的过程,是畜禽科学饲料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日粮是指一昼夜(24小时)内一畜禽个体所采食的饲料量。
如按日粮中各种饲料配合的比例配制成大量混合饲料称饲粮按日分喂畜禽。
日粮配合应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日粮配合必须以畜禽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成分表为依据,必须考虑畜禽的生理特点和不同饲料之间的营养互补性,力求饲料种类多样化。
配制的饲料适口性要好,畜禽爱吃。
(2)经济性原则:应尽可能采用当地的饲料,降低饲料成本,做到物养价廉。
三:小结本讲(略)第四讲、日粮配方的计算方法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日粮配方的计算方法;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日粮配方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日粮配合的计算方法有试差法、公式法、四方形配料法等。
现代化的养殖场,采用现代计算技术(电脑)配合日粮。
现介绍如何试差法和四方形配料法来配合日粮。
(一)试差法:试差法是根据经验将各种饲料拟定一个大概的比例,然后计算每种饲料中各种饲料的营养成分累加起来,再与饲养标准对照。
如果某种营养指标不足或多余时,应调整饲料配合的比例,再计算、对照,一直调整到所有营养指标基本符合饲养标准。
试差法调配步骤如下:第一步:查饲料营养成分含量表,找出选定的各种饲料所含的营养成分。
第二步:试配,在配料表格中确定各种饲料大致的配合比例。
如为猪配合日粮时,可参考以下大致比例进行配合。
能量饲料:小猪75%、中猪70%、大猪75%;蛋白质饲料:小猪25%、中猪15%、大猪10%;矿物质饲料:小猪0.5%、中猪1.0%、大猪0.5%。
计算每种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并将每种营养成分累加起来即该试拟配方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第三步:调整饲料配合比例,将试拟配方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里与饲料标准进行比较,再根据与标准的差异进行调整修订,直至与饲养标准大致相符即可。
(二)四方形配料法:在生产实践中一般可购买粗蛋白质含量较多的浓缩饲料,买回后需经过计算加入能量饲料才能使用,采用四方形配料法就能算出浓缩饲料和能量饲料的配合比例。
现举例说明:例:应用浓缩饲料玉米为体重60~90千克的生长肥育猪配制混合饲粮。
计算步骤如下:⑴查饲养标准表得知,60~90千克阶段的生长肥育猪每千克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应达到13%。
⑵按使用说明,浓缩饲料粗蛋白质为40%,查饲料营养成分表得知,玉米含粗蛋白质8.6%。
⑶画一四方形图,在四方形中央写上所要配的混合料的粗蛋白质量13%,四方形左边上下角分别写上玉米和浓缩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见图4-1)。
⑷画四方形的对角线并标上箭头,顺箭头方向大数减小数,计算结果见教科书图4-2。
⑸教科书图4-2计算出的各差数分别除以两差数的和,就得出两种饲料的配合比例。
计算如下:玉米应占比例=27/(27+4.4)×100%=85.9%浓缩饲料应占比例=100%-85.9%=14.1%混合饲粮应由85.9%的玉米和14.1%的浓缩饲料组成。
(三)小结:1、日粮配合的计算方法有哪些?2、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配合应如何计算?第五讲:配合饲料的种类及应用教学目的:使学员掌握配合饲料的种类及应用;提高学员的科学养殖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配合饲料的种类及应用教学过程:(一)按按饲料形状分类:饲养畜禽使用的配合饲料一般分为:⑴粉状饲料(粉料):大部分配合饲料形状为粉状。
粉料的使用方式可采用干粉料和湿拌料的形式,喂干粉料是先喂干料另设水槽饮水;喂湿拌料即用水将粉料拌湿(料与水的比例一般是1:0.8)后使用。
⑵颗粒饲料(颗粒料):是将粉料用饲料颗粒机压制成颗粒状,使用颗粒养猪和养肉鸡,增重快,经济效益好。